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篇1
《感动中国》,它让我们知道了很多英雄事迹,每一个都催人泪下,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斌强和张莉丽。
陈斌强,一名伟大的教师,因为母亲得老年痴呆,所以,他决心将母亲绑在身边,骑着电瓶每周往返于30公里的山路中,照顾母亲5年如同照顾1日,他的事迹经过广泛传播后,学校深被感动,决定将陈斌强的工作地点从乡下调到了县城。
看了他的.故事,我的眼眶已经有泪水在打了,我很敬佩他的孝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要是换作别人,5个星期恐怕就不行了,而他却坚持了5年,他说过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最深“孩子是可以等的,可是妈妈,她却没有时间可以等了。”让我霎时潸然泪下。
小时候,这根布条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根布条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张莉丽,一个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教师,她爱孩子胜过爱自己年5月8日,她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孩子时,猛地推开两个孩子,自己却被车轮碾压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肢,不过,现在已经逐渐康复。
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很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在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
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篇2
今天观看了20xx《感动中国》节目的颁奖典礼,其中有两个令我很是感动,一个是语文教师曾经的校长莫正高,一个坚守自己工作岗位的人民教师值得我尊敬和敬仰,身为人师,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能够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平凡而伟大,生前捐助那多的贫困学生,同时以校为家的敬业精神值得我赞扬,还有一定他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去尊敬他,这一点值得我学习的,身为人师这是我一年多来一直思考的问题,不是学生的问题,如果教师把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调动起来了,学生学习那应该不是多大的问题,20xx坚持努力做好每一天的分享,路在自己的脚下,看你如何去做好!!
还有一个就是航天特级技师徐立平,也是一个平凡中彰显伟大值得别人去敬佩的人,他的一句话很是令我感动,不管干哪一行,总要把它做好,总要做出点成绩来,一个平凡的`岗位页会显示一个不平凡的人生,给他的颁奖辞是: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象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是啊,无论干哪一行,只要你用心,一定会做出一个大家羡慕的成绩的,我相信自己在教师这个行业里,也一定会做出不平凡的事情,相信也一定会桃李满天下的!!相信自己,坚持做好生活中的每一天!!
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篇3
何玥,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她生活在广西桂林,是一个小学生。因肿瘤扩散至脑部组织,20xx年11月脑死亡。当她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父母听到她这个决定时,惊讶不已,甚至还责骂她。但是在她死后,家人还是决定完成何玥的遗愿。她的两个肾,被送到解放军第181医院,捐给了两名尿毒症患者;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患者。在旁人眼里,何玥一直是一个品学兼优、有爱心的好孩子,还把自己的奖学金,捐给需要帮助的人。
为了给何玥治病,父母已欠下了十几万元的债务的,但为了完成女儿的遗愿,他们拒绝了器官捐献的补贴。他们想以最美的`方式,实现女儿的最美愿望。
《感动中国》组委会是这样评价她的: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的,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亮把人间照亮。
看完这个感人的故事,我反复思考:一个十二岁的花季女孩,能有如此的坚强、勇敢和心胸,面对如此残酷的人生,还能做出这样的壮举,为他人着想,实在让我感动,让我佩服。我反复问自己,我与她同龄,却经常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而没有她那样的宽容和大度;我反复问自己,我与她同为独生子,却只想着父母和别人能为我做什么,而没有像她那样处处为别人着想;我反复问自己,我与她同为中国人,为何我如此渺小,她却如此伟大。因为她有一颗善良、无私、伟大的心。我们应该向她学习、向她致敬!
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篇4
日前,央视网公布“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名单,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已故退休职工王娅作为天津市和国家电网公司代表成功入围。20xx年1月31日前,“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接受公众投票,市民可以到“央视网”为“中国好人”王娅投上宝贵的选票。
除王娅之外,“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还包括中国女排、四川森林消防员、曾任广西百色乐业县百坭村的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嫦娥一号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顾方舟、战斗英雄张富清、获得国家荣誉称号勋章的樊锦诗等20名候选者。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已故退休职工王娅用生命做慈善,毕生捐资助学,事迹质朴无华,传递了无私忘我、奉献社会的价值追求,是国家电网公司系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榜样,是新时代“普通人慈善”的典型代表,是“用生命之光点亮寒门学子求学之路”的最美国网人,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德向善、大爱无声的传统美德,生动反映了国家电网员工崇高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她的先进事迹在中央及地方新闻媒体、网站、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自媒体平台广泛传播,传遍大江南北,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产生强烈反响,被誉为“中国最温暖的样子”。在20xx年第一期“中国好人榜”中,王娅名列榜首;今年5月,王娅当选天津市第六届道德模范;9月,王娅获评天津市“慈善之星”。
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篇5
很早之前就接触到了感动中国,记得那时候主要是为了写作文总在背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素材,整个中学时代同学们们的作文中随处可见感动中国人物,但很少真正去了解、真正去感悟过感动中国,后来渐渐长大,终于开始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每年的感动中国,开始走进他们的故事,每一次总会热泪盈眶。
感动中国在这片土地上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这十多年来,无数平凡却又高贵感人的故事被搬上荧幕,一位位普通却又无比伟大的人被众人所熟知,无论是赤诚报国、为民奔走、舍身救人的大爱,还是忠贞不离、反哺赡母的小爱,不论是伟大地惊天地泣鬼神,还是平凡的不足为道,人间真情、世间大爱,总会触动我们的心弦。
每年的感动中国中,总会有一位献身祖国国防事业鞠躬尽瘁的军人,一位为民奔波甘于奉献的焦裕禄一般的人民公仆,一位至忠至孝对亲人不离不弃的普通人,一位献身救人托起他人生命曙光的平凡英雄…无论身居高位,还是来自基层,伟大还是平凡,感动不分贵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用他们的执着诠释着爱的含义,感谢他们。
让我们感受到这个社会的正能量,在这个不是物欲横流、不那么美好的社会里,让我们看到希望,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就有力量!
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篇6
在上周五的时候,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成功落下了帷幕。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温暖,是不用任何语言去传递的,而是用每个人的行动来表达,这就叫感动。颁奖礼上的这十位平凡的人都在做不平凡的事,因此,许多人都为此叫好,让所有人都很感动、震惊。这一个又一个感人的事迹,让我们更加深入的知道,这个世界上还会有许多带给我们温暖的人出现。
感动中国里,有于敏、孙丽娜、朱敏才、朱晓晖。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朱敏才、孙丽娜夫妇。
朱敏才,是众多中国外交官中的一员,他经常在全世界来回奔波,工作期间他已去过了许多地方。自从他退休以后,所有人都认为他会回到北京,与老伴共度晚年;可他并没有那么做,他选择了与自己的老伴孙丽娜一起去偏远乡村教书,让乡村的孩子们的知识变得更加丰富。他们一起教书,教了整整十年。在此期间,他们帮助了许多乡村的孩子,让孩子们通过知识改变了命运。就在这个重要的'时刻,朱敏才因为过度劳累,他倒在了教学的路上,送到医院时,医生诊断出他得了脑出血,但是他很幸运,在妻子和孩子们的期待下,他从死神那成功走了出来。他病好后一心只想着给孩子们教学,他们夫妻宁愿为乡村的孩子们教书,也不愿过着舒服的生活,他们宁愿住着简陋的小房子,也不愿住着豪宅......
在观看完感动中国后,不只是两位老人让我感动,获奖者们都做着很伟大的事。他们都有着共同共同的特点: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乐于助人,他们一心只想要帮助别人。我要向他们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多做善事,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篇7
不平凡的20xx年过去了,20xx年正在悄悄向我们走来,但在20xx年里,涌现出一批感动中国的英雄人物。为了让全国人民了解并记住他们的故事,特为他们举行的颁奖典礼,我通过电视观看了他们的奖仪式。
在受颁奖的人中,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有志愿军空军飞行员王海,有武汉的著名志愿者王勇等。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开办爱心厨房的万佐成,熊庚香夫妇,他们所做的事帮助了许多人,并且一做就是十八年。
夫妇俩平凡而朴实,真诚而善良。有这种想法是从18年前开始的。当时有一个病人家属来到他们面前(他们开的饭店紧挨着肿瘤医院),说:"你们能借给我点火吗?"夫妇俩爽快地答应了。因为他们明白病人家属内心的痛苦,于是他们就产生了将火借给病人家属,让他们去做饭给病人吃的想法。他开始增添:煤球炉,增添炊具、调料等物品。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里,大家都愿意在这里做饭,而不是从街上买饭给病人吃,因为这样可以让他们感到家的温馨。18年过去了,这间厨房的.炊烟从来没中断过。十几年,夫妻生活不知贴进了多少钱,因为自己也不富裕,为了使这间厨房继续开下去,从原来的免费到收取微不足道的1元炭火钱,就这样夫妻俩在默默为社会作着贡献。难怪颁奖词中有这样说:"微弱的灯,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红的灶,氤氲出亲情的味道。这陋巷中的厨房,烹煮焦虑和苦涩,端出温暖和芬芳,惯看了悲欢离合,你们总是默默准备好炭火。"
是啊,不是一天两天,这一做就是18年,有几人能默默坚守18年?只有万佐成,熊庚香他们夫妻俩。正像节目为他们爱心厨房写的评价语一样:“炊香万灶烟!”
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篇8
人有七情六欲,当爱汇成长河,我们便会潸然泪下,历史不能磨灭它,时间追不上它,它是爱的延续。
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消防英烈陈陆、丽江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创办爱心厨房的万佐成熊庚香夫妇、志愿军英雄王海、快递员汪勇、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学者叶嘉莹、“当代愚公”毛相林、国测一大队入选“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
人人都称她是一名园丁,一名真正的园丁。园丁是什么意思呢,园丁是最质朴无华的褒称。她是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的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师,是华坪县“儿童之家”大家长。她的一生都没有孩子但却是无数孩子的母亲,她帮助了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和孤儿,让他们受到了公平的教育,找到了人生中理想的工作,也教会了他们高尚的品质。
她的一生都在帮助别人中度过的,她是一名慈母,是一名园丁,也是人们的楷模。就在昨晚,张桂梅来到了感动中国的`颁奖现场,白岩松称呼她为大姐,看到她双手贴满膏药,心疼不已,问起了贴膏药的原因。张桂梅低沉回答,“关节疼,如果不贴它,我就伸不开就不能动了,贴上它还能动一点。”在白岩松老师的谈话中,了解到她已经连续贴了几年膏药了,而且疾病的疼痛困扰她很多年了,她每天早上要吃十多种药,中午的时候还需要吃五种的中药,中西药都得吃。她总是忍着身上的疼痛去坚持,只为给孩子们一个好的环境去学习和成长。
爱既是虚无而飘渺的,但又让人觉得温暖而真实的。感动你我,感动中国!
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篇9
王娅是本市一名普通的电力退休职工。从1985年开始,她就走上了爱心公益之路,并默默坚持了30余年,从西南旱灾、青海震灾、南方水灾、希望工程,到汶川地震,处处都有她爱心善举的痕迹。在她得知自己身患癌症后,更是将唯一一套住房捐给基金会,用于资助寒门学子。此外,王娅还常年无偿献血,并于2016年签署了遗体捐献协议,决心将自己的仁爱之心从生前延续到身后。
2016年7月,清华大学已故教授赵家和倾毕生积蓄1500余万元捐助西部贫困孩子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王娅知道此事后,通过邮件与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取得联系。“我是工薪族,愿意为贫困孩子尽点心意。”王娅述说了她朴素的心愿。于是,她开始资助西部地区多名贫困学生。先是汇去6000元资助了甘肃一名高中生三年的生活费,随后又捐出6000元资助了另一名学生。王娅常说:“虽然我没有孩子,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是我知道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事,因为孩子是未来。”
当被查出罹患胰腺癌晚期,倔强的`王娅一边和病魔抗争,一边加快捐资助学的脚步。就在化疗进行第五个疗程的时候,王娅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使用昂贵的化疗药物,将本应用于治疗的钱全部捐给贫困学生,就这样,一笔3万元的捐款汇到基金会账户上。不仅如此,王娅还将仅有的也是最大的资产--一套商品房捐赠给基金会,用以资助更多的贫寒学子。
2月16日22时21分,王娅因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我们。按照她的遗愿和生前协议,她的遗体被送到了天津医科大学,这位生前坚持助学助困的普通女工,在身后为医学教育事业燃尽自己的光辉。
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篇10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想必大家对这句诗都略有耳闻。这句诗告诉我们:如果奉献就是为了有一天索取,我们将变得多么渺小。生活中处处有奉献,那个人就在我们的身边。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好不容易从床上爬起来,慢慢吞吞地穿上衣服洗漱好,最终我走出了家门。我刚走出家门几十米,就看见一个清洁工在疏通昨日堵塞的“臭水沟”。
她站在水沟上头,拿着铁锹在把垃圾挖出来。她挖出一点垃圾,那恶臭的气味一阵一阵扑面而来,但她一点也没有退缩,一向坚持着,她挖出了一点又一点垃圾。突然她拿铁锹挖不到垃圾了,她站到“臭水沟”里去,冰冻且有恶臭的水冲击着她的脚,她蹲下来,用手去挖,她挖出了许多垃圾,越挖她的手就越黑,她不但没有退缩并且更加努力地干活。大多数人肯定是嫌脏的,甚至连靠近都不敢,可是这个清洁工正好相反。
突然我听见一段对话,一个男清洁工说:“别干了,让别人去干吧。”这个清洁工说:“不,既然做了,那我就必须要做完。”男清洁工又说:“快走吧,那下水道又脏又冰,不值啊。”“不,你先走,我在干一会儿”女清洁工说。说话间,她把下水道疏通了,被堵住的.污水向她的脚冲去,她的脚变得黑不溜秋,但她一点也不在意,悄无声息的走了。
奉献不是为了索取,奉献应是自觉自愿,从此刻做起,从自身做起,让奉献这棵大树永远葱笼茂盛。
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篇11
2月18日晚,《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时代楷模张玉滚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收听收看,大家反响强烈,纷纷表示,一定要见贤思齐,在奋进新时代中作表率、当先锋。
在当晚的颁奖典礼上,当扎根深山十八载,愿做大山深处一颗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山区孩子们求学道路的张玉滚老师走上颁奖台时,现场报以最热烈的掌声。张玉滚不仅是河南的骄傲,更是南阳的出彩。张玉滚的精神已成为方城教师队伍爱岗敬业的一种新动力。
观看后,老师们纷纷表示:今天晚上再次聆听张玉滚老师的故事,印象最深的还是他那副扁担。在大山深处,他肩上的扁担,挑起的是希望,脚下的山路印满的是担当。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学习张老师的这种春蚕、蜡炬的精神,把张老师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在自己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张玉滚老师数十年如一日地支持山区教育发展,坚守担当、甘于牺牲的精神再次感动着每一个人。清华园学校校长杨道权说,张玉滚同志除了无私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感动人以外,他在20xx年的`乡村教学实践中,还摸索出一套科学、务实、管用的教学方法,更是令人敬佩。“爱是的教育,我觉得张校长就是在用爱来做教育,用对孩子们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来撑起黑虎庙的明天。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学习他的先进事迹,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共同把我们的教育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