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

时间:2024-08-12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在写观后感时,需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考立场。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 篇1

  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究竟那个先到来,生活总是会给人出各种各样的难题,有这样一个农村家庭,本来幸福的日子被意外所打破了,因为父亲的突然离世,家里变得更加困难,母亲也因此疯了,外出打工的哥哥姐姐也再也没有回来,最小的儿子一人承担起了这个家庭的责任,到哪里上学就把自己的母亲背到哪里,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这位孝子最终如愿的考上了大学。

  这位千里背娘去上学的孝子叫刘秀祥,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一家五口人的日子过的紧巴巴的,但是即使这样一家人在一起也是其乐融融的,然而现实却无情的将这些打破了,刘秀祥的父亲突然离世了,家庭的劳动力丧失了,刘秀祥的母亲不得不外出打工,但是超负荷的工作很快就打垮了她,因为工作的压力和心情郁结,刘秀祥的母亲“疯了”,换而言之就是换了精神病。

  父亲的离世再加上母亲患病无疑是给这个家庭雪上加霜,之后刘秀祥的哥哥姐姐也出去寻找工作,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竟再也没有回过家,年纪最小的刘秀祥不得不一边上学一边照顾患病的母亲,日子过的非常艰辛,但刘秀祥一直没有放弃学习机会,依旧认真刻苦的学习,在学习之外,刘秀祥还要去地里挖菜以贴补家用。

  后来刘秀祥考上了县城里的一所重点高中,但是他却放弃了,因为自己没有足够的金钱去支撑自己去上重点高中,最后选择了一所普通高中,到县城上学之后,刘秀祥也把母亲接了过去,因为家里已经没有人可以照顾母亲了,上了高中之后,刘秀祥经常去兼职赚钱,经常是学校和工作的地方两头跑,时间一久,刘秀祥终于病倒了,因为生病也影响了高考的发挥,因此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

  病好之后的刘秀祥决定不向命运屈服,他决定重新学习去考取大学,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刘秀祥终于在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绩,如愿的`考上了山东一所大学,于是刘秀祥就带着母亲一起去了山东,之后学校了解到了刘秀祥的困难,学校就为刘秀祥和他的母亲安排了住的地方,而面对学校捐款刘秀祥拒绝了。

  在拒绝了学校的捐款之后,刘秀祥就找到了一份兼职工作,在后来的采访中他表示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绝不会去向他人伸手拿,这样的坚强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大学毕业之后刘秀祥并没有留在大城市而是选择带着母亲回到家乡去当了一名人民教师,他说希望可以通过自己去教育更多的人,希望那些和他一样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 篇2

  时光如水,生命如梭,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如流星一般转瞬即逝,在有限的时间里演绎着不同的故事。有的如爱情片一般充满着浓情蜜意;有的如动作片一般充斥着惊险刺激;有的则如悬疑片一般体验着跌宕起伏。而今天一部“纪录片”深深的吸引、感动了我,它的名字叫《我这一辈子》。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王娅,出生于1952年,是国家电网天津电力检修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在她短暂的生命旅程中时时刻刻践行着“上好班,做好事,当好人”的理念。终其一生,无怨无悔。

  一、 平凡

  王亚作为一名普通的电力工人,在长达26年工作时间里,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忠于职守,刻苦专研、甘于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因为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会时常抱怨,患得患失。王娅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突出的业绩,就是因为他们始终有着为单位、为社会干好事业的坚定理想信念。我们要像她一样,志存高远,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公司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 平淡

  王娅一生淡薄名利,勤俭持家。她的一生始终与“慈善”紧密联系。汶川地震,南方水灾西部救困等,都留下了她的足迹。王娅的行为正如老子在《道德经》里所说的那样: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而她的感人事迹也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有高尚道德的人必定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她为伴。投身“慈善”事业的她,不是孤独的,她有家人的支持,员工的帮助,有我们每个人留下的感动。

  三、 平和

  在得知自己身患重病之后,王娅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面对即将被死神夺走的`身体,她选择了用另一种方式来延续自己的生命——遗体捐赠。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抉择呀!她就像一盏明灯,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她用信念选择坚守;用信念,点亮生命。她用自己的行动让生命生生不息的完成了一次崇高的接力;她值得我们去驻足仰望!她是我们心中那个最可爱的人!

  最后,我想用一段话来表达我对这部“纪录片”,对王娅的深深敬意:

  若将我的一生比作一部电影,它既没有动人心魄的剧情,也没有花里胡哨的特效。

  有的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

  但希望有观众喜欢且有所收获,最后感谢此生遇见的每一个人。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 篇3

  刘秀祥回到了家乡贵州省望谟县成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他言传身教,以真诚善良的心灵,刚毅顽强的品格获得了学生们拥护和爱戴。“祥哥来了,赶快奋斗!”这句话,表达孩子们对他的肯定和信任。

  在教坛默默耕耘的7年里,一组组的数字串起了刘秀祥的累累的工作硕果:

  刘秀祥担任了5个教学班的工作和3个班的班主任,并且兼顾学校的德育、团委、教研组和年级部的工作。刘秀祥骑着摩托车几乎跑遍了望谟县的各个乡镇到学生家中家访,摩托车骑坏了8辆,先后把40多个孩子从打工工地拉回了校园。

  教学之余,刘秀祥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全国巡回励志演讲1000多场,听众上百万人,牵线企业和爱心人士一对一资助贫困学生1700多人。刘秀祥曾经在一个差生班担任班主任,毕业时全班47名学生全部都考上了大学。

  刘秀祥说:“在我教书的过程中,我一直都告诉自己,一个都不能放弃,一直都不能放弃,要让大家相信奋斗的力量。”经过刘秀祥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多年来辛勤的'劳动,终于使全县的教育工作全面改观,教育水平直线上升,高考上线率翻倍提高。在望谟县人民政府的官方网站上,有这样一段话:

  “望谟教育成效显著。把教育扶贫作为提高脱贫质量、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斩断穷根的根本举措……高考成绩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本科录取人数从2015年以前的全州挂末提高到2018年的全州第四位。

  2019年本科上线学生达946人,上线率增加值在全州排第3位,上线人数实现逐年大幅增长,较2014年增长了477%。”

  望谟县的教育工作得以蓬勃发展,可知道这个成绩的背后凝聚了刘秀祥等教育工作者多少辛劳的汗水和呕心沥血的付出啊!

  刘秀祥2018年被任命为望谟县实验高级中学副校长,同年被评为“中国好教师”,得到了社会对他工作成绩的肯定和赞扬。

  如今的刘秀祥也成立了美满的家庭,他的贤内助帮他一起照顾母亲,不但使母亲过上了更加幸福的晚年生活,也替刘秀祥分担了后顾之忧,使他能够拿出更多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服务社会,回报大众!

  提到过去的艰难生活时,刘秀祥感到历历在目。当年在面对困境时,刘秀祥选择了坚强面对和勇敢付出,他开玩笑地称自己为打不死的“小强”,经过了种种磨砺终于苦尽甘来,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他说:

  “如果没有和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我可能没有那么坚强,没那么勇敢,有了她我才有了活下去的目标,因为我知道有一个人需要我。”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 篇4

  叶嘉莹1923年生于北京察院胡同,1948年跟随身为国民党军官的丈夫迁往台湾。最初她任教于台湾彰化女中,之后受台静农先生赏识,1954年至1969年先后被聘于台湾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1969年,叶嘉莹又受邀前往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任教。20xx年她回到祖国定居,并受邀在天津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任教。

  “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这是1974年,叶先生申请回国探亲,写下洋洋洒洒近20xx字的《祖国行长歌》中的长词节选。在陈传兴看来,叶先生对祖国的深情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道义和使命感,是最打动他的。

  “上世纪80年代初,没回国定居前,她都是自费往来于祖国和加拿大之间,为大陆的公众讲授诗词、传授吟诵的方法,20xx年她向执教的南开大学捐赠1700余万元的个人版税和稿酬,成立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迦陵基金’,用于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我觉得是时候,把叶先生的故事、把她的精神世界,通过影像语言,讲给观众听。”诗词、家国、血缘,在叶嘉莹先生身上相互作用交织,陈传兴希望用影像语言,把自己和叶嘉莹先生同样从中国诗词文化中获取的人生滋养,分享和传递给更多的两岸观众。

  在电影中,陈传兴也完成了一次大胆的实验:“我们有没有可能找到一种中国自己的电影美学叙述方式?”

  敦煌壁画、晋祠、五台山佛光寺……长短句、慢词、小令,2个小时的电影中,陈传兴试图用最中国的.元素,写意悠缓又注意留白的方式,向观众讲述中华传统文化的脉络以及各种文化元素之间的联结。

  陈传兴说,他相信在诗的国度里,大家可以一起翱翔,消弭所谓语言、文化、国家、时间的隔阂,同时通过诗词,为两岸民众打开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之门。

  遗憾于在台湾,已经鲜有年轻人知道叶嘉莹先生、热爱古典诗词。拍摄《掬水月在手——叶嘉莹传》实际也是在了陈传兴他自己的一个心愿,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的社会使命。

  随着《掬水月在手——叶嘉莹传》的公映,陈传兴“诗人三部曲”终曲。谈到为何要耗费10年的时间,以漫长的生命时光,去探寻诗人的精神世界?陈传兴给出的答案是,“拍的是诗人的人生,想表达和述说的,其实是中国文化在经历不同历史时期中,一直在保留的核心精神。”

  用10年的时间,专注拍摄华语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传统派诗人,好似有陈传兴没有明说的私心。他希望用诗歌重要的黏合剂,把中华文化和历史以及整个华语世界中的人凝聚在一起。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 篇5

  老毛是高墙里的一股暖流

  记录这样的人民警察是我的责任和使命

  我采访过不少先进事迹报告会,这次,第一次从台下采访改成了台前宣讲,向大家介绍我认识多时的采访对象毛卓云。

  老毛的战场没有刀光剑影,却也凶险无比,他的课堂没有讲台话筒,却也教化心魂。高墙铁门,是要锁住邪恶与流毒,却并不遮挡他将正心正行的光亮照进人性的黑暗。即使这样的过程,如行走于坚冰,他也要破冰而行。

  自从宁波市看守所设立专门的艾滋病犯监区以来,我就想去采访,想揭开它“神秘的面纱”。直到20xx年,才得到许可,走进禁区,也认识了老毛。老毛质朴、健谈,平实的语言里透着邻家大哥的亲和力,给人很强的信任感。在这坚壁高墙中,他像一股暖流,他那并不伟岸的身躯,总是散发着强大的'磁场,有一种无形力量。

  我们媒体的报道采写一开始定位在设立艾滋病犯监管的角度。但几次接触,我发现这个被大家亲切地唤作“老毛”的质朴警官,才更应成为焦点。

  老毛是一位警营里的学者。在12年的工作中,他几乎每天都要和艾滋病在押人员谈心,每次谈话和心理疏导后,他都会将对方的心理反应、情绪变化等记录在册,因此也积累了大量的心得体会和研究素材,摸索总结出一套独特而可操作的“五心法”。他五大本十几万字的工作笔记,无论从所耗费心血来看,还是作为可资研究的一手资料而言,都弥足珍贵。

  老毛也像一位医者。他用学到的知识首先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做通了身边相关人士的思想工作。他更在工作中,为每一名监管对象寻找和研制独门“药方”。

  老毛还是一位师者,对在押人员,既授业又解惑。比如有一批艾滋病犯是文盲和半文盲,老毛就给他们准备了纸笔和课本,还手把手教他们写字认字,给他们讲道理说文化,监室成了文化补习班。

  老毛更是一位善者。病犯对老毛如父如兄如师如友的信赖,称老毛为“毛校长”“毛老师”“毛爸爸”,无疑是因为老毛的善心和善行。无论是安抚哭泣的病犯,还是陪着病犯尽孝,善心和善行总是相辅相成。而每一次接近病犯,都如同接近黑色的魔障啊。

  当然,老毛用时间和实践证明了自己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忍者。12年来,监区里的在押人员一茬茬地换,不换的,是老毛。他很喜欢一句话,“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这几乎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践行初志的最佳总结。

  老毛无私无畏、坦诚质朴、真心善行,他也正是千千万万普通警察砥砺前行的代表。记录这样的人民警察是一个记者的责任与使命。我很庆幸,能认识他,用我的笔记录讲述他的故事。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 篇6

  在江苏苏州吴江区平望镇,有一家相册工厂,招工时残疾人优先入职。这个特殊的要求始于老板陆鸿自己的经历。

  陆鸿一岁时生了一场大病,从此成了脑瘫,他的小学和初中时光也因此在痛苦中度过。每次上体育课,同学们都去操场上开心地跑跳,只有他孤零零地坐在教室里。“同学都模仿我走路,每次体育课老师都不让我上,真难受,我想钻到桌子底下。”

  初中毕业,陆鸿去找工作,单位负责人拒绝了他,“厂里那个人跟我妈妈说,你看看你儿子这副样子,他能干什么。”那时正值酷夏,陆鸿却感到浑身冰冷。他埋怨天、埋怨地,甚至埋怨妈妈,为什么要生下他。

  万般无奈之下,陆鸿只能去叔叔的厂里学敲白铁皮。为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他学会了骑自行车上下班,每天往返50公里。在路上,他不知摔过多少次跤。由于手不灵活,手指经常被敲出血,陆鸿也咬牙坚持着。渐渐地,陆鸿的手艺越来越好。

  由于父亲病重,花光了家里的.积蓄,陆鸿的收入不能给家里带来太大的帮助。父亲离世后,陆鸿决定撑起这个家,开始创业,“我不愿当家里的累赘”。

  陆鸿的创业从摆地摊开始,他修过自行车,开过报亭、电话亭和碟片店,收入却依然微薄,直到他开照相馆。

  刚开始,顾客看见是一个脑瘫患者给他们拍照,十个人里有九个都会转身离开。为了留住顾客,陆鸿承诺不满意就免费,并苦练了一手修图的绝活。凭借着技术与认真,陆鸿打动了顾客,照相馆的生意越来越好。

  不少顾客问陆鸿,“你有照片,怎么没有相册?”这启发了陆鸿,他决定开始制作相册。

  遗憾的是,这次创业并不顺利。陆鸿投入的几十万元打了水漂。但他没有气馁,这次经历让他懂得了怎么去面对对手、面对困难。

  ,在苏州市吴江区残联帮助下,陆鸿开了一家相册工厂,并吸纳残疾人就业。短短几年时间,他的相册厂从家庭作坊,发展成为正式企业。

  后来,陆鸿的工厂里有40多名员工,其中30多名是残疾人。“残疾人找工作不容易,我希望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岗位,让他们把自己的光给发亮。”陆鸿想证明,残疾人不是不行。

  疫情期间,陆鸿的工厂一度停工,独守空厂的他坚持给工人们发工资。

  随后,陆鸿购置了近500万元的机器设备,在员工们不能来上班、人手紧张的情况下,这些机器保证了工厂的正常生产。陆鸿还带领员工做自媒体、开网店。

  在陆鸿的带领下,工厂的营业额约1000万元,营业额近1400万元,比疫情前翻了整整一倍。如今,陆鸿的工厂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

  未来,陆鸿希望能继续努力,“从被帮助转换成帮助,为社会作贡献。”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 篇7

  1997年4月,是个不幸的日子,张老师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腹腔迅速膨胀,疼痛难忍。她一面吃止疼药,一面把工作量加到了最大限度。当她知道自己生命垂危时,面对一纸无情的病检报告(当时医院诊断为癌症),她没让领导、同事、学生知道,而是默默忍受着身体和心灵上生与死的煎熬。

  在这几个月里,同事们经常看见她在通往教室的路上一步一步往前挪。她给学生加大了复习量,也加大了自己的工作量,她每天早上6点多钟起床,晚上批阅作业试卷到12点。这样,一直坚持到7月份,把学生送进中考考场后,才向领导说明情况,住进了昆明的一家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切除的子宫和肿瘤重达2公斤多。手术后,医生要求她至少休养半年,可是手术后的第24天,她就回到民中上班了。由于手术失血过多,伤口没有完痊愈合,巨大的疼痛折磨着她,可她仍然坚持在讲台。由于过度劳累,97年12月,张老师的病情复发,领导、同事、学生多次劝她住院治疗,她不肯。她说:"我的事业是教书,我的希望是学生,不把他们送出学校我是不会先走的"。这段时间,她的工作量达到了极限,每天工作10多小时,更不存在星期六、星期天,全年休息的'时间只有过春节的3天。直到98年3月,她的病情己恶化得特别厉害。人们劝她住院,她仍然拒绝了。她说:"学生刚有起色,我不能离开他们,我的生命就是讲台"。领导、同事们说:"我们需要你活着,华坪人民需要你活着,请你服从安排吧。"冲着这份真情,她才进了华坪县中医院,这时,她仍然一边治疗一边坚持工作。每天都是一拔下针头就走向讲台,从没有在医院安稳地躺过一天。看了不到一个月,医生告诉她医院无法控制她的病情,需要转院治疗。为了节约国家的医疗费,她毅然决定出院。为了即将毕业的学生,她拒绝再到任何医院治疗,仍然坚守在岗位上。

  就这样,张老师调到华坪两年多了,虽然她一直带着重病,一直承受着痛苦,可她从没有请过一天病事假。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 篇8

  从0到10,这背后凝聚着每一代女排人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诠释着中华民族历经磨难、砥砺奋进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辉煌成就。

  “女排精神”就是不忘却的初心,肩负起为国争光的使命。1951年,新中国第一代女排成立,面对百废待兴、困境重重的国家境况,女排姑娘们坚定信念、刻苦训练,伤病疼痛咬牙坚持,教练组们废寝忘食研究“战术”,队员们没日没夜地练习“技术”,用百倍千倍的专注打好每场比赛,梦想有一天在世界的领奖台上,“升国旗、奏国歌”。30年后,在日本大阪,女排姑娘们气势恢宏、势如破竹,以全胜的骄人战绩摘得桂冠,这一时刻终将属于中国女排,属于伟大的中华民族。这一历史性突破对当时穷顿困苦的中国来说,无疑是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振奋、自豪、欢呼,中国人凭借自己的力量登上世界最高领奖台,中国沸腾了。今天的中国早已不同往昔,正以强国的姿态走向世界的中央。不忘来时路,不论何时,不论我们身处何地,坚守初心、牢记使命,践行“女排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戮力奋斗。

  “女排精神”就是不服输的斗志,汇聚成坚不可摧的力量。竞技体育终究是以输赢论英雄,“输”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意志消沉、“军心”不稳。“女排精神”是不服输、不怕输的生动写照,“精神”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但回归现实成功离不开脚踏实地的拼搏,日复一日“魔鬼式”强压,“玩命式”训练,与世隔绝的环境、常人难以想象的强度,用尽最后一丝精力,是什么支撑女排走到最后,是上一代的“女排精神”和永不言败的斗志。女排不是一个人的秀场,是团队合作的战场,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形成心领神会的默契,穿上红色的“战袍”,为国“出征”,在强大的`对手面前筑起坚不可摧、密不透风的人墙,面对每场比赛全力以赴、稳扎稳打,让对手无懈可击。“女排精神”指引着中国人民自强不息,以打不到、压不垮的斗志昂首迈向下一个胜利。

  “女排精神”就是不畏难的勇气,创造出逆境绝杀的奇迹。一代代中国女排总能在最后带给国人惊喜,她们是常胜之师,这其中没有运气,有的是竭尽全力到最后的勇气。有时候主力队员负伤离场,有时候大比分落后,即使后面的征程再艰险,也不忘在逆境中暴扣、挥拳、怒吼,无论结果如何,要在对手面前展现中国人的士气和决心。“女排精神”不仅仅体现在敢于胜利,更是面对艰难险阻时敢于“亮剑”,是那股临危不乱、团结一心的精气神。中国女排的历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曾经也面临成绩下滑的艰难时刻,她们重整旗鼓,“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靠着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硬生生地再次“爬上”世界之巅,书写了敢于直面挑战、赢得更大胜利的“中国精神”。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 篇9

  10月23日,借出差的机会,上海楷麓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常久明赶回卜陈村,看望自己的初中老师叶连平。

  “您身体恢复得怎么样了?”常久明知道,两个多月前,叶连平骑自行车买菜路上遭遇交通意外事故受伤,“等您身体恢复些,我接您去上海休息几天。”

  1983年,初中生常久明学习成绩很好,但因为家境贫寒,父母想让他辍学学缝纫。常久明把即将辍学的事报告了叶连平,叶连平沉默着没有说话。那天傍晚,正在棉花地里帮父母干农活的常久明,看到远处一个身影步履蹒跚地走过来。“叶老师怎么来了?”常久明和父母都大吃一惊,常久明赶紧躲了起来。

  常久明的家距离学校有5公里,都是土路,且要翻山过河,当时正值汛期。叶连平最终没有说服常久明的父母。夜色笼罩着田野,躲在暗处的常久明看着叶老师渐去渐远的落寞身影,泪流满面。

  “尽管我后来还是没能继续读书,但能成为叶老师的学生,是我一辈子的幸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上海拼出一片天地的常久明,如今每年都资助叶连平奖学金基金。

  2000年7月,已经退休10年的叶连平看到村里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作业无人辅导,尤其英语基础普遍薄弱,便将自家的一间房屋腾了出来,摆上桌子和一块小黑板,义务给孩子们辅导功课。邻居居鹏程回忆说:“刚开始时只当是叶老师退休后闲不下来,找点精神寄托,可没想到,这个辅导班一办就是这么多年。”

  看到学生越来越多,当地政府把村里的仓库改造成一间教室、一间小图书馆,挂上“留守儿童之家”的牌匾,托付给了叶老师。现在来这里上课的学生有165人,有卜陈村的,还有邻近几个村的,甚至还有和县县城以及南京江浦等地的留守孩子。

  叶连平根据孩子英语水平分成启蒙、初级、中级、高级四个班,周六周日四个半天分别给孩子补习英语,寒假大约三天上一次课。

  江明月现在南京市一所大学读研究生。她读七年级的.时候,英语、数学等功课跟不上。她和妹妹江敏都是留守儿童,家庭很困难。叶连平就主动把她接到自己家里,不仅免费补课,而且免费提供吃住。2009年,江明月考上南京理工大学,叶老师又把她的妹妹接来补课。回想起这些,这姐妹俩激动地说:“叶爷爷就是我们的亲爷爷。”

  自费创办“留守儿童之家”以来,孩子们在他家免费吃用住、自掏腰包组织孩子外出参观、资助贫困学生,花在上面的钱,少说也有30万元。

  有人把叶连平比喻为永不熄灭的烛光,他不认同。他说:“我没有烛光那么明亮,我充其量就是一只萤火虫,只要能够照亮孩子们念好书,我就是快乐的。”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 篇10

  1928年,叶连平出生于山东青岛。1940年随父亲到上海进光夏中学读初中。18岁时,他随父亲到南京进入到美国大使馆做勤杂工。“我的英语底子就是在美国大使馆打杂时磨出来的。”在大使馆工作的三年零六个月里,叶连平认识了司徒雷登、巴特沃斯,“也见过宋子文、孙科、白崇禧等公众人物,还跟宋美龄握过手。”1949年后,叶连平同几位居民合伙开办了夜校,开始做扫盲工作,后来在江苏南京的琅琊路小学一直工作到1955年。1965年,叶连平辗转来到安徽和县。1978年,因为人员调动,卜陈学校一个毕业班连续一个月没有人上课。有人推荐了叶连平,已经50岁的他重回热爱的讲台。初中不能组织晚自习,他就把40个孩子按照自然村分成五个组,打着煤油灯,一个星期到村里五天辅导孩子学习。他带的第一届毕业班,11人考上中专,比另一个班多9个。发现孩子们成绩下滑,他就会上门家访。

  1991年,63岁的叶连平退休了。那天,叶连平捧着教材、参考书,还有两个省下的黑板擦,交到教导处,久久没有走出来,“趴在桌子上哭得不像样”,他舍不得那三尺讲台,不愿意离开他的学生。

  退休后,他几乎一天没歇,附近小学有老师请假,都找他代课,短则几天,长则三年,哪有需要,喊一声就去了。“我失去的太多了,怕来不及补偿。整整23年啊。现在就想拼命干,能补一点是一点。”

  长期的教学中,叶连平独创了“四步教学法”。“叶老师的.授课方法,一般在黑板上分成四块,即病句、辨析、新单词、语法。”程雨秋今年读九年级,六年级时,她来这里补过英语。

  程雨秋父亲早逝,母亲打工。今年9月,叶连平让程雨秋在他家里吃午饭。“我刚开始觉得很尴尬,但时间久了觉得叶老师就像爷爷一样,我也就自然了一些。到现在,我开始有了家的感觉。”程雨秋告诉记者,“我六年级的时候,英语很差,经常不及格。妈妈把我送到叶老师的英语补习班来补课,因为叶老师从来不收任何费用。今年我初三了,英语考了139分。”

  到卜陈村工作生活40年,连同退休后的27年来,叶连平教过的学生有1000多名,村民们对他都有着说不出的喜爱和尊敬。57岁的村民曹法银一家三代都是叶连平的学生,“叶老师一毛钱都没收过。有时候我们感觉不过意,把家里鸡下的蛋给他,他都不肯收。”

  曾有人问叶连平,为什么退休了不好好享福?“我这样就非常幸福。只要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就是享福,都忘记头上有多少白发了。”叶连平说。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 篇11

  叶嘉莹为她一生获得的学者、教师和诗人等众多名号排了个序,说大半生的时间都用于教学了,所以首先是教师,其他的都排在这后面。

  “我天生来就是一个教书的。”叶嘉莹说。从1945年大学毕业至今,她在讲台后站了整整70年。

  初回南开,叶嘉莹白天讲诗,晚上讲词,堂下座无虚席。她写下了“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的句子。

  诗词几乎是叶嘉莹生活的全部,尤其现在当她孑然一身迈入老年,给年轻人讲课成了她最愿意做的事。只要有人邀请,她都欣然前往。30多年来,她曾经应邀到国内几十所大学讲学,举行古典诗词演讲有数百场之多。

  “我一直在教书,这是情不自已。”她说,“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不讲给年轻人知道?你不能讲给青年人知道,你不但是对不起下面的青年人,你上也对不起古人。”

  当被问及,为何在如此高龄,还要坚持推广普及古诗的吟诵时,叶先生这样说:“因为我觉得我对不起年轻人。以前我上课大多是在讲批评啊讲欣赏啊,但是我没有教吟诵。近代之后,吟诵被认为是腐朽落寞的文化,逐渐不被提倡。离开台湾后,我觉得吟诵要是断绝了真的可惜。不留下正统的`吟诵,我觉得对不起下一代的学生。”

  古典诗词该用什么方式来传承?这是个讨论了很久的议题。

  叶嘉莹的答案之一是吟诵,古人讲究“吟而成文”,中国古诗词由吟诵而始:

  “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出自《周礼》,乐语是古代贵族子弟美育的重要部分。从周朝开始,我们的学习就是伴随着吟诵开始的。吟诵是学习古典诗词的重要法门,它所带来的兴发感动的体会,是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基础。”

  在国外生活了许多年的叶嘉莹强调:只有中国有吟诵,其他国家的文学没有。英文诗有朗诵、朗读,也有轻重的读音,但是没有我们这样拿着调子的吟诵。所以他们把吟诵翻译成chanting,这样翻译并不准确,因为chanting 其实是佛教做法事时的念诵,与诗歌的吟诵不同。

  她对于吟诵非常“执着”,在《掬水月在手》里,能看到许多的吟诵镜头。叶嘉莹觉得,吟诵是“复活”诗人生命的手法,要读懂词人,就是要进入对方的语境中,过别人的人生。

  当诗词加上韵律声调,不仅更好记忆,也离作者的情感世界更近一步了。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 篇12

  9月8日下午,通过刘秀祥牵线搭桥,浙江省余姚市的一位企业家与陆帮燕结成帮扶。

  “资助金额为每年6000元左右,等资助方审核完陆帮燕的资料后,将确定打款时间。”刘秀祥工作室工作人员王代分说。

  陆帮燕的父母是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学生食堂的员工,收入拮据,而她的弟弟正在望谟县民族中学上高二,陆帮燕上大学每年27500元的学费成了她家最大的难题。

  经历过苦难,刘秀祥更懂得机会的珍贵,他告诉自己,要通过努力,解除贫困学生求学的后顾之忧。在刘秀祥看来,只有解决了后顾之忧,才能真正实现控辍保学。

  入职以来,刘秀祥每个假期都会到学生家中家访,跑遍了望谟县15个乡镇,单是摩托车就骑坏了8辆,先后把近50名学生从工地、车间拉回了校园。

  2019年夏天,就读于望谟县第三中学的王妹快被母亲要求不准参加中考,毕业后就外出打工挣钱。渴望读书的王妹快偷偷参加了中考,并顺利考入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但最终还是被迫辍学。

  得知消息后,刘秀祥带着王妹快的初中老师和所在镇干部,共同做其母亲的思想工作,多次尝试后,终于说服对方。后来,他又对接爱心人士资助王妹快,资助金额为每年7000元,直到大学毕业。王妹快得以重返校园。

  “刘老师就像阳光一样,每次坚持不下去时,想到他曾经的经历,就觉得自己遇到的困难都不是事儿。”王妹快说,读书可以改变很多,她希望将来能够改变自己和家庭的`现状,去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人。

  同样被刘秀祥“拉”回校园的,还有望谟县高级实验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廖段写,由于家中经济负担过重,她被迫放弃学业,外出务工。

  得知廖段写辍学后,刘秀祥坚持与廖段写母亲沟通,给她讲解国家的帮扶政策,同时积极为廖段写对接资助。

  经过刘秀祥与学校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廖段写终于在离开近两年后得以返校读书。

  “那时候,我一有空就会和刘老师沟通,很想回学校上学。没有文化只能做苦工,只有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我才能改变命运。”回想起打工的日子,廖段写泪流满面。

  “从2012年到现在,刘老师自己资助或对接资助的学生有1900多人。”王代分说,截至9月10日,刘秀祥已为101名今年考上大学的学生对接了资助,资助金额共计298.4万元。

  “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成为社会的包袱,而且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刘秀祥说。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 篇13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有那么一批人,为了初心和使命,放弃大城市的舒适便捷,放弃自己的远大前程,主动选择扎根基层,为脱贫攻坚,为基层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奋斗。这批人里,有一个女孩叫黄文秀,甚至为此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她的事迹也激励了一批又一批基层党员干部。

  向黄文秀同志学习,勇于担当。从落后的小乡村考入大城市,在大城市生根发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这应该是大部分吃过苦的农村学子所盼望的美好生活,但黄文秀不是这么认为的。有人问过她,“为什么要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偏偏回到贫穷的家乡?”她回答:“很多人从农村走了出去就不想再回去了,但总是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我就是要回来的人,看到这句话,作为一个基层工作人员,我不禁热血沸腾。从小生活在农村,懂得农村的苦与难,想着为基层人群分担一些忧愁,解决一些苦难,这就是黄文秀同志的真实想法。这也应该是所有基层工作人员该具备的素质,为扶贫,舍我其谁,牢记使命,为人民群众,敢于担当,敢于作为。

  向黄文秀同志学习,甘于奉献。一边是身患的父亲,一边是贫困的百坭村,黄文秀同志在细心照料父亲的同时,也忘不了百坭村的贫困群众。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这是她给白坭村、父亲、党和政府交出的'满分答卷。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将私家车开到村里当工作车用,驻村一年,仪盘表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她说这是她心中的长征,在我看来这段也如同当年的革命先烈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般,因为有初心、有使命,有一颗赤色滚烫的心,才能走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般的感触。为了切实和群众打成一片,她放下自己爱穿的裙子走进每一户人家,因为不懂方言,群众不信任,她就努力学习晦涩的方言,主动到群众家中帮群众干农活,拉近关系。她的事迹,白坭村每个人都可以如数家珍,一一道来。她的奉献精神也将被全中国人民铭记,当不断有如她一般青春年纪,却甘愿为国家、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涌现时,就一定能梦想成真。

  向黄文秀同志学习,向黄文秀同志致敬。愿她的榜样精神能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为脱贫攻坚做一份贡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 篇14

  这一届的《感动中国》颁奖晚会,我依旧早早地守着电视从头看到尾,依旧被感动的热泪盈眶。对于今年这些获奖人物,有的功勋卓著,有的舍己救人,无不体现出大无畏的英雄主义,让人敬仰、感动,但我更佩服的是一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来自高寒荒野的小人物——草原曼巴王万青,在他的身上,有一种伟大叫坚守!

  一个上海人,一个大学生,在草滩上拿手抓牛粪,装进麻袋里,背回去烧水做饭,背一趟水要走半个小时的路程,见不到水果,吃不到大米,喝着奶茶吃着酥油炒面捏成的糌粑,就会想起上海的豆浆和米团油条捏成的'粢饭。这是王万青来阿万仓初期的生活图景,而改革开放之后,他的哥哥同学,纷纷出国高就,享受着越来越多的富足和舒适,而他仍然抵御了大都市那些无尽繁华的诱惑,多次放弃回到上海的机会,在高寒缺氧的草原,一呆就是四十多年。

  正如推委会所说:他以藏区为故乡,视牧民为亲人,全心全意为牧民解除病痛,温暖了草原民族的心。

  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的王万青,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是科学与文明的传播者,1968年从繁华的大上海来到海拔3800米的甘南草原,43年,对自己人生价值取向的坚守,对医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坚守,他所做的一切,为一个时代给出了答案。

  而王万青给自己的答案更加简单——城市的生活物质享受的确很丰富,但草原给了我人生的意义。多么朴实而庄重的话语啊!从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因为这句简单话语,王万青坚守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几乎整整一生。

  每个人大概都有自己的信念,也都会为自己的信念去努力,只是成功的往往只会是那些能够持之以恒的人,而更多的人因为放弃,让信念烟消云散。比如平时我们都知道要遵守交通规则,保持良好的公德心,做一个好人。可在面对红灯的时候,往往会有些人贪图节省那仅以秒计的时间而奋不顾身地闯红灯,这一刻他把公德心早就抛在烟消云外,忘了什么是坚守。小中看到,如此将来,还有多少人有信念、有公德呢?

  所以相比起其他英雄,虽然距离遥远,但王万青的事迹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联系的更为密切,我更敬重王万青持之以恒的努力,用他的爱心去实践了一个诺言,感动了全中国。

  我们不能跟英雄相比,也没有几个能做到他那样的壮举,但感怀英雄的事迹,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讲公德、树新风,持之以恒地为社会为他人献出自己的爱心,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像英系一样绽放出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