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书》观后感

时间:2022-11-0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两地书》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两地书》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两地书》观后感

《两地书》观后感1

  2020读起来很像“爱你爱你”,本来是一个充满这浪漫和期待的年份,春节前学生们从求学地返回家中,在外工作了一年的人们也在春节临近之际纷纷返回了老家,期盼着一年一度的全国家庭大团圆。人们没有想到这次疫情会像是“春风吹不尽”的野火在中国大地迅速蔓延,尤其是疫情中心的武汉,除了病毒和抗疫的医护人员,武汉率先被按下了暂停键,随后全国各地也陆续“封城”。漫长的1月、2月、3月、4月都过去了,5月已经来临,全国各地陆续复苏,战役取得了阶段性的巨大胜利,但是病毒始终像是躲在暗处的“敌人”,伺机而动。我们还远远没到完全胜利的地步,也决不能掉以轻心。

  病毒这种东西,最看不得“傲慢”,“傲慢”在病毒面前终将付出沉痛的代价。全球疫情仍然未能全面控制,一天天激增的数字让整个世界遭受重创。中国的抗疫成果收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中国在这场疫情中所表现出来的可以由几个关键词来总结:敬畏、团结、责任心、使命感、奉献精神。

  中国有“敬天爱人”的古训。之所以“敬”是因为自然强大,自然蕴藏着人类不知以及不可比拟的'力量,病毒也是自然力量的一种,病毒不是凭空出现,大多是本来就存在的。疫情初始怀疑与野生动物交易场所有关,全国各地迅速关闭野生动物交易场所,严抓严控野生动物交易。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但人与自然也是有“界限”的,后疫情时代,我们对此感受不同以往的深刻了。

  中国人民在疫情期间所表现出来的团结令世界刮目相看。不论是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是光速建设火神山雷神山的建筑工人,又或是听从要求在家“闷”病毒的普通民众,每一个都在这场战役中各司其职,整个中华大地静而不乱,短暂的经济上的停滞,也在4月5月逐步复苏,并且人民也发现了后疫情时代的机遇和属于这个特别阶段的转型与变革。除了团结不得不提的就是责任心与使命感。病毒杀人于无形,极强的传染性以及特殊背景下稀缺的医疗资源,任何人一旦感染上病毒,都有可能命殒黄泉,就算得到救治,也要历经痛苦且极大可能会留下后遗症。就算这样成千上万的医护人员涌入武汉,成为最美逆行者。他们不是不怕,而是他们心中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趋势他们一往无前。平时在菜场买菜都得砍价计算的清清楚楚的普通人,此刻他们把最宝贵的生命都交给国家和人民,只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这就是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平时被揣在大家的内心深处,难以得见。一旦国家需要,人民需要,每个中国人民的胸前都有一束光点,照亮华夏大地,没有一片黑暗能躲藏。

  时代会不断的给人们出难题,但是每个时代的中国人民身上都不去缺乏“敬畏、团结、责任心、使命感和奉献精神”,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中国奇迹的缔造者。

《两地书》观后感2

  看鲁迅与许广平的两地情书,不禁温情充盈喜逐颜开。这是先生的爱情。我却看得开心。

  我终于见到他对爱情的柔情,甚至有些肉麻矫情,但是这些都是那样可爱,鲜活率真。

  他的第一封回信里用的称呼还是“广平兄”,起初信里内容尽是些关于人生、战斗、社会等的大话题。后来称呼变了,这是微妙的事情,“广平兄”换成了“乖姑”和“小刺猬”,信里讲述的都是生活琐碎。比如“牙齿补好了,只花了五元”。比如“吃了一元半的夜饭,十一点睡觉,从此一直睡到第二天十二点钟。”比如“我现在只望乖姑要乖,保养自己,我也当平心和气,渡过豫定的时光,不使小刺猬忧虑。”他的署名也是跟着变换,从“鲁迅”到“迅”再到“你的小白象”。

  倘若是徐志摩,这样的称谓和署名,我会觉得再平常不过。

  可是这是鲁迅先生,他自称“你的小白象”,着实太有冲击力。

  在他的故事里,有关爱情和婚姻,也要成了悲剧。冷兵器式的无情和暴力,残酷终结,不肯赐予笔下人物幸福结局。他满身的正气,钢铁战士的形象,深刻到底,冷峻刚毅。如果要和周作人的文字做取舍的话,我会更喜欢看他弟弟的闲适散文。他犀利、尖锐,敬畏之心就油然而生,形象伟大崇高起来也就越有距离感。是仰望的姿态。

  我忽略了,他也是个有血肉之躯的凡人。

  从1925年3月11日看到1932年11月19日,信里没有赤裸裸地谈情说爱,细碎生活点点滴滴,质朴地流泻情感,关于起居饮食天凉添衣等等的遥寄相思。但是彼此的称呼就明了所有。小刺猬和小白象都成了对方所有,归属明确,爱意也就分明了。

  又想起,把情书写在五线谱上的王小波,他给李银河的情书总是这样的开头:“你好啊,银河”。

  没有徐志摩的多情浪漫辞藻华丽,也不及鲁迅先生的.称谓来得满溢溺爱宠爱的意味,仅仅是去掉姓氏的“银河”两字,真切而至情至性。

  一个称呼可以道破天机。遮掩不住的亲密。

  犹记得先生的遗言里对许广平说:“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是真糊涂。”这是他的告别,要在物质世界里结束情爱,是更深层次的男子宽厚的爱。欢乐趣,离别苦。岂是说忘就能忘得了。韦庄有言,不忍别君后,却入旧香闺。先生是不是也有着这份不忍,不愿爱人再受苦。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

  耳畔似乎还萦绕着先生答复广平所说的:“我可以爱。”这是他的接受,是他们的开始。

  喝茶素来是不加糖的。今天却觉得苦丁甜得粘糯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