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在哥伦布》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影《在哥伦布》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圣诞期间,我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小镇哥伦布,看了一部摄于当地的电影Columbus(20xx)。哥伦布被称为建筑的麦加,1950年代开始,有不少现代建筑的大师都在此地留下了他们的作品。我在电影中,看到了事业与家庭、名声与宁静,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同时,对于自己童年时期家庭关爱的缺失,除了一味地埋怨,子女也可以从担负起家长角色的角度,帮父母弥补这种缺失。好像耶稣一样,用自己的肉身来帮他人赎罪,从而不会再恶性循环下去。由于我身处哥伦布,观看关于当地的影片,感觉变得非常奇妙,似乎一切都变得息息相关。
《在哥伦布》:成为父亲,成为母亲
元旦返回路易维尔后,我又重新看了一遍《在哥伦布》(港译《心灵筑动》)。那些重温的瞬间,才是真正理解和共情的开始。 20xx年的12月30日,brice一家人载着我,草草逛了下哥伦布的著名建筑,看第一基督教堂的钟楼(First Christian Church),参观巴塞洛缪县图书馆(Bartholomew County Public Library),眺望欧文花园酒店的花房(Irwin Gardens)。我在图书馆中穿梭时,看到透过天窗洒下来的阳光,裸露的红墙,小朋友拉开幕布,拿着玩偶,轻声即兴地表演一幕戏给妈妈看,妈妈拿着移动电话,跪坐在地上,帮孩子们录影。我多么想自己能多做些功课,不至于第一次和我注定会喜欢的地方的见面,会如此地仓促和不投入。巴塞洛缪县图书馆是贝聿铭1969年的作品,亲身体验过苏州博物馆和香港中银大厦的我,如果有第二次机会,一定会更投入地顶礼。而那第一次,就像是一次陌生人的萍水相逢,谁也没有做好准备。第一次看《在哥伦布》也是这样的,准备并不充分。
幸好看了预告片,也听说这会是一部非常缓慢,甚至比较闷的电影,如果不是这些心理准备,我可能会在半途中睡去。我在电影中,一边关注虚拟的情节和人物,一边回忆和辨识当天下午曾到访过的建筑,我这个个体和电影之间的联系,开始变得不同寻常。我也不再是以一个客观的评论者的眼光去审视这部电影,一切以经历打底。
印第安纳州的哥伦布是一个人口不足六万的小镇,却在1950年代开始,有计划地资助著名建筑师为哥伦布设计创作公共建筑。贝聿铭、萨里宁父子、西撒?佩里、德博拉?伯克、詹姆斯?波尔舍克等等大师都曾在这里留下作品,将这座小镇打造成宁静的花园之城。这些设计了摩天大楼的设计师,却在哥伦布留下了一些矮矮的现代建筑,并不企图打破小镇的和谐宁静。声名与归隐,野心与静谧,哥伦布成为了一个特殊的矛盾体,世上再没有一个地方,好像它这么奇怪,用平淡无奇包裹着声名显赫。哥伦布是建筑的麦加,同时,作为一个小镇,它依然默默无闻。
这种矛盾也显现在女主角Casey身上。哥伦布的大师建筑,启蒙了她对建筑的兴趣,于是她研究建筑,听当地的讲座,发展自己和建筑之间的情感关系,但为了学习建筑,她却要离开哥伦布,离开这里的世界顶尖艺术,因为最好的建筑系并不在这座宁静的小镇,她要去有野心的地方去实践自己的好奇和才华。另外,没有学位的那张证书,即使她再有才情,在哥伦布,她也只能做一名图书馆的兼职。多么奇怪的悖论,你拥有最美好的艺术,却无法通过拥有去实现它。你要离开麦加城,去学习如何实现麦加城内的成果。
brice一家开车载着我,我说,哥伦布真是一个会让人想安定下来的地方。 brice说,看了电影,这种感受会更深的。事业的野心和家庭的宁静,对于小地方的人来说,这简直成了折磨他们的心魔。要不要离开?能不能回来?这些问题,好像可以预计到的产后抑郁,预计到孩子出生,他们会脱离母体,但那空空的肚皮,那种注定要在痛苦中实现的个体的剥离......
Casey有建筑的才华,却放不下母亲。身在哥伦布的Casey,其实更像一位母亲,把自己的妈妈含在嘴里,怕她碎了、化了。她隔着《共和报》办公室的透明玻璃,注视着做清洁工作的母亲,玻璃暴露了身影,却隔绝了声音。母亲像一个被整日盯梢的问题少女,似乎故意躲着家长。 Casey走不进母亲的内心,感到拳入棉被的无力,只能在一座酷似监狱的小学建筑前,用力地跳舞宣泄。当决定去纽黑文读书的那一刻,由于母亲/女儿的双重身份,Casey经历了离别中,母亲/女儿的双重痛苦。作为母亲的Casey,不放心问题少女般的妈妈,不知她能否一个人照顾好自己;身为女儿的Casey,即将脱离母体带来的安全感,以及习以为常的适应性,她还要面对诸多不确定性—在实践才华野心的道路上,自己能否重回家庭生活,重新和妈妈团聚,重拾往日温馨,现在的分离是暂时还是永远?
煮了最后的晚餐,开出罗伯特·斯图尔特大桥,就出了哥伦布的小镇,生活一下子就变了,昨日的模式无法重启,就像胎儿无法再重回子宫,母亲的肚皮无法通过同一个胚胎再胀起来。 Casey的眼泪就是我的眼泪。六年前,我也是一路抹着眼泪,从自己的小城飞往香港,心想着,曾经同父母朝夕相处的日子,是再也回不去了。妈妈的住家饭,从此变得稀罕,每晚必见的亲人,成了手机中的数字还原影像,再难闻见他们的味道。
出了哥伦布的Casey也仿如Jin的父亲,在他年轻的时候,因为无法平衡家庭和事业,只能暂时牺牲自己的子女,也不知道自己的忙碌,何时是个终点,对家庭的补偿,应该何时开始。 Jin通过Casey的纠结,可能更能理解父亲以前的决定,从而放弃自己的恨,放弃埋怨,放弃想遗弃病榻上的老父亲的想法。在父亲暮年之际,作为儿子的Jin担负起了父亲的角色。父亲曾经疏忽家庭,Jin用自己对家庭的照顾,来为父亲赎罪。赎罪有点严重了,这算是纠正、补偿吧。时间没有办法把Jin再次变成小男孩,也没有办法让父亲再年轻一次,重做选择。如果Jin一直埋怨下去,那也只是无解的情绪发泄,抛弃父亲只能让痛苦成倍,再让父亲感受多一次少年Jin的无助,让中年Jin感受多一次中年爸爸的纠结。童年错失的父爱不能失而复得,一往无前的时间却给了另一个机会,Jin要担负起他理想中的父亲的角色,回归家庭,照顾家庭成员。他要替自己的父亲做好他没做好的父亲的角色。
青年Casey决定离开哥伦布,中年Jin决定留在哥伦布。事业和家庭,这是一个无解的题,身边的人可能还是要走,走掉的人可能某天还是要回来。
从哥伦布回路易维尔的路上,brice和我各自分享了成长的苦恼。我们都像不太愿意长大的彼得?潘,都感恩家庭,也都心怀不满,觉得自己的困境和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我们围炉取暖,相信家长真的尽力了,他们有自己的局限,但也努力地在局限之中周旋,表达爱意。父母的这种局限,就好像此刻,我知道我和brice各自的故事,但却不能向你们和盘托出,因为隐私、尊严、信任,所以,我只能在表达和保留之间取舍,只能在局限之中尽量地表达。成年人是有很多顾忌的,变成成年人,我才能理解这些顾忌。理解了这些顾忌,我也就变成了成年人。
brice一共有兄弟姐妹四个。看完电影的当晚,我和他的家人一起进行了交流。 brice妈妈分享到孩子们一个一个离开哥伦布,去读大学的时候,泪眼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