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音乐说课稿

时间:2024-06-2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二年级音乐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音乐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音乐说课稿

二年级音乐说课稿1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内容的聆听和表演,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2.能演唱并准确唱出四个唱名的歌。

  3.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感受音乐形象、编创简单音乐旋律。

  教学方法:

  音乐动感教学法。

  教具准备:

  CAI课件、琴、打击乐器等。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想给大家猜个迷语,谁如果猜对了,老师就奖励他,大家有信心猜对吗?

  2.学生回答:有。

  3.教师谈话:不过老师的迷语可不一般,老师不用嘴巴说,老师要用音乐的方式来播放给大家

  总结:在教学活动中我掌握好宏观调控,调整控制好节奏速度,在提问时,注意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能力和水。

二年级音乐说课稿2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以人音版第三册第六课,我的小绵羊一课和大家共同探讨教学目标的确立及过程,阐述教学思想及如何设定教学目标的思路。

  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

  人音版第三册六课切实地根据这一学段的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兴趣为主,根据学生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安排《我的小绵羊》这一课歌曲采用同音反复,使旋律具有动力感,曲调具有风趣活泼的风格,歌词简洁明了,描绘了主人公和他的小绵羊嬉戏玩耍的情景,在本册教材中起到了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实践活动的空间。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模仿动物的叫声,把模仿绵羊“咩”的叫声加入到乐曲中模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编创绵羊舞的脚步节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意识。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感受乐曲活泼欢快动力较强的特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知识目标:

  1、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动物创编歌词。

  2、以互学法采用师生接唱的方式学唱歌曲。指导学生用轻快,亲切的声音有感情地歌唱。

  情感目标:

  通过《我的`小绵羊》捉迷藏的游戏,充分感受小主人公和他的小绵羊嬉戏玩耍的情景,增进师生间的亲和力,构建自主、民主、和谐的课堂。

  教学重难点确定分分析:

  音乐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与感悟音乐的过程,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用轻快而亲切的声音演唱,难点采用师生接唱的学生方法学习歌曲,并唱准处的不同音高,我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及手段师生共同学习。

  教学思想:

  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提供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我的基本策略以兴趣贯穿始终,以“唱”、“动”、“创”、“游”为教学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强烈欲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过程与创造体验。努力构建一个自主、民主、宽松、愉悦、互动的真情空间。

  设定教学目标的思路:

  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我将阐述如何设定教学目标思路的。歌曲《我的小绵羊》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民歌,曲调具有风趣活泼的风格。旋律具有较强的动力感。是一首活泼生动的哥表演课,是一首益于培养学生二度创作的作品。我充分挖掘这首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这首乐曲的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兴趣入手,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如二度创作设定为能力目标,我根据乐曲具有风趣、活泼这一特点,在双基教学中以模仿绵羊“咩”的叫声加入到乐曲中模唱,激发学生兴趣,初步感受和熟悉乐曲。从节奏上分析,歌曲具有较强的动力强,可以设计成创编绵羊舞蹈的脚步节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产生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欲望,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更好地去感受、体验表现。

二年级音乐说课稿3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歌曲《郊游》是一首曲调流畅、轻快从容的台湾童谣。歌曲2/4拍,全曲分三个乐句,第一、三乐句节奏比较紧凑,生动地描述了小朋友郊游的欣喜之情。第二句节奏比较舒展,表现了美丽的大自然景色。本首歌短小有趣,形象鲜明,易于二年级学生演唱。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设计理念,再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指导学生用优美、真挚的声音歌唱。

  2、能力目标: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进行创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与大自然的感情。丰富其对音乐的感受。

  (三)重难点的确定及分析

  重点:引导学生用悦耳动听的歌声和富有情感的动作去表现和感悟音乐的内容。

  教学难点:一字多音的音准问题。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带、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将精心组织开放而有力的课堂教学,努力让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在教法上我综合运用了创设情境,兴趣引入法,视觉图象法、谈话法、体验法、合作学习法、音乐表演法等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形象的教学语言和丰富多彩、形象直观的课件,将音响效果与视觉形象结合起来。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创造为目的”的教学原则,发展学生的能力。在歌曲教学中,我还注重透过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法治、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全面发展。

  (二)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本节课,我引导学生用“欣赏、感受、探究、讨论、表演、合作”等多种方式学习,让学生去感知歌曲、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使他们在爱学、乐学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三、说教学思路: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唱歌曲、体会情趣——能力拓展、即兴创编——德育渗透、自制乐器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苏霍姆林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美丽的`郊外景色,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气氛,把他们带入悠然自得,心旷神怡的审美情境之中,同时,激发他们用语言表达的愿望,导出本课歌词,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为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唱歌曲、体会情趣

  1、聆听歌曲、体验感受

  教学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从直观入手,使学生如临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受,我利用学生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将歌曲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用课件呈现于学生眼前,画音结合,使学生很快进入歌曲的审美情景中,唤起他们学唱新歌的欲望。

  当学生初步感知歌曲后,引导学生用轻声哼唱,使学生再次获得审美体验,感受到旋律美,受到美的熏陶。

  2、学习歌曲,难点教唱

  首先对学生的哼唱表示鼓励、赞扬,树立学生自信心,为突破难点奠定基础。

  然后,带领学生节奏游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歌曲节奏;接着随琴用听唱法学唱歌曲,了解歌曲相同的部分,找出难点,即一字多音的音准问题。

  难点学习: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的将难点部分的节奏展示给学生,通过做听辨游戏的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并且用反复教唱和画旋律线相结合的方法对难点部分进行学习。

  3、歌曲处理:教师设疑:“大家想一想,郊外的天空是怎样的,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歌唱呢?”学生通过讨论、共同探究、得出结论,并且由教师找出一两名学生进行示范唱,加深情感体验。

  4、完整地歌唱全曲

  设计这一环节,我有两个目的:

  (1)歌曲学习的总结。完整的、准确的演唱歌曲,可以使学生有成就感。

  (2)创编表演做过渡。

  (三)音乐活动即兴创编

  本环节,我运用课件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创造欲,鼓励学生根据对音乐的理解,进行即兴的创编表演。教师应做好组织工作,力求为学生创设轻松、开放的空间,使活动愉快、有序的进行。

  这一环节,把歌唱、舞蹈、表演、游戏相互融合,让学生在自由创编与即兴表演中感受音乐的美,体会创作的快乐,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并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发展。

  (四)德育渗透自制乐器

  在歌曲中注重教材的引申,对学生进行德育、法治、安全等方面的教育,是我从教以来一直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本节课中我在环境保护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渗透,并顺势引导学生利用‘郊游’活动中用过的饮料瓶、易拉罐来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即兴伴奏,既巩固了歌曲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将课堂推向高潮。

二年级音乐说课稿4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xx附小的音乐教师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鹿》,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二年级音乐课本第三册第九课的内容。

  设计理念:

  本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是本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基本理念,培养学生自信、有感情地演唱,自然地表演,并能通过小组合作,以即兴创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创设音乐情境,营造和谐而快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愉快。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表现音乐,在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中,学习音乐、增长知识、培养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精心设计了本课的教案。

  整个教案,我是按下面4个方面进行的:

  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一、首先进行的是说教材

  《大鹿》是一首具有童话色彩的法国儿童歌曲,采用F大调,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旋律明快、跳跃,节奏简洁。第一乐段旋律明快跳跃,叙述了小白兔来到大鹿家的情景。第二乐段旋律在高音区发展,表现了小白兔害怕猎人的紧张心情和团结一致、不怕风险的决心。歌词采用了拟人化手法,幽默风趣,易于儿童所接受,深受学生喜爱。

  二、根据音乐新大纲的要求,重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感受理解,表现欣赏音乐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对本课教学制定出以下教学目标:

  分别是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1、认知目标: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演唱歌曲《大鹿》初步感受法国民歌的音乐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和创造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和表演让学生明白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从而教育诱导学生应该热爱大自然,保护小动物。

  三、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能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演唱歌曲《大鹿》初步感受法国民歌的音乐特点。

  2、本课的教学难点:学生能在唱好歌曲的同时创编歌曲歌词以及动作。

  四、教具:为了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兴趣性、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挂图等教学工具。

  五、教法与学法

  1、我在本课中的教学方法是:

  结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遵循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谈话法、听唱法、讨论法、创设情境法、学科综合法、拓展延伸等教学方法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参与开放、互动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学生的学习方法是:

  本课主要通过让学生整体感知、讨论、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创造、模仿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编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调动孩子们全身的感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并在教学中引导孩子们把无目的的"动"变成音乐中有规律的"动",使他们在爱学,乐意学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六、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把它分为7部分组成:

  分别是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情景导入\新歌教学\创编表演\课堂小结\组织下课7个部分

  首先是组织教学

  (一)组织教学:

  播放《大鹿》的伴奏曲,教师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律动进入教室。

  (设计意图:在上课之前教师运用丰富的表情和动作,引导学生自然地进入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无意中感受《大鹿》的旋律,也为学习歌曲做了铺垫。)

  (二)第二个环节是师生问好

  师生问好:我改变了以往师生问好的形式,采用了边拍节奏边问好。

  (设计意图: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上音乐课的积极性。)

  (三)第三个环节是创设情景导入 教学

  教师以情景导入,用多媒体引入课题

  欣赏《大鹿》MTV;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为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作了精心设计,制作了一套flash。一开始大屏幕显示,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红花在绿树映衬下格外鲜艳,一只小鹿自由自在的在草地上奔跑,并向大家问好、自我介绍。这样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顺利地导入了新课,并板书课题《大鹿》。(本环节的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展示,创设情境氛围,视听结合、充分调动学 生的多种感官,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四)第四个环节是新歌教学:

  1、整体感知 (16分钟)

  首先是欣赏歌曲《大鹿》MTV:使学生对歌曲的情绪、节拍、强弱规律有一个初步的体验后,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最美的动作为歌曲配强弱规律的伴奏。

  2、教师带领学生拍着节奏朗读歌词。

  (设计意图: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口与手的协调能力。)

  3、老师用琴声带领学生用“ La”音模唱旋律,找出歌曲中容易唱错的音和乐句重点练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歌曲的旋律有个大体的把握,为下一步的填词演唱降低了教学难度、做好了铺垫、起到了循序渐进的作用。)

  4、让学生轻声跟范唱配词。

  (设计意图:学生在熟悉节奏旋律后,解决了难点的基础上,学生对歌曲的学习已是轻松自如了。在此过程中,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练习唱歌:歌曲接龙游戏、齐唱、分组唱、分男女生唱、个别演唱等多种演唱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演唱才能。)

  5、歌曲处理和完整地演唱歌曲。

  引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演唱歌曲《大鹿》。

  在这里我请学生来说一说,同学们!歌曲我们已经会唱了,那么怎样才能把这首歌唱的更好听呢?(学生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根据“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原则,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采用启发、点拨的方法,让学生走向讲台体会当“老师”的感觉,带领其他同学一起学习。激发学生得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五)第五个环节是创编表演

  1、创编节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首先以自由组合的形式分成四个组;

  接着分小组讨论创编一个节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然后分小组表演并进行自评和互评。

  2、歌词与动作的创编:

  教师要求学生以《大鹿》这首歌曲的旋律为基础编出不同的歌词来唱一唱。

  (1)分小组进行歌词及动作的创编。

  (2)分小组上台表演,学生针对各组编创的歌词和动作表演进行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

  3、让学生画出音乐所表现的`内容或是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4、游戏《森林里的大鹿》

  让学生戴着头饰扮演不同的角色,增强对歌曲的理解和培养学生初步的表演能力。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创编节奏、创编歌词、创编歌曲律动、表演展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作能力和用声音表现歌曲的艺术形象的能力,体会集体的力量,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教学,既能面向全体学生,又能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2、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互评、自评,能促进学生正视自己、尊重他人,提高了学生的鉴别、分析和表达能力。通过相互和自我评价,对学生的创作、表演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

  3、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体现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六)第六个环节是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本节课学会了什么,教师概括小节。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回顾本节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达到情感性目标。)

  (七)作业:戴着你做的头饰,回家与爸爸妈妈共同进行歌表演。

  (八)在组织教学中我适时地进行板书,本堂课完成后我的板书是:

  《大鹿》

  挂图 多媒体

  (九)第七个环节是组织下课:与上课问好相呼应,形成对比,留给学生美好的期待。

  (十)学生听《大鹿》的音乐做律动出教室:学生自始至终都在愉快的音乐声中度过。

  (设计意图:设计本节课的意图是让学生从一上课就在充满歌声和欢乐的氛围中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体。此外,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们达到视听相结合的良好效果。

  总之,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造性,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以上是我对《大鹿》一课的说课设计。在此,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二年级音乐说课稿5

尊敬的各位评委、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叫周小凤,来自耒阳,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广东花城版第四册《音乐游戏》中的第一首歌曲《哈哩啰》。下面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及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融合及教学反思几个方面对这一课进行具体阐述:

  一、设计理念:

  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表现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表现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并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想象和创造力。

  二、教材分析:

  《哈哩啰》是一首特立尼达民歌,具有浓郁的拉丁美洲音乐风格,4/4拍,大调式,歌曲的结构方整,是四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所用音乐材料十分简洁,但在每乐句尾部使用X X,两次在乐句中出现X X X切分节奏使歌曲充满了活力和积极乐观的情绪。歌词中较多地使用衬词和拍手动作配合,使歌曲别具一格、饶有情趣,洋溢着热烈、欢快的气氛,表达了特立尼达人民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和乐观、奔放的性格。

  三、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活泼、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哈哩啰》。

  2.能和同学合作参与歌曲《哈哩啰》的系列表现活动,并从中感受到表演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用“连贯”和“跳跃”的演唱方法表现歌曲情感。

  教学难点:

  第二、第四乐句切分节奏及音高的准确演唱。

  四、教学过程:

  一)、导学铺垫。

  二)、感受歌曲

  三)、学唱歌曲

  四)、表现歌曲

  五)、课堂小结

  五、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融合

  1、在导学铺垫时,我在PPT中插入了许多的图片、音效以旅游为路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把歌曲中难学的节奏以模仿交通工具的声音配上节奏来练习而突破难点。

  2、在感受音乐中,我在网上搜集了大部分有关拉丁美洲风情的图片插入背景音乐,让孩子们感受特立尼达及拉丁美洲的地理、人文、风光、音乐,从而吸引学生的关注力,激发学习兴趣。

  3、在歌曲教唱中,我把原课件中的歌唱Flash视频抓出来插入课件中。

  4、在感受音乐中,我在网上下载了一个拉丁美洲风情片视频,用狸窝软件转换格式、消音、剪接。把完美的.视频插入PPT立中,通过观看狂欢节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特立尼达人狂欢节的热情及热闹场面,从而引导学生加入器乐参与歌曲伴奏,并在参与“狂欢节游行队伍”的音乐情境活动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并完整表现歌曲。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让学生用轻松愉快的歌声演唱歌曲《哈里啰》,所以,我在安排教学过程时主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使学生在欢快、愉悦的音乐氛围中进行歌曲的学习,还有最后,狂欢表演是本课的高潮部分。我先给学生观看狂欢节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特立尼达人狂欢节的热情及热闹场面,然后再让学生创编。并在参与“狂欢节游行队伍”的音乐情境活动中充分体验并完整表现歌曲。

二年级音乐说课稿6

  一、说教材

  1、教材:《小乌鸦爱妈妈》选自义务教育人音版小学音乐教科书二年级下册。

  2、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3、教材简析:

  (a)这是一首以动物为题材的儿童歌曲。叙事性的歌词,讲述了小乌鸦对妈妈的热爱,教育学生要尊敬,热爱自己的母亲,从小就要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

  (b)歌曲为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大调式,2/4拍。歌曲曲调简练,具有叙事的特点。

  4、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小乌鸦爱妈妈》,并有表情地进行演唱。

  (2)创编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5、教学重难点:歌曲的学唱和打击乐合奏。

  二、说教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把音乐放在重要位置,游戏与音乐紧密结合,运用多媒体创设与歌曲配合的情境,加深了孩子们对歌曲情境的体会,方法生动、简洁。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

  体验音乐,使他们再乐中学、学中乐、不但牢固掌握了知识,而且还能享受到成功创新及合作演奏的快乐!

  三、说学法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好胜的特点。在学习中,我注意去引导和激励学生通过音乐游戏,律动,歌表演、打击乐合奏等一系列活动,使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及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充分体现了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四、教学过程(我将通过五个环节来组织本节课的教学)

  第一个环节:听音乐进教室(播放音乐师解说:)伴随《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旋律走进教室,在这动听的乐曲声中感受妈妈对孩子的爱。

  第二个环节新课导入(出示图片 播放音乐)

  师感情导入:同学们,看!在美丽的树林里,有一只可爱的小乌鸦飞来飞去,它不是在玩耍,而是在寻找食物。树林里有一只老乌鸦躺在自己的病床上,小乌鸦正站在乌鸦妈妈的身旁,一口一口喂妈妈吃自己捉来的小虫子。)

  当学生聆听完老师的讲述后问:这幅图中的主人公是谁?讲了个什么故事?看到这幅画面

  你有什么感想?是呀!这真是一只爱妈妈的小乌鸦啊!板书课题

  第三个环节:学唱歌及表演唱

  1、学生回答完以后师说:“这是真是一只爱妈妈的小乌鸦。出示课题及歌词,师带着学生集体有感情的朗读。(乌鸦妈妈叫娃娃,乌鸦妈妈叫娃娃,妈妈老了不能飞,眼里含着泪花花想起妈妈喂过我,拍拍翅膀飞天下,捉来小虫我不吃,亲亲妈妈喂给她。)

  2、和学生聆听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我们一起来听。播放歌曲。用音乐加深学生的理解感悟,用乐曲使学生受到感染。

  第五个环节接下来是教师范唱。播放伴奏(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通过我的.这一段演唱,使学生生动的感受歌曲情感。

  (5)学生学唱歌曲。这是一只多可爱的小乌鸦呀!让我们用歌声来讲讲这个故事吧!师教唱。然后在学生唱熟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拍手唱。

  (6)然后组织学生以“爱妈妈”为题,谈谈对妈妈的感情。如:帮妈妈做家务,看妈妈累了给妈妈倒水喝等,教育学生爱惜妈妈的劳动成果,体谅妈妈的辛苦。

  (7)、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看图自编动作,进行歌表演。在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学生一人演圈内的乌鸦妈妈,一人演小乌鸦,它在圈外自由地飞来飞去,寻找食物。五至八人组成圆圈似鸟窝,集体伴唱。让学生自编动作,进行歌表演,可以提供学生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在歌表演中,教师给每个学生表演的机会,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亲身去感受去体验,使他们获得快乐

  3、课堂小结。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会了这首好听的歌曲,认识了一只可爱的爱妈妈的小乌鸦。希望大家都能象小乌鸦一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

二年级音乐说课稿7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 !我是zz小学的xx。

  今天我反思性说课的内容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第7课《跳动的音符》中的歌曲《箫》。下面我将结合我的课堂教学实践、课后反思后,将本课的再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歌曲《箫》是一首2/4拍,五声徵调式,抒情优美又不失愉快欢乐的汉族民歌。歌曲旋律悠扬,节奏较为宽松,以八分、四分音符节奏为主,偶尔在小节中出现附点四分音符。

  二、教学目标分析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教材的编排特点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处理,我确定以下三维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演唱歌曲《箫》,感受歌曲所表达的优美抒情的情绪,体验歌曲所蕴含的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演唱、表演等形式学习歌曲、表现歌曲。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运用连贯的气息,用舒展、流畅和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箫》。在歌唱中唱好一字多音的乐句,能够按乐句进行呼吸。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通过演唱歌曲《箫》,让孩子们感受歌曲所表达的优美抒情的情绪以及流畅舒展的旋律。能用连贯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来表现优美抒情的歌曲。

  教学难点:

  能运用连贯的气息和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箫》,唱好一字多音。四、过程分析:

  在教学本课时,我尽可能选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首先我采用音乐导入法导入新课,先让学生欣赏箫与钢琴合奏的乐曲《春江花月夜》,让学生做好思想和情绪的准备,在饶有兴趣的情境中投入学习。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对箫这个乐器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为接下来理解歌词做好铺垫。

  通过上一个教学环节,学生对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将歌曲《箫》的第一乐句作为发声练习曲,让学生在聆听、练唱中熟悉旋律。揭示课题后通过初听整体感知、复听哼鸣模唱、再听寻找相同乐句,三次的分层聆听熟悉全曲旋律。接着通过聆听老师范读歌词,让学生记住歌曲的结构,帮助他们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在突破重难点时以问题“歌曲中哪一句唱起来有困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解决歌曲的难点。歌曲中最后一句一字多音是本堂课的难点,让学生反复听唱,引导学生气息平稳的唱歌,以及如何换气,在哪个位置换气。

  在歌曲感情处理方面要求声音既要明亮、甜美,突出民歌的风格,又要连贯、抒情,体现旋律的特点。当学生初步会唱歌曲后,指导学生用抒情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箫》。教师用自己的示范表演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演唱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本节课的第三个环节拓展延伸。本单元的单元课题为“跳动的音符”,基于不脱离单元背景的思考,我设计了音乐创编环节。音乐是一门及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课标中提倡引导学生通过即兴创编等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合作游戏了解5个音的变幻能创造出很多美妙的旋律。

  在上这节课前,我曾精心设计了这节课的教学。在没有进行教学实践前总觉得这样的设计应该算是完美的。但是上完这节课后,感觉到有不足之处。出于对学生不熟悉,与学生配合交流不够好。如果我能在一开始就信任我的孩子们提供给他们更多的思考空间,充分发挥孩子们对音乐的独立见解,或许更能让音乐变成孩子们自己的音乐 。

  有反思,就有进步,相信我能够在一次次的反思中成长。以上是我的反思性说课。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二年级音乐说课稿8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这是什么》 。

  一、教材分析:

  《这是什么》这首歌曲选自人音版第3册第三课。此课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前一节聆听《在钟表店里》及《调皮的小闹钟》发现特点,在展开联想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并为下节的想象剧中人物形象,进行创作实践活动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这首歌是以孩子们最常见的生活物品小闹钟为主题,通过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从而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

  二、学情分析:

  我所执教的二年级的学生对生活中的小闹钟都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有些学生还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不少有关闹钟的知识,尤其是一些学声乐或乐器班的学生,他们对于歌曲的旋律了解的更加专业。因此如何关注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选择合适策略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应作为教学中着重关注的重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积极参与学唱《这是什么》,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既动口又动脑,学会交流与倾听的好习惯。情感目标:激发学生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即兴表演。

  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从而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

  五、教学难点:

  能在学生主动参与为歌曲伴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为歌曲即兴表演,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六、教学过程:

  立足基础、素养练习(5分钟)

  谜语导入,激发兴趣(2分钟)

  联系生活、体验情感(3分钟)

  主体参与,学习歌曲(20分钟)

  拓展延伸,即兴表演(10分钟)

  立足素养、基础练习

  1、准备三角铁、撞钟,双响筒,请同学到前面轻轻敲击,其他同学做音高模仿、模唱比较、长短节奏练习

  2、结合学习内容,进行节奏练习2/4 ×× ×× ×× ×× × × ×—

  “退”回到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点培养学生从基础知识入手,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谜语导入,激发兴趣我是这样导入的,今天给你们出一个音乐谜语,开动你们的小脑筋猜一猜,歌曲里唱的是什么物品?

  “退”回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联系生活、体验情感请学生看生活中的钟表图片,感受美丽的钟表。 “退”回到生活中,感受美丽。培养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习用艺术来陶冶情操。

  主体参与,学习歌曲

  1、完整聆听歌曲,请学生感受歌曲情绪并说一说。(歌曲是欢快的情绪)

  2、学习识谱,同伴互助。

  3、易错之处,教师点拨(注意音符的“长短”、“强弱” 、“高低”,)

  4、学生弹琴,教师引领,完整唱谱。

  5、自主唱词,联系实际,感悟词义嘀嗒嘀嗒处,让学生倾听秒针走路的声音,引导学生用清脆、短促的声音演唱。倾听闹铃的声音,学生感受强弱,使之能辨别强弱音。

  6、歌曲伴奏,学生自唱,提出问题

  7、全班讨论,突出重点(音符的“长短”、“强弱” 、“高低”,有感情的演唱。并伴有律动)。

  8、学会歌曲后,启发学生多种形式演唱。 o教师要勇敢地“退”,把舞台留给学生。 o要适时地“进”,把握课堂的方向和重点。

  拓展延伸,即兴表演

  1、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乐器:三角铁、碰钟、串铃、双响筒或水桶、玻璃杯易拉罐等物品为歌曲伴奏。

  o教师勇敢地“退”,把舞台留给学生。

  o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音乐情感

  o允许学生的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展现

二年级音乐说课稿9

  一、教材分析:

  《狮王进行曲》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一曲。乐曲《狮王进行曲》一开始,便以钢琴的颤音形成森严的森林气氛。沉重有力的顿音,浑厚低沉的旋律,表现了万兽之王威风凛凛的神态和坚实的步伐。这主题重复一遍之后,出现了模仿狮子吼叫的对比性中段。然后,钢琴在高音区再现狮王主题,最后在狮子的吼叫声中结束。《猫虎歌》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采用4/4拍,五声羽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为两段歌词的分节歌,幽默诙谐,极富童趣。歌词的背景来自民间传说的一则故事。在开始的两乐句采用了前倚音,刻画猫儿狡黠的神态和腔调,生动、形象。第三乐句采用了重复的节奏,反复了动机,恰好地吻合了歌词叙述的语气,似说似唱,俨然以一副老师傅的形象在教诲老虎。词曲结合紧密,最后一乐句旋律出现全曲最高音,显示了猫儿骗得老虎后得意的样子。

  二、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存在着好奇心强、爱模仿、注意力保持时间短的特点。

  三、教学基本情况、准备课题:《兽王》年级:二年级课时:

  一课时教具:教学光盘、钢琴、动物头饰、打击乐器

  四、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狮王进行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育学生要保护动物。——体现《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通过演唱歌曲、律动、角色扮演、编创音乐剧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节奏感及身体动作的协调能力。——体现《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3、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富有感情的声音演唱《猫虎歌》。——体现《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根据歌词内容进行音乐剧创编。

  教学难点:

  跨小节连线的准确演唱。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2、创作法:创设宽松、自主的氛围,让学生之间互相有商量,把对音乐感受表现出来,进行音乐剧的编创。

  3、角色扮演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个性、发挥想象力和展现表演能力的艺术平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

  五、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

  1234│5—‖同学们好!15.│15.│5432│1—‖你好你好张老师你好!

  创设情景

  1、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很多很多的动物,今天,有一个庞然大物——狮子向我们走来了,他一边走一边“嗷呜”地吼着,一会看谁能告诉我这个威风凛凛的大狮子一共吼了几次。(聆听《狮王进行曲》)

  2、谁来说说狮子一共吼了几次?(六次)

  3、狮子是万兽之王,总是威风凛凛地,谁能来模仿一下狮子的神态?

  4、好,现在就让我们随着《狮王进行曲》模仿狮子的动作与吼叫声吧。

  1、生看画面聆听

  2、生回答

  3、个别学生模仿

  4、生随乐表演

  新歌学习

  1、狮子刚走,森林的一个角落跑来了一只小猫,它口出狂言,居然说要跟老虎打擂台,现在谁来扮演这个山大王——老虎,和小猫比一比?(师生比赛)

  2、自不量力的小猫成了老虎的手下败将,谁来帮小猫和老虎把嘴巴贴上?

  3、自从败给了老虎之后,小猫回去苦思冥想,寻找对付老虎的办法,今天它又找老虎来了,而且,还发生了一件怪事,请听!(聆听《猫虎歌》)

  4、谁来告诉我们到底出现了什么怪事?(老虎拜猫为师傅)

  5、现在让我们再来听听这个猫师傅和老虎徒弟之间发生的故事(复听《猫虎歌》)

  6、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通过提示引导学生把歌词说出来)

  7、这个时候猫和老虎的表情是怎么样的?那它们的嘴巴应该怎么样?(调换)

  8、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说说这个故事吧

  9、猫师傅想看看你们会不会张嘴默唱呢

  10、如果你是猫师傅,当老虎拜你为师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学生扮演猫和老虎,引导他们做出猫的神气和老虎的求饶。)怎样唱才能表现猫师傅的心情呢?请你们来尝试一下。

  11、谁能在合适的地方加上猫的叫声?12、加上猫和老虎的动作尽情地表演吧1、找一学生扮演老虎和老师比赛2、生分别给猫和老虎贴嘴巴3、生安静聆听4、生根据歌词讲述相关故事5、生安静聆听6、师生共同把歌词一句句说出来7、生回答8、按节奏朗读歌词9、生张嘴默唱10、生有感情地演唱11、在演唱过程中加猫叫声

  12、生表演唱四、创编伴奏

  1、我这里有一些打击乐器,谁能在这首歌曲合适的地方加上伴奏是它变得更好听呢?

  2、现在大家分成四个组,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为歌曲伴奏。

  1、生自由尝试

  2、分组演奏

  五、创编表演

  1、挑选演唱、伴奏、表演分别表现出色的小组分工表现歌曲。

  2、随着听到的音乐用适当的动作和歌声尽情地表演吧(聆听《狮王进行曲》,表演唱《猫虎歌》)

  1、生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

  2、用动作与歌声表现本课接触的两首曲子

  六、课堂小结

  1、大家喜欢森林里这些动物吗?那我们应该怎么对待这些动物呢?

  2、让我们唱着歌告别森林吧

  1、生回答

  2、生唱着歌离开课室文章来

二年级音乐说课稿10

  一、教材分析:《狮王进行曲》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一曲。乐曲《狮王进行曲》一开始,便以钢琴的颤音形成森严的森林气氛。沉重有力的顿音,浑厚低沉的旋律,表现了万兽之王威风凛凛的神态和坚实的步伐。这主题重复一遍之后,出现了模仿狮子吼叫的对比性中段。然后,钢琴在高音区再现狮王主题,最后在狮子的吼叫声中结束。《猫虎歌》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采用4/4拍,五声羽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为两段歌词的分节歌,幽默诙谐,极富童趣。歌词的背景来自民间传说的一则故事。在开始的两乐句采用了前倚音,刻画猫儿狡黠的神态和腔调,生动、形象。第三乐句采用了重复的节奏,反复了动机,恰好地吻合了歌词叙述的语气,似说似唱,俨然以一副老师傅的.形象在教诲老虎。词曲结合紧密,最后一乐句旋律出现全曲最高音,显示了猫儿骗得老虎后得意的样子。

  二、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存在着好奇心强、爱模仿、注意力保持时间短的特点。

  三、教学基本情况

  准备课题:《兽王》年级:二年级课时:一课时

  教具:教学光盘、钢琴、动物头饰、打击乐器

  四、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狮王进行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育学生要保护动物。——体现《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通过演唱歌曲、律动、角色扮演、编创音乐剧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节奏感及身体动作的协调能力。——体现《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3、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富有感情的声音演唱《猫虎歌》。——体现《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根据歌词内容进行音乐剧创编。教学难点:跨小节连线的准确演唱。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2、创作法:创设宽松、自主的氛围,让学生之间互相有商量,把对音乐感受表现出来,进行音乐剧的编创。

  3、角色扮演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个性、发挥想象力和展现表演能力的艺术平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234│5—‖同学们好!15.│15.│5432│1—‖你好你好张老师你好!

  (二)创设情景

  1、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很多很多的动物,今天,有一个庞然大物——狮子向我们走来了,他一边走一边“嗷呜”地吼着,一会看谁能告诉我这个威风凛凛的大狮子一共吼了几次。(聆听《狮王进行曲》)

  2、谁来说说狮子一共吼了几次?(六次)

  3、狮子是万兽之王,总是威风凛凛地,谁能来模仿一下狮子的神态?

  4、好,现在就让我们随着《狮王进行曲》模仿狮子的动作与吼叫声吧。

  1、生看画面聆听

  2、生回答

  3、个别学生模仿

  4、生随乐表演

  (三)新歌学习

  1、狮子刚走,森林的一个角落跑来了一只小猫,它口出狂言,居然说要跟老虎打擂台,现在谁来扮演这个山大王——老虎,和小猫比一比?(师生比赛)

  2、自不量力的小猫成了老虎的手下败将,谁来帮小猫和老虎把嘴巴贴上?

  3、自从败给了老虎之后,小猫回去苦思冥想,寻找对付老虎的办法,今天它又找老虎来了,而且,还发生了一件怪事,请听!(聆听《猫虎歌》)

  4、谁来告诉我们到底出现了什么怪事?(老虎拜猫为师傅)

  5、现在让我们再来听听这个猫师傅和老虎徒弟之间发生的故事(复听《猫虎歌》)

  6、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通过提示引导学生把歌词说出来)

  7、这个时候猫和老虎的表情是怎么样的?那它们的嘴巴应该怎么样?(调换)

  8、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说说这个故事吧

  9、猫师傅想看看你们会不会张嘴默唱呢

  10、如果你是猫师傅,当老虎拜你为师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学生扮演猫和老虎,引导他们做出猫的神气和老虎的求饶。)怎样唱才能表现猫师傅的心情呢?请你们来尝试一下。

  11、谁能在合适的地方加上猫的叫声?

  12、加上猫和老虎的动作尽情地表演吧

  (四)扮演学习

  1、找一学生扮演老虎和老师比赛

  2、生分别给猫和老虎贴嘴巴

  3、生安静聆听

  4、生根据歌词讲述相关故事

  5、生安静聆听

  6、师生共同把歌词一句句说出来

  7、生回答

  8、按节奏朗读歌词

  9、生张嘴默唱

  10、生有感情地演唱

  11、在演唱过程中加猫叫声

  12、生表演唱

  (五)创编伴奏

  1、我这里有一些打击乐器,谁能在这首歌曲合适的地方加上伴奏是它变得更好听呢?

  2、现在大家分成四个组,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为歌曲伴奏。

  1、生自由尝试

  2、分组演奏

  (六)创编表演

  1、挑选演唱、伴奏、表演分别表现出色的小组分工表现歌曲。

  2、随着听到的音乐用适当的动作和歌声尽情地表演吧(聆听《狮王进行曲》,表演唱《猫虎歌》)

  3、生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

4、用动作与歌声表现本课接触的两首曲子

  六、课堂小结

  1、大家喜欢森林里这些动物吗?那我们应该怎么对待这些动物呢?

  2、让我们唱着歌告别森林吧

  3、生回答

  4、生唱着歌离开课室

二年级音乐说课稿11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的是,人音版小学音乐实验教科书第四册第九课中的《小乌鸦爱妈妈》一课。这是一首具有浓郁儿童特点的叙事歌曲,是融音乐、思品、社会等学科为一体的一堂爱心教育课。歌词形象生动,寓意深刻。采用叙事性手段讲述了乌鸦反哺的感人故事,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教育他们懂得爱,学会爱、在教学中突出“以审美为核心”的思想,以情感为主线,将音乐与舞蹈、美术、品德等有机结合。通过一系列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心体验、感悟表现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鉴赏能力、表现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结合以上的教材与学情分析,我拟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采用音乐剧与小乐队的教学形式来感受音乐所表现的乌鸦形象,让学生的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得到磨练和发展。

  2、通过歌曲《小乌鸦爱妈妈》的学习与感悟,使学生懂得感恩,学会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根据新课程标准,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科改我贯彻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设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妈妈和小乌鸦各自的心情,并能用歌声表现出来。教学难点为:1在歌唱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情带声、力度的对比。2通过演唱、欣赏教学,使学生增强对妈妈、对长辈的尊敬、爱戴之情。

  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让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我的基本策略是,以“唱”为本,把“情”贯穿始终,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与创造体验,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是帮助学生学。因此,再学习本课时,我一是要尽可能选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创设情境,激励创新。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重视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教学过程中我综合运用谈话法、示范法、情景导入等教法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令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好胜的特点。在学习中,我注意去引导和激励学生通过音乐律动,讲故事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全身的感官,使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同时采用群体合作法发挥群体力量,让学生互相启迪,互相促进,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使他们在爱学、乐学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达到共同进步。

  生动的导入新课,能给人以美妙的享受,它起着诱导、铺垫和衔接的作用,能激发兴趣、保持兴趣、再生兴趣。因此,我先带领学生去郊游,到大森林里看到了黄鹂鸟、小鸽子、小乌鸦让学生说出喜欢哪种鸟,为什么!为什么不喜欢小乌鸦?教师通过讲《乌鸦反哺》感人的故事让学生感悟爱,从而获取爱的共鸣;之后过度到歌曲《小乌鸦爱妈妈》的学唱。

  请学生聆听模唱、哼唱旋律、并进行填词、通过我深情并茂的范唱,引起了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对学生的情感的投入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学好这首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学唱歌曲当中,我分为三个步骤来完成:

  1、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并能用赞美、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

  2、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加深学生对歌词的理解和记忆。

  3、运用电教的直观教学手段来让学生学习歌曲,主要是通过师范唱,然后配合音乐让生跟唱、小组唱等多种形式来练习演唱,充分发挥学生的演唱才能。最后通过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来完成的。

  歌曲拓展环节中,我以“开音乐会”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老师准备的道具,各小组讨论如何表现歌曲。最后确定音乐剧创作组、音响创作组、舞蹈创作组、美术创作组。然后学生自由练习,并进行展示。在这一环节,通过音乐活动的展开,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虽然学生们展示的质量高低参差不齐,但是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每位学生都在活动中获得了不同的经验,愉快的体验过程、最大限度的接受了艺术的熏陶。

  教材拓展环节中,从小乌鸦能唱出对妈妈的爱,引导学生唱出对妈妈的爱。然后又从爱妈妈到爱身边的人和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生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通过这一环节,谈谈怎样用实际行动报答爱你的人,渗透给学生爱的教育。

  最后让学生随音乐走出教室。

  教与学是一个双刃剑,师与生都是教学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这两方面积极性,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作为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法和形式,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的舞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经常激发他们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我相信,只要经常给学生提供这样的舞台,他们心中的音乐种子总会有一天会生根、发芽,开花。

二年级音乐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儿童在游戏》是苏少版小学音乐第三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这是一首旋律简单又富有童趣的儿童歌曲。歌曲为二拍子,大调式,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二乐句的旋律和节奏完全相同;第三、四乐句节奏相同,旋律稍有变化。歌曲用简单、儿童化的语言,表现了孩子们玩各种各样游戏时的快乐心情,天真的孩童形象自然溶入其中。

  v教学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1、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展现小朋友们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成长状态。表现自己玩游戏时快乐的心情。

  2、通过游戏活动,熟练模唱《儿童在游戏》曲谱,并通过演唱发现旋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饶有趣味地参与儿歌诵读、节奏声势练习、音高模唱等音乐活动,表现出较稳定的节奏感与韵律感。综合表现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玩中体验音乐的趣味和快乐。

  v 教学重点: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v 教学难点:熟练模唱曲谱、区分旋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说教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帮助学生学,在教学过程中,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游戏情境,所出示的旋律均借助游戏活动呈现在学生面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充满童趣,使学生在情境中快乐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从旋律入手,学唱、创编旋律:

  本节课在设计过程中,教师深挖教材内容,结合学生能力进行设计。学习旋律时,依旧紧扣游戏这一主题,教学中从旋律入手引导学生发现旋律的特点,找出相同旋律,学唱旋律,通过听辨,分组竞赛等活动,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知识由浅入深,为后面歌曲学习做铺垫。

  3、挖掘歌词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创编热情:

  在歌曲拓展部分,教师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充分挖掘歌词留给学生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创编歌词。需要学生创编歌词的地方用填空的形式出现,一方面规范歌词的韵律,一方面给学生降低了一定的难度,避免了学生想象的随意性。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也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意识。创编后请学生演唱自己创作的歌词,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的成就感。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动”“评”“唱”等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究,练习节奏,找出相同旋律,去感知歌曲的情绪、把握歌曲内容。

  四、说教学过程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否在导入部分抓住学生的新,激发他们的兴趣,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

  本节课的课题是“儿童在游戏”,所以在课程设计上我以“游戏”为中轴线,以游戏导入,在游戏中学习节奏,模唱歌曲旋律,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一)用游戏导入、课堂的一开始我便采用,游戏“击鼓传花”的方式导入节奏练习,老师将本节课的三个不同节奏类型在击鼓传花的过程中,敲击出来。

  例如:1 X X(整个传花过程中使用该节奏型)

  当花落到某位小朋友手中是,请他起立模仿出该节奏,(并给予鼓励敲击节奏)师出示该节奏卡片,(当熟练以后可以加入声势活动练习)并帮助学生巩固练习

  分三次将2 X X X 3、X X X X展示出来

  {设计意图:“能够运用打击乐器或者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是课标中创造部分对低年级学生的要求,老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范围和自觉探索的思维空间,又能利用这个素材有效的进行基本节奏型练习。当学生听着音乐自主反应,快慢不同节奏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在学生掌握该三种节奏的基础上可拓展一下找一找生活中存在的这三种节奏

  1、x x加油声青蛙呱呱叫2、刷刷牙X X X 3、小鸡叫布谷鸟X X X X }

  二)游戏“开火车”

  进行节奏的创作训练,每次由四个学生分别当做火车头和车厢,其中一人举

  2/4拍拍号当火车,其他人分别举起手中的1、X X 2 、X X X 3、X X X X

  三张卡片当车厢,(提示只有两节车厢)请同学们考虑他们可以组合成何种形式并思考该如何演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在本环节的设计上引导学生自己你理解来创编开火车的节奏,不在是固定模式,教师提供,学生跟从练习,而真正将学生变为主体,在掌握了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创造思维,渗透节奏,不三种节奏型连接起来}

  三)游戏“找到双胞胎”

  师提示有几个调皮的小音符今天来到我们的`音乐课堂,并且早就悄悄躲在了小朋友的凳子里,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在分好组的基础中协力将其找出来(此处教师需提前设计好歌曲中的五组旋律分别暗藏在不同组中

  例如教师出示旋律,然后请学生从凳子中找出相同旋律,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能最快找出,并且又能准确模唱出旋律(给予奖励)在此基础上共同模唱以学习旋律。

  {设计意图:听辨是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分组,展开讨论,共同找出与教师所出示的相同旋律增强了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小组竞赛唱出旋律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激发了低年级同学好胜的心里促进了课堂教学内容更好的吸收,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听辨、模唱旋律的能力。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教唱歌曲

  通过听音乐——找情绪——接口唱、分角色——找出相同旋律——完整表演唱等不同形式学习歌曲,形式丰富淡化了教师的教,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地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歌曲。接唱要求学生不但要唱出自己的旋律,还要求学生倾听他人的旋律,让学生养成聆听的好习惯,加强学生听记旋律的能力。

  五)拓展游戏“旧貌换新颜”

  老师出示乐句

  一会()啊,一会()啊,

  一会聚到一起啊,()比一比。

  将原来的歌词删去,提示学生除了这几个游戏名称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游戏名称可以加入?(挖掘歌词的创作,引导学生创编歌词)【丢手绢、钻山洞、拍皮球、踩气球、网小鱼】

  让学生分组讨论1、可以加入那些游戏名称?2、如何加入?

  3、教师指导,学生展示自己创编的歌词并演唱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创编的方法,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作热情,同时也丰富歌曲的内容}

  六)最后在学生创编展示的活动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二年级音乐说课稿13

  教材分析:

  《小茶壶》是我根据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小小智慧树》中的一首儿童歌曲改编而成的一节智障类二年级唱游课,《小茶壶》是一首生动有趣、形象鲜明的4/4拍歌曲。歌曲由4个乐句组成,歌词简练通俗,生动刻画了茶壶这一茶具形象。这节音乐课的设计我运用了“律动、知识、演唱、动作创编、游戏”几个部分组成,其中歌曲教学是这堂课的重点,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学会尝试用身体表现歌曲的内容。学生通过动作的表演把抽象化为形象,这种记歌词的方法补偿了智障孩子学过即忘的现象。

  教学方法:

  课堂上我力求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愉悦身心,感受美。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朗诵、聆听、感受、分析、创造等多种形式体验音乐的韵味;针对智障儿童爱玩、好动的特点,我还采用了游戏法,实施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热情,也提高了学习效率,这样更可以使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反馈和解决问题。

  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我打破传统、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把音乐和多媒体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所提供的形象、生动的画面,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聆听音乐、理解音乐,为音乐所表达的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萌发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激发学生去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它由儿歌联唱、学习歌曲、游戏活动这三部分组成。其中学习歌曲又包括了:学歌词、节奏练习、律动。通过这样的安排,使学生从各种途径去理解和学习歌曲。

  课堂的第一个环节我和学生一起听着音乐走进教室,接着是几首儿童歌曲联唱,这样既能使学生和老师融在一起,歌曲的联唱也使学生很快地进入了学习状态。

  在新课教授时我首先跟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课堂上请来了一位嘉宾为我们表演?你们听听、猜猜是谁?”学生好奇的心理即提高学生学习情趣。学生找到答案更令他们有成就感,在我的渲染下学生很快就进入了现实的情景里。接着我告诉学生,“让我们认识一下这位嘉宾吧”,这时候,学生就可以在图片上认识茶壶各个部位,引导学生去学习歌词:

  观察图片,理解歌词

  师:小茶壶是怎样的呢我们读读歌词就知道。那就让我们赶快来学习这首歌曲吧!

  师:小茶壶长得什么样呀?(引导学生说出“它的肚子是圆圆的,身体矮矮的”)

  教师听音乐有节奏的朗诵:我是茶壶肥又矮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是茶壶的什么呀?(壶柄,壶柄是用来提茶壶的)

  师:茶柄长在什么地方?你们来学学,那这个呢?(壶嘴,水就是从这个地方流出来的)

  教师听音乐有节奏的朗诵:这是壶柄这是嘴

  触摸第三幅图片,问问学生:“壶里的水怎样拉?”(水烧开拉,都冒烟啦,水都在壶里翻滚啦)那这个壶嘴怎样啦?(冲茶啦)教师听音乐有节奏的朗诵:水滚啦,水滚啦!冲茶啦。

  接着进入第二个环节:听音乐引导学生创编动作:启发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尝试用身体的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师:你们读的太好了,下面我们站起来做做小茶壶吧。(启发学生模仿茶壶的各个部位进行律动)

  师:你们想不想都来喝喝茶,好,请同学们赶快准备。

  师:我们的茶壶是什么样子的啊?(又肥又矮)来!我们来做一做。那壶柄长在哪呢?壶嘴长在这儿。(动作示意)再来一次。

  提问:“谁想喝水?”(咕噜咕噜)

  师: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的壶柄都长在这儿,动脑筋想想,壶柄还可以长在哪儿?(学生创编)那壶嘴呢?(学生创编)那我们再来一次,这一次看看谁跟我的不一样。

  师:刚才有很多的小朋友的壶柄和壶嘴长在了不同的地方,真不错!我再来看看,来,同学们准备!(教师不示范)

  师:同学们,把你们的茶杯摆好啦!我来给你们倒茶。“咕噜咕噜”

  分享快乐,感受创新成果。

  师: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很多打击乐器,你们以小组为单位为歌曲选择恰当的打击乐器伴奏,并创编舞蹈动作。第一组表演的时候第二组的同学伴舞;第二组的同学表演的时候第一组的同学伴舞。咱们比比看哪组同学敲的最好听,跳得最漂亮,看看那个小茶壶最美丽最可爱的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伴奏,舞蹈动作的创编,教师巡视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做学习的主人。)

  新课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的是游戏.

  “快快乐乐做游戏”。

  师:大家唱得都口干了吧,我们来喝杯茶吧!

  下面咱们做个游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组做茶壶,另一组做茶杯。每人发一个头饰围圈做游戏,做茶壶的站着做律动、茶杯的坐着拍节奏唱歌,最后茶壶给茶杯倒茶,第二段时交换角色。学生在此过程中享受创造的乐趣,感受合作的力量。)

  课堂的最后我给学生一个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一首新歌,还懂得了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在家里有客人来了要给客人倒茶、让座;在学校见到老师、同学要问好,做到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

  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想,通过这样的设计,让智障孩子和普通学生一样在音乐中认识美,在生活中寻找美,在未来里创造美,让美融入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二年级音乐说课稿1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自然、明快的歌声表现牧童放牧时的愉快心情。

  2、培养学生爱劳动、乐观向上的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够准确的情感演唱《牧童谣》这首歌曲。

  2、学生能够掌握2、3、5、6相对应的柯达伊手势。

  教学过程:

  一、初听歌曲:

  师:大家知道这位小牧童的家乡在什么地方吗?老师告诉大家,他的家乡在湖北。(展示多媒体幻灯片:蓝天白云下,有一片绿油油的草地,草地旁边有一个池塘,池塘边一群群的牛羊吃着草儿,一个个的小牧童坐在大树下,吹着竹笛。)

  湖北地处江汉平原,每到春夏就会看到草地上、池塘边那一群群的牛羊吃着草儿在悠闲的散步,只见他们的小主人,一个个的小牧童坐在大树下,吹着竹笛,唱着歌曲。这里有个小牧童吹奏一首自己的`歌曲,叫《牧童谣》。这首湖北童谣,你们想听一听吗?(播放歌曲《牧童谣》)

  师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中的二分音符6-,3-,2-,复习6的柯达伊手势,学习“re”“mi”两个音和对应的柯达伊手势,并伴随手势唱准“sol、la”“re”“mi”。

  二、巩固旋律:

  1、老师弹奏旋律,学生轻声跟唱,唱到6-,3-,2-,时,做相应的柯达伊手势。

  第一、二句的前两拍用高兴、轻快的声音演唱,唱第三拍的二分音符时声音上扬,重点指导第三句,演唱第三句要有起伏感,第四句用渐弱的力度演唱。

  2、老师弹奏旋律,学生边用“LU”音按原速模唱边律动。

  师示范动作(遇二八节奏,每前半拍强拍拍手,弱拍拍腿,左右交替进行。二分音符第一拍拍手,第二拍朝两边展开。)

  3、学生跟着老师学唱歌曲,重复三遍后,老师弹钢琴伴奏,全体学生边唱边律动。第一三段:男同学唱;第二四段:女同学唱;第五段:全体齐唱。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表现得很好,课下记得复习,对湖北童谣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搜集资料,我们下一节课再一起分享!

二年级音乐说课稿15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并伴随手势准确歌唱《牧童谣》。

  2、能依据《牧童谣》创编歌词,并体会牧童放牧的乐趣。

  教学重点:歌曲《牧童谣》的学唱。

  教学难点:伴随柯达伊手势,唱准音符。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看一看: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动画片,看看他是谁,他在干什么吧?(一位放牧的小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竹笛。)

  2、听一听:

  师:你们想和他做朋友吗?(出示课件“小牧童”骑着牛在草地上。)你们看,他在朝你们问好呢。(师播放笛子吹奏的练声曲)

  55556—┃55553—┃35653635┃33332—‖

  二、进入新课:

  1、吹口哨模仿笛声:

  师:小牧童在草地上吹奏笛子,远处来了一群小朋友。她们很喜欢小牧童吹的笛声。可是没有笛子,但是也在模仿小牧童吹的笛声,你们想听听她们怎么模仿的吗?(师播放口哨吹出的练声曲)师引导学生也用嘴巴吹口哨模仿笛声(要把口腔打开,眼睛发光、鼻子兴奋,嘴巴集中气息,面带微笑。)

  2、生用“LU”音随琴模唱:

  师:小朋友们吹得很认真,你们的口哨声和牧童的`笛声一样好听,请你们跟着钢琴用“LU”音唱一唱这些好听的旋律吧。

  3、师生随琴对唱旋律:(生唱第一、二句,师唱第三、四句。)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动画和听牧童吹笛子,以及模仿笛声,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快乐,同时也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和起到了在情境中练声的效果。使枯燥的练声变得活泼生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氛围。由于旋律的前两句简单,后两句较难,采用师生对唱的方式巧妙解决了教学难点。)。

  4、老师范唱:

  师指导生找到歌曲的“衬词”,“一问一答”的特点。

  师:你知道“那斯那斯嗨”是什么意思吗?(展示幻灯片:放牧时的吆喝声)老师带着学生跟琴学唱。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跟随着这位牧童小朋友学习了湖北民歌《牧童谣》。小牧童是非常乖的小朋友,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要学习小牧童,做个懂事的好孩子,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