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活动方案(14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游戏活动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游戏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1.让幼儿熟悉幼儿园,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2.让幼儿、家长共同体验童年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建立良好的运动常规,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4.拉近家长、幼儿、老师之间的距离,便于后期更好地实现家园共育。
二、活动时间
幼儿园开学前1X2周某日上午
三、活动地点
幼儿园操场、大活动室
四、活动准备
(一)物资准备
1.升旗仪式上所需的白手套1双、国旗1面
2.活动所需的所有音乐
3.亲子游戏小奖品(幼儿人手一个)
4.各类水果少许、水果刀、一次性碟子
5.饮水机、饮用水、一次性水杯
6.医疗用品:棉签、酒精、碘酒、创可贴、冰袋、纱布、剪刀
7.休息区:凳子
(二)活动流程
8:30—9:00签到入场
9:00—9:10游园会开幕
9:10—9:20升旗仪式
9:20—9:30园长致辞
9:30—11:00亲子游戏
11:00—11:10活动结束
游戏一:足球小将
游戏材料:幼儿足球
游戏玩法:按家庭分组,幼儿与家长互相传球,传球失败即出局,坚持到最后的家庭获胜。
游戏规则:不能用手传球。
游戏二:小蝌蚪找妈妈
游戏材料:蒙眼布条(园所准备)
游戏玩法:妈妈坐在凳子上,宝贝们蒙起双眼,依次摸妈妈们的脸,来确定哪一个是自己的妈妈,随后,轮到妈妈蒙上眼睛,在众多的幼儿中寻找自己的宝贝。
游戏规则:家长们在游戏过程中不得说话,不得给宝贝任何提示,宝贝们不得偷看。
游戏三:齐心协力跑
游戏材料:弹力圈、协力鞋
游戏玩法:家长和宝贝用弹力圈绑腿,组成两人三足,一起穿过障碍,到达终点后,换成协力鞋,再原路返回。
游戏规则:游戏过程中,家长不可抱起宝贝,必须由双方共同完成。
游戏四:你投我接
游戏材料:粘球衣、绒布球等
游戏玩法:家长穿好粘球衣,由宝贝背对着爸爸投掷绒布球,家长需要在指定范围内用肚子去接球,投中5个即算闯关成功。
游戏规则:在游戏过程中,家长只能在指定范围内活动,不可以用手去接球。
游戏五:袋鼠跳
游戏材料:球、跳袋
游戏玩法:由家长与宝贝一起在一个跳袋中,跳跃过障碍,拿到果实,并跳回终点即算完成任务。
游戏规则:拿到的果实不能掉。
游戏六:翻山越岭
游戏材料:单元砖、单元筒
游戏玩法:幼儿站在搭成的“山道”上,家长在山道旁,协助幼儿翻山越岭,穿过山道即可。
游戏规则:游戏过程中,家长不可抱起宝贝,只能用手引导、鼓励幼儿跨过或绕过“山道”上的障碍。
游戏七:运球跑
游戏材料:体能棒、球
游戏玩法:家长与幼儿捏住两根体能棒的两端,夹起地上的球,运输到终点,完成三个即为挑战成功。
游戏规则:球在运输过程中不可以掉,失败只能重来。
游戏八:炒豆子
游戏材料:百变绳
游戏玩法:家长和幼儿各握住两根百变绳的两端,听组织者口令作出相应的动作。“炒豌豆,炒豌豆,炒完豌豆炒黄豆”,这个时候家长和孩子一起朝同一个方向翻转身体,不让绳子拧在一起。“炒黄豆,炒黄豆,炒完黄豆翻跟头”,这个时候家长和幼儿需要朝不同方向旋转,来把绳子拧成麻花状。
游戏规则:做错的一组淘汰。
新颖的活动组织形式、有趣的'活动内容,吸引了幼儿园周边许多家长的驻足观看。活动结束后,很多家长慕名前来咨询报名事宜,引发了新一轮的报名热潮。亲子游园会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孩子更好地熟悉了幼儿园,让家长体验了一把回到童年的快乐,同时还拉近了家长、孩子和老师之间的距离,便于后期家园沟通工作能够更好地开展。
幼儿园游戏活动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了解感冒的明显症状,知道看病、体检对人的健康有益,并能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活动准备:
(1)、木偶,小狗毛毛,牛医生,角色游戏小医生的.几套用具。
(2)、与医务室大夫联系参观事宜。
活动过程:
(1)、教师利用本班幼儿生病的事例,导入活动,引导幼儿想一想生病了应该怎么办,为什么要吃药打针?
(2)、观看情景表演:毛毛感冒了。
提问:
(1)、毛毛为什么感冒了?
(2)、感冒后,毛毛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3)、毛毛是怎样治好感冒的?
引导幼儿了解看病对人的健康有益,应听从医生的话,必要时要吃药打针,病才好得快。请幼儿讨论你以前感冒过吗?有什么感觉?怎样做才好得更快?请幼儿交流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差。
教师总结:
角色游戏“小医生:,让幼儿通过角色游戏扮演,巩固对防病、治病的认识。参观医务室,大夫为幼儿体检,使幼儿了解到体检对身体的意义,冰箱大哥哥大姐姐学习,积极配合医生的工作。利用接种疫苗的机会,培养幼儿勇敢的精神,评选出“勇敢娃娃”给予鼓励。
幼儿园游戏活动方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让孩子能初步知道国际的文化色彩,感受异国的风俗节日。
2、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的学英语、讲英语。
二、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29日上午9:00—11:00
游戏场地安排:各班课室
三、活动准备:
1、糖果、幼儿穿着鬼怪服装(吸血鬼、巫婆、幽灵、怪兽、骷髅、南瓜娃娃)、巫婆等;
2、园所创设一些万圣节环境,制作一些蝙蝠、南瓜灯、鬼怪。
前期准备:1、提前教会孩子熟悉游戏中角色,减少在游戏活动过程中的恐惧感,熟悉角色英文及相应的句子。
2、熟悉朗诗“Trick or treat”。
活动过程:活动前期先让孩子熟悉鬼怪角色,游戏过程中播放主题歌曲,让孩子愉快轻松的游戏。班级可利用月底时间开展一些手工活动和游戏,例如制作南瓜灯,和鬼怪的眼罩,帽子等。
四、游戏活动:(9:00—10:00)
活动一:打怪兽(5-6岁)
目标:训练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提高幼儿的竞争意识
准备:球若干、大篮子两个
玩法:教师事先可以准备两个篮子,分别贴上怪兽的`样子,分组进行,请幼儿用球丢向怪兽,打怪兽,最后看哪组的幼儿丢的乒乓球最多。
活动二:咬苹果(4-5岁)
准备:苹果若干、脸盘
玩法:游戏时,人们让苹果漂浮在装满水的盆里,然后(分组)让孩子们在不用手的条件下用嘴去咬苹果,谁先咬到,谁就是优胜者。
活动三:吹面粉(3-4岁)
准备:面粉、10个小碗、乒乓球、透明眼罩
玩法:事先将小碗里装满面粉,把球放在第一个碗里,分两组进行,请幼儿进行吹面粉游戏。
讨糖果(10:00—11:00)
音乐声响起后,准备进行讨糖果的游戏,各班老师务必认真组织,有秩序的进行。
课室进行,老师事先关门关灯,落窗帘,和本班级小朋友打扮成鬼怪的样子,藏起来,老师手拿糖果,等其它班级的幼儿装扮成小鬼的样子来讨糖,但讨糖果时小朋友要说上一句“Trick or treat(不给就捣蛋),老师才能把糖送给小朋友。
万圣节相关用语:
幼儿必须会的讨糖果朗诗:
Trick or treat. 不给糖就捣蛋
Smell my feet. 闻闻我的脚,
give me something good to eat! 给我一些好吃的!
Happy halloween 万圣节快乐!
万圣节英语词汇:
Ghost 幽灵
Witch 巫婆
Vampire 吸血鬼
Pumpkin 南瓜
Jack-o-lantern 南瓜灯
Bat 蝙蝠
Trick or treat 不给就捣蛋
Halloween 万圣节
spider蜘蛛
幼儿园游戏活动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愉快地参加游戏活动,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倾听别
人的话。
2、要求幼儿用短句回答问题。
3、在游戏中锻炼发散性思维及语言反应的敏捷性。
教学准备:
草地背景图,小伞和动物等插入教具。
一.开始部分
1、(出示背景图)今天小动物们都到草地上来玩了,你们看谁来了?(企鹅)企鹅是怎么来的?(走来的`)那我们就叫是走走的朋友吧。猜猜还有哪些朋友也是走来的?
2、(出示兔子)谁来了?兔子是怎么来的?还有什么朋友是跳过来的?我们叫它是跳跳的朋友。
3、草地上还有些什么朋友呢?
二.基本部分
小动物在草地上玩得真高兴,突然轰隆隆天要下雨了朋友们要淋湿了,怎么办呢?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1)伞儿说:轰隆隆雷响了,哗啦啦下雨了
,伞儿伞儿撑起来,跳跳的朋友请进来。伞儿请什么朋友进来?
2)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打雷、下雨、雨伞。
2.教师扮伞,与幼儿游戏两遍。
3.请一名幼儿扮伞和幼儿游戏。
(除了走走、跳跳游游、飞飞的朋友,还可以有哪些朋友呢?)
4.幼儿自由结伴进行游戏。
5.请一组幼儿上来进行一遍游戏。
三.结果部分
其实除了刚才小朋友说到的这些朋友,还有很多的朋友。如:大大的、小小的、方方的、长长的朋友,请小朋友回去后大家再来做游戏。
幼儿园游戏活动方案 篇5
游戏名称:
看谁先拿到红旗
游戏目标:
练习钻、跑、平衡的动作。
游戏准备:
拱形门两个(直径60厘米),红旗两面,平衡木两条。
游戏过程:
一、游戏准备,教师:现在我们来准备准备,等等做游戏了哦。(扭扭你的小脖子,弯弯腰,踢踢腿,扭扭小屁股)
二、交代游戏玩法,游戏规则:
1、游戏玩法:
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或四队),站在起跑线后。
2、游戏开始:教师发出口令后,各队的第一个幼儿向前跑去。钻过"山洞"(拱门),走过"独木桥"(平衡木),绕过小红旗后直接跑回,站在队尾。当一个幼儿钻过"山洞"后,第二个幼儿就直接向前跑去。各队幼儿鱼贯地的进行,直至最后一名幼儿走过"独木桥",把红旗拔起交给教师。以速度快的队为胜。
3、游戏规则:
钻"山洞"时不能碰拱形门,如门被碰倒,要扶起,放好再向前跑。
2走"独木桥"时如摔下来,要排到队尾重新过桥。
4、游戏注意事项:
平衡木要放平稳,注意安全保护。
三、进行游戏。
现在我们就来玩游戏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快乐的游戏
幼儿园游戏活动方案 篇6
一、活动主题
以我园申报的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传统游戏、快乐童年’——传统游戏的现代意义挖掘”课题研究为主,确立的子课题《传统游戏在幼儿活动中创新与运用的研究》,其中选取以《跳格子》活动为案例,对其进行改编、创新和运用,帮助孩子找回传统游戏在他们身上应有的价值。
二、活动背景
游戏伴着一代代孩子成长,带给了他们智慧、健康和无穷无尽的快乐。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目前独生子女多、独门独院多,许多孩子迷上电脑游戏,着魔一般玩起来没完,让老师和家长头痛不已。怎样让孩子学习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在学玩中成长,成了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生性爱玩好动,而游戏正是一种集自由、兴趣、需要、快乐、满足于一体,以幼儿为主体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游戏从教育方面说是儿童的优良教师,从游戏中我们认识环境,了解物性,游戏可以强健身体,活泼动作,从游戏中锻炼思想,学习做人。游戏符合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而传统游戏正是具有以上特性,它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而且是民间创编,简便易行、经济实惠、深受广大劳动人民喜爱的一种活动。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发展基本动作,还有丰富生活,开发智力和陶冶情操的作用。因此,挖掘传统游戏,帮助孩子找回传统游戏在他们身上应有的价值。但是,传统游戏在现代孩子特别是城市孩子的世界里已消失殆尽,众所周知传统游戏产生于民间,流传于口头,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风土习俗不断发生着演变,这使传统游戏存在着时代和地方的局限性,甚至还夹杂着不健康的内容。所以,运用收集来的传统游戏,还面临着如何筛选、如何创造性地继承的问题。因此在此基础上,我们生成了创新课题《传统游戏在幼儿活动中的创新与运用》。
三、活动目标
1.通过对适合幼儿发展的传统游戏的搜集、开发、改编、创新及实验研究,探索传统游戏在小班幼儿活动中的创新与应用。
2.通过活动,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幼儿团队意识以及活泼、开朗、健康、向上的个性心理品质。
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游戏指导水平和教科研素质。
四、活动准备
前期准备:
1.家长协助孩子搜集资料、提供资料,教师汇总搜集相关传统游戏的`资料、调查问卷、制定活动要求等。通过课前调查、访问、学玩自己的长辈小时候玩的游戏,丰富孩子的相关经验。
2.了解传统的老游戏,通过幼儿学玩老游戏,比较新老游戏的异同,改编老游戏等活动,对老游戏进一步的探究和创新,激发幼儿玩游戏、探索新游戏的兴趣。
活动展示准备:
1.场地:本园活动室
2.时间: 5月18日
3.展示人员:(1)示范课教师;(2):议课人员:议课活动主持人及本子课题研究的课题组核心成员。
4.通知参加活动对象:教研组长、各子课题的核心成员。
五、活动过程
(一)前期准备活动
1.确定课题组成员,组织课题组的成员参加学习相关的内容,对课题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鼓励教师积极思考,如何将“传统游戏”的创新与运用和教育教学相结合。
2.搜集各种人群记忆中的民间传统游戏,并记录下来。首先,发动全园老师,请大家说一说、玩一玩,把彼此了解的儿童传统游戏都记录下来。其次,在家长群体中搜集,发动所有的爸爸妈妈、奶奶爷爷们,请他们把自己玩过的或了解的儿童传统游戏带到幼儿园里来。再次,查找图书杂志,尤其是电脑网络等媒体资源,寻找各地流行的传统游戏。
3.分类整理和选择。将搜集到五花八门的各类游戏进行整理、分类。把所有游戏按照大、中、小各年龄段等进行简单分类,然后按照一个基本模式,整理每一种游戏,探寻每一种游戏的玩法和规则、所需玩具材料、对儿童能力的要求和适合的年龄段。在搜集整理好的基础上,筛选出适合小班年龄段幼儿特点的游戏.
4.明确研究主题每学期将筛选出的游戏,选取其中的六个活动作为重点研究内容,围绕研究内容,将活动与实践相结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实施,并做好相关的个案观察记录。
(二) 以游戏《跳格子》为例,进行创新与研讨。
1.课题组成员结合《跳格子》这一民间传统游戏进行研讨,对其进行创新与改编。
教师1:原始的跳格子游戏形式比较单一,小朋友玩了一两次后就没有耐心,不愿意玩了。
教师2:小班接触数量关系,可以与数学认知相结合,用投骰子的方法进行游戏,这样可以增添幼儿的兴趣。
教师3:还可以结合幼儿熟悉的动画片“猫捉老鼠”,贯穿游戏,我想这样更能吸引幼儿参与到游戏中。
主持人:以上三位老师谈了自己想法,我们可以将这些想法融合在一起,创编出一个新的游戏,但我们还要做好活动前期相应的材料准备,比如骰子、还有格子图形等,另外,我们还要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和游戏玩法。
经过研讨,确定对传统游戏《跳格子》的游戏玩法进行改编。将游戏与数学活动“感知6以内的数量”相结合,我们都知道,在幼儿园教数学,对于幼儿来说是枯燥的,但是通过以传统游戏为载体,将数学活动融入到传统游戏中,呈现出新的教学活动,这种以游戏为主,融数学与传统游戏为一体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给数学的教学带来一定的方便,孩子们也比较容易接受,这样不仅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还提高了幼儿积极参与游戏的兴趣。
2.确定一名课题组成员开展创新传统游戏《跳格子》的课堂展示活动。
(三)上课
1.执教教师试教
教师开展创新传统游戏《跳格子》的课堂展示活动,拟定参加的课题组成员到场进行观摩。
2.课后研讨,找出创新课中存在的问题。
(1)执教教师自我反思。
(2)观摩教师进行评课。
教师4:从活动的整体情况来看,幼儿兴趣较高,教师预设的较为充分,教具制作精细,为本次课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营造出了自然学习、游戏的氛围。
教师5:能够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当中,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但是,在玩的过程中,发现幼儿等待玩游戏的时间较长,有些幼儿注意力被分散。
教师6:在投掷骰子过程中,有几个孩子都要争着抢掷,现场较乱。
教师7:在幼儿的跳格子时,最后离开格子是跳出来还是跨出来,老师没有交代清楚。
教师8:骰子要是做得再大些就更好了。
主持人: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我们探讨一下应如何改进。
(3)现场分析探讨
(4)汇总得出改进方法:
a.用幼儿收集来的肥皂包装纸盒两个一拼,进行包装制作成骰子。
b.教师在讲解方法和规则时,交代清楚并示范,再请一名幼儿进行示范玩法。用已会玩的传统游戏“石头、剪刀、布”来解决谁先谁后的游戏顺序。
c.准备4组跳格子的图形,这样就减少幼儿排队等候的时间,每人玩的次数也相应增加了。
参加观摩的老师通过评课的方式,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原因—提出措施—解决问题,从而找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执教教师集合课题组成员的建议和意见与自己的反思,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这一系列的过程也使得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
(四)执教教师再次示范整改后的活动
总结本次课题研究活动的成果
在设计这次活动时,以选取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件,通过游戏的形式,把知识点贯穿在游戏中,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获得有关数的感性认识。在结伴游戏中促进了幼儿之间的合作和交往能力以及相互之间的协调能力,幼儿在成功完成游戏后都开心不已。经过课题成员的讨论,反复思考,不断的修改、完善,《跳格子》这一新生成的活动终于设计完成,大家认为可行。
六、活动简析
传统游戏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改进、创新的结晶,游戏的种类丰富,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玩法不一,乡土气息浓厚,来源于生活,能够增强幼儿体能,开发幼儿智力,增进友谊,丰富幼儿生活。随着时代的进步,游戏玩法也随之改变,赋予老游戏新玩法,使游戏更加符合现代幼儿的需求。本活动选取民间游戏“跳格子”进行改编,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将小朋友们最喜欢的 “猫捉老鼠”游戏情境相结合,使得游戏更富于趣味性。跳格子游戏变化多样,我们大胆地将传统游戏与数学活动相结合,采取适宜的教育手段调动幼儿的主体性,着重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有效完成活动内容,促进幼儿的发展,真正体现了“玩中学”的教学理念。
七.活动资料收集
1. 利用电子文稿保存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的游戏资料、图片。
2. 保留每次研讨活动和研究课的影像资料及照片。
3. 及时做好个案观察记录以及每次研讨会议的记录。
4. 将研究完善的课题编入《传统游戏集》中。
幼儿园游戏活动方案 篇7
活动时间:
9月1日上午
活动地点:
小一班教室
主持:
活动参加者:
小一班全体幼儿及家长
活动流程: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幼儿及家长,并进行简单的问候。
2、给幼儿挂胸卡,让家长带着孩子根据学号去认识自己的柜子、毛巾、茶杯、床位等。
3、幼儿自主选择区域内的材料进行室内游戏,教师可以适当地指导。
4、指导幼儿收拾整理游戏材料。
二、早操
1、组织幼儿一个跟着一个到户外进行活动,学习模仿操,教师注重与幼儿的有效互动。
2、早操结束后,组织幼儿有序回教室,教师介绍入厕、洗手的要求及方法。
三、点心
1、用儿歌或游戏的形式对孩子进行洗手、吃点心等生活常规训练。
2、、保育老师站在盥洗室指导并帮助入厕洗手的`幼儿。
3、盥洗结束后,引导幼儿握住自己的小手。保育老师分发点心,茶水。
4、幼儿愉快地用点心。
5、点心结束后,指导幼儿把自己的茶杯放到指定地方。
四、集体活动
幼儿园游戏活动方案 篇8
设计意图:
一天,我看到宋老师的儿子一边听音乐一边非常开心地跟着音乐哼唱“棒吧嘎、棒吧嘎”,我觉得这首歌曲非常有意思,他告诉我这是龚琳娜演唱的新神曲《金箍棒》。我观看了龚琳娜表演的《金箍棒》视频之后,对作品进行了分析,发现整首乐曲包含中国传统京剧、民间以及流行的音乐元素,同时音乐里隐含着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富有神话色彩的故事情境,比如孙悟空的“百变”、“棒吧嘎”的打斗情境、“吧嗄嘀、吧嗄嘀”跑的情境等。因为曾经看过有老师将神曲《忐忑》设计成非常有意思的《狐狸和小鸡》的音乐游戏,我就想利用《金箍棒》音乐设计一个音乐游戏活动。
但如何让这首家喻户晓的神曲《金箍棒》成为很好的幼儿音乐教学素材呢?怎么组织相应的音乐活动才能让幼儿始终积极地投入其中呢?为此,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重新编辑音乐,让作品更符合孩子的兴趣和需要
为了能让《金箍棒》的作品更加符合幼儿的兴趣和内在需要,我们对音乐做了编辑,让音乐长度、速度、情节更适宜,能真正地被孩子们所喜欢。《金箍棒》整首曲子的时间太长,有5分多钟,同时音乐元素比较多。A段乐曲相对舒缓、悠扬,对于幼儿来说显得比较拖沓;B段音乐速度则太快,幼儿较难合拍。根据孩子们最喜欢的神话故事情境,如“变”的情境、“棒吧嘎”的打斗情境、“吧嗄嘀、吧嗄嘀”跑的情境,我先选取了以叙述孙悟空为主线的A段音乐,并在不改变音乐性质的情况下加快A段速度;再选取了打斗情境的B段音乐,并放慢了B段乐曲的速度,让幼儿能够合拍进行游戏;其次选取了“变”和“吧嗄嘀吧嗄嘀”的音乐元素,最后将音乐编辑成1分15秒,ABCD格式。虽然音乐有4段,但每一段音乐之间变化非常明显,而且每段音乐都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同时音乐本身的歌词也能提醒幼儿随乐表现,降低了音乐的难度。可以说改编后的音乐无论是长度、速度还是情节都更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更符合孩子的兴趣和需要。
2.挑选并讲述故事,让活动对孩子更富有情趣和意义
《西游记》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孩子们通过动画片和故事书早就熟悉故事情节,而主角孙悟空更是孩子们崇拜的偶像。应该说作品中的故事和角色是孩子们喜欢的,并符合儿童经验的。我在《西游记》众多的故事中选择了《真假美猴王》的情节,使故事中的角色更加符合音乐的逻辑。并增加戏剧冲突让“打斗”、“7 2变”更富有情趣和意义,如,在感受B段打斗乐曲前,我渲染了故事:真猴王虽然被师父赶走了,但他还一心想着师傅,当他得知假猴王打伤了师父后,非常伤心,火速跑去找到假猴王,拿起金箍棒朝假猴王打去。故事的讲述不仅使打斗富有情趣,而且让孩子感受到孙悟空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在活动快结束前、在音乐尾声处则增加了如下故事情境:经过打斗和72变,真假美猴王还是分不出输赢,最后如来佛让假猴王现了原形,真猴王赶紧跑上前去高举金箍棒打假猴王,假猴王被打后晕倒在地。这时孩子们要表现假猴王各种晕死的样子,同时真猴王要用对方舒服的动作去检查。这一情节的设计不但使得活动更富有情趣,使孩子对活动始终保持很大的兴趣,同时向孩子传递了“我成长、我担当、我幸福”的人格品质教育。
3.游戏设计层层递进,让孩子在每个环节体验成功的快乐
音乐活动中无论是动作的编排、师幼互动以及空间位置都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上肢到下肢,从坐到站再到找空位,层层递进。比如游戏一开始先利用故事和创编简单动作完成整首曲子的合乐,然后一遍遍进行累加,由开始的挥棒击打,到迅速躲闪、对打动作,再到加入了加油鼓劲的“吼嘿”,动作逐渐丰富。再比如在互动环节中,先是教师对全体幼儿的互动,然后是教师对一位幼儿的互动,再到幼儿对幼儿的互动。层层递进的设计让孩子在每一环节中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
4.在与幼儿互动中了解幼儿的兴趣和经验,调整活动目标和内容
为了了解孩子们是否喜欢这个音乐、是否熟悉孙悟空以及真假美猴王的故事,我找了几个孩子先尝试来玩一玩,结果发现孩子们很喜欢,也都熟悉这些故事。我尝试让孩子们变蜘蛛精,有些孩子变出凶狠的造型,一位男孩子马上就说:“不对,蜘蛛精是这样子的!”把手放在下巴下,作出很妩媚的样子,由此可以看出,他们不仅有兴趣,也有一定的经验。
在这个活动中重点要完成打斗动作,因为“变”对于大班孩子来说很容易,他们可以自己表现。在试教的时候我将活动设计成选拔代理猴王的故事情境,不但有两两合作打斗,还有圈上追逐游戏,希望一节课有许多精彩的场面,但是发现容量太大,在短短的30分钟里,就像做压缩饼干一样,流程很快,没有让孩子充分体验、感受音乐,学得不扎实。为了能在单位课时内,让孩子充分体验、感受音乐,我们必须进行价值取舍,最后决定只完成两两合作,在第二课时再进行“选拔代理猴王”的游戏。
点评
从活动设计意图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教师是既有能力从教材中挖掘出各种能够挑战儿童兴趣和能力的有趣活动,又能够关注并实事求是地根据儿童在有限时间内可能承受的负荷进行选优取舍,这是难能可贵的。因为,根据我们大量的教师行为观察发现,有些教师要么就是很难设计出真正有趣、并且又有发展挑战、又紧扣教材潜力的活动,要么就是把许多设计堆积在一起,不愿取舍或不能选优取舍。因此,该教师在这里所表现出的这种综合能力是非常难得的。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段的起止,合拍地做动作表现乐曲的结构。
2.在“打斗"的互动情境中,尝试通过两两合作一对一“挥棒击打”、“快速躲闪”、“对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B段乐曲的三段乐句。
3.假猴王迅速倒地造型坚持不动,真猴王检查时要用让对方舒服的力度。
点评
此目标撰写充分体现了对“本学科素养目标、学习素养目标和人格素养目标”的全面关注,且全部使用了以儿童为主语——即以儿童为主体的学习目标(而非以教师为主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目标)的语法结构。最难能可贵的是,全部使用了目前学习心理学倡导的“行为目标”的撰写方法,所有目标都是教师完全可以直接要求和观察的儿童行为,同时所有行为又都是紧紧扣住了该活动中儿童必然要面对的具体发展问题的行为。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真假美猴王的故事。活动前幼儿有过两两合作进行游戏的经验。
2.剪辑好的《金箍棒》音乐。
活动过程
一、师生共同回顾故事,并根据故事尝试创编简单的动作。
师:孩子们,金箍棒是谁的'武器? (美猴王孙悟空。)是美猴王孙悟空的。他经常得意地称自己为“俺老孙”。
师:美猴王的家在哪里? (花果山。)花果山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师:美猴王得到了如意宝贝是什么? (金箍棒。)金箍棒怎么拿?
师:美猴王有哪些本领? (7 2变。)如果你是美猴王你想变什么?(假如幼儿回答小兔,教师就和幼儿尝试玩变小兔的游戏,即教师说“变”的时候幼儿就慢慢变出小兔的造型。)你还想变成什么? (教师和幼儿继续玩“变”的游戏。)
点评
这个环节我们通常称之为“难点前置环节”。本环节的重点在于帮助儿童提取自身原有经验,准备好将在后面用于动作表演的动作语汇。
下面的环节是使用附有故事意义的表演动作来感知音乐的主要环节。许多人都以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所以感知音乐只要用耳朵来听就可以了。实际上,尽管音乐常常被称为感性的艺术,但音乐的许多概念(音乐的形式、结构成分和结构方式)同时也是可以抽象出来的。这些被抽象出来的诸如节奏、旋律、乐句、乐段、篇章结构等的概念,在仍旧以动作思维作为主要认知方式的学前阶段,还是需要学习者使用动作来进行认识的。当然,单纯的抽象概念学习,是不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的,因此,将抽象概念的学习和儿童使用生活经验能够理解的简单故事相结合,就成了这一阶段儿童感知音乐形式结构所需要使用的重要手段。
二、师幼一边随意做动作一边完整感知音乐,共两遍。
师: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关于美猴王孙悟空的音乐,我们一起来玩一玩。(播放完整音乐第一遍。)
师:音乐里最后两句美猴王在干什么? (好象在追,打妖怪。)
师:我们再来玩一玩,看看是不是像大家说的在追打妖怪呢? (播放完整音乐第二遍。)
点评
一般来说,在这种律动表演游戏的教学设计中,让儿童在一开始接触音乐时,就完整感知音乐是比较好的选择。因为完整的音乐和完整的故事在学习初期就完整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幼儿形成二者相结合的完整感知印象和动作表演的动力定型,从而对于后期表演和游戏时的流畅感觉非常有帮助。以前,许多教师倾向于将音乐和动作表演切割成一段一段的片段进行教学,希望以此减轻幼儿感知和记忆的负担。但是,这样做很容易导致在最终完整表演或游戏的时候,因段落之间没有机会形成动力定型,而影响表演或游戏的流畅性。当流畅性缺乏的时候,表演或游戏的快感也会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进一步感知B段音乐,尝试用打斗、躲闪、对打动作表现B段乐曲。
(一)教师哼唱,师幼尝试用打斗、躲闪、对打动作表现B段乐曲。
1.教师一边哼唱B段第一乐句一边示范打斗动作。
师:在《真假美猴王》的故事里,虽然美猴王孙悟空被师父赶走了,但他却一直想着师父。当他知道假猴王打伤了师父,就立刻找到假猴王,拿起金箍棒向假猴王打去。仔细看,他是怎么打的?
2.教师哼唱B段第一乐句,幼儿模仿教师练习打斗动作。
师:在“金箍”的时候做好准备,在“打斗”的时候打斗,一起来试一试!
3.尝试练习加油后说“吼嘿”为真猴王鼓劲。
师:刚才我看到一位小朋友一下一下的打斗,和音乐非常合拍。等一会儿我说完加油,你们就为真猴王鼓鼓劲说“吼嘿”!
4.教师哼唱,师幼尝试用躲闪动作表现B段第二乐句。
师:当真猴王挥棒打假猴王,假猴王马上要反击,真猴王就要躲闪,怎么躲?做给我看看。现在我们想象一下假猴王在反击你,我们一起来躲闪。
5.教师哼唱,师幼尝试用对打动作表现B段第三乐句。
师:经过了打斗、躲闪、真假美猴王开始对打了,一边对打,一边神气地告诉对方:我是真的美猴王。在对打的时候,我说完加油,大家说:我是真的美猴王。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二)师幼随B段慢速音乐尝试表现打斗、躲闪、对打动作。
师:现在我们合着音乐来试一试,注意了在打斗的时候打斗、躲闪的时候躲闪、对打的时候对打。(播放慢速B段乐曲。)
(三)师幼随B段原速音乐尝试表现打斗、躲闪、对打动作。
师:这一次音乐变快了,有没有信心跟上? (播放原速B段乐曲。)
点评
由于为B段音乐设计的表演和游戏对动作合乐的精细水平要求比较高,因此教师在此设计了突出重点的学习环节。而且,这位非常有经验的教师还在该环节的初始几步采用亲自慢速哼唱音乐的方法,以便能够让幼儿从容感知音乐与动作的关系,并有充分的反应时间逐步适应录音音乐的速度。只有这样循序渐进、从容不迫的设计,才能够切实保证绝大部分幼儿的学习质量,而且只有这样长期坚持,才能够有效落实培养“从容淡定,稳健扎实”的学习习惯的目标。
四、师幼共同扮演真猴王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师:现在我们都是真的美猴王,我们合着音乐完整来玩一玩。要注意音乐里先说了什么,等音乐说打斗的时候我们再打斗。(播放完整音乐第三遍。)
五、教师扮演假猴王,全体幼儿扮演真猴王,师幼互动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师:现在你们当真猴王,我当假猴王,你们打的时候,我假猴王要(躲闪),我反击时你们要(躲闪),然后我们一起对打,这一次在打斗时我不用动作提醒你们了,你们可要自己提醒自己。(播放完整音乐第四遍。)
六、教师扮演真猴王,全体幼儿扮演假猴王,互动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师:你们当真猴王表现那么好,我也来试试真猴王,你们来当假猴王,假猴王反应要快,我打你们的时候你们要先(躲闪),再(反击)接着对打。(播放完整音乐第五遍。)
七、教师与一位幼儿商量好选择的角色,两两互动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师:现在我要请一位小朋友和我一对一来玩一玩,你想当谁,真猴王还是假猴王?举手告诉大家。注意了你先(打或躲),大家帮我们加油鼓劲。(播放完整音乐第六遍。)
教师引导幼儿积极地评价,如,和音乐很合拍,变出了各种各样造型,打斗的时候反应很快,美猴王神情很生气,两位在合作的时候眼神是有交流的,等等。
八、幼儿和幼儿两两商量好选择的角色,坐在位置上两两合作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师:现在你们也和旁边的朋友一起来玩玩,商量好谁当真猴王,谁当假猴王。真猴王举手告诉大家,假猴王举手告诉大家。准备好了,等会儿提醒自己先打斗还是先躲闪。(播放完整音乐第七遍。)
老师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刚才你们在合作的时候有什么困难?
九、幼儿交换角色,站在座位边上两两合作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师:现在交换角色,刚才的真猴王,现在变成了假猴王;刚才的假猴王现在变成了真猴王。现在的真猴王举手告诉大家,现在的假猴王举手告诉大家。这一次在鼓劲的时候声音要更响亮。(播放完整音乐第八遍。)
点评
以上两个环节,教师使用了非常精密的双角色教学设计步骤:师、生同角色继续熟悉真猴王动作——生继续巩固真猴王、师新增假猴王示范与全体幼儿互动——师生交换角色——师与一位幼儿结伴示范真假猴王互动——幼儿两两结伴尝试真假猴王互动。这样精密的设计,不但有利于保障绝大多数幼儿在独立结伴操作的时候已经基本清楚所有的表演和游戏配合细节,还有利于避免许多幼儿由于没有弄清楚细节在完整随乐结伴表演或游戏的时候产生迷惘、焦虑的情绪体验,长此以往更有利于避免幼儿产生退缩性的学习态度或不求甚解马虎了事的学习习惯。
十、幼儿尝试表现最后假猴王晕倒的样子。
(一)一位幼儿尝试表现假猴王晕倒的样子。
师:真假美猴王经过了打斗、72变,还是分不出输赢,故事结尾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如来佛让假猴王现了原形,美猴王一棒打晕了假猴王。)
师:在音乐快结束“金箍棒”时,真猴王就高高举起金箍棒挥向假猴王,假猴王就被打晕倒在地上了。谁来试一试,假猴王晕倒在地的样子? (请一位“高级榜样”上来表现假猴王晕倒在地的样子。)提醒幼儿注意假猴王要在音乐结束“金箍棒”后马上晕倒在地并造型。
(二)集体尝试表现假猴王晕倒的样子。
师:现在我们大家都找个空的位置一起来试一试假猴王晕倒在地的样子。
教师表扬快速晕倒、并摆出不一样晕死造型的幼儿,如,他的舌头都吐出来了,嘴巴都弯了,脚翘那么高。
点评
装死或假装晕倒对于幼儿来说是与前面的“打斗”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有效的“刺激”。如果说前面的一“打斗”是一种“动”的刺激,现在“装死”则是一种“静”的刺激。这一动一静的巧妙衔接,便恰到好处地将表演和游戏更进一步地推向了高潮!教师设计的高明之处更在于:在整个活动的前面部分,把这个故事的最终结果隐藏了起来,最后“抖”出这一情节,能够产生出更强烈的激发效果。
十一、幼儿和幼儿再次商量好选择的角色,找到空位置两两合作完整表现音乐一遍,假猴王在“金箍棒”后晕倒在地。
师:现在请你们和朋友商量好谁来当真猴王,谁来当假猴王,请假猴王先找到空位置准备好了,请真猴王找到你刚才的朋友站好。注意了,等会儿假猴王在音乐结束“金箍棒”后马上晕倒在地。(播放完整音乐第九遍。)
师:真猴王看看假猴王是不是真的晕死过去了,要用让对方舒服的动作去检查一下。
十二、幼儿邀请客人老师,并商量好选择的角色,在空位置上两两合作完整表现音乐一遍,假猴王在“金箍棒”后晕倒在地。
师:我们邀请客人老师和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商量好谁当真猴王,谁当假猴王。(播放完整音乐第十遍)
师:今天我们用这个音乐玩了真假美猴王的故事,下次我们再用这个音乐玩一玩关于美猴王的其他故事!
点评
该活动的设计充分体现幼儿音乐教学心理学的设计原则和技巧,值得学习和借鉴。
活动延伸
尝试让孩子根据这首曲子创编与美猴王有关的其他游戏,如:选拔代理猴王、三打白骨精等。
幼儿园游戏活动方案 篇9
活动安排:
8:30——9:00热身运动;亲子活动;早操活动;
9:00——9:30幼儿生活活动;
9:40——10:30幼儿制作新年贺卡;家长会。
活动目标:
1、透过亲子游戏,增近亲子情感。
2、透过亲子合作制作,引导幼儿体验新年到来的快乐。
3、鼓励家长用心参与班级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园元旦亲子活动的材料、音乐、音箱、奖品等的准备。
2、幼儿园迎新年的环境布置,场地装饰等,如幼儿园墙面布置、挂饰等。
3、亲子活动的人员安排,备选方案的设计,以防天气等因素影响亲子活动的顺利开展。
活动过程:
1、新年心愿包活动
准备:红信封、纸、蜡笔、记号笔 玩法:各班家长和孩子共同在纸上画或写新年心愿,再装入红信封袋内。
2、专心协力吃果果
提示:要求幼儿能用明白的语言指挥家长,正确判别出倾向。
准备:圣女果,小碟子四只,遮眼布四条。
人数:共12个家庭,每个家庭由三人组成,四个家庭为一组,共分3组举行初赛,每组胜出者加入决赛。
玩法:妈妈手持圣女果,站在指定位置,爸爸蒙上眼睛,背着小孩,原地转三圈,在小孩的语言提示下,去寻觅妈妈手中的果实,并用嘴吃掉果实,最先吃完者为胜。
规定:爸爸妈妈不许发出任何声音,任何人不许用手碰果实。
3、放鞭泡
准备:每班自制炮竹一个
玩法:分小班组,托班组。每班出6对家长和孩子。将幼儿和家长分成一一对应,应对面排。开始由幼儿手捧“爆竹”由起点跑向自我的.家长,当家长接过“暴竹”后,双手上举,口中喊道“砰啪”,就算送到一个。然后孩子再将“爆竹”运回给下一名幼儿手中,看哪对先放完。
4、传纸杯(双亲和孩子)
目的:提高幼儿的自信,增进孩子与家长共同学习进步的乐趣。
准备:纸杯和吸管
玩法:父母口含吸管分别站在场地的两端,宝宝听口令从起点出发将纸杯送给妈妈,妈妈将纸杯套在吸管上送给对面的爸爸,爸爸用吸管将妈妈吸管上的纸杯移过来再送给对面的宝宝。先到终点者为胜。
规则:游戏中爸爸妈妈只能用吸管传杯子,不得用手拿杯子。
5、运“西瓜”游戏 目的:培养幼儿的合作潜力,提高幼儿与家长紧密配合的潜力。
准备:“西瓜”(球),焰火棒或纸棒。
人数:每个家庭一大一小
玩法:幼儿和家长同时握住两根棒的两端,用棒夹住“西瓜”,从起点出发,绕过指定物回到后再运下一个“西瓜”(“西瓜”落地后可重新夹好,继续前进),在规定时间内搬运“西瓜”最多的家庭为胜。
6、运彩球
准备:彩色的球、圈
玩法:适用于小班幼儿,每班10名幼儿,分两对面站立,用圈赶彩球行进走,走至对面交给另一位幼儿,依次往返接力。
7、剥桔子
准备:小桔子50只,椅子3个,垃圾筐每班5对家长和孩子。
玩法:幼儿从起点跑到终点拿一个桔子,跑回来剥掉皮给家长吃,第二个幼儿继续,以此类推,看哪队最快为胜。
8、抢气球游戏
准备:凳子或椅子;各色气球;拴气球的绳子。
玩法:老师或主持人发出指令,复习颜色。如果说红色就要跑到拴有红色气球的椅子旁,用力把气球坐爆。分组比赛,小组第一晋级下一轮,直到轮完初赛,最后小组第一之间进行决赛,分出获胜者。请几位家长带着小朋友一齐听主持人发令,按照规则进行。
幼儿园游戏活动方案 篇10
幼儿园游戏活动方案
活动名称:我变变变
设计意图:幼儿活泼好动,摸、爬、滚、打是他们自娱自乐,相互嬉戏的最爱.大班幼儿对自己的身体各部分有一定的认识,在嬉戏中能有意识地积极寻找多种方法运用身体某些部位去完成一些动作.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设计了“我变变变”活动,在活动中,幼儿积极思考、尝试,利用身体各部分来变造型,满足了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为尽量地满足幼儿创造游戏的兴趣,特设计本次活动.活动旨在让幼儿在愉悦的情绪下,积极动脑,大胆参与,从而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身体的灵活性与协调性.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感受体验孙悟空的特点. 2、运用形体动作表现孙悟空的角色特征. 活动准备: 1、音乐:《小石猴》
2、孙悟空头套、金箍棒道具. 活动过程: 1、教师运用形体动作及道具,表演音乐《小石猴》的.情景. 2、请幼儿回想:哪里出现一块很特别的大石头,大石头里蹦出什么东西,小石猴有什么超强能力,小石猴靠什么东西飞上天,小石猴有什么武器, 3、进行“我变变变”的体能游戏
按照指令“我变、我变、我变......”(猴子、蛇、青蛙、石头、妖怪等),请幼儿变出某种身体造型,并做出动作变化(如猴子抓耳挠腮、蛇爬行、青蛙跳、石头静止不动等) 4、可换幼儿主持,进行活动. 5、问幼儿有谁会学猴子转动金箍棒的动作,请幼儿出来示范. 6、以《小石猴》乐曲作为活动尾声的曲子.
活动延伸: 在每天点名时进行我变变变的游戏,凡点到名字的幼儿就可以变出一种身体造型.
幼儿园游戏活动方案 篇1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玩手影游戏,使幼儿对手产生各种联想,表现出对手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学习用不同的线条、图形分割主体和背景,能大胆选色和配色。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相互合作能力,体验合作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
1.幻灯机一台;照相机一架。
2.范画一幅(割裂式);作画工具若干。
三、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引入。
提问:在太阳光下或者灯光下,小朋友有没有摆弄过自己的小手?小手会有些什么变化,可以变成什么?
2.基本部分:
(1)出示幻灯机,请幼儿进行手影表演。然后猜猜老师的手会变成什么?
(2)出示范画,交代任务:请幼儿自由选择小伙伴,用能干的小手画手的联想。
(3)幼儿分组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用线条、图型来分割主体,表现背景。
(4)集中作品,请幼儿介绍各自的作品。
3.结束部分:合影。
小班综合活动《我和瓶宝宝一起玩>>
嘉善好孩子幼儿园沈祺琼
设计思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幼儿园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使我们对幼儿园的课程有了新的理解——活动的`开发和创新不在于名称的新奇,不在于材料的花哨,而在于活动真正引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在于真正符合幼儿的需要,在于能激发幼儿的操作,探究和体验,在于能与幼儿的已有经验建立一定的联系。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不断发现新的活动线索,切实为孩子营造一个有助于生成的氛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孩子接触到的各式瓶子种类繁多,他们非常喜欢去摆弄、玩耍,那么如何把握这一废旧物品的利用,生成一堂有趣的教育活动呢?考
虑到本班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我将以“我和瓶宝宝一起玩”为活动主线,寓教于游戏中,注重活动的综合性和趣味性,让孩子在愉快的玩一玩,说一说的过程中,自然融入到对各种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中。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和同伴一起操作的快乐感受。
2、引导幼儿乐意在活动中数一数,摆一摆瓶宝宝,促进其小肌肉动作的发展。
3、启发幼儿学用简单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操作体验。
活动准备:
1.各式瓶子人均四~五个;
2..塑料地毯拼摆成拱形,供幼儿席地坐;
3.制作小乐器所需的材料如绿豆、赤豆、黄豆及小勺若干;
4.录音机,磁带。(操作时背景音乐为《波尔卡进行曲》;律动为《大家一起来做操》)。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启发幼儿对操作内容和要求产生兴趣。
(1)师:你们知道这里边藏了什么吗?请你来猜猜看!(三塑料筐的小瓶用布遮掩着)
(2)师:(掀开遮布)哇,是什么呀?瞧,这些瓶宝宝多调皮啊,它们把帽子扔得乱七八糟,天气冷了,不戴帽子会怎样呢?那就让我们一起帮他们找到合适的帽子戴上吧!
a.分三组进行操作(用小手旋瓶盖),比比哪组又快又准确。
b.引导同伴间互相检验戴得正确与否,还可进行组与组间的相互合作。
c.集中小结:小朋友多能干呀,我们的瓶宝宝都找到了合适的帽子,瓶宝宝可高兴啦,它们想邀请小朋友和它们一起玩玩,你们愿意吗?好,待会儿别忘了告诉大家,你和瓶宝宝玩了哪些好玩的游戏。
二、引导孩子和瓶宝宝一起玩,并尝试用短语表述操作体验。
1、分三组进行操作,鼓励孩子(如滚,搭,排等)想出不同的玩法;
2、引导孩子在老师的启发下与所提供的材料和环境创设相互作用。教师根据孩子的操作情况,予以相应指导。
3.集中幼儿,师:“谁来说说,你和瓶宝宝是怎么玩的”。
三、老师示范用瓶宝宝玩,鼓励孩子每人动手制作两个“小乐器”,在韵律活动中结束活动。
四、延伸活动:带上瓶宝宝一起到户外进行体育锻炼。
建议与思考: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的不同,“瓶宝宝”的游戏还可设计以下活动,如:
1、瓶宝宝编上号,可以认识阿拉伯数字,进行倒数,顺数和相邻数等知识的掌握。
2、根据瓶子的大小、形状进行分类。
3.高矮排序:瓶宝宝要去做早操了,矮的在前面,高在后面,请你来排排队。
4.点数,知道总数。瓶宝宝排好了队,让我们数数共有多少人呢?等等。
幼儿园游戏活动方案 篇12
年龄班:中班
活动名称:幼儿园教学游戏活动设计—绘画《海底世界》
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2.让幼儿通过观察画面,能够画出观察到的内容。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活动流程:
1.教师用游戏的口吻对幼儿说:小朋友,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老师要带小朋友一起坐火车去看海底世界,高兴不高兴?
2.老师当火车头,小朋友一个拉着一个当火车车厢,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开火车去看海底世界。(在活动室绕几圈,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
3.在活动室绕几圈后,停在一块黑板前,教师对幼儿说:海底世界到了,请小朋友下车。(教师将遮盖在预先画好的一幅海底世界画面上的布子先开)哇!小朋友你们看,海底世界漂亮不漂亮?
4.请小朋友观察海底世界(教师画的海底世界图片)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最喜欢什么小动物?
请小朋友用各种手势或身体动作给海底世界的小动物拍照。
5.教师带着小朋友坐火车返回幼儿的座位。请小朋友给海底世界的小动物洗照片。怎样才能洗出来呢?请小朋友将你观察到的海底世界里的小动物画出来,看哪位小朋友画的.快又多。
6.请小朋友坐上火车将照片(幼儿绘画)送给海底世界的小动物,好吗?活动结束。
分析:结合幼儿游戏特点及游戏对幼儿的发展价值,对以上活动设计进行分析。
(二)活动设计:请您将以上活动进行修改重新设计或按自己的意愿设计一份幼儿游戏活动教案,要设计成真正符合幼儿游戏特点的游戏活动。游戏活动类型不限。
提交要求
1.希望能谈出幼儿游戏特点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能结合游戏特点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来阐述是不是游戏活动的理由。
2.希望从活动设计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游戏方法的选择、活动流程设计、教师提问等方面进行分析。
3.无论是修改的活动设计还是新设计的活动教案必须是游戏活动,游戏活动类型不限,要标明您设计的是哪一类型的游戏活动。
幼儿园游戏活动方案 篇13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听到指令快速安全换圈,并能躲避大灰狼的追击。
2、乐意参与集体游戏,有合作意识。通过团队合作来完成游戏。
3、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让孩子们认识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种精神。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会得到更多的帮助,更多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13个大圈和8个垫子。
2、哨子一个,毛巾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进场及热身运动
跑步进场,围绕圈圈绕S型幼儿有序进场。排成两竖排。
老师:孩子们找到地上的点点排成两排。向前看齐,手放下。(声音干净利落,幼儿动作不拖沓)
老师:注意!向右转。孩子们在游戏前跟着老师一起来做一下热身运动。
(热身运动以教师喊口令为主,声音干净利落课适当配合哨子。)
老师:跟我一起来做,头部运动(往前点两下12,右边点两下12,后边点两下12,左边点两下。脖子绕起来前右后左)扩胸运动(小手放平在胸前,用力打开)。腰部运动(前右后左,双手插腰)膝部运动,弓步运动(听好哨音加快速度)。孩子们练习的很好!
(二)练习基本动作,听哨音快速环圈
老师:立正!请神气的站好。请跟我到这边来。在玩游戏前先和老师练习练习以前玩过的快速换圈。请孩子们随便找一个圈站好,可以1个人一个圈也可以2到3个人一个圈。但是唯一一个要求就是双脚要站在圈圈里不能在外面。(哨音,幼儿找圈)
老师:孩子们,听清哨音。请换到附近的圈圈中。(练习9到10次)
老师:注意加快脚步,每个圈都可以站人但是两只脚绝对不能站在外面。
(三)导入故事情节,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
1、出现大灰狼,在换圈中出击抓住小羊
老师:小羊们你们可要注意了,在附近我问道了危险的气味,你们看看谁来了?(大灰狼)对!我就是大灰狼,而且我很饿。饿的实在受不了。很饿的大灰狼想和小羊一起玩游戏,你们觉得他是真的要玩游戏还是像吃饱肚子呢?(幼儿回答)。
对!所以你们在换圈时不仅要快速准确,还要躲避大灰狼的'追击。
(请一对幼儿来示范2到3次。)
老师:等会儿小羊要听清哨音了,哨音响了小羊要去换家,而且小脚都要站在圈圈里面,知道了吗?
老师:准备!(哨音)(2到3次假装抓(请几个配合的小朋友跑S型把老狼绕晕))哟!小羊们真厉害,跑得很快而且小脚都在圈圈里,我都没法吃你们。请一个小朋友说说看:“你是用什么办法躲避狼的追击呢(走S型把老狼绕晕)你可真厉害”
2、增加狼的数量,共同抓羊
老师:准备好老狼又要出动了,我看见你在这个家,不换家老狼我还是能抓住小羊你的哦!(哨音)(抓一个有喜感的小朋友)
老师:我们狼群有点势力薄弱。请你和我我一起来做狼,我们一起来抓羊好吗?狼儿们和我一起在狼堡里面准备出击。
老师:准备!(哨音)(10次左右,其中发现问题,共同探讨)
老师:小狼们,我觉得我们单独行动抓羊的速度有点慢啊,你们和我一起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两两合作,多人合作,最终狼群合作战)请个别幼儿说说。
(注意观察那几只老狼是合作抓羊的)
老师:我们再来试试看看能不能快速的抓到羊。(指导幼儿两两合作或守株待兔)
老师:再次游戏(看场上羊的数量最后狼群合作站)教师请所有小狼碰头,商量对此一次抓光羊。
老师:小狼们准备好了吗?最后一次结束游戏(以围攻方式)
老师:还剩几只羊呢?这几只羊可真厉害,你们是怎么躲避老狼的追击呢?我们一起为小羊们鼓鼓掌(播放胜利轻松的音乐)
3、擦汗休息,布置场地(在音乐声中擦汗休息)
老师:(播放黑夜沉重的音乐)我知道了要想把小羊抓到狼堡里面就必须把狼堡早的高高的,趁着天黑我来把狼堡做的高高的配班老师将垫子叠成高台(至少半米高)。
4、羊群反击战
老师:这一次,被我抓到的小羊要被我关到这高高的牢房里,剩下的小羊不紧要躲避狼的追击,而且还要拯救小羊,我们以击掌的方式代表拯救。抓到的小羊要大声呼唤救命
老师:准备好了吗。(师友共同游戏3到4次)
老师:老狼好累啊,换个人来来。(前面的营救由于老师是老狼,孩子们比较害怕,游戏4到5次)
(四)收拾场地,整理运动
老师:请把圈圈给老师。排成4排。向前看齐。
老师:跟着老师一起来放松放松。游戏结束。
四、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十分的高涨,但是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首先,在入场时应该充分利用场地形式,带领幼儿围绕着圈圈跑S型,为孩子们游戏中的闪躲做铺垫。热身运动时要做到口令清晰到位。让孩子们清楚的了解该做什么运动。活动中层次体现的不明显,还要增加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
幼儿园游戏活动方案 篇14
音乐游戏――吊琴
一、材料提供。
长短不一的空心金属管或会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三角铁、小铃等,木制或塑料制的棒槌。
二、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原地跳起,能用棒槌敲出一个音。
第二层次:原地跳起,与同伴合作,敲出一个乐句。
第三层次:连续跳跃,独立敲出一个乐句。
音乐游戏――小兔捉迷藏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乐曲旋律,学习蹦跳步,在B段音乐伴奏下做花的造型并静止不动。
2、能创造性地表现花的不同造型动作。
3、体验游戏中小兔与兔妈妈捉迷藏时的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兔妈妈和小兔胸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兔妈妈和宝宝在甜美的睡觉,听音乐大家揉揉眼睛,伸伸懒腰。
2、兔妈妈:“起床以后要刷牙、洗脸,做个干净的宝宝。
3、律动:生活模仿动作――刷牙、洗脸
(二)、完整欣赏
1、兔妈妈:“我的宝宝可真干净呀!今天,兔妈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兔捉迷藏》
2、师配乐讲故事。
提问:“故事好听吗?故事里的小兔和谁捉迷藏”?
(三)、分段欣赏
1、欣赏A段音乐
提问:“你觉得音乐里的小兔在干什么?”
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的认知经验,提问:“小兔是怎样跳的?”
在教师带领下,学习兔跳动作,并将双手的食指中指竖起保持耳朵造型。
幼儿随音乐表演。
2、欣赏B段音乐
提问:“小兔跳到了哪里?”“它在花园里干什么呢?”
创编花的不同造型。
“花园里的花真美呀,请你用动作来开出漂亮的花。”教师注意反馈部分幼儿创编的动作,供全体幼儿模仿练习。
听B段音乐,全体幼儿自由做创编花的造型,教师及时肯定幼儿优美的造型。
3、欣赏A段音乐
提问:“小兔在干什么?”
幼儿随音乐表演。
(四)、分角色游戏
师:“你们想不想跟兔妈妈来玩《小兔捉迷藏》的游戏?小兔子们蹦蹦跳跳地在花园里玩得很开心,听到兔妈妈说:‘妈妈来了’你们赶快变成一朵漂亮的花。”
教师或幼儿扮演“兔妈妈”,随音乐完成游戏。
(五)、结束活动
音乐游戏――听音乐跳出去
玩法:
1、参加者分甲、乙两方,间隔3米,面对面一字排开。场地中间划一条横线。
2、甲、乙双方互相唱问之后,甲方派一名代表和乙方被点名的孩子进行推手比赛。双方立定,双手互推,脚移动者算输。输者便要成为胜方得队员。。
3、双方循环几轮比赛后,决出获胜的一方。
提示:
双方推手时,脚移动即可,防止将对方推倒。
音乐游戏――《神奇的列车旅程》
选至约翰.斯特劳斯的作品《豪华列车》
适用班级: 大班
重点领域: 艺术
活动方式:分组
执教者:番禺区北城幼儿园-----刘海燕
活动目标:
1、通过以游戏的方式了解熟悉音乐的曲式结构。
2、学习用创造性的'动作自由表现乐曲中不同乐段的情景和情节。
3、学习建立游戏的规则,并体验与别人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图形谱,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进行。
2、音乐和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
1、老师:“呜……”,听什么开来了?
“对,是火车,而且是一列奇妙的旅游列车,在旅程中,它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呐,现在老师请大家边听音乐,边看图谱,想想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听完以后告诉我好吗?”
二、看图谱欣赏音乐,帮助孩子理解音乐的结构和内容
1、安静倾听乐曲,教师根据音乐的变化,在电脑上操作图形乐谱。(欣赏后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换感受)
2、再次倾听乐曲。教师在图形谱上指示音乐的进行,幼儿坐在座位上用不妨碍他人的小动作表现来表现音乐中的情景动作。
3、提问后,老师根据孩子的讲述进行整体描述(或请一个孩子进行)
三、分段欣赏,并跟随音乐做游戏
“原来我们的列车有一个这么奇妙的旅程,我们今天就来玩这个奇妙的列车旅程好吗?”
(1) 引子:重点弄清什么时候收拾行装,什么时候告别,什么时候拉汽笛,什么时候派队(起踵点头)启动。
(2) Ba段:重点弄清什么时候进山洞,什么时候出山洞,什么时候过长隧道。并且提示幼儿表情的投入。
(3) 3段:重点指导黑子们想象奇妙的森林里有什么景物或动植物,并用身体去表现,并鼓励孩子们与别人一起合作摆造型,并提示孩子的造型要留出“铁轨”给列车通行。
(4) 尾声:重点是放气和减速刹车,要求能卡准节奏做。
四、完整地进行游戏
1、教师作火车头,带领孩子完整地做游戏。把幼儿分成两组,女孩子先扮演列车,男孩子先扮演奇妙的森林。
2、玩第二遍时,男女孩子交换角色。教师在玩之前提示第一次游戏中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鼓励孩子们做出与别人不同的造型。
3、让孩子自由扮演角色,并提醒幼儿听准音乐,按音乐的变化进行游戏,并遵守游戏的规则。
4、高潮结束。
音乐游戏――兔子和狼
游戏目标
1、体验与混龄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2、能遵守游戏规则。
3、在游戏中学习谦让。
游戏准备
布置森林场景,兔子、狼的头饰。
游戏过程
1、大中小班幼儿进入多媒体教室,主动寻找异龄伙伴相互拥抱,并相互认识名字。
2、复习音乐游戏“找朋友”,体验与混龄同伴一起唱歌、跳舞的快乐。
3、新授游戏“兔子和狼”
(1)学习歌曲《兔子和狼》。
教师先集体教学。然后大班幼儿带着中小班幼儿再次学唱歌曲。注意:①要求唱到“风儿呼呼吹,树叶沙沙响”时,要唱出害怕的感觉。②幼儿边唱边表演兔子的动作,教师鼓励幼儿做自己创编的动作。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示范游戏玩法。
游戏规则:一名幼儿扮演狼,其余幼儿当小兔。小兔一边唱,一边随音乐做兔跳等动作。当唱到“狼来了”时,狼跑出来抓小兔,如果小兔找到一个不是同班的伙伴抱着,狼就不能抓他们。
(3)幼儿游戏,教师参与游戏,并指导。
①第一遍游戏,教师当狼,大班幼儿当小兔,请中小班幼儿观看哥哥姐姐玩游戏。
②第二遍游戏,大班幼儿当狼,中小班幼儿当小兔,请大班哥哥姐姐带着中小班的弟弟妹妹玩游戏。
③第三遍游戏,幼儿自由讨论、分配角色进行游戏。
注意:幼儿做自己创编的动作时,不要和别人发生碰撞,特别是“狼来了”奔跑时,不能与别人相撞;狼跑出来抓小兔时,小兔必须找到一个不是同班的伙伴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