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时间:2024-10-19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5篇(荐)

  当我们观看最新的高水平影片时,你有什么总结呢?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5篇(荐)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

  20xx年2月12日,央视一档全新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开播了,开篇第一期讲述的便是“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里的故事,识读《尚书》,“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节目设置了三个大舞台与甬道相连、采用多空间沉浸式戏剧,穿越古今,当代读书人与古代华夏先贤对话的方式,讲述典籍里的故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是一种“全新的创作理念,带给观众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尚书》在整理、流传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如果没有他,就没有我们后来看到的《尚书》,他就是伏生,“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意。”

  在秦朝末年,兵乱大起,项羽火烧咸阳,国藏的《书》化为灰烬。为逃兵火,伏生与妻儿带上一车《书》回山东老家,却遭遇兵劫,儿子护《书》,被乱兵杀死。天降大雪,伏生的妻子重病,女儿也几乎冻死,要烧书简取暖的时候,妻子却阻止了,最终在他怀中病亡。待天下初定,伏生回家破壁取《书》,发现书简已朽毁,完整篇目仅余28篇。伏生咆嚎大哭起来:“我一生护《书》,未曾想《书》却因我残缺大半,我愧对先人,愧对我死去的妻儿。”

  伏生对《书》那份崇敬之情,那份传承的.期盼,全家人都舍命护《书》,这最是感人的情节,看着戏剧,眼泪忍不住就涌出来了。跟着节目走进《尚书》,感受到中国有着远古的智慧和无穷的力量。

  伏生跟当代读书人讲《尚书》中的《禹贡》篇目,大禹除了治水,还有更伟大的功绩是定九州,为华夏划分土地疆界,他顺着山势行走,砍削树木作为路标,以高山大河奠定界域。大禹13年来历经磨难,“禹迹”踏遍华夏,“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

  一篇《禹贡》又让人看得热血沸腾,撒贝尔:“中华儿女能不敬爱大禹吗?”全场观众都激动地跟着呐喊:不能,不能,不能。

  晚年的伏生在山东老家一带传授《书》,后来汉文帝知道了,他想要伏生到朝廷讲《书》,但那时候伏生已经九十多岁,经不起舟车劳顿,汉文帝便派太常使掌故晁错到伏生家学习,聆听教诲。

  伏生同晃错讲书完毕,充满了期翼,语重心长地说:“今日借君之口,将《书》带回都城,望上古先贤之美德,传于天下,民本德政,福泽后人。”

  伏生对《书》那份传承的期盼,深深地感染着中华儿女。

  《典籍里的中国》以演绎为主、解读为辅的戏剧,用“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多舞台展现形式,每个场景的精湛演绎让我第一次看就被吸引住了,被震撼住了,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后来,我又带领孩子一起看《典籍里的中国》,一起学习、传承我们的中国文华。每一遍都让我感觉震撼、心潮澎湃、潸然泪下。

  节目中还有很多感人的,值得我们一看再看,认真学习与传承。感谢祖国,感谢央视,我要一期不落地追下去!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2

  今天上午我回看了央视的一档文化栏目《典籍里的中国》,本期选取的典籍是《尚书》。《尚书》被誉为政书之祖史书之祖,的确堪称典籍。这个节目采用了让现代读书人穿越的方式,实现了现代人与西汉时《尚书》护书人讲书人伏生对话,以此来诠释《尚书》里边的经典要义。其中有两个主要场景,一个是通过王维的画作《伏生授经图》,引出项羽放火烧咸阳,使得许多珍贵的书籍被焚毁,伏生把《尚书》藏在墙内,若干年后已经有部分竹简被毁导致内容散佚,又恰幸汉文帝重视文化,派晁错向伏生学习《尚书》要义,也为《尚书》的流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话说回来,《尚书》何以会成为经典?最主要是思想上意义深远。比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就是最早提出的民本思想,它与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相同的,都在强调人民在一个国家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个主旨的表现是通过对《尚书》里边的《牧誓》演绎诠释的。商周之间的“牧野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其中突出了以民为本民心所向的重要性。另一个内容的展示是《禹贡》,这个故事是通过大禹治水来告诉后人划分九州的史实及意义。那是我们中国最初的疆域划分,在此基础上,我们中国经历了千年的疆域演变,分分合合之后形成了统一的大中国。

  这个节目最大的意义是通过对典籍的诠释,来告诉今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以及沉淀出的民族精神。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但同时,我也觉得,观赏这样纯文化节目的观众还很有限,毕竟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对中国古代典籍的理解是极不到位的。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对《尚书》进行独立阅读的人,恐怕在学历上至少要高中学历,能够理解精髓就需要专业能力较强的知识分子甚至专家教授了,所以《典籍里的中国》能够像《百家讲坛》那样,使历史文学在一个节目里获得普及和推广,这是比较有意义的。尤其在娱乐泛滥的今天,我还是比较希望主流媒体能够多一些这样的节目,努力扭转一下青少年过于关注娱乐八卦的不良形势。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3

  今晚,我与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典籍里的中国》相遇,随当代读书人一起,进行一场穿越古今的对话。“贵五谷而贱金玉!”一句话仿佛浓缩了宋应星撰写这本书的理念。卷一《乃粒》,卷十八《珠玉》,宋应星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宋应星在6次科考失利之后,并没有因此颓废,而是在路途中看、学、思,在脚下的`万里路上悟到了书卷上没有的东西,增加了未曾听说的见闻。功名利禄于宋应星已然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那份理想:五谷丰登,物阜民康。

  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把“重农固本”视为安民之基,治国之要,每朝每代人殚精竭虑,极具创新精神,接力传递责任,只为中华。宋应星与袁隆平跨越三百年的握手,不仅是两位科学家的握手,更是两个时代的握手。他们找到了属于科学家的共同梦想:求真务实、造福人民。我们有幸生于这个时代,享受先人前辈的胜利果实,我们更要将发展的主动权把握在自己手中,让科技再发展,让祖国再腾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学习的目的各不相同,也许有人想当大官,有人想当企业家,有人想当科学家,但希望当我们通过学习实现各自理想后,可以继续用我们所学知识回馈社会,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4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今日我院组织观看的《典籍里的中国》以别开生面对话先贤的方式带我们走近宋应星,影片里的他说:“功名进取毫不相关”,并向底层劳苦群众请教,在实践中汲取养分。正应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言。

  在从事农业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他以永不言败、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劳动中记录并著成《天工开物》一书。作为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此书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作为江工学子的我们,自入学起便深受天工文化的影响。在这片以弘扬天工文化优良传统,成立天工文化研究院,开展对天工文化的深入研究,着力发掘其中的创新精神、工匠意识、生态思想等积极因素的沃土上,我们以探索者的姿态致知力行,躬行不辍。相信未来我校的天工文化自信必将更加饱满,我们乘风破浪的勇气必将更加昂扬。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5

  “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题记

  万历二十九年,他童子试落弟,父亲徐有勉语重心长地说:“徐氏男儿,可不取功名,但必立志。”于是,他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大志。自此以后,他游历山水,在经过三十年的考察后,写下不朽巨著《徐霞客游记》,他,是“千古奇人”——徐霞客。

  他记录下了天台山闪烁的星辰、烂漫的朝阳,还有满是繁花的山谷,他顶着恶劣气候登上黄山,邂逅了气势磅礴的庐山瀑布,遇见了秀美的双龙洞……行在路上,梦在前方。他探询山水之中的奥秘,他以足为誓,以笔带心,实现了自己的伟大志向,为我们留下了《徐霞客游记》。

  在《尚书·禹贡》中记载“岷山导江”,人们都认为岷江是长江的源头,徐霞客为探寻真理,“北历三秦,南极五岭,西出石门金沙”,发现金沙江发源于昆仑山,比岷江长一千多里,于是在《溯江纪源》中将金沙江定为长江正源。正是因为他有着追求真理的精神,所以今天我们才能读《徐霞客游记》而知天下地理。“不探江源,不知其大于河,不与河相提而论,不知其源之远。”勇敢追求真理,或许真的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徐霞客的三十年何其艰辛!如今,高铁代替了双足,各种精密的仪器代替了纸笔,人们能够真正做到“朝碧海而暮苍梧”。徐霞客以足为誓,丈量名山大川,以笔代心,记录下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一生很长,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6

  早在年前央视就有预告正月初一那天会播出《典籍里的中国》,那时候虽然想看,但也没有太过重视,所以初一那天我并没有守在电视机前观看。但初四晚上我用手机看了一遍之后,又重头到底看了一编,今天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再次看了一遍,每一遍都让我感觉震撼,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节目的第一期讲的是《尚书》,《尚书》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相传孔子白头整理。节目中钱老借孔子之口说读《书》的好处有三句话: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王嘉宁说:“打开这本书,可以追溯到华夏文明的源头。”

  节目中有一个核心人物——伏生。

  《史记·儒林列传·伏生者》中记载:

  伏生者,济南人也。故为秦博士。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

  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意。伏生生于战国,经秦朝,故于汉朝,一生与《书》有着解不开的结。伏生少小就学习《书》。在秦朝“焚书坑儒”时,他冒着杀头的罪名把《书》藏在了家中石壁中。在秦朝末年,兵乱大起,项羽火烧咸阳,伏生一家携书逃亡。在逃亡的路上天降大雪,伏生的妻子重病,女儿也几乎冻死,要烧书简取暖的时候,伏生的妻子却阻止了,因为这些书早在之前是伏生的儿子以命相搏才保下的。天下初定,伏生回到家破壁取书的时候发现《书》已经损坏,经整理才得28篇,这也是为什么《典籍里的中国》中说28篇的原因。后来又得一篇,共29篇。伏生晚年在齐鲁一代传授《书》,后来汉文帝想要召伏生进朝授书,但那时候伏生已经九十多岁,不堪舟车劳顿,所以汉文帝派太常使掌故晁错到章丘向伏生学习、取经。至此《书》留存皇家,传于天下,为今文《尚书》。

  剧中的感人之处很多,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伏生的眼睛。从他的眼睛中我看到了很多东西,愧对妻儿、《书》有损坏时的悲伤;听到古文《尚书》失传时的紧张和焦急;还有历经劫难后在眼中留下的历史沧桑和智慧……但他眼中最多的是希望!当听到陛下有诏时,伏生眼睛突然就亮了,那是希望的光,所以伏生说:“皇帝陛下知道《书》的好处,百姓的好日子有望了!”在晁错学完《书》而离开时,伏生的眼中充满了希冀。他说:“而今将《书》还于天下,我已无憾矣!”我想那时候他一定是在期盼晁错能使《书》传于天下吧!在从现代离开,回身望时伏生眼中饱含泪水,那时他一定看到了希望,心中一定是欣慰的,不然也不会说:“《书》有了你们的传承,我放心了!”……如此种种,都是那位老人对传承的执着啊!

  在伏生之后,西汉孔安国竭尽全力推广古文《尚书》,但西晋“永嘉之乱”后全部失传,后来东晋梅赜结合今文《尚书》及其它古籍编撰了伪古文《尚书》流传于世。

  不管是伏生还是孔安国、梅赜,或是后来唐人青石刻经,都为《尚书》的流传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华夏智慧的传承人。这也让我想起了司马迁身残写《史记》,谈迁两度写《国榷》,李清照孤苦护金石文物……他们所做之努力,令人敬仰,使人铭记于心!

  剧中说了《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史记。五帝本纪》中说“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大禹用了十三年时间,历经磨难,走遍了华夏各地,用足迹丈量土地,从而把华夏划为九州。后世人也把中国的疆域称为——禹迹。

  从茫茫禹迹到伏生护书再到今人传诵,这是智慧的传承、文化的传承、血脉的传承!剧中伏生问撒贝宁:“华夏何为一体?”撒贝宁答:“自古就是一体!”怎能不令人感动?

  剧中提到王道士发现敦煌藏经,曾经读到王道士把书卖给英国人斯坦因时,我以那些典藏经书的口吻说过一段话:

  我,已沉睡了无数个日月,在今天,睁开了惺忪睡眼。然而,曾经的日月,没有照亮此刻的天,我茫然四望,何去又何从?纷飞的战火,暴露于外的贪婪,风雨飘摇碎骨粉身,有谁知道,那并不是我想要的结果。千万里的`奔波,远走他乡的辛劳,有谁在意,我将来秋水望穿的凄凉。或许,有人知道,就像我知道一样,可是,那,又能如何?我不再挣扎,空洞的眼睛,穿过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我看到了犹豫,看到了不舍,看到了痛苦,还有茫然无措。我惨然一笑,坐着不知去往何方的车队,遥望泣血的残阳……

  且不说王道士为保护那些藏经时做的种种努力,也不说他把藏经卖给斯坦因的正确与否,只说那些典籍文物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实在令人痛惜!我们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又该去往何方?典籍中都有答案。现存的典籍弥足珍贵,是每个读书人都应该去重视,去阅读的。

  作为读书人,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为华夏文化,华夏精神,华夏智慧的传承做些什么。我们做不到像伏生那样可歌可泣,但我们也可以出一些绵薄之力。为往圣继绝学,于后事传经典。或许我们对华夏文化也所知不多,但我们应尽我们所能把华夏精神传承给我们的学生。争开万千花,争结万千果!中华之未来,在孩子们的手中,也在我们的手中!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7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中华世纪坛序》烫金的字样深深烙在国人心中。五千年的文明圣火,在风雨飘摇中亦燃未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中华民族这片桀骜的土地上熠熠生辉。

  近日,综艺型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大放异彩,以独具一格的方式向国人讲述不绝如缕的华夏故事。节目第一期介绍了“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一一《尚书》。“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华夏经典,弦歌不辍。沉重的语句无一不使国人内心澎湃,华夏文明的精髓绵延至今,溢散出无穷的光辉。传承文化基因,镌刻华夏文明!

  斗转星移,王朝更迭;青石刻经,青石永存。抚摸传承千年的典籍,翻开古老泛黄的书页,一个个沉重而又饱经沧桑的文字浮现在眼前,那是文化之典藏,那是华夏之渊源。品读经典,“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品读经典,领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蕴;品读经典,感受“民惟邦本,本同邦宁”的力量。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熔铸于字里行间,镌刻于时代青石,它们并未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在一代代华夏儿女的热血传承中与时代接轨,推陈出新,千年繁盛。

  风风雨雨,沧海桑田,华夏儿女血液中流淌的责任心和文化情却未消逝。从爱子护书,以命相搏,用热血传承圣火,讲授《尚书》的耄耋老人伏生,到今日《典籍里的中国》这一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热映,粼粼历史长河中倒映出来的正是华夏儿女守护中华文化,传承华夏文明,护得文学精髓千年周全、千年繁盛的豪情壮志与坚定决心。

  仰望历史的`天空,华夏文明熠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华夏文明绵绵不断。一片片竹简本木牍,不只是见证历史的藏品,更是滋养文化血脉的“甘泉”。与千百年来遗存下来的经典对话,不仅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也能让更多国人触摸历史脉搏、感知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这是何等的幸运,这是何等的享受。追溯华夏文明,使其不绝如缕,薪火相传,为培育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奠定深厚基础,传承民族祖先不朽的智慧和无穷的魅力。

  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传承文化基因,镌刻华夏文明!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8

  今天很有幸观看了《典籍里的中国》这套文化综艺节目。在这个节目里,让我更好地了解到了中国的典籍《尚书》。以前在学生时代就听说过这部经典,说实话自己对里面的内容知之甚少。今天这档节目让我这个普通人更好地了解了一些经典知识和故事。

  节目通过戏剧演员们的精彩演绎,让我看到了两千年前伏生一家人是怎样用生命守护《尚书》的。伏生护书,传书的故事让我感动的流泪了。这一幕让我感受到了古人对经典的守护与传承的精神是多么的可贵。

  这种视书如生命,守书传书的故事在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正是这种精神,才使我们这些普通人也有机会读懂,感悟经典里的故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经典里只有短短几句话,里面蕴含着的智慧却是震撼的。戏剧演员们的精彩演绎,让典籍中的文字都活起来了,感人的画面更易让人体会其中的智慧。《禹贡》让我看到禹划九州,华夏九州第一次让我能诵出。分别是:冀州,兖州,扬州,豫州,梁州,雍州,徐州,青州,荆州。

  《牧野宣誓》中的称尔戈,比尔干,立尔予,予其誓。短短几句话却蕴含着治政理国的大智慧。戏剧演员们通过故事的演绎让我更好的理解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尚书》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构建了华夏文明最早的知识体系,很有幸在今天人人可读。

  我们都知道典籍不易读懂,古有“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意”。但今天这个节目最大的亮点就是将经典与戏剧表演相结合,每一个场面都感人泪下,这种创新使典籍人人可读,真正做到了文化的传承。节目中主持人穿越历史,以拜见伏生为主线,讲述了尚书几经波折最后被保存下来,而且还薪火相传的故事。这也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声声不息。这样的节目大家都很期待,我也会作为铁杆粉丝继续关注下去,因为学习经典可以追本溯源,继往开来。

  看《国家宝藏》,有句话非常经典:我们还年轻,我们只有5000岁。这说的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富饶的土地,智慧的先民。

  看《半小时漫画唐诗》,我知道了诗词的源头是古代先贤孔子整理的一本诗歌总集《诗经》。由此,我了解了孔子在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看《典籍里的.中国》,我知道了六经里的“书”指的就是《尚书》,它是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从节目中,我知道了《尚书》是从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破壁而得到的;知道了守护《尚书》第一人伏生,他冒死将《书》从咸阳转移到山东老家,藏于墙壁中,沿途坎坷,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逝;知道了读《书》可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知道了三国时期提到的九州,原来是大禹平定的;知道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知道了唐代诗人王维还曾有幅画作叫做《伏生授经图》。

  当我在节目结束时,不由自主地对着妈妈吟诵起《禹贡》:禹覆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我就知道,这部书已经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里。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9

  这个国庆节,妈妈向我推荐了一档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从中甄选最值得讲述的优秀传统文化作品,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讲述典籍的成书、核心思想以及流转中的闪亮故事,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展现典籍里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我看的这一期是关于《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的'故事。

  节目从现代科学家袁隆平爷爷“禾下乘凉”的梦开始,他梦到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人们就坐在水稻下面乘凉。而古代科学家宋应星也有同样的梦想。宋应星为什么会有这个梦想呢?这要从他考乡试说起。他考乡试时考中了第三名。可是参加会试时却名落孙山,接下去他又考了几次,可是都没有考中。屡试不中的宋应星便回了家。随后他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把关于科学技术的知识收集、整理成了《天工开物》,这本书涉及自然科学、农业、机械等多种知识、工艺,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后来,他又做了老师,向学生们传授他所写的《天工开物》。学生们向他学习种水稻、养蚕、制造水车、酿酒、织布、晒盐、煮糖等等技术,大大地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天工开物》一书涉及很多很多的知识,但是宋应星最重视的就是水稻的种植。他说“水稻比珠宝更重要,人不能没有水稻”平时有时间的时候,他就会下田去关心水稻长得好不好?因为“大米多就能让大家都吃得饱。”

  看完这档节目,我被宋应星的追求科学的精神所感动,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古代,他能写出一本“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的书,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还要克服常人的不理解,这样的执着追求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们要将这样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传承下去,早日实现我国的伟大复兴!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0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干古未绝者,唯我无双。

  《中华世纪坛序》烫金的字样深深烙在国人心中。五干年的文明圣火,在风雨飘摇中亦燃未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中华民族这片桀骜的土地上熠熠生辉。

  近日,综艺型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大放异彩,以独具一格的方式向国人讲述不绝如缕的华夏故事。节目第一期介绍了“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一一《尚书》。“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华夏经典,弦歌不辍。沉重的语句无一不使国人内心澎湃,华夏文明的'精髓绵延至今,溢散出无穷的光辉。传承文化基因,镌刻华夏文明!

  斗转星移,王朝更迭;青石刻经,青石永存。抚摸传承干年的典籍,翻开古老泛黄的书页,一个个沉重而又饱经沧桑的文字浮现在眼前,那是文化之典藏,那是华夏之渊源。品读经典,“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品读经典,领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蕴;品读经典,感受“民惟邦本,本同邦宁”的力量。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熔铸于字里行间,镌刻于时代青石,它们并未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在一代代华夏儿女的热血传承中与时代接轨,推陈出新,千年繁盛。

  风风雨雨,沧海桑田,华夏儿女血液中流淌的责任心和文化情却未消逝。从爱子护书,以命相搏,用热血传承圣火,讲授《尚书》的耄耋老人伏生,到今日《典籍里的中国》这一文化类综艺

  节目的热映,粼粼历史长河中倒映出来的正是华夏儿女守护中华文化,传承华夏文明,护得文学精髓干年周全、千年繁盛的豪情壮志与坚定决心。

  仰望历史的天空,华夏女明熠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华夏文明绵绵不断。一片片竹简本木牍,不只是见证历史的藏品,更是滋养文化血脉的“甘泉”。与干百年来遗存下来的经典对话,不仅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也能让更多国人触摸历史脉搏、感知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这是何等的幸运,这是何等的享受。追溯华夏文明,使其不绝如缕,薪火相传,为培育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奠定深厚基础,传承民族祖先不朽的智慧和无穷的魅力。

  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传承文化基因,镌刻华夏文明!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1

  到底什么是中国?我想,禹划九州是中国;尧舜禹、汤文武、孔夫子、伏生是中国;名为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敦睦九族,协和万邦是中国。有典籍才有中国!

  傍晚,一家四口人围坐在沙发上,对着电视津津有味的看着《典籍里的中国》。这是大年初一刚推出的综艺节目,也是刚刚播出第一期。不得不说,节目的进程很有新意,采用多舞台话剧表演,跨时空对话等方式,是观众有了沉浸式体验。

  当然,这第一期的内容也是干货满满。由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叙述了他如何保护《尚书》传授《尚书》。秦末楚汉相争,民不聊生,伏生为了保护《尚书》,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颠沛流离,其间伏生的爱子为了保护《尚书》与土匪搏斗而死,伏生的妻子就算是冷死,也不愿意烧《尚书》取暖,最终永远地留在了荒野。而当战乱结束,伏生回到家乡,凿开墙壁,却发现被他藏在墙壁里的尚书早已残破不堪,只剩下28篇,于是他用自己的余生传授尚书,希望尚书能够永远地流传下去。浮生活了90多岁,有90多年一直在读尚书,20多年的颠沛流离,只是为了保护尚书,若不是因为尚书,伏生的儿子和妻子也不会死去。可是伏生却不后悔,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勇气啊!

  其中还有几个片段,是属于尚书部分的禹贡还有牧誓。其中大禹划九州,周武王与纣王的牧野之战,至今还使我的眼中含有泪花。结尾部分,现代读书人撒贝宁向伏生介绍尚书自西汉以后的传承过程,其中不乏多种坎坷,直到唐代,还有人在一块大青石上刻下了尚书,为开成石经。华夏经典,弦歌不辍!

  如今我们更需要: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在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过程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几千年来,祖先一直在记录我们的,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人们世代,薪火相传,让精神的血脉延绵至今,知道我们的缘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典籍里的中国》以新的方式让我们识读《史记》,撒贝宁带领着我们穿越千年的时光,向司马迁献上“千年一拜”。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为西汉司马迁所著,开记传体先河。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共计一百三十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约3000年的历史。司马迁及其父两代人竭尽毕生精力,著成此书。

  通过《史记》,我们看到了集崇德尚武,勤政爱民于一身的轩辕黄帝,统一了中原部落,成为中华的人文始祖,为华夏民族树立楷模。透过《史记》,我们看到了千古一帝始皇的丰功伟绩,统一天下,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也因秦暴政二世而亡。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平民义举立传,这是司马迁的史学创造。蔺相如以国家大义廉颇负荆请罪,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成为千古佳话,后世美德。张骞凿空,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贯穿东西,联通中外的丝绸之路,20xx多年前,中国已经开始了官方的中外交流之路,与世界连通……

  你也许没有读过《史记》,但你绝对听说过这些故事,完壁归赵,破釜沉舟,卧薪尝胆,毛遂自荐,约法三章,一言九鼎等一系列出自《史记》的故事。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两代人的豪情壮志。司马|牢记父亲之教诲“修史是司马家的”,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名位评高下,不虚美,不隐恶,如实反映历史真实情况,鲁迅先生赞美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古往今来使芸芸众生无不从中受益。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3

  1、主持人和嘉宾预热典读会,太吸引人了!

  嘉宾都是重量级的人物,有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尚书》学会的钱会长等。

  几个人侃侃而谈,提纲挈领,就把尚书的重要性提了出来。《尚书》对于华夏民族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构建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其中提到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说明了这是一本对全民和国家都有好处的书。

  《尚书》是源头,就连后来孟子所说的民为贵君为轻,以及荀子所讲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都是由尚书中的这句话演变而来的。

  所以说,尚书重要,因为它是“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2、多舞台话剧场面演绎古代故事,太震撼了!

  演播室之外,表演环节创作班子令人震撼、中国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亲自挂帅担任艺术总监,倪大红亲自出演保护《尚书》一辈子的伏生,演绎了一个精彩的伏生救《书》图。

  伏生,秦朝博士,秦始皇焚书坑儒,伏生从图书馆里偷偷地把尚书运了出来,因为那时候是竹简记录,现在的一本书那时候得写一车竹简,所以老人历经千辛万苦,甚至牺牲了孩子和老婆,才把《尚书》运回老家。

  没想到,家乡也是战乱不断,为避战乱,伏生就把尚书藏到了家中墙里,20年后,拿出来的时候,发现已经损毁大半,只剩下一小部分共28章内容还算完整。

  故事虽简单如此,但是用话剧表现出来就难了,可是央视和请来的艺术家门做到了。

  大禹治水定九州、周武王在牧野的故事,伏生传书、伏生童年学《书》等几个历史场景,分别在搭建的多个舞台上演绎,梦幻的灯光,场景的无缝切换,演员阵容的强大,精彩的表演,都令人赞不绝口。

  3、撒贝宁和伏生上演穿越,太奇思妙想了!

  撒贝宁和伏生先后穿越20xx多年的时空进入对方的生活空间并与对方进行对话,这个编剧编得太厉害了,把现代人的疑问提出来,让伏生解答。

  节目的最后,再请伏生穿越到现在的图书馆,让伏生知道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想要看尚书唾手可得,因为人人都有手机,搜啥有啥,这样也可以告慰为保护《尚书》倾其一生的付出和希望了!

  当然,书中对孔子修尚书,他的后人孔安国致力于推广尚书,也有所提及。

  总之,《尚书》作为四书五经之一,是华夏文明的瑰宝,传承下来九死一生太不容易了,弘扬书中所讲述的内容和道理,就是《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的目的,而且央视做得非常完美,真正把这本上古文献解释得通俗易懂,老少咸宜,让普通人也理解了这些古老的东方思想和古老智慧,相信这些知识一定会滋养更多人的心灵,并点亮他们的未来!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4

  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载地,高下无所不至,万物无所不润。

  《水经注》,郦道元,北魏世家明臣。 “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历时近十年,郦道元以“注”释“经”,遍阅地理书籍,记述天下水道,写下不朽巨著。

  剧中采用“文化访谈+戏剧+影视化”的表达方式,利用故事再现的方式,通过情景化呈现和通俗化解读,从侧面反映出郦道元为什么给《水经》做注,又如何著写《水经注》这部“宇宙未有之奇书”的原由和经过。

  观后,不知不觉也润湿了双目。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在社稷危亡,生灵涂炭之际,追求“金瓯无缺,国泰民安”的家国情怀;在风雨如晦,深处险境,为了政治清明,民生安乐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士大夫情节,已经深深刻入华夏文明的基因中。他刚正不阿,惩治犯罪,打击豪强,得罪贵族。明知危险,却勇往直前,似“孟山瀑布,一跃而下”。他和孝文帝都希望变革,希望突破,希望国强,希望民安,但一个遭挤,一个早逝,最终都未实现如其梦想,正如剧中孝文帝所说“梦想越远大,圆梦就越艰难,他需要一代一代接续努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拼搏和奋斗,才能使这个民族屹立不倒。同理,一个人在自己的历史周期内,也是需要拼搏,需要努力,为了自己和家族的延续和发展。

  剧中塑造了一个坚持正义,秉持法度的循吏郦道元。但现实生活中,坚持则刚,刚则易折;迂回则软,软则易堕。历史五千年,有文天祥、苏轼、顾炎武等,也有严嵩、贾似道、秦桧等,更有郭子仪、张居正,曾国藩等,需均有同样的志向,类同的遭遇,相似的结局。“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生命的价值在于个人的选择和时代的机遇,尽力即可。

  从《水经注》的故事中看出,郦道元是强调实践和考证。郦道元博览群书,考察河道沟渠,搜集风土民情,用凝练的笔墨,动人的描述,对《水经》进行注和勘误。他不盲从典籍,也是近代科学和社会学强调的工作方式。毛泽东对他高度评价“不是深入实地地去走一走是写不出那么好的.文字的”、“郦道元从事野外工作力求实证的方法和成果,标志着中国古代地理学进入一个新阶段。”可见,任何永留千古的科技类名著典籍,无一不是来自于实践。

  “水德含和,变通在我。”一部《水经注》蕴含了先贤以民生为本、追求人水和谐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总结。

  皇皇巨著在前,铮铮铁骨在后,人著其书,书同其人。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5

  《尚书》被称“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诵其以知先贤治政之本,以知朝代兴废之由,以知个人修身之要。当戏幕拉开,伏生带着她向我们走来。

  汉文帝听闻山东的伏生可讲学《尚书》,派晁错前去受教。

  来

  年已九旬的伏生缓缓抬起头。

  他已老了,忆起往事仍泪水纵横,然典籍可传的喜悦与欣慰又使他止哀,说起大禹定九州和牧野誓师的周武王。他眼早已有些花了,可他分明看见甬道前处是有人挥臂高呼的。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这景象他梦里应是见过,这话他也不知传授讲学过多少次了。他记得大禹定九州,哪九州也清楚得很。他是山东人,是九州人,是华夏人。华夏,自古就为一体。他听到来自两千多年后的声音这样说,默默点了点头。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他险些被声势浩大的军队唬了一跳。周武王挟着天意,在电闪雷鸣中浩荡前进。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意不即天意吗?此乃颠扑不破的真理啊。

  他还见到了两千多年后的“藏书秘府”,那的小孩和自己幼时衣服不同,话却是一样。

  年已九旬的伏生缓缓抬起头,掺杂纠纷浑浊的眼中光明明灭灭。一生的颠沛、一生的苦难、一生的尊崇、一生的护佑在干涩的眼眶里凝化成了苦之又苦的泪,泪中包裹着楚人一炬留下的焦土,包裹着故宅的残垣,包裹着荒野的遗骸,包裹着先贤字句与华夏人的根与魂,浸润了历史的扉页,经由千朝万代的笔墨重了又重,晕染到了现在,延展到了未来。

  去

  事实上的伏生并没有见到20xx多年后的今天,也不知道后来的《书》经历了什么,他以一生所护的《书》是否能一直执在后人手里心里。那时的他似乎没想那么多,又或许早已决定义无反顾。这个决心沉重,沉重到他的妻与子都被埋葬在重重荒野之下。当他几经辗转流离剖开宅中壁的时候,破碎的`是墙壁,是他的家人故宅,袒露的是二十八篇典籍,是经历史淘洗、时代冶炼仍旧熠熠生辉绵绵不断的华夏文化。

  王鼎钧在《碎琉璃》中有言:“时代像筛子,筛得每一个人流离失所,筛得少数人出类拔萃。”伏生在被历史洪流冲走时,把《书》还给了天下,他没有被冲走,他的名字与《尚书》与世长存。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伏生来去间,《尚书》也在当今时代破壁而出。

  当晁错离开,戏幕落下—

  他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以蹒跚的步伐走回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