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故宫观后感15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观后感需要表达真实的情感,不能虚假刻意。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故宫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故宫观后感1
《故宫》作为现在文献片的典范,从20xx年10月26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20:47分播出,由央视和故宫博物院合作拍摄的12集大型纪录片。它以全新的电视创作理念,上乘的电视画面和声效,讲述了故宫的历史故事。它首次披露紫禁城被建造的过程,清代登基大典的全景盛况、深藏于太和殿内部的神秘浮版、溥仪盗宝的'历史档案等等诸多以往难以看到的史料。
《故宫》显示了当今中国高清电视的制作水平,被称为中国电视技术发展的里程碑之作。精美的画面、恢弘的场面、大手笔的之作,特别是大量动画特技等异类元素的巧妙运用,使得该片一改以往纪录片的慢节奏、纯纪实、再现力差等特征。
在团队进行拍摄之时,制作团队做足了功课,一切都是用数据说话,也更加具有真实性,更能让人信服。在拍摄过程中,拍摄团队要严守程序,申请拍摄时就要故宫审核,珍贵的藏品都要当天拍摄当天送往,出于保护文物的目的,拍摄时也要十分谨慎,为了优化环境,一定要精简人员。
印象最深的是纪录片中有一幕光线照在匾额上,按照时间的推移,光会按照匾额上字的顺序照到字上。这一幕出现的时间虽然短,但是制作团队肯定花费了大量精力,首先要知道太阳光线转移的时间,还要不能拍到游客,,如果一次不成功以后要继续拍这样的画面会花费更多的精力。
《故宫》之所以能成为现代文艺片的典范,都是有一定原因的,制作团队的良苦用心才成就了这样一部纪录片。
故宫观后感2
第一次听到匠人的说法,是因为齐白石,因为这个精力异常的家伙以前是个木匠。后来工匠精神也不知道是不是从老罗开始,成为创业者的标配。我不在乎输赢,我就是认真。这句至少表达了工匠精神不是个坏习惯,工匠精神只是一个专注的较劲的家伙的工作习惯。
李约瑟在写中国古代科技史的时候就是感慨,中国人对于具体技术和技法的专研不可谓不深刻,加工一个木器活,做个瓷器,烧个宣德炉,攒个珠子,都是活到了家,可总是无法形成系统性的科学理论,从而导致后续的工业革命,技术革命压根没咱们啥事。其实对于李约瑟难题的一种解答就是,咱们脑子太变通,对于匠人的尊重和信任严重的不够,社会对匠人群体的边缘化带来了对于技术群益的边缘化,没有技术群体的话语权,技术革命根本无从谈起啦。
分析匠人精神主要难点有两个,一是坚持,二是改进。1 无法坚持,比如作为一个炸油条的,炸一段时间很吃香,于是就面临后续问题了,第一持续每天早起很辛苦,第二这样的的辛苦对应的报酬是否合理。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要从第二点上,在我们传统的社会里定价和收益一方面来源于个人奋斗,但例如卖炭翁的悲哀也常常可见。一个缺少安全感的市场,一个无理蛮横与民夺利的政府,是摧毁一份事业坚持下去的核心障碍。 2 无法改进,还是炸油条的哥们,他炸的不错,卖的不赖,慢慢的往往就是失去的进一步炸的更好的动力,也缺少研发新产品,比如炸煎饺,炸油饼的动力。这个问题的原因还是可以探讨,第一缺少合理的经营思维,这是天生个人智力水平,无法衡量。第二点是关键,缺少正当的自由竞争,如果是有效的开放市场,张三家油条卖的好,买的人多,赚了大钱,李四同样是炸油条的必然坐不住了,这就交替着逼迫两家持续竞争,客观上带来了技术进步。
现在说起匠人精神,我又是乐观又是悲观。
一方面,从需求侧看,我是乐观的。消费升级对于好的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明确了,价廉不在是消费者首要考虑的问题了,物美才是最重要的。精益求精的最好产品,在信息传递成本严重下降的今天,一定会有人买单。只要产品能做到凤毛麟角,其品质定价的能力会无限的扩展,因此匠人精神的投入产出其实是异常划算的,特别是市场上实际真正好的产品并没有那么多,还有的是机会。
一方面,从供给侧看,事实上的匠人精神是需要落实到一个个匠人身上的.,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金刚钻不容易,成为一个匠人不是磨嘴皮子,试问身边的朋友几个人能做到呢?都想着发财当老板,干了几天手头的活就觉得自己可以开公司,稍有点成绩,就想着规模化。开两家分店的时候,内心就瞄着上市去,真实的骨子里的技能又有多少斤两呢?当然这一切都是现阶段的国情,一方面每个人都有非常想要创富的心态,急切的满足欲望必然带来相当大的投机心理。一方面市场的不完善,机会的动荡和变迁也确实限制了一个人持续专注,隔壁老王都发财了,你还在家十年如一日的研究你的冷板凳?这个现实的心理压力对于很多人来说难以承受。我觉得先别提匠人精神那么高的要求,先从专业化开始就是最重要的了。比如,烧烤的时候用真的羊肉串,口味先不着急。比如,老罗的锤子可以先踏实的解决一些电池发热的问题。比如,便利店的小妹能不能去台湾培训一下,多一些温柔和笑容。专业化从热爱自己的平凡的岗位并获得合理地报酬开始,专业化甚至都还需要好几代人努力呢。
今天看了《我在故宫修文物》,拍的很好,只字不谈所谓的匠人情怀,说的是师徒传承,技艺传承,传统传承,说的是对于平凡工作还依然有一些人带着一份执着。问问自己,平凡人,你热爱你的工作么?你要一直干下去么?
故宫观后感3
今天,老妈、老爸和我来到了北京著名的故宫博物院。
进入午门,走过金水桥,再走过太和门,映入眼帘的是太和殿,真不愧是古代的皇家宫殿,殿外的栏杆是用汉白玉雕刻的,殿内的椅子、扶手、柱子和屋顶,竟都是金子做的。太和殿是故宫里最中央的一个宫殿,也是皇帝行政的地方,所以,太和殿是所有宫殿阁楼中最壮观、最精致的。在太和殿的屋顶上,龙的九子之一—嘲风,栩栩如生的立在屋顶的两个角尖上。
走出太和殿,走过中和殿、保和殿和乾清宫,再往前走,就来到了御花园。园内建筑多数倚靠着围墙,只有少数精美造型的`亭台搭建在园中。园佳木葱茏,其古柏藤萝,皆数百年物,将花园点缀得情趣盎然。各色的石子铺在地上,拼成了900多幅不同的图案,沿路欣赏,趣味无穷。在古代,这里是帝王后妃休息散心的地方,老百姓不得踏入半步,所以,在古代老百姓眼中,这里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紫禁城”。御花园以它古木繁花、亭台楼阁、嶙峋山石的美丽而闻名遐迩。
故宫里还有许多许多的宫殿阁楼,如:储秀宫,永寿宫,万春亭。走进故宫,你就已经置身于它最宏伟,最重要的展示品——紫禁城宫殿群中。
故宫博物院早已经打开了尘封已久的门窗,让我们来观看她壮丽的色彩,来倾听紫禁城的声音,来呼吸历史的气息,来感知中华文化的底蕴! 最后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故宫博物院,有机会我还要来故宫,我为身为一名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故宫观后感4
前些日子我观看了<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主要讲了故宫博物院的背后有一些专注于修复文物的师傅们,他们每天的工作都是和文物打交道,一些大大小小破损的文物交到他们手上就如同有了生命一样。故宫仓库里有很多沉寂已久,历史数百年的文物,在我们看来已经残破不堪,但是在他们眼里就是生命,就是过去的印记。
这一天师傅们给我们展示了第一件文物---屏风,这个屏风已经被尘封三百年,紫檀木边框,螺钿镶嵌,镶铜寿字,透露出它的尊贵。最顶级的文物修复专家需要用五个月的时间才可以将他们修复完成,亮相故宫大殿。这个屏有32扇,它的来头可不小,他是康熙六十大寿的祝寿礼物,他的儿子和孙子们一起给他制作的,这个彩秀寿字是万寿屏。三十二扇屏风木头收缩了,师傅们说这个屏风不能改变尺寸就要在缝隙里面加入嵌条,这样可随时取出又不改变大小。他们动用了故宫几乎所有的维修部门,用最快的速度修复也是一周仅能完成一扇屏风,如果想都修复完至少也要用半年时间了。最后他们终于在故宫九十周年庆典上交出了他们的作业。
师傅们又给我们展示了他们修复的第二件文物---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这个是乾隆的,他特别喜欢收集钟表,传教士到中国来就研究皇帝喜欢什么,然后送给皇帝。大英博物馆都没有怎么见过大型的钟表,这个也是在故宫尘封很久,钟表是一种需要持续维修的物件,所以尽管清末灭亡袁世凯将溥仪赶出故宫,而修表匠却留在了宫内,到现在为止钟表修复也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现在故宫内仅有一对师徒是宫廷钟表修复师。故宫钟表上千件,一个人一生修不完,需要一代一代传承。这是一辈子的事业。
师傅们又给我们展示了第三样修复的文物---珍宝馆的银器,银器容易氧化变黑,需要除锈建新,上个世纪轰动世界的马踏飞燕就是他们的师傅修复的,他们都是顶级的铜器修复师,他们八十年代来到故宫和师傅们一起修复青铜器,现在青铜器他们已经修复差不多了,日常工作是修复银器,中国的青铜器达到的巅峰无人能及,他们修复的能力已经可以以假乱真了。他们早上来都要打开七道大门,每早每晚都要进门之前大喊一声,以前人们说是因为闹鬼,其实是因为有很多小动物。小猫啊,黄鼠狼啊。期间有幸还看到了御猫的后代。师傅们给我们讲解着每天上班下班的趣事。
接下来师傅们给我们讲解唐三彩:古代陶瓷,三彩是多彩的意思,唐三彩马是随葬品,唐代对马非常喜爱。观察的非常细致。如果碎片太多就需要自己进行想象创作,参考以前的图片。如果争议太多就不要再进行,如西方的`维纳斯胳膊该放哪儿一样争议太多就先搁置。故宫的陶瓷器三十五万件,他们每天就需要不断地修复这些瓷器。
故宫修文物其实就是维修师傅给我们讲解他们的日常,他们如何加入这个大家庭,如何为止奋斗十数年,让我听得津津乐道,师傅们讲他们修复室严格控制用电,不允许烧水,只能每天打够一天的水,因为氯离子会对文物腐蚀。他们只有牺牲自己保护文物。
这部纪录片分三集听着师傅们的讲解,我突然对文物有些感兴趣,以前和爸爸妈妈经常去旅游地的博物馆,基本也是走马观花,看见瓶瓶罐罐也是看看哪个漂亮,仅此而已,不太懂其中更深层的含义,现在对修复师又有了更深一层的敬仰。他们真的是沉得住气的人,不能有暴脾气,不然不能一辈子待在故宫里。早出晚归,看到这些修复师以为是出土文物一样,看他们身上落下什么东西就知道他们是修复什么的能工巧匠。身上有胶水的,有尘土的,有鳔胶的。他们这一修就是一辈子,几十年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每天看透了故宫一年四季的样子。已经习以为常了。
故宫观后感5
这么好看的电影,为什么才7.6的评分。
全片,看到了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工作者们的一种匠心精神,在繁华热闹的北京城,还有这么一片净土存在。小鸟,小猫,小菜园,杏子,樱桃,自行车,电话,纱帘,平房,打卡机,一切都那么有历史感,又那么平和。生活在这儿,没有压力,没有欲望,没有勾心斗角,只有对文物的一种虔诚。
里面好几个老师傅,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皇城脚下工作,满身学问,满身儒雅,不卑不亢,用自身教导下一代年轻人。尤其印象最深是两个老师傅等着徒弟一起参加活动,中间没有不耐烦,反而更像是一位老父亲耐心等待缓缓而来的年轻人。唠唠家常儿,聊聊闲嗑儿,慢慢走在紫禁城的`大院子里,天很蓝,墙很红,他们,很幸福。
看这个大电影,尤其喜欢屈峰,圆润的身材,本身给人一种亲切感,说话幽默又真实不做作,对着镜头说这个东西(指佛像),又接着说,不能叫东西,还真实的说了自己刚毕业时(毕业于中央美院),看见故宫破旧的小平房,一直纠结要不要签三方协议,哈哈哈,很可爱。网上一查,对屈可爱是始于幽默,陷于才华,06年毕业于中央美院,之后潜心在故宫拜师学艺,开始研习木器文物修复,现在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在读博士生、中国雕塑院青年雕塑家创作中心雕塑家。疯狂打CALL。
屈峰,在里面说了一段话,充满着王阳明的格物哲学精神:你看有的人刻的佛,要么奸笑,要么淫笑,还有刻的愁眉苦脸的。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所以我说古代故宫的这些东西都是有生命的。人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人到这个世界上来,走了一遭,都想在世界上留点啥,觉得这样自己才有价值······一开始,我看文物就是文物,我就是我自己。后来,你会逐渐把文物当成一个生命去看。你是一个生命,它是一个生命,两个生命在碰撞的过程中,就会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区理解文物,反观你和周围事物的关系以及思考你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真正的伟大是“大隐隐于市”。
今天是大年初五,马上要开始18年的紧张与忙碌了。用心,用行,实现梦想。
18年,希望你每天,卸下一身疲惫,去除浓妆艳抹后,能一杯茶,一本书,一首音乐,岁月静好,无问西东。
故宫观后感6
公元1406年,明代永乐帝开始修建故宫。《明史》上说,历时15年才最后完成。此后的明清皇帝又多次重建和扩建,但整体面貌幵无多少改动。
故宫里一共居住过24位皇帝,第一位是明永乐皇帝朱棣,最后一位皇帝是清宣统皇帝溥仪。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均建筑在8米 宽的巨大平台上,总面积约85000平方米。其中的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仪式,其时数千人山呼“万岁”,数百种礼器钟鼓齐鸣,极尽人间气派。太和殿后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礼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则是皇帝赐宴和殿试的场所。
内廷包括乾清、交泰、坤宁三宫以及东西两侧的东六宫和西六宫,这是皇帝及其嫔妃居住的地方,一般称为 三宫六院”。在居住区以北还有一个小巧别致的御花园,是皇室人员游玩之所。明朝和清初的皇帝均住在乾清宫,皇后住坤宁宫,交泰殿则是皇后的活动场所。清朝中后期,皇帝和皇后都搬至西六宫等地去了,最著名的是养心殿,从雍正皇帝起,这里就成为帝王理政和寝居之所,慈禧太后也在此垂帘听政,时间长达40余年。
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紫禁城,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门和北面的神武门现专供参观者游览出入。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城之南半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北半部则以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寝”。 通过参观故宫,我了解了故宫的历史和建筑特点。
天斧神功的山石,造型优美,在此园悠闲漫步。给你一个心旷神怡的感觉,好不令人陶醉。军机处是我国明清时期议事重大决策的'场所。令人可想,当年皇帝在此为保护国家疆土而在此作出的决定。它为巩固我国的国防做出过巨大贡献。
故宫的建筑,使我感到它是历代统治阶级生活,工作的一个完美的人间天堂。
故宫观后感7
让技艺背后的人“活起来”
10月,时值故宫博物院90周年院庆,故宫方面破例让摄制组将镜头对准最为保密、最为神秘的文物修复单位——故宫博物院科技部。据导演萧寒介绍,其实早在五年前他们就酝酿了做一部关于故宫文物修复纪录片的选题,让那些修复大师走到公众面前,“因为他们所做的事情被大家称为全世界最昂贵的工作,他们经手的每一样东西都是无价之宝”。回忆去年马不停蹄、星夜兼程的拍摄经历,导演萧寒的脑海里至今依然盘桓着一个“赶”字。萧寒笑称,“当时是因为故宫院庆,给了我们这个机会,希望跟我们合作拍这部片子。最头疼的是工期太紧,包括后期都在赶。”
由于采用了长时间跟拍的方式,在人员配置方面,团队主创规模很小。用导演叶君的话来说就是,最多7个人,常态是5个人,“一个人在现场,两个摄影师各带两个助理。每个人要身兼数职,就像足球场上一个人要踢好多个位置一样”。主创团队又以80后、90后居多,正因为都是年轻人聚在一起,《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在叙事方法和剪辑节奏上颇具新意,它融合交叉了多门学科知识、技术和极富时代感的流行元素。导演萧寒表示:“在一件件冷冰冰的,几百上千岁的文物背后,其实是有鲜活的人,而这些人身上又有很鲜活的故事。我们拍文物,拍修复技艺,但我觉得更多的是希望这个技艺背后的人能够‘活起来’。”
导演叶君更爱用写作文来设喻,阐述他的创作理念。“小学语文课就就教我们怎么写好人文速写,怎样用寥寥几笔把一个人写得特别可爱。创作中,我们先描述一件价值连城的文物,然后慢慢引导观众去意识到文物背后的人更有意思,再逐级给予这个人物以‘戏份’,观众投入的感情就会逐级递增,最后变得爱上它。”
实际上,早在开机之前,两位导演就用了5年时间去做田野调查,一趟趟地游故宫,光是调查资料便写足10万字。尤其是叶君在拍摄时总是秒变“十万个为什么”,故宫工作人员送他一个“叶问”的雅号。再次听到“叶问”的称号,叶君面呈赧颜,“拍摄涉及到十个工艺组,每个工艺组都要构思一个文本,很多问题要问。我就老是在各个工艺组串来串去,问来问去,我又姓叶,所以得名‘叶问’。”
即使提前五年功课做足,即便头顶“叶问”的大名,创作团队还是遇到了很多棘手难题,最头疼的就是“突发事件”。导演萧寒举例称,也许团队在拍书画修复组的时候,瓷器修复组发生了一个特别棒的事,可错过了就只能是一个遗憾。再比如拟定拍摄星空的晚上,突然下起雨来,结果并不是推迟几天拍摄就可以解决的,“错过了这个时间,又要再去申请,因为故宫的安保非常的严格。你申报的拍摄周期错过了,又得重新再去申请。”这些都是萧寒在实拍过程中的真实境遇。
顾名思义,《我在故宫修文物》展现的主人公就是一个个“我”,工作在故宫一线的文物修复者。导演萧寒表示,团队在人物跟拍上的手法就是融入到拍摄对象的寻常工作和生活中去。“差不多小半年的时间,我们和故宫工作人员工作、吃饭在一块儿。一开始他们也会觉得我们是一个闯入者,到我们拍完走了,他们甚至觉得少了点什么,因为每天相见就像同事打招呼似的。”萧寒说。
除了记录文物修复者在宫墙内施展精湛手艺,他们在宫墙外的日常生活也纳入拍摄的视野。导演叶君认为这是一种接地气的表达:“他们上班也会换乘五种交通工具,他们也会遭遇堵车,他们与我们是一样的现代人,只是他们在故宫这样的场所,从事着外人看起来非常穿越的工作”。
在与这些文物修复者长达半年的朝夕相处中,叶君有一个惊人的发现,虽然这个直爽的汉子在表达起来有点欲说还休。“我觉得在故宫工作的女孩子气质很好。”追问其个中缘由,萧寒替叶君做了补充,“这个工作性质决定了她们对任何东西都是轻拿轻放的。她们的动作、仪态、气质,就像流水一样柔和的状态,而且认真细致工作中的人是美丽的,在文物修复的工作环境与氛围当中,你会觉得她特别的棒。”
在人物的.选择上,纪录片第一集就把镜头对准了青铜组的王有亮师徒、陶瓷组的王五胜和两个80后年轻人、钟表组的王津师徒。纪录片播出后,像钟表组的王津,精湛的技艺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征服了很多网友,观众再次领略到了久违的“匠人精神”。谈起拍摄对象的遴选,叶君指出,三集纪录片主要是按照文物修复工艺的门类来划分,“某个主人公可能在这一集是主角,下一集就成为了配角。这是一个多线索并进的叙事结构。好比拧麻花,两三个拧成一团,然后再下一个。”
有豆瓣网友在观后感中感慨,“用来丈量他们一生的,不过是数量不超百的书画,或者器皿,这样的一生,走得好谨慎,好珍重,好讲究,又好舒服。”至于网友对纪录片主人公的热捧,萧寒认为这是当下凡事求快求高效的互联网时代,人们从“慢节奏”中收获到的感悟。“可能这个社会,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急功近利,浮躁。所以,看到这一刻的时候,大家才觉得显得珍贵,才会被打动”。
故宫观后感8
看完《故宫》这部纪录片,我觉得中国纪录片的水平真的已经很高了,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了。
片中从不同的部分去介绍故宫。如建筑、礼仪、玉器、历史等不同的视点出发,向观众介绍故宫。从现这出发,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不同统治者的不同的性格、政治观点甚至他们的文化程度。好像雍正皇帝,历史上最勤奋的皇帝,可能就是太少时间去玩了,他就让画师用不同的造成来画他,让他时而是春耕的农夫、时而是冰面垂钓的渔翁,有时更是穿上欧洲服饰打猎的皇帝,好像现在的角色扮演游戏,好玩极了。
而这些统治者的偏好又影响当时社会的发展。从中带出当时社会的科学、文化、经济发展的情况。比如说,从明朝后期,中国开始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外国人想要进入中国,只能从广州登陆,能够带给皇帝的只是一部分玩物,但皇帝多是不屑一顾的,但富好奇心的康熙皇帝就将具有特殊才能的外国人请进宫,向他们请教自然科学、数学、音乐、绘画等技术,在皇帝的影响下,进口了很多欧洲的科学技术,使当时的官员科学水平上有了很大的创新,从而使当时中国的科学水平能跟得上国际步伐;另外在文化方面也创造出新的高峰,如砝郎彩瓷器的产生。但到了乾隆中后期,过分的安逸使这位皇帝十分满足,社会对新事物的开发步伐停止了,变成去亨受外国的成果,例如当时欧洲的机械技术十分发达,制造的自鸣钟精致华丽,但皇帝只对这种豪华的成果满意,当时的工匠将精力投入到制造这种华而不实的玩物上,而忽视了他们的本质是应该追求机械技术的发展。
片中除了介绍故宫的主人,也介绍了当时在这里办公的高级官员的故事。例如高士奇,他对古画的鉴别水平是当时最高的,为的投康熙皇帝的所好,他会送大量书画给皇帝收藏。但从后来对他的`私藏的著作可以看出,他送给皇帝的都是造工精美的假画。价值连城的假画将永远作为他的收藏,但这一切都敌不过时间。当他死后,雍正皇帝抄他家时,就把他私人珍藏全部收归宫中所有。而利马窦、汤若望、南怀仁、郎世宁这些著明的科学家、画家,他们来中国的目的只是传播天主教。他们为了让皇帝能接受天主教,就用自然科学为筹码去接近皇帝。谁知,他们的非专业项目竟比他们的专业更得到支持,也可能是他们所始料不及的。
故宫这部纪录片总体来讲真的很不错,带给我很多震撼,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都去看看我们中国的伟大奇迹——故宫。
故宫观后感9
今天早上我们一家人去参观了故宫。
我们一家人坐车来到了故宫。故宫是皇家园林,故宫分成了16个宫殿和30个宫殿,分别是“北京故宫”、“南京故宫”、“北京故宫”还有“故宫”。故宫是明朝时期建在北京和南京之间的。故宫是皇太后的家,建筑面积1.8平方米,建筑面积8.1平方米。故宫分成了四个部分:“北京故宫”和“北京故宫”。
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北京故宫”这一部分。这一部分讲了许多皇帝和在这里建造和修建了一座皇家园林,里面装着数不清的皇家园林。故宫是皇帝的宫,有的还有一些宫殿。故宫是皇帝的宫,里面装饰着很多的宫女,她们的背上都挂着一把把金光闪闪的'小铜针。故宫是皇帝的家,里面有很多宫女、宫女,宫女有的是女神或宫夫,有的有的是宫女、宫女和宫女,她们都很漂亮。故宫是皇帝的家,里面有宫女、宫后和宫女的家,她们有的是皇帝的宝贝。故宫还有宫女、宫女和宫女的家,故宫有宫女和宫夫宫姑、宫女和宫女的家和园子。故宫是皇宫的家。
我感觉这次参观故宫让我增长了很多知识,还让我增长了不少的知识。
故宫观后感10
故宫,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几天前,我来到了故宫,感受到了故宫浓厚的文化气息。
我们参观了神武门、乾清宫、坤宁宫、交泰殿、午门、御花园等,感受到了中国古建筑的宏伟壮丽和气势恢宏。这些建筑是那么精致,结构是多么精巧啊!我不得不感叹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我不仅饱览了故宫的风采,还学到了许多关于故宫的知识。比如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被称为三大殿;神武门原来叫做玄武门;交泰殿是给皇后过生日的地方……
但是,有一件事让我大吃一惊:皇上竟然有27张床!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为了防止刺客刺杀皇上,因为皇上想睡在哪就睡在哪,别人不知道他在哪里,刺客也就找不到皇上了。而且,皇上不会跟皇后一起睡觉,而是一个人睡觉。听到这里,我才恍然大悟。
通过这次参观,我有了很深的感受:我被故宫那浓厚的文化底蕴所折服,被那壮观的.古建筑所震撼。我感受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建筑物的天工巧夺,文化历史的悠久。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参观啊!
故宫观后感11
当我们巡游故宫,在千百年前的文物建筑前驻足叹息时,或许从未想到,有这样一个职业群体——他们每天就在故宫博物院的黛瓦红墙里工作,与古典文物朝夕相处,甚至在这些文物身上“下刀子”。他们,就是故宫的文物修复工作者。
前段时间,一部名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在豆瓣里拿下了9.4分的评价。这部只有三集的纪录片第一次完整呈现了世界顶级的中国文物修复过程和技术,呈现文物的原始状态和保藏状态。片子的开头便是一阵嘈杂的声音——剪刀划开纸面的声音、小锤子敲打木件的身音、调试钟表的声音。敲在瓷器和青铜器上的如雨落清池,声音嘹亮而悠远;矬子擦过木头的纹理发出“沙沙”的声音,混沌而绵长。在这短短三个小时的观影体验中,我禁不住湿了眼眶。
在大机器工业时代,虽然生产技艺不断提高,但是修复工作仍须要一代一代的师徒传承下来。故宫博物院的修复部门包括青铜、木器、漆器、书画、镶嵌、织锈、钟表等多个部门。他们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扎实的手工修复技艺,让一件件几近腐朽的文物尽可能地复原原貌。因为文物修复过程通常是不行逆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既要胆大心细,选择最恰当的方式进行修复,避开对文物造成“二次损坏”。同时,又要敬重原创,还原文物最原始的面貌。文物修复一旦与历史原貌脱节,便失去了它应有的历史价值。
其中,有一个片段给我留下了特殊深刻的印象。钟表师傅王津和他的徒弟去厦门参与钟表博览会,其主要目的是了解钟表修复的新型材料和工具。当钟表保藏家黄嘉竹先生向众人炫耀他手上的维多利亚女王的怀表时,王津只是微微一笑,不置可否。这也许就是民间保藏家与故宫钟表修复工作者的不同境界。保藏家参与博览会,主要目的'是为了物色喜爱的藏品,将它收入囊中;而钟表修复师一生与价值连城的钟表文物为伍,却无法拥有一件属于自己的藏品。他们在修复钟表时,未必是出于个人的喜好,更多的是对文物爱护的谨慎与敬重。王津和亓昊楠花费了八个月的时间修复了“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最终进行展出时,却只能让它宁静地置于橱窗后面。这些原本上满弦之后可以活动起来的巧夺天工的钟表,如今只能待在橱窗后,供来往的游客按下快门。来来往往的游客,没有人会留意到这个驻足已久的男人,他出神地看着那件钟表,却只能淡淡地说一句:“有些心疼。”这些文物不曾属于他,也不将属于他。钟表匠人将一生的时间都花在了提示时间消逝的钟表上,他们的生命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逝,留下的只有不朽的钟表技艺。
在纪录片中,每个修复师在面对自己的工作时所流露出来的专注让他们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职业人,会骑车到很远的地方抽一支烟,会在休息时弹弹吉他,会在银杏成熟的季节共享自然的馈赠,会在一天的工作起先之前为故宫里的野猫投下一把猫粮,也会一次又一次地在故宫的大门前驻足,像其他游客一样按下快门。他们是平凡生活中的平凡人,却干着不平凡的工作。当我们透过屏幕重新瞻仰这些古文物的面貌时,并不知道这样一张古画、一件陶器、一个钟表的背后经验了多少天灾和人祸。但是一代又一代的文物修复师,却总能够化腐朽为奇妙,让我们一睹千年文物的原貌。
这一部纪录片只有短短三集,却让我回味无穷。除了为视频中精致的古文物和精湛的修复技艺所折服外,更多的是对中国文物的思索。上下五千年的绚丽文明,伴随着各个朝代的各式器皿、书画诞生,留给后人的好像只是冷冰冰的器件。近年来,不乏听到中国古文物在外国的拍卖会上卖出高价的消息。当这样的消息传入我们的耳中,悲愤者有之、怒骂者有之、摩拳擦掌者有之、捶胸顿足者有之。这些流失海外的古文物,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是我们生生不息的华夏精神的载体,我们又如何能够承受这丧权辱国之痛?当拍卖槌高高落下,我们的心仿佛也受到了震颤。然而,当我们把过多的关注放在那些流失海外的文物上时,我们国内的文物却在仓库里腐朽。文物修复师终其一生也只能接触有限的文物,能够修复顶级文物作品的机会更是难得。文物修复工作不仅须要后继有人,更须要后继有能人、有潜心者、有技艺开拓者。
一生只为一事来,是工匠的职业操守。而最令人动容的,往往是细微环节。历史,从遥远的大河文明中走来,从戈壁狼烟的塞北大漠中走来,从杏花春雨的江南水乡中走来,被凝固在一件件文物上。今日的人们,试图通过修复技艺来还原文物面目,还原历史真相。千百年后,我们的古文物又将在哪里大放异彩?
故宫观后感12
当我迈进故宫大门那一刻,我觉得走进岁月深处了。故宫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而我却只想道出我看到珍妃井时的感慨。
珍妃井藏在一个小小的院子里,我当时真怕它挤不下我们这么多疯狂的游客。但实际上,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时光,让那院落的不起眼的角落早已长出丝丝的杂草,那雕着花的窗子上落满了灰尘,那美貌聪慧的女子徒然地留下了一段传说……原来再热闹的地方再惊险的故事也挡不住时光的侵袭。珍妃的死,慈禧的残忍,以及那段岁月中,我们的国家承载了多少惊涛骇浪?那天的`我,站在那儿想,如果我悄悄地往那一口珍妃井里看一眼,是否还能看见一个伤心的女子,在井下凄凄哭诉?又是否会看见,她在哭完之后宛然一笑,祝贺我不用生在如斯的年代,并拥有一个如此幸福的年少时光。
离开故宫,我不曾回头,因为我明白,那段历史已经印记在我的心中了。
故宫观后感13
在游览故宫时,你可曾想到,摆在面前的稀世珍宝,纵使是不起眼的门窗和贴画,都曾经历过断裂残损和惊心动魄的修复?它们生于千年前,却一直延续至今,而这得益于一代又一代兢兢业业的宫廷修复师们。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一部格调简单的纪录片,朴华无实,为纪念故宫博物院建院九十周年而制作。如果没看过这部纪录片,你可能此生都不会知道,在雄伟壮观的故宫宫殿的一个角隅,有那么一群人,每天和文物打交道,他们的工作是将破损的文物修复原貌,恢复千百年前的光彩。
他们是普通的`故宫工作人员更是顶级文物修复专家,是国家传统技艺的杰出人才。他们衣着普通,交谈随意,面对手中的工作不紧不慢,娴熟而又从容。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份难得的好工作,因为面对的是无法估价的传世珍宝。而在匠人的心中,这是一份难得的修养。传统技艺让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在这个快节奏生活的时代,按部就班地从事一件繁琐精细的活动似乎越来越不可能,而在他们身上所展示出来的平常心,在修复文物时的反复考量,都是真正的匠人所具有的素质和品性。在文物修复工作者的眼中,修复文物不仅仅是将物品的原貌再现,而是在工作中与文物对话、交流。文物是有生命的,其意义就在于它的身上承载着历史长河的烙印,流淌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将古昔在今日重现,我们在重温历史的同时感受着文化的熏染。
看完纪录片后,记忆犹深的是木器组屈峰师傅的一席话:“文物其实是跟人一样的,中国古代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观自己。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到里头,很多人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把文物修好了才有价值,其实不见得,在修文物的过程中,交流、体悟,而文物的价值是在于传播文化。”从他的身上流露出的是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敬畏和自豪。颇为感慨的是时至今日,这里仍流传着传统的师徒制,技艺需要传承,更需要精益求精,需要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纪录片会有结束的时刻,而修复工作仍将继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将会有更多的文物在这里通过文物修复工作者之手,展现在世人的面前。透过冰冷的高墙,在电视剧中被称为“冷宫”的西三所里,有着这么一群可爱而温暖的人。
故宫观后感14
来到北京的第二天,一大早起来,我们坐车来到了老北京四合院参观,这里是北京市保存最完好的四合院,走进了老北京胡同里,仿佛又回到了从前。我们还参观了恭王府——清朝大贪官和绅的故居。他家的后花园比皇上的御花园还要大一倍,藏宝楼长达几百米,金银财宝不计其数。后花园的假山里,还藏着乾隆皇帝给孝庄皇太后在汉白玉上写的〝福〞,这个福字,是乾隆皇帝苦思冥想好几天,悟出的〝福〞字,这个字包含着很多意思,字面上看蕴含着好几个字,意思是多财。多寿。多福。如果有人把福字取出来,就会碎掉,就这样,这个福字一直原封不动地保存到了今天。
接着,我们顶着烈日,排了好长时间的队,来到了毛主席纪念堂,怀着敬重的心情瞻仰了毛爷爷的'雕像和遗体。
从纪念堂出来,我们又来到了心目中最向往的地方,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广场上人山人海,环顾四周,有我们在电视里经常见到的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历史博物馆和天安门城楼。
进了天安门城楼,我们来到故宫。故宫也称紫禁城。我们一路直行,先来到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这三大殿,这是皇帝进行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走过乾清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乾清宫,后面是坤宁宫,导游说:乾清宫本来是皇帝居住的地方,雍正皇帝认为只有自己的祖父和父亲才有资格入住乾清宫,所以自己住进了养心殿,以后的皇帝再没有人住过乾清宫。随后我们来到御花园,因为故宫里没有一棵树,一路走来又累又热,一进御花园感觉特别凉爽,御花园真是一个休息纳凉的好地方。出了御花园,就来到了神武门,也是故宫的最北门。由于时间太紧,我们只参观了故宫最精华的部分,其余还有很多宫殿没有参观。等以后有机会再来吧,再见,故宫。吃过午饭,我们来到了龙潭公园,看了一场精彩的冰上杂技表演——幻境极光。演员们都穿着冰刀鞋,表演了很多让人惊心动魄的杂技,特别是空中走钢圈,看得人提心吊胆。他们这些演员们不知吃了多少苦,才练成了今天的成就,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故宫观后感15
20xx年,一部名叫《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在网络上火起来。它所反映的正是当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中首次提出的“工匠精神”。这是一部讲述一群年轻的文物修复师在老一辈工匠的带领下,在故宫修文物的故事。它近距离展示文物修复专家的内心世界和日常生活,完整梳理了中国文物修复的历史潮流。随着故事的一步步展开,我看到了工匠们对自己负责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力求完美。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以及严谨的'态度。他们身上闪耀着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核心,体现在影片里的是耐心。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安静是非常可贵的。在纪录片中,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没有华丽的台词,有的是修复师傅们不断地敲敲打打,反反复复地推敲尝试,以及偶尔的只言片语。其中,吸引我关注的是那一份世人少有的耐心,工作时的安静,简单与专注。因为在我的生活中,正是缺少那份耐心。并非力求完美的作风,一次次的“差不多”了事,随随便便、马马虎虎的态度,无一不处处困扰我,阻碍我。都说“成功在于细节”,可我在纪录片中感受到了成功最终决定于耐心。我想,如果我要改变自己这种现状,还是要从培养耐心开始吧。
纪录片中的修复师王津说:主要还得喜欢它。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思考:具备工匠精神的基石是什么?应该就是你要热爱你所做的事。小时候,在妈妈的逼迫下选择学电子琴这门乐器,虽说在家长的督促下哭哭闹闹地练习,可是却不见长进。最后还把妈妈气病了。一年时间过去了,妈妈带我去琴行来选一门自己喜欢的乐器学,年幼的我可偏偏选了一门不简单的乐器——琵琶来学。自己选的,再苦再难也得坚持啊。慢慢的,随着弹出曲子的日益动听我也深深喜欢上了这门乐器。现在想来若非真心喜欢,自己可能会半途而废吧。因为喜欢所以坚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真是对的!
看完纪录片,我想,无论是工匠精神,还是修复技艺都是需要传承的。老一辈的人依靠信仰,将修复文物的手艺传到这一辈年轻人手里。正因为有这样的传承,我们,乃至以后的人,才能看到多少年前历史上中国的样子。传承,我想不仅仅是一种高大上的说法,更是要落实到行动中。让我们读懂工匠精神,将它们渗透到自己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人,也许这也是一种传承。
古代诗人韩愈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在生活中,我们虽然无法做到拥有修复师的技艺与成就,却可以将手头的工作做得更加细致,踏踏实实地将事情做好,以工匠精神要求自己。这样的生活会更美好!国家的未来也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