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的观后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港珠澳大桥》的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港珠澳大桥》的观后感1
《港珠澳大桥》从港珠澳大桥的历史、科技与人文情怀三方面生动讲述了大桥建设的艰辛与豪情,充分体现了我国在高速发展中科学技术的飞跃和综合国力空前绝后的壮大,让人不由发出“厉害了,我的国”这样的感叹。
桥是中国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古时中国种类繁多品质精良的各类桥梁让外国访客赞叹不已。但至近现代,桥梁建设发展落后,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中华人民凭着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质冒着艰难险阻慢慢探索,在我党的领导下一点点赶上了欧美发达国家的脚步,这是相当令人敬佩的民族精神,这是相当值得歌颂的国家精神。如今,它的建成让中国站在世界顶端傲视群雄,这就是创造了新历史。
中国有着古老的桥梁建设文化。中国历来各式精密的桥梁建造技术令人惊叹,而港珠澳大桥对于工程技术又提出了世界级的新要求和挑战,不仅该桥是最长的跨海大桥,还是抗强震抗强风的科技结晶。大桥从方方面面上来讲都堪称一个举世无双的`伟大工程,使今天的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领域足以傲视其他所有国家。
港珠澳大桥流露着浓厚的人文情怀。港珠澳大桥建设耗时十余年,凝结了无数人的心血。上至工程师,下至搬运工,在大桥建设期间住在施工现场不怕苦不怕累,每天起早贪黑,早就把工友当作了自己的亲人,工地当作了自己的家,大桥当作了自己的梦想,为的就是在大桥建成的那一刻,自豪的说一句“港珠澳大桥是我建的!”。这无比骄傲又无比真诚的一幕深深的触动了我,虽然同为中交的工作人员,但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做项目的我却很难以对项目有直观的理解,尤其是对完成项目的困难、热情、毅力、自豪和那一份十年如一日的耐心。
看了这部电影,让我对拼搏在第一线的项目建设者们有了崇高的敬意,也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所为之努力的项目是为了造福世界人民,是要为他们提供基础设施和更好的生活条件,我将为中交和中国的海外基础设施建设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抛洒自己的年轻和热血。
《港珠澳大桥》的观后感2
《港珠澳大桥》纪录电影讲述了世界级项目的岛隧工程总工程师林鸣,将自己全部的心血都投注在了这座大桥上,带着他的团队,在几乎空白的`基础上进行自主研发。大桥历时14年建成通车,在它的工程建造过程中,经历了台风的严峻考验,这些工程的建设者战胜困难、凝聚力量在伶仃洋构筑起世界级跨海通道。有了这些工程师的智慧、勇敢、创新及担当,携手共渡难关,成就了港珠澳大桥上的历史辉煌。
《港珠澳大桥》的观后感3
我相信,当所有人看到这部纪录片时心里都会涌现出两个字“震撼”。整部影片我是在震撼的包围下看完的。影片里面的每个场景至今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当看到我们的工程师们攻克了若干世界性难题,发明创造了500多项专利时,我心里是自豪的`。这让我想起了里面的一段话:90年代桥梁技术在欧美,21世纪桥梁技术在日本,现在桥梁技术在我们国家——中国。
短短70分钟的纪录片,却是他们为这个项目整整默默付出18年的成果。在他们心里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今后我要把中交人这样的做事态度和热情用在工作中,让我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一样的精彩,为有意义的事情付出自己的青春无怨无悔。
《港珠澳大桥》的观后感4
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整部纪录电影气势恢弘,将大桥从设计论证到建造施工的过程完整呈现在荧幕中,让我油然而生一种敬服感,对中国工程师和中国工人这一黄金组合完成如此浩瀚工程深深震撼。
电影中很多镜头对准了这个超级工程审慎缜密的设计验证过程,真实地记录了为确保深海航道畅通和周边国际机场的飞行安全,工程师们运用智慧做出的各种创举,以及对试验数据不厌其烦地搜集和反复推敲。轨道下沉中钢缆牵引的模拟压力试验、高架桥的共振试验以及为了给大桥寿命提供验证数据,工程师们早在20年前就已经准备了氯盐试验,在这些付出和坚持中工程师们所展现出的信仰,更是给我带来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感动。
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们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部纪录电影给我的本职工作带来了很大启发,平日里我们总是提出各种困难:各种施工条件不满足施工、各种外在条件不符合要求、无法正常施工、无法保证工期、质量要求太严,无法保证等各种理由。在超级工程中,里面的各个工程面临的困难非常之多,质量要求非常严,但是他们克服了,那是什么原因:工作态度。只有把工程当成自己的一项创造自身价值的工作,才能用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
大桥建设者们精诚通力的合作也令我叹服。影片中,超级工程所需要的种种零件,都是由分散在不同地区的各行各业人员合作提供。大家齐心协力,在完美配合下共同保证港珠澳大桥的建造质量,正因为有每一个参与者共同努力,才创造出这个世界级的超级工程。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有着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通过最巧妙的东西人工岛修筑方案,连起世界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现代机械和建筑的工程记录,更是中国力量的体现,展现了当代中国的风采,致敬这些挑战宏大自然,造就了一个个不可能完成的工程,脚踏实地,用双手推动着社会进步的工程师们!
《港珠澳大桥》的观后感5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大海,比大海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伴随着这句富含哲理的话语,我来到了电影中的伶仃洋。
《港珠澳大桥》是一部爱国主义影片,影片中介绍了中国桥梁的人文和历史。一座桥,就像一本书,桥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让桥梁有了美感,有了生命力,烟波浩渺的蔚蓝大海上,港珠澳大桥就像一根银线,串起了三颗东方明珠—香港、珠海、澳门。通过观看《港珠澳大桥》,我们知道了这根银线总长55千米,是至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而这更是属于中国人自己全程设计的大桥。
电影中林鸣带领着他的团队不畏艰辛,同心协力步步攻克技术难关,最终使这座大桥展现在中国乃至世界舞台之上,被冠以无数世界级的头衔,这是四百多人近十年来夜以继日的辛劳和智慧,这是中国桥梁建筑史上的骄傲,更是中国工人科技创新,勇于拼搏的见证,这就是中国的力量。
观看电影后,我对日常生活也有了一些感想,平日里我们总是找各种借口,以此来推脱我们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在今年的暑假里,我成功通过了古筝四级考试,中途我也放弃过,觉得太苦太累,坚持不下去,可是在妈妈和老师的劝导下,我彻底从这种黑暗的想法里跳了出来。今天看了林鸣爷爷的故事,我不由得感叹起来:在大桥建设过程中,里面的工程面临的困难非常多,质量要求非常严格,看着林鸣爷爷和他的.团队为了攻克一个个难题几天几夜都不眠不休的那份执着,我从心底里敬佩他们。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即将走过人生的第一个十年,在未来的道路上,还有许多未知的困难在等着我们,我们要向电影中的工程师一样,勇于克服困难,愈战愈勇,坚强而执着地为了梦想不断努力奋斗。
《港珠澳大桥》的观后感6
5月21日,在中交资管湖北总部的组织下,我观看了《港珠澳大桥》这部影片。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被英国《卫报》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中国交建承建了港珠澳大桥70%以上的工程,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完成了100多项试验研究,自主研发了十几项国内首创且世界领先的专用设备和系统,获得了500多项专利,成功攻克了十余项外海沉管安装世界级工程难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工程奇迹。
纪录片中最令我感动的,不是大桥的建成,而是在建造过程中努力付出和坚持的中交工程人员所展现出的信仰。在大桥建造过程中,编号E15的沉管在首次对接失败后,中交工程人员重新出发为第二次对接做准备,然而当大家满怀期待希望第二次对接能成功时,却因为淤泥堆积问题再次被迫中止,担当指挥的总工程师林鸣哽咽着下达了回撤的指令,周围那些头发花白的工程师们也不禁留下眼泪。两次的失败并没有让他们放弃,而是做好准备重头再来,终于在第三次尝试时,成功对接。在这个超级工程中像这样的困难不计其数,隧道安装、圆钢筒安装、台风、地震等等一系列的`难题等着工程师们,但是中交工程师们用严谨认真、坚持不懈的工作态度,详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精诚通力的合作,将困难一一克服。中交工程人员早已把这个项目视为人生最大的事业,他们说我们有两个恋人,一个是自己的另一半,另一个就是大桥的项目。
桥的价值在于承载,而人的价值在于担当。从中交工程人员的身上,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彰显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中国奋斗精神和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这让身为一名中交人的我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我将把这种精神带到自己的工作中,勤于学习、迎难而上、不断积累、勇于担当,做时代的奋斗者,为打造中交品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港珠澳大桥》的观后感7
在5月23日,我们人才交流中心党支部组织我们观看了《港珠澳大桥》记录片,感触很深。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整部纪录片都很精彩,以港珠澳大桥建设最后一节沉管E30号沉放安装过程为叙述主线,真实地反映了工程的巨大以及施工的艰苦。这让我对中国工程师和中国工人油然而生一种钦佩之情。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很棒的纪录片,虽然只看了短短的一集。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巨大桥梁,全长为49.968公里,主体工程海中的桥隧长35.578公里,设计时速为100公里。主体建造工程于20xx年12月15日开工建设,一期计划于20xx年完成,大桥投资超1000多亿元。20xx年10月23日,是一个值得高兴和纪念的日子,港珠澳大桥开通了。
很多夫妻工默默地奉献在港珠澳大桥上,看到他们灿烂的笑容,是从内心的发出来的了,笑的那么真挚,谢谢这么多默默的奉献的工人。看到很多人默默地付出以及克服的种种困难,累倒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畏艰难险阻,各种各样的睡姿,看到他们的辛勤付出,真的很艰辛。
因为技术原因,没有对接成功,他们默默的流泪,返航。看着一把年纪的工程师的背影,就泪流满面,工作人员真的很辛苦,感觉每次都是很认真的完成艰辛的任务,却3次无功而返,这种失落感,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体会到的。有的人从30多岁到40多岁,有的人是40多岁到50多岁,在这十几年中起早贪黑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
看到成功的时候他们开心的像个孩子,脸上的笑容是掩饰不了的,默默的付出总会有回报的。
然而他们最终是会有成功的一天,港珠澳大桥在他们的努力下,终于建成了,在全部亮灯的那一刻,真的让全国人民都很开心。
老工程师在港珠澳大桥上跑步,这一步步都是老工程师和其他工程师的心血,这是属于中国人自己全程设计的大桥。为此感到自豪和骄傲。
技术人员选择在港珠澳大桥上面拍婚纱照,这是具有纪念意义的一个时刻,因为这是他们自己设计的大桥。
参与建设的人员都很自豪,毕竟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大桥,这是新时代的大国工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那个曾经在文天祥的“零丁洋里叹零丁”早已成为过去。烟波浩渺的零丁洋上铺架起了一条游龙似的'长桥,伸向三地,同时也伸向了人们的心里,连通了三地,也连通了人们心里的距离,它将融合三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也将融合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是中国人民献给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精美的礼物,在通往幸福、美好的康庄大道上,它将会续写新的辉煌。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也是中国人民献给世界各国人民的精美的礼物,为世界桥梁史上写下绝美的华章,永载史册。
《港珠澳大桥》的观后感8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因为有了比天空更宽阔的人的胸怀,一架倾注了施工人员十几年心血,联通香港、珠海、澳门的跨海大桥,于20xx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了,这就是伶仃洋上腾飞的巨龙——港珠澳大桥。一个伟大的奇迹!
影片《港珠澳大桥》以大桥建设最后一节沉管E30号沉放安装过程为主线,真实地反映了工程的巨大及施工的艰辛。整个施工期间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建设沉管隧道,沉管一共有33节,每节重达8万吨,在海底对接的误差率只能在2—3厘米,如此高难度的精细工作,稍有疏忽就会前功尽弃。在沉管的关键时期,工作人员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对数据进行反复的测量、计算和调配。在建第15节沉管时,遇到海底淤泥填平了历经重重困难构建的沟槽,导致安装失败,要将沉管重新运回岸边,令很多经过多日劳累的工程师都流下了眼泪。是啊!多么沉重的打击,看的我也是泪流满面。
在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对接成功后,工程人员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们终于可以安心地好好睡一觉了,看他们不择而眠,我已经难以自抑,和他们相比,自己是那么的渺小。港珠澳大桥全线贯通了,总工程师林鸣完成了他的大桥马拉松梦,看的出他是那么的自豪,沧桑的脸上挂着的笑容看起来是那么的美。年轻的工程建设人员,带着自己的爱人和他的“第二情人”合影留念是那么的幸福!这其中又有多少人在建大桥的过程中结婚生子,有多少对夫妻并肩作战,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观看影片《港珠澳大桥》,从开始感叹这一超级工程的宏伟、壮观,到后来对晒得黝黑的工程师们油然而生的敬意,我感觉到了路桥人的伟大与不凡。是什么样的.情怀让他们不畏艰难,不分昼夜的为一件事去坚守、去努力、去付出!是他们宽阔的胸怀!是他们坚定的信念!是他们忘我的崇高境界!港珠澳大桥的成功通车,向世界展示了我们祖国的强大,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勤劳!从此以后,香港、珠海、澳门的距离不再遥远,伶仃洋上人们将不再“叹息”!向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师以及千千万万的建设者们致敬!
《港珠澳大桥》的观后感9
“厉害了,我的国!厉害了,中交人!”这是我看完影片后发自内心的感慨。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也掩饰不住我作为中交人的幸福。
在广袤的伶仃洋上,横卧着这样一条跨海长龙:它集桥梁、人工岛和海底隧道于一体,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工程,也是目前人类历史上最复杂、建设难度最大的海洋工程,建造过程中创造了无数个世界第一。它就是港珠澳大桥。
这是一项4000人共走钢丝完成的工程。施工用了7年,设计也同样用了7年。岛隧部分总共涉及到一百多道工序。整个工程也是边勘察边设计,边设计边施工。真真的:不可思议。
整合全球资源是做事的正确方式,但核心技术只能靠自己。
想向国外学习最先进的技术,工程师去的最多的国家是日本,我们的人员在日本学习到了最先进最精准的细节,然后加进了自己的思维,加进了适合我们国家的技术,我们成功了。我们的成功融进了我们自己的心血,我们的成功融进了我们自己的智慧。我们的成功融进了我们自己国家的力量。
尤其难忘的是那段潜水隧道,我们本不具备这样的技术,我们原本要向国外买这项技术的要领,哪里知道他们漫天要价,他们其实我们中国民族的行为和眼神令我们难以忍受。我们的科技人员一咬牙一跺脚,从此后开始了自己没日没夜的研究,从此也开始了自己没日没夜的实验,头发由黑变白,思维也越发灵秀,从此诞生了这灵秀的跨海大桥。
五十六公里,这只是一段很小的距离,可是这在人类历史上却是一段难忘的记忆,也是一段人类的桥梁发展史。这哪里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这哪里是“图纸简单,进程快速”。这分明就是我们向桥梁发展史的冲刺,这分明就是我们向世界桥梁发展史的挑战。
我们的工程师,我们的'设计师,我们的工程人员,他们牺牲了自己美好的十四年的年华,证明的自己的价值,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寒来暑往,多少个难关攻克。他们践行着中交人踏踏实实的做人原则,他们践行着中交人刻苦自立绝不低头的品行。
我做为中交人,感慨颇深,这样宏伟的工程是国家的骄傲,更是我们中交人的骄傲。在未来的日子里,一定尽我所能,为中交为祖国贡献我自己的一份力量。
《港珠澳大桥》的观后感10
观看完了公司组织的纪录片《港珠澳大桥》,真的是热血沸腾。整部纪录片气势恢宏,将大桥从设计论证到建设施工的14年时间过程完整呈现在大银幕上。作为一名中交的基层员工,我是骄傲的`,我对认识的每一个人都挺直腰板儿骄傲的说“看,港珠澳大桥是我们中交建设的”。我们怀着中国梦,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下,不断弘扬工匠精神,努力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港珠澳大桥》的观后感11
01、世界之最
20xx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它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中国制造支起世界之最。全长55公里,世界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长5。6公里,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海平面下46米,世界上埋进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对接海底隧道的每个沉管重约8万吨,世界最重的'沉管;世界首创的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等等。
“世界之最”的背后,是港珠澳大桥在建设管理、工程技术、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填补诸多“中国空白”乃至“世界空白”,进而形成一系列“中国标准”的艰苦努力。林鸣带领团队自主攻关,解决了多个世界难题,最终实现了工程设计零借鉴、安装零失误。
影片以最后一节E30沉管对接安装为切入点,8年的攻坚战,表现了桥梁建设者们自力更生、“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展示了大桥项目涉及水文、地质、白海豚、防台风和满足通航、海事、航空限高等复杂的建设难题,并将大桥主体工程桥、岛、隧三大部分的设计理念和世界领先的关键技术,如万花筒般呈现出来。影片还搜集了大量珍贵的纪录片视频资料,通过对中国桥梁史的分析,展现了中国桥梁技术几十年来的面貌改变,以及工匠精神的传承。
02、踏实肯干
影片没有那么的煽情,但是就是这一幕幕的写实画面便足以使我们感动,当看到E15安装完成,看到林鸣总工程师在大桥上跑完马拉松全程,我们不禁泪目。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民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作为二航局的财务工作者,虽未能亲历现场,奋战一线,但是通过影片我们感同身受,学习到了中交建设者们执着的工匠精神,对待工作严谨认真的态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更要发扬这种吃苦耐、勇于创新的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拼搏,为建成世界一流财务共享中心贡献一份力量。
惶恐滩头不惶恐,伶仃洋里不再伶仃。向这背后的全体建筑工人致以高度的敬意,多少风吹日晒雨淋的日子,背井离乡远离亲人,创造了这个伟大的工程。世纪大桥通三地,中国交建连四方!身为中交人,我自豪!身为中国人,我骄傲!未来我们还会创造更多的奇迹!
《港珠澳大桥》的观后感12
“浩瀚无际的蔚蓝大海上,港珠澳大桥就像一根银线,串起三颗东方明珠,香港、珠海、澳门。”看完这部纪录片,我感触很深。
海最宽广,比海宽广的是天空,而比天空宽广的是人的胸怀。港珠澳大桥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由于施工海域地处我国乃至全球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圈,海上航道、空中航线以及生态保护、台风巨浪、海水侵蚀等诸多复杂因素,都使得它创下施工难度世界之最。
影片以大桥建设过程中最后一根沉管E30吊装过程为焦点,让后人感受到工程的浩大与艰难,也让我们对中国工程师和中国工人油然而生一种钦佩之情。安装过程中,E15沉管因特殊原因,两次对接失败。但工人们没有放弃,默默流泪后,重新振作起来,第三次对接,成功!“我们没有失败,只是敌人太强大。”
一代代工程师的努力,才换来如今宏伟的港珠澳大桥,有的.人从30岁到40岁,有的人从50岁到60岁,这十几年中,起早贪黑攻克一个个世界难题,终会得到回报。许多夫妻默默付出在大桥上,他们灿烂的、发自内心的笑容那么真挚,无数个工作的夜晚,累倒在工作岗位上,不畏艰险,看到他们的睡姿,我们真应当向他们致敬,也要向这些中国工人学习,努力学习,为中国的发展和强大贡献一份力量。
文天祥的“零丁洋里叹零丁”早已成为过去,如今,浩瀚无际的伶仃洋上架起一条巨龙,伸向三地,伸向人民的心里。致敬这些工程师和工人,他们造就了一个个不可能完成的工程,用双手推动着社会进步。
《港珠澳大桥》的观后感13
5月1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等联合出品的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在全国院线上映。
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全长70分钟,历时8年不间断跟踪拍摄,是在电视纪录片《港珠澳大桥》的基础上,二度创作而成的一部全新的`电影纪录片。
影片总导演闫东:当一座雄伟的大桥建设在我面前的时候,我觉得不光是看到桥,更想表现的是建设这座大桥的一线建设者,这个片子在今年五一劳动节上院线,向全国的各界的职工致敬,他们分守在各个职业当中,是工匠精神铸造了国之重器。
看了电影以后,心潮澎湃、倍感振奋!因为作为一名钢铁人,我们也是支撑“国之重器”的坚强力量!
港珠澳大桥可谓是中国钢铁行业一次空前的“大阅兵”,中国宝武是港珠澳大桥最大的钢材供应商,供材覆盖了桥、岛、隧三大主体工程,合计约50万吨。而宝钢股份供货合计约34万吨,在大桥主体工程用钢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港珠澳大桥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
《港珠澳大桥》的观后感14
《港珠澳大桥》这部影片,将大桥从设计论证到建造施工的过程完整呈现在荧幕中让我油然而生一种敬服,对中国工程师和中国工人这一黄金组合完成如此浩渝工程深深震撼。
港珠澳大桥历经六年调研和八年施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集“桥-岛-隧”于一体,全长55公里。这座世纪大桥的宏伟与壮丽,远远地望去,大桥仿佛像大海上的银线,直接将珠三角地区串在了一起,对于促进港珠澳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贯穿整个电影的,是情感。尽管大桥是现代史上最长海上桥梁,建造过程亦有多项“世界之最”,但闫东导演没有花太多篇幅着墨于大桥的雄壮宏伟。正如影片中,“比海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导演的视线,着眼在每一个大桥建造者的传奇。因此,对比起数据成就,电影演绎的是真实,是有温度的“匠心”。为了这座如珍珠串般蜿蜒于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桥,花了六年去筹备,用了八年去建设,四百多名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工作。这么多工程人员的青春,便放在了这大桥建设上。有人从二十多岁干到三十多岁,也有三十多岁,现在已成中年男子。从前的单身汉,转眼成家立业,却不忘了穿着婚服在即将竣工的大桥上走走拍拍,有人携妻带眷到这伶仃洋上的施工地,一家三代共同为大桥奋斗,一座桥,有汗水,也有泪水。无论是总工程师还是一位焊接的小工,为了建好这座桥都热情投入,甚至把它视为人生最重要的事业,亦因此他们都成了“英雄”。通过导演细腻的镜头,留在观众的心中,让大家每当奔驰于港珠澳大桥上,隧道中,都会想起因为他们,才有这外媒口中的“现代七大奇迹”。
最令我感动的,并不是大桥的建成,而是建造过程中的挫折。成功固然令人欣喜,但是遇上失败更能展现出工作人员对大桥所付出的心血。在建E15号沉管时,遇到的海底急流卷起的淤泥填平了历经重重困难构建的沟槽,导致安装失败,要将沉管重新运回岸边,这件事令很多经过多日劳累的工程师都流下了眼泪。最后,在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对接成功后,很多几日不眠不休的工程人员都因为太疲惫就地而眠,这令我们很是感动。大桥的工程人员早已把这个项目视为人生最大的.事业。有工作人员打趣的说,大家都有两个恋人,一个是自己的另一半,另一个就是港珠澳大桥这个项目。结婚生子和建桥都成了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电影记录了港珠澳大桥蕴含的时代精神,记录了建设过程中的很多历史瞬间和工程人员的感人故事,讲述了他们不畏困难,努力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今后我会继续向港珠澳建设者学习,脚踏实地、自强不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绽放风采。
《港珠澳大桥》的观后感15
港珠澳大桥的完工是世界的又一大奇迹,这份奇迹的创造离不开每一位劳动者夜以继日的付出及精诚通力的合作。
《港珠澳大桥》以港珠澳大桥建设最后一节沉管E30号安装过程为叙述主线,展示了大桥项目涉及地质、水文、环境、防风以及满足通航、海事、航空限高等复杂的建设难题,将大桥主体工程桥、人工岛、隧道三大部分的设计理念和世界领先的关键技术如万花筒般呈现出来,大桥的建设者孤岛筑梦、奋战七年的峥嵘岁月载入了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史册,举世瞩目的大国工程闪耀伶仃洋上。
在成功的背后,一个个伟大而平凡的人为之付出了无数的.努力与汉水,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会有意想不到的艰辛。
影片中最让我影像深刻的是在E15沉管隧道两次沉放失败,第一次沉放失败时总工程师林鸣紧紧握住自己颤抖的双手告诉大家不要灰心,我们可以卷土重来;三个月后第二次沉放失败时所有人都哭了,但林鸣总工程师强忍住已经在眼眶打转的泪水告诉大家我们还可以重头再来;当第三次沉放成功的消息传来后,满屋子的寂静,林鸣总工程师也终于将一直悬着的心放下了,他慢慢的坐下靠在椅子上,享受着这一份少有的平静。
我作为祖国广大建设者中的一员,会一直将您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的奋斗精神传递给一代又一代最美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