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下面我将从“说教学理念、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说课。
一、本课的教学理念有: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主体意识。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义务教材六年制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内容。这部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习约分、通分的基础。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识知规律,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的关系。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动手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2、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情感状态,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说教法
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引导自学、合作探索相结合法,让学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分数,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知识的巩固阶段,我还采用组织练习法,当然以上这些教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本着“一法为主,多法为辅”的思想,我将多种教法进行优化组合,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四、说学法
1、学生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学生在折纸上画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后,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之后老师通过启发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证明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让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2、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先采用启发法,再采用自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
五、说教学程序
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本课的教学模式制定为:
总之,学习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力争使每一节数学课都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分数的基本性质》反思
本节我想结合我校申报的市级课题《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本人负责的市级课题《网络环境下促进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的研究》来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以及结合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谈几点反思。
探索性问题的设计研究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问题的精心设计,一是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教师以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探索,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从而达到探究的目的,针对这点认识,这节课在我们学校课题组成员的集体备课下,作了这样的`设计。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发展思维。
1、情境的创设:“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提倡要关于创设情境,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而这些特征往往是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导火线。通过和尚分饼,创设问题作为引子贯穿全课。利用课件中生动的动画,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点在这节课中我个人觉得达到这个目的。
2、探究活动与数学逻辑思维过去我们常为学生设计相同的学习方式并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流程展开学习。比如这节课的验证猜想中一本来我是设计了让学生按折、画、剪、比的步骤一步一步来引导学生操作,这样的设计看上去会很热闹,其实学生的操作依然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后来,为了给学生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空间,我重新设计:“课桌上的信封里放着一些材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如果你觉得不需要材料,当然也是可以的。”这样的设计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探究空间,也增添也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本人教学能力不够熟练,学生紧张,表现出来的并不像我所想像的那般,但至少可以算已是对传统的一种大胆的突破吧。
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感知、理解、提升、归纳、概括方面,我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表达、辨析、质疑的训练,尽量不给学生的数学思维加上框框,让学生展开思维,大胆思考,学生也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如:这相同的数能不能包括小数,如果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一个小数,那所得的数还是不是分数呢?为什么要零除外?大小不变能不能说成结果不变呢?等等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并重视引导学生采用举例说明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我想这可能也是我这节课比较有收获的一个环节了。能真正地体现自主开放,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小组合作交流我们班由于在开展课题研究之前,很少可以说几乎没有合作的习惯。而这学期的小组合作的训练方面也做得不够,只能说是交流多于合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我预测不到的情况。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有两处合作交流:一个是在验证猜想时合作,由于对小组的要求比较复杂,所以我运用了多媒体优势将小组合作要求打在屏幕上,这样学生就有了合作的方向,并且能对合作的效果加以对照,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另一个是在发现规律时合作探究,交流沟通。这时由于本班学生的实际,学生基本上处于一种交流的状态,不能说是合作了。有待今后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努力。
4、有效地处理课堂生成资源当教师个人的设计意图与学生的实际的实际不相符合,而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或语言又是有价值的,这时教师该怎么处理,我认为这就是对课堂生成资源的把握问题了。另一个课堂生成点在其中有一个学生运用了商不变的性质来解释了1/4=2/8=4/16的原因,我却忘了将本节课的一个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的知识点遗漏了,那就是商不变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这是一个很具有探究交流价值的问题。可惜我在预设与生成的把握方面做得比较欠缺,暴露出的问题也正是今后必须要努力去学习的地方。
5、练习的设计为了有效地防止学生在课堂教学后期产生注意力分散,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练习设计方面,尽量给枯燥的练习赋予丰富多彩的形式,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知识,本案例中设计了:①有探究结束后的分辨是非,②有新课中的尝试性练习,③有游戏活动。较好地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结合起来,学生学得轻松、愉悦。但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如何与练习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这也是一个很值得我个人反思的地方
反思教学的主要过程,觉得在让学生用各种方法验证结论的正确性的时候,拓展得不够,要放开手让学生寻找多种途径去验证,而不能局限于老师提供的几种方法。因为数学教学并不是要求教师教给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计算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大小不变规律显得尤为重要。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与这部分知识紧密联系,是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基础。探索分数大小不变的规律,关键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观察和发现,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归纳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归纳性质
教学关键:利用分数意义理解性质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故事情境激励法
三、教学设想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揭示课题。
上课伊始我利用阿凡提为三兄弟分地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分一分、比一比,从直观上让学生感受到这几个分数大小是相等的。而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等,可分数却相等,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从而来揭示课题。
(二)、利用学具,小组合作探究规律。
当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时,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学具,结合分数的意义来探究其中的规律。在找到规律后让学生想一想,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让学生再说说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在学生已经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教师又让学生回到故事中去,让学生试想如果还有一只小猴子,它想要四块,猴王该怎样分呢?既达到了练习的目的,又首尾照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设计有层次的练习,以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参与兴趣
1、猴王变戏法(学生模仿复习):
除法式子变形
分数与除法变形
2、教师出示三只可爱的小猴图片,奖励听故事:
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两块,分给第一只小猴一块,第二只小猴见到说:“太小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第二只小猴两块。第三只小猴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6块,分给第三只小猴三块。
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的多吗?(哪只猴子分得的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3、教师出示三块大小一样的饼,通过师生分饼,观察验收后得出结论:三只猴子分得的饼一样多。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们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平的呢?同学们想知道有什么规律吗?
(二)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请同学们拿出三张相同形状同样大的纸,把每张纸都看作一个整体。动手折出平均分的份数2份、4份、6份,动笔把其中的1份、2份、3份画上阴影,再把阴影部分剪下来,将剪下的阴影部分重叠,比一比记录下结论。
2、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1)通过动手操作,谁能说一说图中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各是几分之几?
(2)你认为它们谁大?请到展示台上一边演示一边讲一讲。
(3)既然这三个分数相等,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4)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为什么分数的大小却相等的?你们能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吗?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讨论这两个问题。
要求:有序观察认真交流
(5)学生汇报讨论情况。
(6)启发点拨。
A.通过从左到右的观察、比较、分析,你发现了什么?
B.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这里“相同的数”是不是任何的数都可以呢?请举例说明。板书:(零除外)
C.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比较重要?(都、相同的数、零除外)
(7)把和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A.思考:要把和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分子怎么变?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B.让学生讨论后独立解答。
(8)讨论:猴王运用什么规律来分饼的?如果小猴子要4块,猴王怎么分才公平呢?
(9)质疑。让学生看看课本和板书,回顾刚才学习的过程,提出疑问和见解,师质答疑。
(三)随堂练习
1.P109.1.
2.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3、
(四)小结
同学们在这节课的学习中表现得很出色,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
五、让学生拿出课前发的分数纸,要求学生看清手中的分数与1/2相等的,报出自己分数后离场,与2/3相等的再离场与3/4相等的。20xx年10月17日
小学数学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2
一、说教学理念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个人主体意识,同时关注学生学习动机、兴趣等情感态度。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充分的练习空间。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以及“用数学学数学”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习约分、通分的依据。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加强整数商不变性质的回顾,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习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另外,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概念较多,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在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3、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再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有条件、有根据的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培养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学习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
教具学具:
课件,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彩笔。
三、说教法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为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实际操作法
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2、直观演示法
先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规律,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3、启发式教学法
运用知识迁移规律组织教学,用数学学数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新知。
四、说学法
1、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学生在纸条上涂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后,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之后老师通过启发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证明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在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2、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先采用启发法,再采用学生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
的分数,并尝试完成练习题,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新
(二)、新知探索
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首尾照应、释疑解惑
(三)、巩固新知
判一判填一填找一找
(四)、扩展延伸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上课伊始我利用阿凡提为三兄弟分地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分一分、比一比,从直观上让学生感受到这几个分数大小是相等的,而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等,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继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好奇是学生的天性,通过分地故事能快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悬念,带着疑问迅速切入正题。
2、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首先让学生用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折一折,再涂色表示出每张纸的1/3,2/6,4/8。观察涂色部分,说说发现了什么?在学生汇报时,说出:涂色部分面积相等,也就说明这三个分数大小相等。然后通过电脑再进一步证实学生的发现: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三个阴影部分大小相等,说明三个分数大小相等。
(设计意图)主要是利用学生爱动手以及直观思维的特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复习了分数的意义,为下面导入新知识作好迁移,而且激活了课堂气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开端。
(2)、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首先,在学生折纸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理解“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的意义,以及为什么要强调“0除外”这个条件。其次,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后,要和以前学过的商不变规律进行对比,找出二者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运用性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培养了学生大胆交流、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学生在汇报交流中使问题逐渐明朗化,最终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要充分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
3、巩固新知
在巩固阶段,我安排了三个不同层次的习题。其中“填一填”是基础练习,但也包含有6/12=()/()的发散题。“判一判”也是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做进一步的诠释。“说一说”是一种变换了形式的习题,难度不大,只不过说法不同,最后还安排了“想一想”环节,解决的方法已经蕴含在前面的“听一听”环节中。整个习题设计部分,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兴趣。同时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拓展延伸
通过质疑反思、步步深入的交流活动,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探究更深入,理解更完善。此时学生的视野已不尽限于分数的基本性质,而是扩展到研究分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最后的拓展性提问,使学生思维发散,联系实际,运用规律,并自然引出以后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不断探索新知的欲望。
六、板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
分数的大小不变。
小学数学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3
一、教学内容的说明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个内容。学习本内容之前,学生已清楚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这些都为本课学习做了知识上的铺垫。本课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约分、通分、分数计算的基础。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归纳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及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学习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的关系。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动手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合情推理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问题意识及合作意识。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及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体会分数的基本性质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法: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的思想,为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采取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分析,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归纳整理,采取迁移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
学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学生主要采用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通过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四、教学媒体的运用
在教学媒体方面,我选择了多种教学媒体综合运用的方式,优化数学的学习过程。正方形纸片,彩笔,直尺等学具准备;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等教具准备,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融合到数学课堂中。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为了全面、准确地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实现教学目标,我努力抓住学生的思维生长点组织教学,设计了“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复习旧知,引出新知——动手实践,初步感知——引导观察,发现规律——巩固练习,加深理解——课堂小结,任务结尾”六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画,故事引入:上课伊始我利用阿凡提为三兄弟分地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自动手比一比,从直观上让学生感受到这几个分数大小可能是相等的。而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等,可分数却相等,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
2、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纷纷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揭示课题。
(二)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要解决的问题
(1)再现学生的原有知识,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作好迁移的准备。
(2)向学生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经历猜想的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2、教学安排
(1)动手操作表示分数
(2)交流分数引导猜想
利用新旧知识的类比进行猜想,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大胆猜想,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渗透猜想是一种合情的推理。
(三)动手实践,初步感知
1、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找到与1/2大小相等的分数,既能验证1/2=2/4=4/8,又能说明与1/2相等的分数有许多。
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9/12与3/4大小为什么相等?
(1)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自主选择探究的学具和方法,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思维特性。这样设计给学生提供的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引起多种知识和方法的整体构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可能会从如下几方面证明:
①折
纸比较的方式
②画图观察的方式
③用分数、小数的关系发现
④运用商不变的规律发现
⑤其他方法发现
(2)组织交流证明方法和结果,交流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针对学生的不同方法给予不同的评价。
(四)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1、解决的问题
(1)观察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
2、教学安排
(1)提出问题:通过验证这两组分数确实相等,那么,它们的分子、分母有什么变化规律呢?
(2)全班交流:不论学生的观察结果是什么,教师要顺应学生的思维,针对学生的观察方法,进行引导性评价①观察角度的独特性②观察事物的有序性③观察事物的全面性等。(注意观察的顺序从左到右、从右到左)
引导层次一:你发现了1/2和2/4两个数之间的这样的规律,在这个等式中任意两个数都有这样的规律吗?引导学生对1/2和4/8、2/4和4/8每组中两个数之间规律的观察。
引导层次二:在1/2=2/4=4/8中数之间有这样的规律,在9/12=6/8=3/4中呢?
引导层次三:用自己的话把你观察到的规律概括出来。
引导层次四:除了有这样的规律,你还观察到了什么?(以上注意两个方面:1。观察顺序2。数的拓展)
(4)引导学生初步总结分数的基本性质并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在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与分析、探索与思考的基础上不断生成新问题,发现并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发现、抽象概括的整个过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让学生回答阿凡提说了什么话?师生共同讨论!
(五)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解决的问题
(1)完善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2)回忆探究发现规律的全过程,再次体验探究的方法。
(3)对学生自主练习实施分层评价,在练习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在评价反思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2、教学安排
通过质疑反思、步步深入的交流活动,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探究更深入,理解更完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解决实际问题
基础层次题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运用,提高层次题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设计分层练习以求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体现情感性、、趣味性、层次性、开放性,力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的学生通过测试评价,都能建立起自信。
(六)课堂小结,任务结尾
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我让学生共同回忆本节课研究了哪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你有哪些收获?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分数的基本性质,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增强对迁移推理、猜想验证等数学思想的认识。
运用你今天所学的知识,试试能否为三只小狗找到自己的家游戏,通过提问方式找到前两只小狗的家以后紧接着追问剩下的房子是第三只小狗的家吗?
出示思考题
6/9=4/6
(通分、约分的方式都能得到正确的结论,思考的过程对后面通分、约分部分学习起到较好的铺垫作用。)
六、反思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情感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是师生情感的黏合剂,我们要善于用教师的激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是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关键要素。因此,我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注重“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相结合,“奠定基础、获得方法与情感体验”相结合,努力通过多元多样的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学,建立学生学习的自信。
以上是我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的说明,通过设计给我以许多新的思考,很不成熟,但我仍然深切地感受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堂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恳请在座的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小学数学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4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泰山小学的高崇辉老师,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比的基本性质。
首先,我来说一说教材,我讲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63页比的基本性质,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和分数、比和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的商不变的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本节课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比较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会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抽象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向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并将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探究学习的方法,教学媒体的使用:多媒体。
接着我来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一、创造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上课伊始我询问学生:“同学们喜欢喝蜂蜜水吗?”大部分同学会说愿意并会表示他们愿意喝更甜一些的。这时我会适时的向学生说明其实小明同学和大家一样也喜欢喝甜的蜂蜜水,这不小明的妈妈给小明准备了两杯蜂蜜水,但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杯,哪杯甜呢?这下难坏了小明,聪明的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他吗?电脑演示多媒体课件演示:第一杯360毫升的水,40毫升蜂蜜;第二杯180毫升的水,20毫升蜂蜜;同学们会兴致盎然,想尽各种办法帮助小明。有的同学会根据商不变的规律确定选哪杯都可以,因为360毫升的水是40毫升蜂蜜的9倍,180毫升的水是20毫升蜂蜜的9倍即360÷40=180÷20;有的同学会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确定选哪杯都可以,因为40毫升蜂蜜是360毫升水的九分之一,20毫升蜂蜜是180毫升水的九分之一即40/360=20/180,学生会想尽各种办法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
这部分的设计意图是每一个学生都是热情的,都是乐于助人的,尤其是愿意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因此一听说帮助同学,学生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兴趣就是学生思维的原动力,只要有兴趣,就会产生创造性的源泉。另外同学的困难又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这有利于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索,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同时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
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1、 猜想规律
师:刚才同学们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帮小明解决了问题。你们还记得它们的内容各是什么吗?
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合作中说出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屏幕出示文字内容。
我接着询问在分数的基本性质里,有哪些词很关键?在商不变的性质里,有哪些关键词?缺少他们行吗?为什么?
这回你们又会想到什么呢?(比的基本性质)那么,比的基本性质该是怎样的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探讨它。
(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2、 实践探究
师:观察除法的基本性质(手指向商不变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猜一猜,想一想,比的基本性质应该是怎样的'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1)小组讨论
(2)汇报结果: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发表意见。
(3)师生共同总结比的基本性质的内容。
(4)强调
学习了比的基本性质,你认为哪些词语是很重要,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点什么?(同时、相同、0除外)
这一部分的设计意图是先通过学生回忆已学旧知,进而猜想比的基本性质,放飞了学生思维,让他们自主地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在观察、合作、猜想、交流中展开合理的想象与多角度思考,在有理有据表达、建立在对意义求真求准的对比中生成、完善了概念。也让学生体会到充分利用已有知识自学新知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弄清了比、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然后通过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共同完善比的基本性质,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领悟了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学习方法,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类比推理能力。
三、 教学例1
1、说明。利用商不变性质,我们可以进行除法的简算;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分数约分成最简分数(板书:最简分数)。同样,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板书:最简单的整数比)
2、讨论:怎么理解“最简单的整数比”这个概念?在小组里议一议。
3、指名汇报,形成共识:
㈠必须是一个比;㈡前项、后项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或小数;㈢前项与后项互质。
4、化简比
出示例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14:21 (2)1/6 :2/9 (3)1。25:2
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各抒己见说出不同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的化简方法。
这一部分的设计意图是“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这里摒弃了由典型的个例入手解释“最简单整数比”的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采用让学生先讨论、后汇报对这个概念的理解认识的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互动交流中自发地尝试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解读新概念。同时,教师试图通过对较简单的整数比的化简,给学生一个运用性质解决具体问题的范例,为前后项是分数、小数的比的化简作了“跳一跳,可摘到果子”式的充要铺垫。学生在小组内部交流基础上进行组间的合作交流,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提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合作中学生互相帮助,实现学生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使学生思维进入高潮。
四、实践运用
我设计了四部分练习题。
第一部分填空题包括3道题:
1、3:8=(3×2):(8×□)
2、15:10=(15÷□):(10÷5)
3、5:3=(5×□):(3×□)
这一部分的设计意图是学生加深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尤其是最后一题使学生在填空过程中体会到可以填“除0以外的所有相同的数”,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第二部分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判断下列各题
(1)4 :15=(4×3):(15÷3) ( )
(2)3/5:4/7=(3/5×6):( 4/7×6) ( )
(3)10 :15=(10÷5):(15÷3) ( )
(4) 7 :9 =(7+5):(9+5) ( )
第三部分应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师:上课前老师统计了咱们班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人数,下面同学自己读题,然后试着解决这些问题,如果遇到困难同桌之间或小组之间可商量解决。
我们班共有学生48人,男生28人,女生20人:
(1)请写出我们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并将这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在课外小组活动中,我们班参加美术小组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4,参加科技小组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8,请写出参加美术小组和科技小组的人数比,并将这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3)参加体育小组的人数是舞蹈小组的1。5倍,请写出参加体育小组和舞蹈小组的人数比,并将这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把学生引入到现实情境中进行“再创造”
活动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使原来枯燥乏味的数学题有了“应用味”,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会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尊重学生各性,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个性的天地,成为自我赏识的乐园。
第四部分思考题
1:8=(1+4):(8+□) 6:10=(6-3):(10÷□)
让学生从实际出发,根据解决问题的条件作全面分析,周密思考,提高了学生全面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的是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五、评价体验
比的基本性质,是同学们通过自己主动探索,合作研究发现的,并能根据这一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回顾我们的学习过程,谁来谈谈你的收获和感受。
这一部分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激励评价,使学生体验到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喜悦,激发了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们老师批评指正。
小学数学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浙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得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教学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学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3、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4、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二、说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让学生根据所给信息写出四个比。目的就是为新授进行铺垫,搭建脚手架,同时也为学生后面区分比例和比打下基础。
(二)教学新课。
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教学比例的意义;第二部分,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一部分:
先出示几个比,让学生计算它们的比值,然后通过观察、比较,给这些比分类。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发现,根据比值是否相等来分类。接着追问:“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他们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是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到,只要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就可以说两个比相等。运用黑板上的几个比例式,告诉学生象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给学生直观的印象,然后列举一个反例,让学生对比观察,引导学生发现他们之间的共同特点,抽象概括出比例的意义。教学比例的意义后,及时组织练习。第一个是判断导入部分的四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说明理由。第二个练习是,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运用了比例的意义,而且对比的性质也有一定的运用,以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练习是写出比值是4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三个练习,每一个都在逐步的延伸,意在达到熟练运用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
在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时,我让学生看课件自学,然后让他们自己说说比例里各部分的名称。在揭示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我先让学生计算,然后观察发现规律,进一步验证规律,最后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巩固练习。
在巩固练习环节中:第1题是三个判断题,是对基本概念的巩固。
第2题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比例,这里需要从学生逆向思维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第3题是用四个数组比例,这题学生在组的过程中没有方法和顺序,那么在交流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发现方法,总结规律,使学生不仅把题做对,而且指导自己更好解决问题。
第4题是拓展题,让学生根据当前所学的知识猜数,一方面巩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知识,另一方面,为下节课“解比例”做铺垫: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知道了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另外一项,这是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解比例”。
三、说教后反思。
这节课是概念教学,在上课之前自己感觉整节课的设计挺不错的,开始的分类,由放到收,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而且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自主观察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的设计,总体感觉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在结构上,我也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
但是上完之后,我总觉得:学生掌握得不是很好,尤其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比例,这里需要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但学生的逆向思维似乎都比较欠缺,这是我对学生在能力上的估计不足。其实这一环节,我在四班试教时已经发现,在本班的上课中,我在板书中已有强调,也许还是强调的不够到位。整节课时间比较紧张,后面巩固练习和课堂小结的环节有点匆匆过场的味道,与自己曾设想的场景一定的差距。自己激励性的语言还欠缺,这也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
我觉得通过这一节课我学到了好多,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课程,要考虑到学生。在今后的日子里,还得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6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除法中的商不变的规律与这部分知识紧密联系,是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基础。
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关键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观察和发现,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归纳规律。根据我对教材的认识,本课时安排了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让学生寻找相等的分数,使学生初步体验分数的大小相等关系,为观察、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两组相等的分数,寻找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并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在此基础上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能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说教法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为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根据概念教学的特点,结合教学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 直观演示法
先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
2、 实际操作法
指导学生亲自动一动、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多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3、 启发式教学法
运用知识迁移规律组织教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
4. 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引导自学、合作探索相结合法,让学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分数,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知识的巩固阶段,我还采用分层练习法,当然以上这些教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本着“一法为主,多法为辅”的思想,我将多种教法进行优化组合,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三、教学组织形式:
师生互动、合作与探索结合
四、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1、故事引入、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以阿凡提讲故事引入,然后小组讨论。
2、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①做一做,折一折。拿出三张同样大的长方形纸,请分别平均折成2份、4份、8份。并按照下图涂色。如果把每张纸都看作“1”,请你把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学生动手操作、汇报。
根据上面的过程,学生能得到一组相等的分数吗?
②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比较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它们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知识引伸,联系旧知识: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你能说说它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设计意图:新知识力求让学生主动探索,逐步获取。借助直观图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动手操作活动,借助直观图形找出相等的分数,使学生能够直观感知。充分调动孩子们去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充分发扬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互相帮助,每个人都能在激励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本次活动的安排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联系以往的学习经验,进行学习内容的迁移,自然得到分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师在此也进行了适当的重点点拨。在这一环节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能力的培养。
3、实践游戏、深化理解、巩固练习: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既巩固新知,又发展思维,其间还自然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师生对出数做题,能够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学生对于课堂游戏都非常积极,这时,教师应该及时表扬表现出色的学生,也要顾及一些后进生的学习状况,带动后进生的学习激情。
4、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7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泰山小学的高崇辉老师,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比的基本性质。
首先,我来说一说教材,我讲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63页比的基本性质,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和分数、比和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的商不变的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本节课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比较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会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抽象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向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并将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探究学习的方法,教学媒体的使用:多媒体。
接着我来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一、创造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上课伊始我询问学生:ldquo;同学们喜欢喝蜂蜜水吗?rdquo;大部分同学会说愿意并会表示他们愿意喝更甜一些的。这时我会适时的向学生说明其实小明同学和大家一样也喜欢喝甜的蜂蜜水,这不小明的妈妈给小明准备了两杯蜂蜜水,但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杯,哪杯甜呢?这下难坏了小明,聪明的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他吗?电脑演示多媒体课件演示:第一杯360毫升的水,40毫升蜂蜜;第二杯180毫升的水,20毫升蜂蜜;同学们会兴致盎然,想尽各种办法帮助小明。有的同学会根据商不变的规律确定选哪杯都可以,因为360毫升的水是40毫升蜂蜜的9倍,180毫升的水是20毫升蜂蜜的9倍即360divide;40=180divide;20;有的同学会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确定选哪杯都可以,因为40毫升蜂蜜是360毫升水的九分之一,20毫升蜂蜜是180毫升水的九分之一即40/360=20/180,学生会想尽各种办法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
这部分的设计意图是每一个学生都是热情的,都是乐于助人的,尤其是愿意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因此一听说帮助同学,学生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兴趣就是学生思维的原动力,只要有兴趣,就会产生创造性的源泉。另外同学的困难又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这有利于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索,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同时感受到ldquo;数学源于生活rdquo;。
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1、 猜想规律
师:刚才同学们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帮小明解决了问题。你们还记得它们的内容各是什么吗?
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合作中说出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屏幕出示文字内容。
我接着询问在分数的基本性质里,有哪些词很关键?在商不变的性质里,有哪些关键词?缺少他们行吗?为什么?
这回你们又会想到什么呢?(比的基本性质)那么,比的基本性质该是怎样的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探讨它。
(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2、 实践探究
师:观察除法的基本性质(手指向商不变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猜一猜,想一想,比的基本性质应该是怎样的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1)小组讨论
(2)汇报结果: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发表意见。
(3)师生共同总结比的基本性质的内容。
(4)强调
学习了比的'基本性质,你认为哪些词语是很重要,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点什么?(同时、相同、0除外)
这一部分的设计意图是先通过学生回忆已学旧知,进而猜想比的基本性质,放飞了学生思维,让他们自主地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在观察、合作、猜想、交流中展开合理的想象与多角度思考,在有理有据表达、建立在对意义求真求准的对比中生成、完善了概念。也让学生体会到充分利用已有知识自学新知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弄清了比、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然后通过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共同完善比的基本性质,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领悟了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学习方法,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类比推理能力。
三、 教学例1
1、说明。利用商不变性质,我们可以进行除法的简算;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分数约分成最简分数(板书:最简分数)。同样,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板书:最简单的整数比)
2、讨论:怎么理解ldquo;最简单的整数比rdquo;这个概念?在小组里议一议。
3、指名汇报,形成共识:
㈠必须是一个比;㈡前项、后项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或小数;㈢前项与后项互质。
4、化简比
出示例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14:21 (2)1/6 :2/9 (3)1。25:2
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各抒己见说出不同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的化简方法。
这一部分的设计意图是ldquo;最简单的整数比rdquo;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这里摒弃了由典型的个例入手解释ldquo;最简单整数比rdquo;的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采用让学生先讨论、后汇报对这个概念的理解认识的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互动交流中自发地尝试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解读新概念。同时,教师试图通过对较简单的整数比的化简,给学生一个运用性质解决具体问题的范例,为前后项是分数、小数的比的化简作了ldquo;跳一跳,可摘到果子rdquo;式的充要铺垫。学生在小组内部交流基础上进行组间的合作交流,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提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合作中学生互相帮助,实现学生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使学生思维进入高潮。
四、实践运用
我设计了四部分练习题。
第一部分填空题包括3道题:
1、3:8=(3times;2):(8times;□)
2、15:10=(15divide;□):(10divide;5)
3、5:3=(5times;□):(3times;□)
这一部分的设计意图是学生加深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尤其是最后一题使学生在填空过程中体会到可以填ldquo;除0以外的所有相同的数rdquo;,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第二部分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判断下列各题
(1)4 :15=(4times;3):(15divide;3) ( )
(2)3/5:4/7=(3/5times;6):( 4/7times;6) ( )
(3)10 :15=(10divide;5):(15divide;3) ( )
(4) 7 :9 =(7+5):(9+5) ( )
第三部分应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师:上课前老 师统计了咱们班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人数,下面同学自己读题,然后试着解决这些问题,如果遇到困难同桌之间或小组之间可商量解决。
我们班共有学生48人,男生28人,女生20人:
(1)请写出我们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并将这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在课外小组活动中,我们班参加美术小组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4,参加科技小组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8,请写出参加美术小组和科技小组的人数比,并将这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3)参加体育小组的人数是舞蹈小组的1。5倍,请写出参加体育小组和舞蹈小组的人数比,并将这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把学生引入到现实情境中进行ldquo;再创造rdquo;
活动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使原来枯燥乏味的数学题有了ldquo;应用味rdquo;,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会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尊重学生各性,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个性的天地,成为自我赏识的乐园。
第四部分思考题
1:8=(1+4):(8+□) 6:10=(6-3):(10divide;□)
让学生从实际出发,根据解决问题的条件作全面分析,周密思考,提高了学生全面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的是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五、评价体验
比的基本性质,是同学们通过自己主动探索,合作研究发现的,并能根据这一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回顾我们的学习过程,谁来谈谈你的收获和感受。
这一部分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激励评价,使学生体验到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喜悦,激发了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们老师批评指正。
小学数学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8
一、说教学理念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主体意识。
2 、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3、 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猜想、验证、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4、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习约分、通分的基础。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的关系。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动手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感受“变与不变”、“极限”等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情感状态,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体验互助合作的乐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通过观察、比较后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简单应用。
本课的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沟通与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有:多媒体课件、每位学生二张长方形纸、两张圆形纸。
三、说教法
本课的教学力求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法、轻学法的状况。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根据学生的学情,以自主探究为主线,以发展创新为宗旨,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材料,采用引导探究、引导合作、引导发现、组织讨论、组织练习等教法。精心组织一系列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努力使课堂多一些自主、少一些包办;多一些民主、少一些权威,实现教学为学服务的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尤其强烈。因此,当学生对二分之一等于四分之二等于六分之三产生疑问并急于了解其中奥秘时,没有把现成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而是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在新知教学环节中,我主要采用引导探究、引导体验、组织讨论等方法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索、发现、创造分数的基本性质,让他们在尝试中发现、讨论中明理、合作中成功、质疑中发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创造欲得到满足。
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学生在写出一组大小相等的分数后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加以验证,这一验证的过程使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多种感官配合下,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求知过程。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例题教学环节,我采用自主探究的.学法,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从而学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分数,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知识的巩固阶段,我还采用组织练习法,当然以上这些教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本着“一法为主,多法为辅”的思想,我将多种教法进行优化组合,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四、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样的理念,本课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合作交流法、自学尝试法等。
1、学生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学生主要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合作交流法,学生在得出二分之一等于四分之二等于六分之三后,小组合作找出几组像这样大小相等的分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为了能写出大小相等的分数,必然会产生对那组等式进行观察的愿望,从中有所发现。之后学生通过同伴间的交流,运用折纸、等多种方法证明自己写出的那组分数大小相等,他们在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最后学生交流在写数过程中的发现,最后在讨论中明理,揭示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2、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学生主要采用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不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
当然,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的不同,不同的学生所采用的学习方法也不尽相同,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数学。
五、 说教学程序
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以下四个过程:即谈话导入、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寻找规律;运用规律、巩固深化;反思评价,完善认知。
第一、谈话导入、提出问题: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以及数与除法的关系等内容,我想大家一定学的非常好对吗?先来考考大家!
设计意图:这的样设计,直接扣入主题,体现了数学的简洁之美,迅速的点燃孩子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为主动探究新知聚集动力。
第二、自主探索,寻找规律。
此过程共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建立几组相等的分数,提供探究的数据。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不仅复习了已有的知识,而且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分数的大小,从而很直观上建立起三组分子和分母各不相同而分数的大小确相等的数学。再通过学习已有的学习经验和手中的学具,让学生接着举出几组分数大小相等的分数,这样师生共同呈现的多组分数,为下面研究问题提供了大量的数据。
第二个环节:小组合作,探究规律。
设计意图:“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这些分子和分母各不相同而分数大小确相同的分数之间一定存在着一些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这样的设计,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所疑之处,提出合理的说明和解释,通过师生共同的梳理,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求知程,从而得出结论。
第三个环节:沟通联系,揭示规律。
设计意图: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结合商不变的性质,进一步说明分数基本性质。这样的设计,从实践的观察和发现到理论的证明,层层深入的证明了我们发现规律的合理性,从而建立起“商不变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新的学习活动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引起了认知结构的重新构建,这是从理论上对规律的证明,在大量的实践材料和理论证明中完成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数学模型的构建过程。
第三、运用规律、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进一步理解、深化新知识的重要环节,在设计练习题时,要体现“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理念。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解题能力,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基本上有所提高,注意对知识的巩固。立足于基本练习,注意练习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通过综合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也渗透“极限”和“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
第四、反思评价,完善认知
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你认为自己在今天课堂上的表现怎样?你帮助了谁或谁帮助了你?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不但让学生谈知识技能方面的收获,还着重让学生谈了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方面的收获,再一次激起良好的情绪体验。
小学数学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9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上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75页—76页《分数基本性质》。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谈一下教学过程设计及设计意图。
一、 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属于概念教学。《分数基本性质》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分数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还是约分、通分的依据。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清楚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这些都为本节课学习做了知识上的铺垫。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却没变。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掌握新知识。
三、 教学目标
综合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母(或分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初步养成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在自主探究中正确认识和理解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3.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养成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四、 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结合了教材内容,本一课我主要采用猜想验证与探索发现的教学模式。在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采取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分析。通过了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五、 教学过程
本一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分五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故事设疑,揭示课题。以唐僧师徒分饼的故事创设问
题情境,揭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部分:组织讨论,动手操作。主要是组织学生动手进行折、画、标等活动,初步理解分数基本性质。
第三部分:合作探究,发现规律。主要的是学生找出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第四部分:多层练习,巩固深化。主要是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拓展提高。
第五部分:梳理知识,反思小结。主要是总结全课。
其中,第三部分“合作探究,发现规律”可以细化成为三个环节:
环节一:动手操作,进行比较
这一环节是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进行的,我给每组学生三张大小一样的长条纸,让学生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并比较大小。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环节二:呈现问题,引导观察
这一环节主要是呈现给学生这样的一个问题,“第一环节中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一样,为什么大小相等”,引导学生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两方面去观察,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环节三:交流汇报,得出规律
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如果学生没有概括出“0除外”就设计两组练习,分子、分母同乘或除以0,完善结论;如果概括出来了,再追加一个问题“为什么强调0除外”,巩固结论。最终推导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应该强调的是,无论学生说的多么好,教师最后的总结和确认是不可缺少的。
以上是我对《分数基本性质》一节的教学设计意图,有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导。
小学数学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0
一、教学内容的说明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五年级下册的一个内容。学习本内容之前,学生已清楚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这些都为本课学习做了知识上的铺垫。本课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约分、通分、分数计算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习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学习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与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它改变分数的分母与分子,而使分数的大小不变。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动手进行科学的验证,培养其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猜想和动手验证,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五、教法学法的选择
教法: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的思想,按照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主要采取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分析,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归纳整理,采取迁移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
学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学生主要采用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通过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六、教学过程的设计
为了全面、准确地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实现教学目标,我努力抓住学生的思维生长点组织教学,设计了以下内容:
1.创设情境
片断一
师:我们班有男生多少人?女生呢?,你能说出我们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吗?
生: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35:40。
师:你们认为这个比还可以……
生:化简单一点。
师:具体说说你的想法。
生: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5,得到7:8。
师:你怎么想到除以5的?
生:因为35和40的最大公约数是5。
师:说得很好!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7:8,最简单了吗?
生1:是,因为7和8已经是互质数了。
生2:互质数就只有公约数1了,因此它是最简单的比了。
师:说得好!这里的7:8,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你能给它取个名称吗?
生1:就叫最简单的比。
生2:我认为应该叫最简单的整数比更好。
师:为什么?
生:因为有时还可能出现小数或分数的`比,也是很简单的。
师:你们大家都同意吗?那我们就把这样的比称为最简单的整数比。你能再说一个最简单的整数比吗?
生:2:3、1:2、8:9……
师:对于最简单的整数比,你们都理解了吗?
生:理解了。
师:说说你们的理解?
生1:首先前项和后项必须是互质数。
生2:那前项和后项就必须是整数。
生3:其实,它还是一个比。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那12:18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生:12和18有公约数6。
师:那也就是说可以把这个比进行化简,把它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对吗?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反思:以班中男女生人数为新知的切入点,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理解最简整数比的含义,同时放手让学生利用新知去尝试解决把一个比化简,体现了在做中学的理念。
片断二
师:你能说说刚才的化简,用了什么知识?
生: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就可以化简了。
师:要是给你一个分数或小数的比,你觉得还能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我觉得要将一个分数或小数比化简,必须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只有这样才能转化为整数比。
师:说得真好,还用上了转化。你们想不想试一试把一个分数比或小数比化简?谁来说一个分数比?
生::
师:再说一个小数比?
生:1.8:0.09
师:那,咱们先来试一试。
……
反思:对于分数比和小数比的化简,确实有些难度,但由于学生已经初步有了化简比的方法,因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去试一试,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会更主动。
片断三
师:谁先来说说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