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教学计划汇编15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二物理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1
为了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根据本学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计划:
一、本学期的教学目的:
1、完成本学期第六章到第十章的教学任务;
2、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下学期初二物理教学计划。
3、本学期还要积极参加教学交流活动,多从其他教师身上获得经验、学习方法,取长补短,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本学期的教学内容:
本学期从第六章到第十章共五章内容,都和电有关,可以说是初中电学部分的全部内容,教学工作计划《下学期初二物理教学计划》。
知识系统性强,难度大,特别是第七章《欧姆定律》和第八章《电功率》是本学期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说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多做实验、多测试、多进行实践活动等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知识,才能会应用知识。
最后一章是关于电磁波和信息技术,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多查资料,开阔视野。
三、本学期的教学计划行事历如下:
周次日期活动内容
1、开学工作,制定计划,准备教案
2、进行上学期教学内容的复习及第六章新课教学
3、进行第六章内容的教学工作
4、复习第六章内容,总结、讲解习题
5、进行第七章内容的教堂学工作
6、继续进行第七章内容的教堂学工作
7、复习第七章内容测试、总结、反思、改进教学方法
8、进行第八章内容的教堂学工作
9、继续进行第八章内容的教堂学工作
10、421426复习第八章内容,测试、总结
11、讲解习题,复习第六章到第八章内容迎接期中考试
12、期中考试,试卷讲评,总结经验。
13、进行第九章内容的教堂学工作
14、继续进行第九章内容的教堂学工作
15、复习第九章内容,讲解习题、总结知识
16、进行第十章的教学工作
17、复习第十章的内容,讲解习题
18、复习本册书的内容,迎接期末考试
19、期末考试
20、放假,交送总结。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2
在这个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季节,迎来了新的学期,为了能圆满成功教学任务,打算从以下方面扎扎实实做起:
一、 全面了解教材内容,抓住教材的重难点
《物理新课程标准》考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过去不同,它不单纯以物理学本身的内容、结构为出发点,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激发学生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物理学原理,而且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的交融,以使学生获得对自然界更加本质的认识,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抓住教材中章节内容的重难点,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处理,便于学生深入理解物理本质。
二、 为了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注重教学方式多样化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致电认实验为主、书本为辅,让学生多做实验,在实验中观察、讨论、质疑,发现物理本质,掌握基本知识,从而进行创新,发明。这样即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多做实验、改进实验以及自制实验器材是学好物理的关键。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能动性。
三、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课后反馈及辅导。
提高课堂效率尤为重要,这不仅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素质,还要有较高的教学艺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师生互动性强,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自然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通过课后学生反映及作业反馈,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及失误,及时更正,适时辅导学生,避免学生知识失误越积越多,对一些不肯主动求教老师的学生,找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帮助他们,力争做到不让一位同学掉队,不留尾巴。
四、 教学进度的安排
力争做到与《新课程标准》中的课时安排一致,大致安排如下:
科学之旅——1课时
第一章 声现象——6课时
第二章 光现象——8课时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7课时
第四章 物态变化——5课时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10课时
学生动手实验课堂—— 10课时
结余的课时用来复习、考试 、查漏补缺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3
为了在本学期更好的做好初二物理教学工作,使143班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特定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所承担的是143班的物理教学,143班共41人,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基础薄弱,个别学生小学数学都未掌握。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作业马虎,抄袭作业严重且写字不认真,部分学生学习刻苦,但十分吃力效果不好,这主要是学习方式方法的问题。
二、教材分析
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材采用了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做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教材。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
三、学年的教学总目标何总的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对物质的形态及变化,有利于认识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2)对声、光、电、热、磁等自然现象的进一步了解。
(3)具有实验操作积极性,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工具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经历观察自然现象的过程,有了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够在观察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
(3)学生对拟定探究计划,制定实验方案的能力进一步培养。
(4)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对自然界有好奇心,有对大自然的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愿望。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3)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布于众的愿望,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讲解。
(4)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愿望。
教学目标:
第一章声现象,使学生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声音的特性,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知道噪声的途径与防止。
第二章光现象,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特点。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白光是色光组成的。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通过实验,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了解凸透镜的成像应用。
第四章物态变化,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温度,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又节约用水的意识。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知道电流,会使用电流表,知道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了解家庭电路,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四、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到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在教学重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愿望,知道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根据它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安排,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大,所以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4
一、教材分析及课程标准
第一章声现象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音有关的应用。
4.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第二章光现象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特点。
2.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与物的关系。
4.认识凹面镜的会聚作用和凸面镜的发散作用。
5.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1.通过实验,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第四章物态变化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温度植。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1.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3.知道电流,会使用电流表,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4.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理解和掌握本学期各章知识,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重视物理实验,让学生经历物理知识的探究过程,进一步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是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研究方法探究一些简单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感情,受到科学精神的陶冶,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素养增进对科学的感情,受到科学精神的陶冶。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光的传播、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规律;物态变化;电流和电路
难点:让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研究方法探究问题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认真落实学校提出的“双思三环六步”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喜欢物理
3.注意提优、补差,同时促进中等同学的进步
4.坚持“阶段清”,及时反馈教学情况,及时改进教学
5.课堂教学中注重思路教学,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领悟和学会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
6.注重探究题的训练
五、教学进度安排:
略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5
【任务分析】
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之后,本节课学习光的折射,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为学习凸透镜的知识打基础,所以本节既是光的传播三种情况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理解凸透镜知识的铺垫。教材中用大量的图片呈现了折射现象,留有充裕的探究时间来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应用,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领略物理的美妙,体会成功的快乐,体现了学生自主性探究的新课程标准。我充分领会这一教学意图,用多媒体短片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进而鼓励学生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用类比法分析和归纳结论,最后按照“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归纳的结论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相关问题,进一步激发和保持学生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究的习惯。
【学习者分析】
与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相比,学生对光的折射的生活积累和感性认识要少得多,“叉鱼”、“看彩虹”不要说是城镇学生,连乡村学生见过的也不多,“折射断筷”在小学看见老师做过,“海市蜃楼”少物理生从一些媒体上有所耳闻,因此在折射现象的呈现环节必需充分、直观,以引发学生的疑惑,激发探究的欲望。由于学生学习物理的时间不长,动手实验有一定的模仿性,在这一阶段需作必要的演示。有光的反射探究的经验,只要引导学生处理好光路的可视化问题,折射规律的探究操作就不困难了;由于学生的视角远不同于老师,在实验归纳环节可能会纠缠于某些枝节或偏重某一方面得不出完整的结论,所以在这里采用了类比法,以光的反射规律为比照来归纳光的折射规律,同时用多媒体展示台加强交流和评估,力争让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正确完整的实验方案和结论,以利于规律运用环节的教学和后续学习。光折射的.可逆性探究是本节的难点之一,学生对可逆的概念理解不到位,逆向思维能力有待培养,影响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实验既要探究可逆性,又要促进学生对可逆性的理解)有必要引导学生用两点定线法标注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引导学生找到合适的位置逆向入射(如图一中B点在水槽侧壁上,便于将激光枪对准BO入射),观察新折射光线是否沿OA射出。改变角度反复做几次,这样可以实现实验的双重目的,又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了解光从空气中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了解光在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教学重点】
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难点】
1.归纳光的折射规律;
2.光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探究。
【教学资源】
1.多媒体资源: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片段;海市蜃楼图片;PPT辅助课件。
2.实验器材:玩具激光枪、水槽、水、大豆粉、玻璃棒、小勺、木板光屏(白漆粗糙表面)、彩笔、木筷、厚玻璃砖、大口瓷碗、硬币(演示组装图如图一)
【教学方式】
情景引入、互动导学、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效果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引入折射现象
影片中,明明瞄准了水中的目标,子弹却总是从目标头顶划过。顺势引导学生提出疑问。
播放电影片段
观看、讨论
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思考
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演示和分组实验)
激光枪发出粗束红色激光从空气沿着白屏表面斜射(便于观察光路)到水里,搅拌有适量大豆粉的水中显示出折射光的径迹。
演示实验
观察操作方法和现象
1.直观感受光的折射现象;2.领略光的折射的美妙。
演示:1.折射断筷;
2.硬币升高;
3.笔杆错位。
演示实验
一边观察老师操作,一边动手做实验、观察
进一步认识折射现象;感受物理的魅力。
引入探究
重做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实验,不断改变激光入射角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猜想
演示实验
讨论,提出问题,猜想
1.引发探究冲动,进入猜想和设计环节;2.学习发现问题、科学猜想的物理思维方法。
设计实验
引导学生设计、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利用多媒体展示台展示学生方案
1.讨论设计方案;
2.参与展示和交流。
1.优选方案,便于探究;2.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
进行实验
展示共同确定的实验方案,提示需要观察和记录的实验现象或数据;巡视、指导。
演示文稿大屏幕展示
分组实验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培养动手能力以及分工合作能力。
分析、归纳、
?
展示PPT图片(折射和反射光路图)
1.自我分析、归纳;2.小组交流整理。
1.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2.学习类比法研究问题,初步培养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认识事物的科学意识。
交流与评估
展示学生代表的实验结论,引导全体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估。
利用多媒体展示台展示
1.推选代表参与展示;2.评估发言。
1.引导评估探究的过程和结论,利于改进操作,完善结论;
2.培养学生交流评估能力,培养学生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
实验规律的运用
播映课件《海市蜃楼》《后羿能射中太阳吗》
多媒体视频短片和动画短片
观看短片和光路,运用自己的实验结论进行简单分析
共享探究成果,体会探究的成就感,培养学生乐于思考、乐于探究的习惯。
课堂小结与拓展
1.小结本节课内容;2.布置:有兴趣的学生收集折射的相关资料,构思科技短文
PPT文稿展示
回顾与小结
建构知识,小结探究,拓展兴趣。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2.了解先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等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材分析
第二章光现象和第一章声现象联系十分紧密,研究对象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而第一小节主要解决三个问题:①什么叫做光源?②光是如何传播的?③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少?这三个问题跟第一章声现象中研究的三个问题很接近。①什么叫做声源?③声音是如何传播的?③声音的传播速度是多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光和声音作一个类比,使学生对光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引入
引入部分选用一个谜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谜语:一个西瓜在它被切开以前是什么颜色的?
分析: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西瓜瓤可能是红色的,也有可能是黄色的,如果是生西瓜,还可能是白色的,所以学生可能得到上述的三个答案,即红色、黄色、白色。但是标准答案是黑色的`。学生们觉得很惊奇,一定会问:为什么是黑色的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西瓜没有切开以前,里面是没有光的,任何物体自身不发光也没有反射其他物体发出的光,那是黑色的。这个道理和在漆黑的夜晚,我们看什么东西都是黑色的是一个道理。假设这个世界没有光,我们看什么东西都是黑色的,或者说我们什么都看不见。由此说明光对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没有光,这个世界就不会如此五彩斑澜,如此美丽,甚至我们根本不能生存。
二、新课部分
(一)什么叫做光源,
学生刚刚学过声源,可以让学生仿照声源的概念自己来归纳光源的概念。学生回答“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他们的理由是“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叫做声源”。但这样是不是完整呢?很多物体都“能”发光,但是不是所有发光的物体都是光源呢?举几个例子来说,比如电影荧幕,月亮,我们看起来都“能”发光,但他们是不是光源呢?先分析一下,电影荧幕的光来自放影机上的投影灯,月亮的光是反射太阳的光,它们自己是不会发光的,所以都不是光源。可以提问学生,“我们怎样修改光源的概念才够完整?”学生答: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让他们列举生活中的光源。具体方法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哪一个小组列举得最多,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因为是比赛的形式,所以学生的参与热情会比较高,最后列举的数目也会很多。表扬列举得最多的小组,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同时对其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比如说,学生可能会说“蜡烛”、“电灯”、“星星”等等是光源,告诉他们“点燃的蜡烛”、“开着的电灯”才是光源,“星星”并不都是光源,只有“恒星”、“流星”是光源,而“行星”、“卫星”、“彗星”等都不是光源。
在理解的基础上说明,光源是可以分类的。
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灯笼鱼、斧头鱼。
人造光源:点燃的蜡烛、开着的电灯。
(二)光是如何传播的?
学生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晚上汽车、摩托车或者是手电筒的光都是直线传播的,那么可以让他们大胆地猜测一下“光是如何传播的?”。学生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猜测完了以后,需要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物理本来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实验过程:
1.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空气中,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径迹。
2.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径迹。
经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但是这样说是不是完整了呢?在实验2里面,我们虽然观察到光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但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空气和水面的分界面上,光线发生了偏折,不再“沿直线传播”。应该怎么修改呢?
分析: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水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只有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才不是沿直线传播,所以,“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1.小孔成像 2.影子的形成 3.步枪的瞄准器 4.激光引导掘进方向。
(三)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前面学习了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那么光的速度与此相比较是大还是小呢?打雷的时候,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光的速度比声速快。
列举生活中各种物体的速度,然后给出光的速度,作一个比较。摩托车速度20m/s,汽车速度30m/s,飞机速度200m/s,宇宙飞船速度8000km/s,而光在真空中的速度达到3×108m/s。
举例说明光速到底有多快:
1.如果一个飞人以光速绕地球运行,在1s的时间内,能够绕地球运行7.5圈。
2.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到达地球。如果一辆1000km/s的赛车不停地跑,要经过17年的时间才能跑完从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可以说明: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一般用字母c来表示。光在真空中1s能传播299792000m,也就是说。真空中的光速为c=2.99792×108m/s。在空气中的光速是2.997000×108m/s,比真空中的光速略小,一般在真空和空气中的光速都表示为c=3×108m/s。在其他介质中光也可以传播,比如在水中,v水=3/4C,在玻璃中v玻璃=2/3C。
排列一下:v真空>v空气>v水>v玻璃
三、科学世界
主要解决一个问题:光年是什么单位?
学生有年的概念,所以很容易把光年理解成时间单位。通过学生自己学习探索,可以了解光年是一个天文学上面的距离(或长度)单位,它表示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同时要会计算天文学上面的一些简单问题,比如说。
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16光年,它们之间相距多少千米?
解:1光年=3×108m/s(365×24×3600)s=9.4608×1015m=9.4608×1012km S=16光年=16×9.4608×1012km=1.51×1014km 答: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1.51×1014km。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二上册物理光的传播教学计划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7
一、学生基本情况:
含知识基础、技能发展水平、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教材内容分析(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要求、思想教育因素、重点、难点分析综合实践内容、师生互动情况。)
物理是初二年级起始学科,学生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已或多或少地接触和应用过物理学的知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学生对物理的理论知识几乎一无所知,所以我们应非常重视物理入门的诱导教学,强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好物理的积极性,针对初一升初二的学生动手实验探究能力差,学习态度不十分端正,学习方法不科学等具体情况,我们更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他们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总之,教与学双方都应乘新课程改革之风,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革新教材教法,开拓放宽视野,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渗透、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实施素质教育。
二、课程目标达成措施:
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实验能力,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
2.更新教学观念,钻研教材教法,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单科优秀率50%,合格率90%。
措施:
1.认真做好演示实验,组织学生自己做好随堂探究实验,尽量进行直观教学。
2.加强概念规律的教学,训练学生对知识概括、整理、归纳的能力。
3.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培尖补差”。
三、教学进度安排表。
时区
周次
内容
课时数
教学改革措施(教具准备)教研活动内容安排
备注
9/1-9/4
1
引言
2
激发兴趣
教给方法
9/5-9/18
2、3
第一章声现象
8
教研活动
二、声音的特征
由唐红梅授课
阶段考试
9/19-10/16
4、5、6、7、
第二章物态变化
复习迎考
12
教研活动
三、汽化和液化
由管海兵授课
期中考试
10/17-11/12
8、9、10、11
第三章光现象
12
教研活动
五、光的反射
由杨宏授课
11/13-12/8
11、12、13、14、15
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
12
教研活动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由丁红云授课
阶段考试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8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知道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3、通过身边丰富多彩的发声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难点:探究影响声音音调和响度的因素。
1、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2、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低;有的声音响度大,有的声音响度小。声音为什么会有高低、大小的不同呢?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声音的这些特性。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同时教师板书课题。
过渡语:了解了学习目标,请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课本,时间约7分钟
(一)请同学们按照下列要求自学,完成下列任务
(1)什么叫做音调?
(2)什么叫频率?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3)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什么?
(4)生活中你对超声波、次声波了解多少?能说出它们的一些用处吗?
(5)什么叫做响度?
(6)影响响度的因素有哪些?
(7)声音的另外一个特性是什么?
(二)学生自学教材:师巡视
(三)自学检测反馈
要求:5分钟完成自学检测题,让4个小组的的同学到黑板前展示,书写成绩和题目成绩记入小组量化,要求书写认真、规范,下面同学交换学案,小组长组织成员用红笔将错误画出,准备更正。
1、
—————叫音调,频率表示————————————叫频率。————
2、人的发声频率范围是————————,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叫超声波,————————————叫次声波。
叫振幅,响度与——————
3、叫响度,——————和——————有关。
4、声音的特性包括
——————、——————、——————,不同物体即使发出音——————调和响度相同的声音,仍能够分辨,是因为不同发声体的
—、—————不同,发出声音的——————不同。
三、后教
(一)合作探究1交换学案用红笔更正。
你掌握了吗?你还有哪些疑惑?提出来和大家交流。学生提出疑惑,其他小组帮助解决。
(二)合作探究2
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请按图2.2-1的演示做一做)
首先,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①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短一些,注意观察钢尺振动发声时,振动得快慢及声音的特点。
②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一些,再次拨动,注意要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得快慢和发出的音调。
比较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振动得慢,音调就—————— 。
(三)合作探究3: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1、将手按在自己的'喉咙上,分别小声和大声发出声音,通过感觉声带的振动来猜测决定声音响度的因素。
2、请按图2.2-3的演示做一做
首先,用细线把乒乓球吊起来,使乒乓球静止在竖直位置,恰好跟音叉的一个叉股接触。
①轻敲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②重敲音叉,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结论:
1、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小,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音叉振动的幅度————,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音叉振动的幅度——————
2、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
————————————
3、振幅(填是或不是)确定响度的惟一因素。实际中,响度还跟听者
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与发声体的——————。(原因: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越到远处越分散。)
四、当堂训练
(一)过渡语:请同学们完成学案上当堂检测题。10分钟完成。
1、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不带花蜜的蜜蜂发生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 )
A.音调高B.音调低C.响度大D.响度小
2、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个音叉,发出声音的不同之处是( ) A.声速B.音调C.响度D.音色
3、小强在使用小提琴前、常常旋动琴弦轴调节琴弦的松紧,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
4、使用复读机学习英语,调节音量按钮时改变了声音的( ) 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
5、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隔墙有耳、②掩耳盗铃、③低声细语、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③⑤
(二)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9
一、目的要求:
1、目的: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要求:大纲规定的学生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都力求做好,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和操作,同时,鼓励学生课外做一些小实验,小发明,小创作,养成学生科学的态度的遵守实验规则的.良好习惯。
二、本学期的学生实验
熔点和沸点,物质的比热容,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电流做功的有关因素,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三、抓常规,促使实验规范化
1. 学期开始,就要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和年级详细的实验进度。实验开出率(包括演示,分组)均达到100%
2.抓备课,使实验扎实进行。演示实验备课交待器材,操作过程,让学生观察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分组实验备课要求有实验目的,原理,器材,实验步骤,结论等。通过一个月一次组检查备课和听课,物理组全体教师都能高要求的完成实验
3 .上好新授课中的演示实验,跟踪课堂每个细节。落实素质教育课堂是首要途径,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观念已深深在老师心中生根。每一个演示实验都能达到用科学的态度尊重事实,达到客观性强,生动形象,效果明显,对学生由直观思维上升理性认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分组实验:在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教师实验前要做示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每次实验完毕要填写实验报告,老师做到全批全改。
四、严格遵守学校实验制度:
严格如实地填写实验通知单。演示实验提前三天通知,分组实验提前7天,如实填写实验记录。培养学生遵守实验制度,爱护实验器材,节约用水,电,药品,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培养学生严谨求学,一些不苟的学风,培养学生井然有序的工作习惯。
五、加大实验教改力度,有计划有实验规划:
注意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配合实验的顺利,科学,严谨的进行。还要辅导学生开展试验小制作,大力开展试验教改力度。
本学期利用一些课外活动时间,开放实验室,使学生学得的知识在实验室里发生
知识迁移,取得较好的成绩。
六.实验教学进度表
八年级上册 | |||||
时间 | 课题 | 实验项目 | 分类 | 所用主要仪器和材料 | |
随堂探究 | 分组探究 | ||||
9月3日 至 9月18日 | 第一章 声现象 | 振动发声 | 音*、鼓、铜锣 | ||
传声需要介质 | 真空罩、闹钟 | ||||
声音的特征 | 不同频率的音*、示波器、铁架台、乒乓球 | ||||
声的利用 | 火柴、蜡烛、两端开口的塑料瓶、橡皮筋和橡皮膜 | ||||
9.月19日 至 10月15日 | 第二章 光现象 |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 光具盘、反射演示器 | ||
探究平面镜成像 | 平面镜、蜡烛、火柴、白纸、玻璃 | ||||
凸镜和凹镜 | 凸镜、凹镜、光具盘 | ||||
光的折射 | 光具盘、玻璃杯、水、铅笔 平行玻璃砖 | ||||
光的色散 | 光源、三棱镜 | ||||
10.月16日 至 11月3日 |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 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 光具盘、凸透镜、凹透镜。 | ||
生活中的透镜 | 放大镜、投影仪、近视镜、花镜 |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 √ | 光具座、凸透镜、火柴、蜡烛、 光屏 | |||
11月4日 至 11月24日 | 第四章 物态变化 | 温度计的使用 | √ | 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冷水、热水、烧杯 | |
探究固体融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 √ | 铁架台、烧杯、试管、火柴、 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蜡 | |||
水的沸腾 | 铁架台、烧杯、火柴、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水。 | ||||
碘的升华、凝华 | 火柴、酒精灯、碘升华凝华演示器。 | ||||
11月25日 至 12月30日 | 第五章 电流与电路 | 电荷之间的作用 | 橡胶棒、玻璃棒、丝绸、毛皮、 验电器、碎纸屑。 | ||
电路的串联、并联 | 电路演示板 | ||||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 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 | ||||
零线、火线的判别 | 交流电源、插座、测电笔 |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10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
一,教材分析
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二,学生分析
我所承担的是八年级的物理教学。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有50%的学生基础薄弱,有些学生讨厌理科学习,经过了解测试后个别学生小学数学知识都未掌握。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作业马虎了事,抄袭作业严重且作业格式不正确,写字不认真。部分学生学习虽然刻苦,但十分吃力,效果不好,这主要是学生学习方式方法问题。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抓好基础知识,是物理教学工作的重点。
三,学年的教学总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四,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予以耐心帮助,鼓励多做物理实验和参加物理实践活动,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五,教学课时的时间分配
周次
时间安排
教学进度
1
2.20——2.24
期初考试、讲评第六章第一节
2
2.25——3.12
第六章第二、三、四节
3
3.15——3.19
第六章复习并测验,第七章第一节
4
3.22——3.26
复习 月测
5
3.29——4.2
第七章第二、三、四节
6
4.5——4.9
第七章复习并测验,第八章第一节
7
4.12——4.16
第八章第二、三、四节
8
4.19——4.23
第八章第五、六节,复习第八章
9
4.26——4.30
第九章第一、二节
10
5.10——5.14
第九章第三、四节
11
5.17——5.21
习题课、第九章第四节
12
5.24——5.28
第九章第五、六节
13
5.31——6.4
总复习(六、七、八章)
14
6. 7——6.11
第九章第七节,复习本章
15
6.14——6.18
第九章测验,第十章第一节
16
6.21——6.25
第十章二、三、四节
17
6.28——6.30
总复习
18
6.24——6.30
总复习 期末考试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11
一、学情分析:
本期八年级共计一个教学班,C154班有学生36人。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有些概念很抽象,对于由感性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变的同学来说理解是很不容易的。同学们都来自农村知识面比较窄,两级分化较突出。上课时,有的学生的学习进取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进取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
二、教材分析:
本期使用的是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材结构特点:以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和探究的方便出发设计教材的结构,研究到声、光、热、力的知识不仅仅能吸引学生,并且便于循序渐进地安排多种探究活动,对学生实验感兴趣,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
本册教材共六章分别是:机械运动、声现象、物态变化、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质量与密度。具体章节又可分为:实验、演示、想想做做、想想议议、STS、科学世界、扩展性实验、动手动脑学物理、学到了什么几大个板块。全书共计:实验13次、演示13次、想想做做18次、想想议议14次、STS4个、科学世界112次、动手动脑学物理26次、扩展性实验1次、学到了什么5个、小资料12个、注意7个。
书中包含许多开放性问题和实践性课题,充分体现STS思想,同时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设立“科学世界”栏目,收入一些十分有用且趣味的知识,力求形式生动活泼。
三、教学任务与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明白物理学不仅仅指物理知识,并且还包含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3)会记录实验数据,明白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本事。
(2)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本事。
(3)经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一样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本事。
(4)经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确定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处理本事。
(5)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本事。
(6)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我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本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坚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4)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确定大众传媒是否贴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5)有将自我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一样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我的错误观点。
(6)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可发展的意识,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7)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梦想,有抱负,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职责感。
4、成绩目标:
在各类竞赛中力争零的突破,应使班总平均成绩处于中上地位,争取全镇前6名。使各班好、中、差比例到达2:5:3。力争优秀率达10%,合格率达70%。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新教材当然不一样于过去的要求,因为新教材其灵活性加强了,难度降底了,实践性变得更为明确了。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难度。
2,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本事的培养。新教材不仅仅在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本事。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实验,做到一个一个学生过好训练关,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练为止。每一个实验都要写好实验报告,写好实验体会。并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要求每一个学生根据已有的材料,做好有关的物理制作。
3,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本事。教学不能默守陈规,应当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本期我要继续实践好兴趣教学法,双向交流法,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让科学进入物理课堂,让新的理念武装学生头脑。使得受教育的学生:学习的观念更新,学习的资料科学,学习的方法优秀。
4,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也会学习,爱学习,但终究学生的自制力不及成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课堂勤学习;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严禁学生抄袭他人作业;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本事,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学习成为自已终身的乐趣。
5,开展好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课外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本事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狠抓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教学活动。如本期要进行野外考察、进行实验调查、进行劳动实习等。以此到达培养学生的本事,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6,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进修,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本期我在教学之余,要认真学习大学有关的物理课程,扩大自我的学识范围,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我的教学经验,增进教学艺术。多听课,吸取他人教学之长,全期力争听课达10节以上,还争取上一堂教学观摩课。
7,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教材中有许多科学家、爱国人士、唯物论者,他们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爱科学、爱祖国等优秀品质。
8,注意掌握学生情景,及时表扬学习认真的、遵守纪律的、作业好的、测验成绩优秀的及有提高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优秀学生的辅导,提高优秀率。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工作核心,以扎实开展课程改革为教学工作重点;不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学管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学生在玩中学,找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二、基本情况分析:
八(1)、八(2)的学生,从上期期末统考成绩和上课情况来作大致评估,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尖子生少,学困生较多,两级分化较突出。上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之,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这是新开设的一门科目,新科目,新起点,新观念,难教难学,这就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1—5章,包括声、光、热、电的现象及基本知识。
四、教改措施:
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的养成,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将学习内容与学习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初步认识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了解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等内容,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b、初步认识声光电等自然界常见的现象,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c、初具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物理知识,而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d、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e、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和方法:
a、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b、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
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e、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书籍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f、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b、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c、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d、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不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e、有将自己的见解分开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地提书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f、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报护,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和责任感。
六、具体措施: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物理,了解物理来自生活并影响社会。
2.完成教学大纲的任务,使学生掌握“声、光、热、电、力”的初步知识。
3.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探究科学规律的能力,并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4.从物理上引入“s t s”的新理念,并介绍、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联。
(1)、鼓励科学探究的教学
a、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科学探究。
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有目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的意识。
b、使学生养成对所做工作进行评估的好习惯。
c、重视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
在现代社会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内与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
(2)、帮助学生尽快小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模地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3)、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科学的联系。
a、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广泛的信息。由于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深密和广泛的联系,困此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本地实际,进取学生常见的事例,尽可能采作图片、投影、录像、光盘进行教学。
b、在阅读理解,收集信息,观察记录作为课后作业的一部分。
c、尽可能让学生用生活中用过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让物理贴近生活,让学生用物理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七、课时计划:
第一章:声现象 10课时
第二章:光现象 10课时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6课时
半期检测1—3章
第四章:物态变化 8课时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9课时
期末复习
八、实验安排:
1、光反射时的规律 1课时
2、平面镜成像特点 1课时
4、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课时
5、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课时
6、水的沸点 1课时
7、演示“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1课时
8、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课时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13
一、基本情景分析:
本人所任教的班级,经过上期期末统考成绩和上课情景来看,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尖子生少,学困生较多,两级分化较突出。上课时,学生的学习进取性不高,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进取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仅有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到达预期的目的。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工作核心,以扎实开展课程改革为教学工作重点;不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学管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学生在玩中学,找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三、教改措施:
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的养成,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将学习资料与学习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初具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明白物理学不仅仅物理知识,并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B、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C、会记录实验数据,明白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和方法:
A、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本事。
B、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本事。
C、经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一样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本事。
D、经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本事。
E、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本事。
F、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我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本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能坚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B、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C、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D、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不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确定大众传媒是否贴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E。有将自我的见解分开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地提书与别人不一样的见解,也勇于放下或修正自我的错误观点。
F、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梦想,有报护,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和职责感。
五、具体措施:
1、鼓励科学探究的教学
鼓励学生进取动手、动脑、经过有目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的意识。
2、帮忙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忙学生自我进行知识模式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我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3、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科学的联系。
由于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深密和广泛的联系,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本地实际,进取学生常见的事例,尽可能采作图片、投影、录像、光盘、CAI课件进行教学。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14
学生实验1:在碗中盛满水,把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会发现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向上弯折了。
学生实验2:准备两个相同的杯子(最好杯底带有图案),一个不加水,一个加满水,让学生从一旁观察杯底的图案,图案好像升高了。
老师:出现上述不可思议的现象,是因为光在水和空气中传播时发生了一种光现象。为便于研究,需要光源──激光笔,还需要把光在空气和水中的路径显示出来。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在水中加些牛奶或肥皂水,可以显示光在水中的路径。在水面上方喷烟雾,或者利用热开水上面的白汽,可以显示光在空气中的路径。这都是利用了漫反射的道理。
老师:很好。(进行实验:将激光笔固定在铁架台上,往水槽内加一定量的开水,把激光笔发出的光射向热开水上面的白汽中),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光沿直线传播。
老师:请同学们猜猜,如果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光是否还沿直线传播?老师接着演示:将激光笔发出的光从不同角度斜射入水中,让学生观察,光束在空气中和在水中的径迹。
学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时,会有一部分光反射回空气中,还有一部分光进入水中,但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老师:观察得很仔细!能把你观察到的画在纸上吗?画的时候要画出空气和水的'分界面,过入射点的法线,画准向哪偏折。结合图,讲解光的折射现象的定义,了解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折射角等有关名词。要特别指出,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通过上面实验的观察,尝试总结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借助上面的实验装置,还可以通过观察得出: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老师:我们已经知道,光在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那么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否可逆呢?(实验:试着用另外一个激光笔,从水槽底部,逆着第一个激光笔在水中的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它的折射光线能否与第一个激光笔在空气中的入射光线重合?如果重合,说明什么?
学生:说明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老师:画出光从水斜射向空气中的光路图,能否总结出折射规律?
学生:光从水斜射向空气中,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老师:大家知道玻璃也是透光的,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以上折射规律在玻璃中是否成立呢?你可以先猜想,再实验,画出图,最后总结。为了显示进入玻璃砖前后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可以在玻璃砖周围制造些烟雾。
引导学生总结出以下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老师:一会是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一会是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老师都搞混了,你们能不能发现两种情况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生:不论入射角还是折射角,只要该角是在空气中,这个角都是大的。
老师:太好了,很好记。简记为空气中的角总是大的。
老师:现在同学们明白了水中筷子看上去好像向上弯折,水中的图案升高的原因吗?
学生:都是光的折射造成的。
老师:具体情况如图所示,从碗底S点发出的光线,由水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觉得这些光线好像是从它们反向延长线交点S发出来的。S就是S升高的虚像,所以,人看上去盛水的碗底好像变浅了。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15
新学期已到来,我们又要投入到紧张、繁忙而有序地教育教学工作中,使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有效地、有序地贯彻新的教育精神,围绕我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要求制定初二年级第二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2个班共有学生110人,通过上期期末统考成绩和上课情况来作大致评估,每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尖子生少,学困生较多,两级分化较突出。上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太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之,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这是新开设的一门科目,新科目,新起点,新观念,难教难学,这就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安排: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712章,包括力、力和运动、压力压强、浮力、简单机械、功和功率、能
三、教改措施:
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的养成,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将学习内容与学习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初步认识物质的形态及形态及变化,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了解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等内容,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B、初步认识声光电等自然现常见的现象,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C、初具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物理知识,而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D、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E、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和方法:
A、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B、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E、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书籍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B、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C、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D、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不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E、有将自己的见解分开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地提书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F、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抱负,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和责任感。
五、具体措施:
1、鼓励科学探究的教学
A、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科学探究。
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有目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的意识。
B、使学生养成对所做工作进行评估的好习惯。
C、重视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
在现代社会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内与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
2、帮助学生尽快小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模地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3、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科学的联系。
A、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广泛的信息。
由于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深密和广泛的联系,困此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本地实际,进取学生常见的事例,尽可能采作图片、投影、录像、光盘、CAI课件进行教学。
B、在阅读理解,收集信息,观察记录作为课后作业的一部分。
C、尽可能让学生得用身过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让物理贴近生活,让学生用物理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