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本次活动选自《幼儿园教育活动教材》下册,第六主题活动《我的春天》内容的一节拓展活动。因为春天来到了处处欢歌笑语、鸟语花香、春光一片,景色非常美好,孩子们十分感兴趣,也非常需要了解和知道有关春天方面的知识。同时这一主题的内容在教材中站有了很重要的位置,有许多故事、儿歌、歌曲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介绍,可见春天内容是孩子们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内容。本次活动是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引用一个故事里面的一首小诗为导入,描绘出春天的特征,再用排水画涂底色作铺垫展开的拓展活动。符合季节变化的需要;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孩子们的心理需要。题目改为《多彩的春天》,更能表达出孩子们盼望春天热爱春天的情感。
二、设计理念
新《纲要》指出:“老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能摒弃传统的绘画教育观念和模式,变“范例--示范--临摹”为“观察写生--语言引导--欣赏创作”,使幼儿绘画活动成为快乐的生活体验。
设计思路: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春天的特征,抓住春天里有代表性的景色进行绘画创作,能够统一构思和意见。
难点:幼儿能在老师正确的引导下掌握排水画的方法,使一幅画变得更完美。
四、教学目标
1.幼儿初步感知《叫醒春天》故事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天的美景。
2.幼儿能学会用排笔作画的基本方法。
3.幼儿能感受春天的美,体验创作的快乐。
五、教学准备
1.课件、相机、一张范画
2.幼儿已听过童话故事《叫醒春天》。
3.油画棒、素描纸、水粉(黄、绿)、塑料布等工具。
六、说设计
1.教法
我主要采用是提问法、充实法、讨论法、总结法。通过一个故事里面的一首小诗导入活动,让小朋友们说出春天景色的特征,看到和感觉到了那些春天的特征。通过充实法孩子们观看课件丰富视野,补充了认识的不足。通过讨论法,孩子们决定用绘画的形式来创作内容。用排水画的方法来涂底色引起幼儿的兴趣,知道涂底色是可以用多种方法的。通过简短总结法,老师总结出孩子们的知识经验,对于大家的表现给予肯定。
2.学法
孩子们课前先要进行观察春天特征的一些活动,这样有利于丰富思想和回答问题。再让孩子们在观看课件,欣赏美丽的春天景象,丰富和加深对春天特征的认识,有助于下一步的绘画创作。接着孩子们进行讨论,选择一种大家都认可的.表达方式。孩子们在进行绘画创作过程中,要描绘出较明显的春天景色的特征。最后孩子们一起学习排水画的方法涂底色,使画面更有新意。
七、教学程序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回忆
师:《叫醒春天》这个故事小朋友都听过,故事里面的小灰鼠为小白鼠朗诵的那首小诗大家还记得吗?那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下吧!
2.出示PPT,引导幼儿作画。
出示文稿,教师朗诵诗内容
师:一闪一闪,阳光闪耀在青草之间
一闪一闪,露珠闪耀在花朵之间
一闪一闪,小鱼儿闪耀在波浪之间
一闪一闪,春天的蒲公英闪耀在你暖暖的笑容之间
那是一首暖洋洋的小诗,好像每一个字都是蘸着阳光写成的。
提问:
师:小灰鼠用了这么一首美丽景色的小诗叫醒了春天,小朋友来想一想,被叫醒的春天还会有什么样的美丽景色呢?
幼儿:小草发芽了、桃花开了、小燕子飞来了--------
师:小朋友说了这么多美丽的景色,请小朋友将这些美丽的景色画出来,好吗?先不要涂底色。
3.幼儿作画
(1)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背景音乐,带有春天的图片)
(2)出示范画
师:小朋友的画已经画好了,这是小朋友画的一幅画,今天老师来教小朋友用一种新方法来涂底色。
(3)出示画画工具,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方法及要求。
师:老师这里有一把刷子和一些调好的颜料,先将刷子轻轻的沾满颜料,记住不能沾的太多,会滴下来,可以在小碗的边上轻轻的靠一下,我们可以用从左向右、或者从上向下的方法涂,选择一种方法顺着一个方向涂到底。老师选择从左到右的方法,不要反复的在同一个地方刷,如果有没涂到的地方,可以从后面再向前涂一下就可以了。师:好了,我的画完成了,小朋友想动手去试一试吗?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黄色和绿色两种颜料,选择其中一种颜料去试试吧!
(4)幼儿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4.作品欣赏
(1)教师将幼儿作品照下在白板上播放。
(2)教师小结:涂好的小朋友把刷子放在小盘子里,我们和后面的客人老师一起来欣赏一下我们的作品吧!小灰鼠用一首美丽的小诗来叫醒了春天,我们今天用一幅美丽的画叫醒了春天,还学了一种新的涂底色的方法,因为要等到画干呀,还需要一点点时间,那我们先回教室,等画干了,我们将它布置在春天的美术专栏里,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欣赏,好吗?和客人老师说再见吧!
反思:用这样的导入方法能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它不是要求幼儿被动地按一种规定的标准图象去绘画,而是要求幼儿自己主动地去观察,发现,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大胆地表现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的。在活动中,我把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放在首位,用新颖的排水画涂底色来吸引幼儿的注意,为幼儿提供作品展示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可能由于幼儿的蘸颜料的湿度上把握的不是太好,导致画纸太湿,不能很好的呈现出来,有可能导致作品的损坏。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2
一、说目标: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兴趣是刺激儿童学习的好形式”,幼儿只有对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注意力集中,参与主动,投入积极,从而获得知识经验,依据这一教学理论及对幼儿平时的观察,发现幼儿对马路上的车辆以及周围的事物很感兴趣,借着幼儿的兴趣,大家都同意以主题《热闹的马路》进行活动。在之前,幼儿以会画马路边的房屋、树、和人物,为了扩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这节课全部以立体的形式来展现马路上的车辆和周围的事物,从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
二、说目标:
在这次活动中,我要求幼儿在老师设计好的马路上,用大小不一的牙膏盒、饼干盒、药盒等来制作立体的汽车;画出马路周围的各种事物,并注意合理布局,由此我制定了以下两个目标
1、通过想象、绘画、剪、贴等方法,表现马路上来往的汽车,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2、通过活动使幼儿感受自己创作中自然、朴实的设计,体验与同伴共同合作成功的喜悦。
重点:搭建马路上的`立交桥。
立交桥:在城市重要交通交汇点建立的上下分层、多方向行驶、互不相扰的现代化陆地桥。
难点:让幼儿合理布局十字路口的汽车,避免相撞。
三、说准备:
我以“稳中求新”为自己定位,为了更吸引孩子的操作兴趣,我精心做了如下准备。
1、各种纸盒(牙膏盒、饼干盒、小药盒)、做轮胎的卡纸。
2、做红绿灯、树、房子、人物的彩色纸、玻璃纸筒。
3、做灯的材料:果冻壳、吸管、橡皮泥。
4、双面胶、透明胶、小剪刀、记号笔若干。
四、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A、情境谈话法:引导孩子回忆、说说参观过的马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B、讨论法:以出示图片的形式让幼儿观察上海立交桥的建构和形状,让幼儿对立交桥有更深的认识。
C、讲解提示法:出示老师做好的示范:汽车、绿化中的树、路灯、人物、房屋,让幼儿观察这些是怎样完成的。着重让幼儿展开想象,大胆地说出怎样在马路上搭建立交桥。
2、学法:
A、参与法:在此次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导地位,鼓励幼儿操作、创作的形式,自由发挥作出不同形状的汽车和马路上行走和站立的人群。
B、分组法:
在操作过程中,我将幼儿分成四小组进行操作,让孩子们分工合作、体验共同合作成功的喜悦。
五、说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引导幼儿回忆参观的马路
(1)师:“小朋友,前几天爸爸妈妈带你们去参观热闹的马路,你看到马路上有些什么呢?(汽车、各种各样的车、行人、红绿灯、路灯)
(2)马路旁边呢?(楼房、树、绿化带、好多的店铺)
2、看图片---有立交桥的马路
(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看看上海的马路,你发现马路上有什么?它跟我们官林的马路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呢?
(2)讲解立交桥:在城市重要交通交汇点建立的上下分层,可以向多个方向行驶互不干扰的现代化陆地桥。它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
3、老师出示设计好的马路
(1)师:“现在我们往宜兴的这条马路也在修建,我们来看看这条马路上有什么?”(车道)“中间是什么呢?谁来告诉老师?”(树木、花草、绿化带)
(2)教师总结幼儿的回答
(3)出示成品汽车、树、人物、路灯、房屋,让幼儿观察是用什么材料做成?怎样做出来的呢?
(4)示范搭建立交桥
师:“立交桥搭建的时候,下面需要什么呢?”(需要支架把它架在马路上空)
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盒子来搭建呢?
(5)你们看看现在的马路热闹吗?
那今天请小朋友来做设计师,把这条马路修建好,也建设成跟上海一样的现代化的大马路,好吗?
(6)请孩子们商量好,你准备做马路上(边)的什么?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哦!
4幼儿大胆创作,老师提出要求。
(1)提醒幼儿在设计汽车时要美观、特别。
(2)根据提供的材料合理搭建立交桥。
(3)幼儿运动剪刀时,注意安全。
5、合理布局马路上的汽车、人物、路灯、大树和马路边的房屋。
6、讲评;欣赏热闹的马路,邀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设计。
总之,美术活动对幼儿有益兴趣、健康个性、审美与创造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在遵循幼儿认识规律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内容,创造宽松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选用恰当的方法,正确评价幼儿的作品,使美术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乐趣,一种荡漾着激情和人性的活动。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情况分析:本次开展的活动主题是“美丽的家园”,家园杜宇小朋友来说并不陌生,先欣赏歌曲,让幼儿了解大自然就是我们美丽的家,我们美丽的家园里有哪些景色,再通过刮画来表现出家园的美丽。本次活动的难点就在于,幼儿对刮画技法的掌握,处理好粗细线条的排列及画面中点线面的关系。
教育目标
1、知道大自然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园;
2、了解刮画作品的.特点及工具的使用方法;
3、感受刮画作品的形式美,提高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1、范例一张;
2、刮画纸若干;
3、特制刮画笔若干。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本次活动中我重点采用情景导入法和直观演示法,在课的开始,通过视频演示,形象生动的将幼儿导入课题,引起学习的兴趣。导入课题后采用“启发提问法”,引导幼儿思考,最后采用“示范讲解法”,这是美术活动中最常用的手段,我把它放在最后,主要是体现“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理念。
学法:主要以“示范讲解法”为重点,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如何掌握刮画技法,正确运用,然后提供一个相对自由的作画空间,在基本了解家园景色的前提下,幼儿独立思考完成作品。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大自然是我美丽的家》
——小朋友,你们好!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提问:你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
(1、蓝蓝的天空、2自由飞翔的小鸟3、美丽的鲜花)
——大自然就是我们美丽的家
2、我们的家园真美,老师把刚才的歌曲制成了一幅美丽的家园图,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看!漂亮吗?(欣赏范画)
——这幅画是什么画呀?
示范讲解:它有一种专用的纸叫刮画纸,它还需要一支神奇的魔笔。他能刮破黑夜,刮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教师讲解边出示画纸现场作画)
——我们的家园还有许多美丽的地方,现在请小朋友拿我送给你们的魔笔画画咱们美丽的家园。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在生活中、自然界中,千变万化的线无处不在,大到蜿蜒的公路、笔直的高楼、挺拔的山峰;小到一草一木、一桌一凳,甚至小朋友圆圆的脸蛋、弯弯的眉毛、翘翘的小嘴巴……就是因为有了这些线,世界才更加绚丽精彩。这些存在于生活中有趣的线,正是幼儿教育鲜活的教育资源。《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明确强调:加强课程的内容与幼儿生活的联系,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为此我设计了大班美术活动《我们身边的线》。
二、活动目标、重难点
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纲要》的精神和幼儿认知特点,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三个方面确立了以下目标:1、通过在自然生活中寻找各种形态的线,认识到线的存在使我们生活丰富多彩。2、多种感官参与感受不同形态的线,加深对线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3、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作品欣赏中,幼儿对画面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活动重点和难点就是:能够正确的感受并理解画面所传达的情感和信息。
三、活动准备
为了使活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做了以下准备,教学具方面:画面优美、富有动感的多媒体课件、录音机、不同节奏的音乐若干段、展版、柔软的线、彩笔、纸张。幼儿知识经验方面:对不同形态的线有初步的认识。
四、教法、学法
新课程倡导幼儿学习要: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与成人不同,存在于动手操作中,存在于感兴趣的各种活动之中,存在于接触鲜活的自然界中。为此本活动的教法是:引导探究、鼓励参与、倡导操作。幼儿是学习的主人,在幼儿的学习方法上,要引导他们大胆地感受、观察、体验、表现,进行主动学习。
五、活动程序
本活动中,在认识线、理解线并学习用线造型的.过程中,我有意将简单的线复杂化,以各种手段调动幼儿视觉、触觉、听觉等各种感官,为幼儿架起了一座通往审美世界的桥梁,把抽象的线赋予情感、注入美感,并在幼儿心中得到活化,成为幼儿自由创造的个性化符号。教学中我设计了"玩一玩、看一看、听一听、画一画、说一说"五个环节。
1.玩一玩——手中的线
首先,让幼儿"玩一玩手中的线",并引导幼儿回想,线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然后利用课件,向幼儿展示一根动态的"S"形线,请幼儿把手中的线也试试变成这种形状,幼儿愉快投入到操作中去,变好后引导他们说一说,这根线象什么呢?还可以将线变成其他形状吗?幼儿的积极性极高,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再玩的时候,幼儿兴趣盎然,把手中的线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完全投入到活动当中去,充分表达着他们对线的理解和认识。
2.看一看——画中的线
在玩线的基础上,幼儿对线已经有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及时引导幼儿"看一看画中的线"——教师打开课件欣赏画面:雄伟的建筑;弯曲优美的河流、公路;波澜起伏的山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深深得吸引着孩子,令他们新奇不已,在欣赏的过程中孩子们惊奇地发现,这些自然界的东西竟然都是由各种各样的线组成的,他们情不自禁地用手把画面中的线在空中体现出来。此时,孩子们思维更加活跃,又说出了生活中、大自然中许许多多的线。在发现和表达过程中认识到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各种各样的线,体验到了线的美感和魅力。
3.听一听——音乐中的线
在情绪高昂的氛围中,教师打开录音机,缓慢而优雅的乐曲在教室里回荡,教师把幼儿领入了"听一听音乐中的线"这个环节。随着乐曲的起伏,孩子们的身体、手势竟然开始动了起来,他们进一步惊奇地发现,音乐中也存在着美妙的线。幼儿跟着音乐十分投入地表演起了音乐中线的旋律和节奏,教师及时参与互动,使幼儿更加活跃。(表演)乐曲不断变化,或平稳、或急速、或喜悦、或悲沉,伴随着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促使幼儿手舞足蹈,活动达到高潮,从而带领幼儿步入最佳的审美境界。
4.画一画——心中的线
线条真奇妙、用它不仅可以表现自然界中的美景、音乐中的旋律,还可以表达人们各种各样的心情?带着疑问幼儿进入了"画一画——心中的线"这个环节。首先,展示第一幅作品毕加索的《哭泣的女子》,引导幼儿说说看到画中人有什么感觉,通过整体感知,自由谈论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或感觉,这是一种最原初的、最真实的知觉体验,它伴随着一种创造性知觉活动和思维活动,是幼儿产生审美愉悦的重要源泉。此时,教师支持、鼓励和激发幼儿的表现欲,给他们一定的时间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还可以参与进去和幼儿一起做出真实的感受。接着引导幼儿深入感知画面的语言,猜猜她在干什么?她的心情怎样?她为什么会伤心?她的面部用了哪些线条?逐步引导和启发,使幼儿逐渐体验到作品在视觉上和心理上带给人痛苦、割裂的感觉。
第二幅是同龄小朋友的作品《我们多快乐》,非常贴近幼儿的生活,及易和幼儿产生共鸣,他们非常轻松的理解了画面,并且发现线条的应用、画面表达的情感等,和上一幅作品产生了强烈的反差。通过对比,使幼儿明白了:不同的线条表现的画面,会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觉。从而突破重难点,使幼儿正确感知画面所传达的情感信息。
幼儿经历了对线的多方位审美体验与感受,线在幼儿心目中因赋予情感而情绪化,幼儿触、视、听觉的审美与心灵的体验与一体,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再让幼儿尽情地用线条表达各自的心情或对大自然、对音乐的感受,自然是水到渠成之事。幼儿会个个跃跃欲试,急不可待地投入到创作中去。通过幼儿对线的理解和表达,直接检验了活动是否在认识、情感方面达到了目的。
5.说一说——作品中的线
评价是美术活动的重要环节,"说一说——作品中的线"就是该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幼儿作品表达了每一位幼儿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每一幅作品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作品呈现的方式也是多样。教师把幼儿的作品布置的展板上,主要以幼儿的自评和幼儿之间的互评为主,体现出幼儿评价的主体地位。幼儿可以在展板前随意走动,向同伴介绍自己作品,画的是什么?用了哪些不同的线条?再看看别的小朋友的作品,他们画的是什么?用了哪些不同的线条?教师对每一个孩子的作品都给予肯定,并对个别有创意的作品给予激励性评价。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喜悦的体验,从而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从而圆满结束此活动。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5
一、说教材(——来自生活、高于生活)
(一)设计意图:
(大班的幼儿活泼好动,他们对外界充满了好奇,一把沙、一块砖都可能成为孩子们手中的宝,可以乐不思索的上半天。《纲要》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宽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次活动我选择生活中常用的"手套"作为教学内容(教学具,更易引起幼儿共鸣。)新《纲要》中也指出"要提供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因此我充分利用手套,引导幼儿进行游戏、想象、创造,活动中充分(巧妙利用了幼儿手的各个部位及各部位(关节进行玩色)的活动,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
现在的幼儿对于色彩丰富,内容鲜明,形象生动的美术活动有着很大的兴趣和需要,而他们奇特的思维和想象力,以及丰富的生活艺术氛围也成为了美术活动必不可少的添加剂。而我设计的这堂美术活动《魔力手套》,不仅为幼儿提供了自由表现艺术力的机会,而且充分体验到了美术活动的快乐。
活动中充分利用了幼儿手的各个部位及各部位的活动,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并最终达到以下目标:
二、说目标——根据年龄,多元发展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
的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能力发展情况,围绕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确立多元化的目标,具体目标如下:)
1。尝试利用手的各个关节、部位弯动印染手套,并进行变形想象添画,发展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2。能大胆动手操作,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二)重点、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难点定位于充分利用手的各个关节、部位弯动印染手套,并进行想象添画。(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在利用关节弯动印染;难点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添画。)
(三)活动准备:
三、说准备——考虑周全,注重细节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所以,我既进行了物质准备并又考虑到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在备教材的同时备幼儿。)
(物质准备有:范作、小型)白色五指棉手套若干、颜料(滴于铺有海绵的盘子里)、记号笔、抹布。
(经验准备有:幼儿了解过手的特征,有过玩色经验。)
(在物质准备时还注意细节的设计,将颜料滴在铺有海绵的盘子里,这样幼儿在蘸的过程中就不会打翻或滴漏,能适度控制颜料,保证作品的成功率。)
三、说过程——游戏贯穿,层次清晰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活动的目标要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以目标为指导,我设计了四个环节。首先,观察小手导入,引发兴趣;其次,戴手套示范染色,(感知方法);然后,幼儿戴手套操作,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想法(运用方法);最后,组织小手变形游戏、添画,(启发想象)。
(一)观察小手导入,引发幼儿兴趣。(第一环节:观察小手,引发兴趣)
1。师:我们都有一双手,手心、手背和手指,手指弯弯有关节,我的小手真灵巧。你的小手在哪里?
2。请幼儿分别点出手心、手背和手指,弯曲手指,发现关节。
(幼儿对小手已有认识,所以都能积极地与老师互动,从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能更好地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了在师生的互动在老师的引领下教师带领幼儿了解小手并指出手心、手背和手指,为接下来的活动内容打下铺垫。
(二)教师戴手套示范染色(第二环节,示范染色,感知方法)
1。师:快乐的六一要到了,小手得到了一件礼物。(出示手套)看,这是什么?(手套)这是一副有魔力的手套,我来试试有什么神奇的事情发生。
2。教师戴上手套表演示范:舞动小手,变化手的动作。(师引导语:"六一六一真快乐,得到魔力小手套,魔力手套跳呀跳,跳呀跳……哎呀!"魔力手套)不小心跳进了颜料里,老师继续弯动手指,变换不同部位去轻触颜料。(引导语:"跳进颜料真有趣,拇指弯弯碰一碰,食指弯弯碰一碰……每个关节动起来"在这里我巧妙地将指导语言编成小儿歌,使讲解示范的过程更清晰、简练。并注意)提示:轻轻地触碰颜料,自由选择颜色。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巧妙的运用语言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帮助幼儿理解方法)而运用示范讲解使得内容很直观,易于幼儿了解,并且在示范的过程中进行暗示、提示,为幼儿之后的操作打下基础(做准备)。
(三)幼儿戴上手套尝试(第三环节,幼儿操作,运用方法)
(引导语:你们的小手有没有得到六一礼物?让你们的魔力手套也来变一变!)
1。在这里老师提出要求:注意轻碰颜料;尽量多的弯曲不同关节,利用手的不同部位去印染;注意不混色;不碰到自己的同伴和衣服。
2。师:你们也来戴上魔术手套试试吧!
3。老师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戴上手套后,弯动各个关节,进行印染。这一环节教师指导幼儿发挥想象,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为幼儿树立信心和发挥想象。
4。待大部分幼儿完成后,老师组织欣赏评价:我们的.魔术手套都变成什么样了?请幼儿自由观察,并说说。(变成五颜六色了)这一环节让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可以使他们体验到创作和与同伴一起欣赏作品的乐趣,以达到放松情绪的目的。
(四)组织变形游戏(第四环节:变形添画,启发想象)
1。哎呀,我的魔术手套又要变了!我变!我变!我变,变,变!师做一个造型。
2。请幼儿看看、想想、说说老师的魔术手套变成的造型像什么?老师随即根据幼儿的回答用记号笔添画眼睛,嘴巴等,使之更形象。
这两个环节通过变魔术的形式吸引幼儿注意,并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造型,发挥想象力,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接着请幼儿也来变一变,说一说,画一画。这一环节给幼儿提供机会,让他们在思考的同时,能够积极展示自己的成果。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不受任何限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我充分引导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想象力,这正是体现了《纲要》所说的让幼儿大胆的运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4。最后,请幼儿互相展示新造型,与同伴一起自由欣赏。你的魔术手套变成什么?邀请你的魔力手套变出的朋友一起来跳一个"快乐的六一"舞吧!(带领孩子跟着音乐自由地跳舞。)这一环节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及分享的乐趣。最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四、说教法——丰富形象,灵活运用
教要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征,我采用了(游戏法、)示范与范例法、观察分析法、操作法来帮助幼儿建立起各种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并大胆设计出自己喜欢的礼物。(整个活动始终沉醉在与手套的游戏中,使幼儿感受魔力般的变化,动静结合,在轻松的氛围中幼儿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等得到综合发展。)
以上就是我设计的大班美术《魔力手套》的说课稿,有很多不足,请评委老师多多指点。谢谢!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6
活动目标
1.尝试借助已有的图像一分为二,大胆联想,添加为新的图像。
2.运用变化炫彩棒造型的方法,体验单色画的色彩效果。
活动准备
1.《小蛇变变变》画面三张。
2.经过折叠的铅画纸:(1)橘子;(2)小房子。
3.炫彩棒,餐巾纸,小毛笔,清水。
活动过程
一、互动游戏
今天我们来玩个“小蛇超级变变变”的游戏。
游戏一:小蛇变大象
师:(出示画面一)左看右看都是一条小蛇,没有其他东西,小蛇小蛇变变变,一、
(打开画面),小蛇变成大象了。
提问:小蛇的头变成了大象的哪个部位,小蛇的尾巴变成了大象的哪个部位?
小蛇新变出了什么?一变脑袋、二变胖胖的身体、三变粗粗的腿,四变大耳朵。看!大象来到草地上:
游戏二:小蛇变小船
师:(出示画面二)左看右看都是一条小蛇,没有其他东西,小蛇小蛇变变变,一、二、三(打开画面),小蛇打开变小船。
师:小蛇的头和尾巴变成了小船的哪个部位?
师:哪些地方是新变出来的?三变四变五六变,小蛇小蛇真开心,越变越多越好看。
一、共同探索:小蛇变娃娃
师:又来了一条小蛇(出示画面三),也要玩“超级变变变”的游戏,它还会变大象和小舟吗?这次变个娃娃试一试。
师: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是一条小蛇,没有其他东西,小蛇小蛇变变变,一、二、三(打于画面),打开小蛇,什么也没有。
师:想象小蛇的头可以变成娃娃的……帽子上的绒球?头箍上的花朵?
师:想象小蛇的尾巴可以变成娃娃的……领带?飘带?红领巾?
师:(由幼儿想象教师添画)二变脸蛋,三变辫子,四变五官,五变领子,六变红领巾。
总结:将炫彩棒用手擦一擦,用水摸一摸,用很少的时间就能变出一张颜色有深有浅自单色画。
三、幼儿想象,大胆表现
●引导幼儿自选橘子或房子,分成橘子组和房子组。
●选择同一主题内容的幼儿坐在一张桌子上。
师:橘子和房子也想变,想一想橘子和房子竖着、横着、倒着可以变什么呢?(为橘子乖房子各想三样)可以变的东西真不少,放在心里,画出来不能说,画好了可让对方猜。
师:打开纸,转动一下想一想,它能变成什么呢?动物?植物?是人?是房子?是变运工具?
●确定内容,辨别打开的橘子(房子)是该物体的哪个部分。
●在纸的打开部分添画,将两边连接起来,构成新图像。
●添加细节,运用擦一擦或摸一摸的方法,画成单色画。
四、拓展游戏,体验成功
1.将橘子组和房子组的作品分别贴在展示板的左右两边。
2.由橘子组和房子组轮番邀请对方变一变,看哪组变出的东西多。
活动解析
在美术游戏中敢想敢画
“超级变变变”是一个借助已有的图像放大画面大胆联想为内容,以绘画为手段,以游戏为形式,培养幼儿勇于独创、富有审美情趣的大班美术活动。活动中要求幼儿将原先提供的橘子、房子的简单图像通过折纸打开的方式“打碎”,添加组合构成新的图像,这不仅仅是新图像的呈现,而且隐含其中的是孩子们生活经验再现的一种情景。与以往光凭想象绘画方式不同的是:此活动“有中生变”,而不是“无中生有”。根据打开的两个图像之间形成联系,借助画面建立合理的联想,构成新的图像,旨在让每个孩子敢想敢画,帮助每个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充分体验想象的乐趣。
该活动对每个幼儿都是一次新的尝试,不但要求幼儿具有较强的造型能力,还要敢于大胆想象创造,是一次较大的挑战。由于我采取了游戏的方式进行,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在游戏中把握方法
要使“超级变变变”获得成功,有三个关键:一是能将原有的图像一分为二后,重新定义为某一物体的部分图像;二是能逐步添加后使该物体的`图像变得清晰;三是能围绕该图像进一步想象,使画面丰富,从画面上使幼儿了解创造的步骤方法。如果按照惯例运用演示或交代规则的方法,必然困十分繁琐而使幼儿望而生畏。为此,开展了以下三次游戏:
第一次游戏:小蛇变大象
我拿出折叠纸上的小蛇,模仿魔术师的语气让幼儿观察:“这是一条小蛇,看一看上面、下面、后面都没有东西,只有一条小蛇”,然后有意吹上一口气,再打开纸:“呼……变大象!”使幼儿了解一切变在折叠纸打开后的再定义中。
第二次游戏:小蛇变小船
互垂续以上方式,让小蛇变小船(在观察讨论中初步掌握变的关键)。请幼儿思考“小蛇还会变大象吗”得到否定的回答后,打开谜底是小蛇变小船,进一步引导观察讨论:小蛇的头尾变成了什么,哪些是新变出来的。
第三次游戏:小蛇变娃娃
再次延续以上方式,和幼儿一起将小蛇变成小朋友。通过师生互动共同演示,验证了以上方法,为选取其他图像开展想象创造条件。由于我把方法融人三次不断变变变的游戏情境中,又分解了难点,使幼儿觉得十分有趣而跃跃欲试。
二、在游戏中敢想敢画
这个活动不但需要幼儿大胆想象,而且要将自己的想象变为清晰的图像,这与他们日积
月累的认真观察、有意记忆积累的表象分不开,否则就会出现“想得出画不出”的状况。为了消除幼儿的顾虑,在创作前我将幼儿分成橘子队和房子队进行团体擂台赛。并用“谁已经想好了,橘子变什么?房子变什么?到我耳朵旁悄悄告诉我。”无论幼儿在我耳边说什么,我都用“很好!不错!真想不到!”等加以赞扬,这一小小的举措,给了幼儿很大的激励,虽然他们此时不一定有独特的奇思妙想,但游戏式的启发又为大胆表现埋下伏笔。在以后的想象创造中,我还根据幼儿的现场反应,或提出问题或提出建议,扩大幼儿思考想象的空间,增强了想象的丰富性,提高了画面的生动程度。
三、在游戏中体验成功乐趣
活动结尾的一场擂台赛使游戏进入了高潮,由于谁都不知道对方变出的是什么,这一悬念牵动着每一个幼儿的思绪,随着两队幼儿的轮番邀请,谜底一个个揭晓,创造的成功体验也随之加深。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7
一、说教材:
《纲要》中在幼儿园艺术教育目标中指出:“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幼儿美术教育不以幼儿掌握美术技能为主要的目标,而是希望幼儿在自由、宽松的美术创作活动过程中逐渐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获得艺术感受,同时促进幼儿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发展。所以,此次活动我不规定幼儿一定要把机器人画得惟妙惟肖,而是让幼儿通过已经学过的各种几何图形进行组合、变化,大胆的设计创作出各种各样机器人,体验几何形状变化带来的美感和美术活动的快乐。
机器人是幼儿感兴趣的玩具,在幼儿园和家里,小朋友都接触过各种各样的机器人,还有在图画书、动画片、科普读物、照片等影音图像资料中都见过机器人,机器人神器威武的形象深受幼儿的喜爱。机器人有着奇特的造型和神奇的本领,能给幼儿非常大的想象空间和激发他们强烈的创作愿望,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此外,实际生产中机器人本身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离不开大胆创新,让幼儿对机器人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及萌发他们初步的创新思维,是本次活动的目的所在。
二、说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各种图形进行组合变化,设计各种各样的机器人;
2、了解实际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机器人,按自己的想象设计机器人,萌发初步的创新意识;
3、提高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想象创作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学习运用各种图形进行组合变化,设计各种各样的机器人。
活动难点:大胆想象,设计和创作机器人。
三、说教学方法:
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此次活动的'主题,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多媒体课件法:
此次活动中,我借助多媒体手段贯穿活动始终,目的在于让幼儿形象地感知和欣赏机器人。通过“会说话”的机器人课件,向幼儿展示和介绍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帮助幼儿感知机器人的造型及其功能等。通过机器人的语言代替教师的语言,比教师直接的讲述更为生动,富有趣味性,也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这也是本次活动的亮点。
2、观察讨论法:
通过观察,幼儿可以形成对机器人的整体印象,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幼儿把握机器人各种造型的特点。而在观察后进行讨论,则能让幼儿加深对不同形状组合、变化带来的不同造型的机器人的印象。本次活动中,为了启发幼儿运用不同形状的图形组合来设计机器人,我通过让幼儿观察多媒体课件、图片、玩具等材料,说一说机器人可以用什么形状的图形来组合,机器人的身体、头部、四肢等可以用什么图形来表示,还可以用什么图形来装饰机器人的盔甲等等,让幼儿感受变化的、不同图形的组合能让机器人看起来更神奇和威武,从而突破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3、欣赏评价法:
幼儿创作结束后,将幼儿最终完成的作品进行集中展示,让幼儿挑选同伴中自己喜欢的作品(也可以选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各自作品的特点及优点。通过欣赏评价,有利于达到分享交流的目的,让幼儿学习他人的创作技巧,也有利于让幼儿体验创作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四、说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在开展本次活动前,我让幼儿回家与爸爸妈妈一同查找图像、科普书籍、影像等资料,找到自己最喜欢的机器人。同时,让家长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广泛应用的机器人,机器人帮助人类做了哪些事等等。此外,幼儿经常看到关于机器人的动画片,玩过各种机器人的玩具,积累了很多关于机器人的感性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前期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幼儿带来的机器人图片;机器人的玩具;白纸、画笔等等。
五、说教学过程:
本次活动中,我设计了4个环节,可以概括为“欣赏观察——想象讨论——设计创作——欣赏评价”四个部分。
(一)幼儿观看、欣赏多媒体课件和机器人图片——感知、观察机器人造型及创作特点,了解实际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机器人。
1、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幼儿介绍实际生活在广泛应用的机器人。
机器人: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机器人,欢迎来到神奇的机器人世界。现在,小朋友们跟着我进行一次科幻之旅吧!(课件内容:5个在不同领域工作的机器人分别围绕名称、功能等进行自我介绍)
(作为活动开始部分,以“会说话”的机器人课件直接进入活动,是为了能够在活动一开始就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对机器人的好奇心和兴趣。让幼儿了解实际生活中的机器人,探索机器人的世界,能够打开幼儿的眼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增强求知欲,同时也是在幼儿记忆中留下丰富的视觉的形象,丰富幼儿关于机器人的经验,为后面幼儿大胆想象设计机器人做铺垫。)
2、幼儿分享、交流机器人图片。
机器人:我还听说你们回家和爸爸妈妈帮我找了其他好多好多机器人朋友,真开心!请你向我和其他小朋友介绍一下你带来的机器人朋友吧。
幼儿上前将带来的图片给教师,教师将其展示在全体幼儿前。幼儿讲述自己带来的机器人长什么样,它是什么形状组成的,他能用来做什么等等。教师抓住幼儿讲述过程中的主要信息,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机器人的主要特征,分析机器人可以由哪些图形组成。
教师:可以用什么形状的图形来表示机器人的身体(头部、四肢等)。
教师:还可以用什么图形来装饰机器人的盔甲呢?
(这一环节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感受变化的、不同图形的组合能让机器人看起来更神奇和威武,突破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二)“我是小小设计师”—— 大胆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创意,分享同伴多样化的设计。
机器人:哇,小朋友为我介绍的好朋友都好厉害啊,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小朋友们是一名设计师,你们会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机器人呢?
幼儿进行大胆的想象。一段时间后,教师请幼儿上前大胆交流自己的创意,给大家说一说,设计的机器人长什么样,由什么形状组成的,能够为人类做那些事。
(让幼儿先进行足够的时间的想象酝酿,不至于匆忙下笔创作。交流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原有经验,联想和迁移在各种资料中关于机器人的形象和用途,同时也是在交流中探索、发现基本的创作思路,为接下来的创作提供支撑。)
(三)幼儿设计创作,教师个别指导——学习运用各种图形进行组合变化,设计各种各样的机器人。
1、幼儿按照自己的想象画出机器人;
2、教师启发幼儿用不同的图形组合创作,并注意变化;
3、教师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进行创作。
(这一环节的设计,我既根据个别差异给予幼儿技法上的帮助和注重他们思维的发散,又给予幼儿充分的创造空间,将大部分时间留给幼儿进行自主创作,始终扮演幼儿创作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幼儿创作过程中,我注重让幼儿在宽松、开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美、表现美,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观和表达方式,及时肯定他们的努力。)
(四)幼儿相互欣赏评价——分享交流创作技巧,体验创作的快乐。
将每一个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前面,请幼儿欣赏并相互点评。也可以讲述自己的作品。教师主要围绕目标1引导幼儿有针对性的观察和欣赏作品:
教师:你喜欢哪一个机器人?为什么?
教师:这幅作品主要用了什么形状来设计机器人?
(我指导幼儿进行相互欣赏,尝试分析、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从而让幼儿充分表达对美的体验,以及提高他们审美能力,获得美术活动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五)活动结束
机器人小结:今天小朋友设计了好多种机器人,为机器人王国里添了好多新朋友。这些机器人身上的有不同的形状,真漂亮。原来变化一下就有很多类型的机器人了。真感谢你们!
(以机器人与幼儿对话结尾,达到活动首尾呼应的效果。通过点出形状组合的变化,帮助幼儿掌握本次活动的重点。)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8
说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已经认识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知道一些交通规则;但他们对于各种安全标志认识很浅,不能很好地把握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对一些有可能会造成伤害的事件缺乏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幼儿是安全活动的主人,掌握一定的自我安全保护的方法,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重点。我园地处县城,马路上各种车辆很多,交通路况比较复杂,引导幼儿掌握一些交通安全知识尤为重要。新《纲要》指出:“应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志和文字符号的兴趣”,结合大班“认识标志”这一主题,我从众多的交通安全标志中选择了一些贴近幼儿生活、能为他们所理解的标志符号,设计与组织实施了本节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轻松学习,增进了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
说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交通安全标志,了解常见交通标志的含义。
2.尝试设计标志,体验创作的快乐。
3.进一步巩固安全意识。
活动目标在整个教育活动中起着导向作用,也是教育价值的具体体现。基于此认识,我把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作为目标制订的前提条件。本次活动中,我制订的三个具体目标既能围绕教育总目标,又能突出教学内容自身的教育价值,显性之处在于力图通过强调交通规则与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幼儿从小就能读懂标志、按照标志的要求来规范自身行为或影响成人行为,达到人人都为创建“平安社会、平安校园、平安生活”的理想愿景出一份力的教育目的;隐性之处在于能将知、情、意、行诸要素和谐地统一其中,同时指向于幼儿生活质量的提高:即安全与健康。
说重点难点:
重点:重点在于引导幼儿能根据标志上的图案分析与辨别基本了解安全标志的`符号、名称和意义,鼓励幼儿自己设计交通安全标志。
难点:进一步认识标志的规范性名称及其教育意义。如:指令标志、警告标志、禁止标志等。
说活动过程:
活动的基本流程:
谈话导入→在师生互动交流中感知学习并掌握交通安全标志的名称、特征、作用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幼儿制作标志、评价交流→游戏结束。
第一环节为活动的起始部分,以谈话活动“我找到的交通标志”导入课题。活动前我设计了一份调查表,请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到马路上寻找交通标志并记录下来,给幼儿积累了充分的感知经验。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交通标记,既有利于增进亲子间的交流,也让爸爸妈妈在和孩子一起寻找交通安全标记的过程中得到学习,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幼儿通过自己寻找交通标志,切身体会到交通标志在日常交通中的重要性。
第二环节,分别出示三类标志,引导幼儿认识。蓝色圆形,图案是白色的标志,都是指令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它们叫做指令标志。这些黄色的、黑色三角形边框,图案为黑色的标志,都是提醒警告我们要当心注意的,这一类警告人们的标志叫警告标志。这类红色圆环、中间有一斜杠,底色为白色,图案为黑色的标志,都是禁止我们做的事情的标志,那这一类禁止的标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禁止标志。禁止标志上的事情都是我们千万不能做的事情。因势利导的进行交通安全意识的教育,通过问与答适时地让幼儿明确:交通安全标志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告诉我们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哪些事应该怎样去做。所以,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交通安全标志上规定的去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和别人的交通安全,我们大家才能健康快乐的学习和生活。这个层面主要用来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完成第一及第二个活动目标,我认为应在这个层面的教学中体现如何把握《纲要》中所提出的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的理念,为此我在幼儿主动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作为一个教师在此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第三环节,采用操作活动法,让幼儿迁移学习经验,联系实际生活尝试设计并制作交通安全标志。在幼儿设计制作标志的操作活动中,我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加以引导:能力弱的可以继续完成他的设计活动,能力强的可引导他向其他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交通安全标志的意思。有的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是会寻找老师帮助,而教师则是把这个“包”推给了能力强的幼儿,建构了积极有效的生生互动。“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纲要.艺术》)倡导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现代儿童学习方式(《纲要.幼儿的学习方式》)这个层面也是完成活动的第三个目标的主要手段。
第四环节为活动的结束部分,采用游戏法让幼儿玩“开汽车”游戏,对所学的交通安全标志的内容进行巩固性练习。鼓励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交通安全标记,布置成马路的场景,大家一起看交通标记玩“开汽车”游戏结束活动。
说活动效果: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泰山”,为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我们对幼儿加强了安全教育的培养。整个活动过程环环相扣,思路清晰,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来精心设计教学问题,采取调查记录、师生互动、个体操作、游戏等教学方法,始终扣住“交通安全标志”这个要素把握教学重点、解剖教学难点。《刚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为每一个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本次活动不仅完成了预期设定目标,更旨在培养幼儿在的日常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识,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通过本次活动,孩子的安全意识得到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也得到提升,同时家长也能注意到生活中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记得活动结束后不久,季宇佳的奶奶就和我说,在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路上遇到红灯,看到路上没什么车子就想闯过去。季宇佳说什么也不肯奶奶闯红灯,还提醒奶奶:过马路一定要看标记,要注意安全不能闯红灯。说明安全意识已经牢牢地刻在孩子心中了。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9
一、设计意图
材料是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学习、创造的中介和桥梁,生活中的材料更容易引发幼儿浓厚的兴趣,激起创作的灵感。所以我选择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信封做原材料,根据孩子喜欢小动物的特点,设计了活动《纸袋玩偶》,即满足了幼儿的学习需要,又能够使幼儿在宽松、自由、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大胆的发挥想象,创作出形态可爱的动物形象。
二、目标定位
《纲要》在艺术教育的目标上强调,要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根据《纲要》要点和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我制定了如下活动目标:
1、利用纸袋通过剪、贴、画等技能表现各种动物的形象。
2、在活动中,使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得到提高。
3、萌发幼儿的创作意识,增强探索能力。
一个活动中最能体现课程目标的便是活动的重点,只有抓住重点,才能使整个活动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和顺序。根据活动目标和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位于:利用纸袋通过剪、贴、画等技能表现各种动物的形象。活动难点:使用剪刀,剪出对称、布置合理的动物形象。
三、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是实现活动目标的载体,活动材料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活动的需要。为了更好地达到活动目标,我做了如下准备工作:
1、信封若干、彩纸、剪刀、水彩笔、胶水
2、教师制作的纸袋玩偶范例四五个
3、背景音乐
四、说教学法
(一)、说教法
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从兴趣出发,引导幼儿自主参与,自主地选择,这是《纲要》中再三强调的。在本次活动中,我始终坚持这一理念,给孩子创设宽松的环境与自我表现的空间,允许幼儿自由,常加以激励和引导性启发,从而激发幼儿创作的热情,并根据幼儿的需要适宜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更好地掌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我采用的教法主要有:
1、直观法:通过欣赏、观察教师提供的范例,刺激幼儿的视觉,激发创作的欲望。
2、谈话法:谈话是语言沟通的最基本方式,谈话能带给幼儿轻松愉快的心情。
(二)说学法: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真正发挥了幼儿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幼儿通过探索、尝试和动手操作,创作出形态可爱的动物玩偶。
五、活动过程
1、教师以带幼儿参加动物狂欢会的情境出示众多纸袋玩偶范例,激发幼儿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这些小动物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将幼儿分成几组,每组分两个纸袋玩偶,让幼儿观察、讨论这些纸袋玩偶是怎样制作的,分析会用到的.材料、工具。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待幼儿观察讨论完毕后,每组选一名代表介绍自己观察、讨论后的结果。
3、每组选一名幼儿到老师这儿领取所需材料和工具,进行纸袋玩偶的制作。
本环节中,老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制作出漂亮可爱的动物形象。活动中教师不断地鼓励幼儿大胆构思出独特新颖、与众不同的作品,这就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通过这一环节,幼儿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增强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而且自始至终都是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工具,探究制作方法,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4、幼儿带着自己制作的动物玩偶和老师一起参加动物狂欢会。教师播放音乐和幼儿一起自由表演。
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作品栏中,在区域中投放更丰富的材料,为幼儿提供继续创作的机会。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10
各位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上的是一节大班的美术欣赏活动《红色中的和谐》
从本学期开始,新教材里有了多了名画欣赏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接触经典绘画作品,直接与大师作品对话,更好的促进幼儿欣赏能力的发展,孩子们对活动也很感兴趣。于是在感受名画构图、色彩、线条的同时,我又为孩子们选择了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画,本次活动我们以“红色中的和谐”作为欣赏内容,《红色中的和谐》是马蒂斯成熟期的代表作。画中描绘了一个室内的场景,其中有精心布置的桌子、衣着整洁的女佣、鲜艳的桌布和墙纸、两把椅子和一扇窗户;通过窗户,画家还描绘了一片室外的自然景色——绿色的草地、黄色的花朵、几棵树和一所房子。作品非常符合大班幼儿思维和认知的特点,活动中试图打破幼儿的视觉习惯,让他们感受冷暖色的对比,从而通过欣赏活动丰富幼儿的创作经验和创作水平。
但对于大班第一学期的幼儿来说冷暖色的对比稍有困难,因此,我把此活动的目标制定为1、通过欣赏名画,感受作品中冷暖对比色和直线、曲线的动静对比,幷能尝试把冷暖对比色运用到幼儿绘画中去。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艺术表现力。
准备的材料有“课件马蒂斯的作品”、“空白的画——《家》”。课件制作巧妙、颜色鲜艳,冷暖对比强烈,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孩子在欣赏的过程中体验了美感,提高了观察兴趣。
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教学法、提问法并按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先让幼儿看名画,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画面中所运用的冷暖对比色以及动静对比等内容。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整个过程中我始终本着“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通过让幼儿自由欣赏、集体交流、教师小结,让幼儿理解作品的特点。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幼儿进一步理解作品冷暖色的运用,并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创作。
在本次活动中,我依据大班幼儿的特点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感知与讲述。
二、分析与解释。
三、幼儿作画。
四、结束活动。
在第一个环节感知与讲述中,我直接出示名画让幼儿观察,通过几个简单的提问让幼儿说说画里有些什么,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探索的动机,建立幼儿已有经验与新学习内容的联系。让幼儿初步与大师作品直接主动对话,他们潜在的艺术潜能被调动了。这些问题比较简单,可让幼儿自由讲述,我不做任何评价,只要孩子能说出就可以。本环节中发现孩子们还是比较积极去观察的。(上课过程中发现的积极还是不足)
在第二个环节分析与解释中,重点引导幼儿通过欣赏名画,感受作品中冷暖对比色和直线、曲线的动静对比。首先让幼儿说说看到画中很多红色的感觉,然后在再通过提问“画画的.人除了用红色还用了什么颜色?”引出冷暖对比色在作品中的运用。接着让幼儿找找画中哪些地方用了对比色?在幼儿充分讲述后,我做了一下总结,帮助幼儿理清思路,使幼儿加深印象。动静对比环节中,我请幼儿通过观察,找出哪里用了直线,哪里用了曲线。然后再谈谈看直线和曲线的不同感受。为了加深幼儿对直线和曲线动静对比的认识,我请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一下。幼儿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上课过程中发现的积极还是不足)欣赏活动不能只注重对一件作品的欣赏,还必须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和运用,从而使幼儿获取丰富的知识和欣赏经验。因此,我在介绍画家的同时,又请幼儿欣赏了马蒂斯的其他作品,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画家大量运用强烈对比色彩的风格。
第三个环节是幼儿作画,我设计的是,出示一副未涂颜色的画——《家》,并问幼儿“小朋友你自己的家漂亮吗?”以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再通过欣赏色相环,引导幼儿把对作品中冷暖色调的理解运用到自己的涂色作品中,培养幼儿的艺术表达力。从幼儿的作品来看,多数孩子颜色涂的还是很有创意的。
第四环节结束活动,我请幼儿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客人老师,既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过程中发现的积极还是不足)
活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很多艺术教育的内容是来源于生活,内容的选择是以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马路是幼儿熟悉的环境,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尤其是马路上各种各样的车,深受幼儿喜爱,本活动贴近生活,是幼儿所熟悉的,易于接受的,能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二.说教法
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及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本活动运用了示范与范例法、观察分析法、操作法来帮助幼儿建立起各种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并大胆制作小汽车,设计出自己心中的马路。
示范与范例法:老师直接示范给孩子看,学习一些关键的技能;在黑板上画上制作小汽车的图示。培养幼儿看图示折纸和回忆已有经验的能力。
观察分析法:幼儿已经有过外出观察马路的经历,在课中可以互相交流关于马路上马路旁的景象。
操作法:幼儿动手操作制作小汽车,并装饰汽车,最后还有合作装饰一条马路。让幼儿主动探索和学习,获得制作汽车,装饰马路的技能。操作法对幼儿学习美术具有决定性意义,因而操作是本活动的主要环节。布卢姆提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每个幼儿都能达到高水平的.学习。因此,在操作中,我想尽量让幼儿有充足的时间来操作材料,在充足的时间里积累经验,以获得装饰技能。
三.说怎么教
首先通过猜谜游戏带入汽车,引出马路,让幼儿互相交流马路上的景象,并出示简单的马路图,让幼儿观察发现,各种汽车做法不同(折、画、剪贴),一起幼儿折汽车的兴趣。
在制作小汽车时,我想通过图示,让幼儿尝试边看图示边折纸,在考虑到这是新内容的情况下,我决定在幼儿无法完整折出汽车的情况下,带领幼儿一起看图示折,针对部分不会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这部分时间会用的比较长。
将幼儿分组,把汽车贴在事先准备的“大马路”上,幼儿合作将心中的马路画下来。
最后将各组的马路合并在一起变成一条更大更长的马路,幼儿给其取名字“热闹的马路”呼应主题。
四.说教学程序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说出马路上热闹的景象。
2.尝试边看图示边折纸,并会添画马路上和路旁的景象。
3.体验合作的快乐,感受马路上的热闹。
活动准备:白纸、油画棒、剪刀、双面胶、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通过猜谜的方式,引出汽车
1.谜题:充气橡皮腿,喝油不喝水,送人有载货,奔跑快如飞。(打一交通工具)
答案:汽车。
2.(出示汽车卡片)今天老师也带来一辆汽车,现在我们就跟着它去马路上转转吧。
3.小朋友回想一下马路上和马路旁边都有些什么?(树,汽车,人,红绿灯,斑马线等)
4.马路上有这么多东西啊,老师今天带来一幅图画,我们一起来看看!
5.图画画的是一个十字路口,上面都有些什么?
6马路上的汽车有什么不同?(引出有画的有剪了贴的还有折了贴的)
7.这种折汽车你会折吗?想学吗?
(二)尝试边看图示边折汽车
1.请小朋友拿出一张白纸,边看图示边折。
2.分步请幼儿讲解他是怎样折的(如对边折等)
3.在重点难折的地方,先请幼儿尝试自己看图折,不会的话再跟随老师折。
4.给自己的汽车涂好看的颜色
(三)操作活动:装饰马路
1.分成2组,将折好的汽车贴到马路上。
2.在空的地方用记号笔添画各种各样的汽车,把马路填满。
3.在路旁画上你以前看到马路旁的景象(如树,房子,人等)。
(四)评价,并给马路取名字
1.将两组的图画粘连在一起贴在黑板上,让幼儿自由评价这幅大图。
2.提议给这大图取个名字。
3.最后采用:热闹的马路。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12
一、设计意图
《彩色的糖果娃娃》选自于小班上期11月教学主题活动《生活棒棒糖》,在孩子的生活中,有许多自己喜爱的东西,洋娃娃,小汽车,新裙子,小发夹……不管孩子们的喜好有多么不同,怎么变化,都有一个共同的最爱,那就是色彩鲜艳,形态各异,味道甜甜的糖果。孩子经常吃糖果,知道糖果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味道的,对于糖果有浓厚的兴趣,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两三岁的孩子对于色彩的感知比较敏感,能辨别几种不同的基本颜色,并喜欢用色彩表现熟悉的事物。我以新《纲要》中“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实经验,又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依据,以糖果来开展活动,既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又能充分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既能很好地感知色彩,又能轻松学习绘画。在之前的学习生活中,幼儿对红、黄、绿三种颜色已有初步的了解,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彩色的糖果娃娃》主要让幼儿对这三种基本颜色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并能大胆地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涂色活动。
二、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我班孩子现有的实际发展水平,结合教材内容,我拟定了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感知糖果的色彩,通过与糖果娃娃做游戏,加深幼儿对红、黄、绿三种基本颜色的认识。
2、引导幼儿参加糖果涂色活动,能大胆选色进行涂画。
3、引导幼儿初步感受、体验涂色的快乐,激发孩子作画的兴趣。
三、活动重难点:
一个活动当中最能体现活动目标的部分便是活动的重难点部分,如果抓住重点就能使整个活动的进程有的放矢,从而合理地安排活动时间及顺序。根据小班孩子的学习发展目标和活动内容,我把活动重点定位在引导幼儿感知色彩,加深幼儿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我班的孩子都是新入园的幼儿,他们是刚开始接触美术活动,喜欢绘画,但是对于涂色有一定的困难,于是我将活动的难点定为引导幼儿大胆选色进行涂色活动。那么,怎样在活动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呢?
首先,根据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在活动中,我创设了“到彩糖王国做客”“糖果加工厂”这样的情境,让幼儿能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进入到活动中。小班幼儿是在直接的感官体验和具体的行动中获得知识经验的,所以我让每一位孩子都动起来,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玩一玩、画一画、尝一尝等多种方法来获得对糖果娃娃色彩等多方面的认识,感受糖果色彩的美,这是幼儿进行学习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另外,教师进行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幼儿主动感知,也有助于幼儿对颜色有进一步的认识。其次,两岁多的小朋友是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世界里生活的,他们只喜欢在有趣的`游戏中去参与学习,所以我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结合他们的兴趣点,我设计了“和糖果娃娃做朋友”,“送糖果娃娃回家”等非常好玩的游戏,让所有的小朋友都在快乐的游戏中去感受、体验学习的乐趣,巩固对颜色的认识,自然地达成活动的目标。幼儿选色、涂色这个教学难点则通过开始部分的游戏奠基和教师的示范讲解、个别指导等多种方式,逐层解决这一难点,同时让幼儿感受涂色活动的快乐。
四、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达成活动目标,帮助幼儿有效学习而进行的,充分的课前准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了可能性。根据活动的需要,孩子们需要提前做好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了解,有一定的颜色辨别经验。环境是孩子学习的重要伙伴,在孩子与环境对话的过程中,孩子能主动地获得一些有益的经验,所以我提前创设了“生活棒棒糖”主题墙和“包糖果”区角游戏。结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我为孩子提供了以下活
动材料:制作了色彩鲜艳、造型夸张的糖果国王头饰,糖果图,三种颜色的糖果娃娃的家,旨在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引导幼儿感知、辨别色彩。为幼儿提供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糖果,丰富的作画工具,包括红、黄、绿颜料、棉签,糖果涂色操作纸,目的是让每一位幼儿都参与其中,通过观察、游戏、操作感知色彩,表现色彩,达成活动目标。
五、活动过程
整个教学活动分5个环节:活动导入,感知色彩——糖果加工,涂色讲解——幼儿操作,尝试涂色——展示作品,分享交流——活动延伸,品尝糖果。
(一)活动导入:引导幼儿进入“彩糖王国”,感知糖果的色彩。
教师以彩糖王国国王的口吻,用简短、生动的语言欢迎小朋友来到彩糖王国做客。通过启发式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吃过吗?什么味道?是什么颜色的?”“在篮子里看到了
哪些颜色的糖果娃娃?”引导幼儿观察糖果的颜色,激发幼儿参与探索的积极性。
在感知糖果的色彩这个环节,我运用了两个游戏加深幼儿对颜色的认识。让幼儿“和糖果娃娃做朋友”,请幼儿自选一颗糖果,说出自己和什么颜色的糖果娃娃做朋友,为下面涂色活动幼儿选色做好准备。“送糖果娃娃回家”让孩子按照颜色将糖果娃娃送回家,引导幼儿认识、辨别颜色,感知色彩。
在这一环节,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以糖果为切入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通过观察,自己发现颜色,认识颜色,通过自己的感知、体验来加深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
(二)、教师创设“糖果加工厂”的情境,引导幼儿为糖果涂色。
这个环节在活动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要巩固幼儿对色彩的认识经验,又要引发下面的涂色活动,为涂色活动做准备。我引导幼儿来到“糖果加工厂”,观察加工好的糖果娃娃衣服的颜色。请幼儿指一指,说一说,哪些是红色、哪些是黄色、哪些是绿色?自然就引出了这些糖果娃娃是棉签、颜料加工的。
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对于涂色还比较缺乏经验,这就需要教师以讲解、示范帮助幼儿突破难点。那么,教师要如何进行讲解和示范呢?根据小班孩子的学习特点,我运用了简短、有趣的儿歌,引导幼儿学习绘画。如握笔儿歌“三兄弟,来帮忙,一起握住棉签棒”,蘸色儿歌“小棉棒,吃果酱,蘸一蘸,舔一舔,香香甜甜不掉酱”,涂色儿歌
“小公主,来跳舞,跳过去,跳过来,千万别掉下大舞台。”
通过设置一个为糖果加工厂的情境,会让幼儿有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很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教师的示范讲解,也能让幼儿加深对颜色的认识,同时习得用棉签涂色的一些简单的方法。
(三)、幼儿涂色操作活动。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和帮助者,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师幼互动”,在这个操作环节教师更要注重与幼儿的对话,和幼儿进行互动、应答。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帮糖果娃娃穿衣服。重点帮助选色、涂色有困难的幼儿。这个环节占整个活动的大多数时间,幼儿的涂色能力水平不一,有的涂得快,有的涂得慢。完成得快的孩子,可以先在休息区进一步感知糖果,感受一下糖果的软硬、大小、形状,观察一下糖果包装纸上的图案、颜色,或者看一看书,等待还没有完成的幼儿。
(四)展示糖果,交流作品。这个环节是整个活动的一个小结和提升,在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中将幼儿获得的经验进行整合、交流。我主要以谈话的方式请幼儿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糖果娃娃,给糖果穿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糖果娃娃都有哪些颜色,是怎样画的。同时,也欣赏一下同伴的作品,看看别人的糖果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请幼儿将绘画成果分类展示在“糖果加工厂”,则可以给幼儿一个对糖果色彩整体感知的机会。这一个环节,既为了展示幼儿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创作成功感,又锻炼幼儿说短句的能力。最后是整理物品,虽然小班的孩子还不太会整理物品,但是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到整理活动中来,让孩子渐渐地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五)、延伸活动:幼儿集体品尝糖果,分享糖果的甜蜜滋味。此环节给予每位幼儿充足的时间去感知糖果的色彩,乃至它的形状、大小、软硬,包装纸上的图案,闻一闻它的香味,品尝糖果独特的味道,获得对糖果更多的认识。同时教师还引导幼儿:甜甜的糖果不能多吃,容易蛀牙,每天早晚要刷牙,保护我们的牙齿。此环节渗透了科学、健康等领域多方面的内容,让幼儿对糖果的认识更为深刻、全面。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13
一、教材分析:
“京剧脸谱”是主题活动“中国娃”中一个内容。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艺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涵非常丰富,然而幼儿对京剧接触很好,充满了神秘感。所以我以中国传统艺术-------京剧脸谱作为欣赏对象,一方面以京剧脸谱精致、绚丽、独特的装饰风格来吸引孩子,引起创作兴趣,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另一方面让京剧脸谱与其他内容相互渗透、推进,共同实现大主题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二、教学目标定位:
根据教材内容及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将教学目标定位为三点:
1、欣赏京剧脸谱,初步感受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
2、感受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激发创作兴趣
3、乐于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
三、重点和难点:
鼓励幼儿用对称的方法来画京剧脸谱,并用夸张的线条,丰富的色彩等表现京剧脸谱的特征。是活动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目标三中要求幼儿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四、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在本次活动中我运用了观察法、启发提问法、游戏法,示范演示法,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我改变以往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师说教,以及教师一笔一笔教画的那种旧方式,“以幼儿为主体”,利用课件,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穿插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真正体验玩中学,学中乐。另外,活动的结构是递进的关系:兴趣——游戏——创造,通过课件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游戏让幼儿掌握脸谱左右对称的特征,最后让幼儿进行创造,体现了层层递进的特点。
(二)学法:
活动中,我引导幼儿运用的观察法、讨论法、游戏法、操作法来获取知识。幼儿是学习的主人,在本次活动中,我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嘴说、动脑思考、动手创造,从而全身心的积极头入到活动中。
五、活动准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设计内容,活动准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幼儿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准备。要求幼儿在课前收集有关中国京剧脸谱的资料,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的引导幼儿多欣赏一些京剧片段。
教具及材料的准备。包括三个方面:
1、多媒体课件。
2、塑封好的半张脸谱若干
3、脸谱形状的纸人手一份、勾线笔、油画棒笔等作画工具。
六、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播放幻灯片,引起幼儿对京剧的兴趣。
通过提问:刚才看到了的是什么?他们和我们有什么区别?
然后老师小结:京剧是我国特有的,它是我国的瑰宝,表演京剧的人都要在脸上涂上浓重、鲜艳的色彩,穿上特制的戏服。不但中国人喜欢,连外国人也喜欢。
第二环节是通过课件欣赏多彩的京剧脸谱。
京剧人物脸上化的妆也很特别,叫脸谱。脸谱有各种颜色、各种图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吧!(通过课件欣赏脸谱)边欣赏边提问:
1、你喜欢这些脸谱吗?为什么?
2、京剧脸谱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每种颜色都代表什么样的人呢?(欣赏四种颜色的脸谱)
通过本环节,让幼儿了解脸谱的特点: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每个脸谱至少用了三种以上的颜色,色彩鲜艳、图案夸张,两边对称。红脸代表忠诚勇敢的人;黑脸代表正直、充满智慧;黄色表示凶狠、残暴;白色表示阴险狡猾的坏人。为幼儿后面的创作打好基础。
第三环节是通过游戏《找朋友》
本环节,采用幼儿最感兴趣的游戏,让幼儿再次感受脸谱的特征,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首先,教师出示半张的脸谱,请小朋友拿着半张脸谱去找它的另一半,找到后变成一个完整的脸谱。教师提问大家是根据什么特征找出?
最后教师再次小结:京剧脸谱两边的颜色、图案、位置是一样的,所以京剧脸谱的.两边是对称的。
第四环节是幼儿创作环节,也是本节活动的重点、难点所在。我是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解决难点的。
1、再次观看课件,进行提问,怎样来设计京剧脸谱?谁有好办法?
让幼儿通过观察,经验提升:最容易的一个办法是在眼睛中间找到中心点——就是鼻子。然后再画其他图案就很容易。
2、教师先提问、引导幼儿观察,然后示范操作。
眼部和嘴角的表情用夸张的线条表示,在脸上可装饰上不同的花纹,涂色时先涂小的色块,最后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3、幼儿作画,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与众不同的脸谱。
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本环节,教师先提问,引导幼儿带着问题进行观察并思考,然后再进行示范讲解,体现了“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精神理念。
第五环节是展示幼儿作品,幼儿作品欣赏是每个美术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展示幼儿的大好时机。教师及时表扬和肯定幼儿的想法和创造,使每一个幼儿积极参与讲评作品的活动。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早在小班、中班的常识课中,就有提到味道这一常识,幼儿对味道已经有了自身的感知,而本次活动正是前面知识的后续,新《纲要》指出:“艺术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手段。”而本次活动建立在幼儿对味道已经有所感知的基础上,让幼儿从感受到发现再到创造性的表现,幼儿喜欢贴近自己生活的东西,不喜欢拘泥于摹写对象的真实形象,因此我设计了《画味道》为题的美术活动。
这次活动,开始环节的动机呼唤,鼓动幼儿的积极性,过程中注重激活思路、启迪智慧、触发创新,在结束环节把幼儿的兴趣引向欣赏和获得满足上。能帮助幼儿通过尝与说回顾对各种味道的认识与感受,通过画,将自己的感受大胆、创新地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符合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通过交流与评价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活动中获得肯定与满足感。这个活动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2、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目标起着导向的作用。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材本身的`特点。整合了社会、认知、艺术、语言等领域,确立了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
(1)、运用不同的线、形、色大胆构图,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味道的感受。
(2)、通过尝味、说味、画味活动,激发幼儿大胆与同伴交流自己对味道的体验,在活动中得到心情的愉悦。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为幼儿能学会运用不同的线条、色彩、形状表现自己对味道的感受,并用语言表达出来,我将在后面环节介绍中做具体阐述。
3、说活动准备:
同时,我为本次活动做了以下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各种味道已有初步感知,能说出各种味道,掌握各种绘画的基本技能。
(2)、为了让活动更有趣味性,我将场景布置成 “食品展览会”能更好的激起幼儿的兴趣。
(3)、另外,本次活动的物质准备是:各种味道的食品,如:奶糖、柠檬、苦瓜、辣味牛肉干、黄莲、姜糖、穿心凉糖、话梅糖、酸梅糖、秀逗糖等等;为幼儿提供画纸、水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棉签等作画工具;为了让幼儿在作画时有一个轻松的环境,我准备了轻音乐一盒。
二、说教法:
在活动中,我运用了游戏法、提问法、操作法等。
首先是游戏法,游戏能调动幼儿的兴趣,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开始就以参加“食品展览会”的形式品尝食物,充分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其次是提问法,教师提问的准确性,能引导幼儿有目的的,仔细的观察,有利于幼儿进一步的学习与思考。
再次,我还用了操作法,让幼儿品尝各种味道,并将味道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自主性和
不错的创造性。使幼儿体验成功的乐趣,建立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此外,我还用了示范法、交流法、鼓励法,对活动加以整合,突出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地位,达到各个领域和谐统一,从而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认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提供幼儿熟悉的材料,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提高幼儿认知,锻炼幼儿的能力,本次活动我让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感官参与法:皮亚杰认知理论里提到:“幼儿必须通过自身活动发现,认识客观世界,不断建构,完善自己的认知模式。”在整个活动中,我将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通过尝、说、想,动手及动脑,进行学习,尝主要是尝味道,想是想想尝后的感受,说是将尝到的味道说出来,动手和动脑是让幼儿能动手将自己感受到的味道,用各种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体验创作的乐趣。
2、另外,还采用了交流法,《纲要》指出“幼儿不会独享个人的成功,他们总喜欢想方设法与他人分享,让别人接纳并期待别人给予的赞赏,互相启迪、互相促进。”因此我为幼儿提供了说味道的环节,在活动这环节,让幼儿充分地将自己的创意说出来,与同伴共同分享自己的成果,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说教学程序:
共有3个环节:
1、尝味道,激发幼儿兴趣。
2、画味道。
3、说味道。
第一个环节,我以参与“食品展览会”的形式激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自然的环境中进行品尝,并且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将品尝味道后的感受说出来,为下画味道做铺垫。如:在幼儿品尝前,让幼儿明确尝后要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可以从想到的和感觉到的等方面进行阐述。
第二环节画味道,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在充分的感受后,对味道有了初步的体验,我以引导语“如果要用画画的方式表现你吃到的味道,你会用怎样的方式呢?”从而让幼儿回忆起已学的绘画方式,并且让幼儿对绘画方式进行搜索,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知道并启发幼儿用线、色、形等方式进行绘画,丰富
不错的幼儿的实际经验,为幼儿提供各种可操作的材料,教师及时的给予幼儿鼓励与帮助,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第三个环节请幼儿谈谈自己的作品,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展示版上,为了让幼儿能从多角度进行阐述,教师进行示范讲解,让幼儿明确可以从什么角度对作品进行完整的阐述,如:“我尝到的是……味道,它给我带来……的感觉,所以我用了……的颜色和线条来表现。”另外,以欣赏的角度,让幼儿说出最喜欢的作品,互相交流评价,为幼儿提供自我表达的机会。通过这样的交流,让幼儿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他人,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的创造性。
接着教师进行总结,这样有利于幼儿知识经验的梳理。也为活动延伸做铺垫。
五、延伸推进:
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味道,并尝试用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尝试着画其他感觉,如声音、冷、热等,迁移幼儿已有经验。(根据本次活动设计)
六、效果预测:
整个活动能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应该能够抓住幼儿的兴奋点,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根据本次活动中,我使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和程序的设计,会对活动重难点有所突破,但是由于本次活动以幼儿创造性为主,无法预计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因此我将在活动过程中,及时关注幼儿的表现,适当调整教学方式,使幼儿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15
一、设计意图:
平常在生活中看到一些孩子们总特别喜欢吃饼干,而且在吃的过程中他们喜欢观察饼干的样子,饼干是幼儿们常见的东西,也是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所以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为幼儿设计了好吃的饼干这一活动,新《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激发情趣、激活兴趣;这次活动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在观察饼干,吃饼干的过程中,学会用自己灵活的小手把看到的、感受的用线条跟描述出来。画的过程中,我运用了儿歌的形式,让幼儿记住饼干的画法及步骤,反复念儿歌,作画,让幼儿能更熟练地掌握圆形有点饼干的画法。中途请幼儿上来试画,是为了更好地把画饼干的方法记牢,再根据幼儿作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让其他幼儿更好地掌握作画的要求。
二、活动目标:
1、把自己做的饼干送给别人吃,让孩子学会分享,有好东西大家一起吃。
2、让幼儿在愉悦的情绪下快乐作画,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3 、让幼儿掌握用笔画圆形和点的技巧。
三、重难点:
本节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根据儿歌去掌握画圆形和点的画法,然后对作画产生兴趣。
难点是:要学会儿歌,能画出圆形有点的好吃饼干
四、活动准备:
1、圆形的芝麻饼干
2、画笔,白纸
五、活动流程:
1、用律动操《饼干歌》引出课题。
2、吃饼干。
3、念儿歌,指导幼儿画饼干。
4、发纸和笔,让幼儿自己作画。
5、作品展示。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产生对饼干的兴趣,培养幼儿吃东西后擦嘴讲卫生的`好习惯。
2、会画出圆形和点。
3、能自己画出圆圆的,有点的芝麻饼干。
活动准备:
1、每名幼儿一块饼干
2、没人一张白纸,一支画笔,垃圾桶
3、动物模型
4、音乐
活动过程:
1、师生互打招呼。
2、做律动《饼干歌》情境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刚刚跳的这首律动操里面有什么好吃的吗?
幼:饼干师:那小朋友们喜欢吃饼干吗?
幼:喜欢
师:你们想吃吗?
幼:想教师出示一块饼干,让幼儿先观察,然后教师尝一口,说真好吃,又香又甜,硬气幼儿想吃的兴趣。
3、教师分发饼干,一人一块,记住吃完后要用纸擦嘴巴,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4、带出一群小动物,告诉幼儿,刚刚小动物们闻到了又香又甜的饼干味道,他们也特别想吃,可是老师已经将饼干发给小朋友吃了,我们请小朋友们为他们画一些好吃的饼干好吗?教师教幼儿在黑板上作画,说出:饼干是圆圆的,上面还有小芝麻点,请幼儿注意,这些小芝麻点要画在饼干的上面,不能掉在地上了。
5、边念儿歌边作画小饼干,圆又圆弯弯线儿把手牵,点上芝麻香又香,大家吃的哈哈笑
6、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再作画
7、请幼儿上来画,教师念儿歌。小朋友,你们是不是也想画好吃的饼干呢?那么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8、发纸和笔,放轻音乐
9 、评画,如:他画的是绿色的,芝麻点的很好,看着就香喷喷
10、把画送给黑板上的小动物们。
11、小朋友们,你们今天开心吗?那我们再把饼干歌跳一遍吧。放饼干歌,做律动,结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