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记5篇(精华)
即将要到一天的结尾了,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篇日记了。如何把日记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的日记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的日记 篇1
悠扬而清脆的上课铃响了,我拿起课本走上讲台。“老师好!”“同学们好!”我用目光检阅了坐得整整齐齐的孩子们。三十年,这样的情景记不清有多少回了,可每一次都有一种全新的感觉;三十年一路走来,几多辛酸,几多坎坷,几多喜悦,几多收获,我对钟爱的讲台仍是那么执着。
当年,我带着青春少女火一般的热情和对教师职业诗一般的向往,走上了讲台。还清楚地记得刚当老师时,我在一个很小的乡村小学教书。每个月只有十八元的工资,那时乡下还没有电,只有煤油灯。每天晚上我就在煤油灯下备课,批改作业,鼻孔里常常被熏黑,刘海常常被烧卷。可还是那么一丝不苟,全身心地投入。
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选择当老师,我跟他们讲了两个真实的故事。有个暑假的一天,我家的门被敲开了,门外站着一个高大英俊的小伙子,手里还提着许多东西。是谁呢?我一时想不起来。他看我不说话,就说:“老师,不认识我了吗?我是叶波啊。”仔细看,啊!眉宇间依稀还有小时候的影子。我急忙把他让进屋。他掏出两千元钱说;“老师,我是来还学费的,当年要不是你跟我垫学费,我肯定读不成书了。”我恍然大悟,那时乡下的孩子太穷了,一到报名时,好多家庭没钱,我就经常给他们垫上学费。我跟叶波垫过两期学费,我早把这事给忘了,可他还记得那么清楚,今天还特来还钱。我当然坚决不要,可他坚决要还。在推让中,我看到叶波眼睛红了,蓄满了泪水。他很深情地说:“当年的学费是不多,几元钱一学期,可没有这几元钱我就失学了,是你雪中送炭,让我能继续读书,这恩情我一辈子不忘。现在我能挣钱了,虽然不多,但每次回来看到村里失学的孩子,我就会想起你给我的帮助,我就要拿钱给他们,让他们继续读书。”我被感动了,那么小的一件事,却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美好的'记忆,我突然感到了一种责任,一种责无旁贷的责任——塑造人的美好心灵。学生眼中的老师就是表率,就是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叶波初中毕业后,家里再也没有钱供他读书。他就出去打工了,他非常肯干,老板很赏识他,让他到车间里学技术。他悟性快,很快掌握了修理车床的全部技术,成了一名技术工人。今天他特地来看望我,站讲台的所有辛苦劳累,在一刹那间全部消失。老师的光荣和神圣,那种成就感使命感,让我激动得一塌糊涂!
还有一次,我教毕业班,白天上课,改作业,辅导学生;晚上,看书备课,熬到深夜。不久“美尼尔氏”综合症犯了,头晕得厉害。我还坚持去上课,豆大的汗珠直冒,脸色蜡黄,孩子们吓得不准我上课了,和其他老师一起把我扶到医院里。几个小姑娘伤心得直哭,拉着医生要他救救我。医生哭笑不得,告诉他们,我的病不要紧,主要是太累了,休息一阵就好了。我躺在医院输液,难受得很,孩子们就轮流给我讲笑话,逗我开心。跟我朗诵诗歌“曾记得老师窗前的灯光,曾记得老师期待的目光,曾记得老师耐心的叮咛……”我虽然很难受,但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使我忘记了病痛。看着眼前花朵般的笑脸,我就想啊,这—生注定与讲台结伴了。因为我发现我的心灵只适合于教学,我的世界里不能没有学生,我的生命已经和讲台连在了一起,我对自己的选择也无怨无悔。
人一生的选择很多,默默无闻、流光溢彩、轰轰烈烈。我选择了粉笔做武器,奋战在三尺宽的讲台上,谱写天下最美的诗篇,雕塑人的灵魂,当然我就选择了默默无闻,选择了平凡、清贫、辛苦、耕耘和奉献!
我的日记 篇2
由于工作原因,我每天六点多就要起床,今天,我依旧起的很早。一起穿,就觉得浑身乏力。我有早起空腹喝水的习惯,我觉得这样促进新陈代谢,利于保持身材,我知道自己长的一般,所以好的身材是我所一直追求的。
一杯温水下肚,乏力未减,只觉腹中一阵翻江倒海,突然恶心,难受,一低头,就一阵接着一阵呕吐,吐出的是刚刚喝进去的水,一种说不出的难受,眼泪鼻涕喷涌而出。过了好久,才感觉好点。于是,给你打电话,说我吐了,本希望你能关心几句,结果你只是淡淡的说了句:我知道了。挂了电话,内心失望又难过,自从嫁给你,生下儿子,这几年备受煎熬,你母亲强势,你劝我一忍再忍。你又如此,当初不顾一切嫁给你,如今,生病换不来一句温言细语。
中午一点多,我给你打电话,你说午睡,忘了给我打电话,你没有问我好点了吗,我也没说,你急急忙忙挂了电话,我望着手机发了阵呆,整装上班。
下午四点多,我还在上课,你打来电话,问我在干嘛,我说在上课,你说你不信,怎么那么安静,我说学生在写作文,你挂了电话。
最近我得了一次重感冒,又碰上生理期,前天还拉肚子,今天又呕吐,一整天都没有力气,吃饭也没有胃口,整个人恹恹的,我需要你的关心,你是我托付一生的`人啊!
晚上,你打来电话,问我干嘛,我心中有气,反问你,怎么不给我早点打电话,其实,我想问你,我生病了,你怎么都不问一下,我渴望你关心下,问问我好点了没有,只是我想错了,我的反问激怒了你,你很生气的说,你忙了一天了,我还质问你,你真怀疑,我俩的结合到底是对是错。我脑袋嗡的一下,泪水不争气的就留了下来,你则问我:你哭什么,我哪里又惹你了,你说了一连串脏话。没想到我的泪水,没有换来你的温柔,换来的却是你一连串的恶语相向,自从有了孩子,你便有了筹码,分开成了你吵架的口头禅,我爱你,是你威胁我的资本。
我嘤嘤的哭,而你却气急败坏的挂断了电话。近些时候,一不如意,你就挂我电话,事后,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久而久之,这些便成了我内心的伤。我与你,只是一个可以做饭,洗衣,带孩子,挣钱的工具。我不需要情感的滋润,就连那夫妻之间的事,也是可有可无。
此时,也许你早已入睡,而我却泪流满面,长久的冷暴力,让我内心无比痛苦,我渴望被关心,被呵护,被疼爱,而那个本能给予的你,却无视,我怕有一天,有那么一个人,比你更懂得怜惜,我久久未被滋润而干涸的心,也许会再度怒放。然而,我更渴望你能懂得疼我,能够珍惜我。
我的日记 篇3
小时候,快乐是得到一颗甜甜的糖果。
那时的我,只不过是一个天真无知的小女孩。有一次,邻居家的孩子砸吧着嘴,吃着甜甜的糖果时,我见了,心想:哼,没什么了不起的,我找外婆要去。回到家,我就想外婆大声嚷嚷:“外婆,我也要糖果!”外婆说,只有好孩子才可以吃糖。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多么大的诱惑啊!于是我便开始帮奶奶洗碗,结果那些碗被我摔得惨不忍睹,外婆“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从外公的棕色大外套的口袋中拿出了一粒包装精美的糖果递给我,我把它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里,心里感到无比欢快。
上幼儿园了,我最大的快乐就是能够得到老师手中的小红花。
每当看到周围的小伙伴胸前耀眼的小红花,我心里又是羡慕,又是嫉妒。下定决心一定要得到小红花。于是,一向不爱说话的我,在一次英语竞赛的时候,竟破天荒的站起来大声回答,虽然有点口齿不清,但老师还是给了我一朵小红花,看着胸前的小红花,快乐和自豪不禁从心底油然而生。
上小学了,我慢慢从幼稚的顽童变成了懂事的小大人了。对于快乐的认识有递进了一层,现在,对于我来说,快乐=和知心的伙伴一同谈心,一同玩耍。
现在,我交到了以一位我最信任的伙伴,她便是——徐丽钠。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总能感受到无比的快乐。在我伤心时,难过时,使她鼓励我站起来;在我喜悦时,是她告诉我,不要骄傲,加油!她,便是我现在开启快乐宝箱的.钥匙。
成长的快乐,像河流一样向前流淌,它的意义一次次向前递进;成长的快乐,像婉的歌声,美妙的音律在心间来回晃荡;成长的快乐,像风的歌谣,美妙而梦幻,使人意犹未
我的日记 篇4
课余生活就像云儿般悠闲,鸟儿般自由,更像鱼儿游泳时的轻松。我有许多课余爱好,如轮滑、跳舞、画画、下棋、读书、爬山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读课外书了。对我来说,读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乐趣!
每个星期我都会读一本到三本的课外书,不管它是童话、寓言,还是作文选集,我都喜欢。因为在读书中,让我学会了不少知识,收获了不少快乐。它会把我带到一个快乐的世界,一个知识的.海洋,于是我迷恋上了读书。因为这个 还 发生了个小故事呢:那是在上个星期天,我拿着向同学借的《狐狸妈妈》这本书坐在沙发上认真地看着,不一会儿,我就被书里面的故事情节吸引住了,就连妈妈叫我吃饭也没听见。妈妈无可奈何,只好先去厨房盛饭了。这时,我看到书中主人公的全家都被人类害死了,我伤心极了,“呜呜”地哭了起来。妈妈听见了,急忙跑过来,连声问:“怎么了,宝贝怎么哭了?”我泪眼朦胧,带着哭腔说:“小狐狸一家都死了,真可怜呀!”妈妈哭笑不得地说:“哦,你读书太认真了,已经融入它们的世界里了。好了,快点吃饭吧!”这时的我才缓过神来,不好意思地笑了。
每当我看课外书累的时候,就会去画会儿画、下会儿棋,或者去滑会轮滑来放松自己。我喜欢我这样的课余生活!
我的日记 篇5
转眼当海军已经七年了。先是在舰艇上当战士,然后到院校学习。几年之间走南闯北也去过不少地方,经历了不少事情,但是当海军为渔民去拉纤的经历,倒是让我终身难忘的。
20xx年7月,我从武汉的一所军校毕业,分配到远离大陆的东福山观通站当兵锻炼。8月初,“爱莎”台风袭击浙江沿海,大有正面登陆舟山之势。部队接到防台通知后马上就行动起来,这时也接到了山下的求助电话,说是这次台风比较大,希望部队能帮助一下。
岛上居民按户口上的记录上有500多人,实际上大多数人都已经在沈家门买房定居了,岛上常住居民也不过只有100人左右,而且也仅限于7到10月这四个月份。拉纤是重体力活,这里青壮年缺少,自然而然的需要我们部队去帮忙。接到求助的电话后,部队马上就派不值班的人员去山下帮助。
下去的时候天色已经极为阴沉,海面早已掀起很大的波浪,波浪凶猛地拍打着防波堤。渔民们早已将小船拉上了码头,但是这次台风太大了,要把小船拉到码头附近的`仓库里才安全。沿坡而上要有一百多米远,坡面上涂上了黄油。码头边的石子路面上隔2米便放一块木板,木板上也涂了黄油。大家很自觉地和渔民按大小个排列,前拉后推一齐用力,一齐使劲向前冲,把一艘艘的渔船拉到了仓库里面。拉纤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却是十分的累人,这个时候才发现原来渔民们的生活真是很不容易。
在整个拉纤过程中,无论是官还是兵,大家都很卖力,没有一个人偷懒。没有记者采访记录,没有行政命令,没有人提口号,一切都是自觉的行动,拉完后渔民们的感激之情更是难以表达。后来台风就是在浙江沿海登陆的,但是渔民们没有任何损失。我们一起拉纤的战友,虽然当的是海军,但是大多数人连军舰都没有登上过。帮助渔民拉纤的行动不也正和军舰巡海的目的相同吗?没有多少海军会有这样的拉纤经历,能帮助渔民拉纤也是一种幸运。
一次拉纤,终身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