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

时间:2024-10-2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1

  一、教材背景分析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种群数量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介入数学知识,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建立数学模型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自然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能力方面)。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对较强的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从知识方面来说初步具备了与数学模型相关的数学知识储备,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足以理解种群数量变化。所以,这堂课的学习,学生自己将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学问题归结成为数学问题,进而尝试应用建模成果去解决身边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我对课标的理解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了教学目标,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知识目标: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血球计数器对酵母计数;尝试利用数学模型解释当地的环境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和难点:

  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法与学法:

  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三疑三探”的授课模式来完成所定的三维目标,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为辅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二)教学过程:

  设疑自探:

  首先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前以预习题案为依据进行预习,总结自探提纲,教师归纳、总结自探提纲,并给有贡献的小组加分并鼓励,此节归纳自探提纲4点:

  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及其步骤?

  2、种群的数量是怎样变化的?

  3、什么是环境容纳量?

  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解疑合探:

  在完成设疑自探的基础上,各小组学生围绕自探提纲,进行解疑合探,在学科组长的安排下有序尽心,对难点进行探讨整理,达成共识并进行展示,展示结束后,按分工逐题进行评价,教师强调补充,归纳,教师利用评分榜计分,尤其对提出不同见解的其他学生要双倍加分。经过此过程基本完成教材中主干知识(完成“J”、“S”型曲线及相关知识)

  质疑再探

  给予学生反思时间。启发学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我采用了学生直接质疑,全班学生争相解答,对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直接解答,或引导学生课下带着兴趣探究。

  运用拓展:

  为了检验教学效果,巩固知识,我结合本节重点、难点和易混点等知识内容出示背景材料引导学生遍题,在此环节中对及时编题,抢答者加分鼓励。

  四、全课总结:

  学科组长对此节课进行评价,评价出本节课的展示之星,评价之星,质疑之星及诺贝尔小组。

  五、教学反思

  “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尽最大努力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更好的完成知识迁移,在教学过程中一定有这样或那样的

  问题。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2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学情分析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变化”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活动建议。让学生通过实验体验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体现了科学与数学的整合,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种群数量的变化,同时培养学生简约、严密的思维品质,而建构模型及模型的理解和应用是高中教学的难点之一。通过两轮的教学摸索,在今年对于本实验的教学有了比较成型的方案,今天与各位教师分享。

  这个实验常用的方法是称取1克干酵母,加入到10 毫升马铃薯培养液或葡萄糖溶液中,28℃连续培养7天。 每天定时取样、计数,最后绘制出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在教学过程中我有两点想法:第一,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获得数据、建构模型的过程中。这样就要大量 的取样,多次大量取样会影响培养液的体积,造成严重的实验误差。第二,在一节课完成计数,避免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去计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操作性更强。

  在保证实验科学性的基础上,我的实验方案如下。在此将必修3与选修1微生物实验进行整合,这样处理的原因有两点:第一,解决选修1实验过于集中,学校实验室条件的限制,不好安排。所以将选修1和必修3的学段打通使用。第二,实验中将选修1中微生物的内容融入进来,为了让学生体验模型建构的完整过程。这也体现了北京市一直倡导的整体备课的思想。

  实验的全过程在一节课很难完成,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安排得,前后共6课时。重点是第五课时,收集数据、建构模型。下面我简单的阐述这五课时的内容。

  2.单元实验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完善修正实验方案。并进行干酵母活化,取1克干酵母加入到100毫升的培养液中,培养液是教师配置好的。

  第二课时

  培养基的配制、讲解灭菌的方法。此实验中将马铃薯培养基换成合成培养基,因为合成培养基的成分稳定,有利于教师在预实验过程中对接种量和接种时间的摸索。课下完成培养基的灭菌和倒平板。

  第三课时

  讲解平板划线和稀释涂布法,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将活化了48小时的酵母菌,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稀释涂布或划线。目的是得到单菌落,降低实验误差,这也是进行后续实验的基础。

  课下完成菌种的扩大培养,具体的操作是:挑取单菌落接种到50或100毫升的液体培养基中,在摇床上30℃、150转/分进行菌种扩大培养,培养12到24小时。

  第四课时

  课堂上学习使用血球计数板。

  课后实验操作:向8瓶成分、体积相同的培养液中接种等量的菌种。培养4、8、10、12、14、16、24、32小时,放在4°C冰箱中保存、备用。

  第五课时

  学生对不同培养时间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处理数据,建构模型。在预实验过程中有3点体会比较深,现在与大家一起分享。

  3.预实验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⑴干酵母活化

  用干酵母发面,半小时就可以了。在这个实验中将活化了2个小时的酵母菌,在平板上划线,可得不到单菌落。通过大约10天的摸索,在摇床上培养48小时,才能得到菌落。

  ⑵实验科学性的探索。

  取等量的菌种分别接种到8瓶成分体积均相同的培养液中。同时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培养不同的时间,第1瓶培养4小时,取出放在4°C冰箱中保存、备用。相当于将酵母菌固定4小时的状态。以后依次固定在8、10、12、14、16、24、32小时的状态,最后同时计数。从理论上讲菌种来自单菌落,8瓶中培养液的成分、体积、培养条件都相同,8瓶菌液在相同的时间酵母菌的数量应该没有显著的差异。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8瓶培养液是8个种群,这样做科学吗?我也有过这样的疑问,所以我将此方法与常用的'实验方法,从一瓶培养液中取样计数,进行了对照,实验结果,红线是一瓶连续取样的结果,黑线是8瓶同时取样的结果。两种方法没有显著差异。还请教了首都师范大学专门研究酵母菌数量变化的教授,并得到肯定。

  改进后的实验方案,对于每一个培养时间,可以多取样,而且对后续的实验没有影响,保证了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实验过程中。4°C冰箱中保存,可以在一节课完成不同培养时间的计数。

  ⑶接种量和培养时间的摸索

  为了能够让实验结果形成很好的“S”型曲线,有助于分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分析。接种量和培养时间是非常关键的。在预实验过程中,我设置了不同的接种梯度实验,摸索接种量,并以2小时为间隔进行培养时间的摸索。最后确定了每100毫升培养液中接种量45微升,培养时间分别是4、8、10、12、14、16、24、32h。为了让实验具有更强的操作性,设计了合理的接种时间点早7:00和取样时间点。

  8瓶的培养时间分别是11:00(4h)、15:00(8h)、17:00(10h)、19:00(12h)、21:00(14h)、23:00(16h)、第二天的7:00(24h)、15:00(32h)。

  这个实验中收集数据、建构模型是实验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这个过程我是在一课时完成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概述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

  2.能力目标:使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尝试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得出科学结论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四、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包括3个环节:

  1.承上启下,引入课题

  首先回顾整个实验过程。明确本节课的任务是完成不同培养时间酵母菌的计数、数据的收集、整理、处理和建模的过程。

  2.学生实验,获得数据

  将全班同学分成8组,每组5人。每组分别统计不同培养时间菌液中酵母菌的数量。每人对血球计数板中5个中方格的酵母菌进行计数,计数过程中及时将统计结果记录在个人数据表格中,求出平均值。然后将个人数据汇总成小组数据,求出小组平均值。大家注意这里边得到两个数据,一个是每一位同学5个样方的平均值,另一个是5位同学25个样方的平均值。

  下面请看学生实验操作的一段视频。本实验使用微量移液器,取200微升的菌液,保证了计数板上溶液体积的恒定,避免使用吸收纸,因为在预实验过程中教师发现使用吸水纸会造成很大的实验误差。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对于操作中存在问题的同学进行了指导。学生及时将统计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学生将个人数据汇总成小组数据,并计算出小组25个样方的平均值。

  这是实验课上每组得到的相应培养时间100毫升中酵母菌的数量。利用这个数据绘制酵母菌数量变化的曲线。

  3.处理数据,建构模型

  教师利用Excel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入2类数据,一类是每个小组5个同学25个样方的平均值,另一类是每组任意一个同学5个样方的平均值。Excel我们常用来对学生分数的分析,这个工具在模型建构中可以将学生统计的数据转化成曲线,描述生物学的规律。

  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教师将汇总的数据利用Excel转化成曲线,黑色的曲线是每组中任意一位同学5个样方的平均值,红色曲线是小组5位同学25个样方的平均值。学生明显感受到,曲线对于实验结果的描述比数据更直观。估算法进行种群数量的统计时,样方越多,实验结果越可靠。学生对于14小时的结果提出了问题:本组的5名同学中,如果有一人的数据与其中4人 的数据相差很大,那么在计算时还算不算入小组的平均值呢?在对全班的曲线进行分析时,学生又提出:今天的实验结果与自己预期的实验结果不相符,大部分学生 预期,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最后会下降,可是本节课的实验结果,酵母菌的数量没有下降。会不会因为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不能区分酵母菌的死、活,影响了 实验结果?还是培养时间不够?如果不断的增加培养液的体积和培养空间,酵母菌的数量是不是会不断的增加?

  在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学生的问题中对模型进行了分析。

  五、实验教学的体会

  1.通过实验方案的改进,将实验的重要环节、最核心的部分集中一节课呈现给学生。增强了本实验的可操作性。

  2.让每个学生亲身经历尝试建构数学模型的完整过程。

  在课堂上学生对于计数、分析实验结果提出的问题。我相信如果不是学生走进实验室亲身经历,是提不出来的,正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灵感,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入。

  3.课前教师要进行充分的预实验,才能对出现的问题处理得当。

  让每个人都绘制一条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并分析个人数据与全班数据的差异,这样对于数学模型的理解会更深刻。

  5.用美蓝进行染色后在计数活菌的数目,实验结果更接近酵母菌的真实变化规律。

  专家评价

  这节课是一节很实在的课,值得全国各地教师借鉴。体现了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对于实验教学的理解到位,流露在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中。在对实验方案的改进时 注重了实验科学性和实验效果的探索,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底蕴。这个实验不是几天可以摸索出来的,能够看出平时真的踏下心来做事而且不断地改进、完善着自己的 教育教学工作。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3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种群数量的变化”,我将从以下6个方面说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说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种群数量的变化”隶属于人教版必修3第4章第2节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种群数量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介入数学知识,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发展变化。建立数学模型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界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目标

  课标对本课的具体内容标准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

  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我对课标的理解,我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了教学目标如下,并在教学中具体落实。

  知识目标: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前者属于模仿性技能目标,旨在通过原形示范(细菌的数量增长)和具体指导,学生能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后者属于理解水平的知识目标,旨在把握数学模型(抽象)与种群的数量变动(具)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血球计数器对酵母菌计数;尝试利用数学模型解释当地的环境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重点和难点

  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是本模块科学方法教育的侧重点,这方面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本节;建构数学模型需要学生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我确定如下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4、教材处理

  为了落实新课程的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处理。

  第一,将教材中“澳大利亚野兔的增长”、“高斯的草履虫实验”等内容改为自学内容,课堂上引入学生可以亲自操作的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作为构建数学模型的素材;第二,淡化教材中“防治鼠害”、“保护大熊猫”等内容,尝试用数学模型解释长海县当地备受关注的典型事例——虾夷扇贝养殖业的兴衰。

  二、学情分析

  从能力的方面说,此时的学生已经具备相对较强的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从知识方面说,高二的学生已经具有与数学建模相关的数学知识储备,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足以理解种群数量变化。所以,这堂课的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学问题归结成数学问题,进而应用建模成果去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

  三、教法学法分析

  1、课程资源:这节课有很多的课程资源可以开发:

  学校的课程资源:计算机、显微镜及显微镜视频设备、血球计数器等。

  媒体资源:收集长海县近20年关于海产品养殖(主要是虾夷扇贝)的标志性新闻报道、学术研究资料,筛选后呈现到课堂上。

  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家长从事海产品养殖、远洋捕捞工作的学生回家过问这些行业的历史、现状和展望,其他同学向家长问及对上述行业的了解及看法。

  学生资源:事先安排指导一名(组)学生操作“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收集实验结果,填写实验报告。

  2、教法:实验法、探究性教学法。

  3、学法: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

  在课堂上,提供我收集的课程资源,通过问题驱动、探究性实验反思、新闻素材分析、“政府治理方案”评价等方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分析、讨论并在课堂交流中不断完善。在达成知识目标的同时提高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本课按以下6个环节展开。

  1、导入新课

  从学生熟悉的模型说起,引出上一课时学习的“种群数量特征概念模型”。首先,从这个模型中可以推测出种群的数量是不断变化的;其次,解释这些数量变化也要应用模型的方法。这种导入方法与本课有两个衔接,一个是研究方法上的衔接,另一个是知识上的衔接。

  2、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这个环节中,我应用了书中问题探讨的资料,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构建数学模型,包括用2种数学方法对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进行表达:一种是归纳计算公式,另一种是用描点法绘制曲线,通过对比,学生会发现2种方法各自的优点。

  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原型示范,学生能掌握数学建模的方法,学会如何透过纷繁的表象,用数学知识提取事物的本质,为建立种群增长的“J”型、“S”型曲线做好铺垫。

  3、种群增长的“J”型、“S”型曲线

  它是我们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个环节是在实验的.大背景下展开。课前我指导课代表操作实验,在课堂上,我安排他示范了在显微镜下应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的过程(插入教学视频1),然后展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对实验的预期(他预期的是呈指数增长)、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得到与预期不同的结果)。

  那么,我为什么找学生操作然后介绍这个过程呢?首先,是让学生体会到这是一个我们可以亲自控制的真实的种群;其次,其实我们建立“J”型、“S”型增长曲线的过程,就是我们对身边的一个探究性实验的反思过程。这个反思的过程我可以概括一下:“通过前边的学习我们建立了细菌指数增长的数学模型,让一个学生做实验,他运用上述知识做出预期,但是却得到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他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不同呢?是我们的公式错了?还是我们同学的计数有问题?让我们回顾实验的各个环节寻找原因,在这个反思的过程中,关于种群增长的“J”型、“S”型曲线就逐渐地浮出水面了。(插入教学视频2)

  结合这个实验,我设置了如下几个问题:

  你怎么理解这个K值?

  自然界其他的种群增长也会出现K值吗?为什么出现K值?

  (幻灯片展示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曲线)在种群密度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图中,能总结出什么规律?

  怎样才能实现J型增长的预期呢?

  这样的一些处理就使得这个探究实验涵盖的内容丰富起来:它不仅仅是一个培养酵母菌后收集实验数据的实验,而是一个充满了多种预期的实验,是一个在不同条件下会得到不同模型的实验。

  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体验了探究的过程,掌握了数学建模方法,理解了数学模型与生物学规律的联系,提升了分析总结的能力,形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突出重点,突破本课的难点。

  4、尝试应用建模成果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虾夷扇贝养殖,是一个关系到长海县三分之二人口收入的大产业,也正是它让长海县跻身于全国百强县,可是近两年,它已经没有了昔日的风采。我开发了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和媒体资源,提供了长海县的虾夷扇贝养殖的标志性新闻报道,供学生讨论:

  1、《水产科学》 1993年05期 杨英年《长海县獐子岛底播虾夷扇贝效益高》虾夷扇贝属冷水性贝类,引进于日本,它个体大,生长快,人工养殖不用投放饵料,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具有极高的利润水平。长海县獐子岛镇于1988年至1992年在1.4万亩海底底播苗种8080万枚,经过21个月的底播生长周期,1992年共收获底播增殖虾夷扇贝620吨,证明虾夷扇贝的生长趋势和发展是比较乐观的……

  2、《长海县,虾夷扇贝人工养殖致富黄海海域》(南方渔网20xx-03-09)省海洋水产所1980年开始承接该项目,历经22年科技攻关完成的虾夷扇贝人工养殖技术造就了该省一项高值大产业,该项科技成果也于今年9月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长海县虾夷扇贝人工养殖面积达7万公顷,连续3年实现年产3.3万余吨,成为带动该省浅海养殖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龙头产品” ……

  3、《长海养殖扇贝发生病害,死亡率达70% 》(来源: 中国水产20xx-11-5)虾夷扇贝是长海县最大宗海洋养殖品种,关系到全县2/3人口的收入,目前长海县虾夷扇贝浮筏养殖累计投资达20多亿元。但近三年浮筏养殖虾夷扇贝死亡率逐年上升,今年更是高达70%。有关部门调查后说,除了养殖密度过大,寄生菌类的大量繁殖,水域环境质量下降等原因,20多年多代近亲繁殖造成的种质退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以下是5个参考问题,供学生讨论:

  (1)你怎么看待这些问题,它与我们这堂课讲的“J”型、“S”型曲线有什么关联?

  (2)K值大约出现在在哪些年份?

  (3)如果20xx年左右的3年是K值。为什么我们现在不能恢复到20xx年左右的生产水平?

  (4)如果这段经历让我们重新走过的话,你会把扇贝的养殖量大约定为多少?

  (5)在我们的生活里没有如果,现在这些历程已经发生,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现状呢?

  在这里我抓住时机,提供了“长海县政府海域治理方案”供学生评价:

  1、引进新品种;

  2、解决单一品种规模过大的问题,压缩浮筏扩大底播,压缩近海开发深海;

  3、出台现代海洋牧场相关政策,增加海带、裙带菜等藻类养殖规模,力求改善养殖海域生态环境,推动养殖生产良性发展。

  (插入教学视频3)

  我个人认为局长的话是有道理的,这个不是趋炎附势地去讲。如果我们把海域都封锁了,那么环境自然而然就好了,但是我们的经济怎么发展?我们的社会还会稳定吗?环境保护的本身,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是存在矛盾的,我们为什么研究生物学?我们期待着生物学的发展能够协调这些矛盾。

  课堂上我们思考的一些关于长海县养殖的问题,甚至也是许多家庭都在思考的问题、是当地各级政府部门都在思考的问题,学生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运用数学模型的知识,但同时这也不仅仅是生物学方面的,它包含了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虽然只有部分学生发表了观点,但是他们都参与到了课堂中,包括对局长的回应也敢于说出自己的评价。

  这堂课带给学生的思考不仅是课堂之上的,它会延伸到生活之中,这些思考对于海岛居民来讲,意义深远。夕阳下的长海县,虽然美丽,却多了几分悲怆的味道,看到密密麻麻的养殖筏,我们学过生物学的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或许有一天,某一个今天坐在这里的学生,将会成为这里的决策者,这些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会让他更好地审视长海县的出路,不会再出现今天养殖业这样糟糕的现状;或许有一天,某一些今天坐在这里的学生,将会与他的祖辈一样成为一个渔民、养殖户,这些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会让他更好地审时度势,不会让“血本无归”的惨剧再次上演。所有的这一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在整个可控制的时间里努力渗透。学生中,将来真正从事生物学研究的人不会很多,这不代表我们现在所从事的生物教学工作没有意义,而是在于我们是否真正地恰当地将这些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传递到学生的生命中,并指导他们的生活,这,可能就是我们生物学教学的终极目的所在。

  5、种群数量变化的其他类型

  我结合“种群数量下降”这个知识点对学生进行寓教。现今的自然界,许多野生生物种群的数量都在下降,为什么呢?我提供了世界人口近20xx年的种群增长曲线,一切都在不言而喻中。现今社会的主题是呼吁建立和谐社会,作为生物老师,我想它不应该仅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不应该仅仅指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它更应该昭示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类只有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在生物圈中享受最大的幸福。

  6、小结

  课程在实验的大背景下展开,也在实验的背景中结束,这里可以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探究思路。同时,学生思考如何实现多种预期过程,相当于对本课进行小结。

  五、效果预测

  课堂上选取的内容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创设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设置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学目标可以基本实现。

  同时,这也是一节开放的课堂,学生的各种不同观点和思维方式可以在一起碰撞,这种碰撞能够拓宽学生思维的角度和视野。就像萧伯纳所说的那样:“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我们将拥有两种思想,思想的多棱镜经过多次折射后,就会呈现出七彩的光芒。”

  六、课后反思

  新课标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高中生物教育的核心任务,在内容标准中,选择生物科学领域中和人们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内容,注重对各种课程资源的开发。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学习生物学,指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这堂课的内容很多,教师要控制好课堂的“发”与“收”,才能得以享受一个生成性的课堂。

  最后,在对本课深入思考的过程中,体会到“20xx山东高考27题” 、“20xx江苏高考11题”等高考题意义之深远。

  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种群的数量变化

  一、数学建模的方法: 二、种群的数量变化:

  观察对象 1、增长:

  合理假设 “J”型:N=2n Nt=N0t 理想条件

  数学表达 “S”型:K值(环境容纳量) 有限条件

  检验修正 2、稳定

  3、波动

  4、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