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歌》说课稿

时间:2023-01-0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水乡歌》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水乡歌》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乡歌》说课稿

《水乡歌》说课稿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1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首先说说教材分析。

  《水乡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7单元中的一首诗歌,本单元以自然风光为主题,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水乡歌》作为本单元的开篇,歌颂了水乡秀丽风光和水乡人发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共有三小节:第一小节写水多;第二小节写船多;第三小节写歌多。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水乡歌》以优美的语言文字,以排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展现了水乡的兴旺景象,歌颂了水乡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诗人以活泼清晰的语言,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勾勒出一幅幅流动的水乡风光图。篇末点睛之笔使人如闻劳动者的愉快歌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幸福。诗歌每小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诗的内容、形式比较独特引领学生去感悟生活的意义。是一篇训练朗读的好材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课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识字、写字和进行朗读、背诵训练,教学中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指导学生感悟课文意境,重点抓好识字教学。根据《课标》要求和对教材的初步分析与理解,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会本课十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随文认识“渠、驳”。认识两个新部首。重点写好“荡”、“船”、“飘”、“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感悟水乡的“水多、船多和歌多”,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体会水乡生活的快乐和幸福。试着仿写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朗读和想象体会诗句所描绘的水乡美景,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其中,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起学生共鸣,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下面说说教法和学法:

  一、创设情境

  《新课标》对低学段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因此,教学活动要积极创设情境,调动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使其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意境,去领悟,去享受阅读的乐趣,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自主学习

  《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识字写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再说说教学设计

  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欣赏水乡的美景入手,根据年段特点,采用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在朗读中识字,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升华。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体现平实课堂,是本节课的教学思路。由此我设计了“创设情境,领略水乡情韵”、“进入课文意境,品味水乡魅力”、“创编赞歌,抒发对水乡的热爱”、“整体感知,启动思维”、“迁移运用,综合提高”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领略水乡情韵

  本环节我设计分两步进行导学:首先充分利用班班通创设水乡的情境,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水乡。上课后,教师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水乡风光图,并相机指导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讨论,说说看到了什么。由此得出水乡的概念,即像这样有水,有船,有桥,还有人打鱼的`地方就是水乡。随后,再进一步指导学生欣赏水乡风光,激发学生对水乡的喜爱之情。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其次,引领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水乡。这里我设计分四个步骤进行阅读指导。

  第一,大屏幕出示问题:水乡歌里唱了些什么呀?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探究。在学生读书的时候,教师相机指导学生选取喜欢的方式来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第二,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欣赏,并启发学生对照自己的朗读,感受一下诗该怎样读。听完之后让学生再读,找出差距,同时布置学生边读边自学生字词。教师同时课件出示词语。

  第三,在学生通过对照录音读通课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水乡什么多?(课件出示)

  第四,有了上面的基础,此时教师顺势过渡,带学生一起走进水乡,欣赏美景。

  二、进入课文意境,品味水乡魅力

  这一环节,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细读课文,感情朗读。

  学习第一小节,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创设水多、船多、歌多的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自主感悟,进行交流。理解水乡水多的特点。

  具体的指导方法我想分三步,第一步,出示课件,图文结合学习课文第一小节,让学生自由读,然后合作探究,读了这一小节知道了什么?并引导学生想象:仿佛看到什么?

  第二步,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感受水多,让学生画出相关词语,教师相机课件出示:(千、万、一个连一个、处处)

  第三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本段,可以设计问题:除了水多,你还读懂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板书(水美)

  水乡究竟有多美,此时教师适时出示图画,并深情地课件出示的句子:是呀,湖水清澈荡漾,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真是美极了。

  第四步,指导学生练习生活实际想象,如果现在自己就站在水乡的渠边、河边、池塘边,最想去做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说去游泳、坐船去游览、欣赏美景等等,教师相机给与鼓励。

  上面的四步完成后,指导学生再读课文,并要求读出渠多、河多、池塘多的特点。理解水乡水美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画面,用手势帮助学生理解“荡”字;读好“处处绿水荡清波”,感受水乡的水美。最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读第一小节,读出文字之美、意境之美。

  学习第二小节、第三小节时,可以采取同第一小节相同或相近的方法。第二小节主要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合作探究,理解水乡船多的特点。教学时,教师首先设疑,这么美的水,可老师觉得还缺点什么,你们说缺什么?引导学生阅读并解疑:答案是船,教师提示:有水的地方就会有船,并出示课件,指导学生看图思考,这幅图让你想起课文中的哪句话。学生回答后指导学生读“千只船,万只驳,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读后讨论,读了这一段 你除了读懂船多,你又能感受到什么?(湖面美)并指导学生把船多的这一小节美美地读出来,想象船上的渔民都在干什么,体会渔民的勤劳。

  第三小节主要引领学生理解水乡歌多的特点。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畅想下面的情境:水乡水多,船多,水美、船美。风光如此美丽,那里人们也很幸福,看水乡的孩子划着小船在荷花丛中穿行,听他们还唱着歌呢?然后播放预设的歌曲《洪湖水浪打浪》让学生欣赏,让学生透过歌曲所描述的美景来享受水乡之美。欣赏完歌曲后,趁着学生沉浸在优美的情境之中,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最后一节读给同桌听。并指导学生随文解字“箩”,合作探究:水乡人用箩筐来装什么?联系上文,想象水乡人民过上了怎样的新生活?最后让学生选择不同方式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小节,理解“歌”在文中意思,再读课题。

  三、创编赞歌,抒发对水乡的热爱

  这篇课文学到这里,已近尾声,因此,教师要通过合理过渡进入本环节教学:由问题“水乡不仅水多,船多,歌多,而且其他的也多”导入。

  第一,出示三幅图片,指导学生观察水乡还有什么多?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是啊,水乡鱼多,虾多,桥也多。

  第二,启发学生像小作家一样把它编成像课文一样的小诗,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仿佛可以划为4人一小组,进行讨论,比比哪一组编的最美,给予肯定和鼓励。

  可出示下列句式给学生作为床边的参考:

  水乡什么多?

  ________________多。

  千_________,万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学生分组讨论,编诗(师巡回指导)

  第四,展示交流,教师适时点评。学生可能会以“鱼多、桥多、虾多”等为题创编,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及时给予激励和点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以鱼多为题的,教师讲评:打鱼的人叫什么?渔民们打到鱼时心情怎么样?可以用哪个词?那最后一句我们可以用“乐的渔民……

  四、整体感知,启动思维,

  本环节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适当点拨为负。

  首先,教师出示水乡的全景图投影,扩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水乡桥多、树多、花多、鸟多,水乡的水是一首歌,水乡的船是一首歌,唱也唱不完,水乡歌里还会唱什么歌呢?让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

  其次, 让学生完整朗读全文,获得整体的情感体验与审美体验,启发学生思考:你们觉得水乡美不美?水乡的水静静地流着,水乡的船轻轻地飘在水上,水乡的歌令人陶醉,启发学生一起来夸夸水乡吧。

  五 迁移运用,综合提高

  学习语文,就是要学习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在教学的最后,我设计利用多媒体播放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美丽的风光,使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美丽,再模仿课文说说“青岛什么多?”并动手写下来。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渗透了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又提高了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铺设桥梁,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六:总结

  教师小结谈话,启发学生朗读全文,出示全文课件,全班齐读。要求把对水乡的喜爱表达出来。

  这样设计与导入环节前后呼应,指导了学生感悟音乐的方法,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到了旋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实现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最后说板书设计:

  主要板书设计:

  水多

  水乡歌 船多 美

  歌多

  这样设计简单明了紧扣主题,这既是是的精萃过程,也是学生聆听感悟表达的结果。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

《水乡歌》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我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二十一课《水乡歌》。本课是一首诗歌,歌咏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共三小节,分别写了水多、船多、歌多。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诗人以活泼清晰的语言,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生动的水乡风光图。篇末点睛之笔使人如闻劳动者的愉快歌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幸福。诗歌每小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是一篇训练朗读的好材料。

  二、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课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识字、写字和进行朗读、背诵训练,教学中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指导学生感悟课文意境,重点抓好识字教学。根据《课标》要求和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五个生字:船、帆、箩、荡、清,认识绿线内两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初步了解水乡特点。

  第二课时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2、巩固字词,学会剩余五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朗读课文的同时了解水乡的景美物丰,水乡人民的幸福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爱家乡的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1)识字教学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起学生共鸣,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在本篇课文教学中,我准备三步导学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进行教学

  三、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

  任务一.读通课文,学习生字,初步了解水乡特点。任务二.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任务三:自读自悟,积累语言,感受品读水乡秀丽风光和水乡人民美好生活。

  任务四: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上课伊始,我为学生们描述了江南的美,再让学生背诵学过的《识字1》,勾起学生对江南水乡美丽景色的回忆。接着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今天老师再向大家介绍一首描写江南水乡美丽景色的诗歌——《水乡歌》。小朋友们请准备好,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回到那个美丽的地方!

  这样的导入,即复习旧知而提出新课题,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二)民主导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就能自觉地排除多种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集中精力积极主动地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愉快的享受。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

  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我用学习任务一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

  (三)感情诵读,感悟诗句

  语文教学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不同要求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悟。

  (四)检测导结

  学习语文,就是要学习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使学生持续发展。”在教学的最后,用两道检测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为了让学生直观易懂的看笔记,板书设计得有条理性、概括性、指导性,最好还要有艺术性。根据课文的内容,体现简洁明了、统领全文的原则,表现文章的结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板书:

  水多水乡歌船多

  歌多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旨在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指导思想。

  《水乡歌》教学反思

  《水乡歌》是一首诗歌,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共有3节,每一小节的'开头都采用了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朗朗上口。每一小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

  在《水乡歌》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认为做得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一.设置游览情境,激发情感。播放最美中国的江南水乡的风光片,激发孩学生对水乡认识的欲望,充分调动起了孩子对水乡已有的知识水平,进而更有效地进入教学中。在纵观全文中,我提出了水乡的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轻而易举地概括出水乡的特点:水多、船多、歌多。我又让孩子们仔细读诗歌第一小节,找出水多的理由。(画出重要的句子,然后相机圈出“千、万、一个连一个、处处”等表示多的词语,通过多形式的朗读,通过图文结合,逐步感受到多的理由。

  二.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在教学中,重点引领学生学习第一小节,教授给他们学习的方法:“画、圈、标、读、写”,第

  二、三小节则放手,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三.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境,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以读为本,读中悟情,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语言美,领略水乡的风光美,重点抓好识字教学。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语文教学的特点就在于整体性和综合性。识字识词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要贯穿阅读教学的全过程。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通过分析“荡”、“飘”、“箩”等字的字形,识字析词,理解句子“处处荡清波”、“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及“唱咱水乡新生活”的意思。把字词的教学与句子的教学和整篇课文的教学协调起来,将阅读、识字、理解、感悟、朗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做到寓识于读,寓解于读,以读促识。

  四.以朗读为主线。为了感受诗歌的意境,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加强朗读,层层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之间的联系。在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积淀语感的能力、对文章的理解能力等等,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不但激发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同时学生的朗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特别是配乐朗读,孩子们兴趣盎然。

  五.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根据教学设计适时用语言和图画音乐为学生创设了江南水乡优美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听、看、想)整体感知了水乡秀丽风光的水乡水多、船多、歌多的典型特征,充分感受诗歌的情境美。所以学生能深刻领略文章内容的思想美和情感美、文章形态的格式美和韵律美、文章风格的质朴美和规范美,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审美教育,陶冶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课堂上也热闹起来了。

  六.教学完整首诗歌,我又带着孩子们尝试了说话训练:水乡还有什么多?我们的家乡滨湖多,我们的校园什么多等。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编出了一首首语言优美,富有童趣的与《水乡歌》相同格式的小诗歌。这不仅巩固了课文的语言形式,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续编能力、组织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了学生展现的舞台。

  虽然课前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准备较充分,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让每位孩子都能够充分读,有感情读,因而读的时间就比较多,到了拓展写诗歌的环节时间不够充裕,因此放手太快,留给孩子们思考的时间也比较有限。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有的放矢,达到课堂的最大高效。

《水乡歌》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水乡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7单元中的一首诗歌,本单元以自然风光为主题,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水乡歌》全诗共三小节,分别描写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琅琅上口,以活泼清晰的语言,抓住水乡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勾勒出一幅幅流动的`水乡风光图。诗歌每小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歌咏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容易被一些新鲜奇异的东西所吸引,而孩子对于水乡也并不熟悉,依据孩子这个年龄段的特点和教材自身的特点,这一课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引领学生进入情境,运用闯关游戏、多种形式的朗读等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孩子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课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识字、写字和进行朗读、背诵训练,教学中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指导学生感悟课文意境,重点抓好识字教学。根据《课标》要求和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重点认读“荡”、“船”、“飘”、“装”。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通过朗读和想象体会诗句所描绘的水乡美景,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教学:流利朗读课文生字词。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采用多媒体教学,欣赏水乡美丽的风光, 引起学生共鸣, 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流程

  (一)、赏——创设情境 ,领略水乡情韵

  (二)、品——进入课文意境,品味水乡魅力

  (三)、思——创编赞歌,抒发对水乡的热爱

  六、教学媒体的设计与意图

  1、提供感性材料,激发学习兴趣

  2、增加课堂容量,提高学习效率

  3、再现课文情景,突破知识的重难点

  七、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我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文内容相整合,利用多媒体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视频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学习,使学生整节课都兴致盎然的投入到学习中,课上,孩子们的小脸都充盈着惊奇和喜悦,使得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可以促进课堂教学优化发展。

《水乡歌》说课稿4

  一、说教材

  (一)教材说明

  《水乡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21课。本课是一首诗歌,歌咏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共三小节,分别写了水多、船多、歌多。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诗人以活泼清晰的语言,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勾勒出一幅幅流动的水乡风光图。篇末点睛之笔使人如闻劳动者的愉快歌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幸福。诗歌每小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是一篇训练朗读的好材料。

  (二)学习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课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识字、写字和进行朗读、背诵训练,教学中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指导学生感悟课文意境,重点抓好识字教学。根据《课标》要求和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重点写好“荡”、“船”、“飘”、“装”。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通过朗读和想象体会诗句所描绘的水乡美景,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识字教学。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起学生共鸣,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荷花贴画

  (四)课时安排

  本课安排两课时

  二、说教法

  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容易被一些新鲜奇异的东西所吸引。根据孩子这些年龄特点和教材自身的特点,这一课我主要运用课件及荷花贴画进行辅助教学。在教学中运用闯关游戏、多种形式的朗读等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孩子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教学。最后进行迁移练习,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闯关摘荷花的游戏,寓教于玩,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字;通过学生自读自评、加动作读、师生比赛读、以唱促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感悟课文内容;最后的迁移运用更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锻炼。

  四、说教学程序

  (一)旧知引路,激趣导入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一上课就觉得似曾相识,进入想学、愿意学习的境界,上课伊始,我为学生们描述了江南的美,再让学生背诵学过的《识字1》,勾起学生对江南水乡美丽景色的回忆。接着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今天老师再向大家介绍一首描写江南水乡美丽景色的诗歌——《水乡歌》。小朋友们请准备好,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回到那个美丽的地方!

  这样的导入,即复习旧知而提出新课题,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就能自觉地排除多种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集中精力积极主动地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愉快的享受。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我设计了一个闯关游戏,寓识字教学于玩乐之中。

  在教师范读、学生自读课文之后,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池塘边的小青蛙送来了许多荷花,要得到荷花就得答对小青蛙的问题。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为了得到美丽的荷花,就会积极地投入到这个闯关游戏中来。

  按照学习的循序渐进原则,我按顺序出示了带有拼音的生字、去掉拼音的生字、带有生字的词条,引导学生开火车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来读、当小老师带读,通过多种活泼有趣的读,使学生掌握了生字的读音。

  《课标》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根据《课标》要求,我设计了“生字宝宝找朋友”这一游戏,让学生帮助荷花贴画背后的生字部件寻找朋友,组成这一课的生字,并向大家介绍这个生字。这样,在游戏中学生学到了记忆生字的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在游戏中还渗透着互相帮助的思想。

  最后再让学生跟着课件书空,在课本上描红。做到了《课标》要求的“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三)感情诵读,感悟诗句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一小节来朗读,并让学生间互相评价,重视对学生阅读过程中感受、体验和理解的评价。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导”的工作,采用加动作进行朗读、师生比赛读、唱歌促读、师生齐读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朗读中感悟课文内容,感受阅读的乐趣,进而喜欢阅读,愿意阅读。

  此外,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是本篇课文的一大特色。根据《课标》第一学段中对阅读的要求:“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找出每小节都有的一个相同的句子,即问句,让学生练习朗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这样,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感悟,把握了问句所表达的疑问语气。

  (四)迁移运用,综合提高

  学习语文,就是要学习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使学生持续发展。”在教学的最后,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海南美丽的风光,使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美丽,再模仿课文说说“海南什么多?”并动手写下来。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渗透了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又提高了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铺设桥梁,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