春节的小学作文汇编8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节的小学作文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春节的小学作文 篇1
我从小就生活在首都北京。我的老家,在浙江省湖州市的长兴。每年春节,我们都回老家,陪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起过年。
江南水乡的风俗文化,滋润了长兴——这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小城。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爸爸、妈妈就按照家乡的习俗,置办年货、打扫房间、贴对联……最开心的是一家人吃年夜饭。餐桌上肯定有鱼,但不能吃完,表示年年有余;肯定有年糕,必须吃一点儿,表示年年高升。还有大虾、肉丸、各种青菜,一家老老少少十几口人,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别提多开心了!新年的钟声响了,我们小孩儿开始给长辈拜年,行个大礼,问一声“过年好”,就能收到一个大红包,我一连收了好几个,心里高兴得比吃了蜜还要甜。
更有趣的是大年初一。一家之主的爷爷,不能睡懒觉,要第一个起来为家人做团子吃。团子的个头和汤圆差不多,是糯米面包馅做成的.。团子的馅儿有两种,一种是肉馅儿,一种是豆沙馅儿,因为我们小孩儿都喜欢吃甜的。随后,奶奶和妈妈也悄悄地起床了,给爷爷当助手。我们小孩儿起床后,穿上了新衣服。妈妈给每个人准备了一杯白糖水,里面还放了一些青豆和胡萝卜丝,说是喝下去一年都轻松红火!接着,奶奶又让我们找一些青松树枝,在蒸团子的时候,把松枝扔进火炉里,寓意是一年到头轻轻松松。然后,这一天,我们哪儿也不许去,只能呆在家里休息,真是一个轻松的开端呀!
江南的春节,伴随我那纯真的童年、懵懂的少年一路走来。将来,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那别有韵味儿的江南春节……
春节的小学作文 篇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吟诵着北宋诗人的千古佳句。
“乐也,帮奶奶来贴春联!”奶奶呼唤着正在看书的我。我急忙跑了过去,看见奶奶手中握着一副春联,春联主色是深红色,红色代表喜气洋洋,在红色中还点缀着几丝黄色,黄色代表五谷丰登。我们把对联贴在了大门上。大门更有精神了。“今天是大年初一,中午有客人到我们家来吃饭。”奶奶慈祥的说。我点了点头。之后它去忙了。
我哼着小曲走到了厨房间,看见奶奶坐在煤炉边,把一根根像似“油条”的东西放在了锅里炸。我便张口说:“这油条像黄金!”奶奶回答:“这不是油条,而是春卷!”
“春卷?”我十分疑惑,问,“味道怎么呀?”
奶奶拿了一个小碗,把炸好的'春卷给我品尝。并说:“春卷是春节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我点了点头说:“原来如此啊!怪不得春节时每家每户都有这道菜啊!”我等不及了,于是我的大嘴一口咬了半个春卷,味道好极了,脆脆的,里面似乎包着什么料。雪菜、豆腐干……
过了一会,客人全来齐了,大家坐在一张圆桌边。其乐融融的,男人们个个喝酒谈趣风生,女人们个个谈谈家事。小孩们不闻不问,喝完饮料就跑出去玩了。
我经历的每次春节都是开心的!
春节的小学作文 篇3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节日。春节这天,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团团团团过大年。
漯河的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中旬就开始了,大人们就要急急忙忙的准备年货了,而我们这帮小孩子,却自由自在,整天优哉游哉,别提有多么放松了。腊八这一天,家家户户喝腊八粥,那浓郁的香味,对于我们这些馋猫来说,是极大的诱惑,我们往往争着喝。家中的年货也早已备足了,鸡鸭鱼样样不少,显示出一片万象更新的景象。大人们却忙得不亦乐乎。
大年夜那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去爷爷奶奶家,远在外地的三伯也千里迢迢赶了回来,一大家到齐了,于是大人们在餐桌前吃肉喝酒,庆祝新年的到来,女人们在客厅里谈天说地,好不热闹,我们一群小孩子,则在楼下放炮,那绚丽的`火花在天中放射出五颜六色的芒,时不时发出震天东地的响声,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烟花的气味,至今令我回味无穷。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永不分离。
春节的小学作文 篇4
“过年啦——过年啦——”随着叫声,新年的帷幕拉开了。
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就已经显示出一派新气象。集市上人山人海,大人们都在预备过年的年货,什么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一袋又一袋地搬回来,小孩们都随着大人在街上买糖吃,一串串糖葫芦红通通的',仿佛是一个个被新年红火的气氛所感染的小姑娘,一个个“小糖人”,让人吃了感到甜滋滋的,味道好香比蜜还甜。天刚刚有一点黑,鞭炮声霎时间就响了起来,“啪啪”一声接一声,仿佛在演绎着一首小曲。
过了二十三,重要的一件事便来了。大家个个都在大扫除,洗的洗,擦的擦,都在各忙各的。但是,在忙碌中,你知道“扫尘”的由来吗?且听我道来: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尘”与“陈”谐音,有“陈陈布新”的意义,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就是“扫尘”的由来,你知道了吗?
随着鞭炮的响声,我们迎来了热闹的除夕。除夕是最热闹的,家家户户都传来酒肉的香味,我们家也不例外。妈妈早已准备好年货,现在正在做菜呢!什么菜都有,有年糕,因为年糕象征着年年高;有鱼,因为鱼象征着年年有余,还有一道必备不可的菜——汤圆,它代表团团圆圆……菜让我眼花缭乱,真希望晚上快点降临。
带着期盼,夜幕拉开了。亲戚们一个个相应赶来,连在外国的姨妈都赶了回来。六点,大家都坐了下来,有的在说笑,有的在谈论什么,一道道菜也上了上来,他们边吃边说,说话声一直不停,个个像还有很多的话没说。而我们小孩子便在门口放花炮,烟花渐渐飞上天空,好像数百只银蛇,在天空上扭动,绚烂至极,烟花美丽让我们惊叹,而最小的妹妹却认为那是怪物,被吓得躲到一旁。八点,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我们小孩子一齐冲向电视机前,坐在电视机前专心致志地看起电视来。大人们在“谈笑风生”,小孩们在一起看电视,屋里时不时传出笑声,这应该是这年里最融洽、最和睦、最快乐的时刻吧!
正月十五过了,春节也差不多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们又去做事了。可是春节的热闹是最让我难忘的!
春节的小学作文 篇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当我吟诵起《元日》,就不禁想起家乡的春节来。
我的家乡在文成,那里的春节热闹非凡。在除夕的前一、两天,每家每户都忙着准备春节的物品:衣服、春联、小零食……当然,做年夜饭的食材必不可少,有些人家还买了灯笼挂在门前。
除夕那一天,我家要进行大扫除,用干净的环境迎接全新的一年。百田,去祭祖、拜佛的人数不胜数,为的是希望全家人在春节中平平安安。除夕夜则是过年的一大“重头戏”。还没等到天黑,炮声早已“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长辈们顾不上看风景,手忙脚乱地把家里布置好,而妈妈则跟姑姑、阿姨们一起精心准备年夜饭。天空变得更加漆黑了,远处烟火的光芒却没有减弱。孩子们趁着这个时间从屋内跑出来玩。女孩子们聚在一起,互相述说着自己对春节的期望。而男孩子们,总是爱调皮捣蛋。玩火、扔石头、放危险的鞭炮,他们哪一样没做过?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家长们忙完后会把孩子们老老实实地关在屋里,不让出门。
春节联欢晚会大约在七、八点就开始播出了。这时,年夜饭也差不多做好了。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使人垂涎三尺。长辈们允许吃饭后,才能动筷子。大家在除夕夜团聚在一起,吃着丰盛的年夜饭,看着欢乐的春晚,整个县城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吃完饭后不能睡觉,要守岁。这时,大家坐在一起看春晚,时不时能听到几句表示赞叹的家乡话。
到了第二天早上,整个县城的'街道上空荡荡的,全县都在休息。中午左右,大家都起床了。穿上新衣,争先恐后地去亲戚好友家里拜年,送上美好的祝福。而像我们这样的小朋友,都要说祝长辈们万事如意、寿比南山之类的话,才能拿到压岁钱。不过,拜年的目的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大家能够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更好地生活。
元宵节到了,家家做汤圆,到处都能闻到汤圆甜美的味道。
过了元宵节,春节差不多结出了。春节悄悄地到来,又随着我们的欢笑声悄悄溜走。春节,承载着我们的期望与欢笑。
春节的小学作文 篇6
过年的时候,我、奶奶和爸爸一起贴春联。我来给春联倒胶水,奶奶用一个塑料袋子把胶水擦均匀,爸爸爬上梯子贴春联。因为春联要墙上,要是把胶水倒少了就贴不住了,所以我往春联上倒了好多的'胶水,我一边倒奶奶一边擦,擦完了我们就给爸爸了。爸爸怕把春联贴歪了,每次都小心翼翼比划好了再贴在墙上,贴完春联我们就兴高采烈地进屋了。
贴春联真好玩。
春节的小学作文 篇7
除夕夜里每家每户灯火通明,大人们在忙碌着准备好拜神时用的东西;小孩呢?哦,原来他们在玩耍着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快乐的时候时间才会过得快一些 。一眨眼,墙上的挂钟将要到十二点钟时,人们就要把拜神的'东西拿出祭拜神灵。为的是能在来年风调雨顺、健健康康、步步高升……
祭拜完后,过了十二点钟,大人,小孩都可以去睡觉了。
父亲说的津津有味,我听得都入神了。
正月初一在声声祝福中到来;从一个个拜年的手势“拜”来;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走”来。这一天无论男女老少都必须早早起床,因为这一天人们要到祠庙拜太公 。这个活动非常热闹了!人山人海,祠庙内外都放着爆竹。小孩们一个个捂着耳朵,大人们则跪在跪垫上拜太公。这天非常的特别,一整天只能够吃斋,过了正月初一才不用守这条规则。
多数铺面都在正月初六开张有一句话:“六六大顺,顺顺利利”所以人们就选在正月初六开张。正月初七是春节的最后一天了,这天人们又一家人坐在一起举杯共饮。
七日之后元宵上市,一下子又掀起一阵阵高潮。正月十五每个人都要在家中吃汤圆。
听着,听着,我仿佛置身其中直到父亲叫我,我才回过神来。
家乡的春节太吸引人了!有机会我要常回家乡过春节!
教师点评:文章按照“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一时间顺序写了家乡的春节,具体从大人小孩的活动和人们的饮食两个方面来写,难怪家乡的春节如此吸引人,表达了作者对一心想回到家乡过春节的渴望。
春节的小学作文 篇8
春节――民间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初一。它在我国五千年的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相当于非物资文化遗产。
今天就是大年三十,别人都喜气洋洋,满面红光。而我却高兴不起来,反而带着隐隐的哀伤,这是我人生中国的第一个不一样的春节――一个爷爷没有参加的春节。
爷爷是在06年5月份走的,爷爷的逝去让我很悲伤,毕竟他是我最亲的人之一。一年级时,我从学校附近搬到了琅东,中午不能回家,所以我便要回爷爷家。一到中午,不论刮风下雨,爷爷都顶着雨伞来接我,撑起爷爷也递给我的另一把灌注了爱的伞,我跟爷爷有说有笑的赶回家――直到四年级我可以自己走回去。爷爷走了后我总想起他的身影,每次放学我总比他走得慢,所以我经常看到爷爷的身影∶夏天他穿着短袖衬衫,擦着不时冒汗的额头;冬天他穿着棉衣,催促我快些走。那时爷爷还很胖,走起路来有些笨拙。当时,爷爷可能不知道他那一年四季送我回家的`身影已深深的烙在了我心中,成为了后来我回忆他的标记。
虽然爷爷离去了,但他却永远活在我的记忆中,活在我心上。
电视里正演着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听着外面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一个熟悉的身影浮现在我脑海里。我悄悄的走进房间给爷爷上了一炷香,双说合十鞠了三躬,望着墙上的照片,看着爷爷慈祥的笑容,我又想起那个胖胖的不停擦汗的身影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