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触碰》观后感
在观赏了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不可触碰》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不可触碰》观后感 篇1
当前,“四风”问题趋于隐蔽、转入“地下”,而且花样翻新,表明腐败蔓延势头没有得到完全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判断没有过时,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是中央确定的政治任务,是形势所迫,必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反腐,中央纪委和各级纪委的各项举措是必然,但更重要的'是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能自觉把纪律和规矩视为不可触碰的底线,时刻坚持“慎独”、“慎行”、“慎始”、“慎终”。纪律和规矩不是所谓的约束与桎梏,而恰恰是一种保护,“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人心不足蛇吞象,贪欲的口子一旦打开,便会欲壑难平,最终让自己走向不归路。
遵守纪律和规矩,要求党员干部时刻保持一颗淡然的心,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人们常说,“天道忌满,人道忌全”,没有人尽善尽美也不可能尽善尽美,然而,总有那么一些人追求全,既想把官当大点,还想钱多挣点,其结果是利用手中的权力满足自己的私利,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说“管住自己,天下无敌”,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就是这个道理,自身净,那么权力、金钱都不过是最寻常的身外之物。
在纪律和规矩面前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不能越雷池半步,俗话说,“天堂地狱门对门,一不小心走错门”这句话道出了“纪律和规矩”的真谛。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只有让纪律和规矩真正成为党员干部心中不可触碰的底线,才能始终保持浩然正气与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不可触碰》观后感 篇2
纪律是衡量党员干部行为的尺子,把纪律当耳旁风必然要付出代价。很显然汪祖敏没有经受住尺子的衡量,越过了纪律的红线,最终付出了党内警告处分的代价。而有的党员干部抱着自己分文未拿就不算违纪的错误想法,突破防线,触犯了党纪党规。这样的'案例,亟需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警戒,拉响警钟,守住红线。
守住红线,扎紧制度的藩篱。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要防止泛滥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无论何种社会,都要扎紧制度的藩篱,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这是在政治层面上遏制违反经济纪律的根本方法。汪祖敏能够轻易的虚假上报奖金人数、超标准发放奖金,就源于“一言堂”、独断专行,没有受到制约和监督。对此,要强化制度建设,在基层推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落实,通过制度约束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避免“牛栏关猫”现象。
守住红线,牢记为官的信念。一个人倘若无法战胜自己,制度建设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感“,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把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思想的”总开关“,始终以”三严三实“为标尺,常补理想信念之钙,常剪思想行为的岔枝杂叶,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
守住红线,扫清思想的尘埃。党的各级组织和纪律检查机关要深入开展组织纪律和组织规矩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组织纪律性,坚决纠正无组织、无纪律现象,帮助领导干部常扫“思想尘埃“,做到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把纪律工作做到位,避免”汪祖敏“们以不清楚组织纪律为由来为自己开脱。
《不可触碰》观后感 篇3
2月26日,在衡阳县第十一届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800余党员干部集中观看了《不可触碰的底线——衡阳破坏选举案警示录》警示教育片。
“这次观影活动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廉政教育课,是一剂强烈的拒腐防变清醒剂。让大家时刻明白党纪国法不容挑战,政治底线不容触碰。作为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不能丧失理想信念、党性立场和党性原则。”观看警示录后,全体党员干部在惋惜衡阳破坏选举案中一个个领导干部堕落的同时,更多的'是警醒与思考。
据悉,近年来,衡阳县纪委监察局牢固树立“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意识,在“治病树”、“拔烂树”的同时,更加注重“正歪树”、“护好林”,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领导干部党风廉政教育。打开手机,有温馨的廉政短信提示;漫步街头,有醒目的廉政格言映入眼帘;重要节点,下发或转发各类文件、通报敲好警示钟;创新载体,拍摄廉政微电影《守住标底》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传递廉洁正能量;以案释纪,实行“一案一通报”,点名道姓曝光相关的人和事;结合“党内法规学习教育年”活动,认真组织开展“学系列讲话、学党章党规,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让警钟在广大党员干部耳边时常敲响,把党章党规党纪牢牢刻印在领导干部心上。
《不可触碰》观后感 篇4
本周我看了尤英的《不可触碰》。很棒的电影。意为“不可触碰”的“Iouchable”的英文翻译为“The Iouchables”,可能是表达超越种族和阶级的友情。
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讲述了黑人克里斯托弗和无能的白人富翁菲利普之间超越阶级和种族的友情。菲利普是高级商务人士,因为跳伞事故导致高度截瘫,不得不坐轮椅出行。克里斯托弗因为有犯罪记录而找不到工作,为了维持生计在街头卖艺。一次偶然的机会,克里斯托弗成了菲利普的看护人。看似身份、地位、种族都有云泥之别的两人,却因意外的相遇而擦出火花。
以尤英的独特视角,描写了两人超越种族和阶级的深厚友情。电影的每一个场景都像一幅美丽的`油画,从开始到结束的画面都令人流连忘返。影片中的音乐也十分到位,为影片增色不少。
电影中有很多有趣的部分。例如,菲利普为了测试轮椅的速度,从山顶上跑下来的场面非常惊险。或者,克里斯托弗为了让菲利普高兴,偷偷回家去拿CD,结果被警察盘问,这是一部充满紧张感的悬疑片。每一个都令人印象深刻。
有很多令人感动的场景。例如,菲利普和克里斯托弗在海边游泳时两人的笑声。或者,克里斯托弗为了庆祝菲利普的生日,偷偷地准备了一场音乐会。每个场景都很感人。
看完这部电影,我被两个人的友情深深打动了。在这个看似冷漠的社会里,这样的友情显得弥足珍贵。人与人真的不应该被身份、地位、种族所束缚,真正的友谊是没有这些区别的。就像电影中所表现的那样,真正的友情并非如此。它超越了所有的界限,扎根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希望这个世界上能有更多这样的友谊,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和美好。
《不可触碰》观后感 篇5
中国共产党是拥有8800多万党员的大党,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党员干部只有遵守党的纪律,特别是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才能让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来。
在基层,有权有职的.领导干部往往是被"围猎"的重点对象,权力、金钱、诱惑无处不在,稍有不慎,守不住底线,就要犯错误甚至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只有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烙印在思想和灵魂的最深处,保持定力、克服贪婪,才能对得起当初信誓旦旦的誓言,才能不辜负代表们那一张张庄严的选票,才能配得上人民群众一声亲切的"领导同志"。
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执政者,要坚持以上率下、身体力行,做到对党忠诚老实、光明磊落,做到在党内政治生活中"严"字当头、"实"字着力、"廉"字打底,从根本上杜绝阳奉阴违、结党营私、利益输送等违法违纪行为。县级政权在基层代表着中央的形象,直接和广大人民群众打交道,尤其是县委书记责任重大,关键时刻必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坚决践行"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新时期"四有"标准。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保障。只有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对干部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党风清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和政治清明才能实现。
《不可触碰》观后感 篇6
2月26日,娄底市纪委、市监察局为进一步筑牢机关党员干部职工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加强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全体机关党员干部观看了《不可触碰的底线——衡阳破坏选举案警示录》警示教育片。大家表示,要以腐败案件警示教育为契机,严格要求,时刻绷紧严守党纪国法这根弦,讲纪律守规矩。
今年是全省四级换届之年,该片通过以案释纪的表现形式,提醒和告诫各级党员干部任何时候都不能丧失理想信念、党性立场和党性原则,党纪国法不容挑战,政治底线不容触碰。
观看后,市纪委党员干部感到深受教育,很有启迪。市纪委组织部的年轻干部李姝表示,衡阳破坏选举案涉及人员之多,金额之大,影响之恶劣,令人震惊。没想到从上至下、那么多党员干部心知肚明却“集体失语”,给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给我们的民主法制建设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但她坚信违纪违法终将会被制裁。参与过衡阳破坏选举案调查的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陈雪松表示,在这个案件中,当地人大机关有的工作人员到了有恃无恐的地步,暗示人大代表送钱送物;党组织麻木不仁,一些领导明知故犯,代表不敢揭发,无视党纪国法。因此,非常有必要以此为戒,开展警示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做到洁身自好、警钟常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