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撰写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1
《决议》指出:“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并肩战斗,战胜武装到牙齿的强敌,打出了国威军威,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赢得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捍卫了新中国安全,彰显了新中国大国地位。”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使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在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遏制,企图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如果整个朝鲜也被美国占领,我国就会处于被美国势力南北夹击的态势,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这对于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来说,是一场极其严峻的考验。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成功应对考验,和朝鲜人民一起打回到三八线,守住了三八线。这一伟大胜利,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争取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可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作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彻底扫除了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彻底扔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了。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让世界见证了蕴含在中国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创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极大鼓舞起中国人民的革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全国各族人民举国同心支撑起这场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抗争。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让世界知道,“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打败了侵略者,震动了全世界,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新中国大国地位。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军威,人民军队战斗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了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从此,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在朝鲜战场,美国军队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当时所有的现代化武器,还动用了其陆军的1/3、空军的1/5和海军的大部分兵力,但战争终于以中朝军队和人民的胜利而结束。这个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极大促进了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人民军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愈战愈勇,越打越强,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迅速改善了装备、提高了技术水平,实现了由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转变,取得了对美国侵略军队实际作战的重要军事经验,创造了依靠劣势装备打赢现代战争的一系列新经验、新战术、新战法。人民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深刻塑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乃至世界的战略格局,极大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义事业,有力推动了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它再次证明:正义必定战胜强权,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它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世人,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支军队,不论多么强大,如果站在世界发展潮流的对立面,恃强凌弱、倒行逆施、侵略扩张,必然会碰得头破血流。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2
近日,我迷上了一部关于抗美援朝的历史剧,或者叫战争片,是为《跨过鸭绿江。
我素来对军旅剧颇感兴趣,再加之抗美援朝这段历史我本就知之甚少,求知心切,溢于言表。
关于这段轰轰烈烈的历史,中学上的课本是有提起的,但就是略笔带过,而所谓的历史老师要么讳莫如深,要么自己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至今都不清楚,为何学校要有意向我们这些后生遮掩关于抗美援朝的历史,天晓得是出于何种政治目的。然而,历史的真相是无法掩盖的,今日之中国,其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我坚信是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咱们不必一直是看外人的.眼色。我忖度着,这才是这部电视剧敢拍敢上映的真实原因,而这正恰逢抗美援朝70周年。
言归正传,简要地叙述一下《跨过鸭绿江这部电视剧带给我的一些收获和感悟。关于抗美援朝,总计有五次大规模战役以及诸如上甘岭战役、长津湖战役等知名战役。
在这大大小小无数次战役中,在装备、武器远逊于“联合国军”的情况下,在粮草、弹药等后勤物质严重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极端恶劣天气条件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不辱使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3
自古忠孝难两全。一边是国旗神圣与守卫重任,一边是银发慈父的泪水以及无限思念,解放军战士用笔直的军姿与标准的军礼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军人的气质与精神。建军92载,人民解放军正步行进的步履铿锵,挥洒出肩负民族希望的无上荣光。
国旗下最美的你,“苦难辉煌砺铁军”。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致力于锻造一支属于人民的武装就是她不变的目标。1927年的挫折与血雨腥风,吓不倒中国共产党人。掩埋好战友的遗体,他们集结在南昌城下、井冈山上,红旗漫卷西风烈;铁流两万五千里,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从中原突围到百万雄师过大江,从跨过鸭绿江到鏖战上甘岭,苦难中人民军队用生命与鲜血让“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五星红旗的尊严与东方古国的复兴脚步,因为军旗的护佑,愈发自信而矫健。
国旗下最美的你,“最是本色感人心”。张富清,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解放后他却刻意尘封功绩。决死关头不放弃、和平年代不迷失、困难当前能泰然、享乐面前能淡然——张富清给广大党员树起了一面镜子。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张富清“最是本色感人心”。收藏下张富清立下的军功和精神,传承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信念与意志。
国旗下最美的你,“谁说女子不如男”。说起当代花木兰,如花美玉之容颜、朱日和“沙场秋点兵”之壮怀激烈,都属于硝烟风沙涂抹青春面庞的女坦克手们。大漠孤烟直,当代花木兰们驾驶着国产主战坦克不畏艰险,铿锵铁甲,武装向前;“敢和自己较劲,敢和男兵叫板,敢上战场打仗”,从美丽到强悍、从柔弱到刚毅,“谁说女子不如男”,女坦克手们用自己的行动演绎了新时代花木兰的士兵突击。
初心如炬、使命如山。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军队与国家昌盛、民族复兴紧密相连。新时代的征程上,“最美逆行”“最美睡姿”,当祖国呼唤之时、当人民期盼之时、当危机来临之际,人民军队向死而生,抒写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慷慨大义!让拥军爱军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浓烈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拳拳深情。
致敬国旗下最美的你,中华家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有你们的身影。
致敬国旗下最美的你,花香鸟语的时候你们在远方,雨打风吹的时候你们在身旁。
致敬国旗下最美的你,以朴素的尊崇向“用青春和热血履行对党和人民承诺”的人民军队敬礼!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4
作为一部抗美援朝题材影片,电影《跨过鸭绿江》用“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全景记录,使得作品有如一本“影像”历史。大到风云诡谲的国际格局和战役布局,细至有血有肉的英雄群像和战斗故事,都有极强的历史揭秘感和现场还原感。
同时,作品在追求史实性的基点上展现艺术的表达力,力求达到历史真实和想象真实的平衡与交融,有温度、有亮度、有浓度地传递家国情怀。
在上甘岭战役中,敌人先后投入三个多师六万余人的兵力,发射炮弹一百九十多万发,投掷炸弹五千余枚,山头被削低了两米。电影《跨过鸭绿江》不仅高燃再现了这场悲壮的战役,还用镜头深情致敬了不容忘却的英雄们:以身体堵住敌人机枪眼,为冲击部队打开道路的黄继光;双腿被打断仍坚持指挥战斗,用尽最后一口气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孙占元;在全班战友伤亡的情况下一人毙伤敌人280余名的新战士胡修道……视死如归的'壮烈与坚守阵地的顽强,使得上甘岭成为中国人永远敬仰的精神高地。
带领观众重返真实场景,回顾立国之战,正是为了让观众感同身受地体会英雄的勇敢无畏、胜利的来之不易,珍惜我们当下的幸福生活,更以史为鉴,从中汲取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力量。
有别于同类型同题材电影,《跨过鸭绿江》是一部“全景式、史诗性”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作品。影片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视角讲述,全面展示了从战前国际形势的快速演变到板门店停战协议的签署,涉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对战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整个抗美援朝战争过程。
影片不仅具备东西两线和五次战役的全时空格局,陆续展示了两水洞、黄草岭、飞虎山、三所里、松骨峰、长津湖、汉江、铁原、上甘岭等标志性战役和战斗,宏观勾画出史诗般的战事全貌,还呈现了突袭战、防御战、运动战、阵地战和坑道战等多场不同特质的战斗场面,多角度还原了战士们浴血奋战的身影。
在讲述国际格局突变时中、苏、美三国领导人作战指挥思想博弈的同时,影片展现了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略思维,也展示了以彭德怀为统帅的指挥员们的战场谋略,以及全体志愿军战士用生命捍卫和平正义、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全方位呈现出我们为赢得这场艰苦卓绝、震撼人心的伟大战争的最后胜利所做的牺牲和努力。
如此超大的体量,在国产电影领域堪称罕见。项目的难度和强度、内容的浓度和密度可想而知。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首部影片,《跨过鸭绿江》浓缩了总台“锻造精品,重塑高地”的信念和热情。近年来,总台在制作推出优质内容的同时,不断扩充创作题材及体裁品类,努力完成破圈层的爆款传播,将“总台出品”这个金字招牌打磨得更加闪亮。
在已经上线的电影《跨过鸭绿江》预告片中,激烈恢弘的战争叙事、感天动地的英雄群像,深深震撼了无数观众。彭德怀司令员用军礼向战士们致敬,经历了残酷战斗的战士们哪怕是冻死,也要高傲地耸立在自己的阵地上,为身后的祖国和人民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铁血长城,这是最壮阔的军容,亦是最盛大的军威!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5
电影《跨过鸭绿江》是一部“全景式、史诗性”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影片兼具史实性、艺术性、思想性,从国际视野出发,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视角讲述,从中央领导的战略思维、志愿军将领的战场谋略、前线志愿军战士的浴血奋战等多个维度,再现了东西两线和五次战役中一场场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战斗,全面还原了71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历史,全方位呈现出我们为赢得这场艰苦卓绝、震撼人心的伟大战争的最后胜利所做的牺牲和努力,弘扬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权霸权、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钢铁意志和顽强品格。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首部故事片电影,《跨过鸭绿江》浓缩了总台“锻造精品,重塑高地”的格局和情怀。经过十个月的努力,电影《跨过鸭绿江》在坚持历史纵深、国际视野、美学品格、史诗风范的基础上,优化内容、打磨细节,基于历史背景与事实,强化有利于调动观众情绪的故事场景,在追求史实性的基点上展现艺术的表达力,力求达到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平衡与交融。
有别于同类型同题材电影,电影《跨过鸭绿江》引领观众走近真实的`英雄,重返真实的战场,整部影片犹如一本“影像”历史,具有极强的历史揭秘感和现场还原感。定档主海报将戎装严整、汇集成铁流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这一气吞山河的历史画面定格。人物版海报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目光如炬、神态坚定,方寸之间彰显大将运筹帷幄的谋略和底气,密切关注着朝鲜战场的每一项战报。志愿军38军军长梁兴初、50军军长曾泽生、63军军长傅崇碧三位军长战场指挥、知难而上的刚毅神态也在海报中生动展现。同时,镜头还深情致敬了不容忘却的英雄们:抱着炸药包冲向敌群的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的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烈火烧身也不暴露目标的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以石头充饥死守阵地、率领全团浴血奋战,打出志愿军军威的战斗猛将范天恩,展示出一线战场的极度残酷,彰显出革命先烈“人生无处不青山”的伟大品质。从预告片中可以看到国际格局的波云诡谲、一线战场的惨烈恢弘、复杂战事的瞬息万变,更能感受到我军应变之迅速、应对之从容,经历了残酷战斗的战士们哪怕牺牲,也要高傲地耸立在自己的阵地上,为身后的祖国和人民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铁血长城!感天动地的英雄群像,深深震撼着无数观众。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威望,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为中国赢得了和平建设的环境,使中国人民志愿军经受了现代战争的锻炼,特别是取得了现代条件下依靠劣势装备战胜优势强敌的宝贵经验。同时,我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锻造出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国际主义精神构成的“抗美援朝精神”将永远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电影《跨过鸭绿江》用光影纪录历史,再现了71年前的硝烟烽火和可爱可敬的革命先烈,有温度、有亮度、有浓度地传递家国情怀。让观众感怀先辈们舍生忘死捍卫国家主权的同时,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历史经验和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融入到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6
71年前,面对世界上大国家的战争威胁,我们没有被帝国主义的威胁吓倒,全国人民同仇敌忾,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侵略,保卫了国家安全。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在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中纵横驰骋、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捍卫新中国的安全和尊严,十几万英雄儿女长眠在了朝鲜半岛的'土地上。
我们不会忘记,长津湖畔,整整一个连的志愿军战士被严寒冻成冰雕;松骨峰下,整整一个连只剩下7个活着的战士;上甘岭上,那场43天的血肉相搏……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一个个鲜活的名字如同一个个有力的音符,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之歌,也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这精神是为了祖国和民族尊严可以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精神是舍生忘死、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这精神是为人类和平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今年是抗美援朝71周年。各大网站推出了抗美援朝71周年系列报道,从“‘炸不断’的电话线”赵振声,到“没有一人因抢救不当死在我手里”的徐福绵,到率领炮兵成功阻敌被编入教材的萧模林,一位位平凡而伟大的老战士讲述当年的战斗历程,为我们呈现出了真实的历史,让我们更感动于那年那日英雄的情怀与担当,更从中汲取勇于担当、勇往直前、勇于胜利的力量。
71年沧桑巨变,今天我们站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回望历史,我们不能止于感动。当前世界充满不确定性,虽然和平与发展依然是世界的主题,但局部性冲突、摩擦、动荡此起彼伏,战争的幽灵并未走远,种族主义、难民危机、全球性流行病等严重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我们还应居安思危,从抗美援朝精神中汲取前行动能,把个人生死与国家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刻铭记“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踏踏实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7
看着《跨过鸭绿江》中一张张触目惊心的图片,我仿佛来到了那充满硝烟的战场,仿佛听到了那一声声激烈的枪炮声,耳边仿佛传来了鸭绿江边那些英雄志愿者壮烈豪迈的'口号“中朝联盟万岁”。回首昔日,再瞧瞧我们现在,我们应该为我们和平幸福的生活而感到庆幸,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将来继承和发扬英雄的精神,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更加强大!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8
看完了这部尊重历史和尊重史实的电视剧,怀着缅怀先烈、不忘历史的`初衷,我对抗美援朝作战有了清晰明了的认识,感触颇深。先辈们为了世界和平,为了保家卫国,跨过鸭绿江,不怕牺牲,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作战的伟胜利,打出了国威,打出了民族尊严,打出了新中国成后多年的和平。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新时代新使命,我们要勇做强者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9
作为一部抗美援朝题材影片,电影《跨过鸭绿江》的故事走向、历史事件、领袖人物和相关的重要形象都本着尊重历史、忠于历史的创作原则,大到风云诡谲的国际格局和战役布局,细至有血有肉的英雄群像和战斗故事,都有极强的历史揭秘感和现场还原感,这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中是一次新的尝试。 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赵彤认为:自1956年电影《上甘岭》出品以来,在抗美援朝专题影片创作中,以“实名制”来塑造角色,《跨过鸭绿江》是笔者所见的唯一一部。 影片在追求史实性的基点上还力求达到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平衡与交融,有温度、有亮度、有浓度地传递家国情怀。据悉,为拍好这部作品,主创团队在筹备期间认真研读史料、仔细对待每一个拍摄细节,大到一场战斗设计,小到一封电报,都力求真实还原。全片无论是人物造型、空间场景,还是最终的视听呈现,都体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水准和敬业精神,以此作为对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最好的致敬!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认为:影片《跨过鸭绿江》应是第一部将纪实性、全景式、传记性和心灵性汇为一体去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故事片。它有突出的纪实风格,尝试以全景再现战争奇观;它还是传记性的,以彭德怀司令员为主视角去透视战争中人的境况,尤以“心灵辩证法”的笔触去摹写人物内心世界的波澜起伏,产生出直指灵魂深层的强劲力道,表明国产战争片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迈出了新的有力步伐。 电影《跨过鸭绿江》在展现中央领导战略思维的同时,还深情致敬了浴血奋战的志愿军将士:从志愿军38军军长梁兴初、50军军长曾泽生、63军军长傅崇碧,到抱着炸药包冲向敌群的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的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烈火烧身也不暴露目标的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以石头充饥死守阵地的战斗猛将范天恩和全体335团指战员......激烈恢弘的战争叙事、感天动地的英雄群像,深深震撼着无数观众。
硝烟已散,山河无恙,昔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卫家国的英雄儿女,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正如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文艺评论家毛时安评论所言:激烈恢弘的战争叙事,饱满地凸显了那些永远屹立在天地之间“最可爱的人”感天动地的英雄群像。白雪丹心,悲壮的呐喊、深沉的表白,回响在我们的心间。胜利高地的每一寸土地,都是青春、热血和生命的坚守。过江的不仅是一支威武之师、正义之师,更是一个伟大的战无不胜的民族!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10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次战役。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71年前的那场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中国人民志愿军_万将士血染疆场,把生命留在了异国他乡三千里江山。抗美援朝不仅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一种精神,那种精神是不信邪、不信神不怕鬼的自信精神,是不畏强暴、敢于亮剑的英雄精神。它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从那时真正迈开了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坚实步伐!抗美援朝这场战争是伟大的战争、光荣的战争、胜利的战争,是永远值得骄傲、值得纪念的战争。以毛主席为首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以无与伦比的`胆略和气概,力排众议,最终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美国也因此遭受了其立国以来第一次对外作战的惨重失败,麦克阿瑟也黯然结束了其军事生涯。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取得了无可争辩的伟大胜利!
对于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无数被压迫的人民群众为此欢欣鼓舞,他们纷纷走上了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解放的革命道路,从而动摇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也改变了世界的战略格局。但对于中国而言,197653位牺牲烈士血洒半岛,毛泽东主席也献出了他的儿子毛岸英!是血与火铸就了我们这个的不屈民族。历史不会遗忘英雄的卓越丰功!更不会遗忘这个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作为现代学子,我们应该向中国人民志愿军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不怕困难,努力学习,让今天中国之盛世,如昨日先辈所愿!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11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是祖国交通大动脉的建设者,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深入学习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坚定必胜信念,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践行时代使命担当,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立足岗位、奋发向上。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12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抗日战争就是一面镜子,可以使我们更加珍爱平安。在今天,尽管和平与发展已然成为社会时尚话题,但中国发展史上依然很不太平,抗日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民头顶。强调铭记中国发展史,并不仅仅在于扩大仇视,引发社会矛盾,而且要以史为鉴、面对未来,坚定保卫世界平等的.信心,巩固人类保卫和平的伟大理想。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13
七十一年前,他们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饿时一把面,渴时一把雪。”在抗美援朝战争初期,中国志愿军物资紧缺,但是,这并没有难倒他们。相反,他们认为“暗透了反而看得见星光”,困难没有成为“绊脚石”,反而成了磨练意志的“垫脚石”。历经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终于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我学习到,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次战争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首次在境外取得的.决定性胜利,彻底把近代以来中国的国际形象从被侵略、被拯救的弱者形象改写成了拯救者的英雄形象。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离不开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这段历史应该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画卷上,被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铭记于心。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古往今来,有无数像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那样的人,在祖国危难时刻不惧艰险挺身而出。他们是楷模,是榜样,是真正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敬佩和学习。
71年后的今天,鸭绿江中鱼虾嬉戏,上甘岭上郁郁葱葱,战争的硝烟虽然已经散去,但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曾经浴血奋战的样子却始终烙印在我的心中。过着“岁月静好”生活的我们,作为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的新时代青年,也需要有老一辈革命家永不言弃、越挫越勇的毅力,勇于面对挑战,肩负起时代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珍惜英雄用生命为我们拼来的“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14
《跨过鸭绿江》是一部“全景式、史诗性”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作品。相比以前的国产战争巨制多以系列电影的方式出现,《跨过鸭绿江》将横跨两年零九个月的恢弘战事浓缩在一部两个半小时的影片中,如此强度、密度和浓度,在国产电影领域堪称罕见。 影片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视角讲述,全面展示了从战前国际形势的快速演变到板门店停战协议的签署,涉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对战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的整个抗美援朝战争过程。 影片不仅具备东西两线和五次战役的全时空格局,陆续展示了两水洞、黄草岭、飞虎山、 三所里、松骨峰、长津湖、汉江、铁原、上甘岭等标志性战役和战斗,宏观勾画出史诗般的战事全貌,还呈现了突袭战、防御战、运动战、阵地战和坑道战等多场不同特质的战斗场面,多角度再现了战士们浴血奋战的身影。
在讲述国际格局突变时中、苏、美三国领导人作战指挥思想博弈的.同时,影片展现了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略思维,也展示了以彭德怀为统帅的指挥员们的战场谋略,以及全体志愿军战士用生命捍卫和平正义、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全方位呈现出我们为赢得这场艰苦卓绝、震撼人心的伟大战争的最后胜利所做的牺牲和努力。 影片的“全景式、史诗性”也是最为业界专家所称道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认为:《跨过鸭绿江》具有战争电影大片特有的史诗气质。在观影中有一种置身沙盘推演,纵横“游观”全局,领略战争起落,斗智斗勇的酣畅淋漓感。 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主任周星表示:影片宏观展示抗美援朝的大全景和战略主帅们的运筹帷幄,中观把握各个战役之间大部队的调动布局与敌我双方对峙的惊心动魄,微观体现具体的基层部队将士们的品性血性和精神气质,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文艺评论家贾磊磊认为:电影《跨过鸭绿江》在一系列血火交织的镜头中表达了创作者关于国家的生死存亡、民族的安危荣辱、社会的强弱兴衰、军队的胜负成败这类重大历史主题的深刻阐述。影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在71年前抗美援朝战争是如此地艰苦卓绝,如此地撼天动地!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15
新中国这一仗打出了军威和国威,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
新中国成立伊始,面对的是长期战争造成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和各方面极为严重的困难。在国家安全受到威胁、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处境危急请求中国出动军队进行支援的情况下,以毛泽东主席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毅然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与世界上大资本主义国家的军队——美军作战,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力量,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正气凛然。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条件下艰难取得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以劣势装备进行殊死搏斗,他们冒着摄氏零下30多度的严寒,在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中纵横驰骋、前仆后继。无数勇士身负重伤后从血泊中爬起来冲向敌人,甚至用自己的身体挡住敌人的枪口,即使战斗到只剩一人一枪,仍然坚守阵地,顽强地同敌人血战到底。在反击敌人的“空中绞杀”中,他们冒着密集的轰炸和严密的封锁,建成了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在“空中拼刺刀”的勇猛战斗中,他们搏击长空,创造了世界空战的奇迹。他们中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不愧为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坚强卫士,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打出了中国人民军队的国际威望,打出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一扫中国近代历的屈辱,使中国人民真正地扬眉吐气,使中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如毛泽东所说:“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美国人沃尔特·赫姆斯在《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停战谈判的帐篷和战斗前线》一书中这样评述:“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共产党中国已成为一个可怕的敌人,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由于共产党中国有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和坚强有力的领导,因此它也在朝鲜战场上赢得了自己的声誉,而且看来会成为远东与西太平洋地区共产党的领袖。”可以说,是抗美援朝战争改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奠定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进一步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亿万中国人民心中坚强的核心领导地位。中国各族人民坚信,跟着党走就有希望,听党指挥就能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