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年华》观后感

时间:2024-09-2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花样年华》观后感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花样年华》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花样年华》观后感

《花样年华》观后感1

  其实这部影片所讲述的故事没有多夺人眼球,该片以20世纪60年代的香港为背景,讲述了苏丽珍和周慕云在发现各自的配偶都有婚外情之后,两人开始互相接触并且产生了感情的故事。说实在的,观看影片前30分钟里我是一头雾水的,镜头十分简洁,一个场景又一个场景的快速转变,甚至有的时间流逝是通过苏丽珍旗袍的变化来表现的;在观看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不一样,和我们看的`电影电视剧都不一样。极简的镜头,极少的人物,但却传达给了我很多感想。

  苏丽珍,一个大美人,一个把所有事情都埋在心里,希望能够粉饰太平的女人。电影中有两个关于苏丽珍的片段让我印象很深刻,一是影片前半部分,苏丽珍在角色扮演周慕云的太太时,她对着周慕云说不出勾引的话;二是影片后半部分,苏丽珍和周慕云在提前预演分别的情形时,苏丽珍泣不成声,最终在出租车上对周慕云说:我今晚不想回家。我认为这是苏丽珍一个很大的变化。前一个片段说明苏丽珍是一个腼腆、易害羞,甚至我从中可以看出她对婚姻的忠诚;后一个片段苏丽珍却真真实实展露出了自己的真心。她是胆怯的,出去约会要分段下车;暴雨天不愿撑着周的伞回去,怕被看出来;即使他们只是在一个房间里讨论小说也害怕被房东太太发现;孙太太几句告诫的话让她放弃了与周见面。但她同时也是勇敢的,虽然言辞里一再疏离,但情感上却是在不断靠近的。

  在影片后半段有一个片段,周终于鼓起勇气对苏表达了自己的内心,苏说我没想到你会喜欢上我,周说给我一个心理准备,于是他们预演了分别时的情形。当周说到“以后你好好保重”放开了苏的手并头也不回地走开时,苏丽珍却心潮汹涌。这里给了苏的手一个特写,被松开时的瞬间颤抖,接着紧紧地抓住自己的另外一只手,一种油然而生的痛苦感跃然展现在观众面前。不忍、难过、压抑......许多情感出现在她的脸上。紧接着镜头转换,苏伏在周的肩头大声恸哭,周不停地拍打着她的肩膀:“好了好了,只是演戏,只是演戏........”苏心中积蓄已久的情感终于爆发。这比只会大声呼喊“我爱你”的示爱方式更令人动容。

  但就像开篇的那句话,注定错过。我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周说的是“如果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走”,而苏说的是“如果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带我走”。电影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苏办公室的电话响了,但并没有人接听,所以周的这句话有没有可能是对着电话忙音说的,苏并没有听到;苏为何匆匆忙忙地从楼梯上下来,没有在办公室?有没有可能她去给自己弄了一张船票,想要跟周一起走?不过这些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们自己知道就好了。

  影片最后,导演借助戴高乐总统访问柬埔寨这个历史事件隐喻旧时代的结束,属于那个时代的一切都不在了,花样年华也已经远去了。周慕云在吴哥窟诉说了自己的什么秘密,这只有他和吴哥窟知道了。

《花样年华》观后感2

  狭窄的过道,摇曳的旗袍,纤细的脚踝,闪亮的头发......周慕云温和的声线和苏丽珍雪亮的眼睛,不管结局如何,其过程足以让看客一尝暧昧的滋味。

  那种若即若离恰到好处的含蓄使人欲罢不能。这也是钟爱王家卫的原因。无论是《重庆森林》或是《20xx》还是《一代宗师》,每次再回头再看一遍,《花样年华》除了画面的质量高低不同外,其他的场景、人物、对白都还是那么富有王家卫特别的风格。

  结尾的遗憾,才是年华中一抹最生动的色彩。

  因为遗憾才会念念不忘。

  现在的我们被时间消磨,已不复当年纯真,唯有回首,当年那一些些痴心的念想才是我们在纷乱的人世救赎自己的药引子。

  “如果多一张船票,你愿不愿意和我一起走? ”这句话周暮云只说了一次,而在苏丽珍的大脑里一定徘徊过无数次。她对周慕云的感情如山涧溪水,是清澈的。他生病了,打听到他想吃芝麻糊。她马上做一大锅,实际上是为了他嘴上却说是自己多烧了的。苏丽珍静默的温柔贴心是每个女人在爱情里的样子。

  对于周暮云的追逐,苏丽珍心动也给予回应。王家卫在整部片子里都没让男女主角的妻子和丈夫出现。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能更注重这两个主角微妙的感情变化,那些牵挂、寂寞的烟圈都是一番番别有意味的心事。

  在双方配偶各自出轨的情况下,如果苏丽珍随了周暮云,那么与背叛自己的配偶有何差别?苏丽珍心里清楚的知道这一点。

  所以最让人欣赏的不仅仅是苏丽珍的美而是在面对婚外情时她的理性。即便她倚靠过,也动摇过,她还是选择了清醒的生活——黯然离开(如果她是害怕彼此在未来也出现感情裂痕呢?不如不要开始罢?)她对自己与周慕云的感情所想到的.无情现实远比幻想来得多。

  可是周慕云是真的喜欢上她了。

  在那个落雨的屋檐下他说:“也没有想过。以前我只是想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开始的。现在我知道了,很多事情不知不觉就来了。我还以为没什么,但是我开始担心你先生什么时候会回来。最好是别回来。我知道这样想不对。”这段话说出了多少婚外情发展的始末。

  “人生若只如初见“只是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苏丽珍按捺住了自己那颗蠢蠢欲动的心。在周慕云和自己先生之间,她还是选择了自己的先生,她比任何人更注重名声和清誉。可是每次当她拒绝与他的见面,在她的内心里肯定是一千一万个寂寞与哀伤。

  她的隐忍在我看来是整部影片的闪光点,不但加深了男女主角的情感深度而且升华了影片背后的内涵。

  这部花样年华,不是露骨的调戏更不是肉里的痴情缠绵。更多是一种温情的光景:两个人窝在在小房间里吃饭、喝水,那相处时眼角眉梢的暖意充斥了满满整个房间。恍然间有了学生时代的单纯。这就是花样年华中最珍贵的一段。你有过我也有过,互相的陪伴、欢笑,到最后成为美丽的回忆。没有逾越雷池的两个人给了情感很多留白,同样也给观众些许留白。这些留白才是让我们迷恋花样年华最重要的理由。

《花样年华》观后感3

  《养父的花样年华》这部电视剧真让人感动,虽然我是断断续续地看完,仍然无数次忍不住掉下眼泪。在当今浮躁的社会,这部电视剧传递的正能量和价值观引发了我们对真善美的渴望,就像一股清泉注入干涸的心灵,可以净化自我的灵魂,提升个人的品格。人性所有的优秀品质在养父郎德贵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真诚、无私、友爱、体谅、宽容……他就是我们做人的标杆,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电视剧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背景,讲述了养父郎德贵为了四个非亲非故的孩子,把自己的婚事吹了,在艰困的处境中把孩子们拉扯成人。情敌的猜疑和刁难、三个孩子被拐卖、小女儿患不治之症……他依然不离不弃,用自己有力的肩膀、坚韧的意志和博大的胸怀为四个孩子撑起一片天,最后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大家庭。

  这部电视剧给我很深的启发:第一,人活在世上,就是要把人性最优秀的'品质实现出来,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让周围的人因为自己的存在可以找到一点点快乐和幸福的理由。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往往会变得越来越自私、越来越世俗,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把利益作为唯一的考量,到最后岁月如流、马齿徒长,生命弄得四分五裂。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是自私自利的人,最缺的就是养父郎德贵这样的人。我们常常觉得人生不如意,常常感叹命运不公,但是,从养父郎德贵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是真正的不公平,什么是真正的公平。

  第二,人生是考验的常态现象,磨难是成就一个人的契机。在别人眼里,养父郎德贵的坎坷遭遇是自讨苦吃。但是,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无论处境多么恶劣,他都咬着牙挺过来了。有位哲人说过:“上天不会给一个人承受不了的苦。”恰恰因为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才显示出他与众不同的一面,成就了他高尚的品格。

  第三,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和榜样,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未来可以画出什么图案关键在于父母。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如果四个孤儿遇到的不是郎德贵,志强也许早就成了不良少年,兄妹几个可能就没有机会上学,各自的命运完全是另外的样子。正是因为遇到了郎德贵这么好的养父,他们才拥有了充满爱和关怀的大家庭,可以顺利成长,过上各自的幸福生活。

  电视剧结尾的点睛之笔:小小少年杨天宇,他的心灵是那么纯洁,如同透亮的玻璃让人赞叹。当父母犹豫不决的时候,他独自一人跑到陌生的城市给春雪(同父异母的姐姐)进行骨髓配型。他给父母的信中这样写到:“虽然春雪姐姐没有和我们在一起生活过,但她就是我的亲姐姐,我有责任救自己的姐姐。”一个孩子的举动让大人都感到汗颜和羞愧,真让人感动。我想起了孟子的那句名言:“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孩童有着最纯净的心灵,最完整的生命,他的眼睛是那么清澈,他眼中的世界是那么美好。也许有人认为那是天真幼稚,但正因为有了他们的纯真,我们的社会才有希望。这正是我们大人需要向孩子学习的地方:找回人性最真诚的情感,随时增加生命的内在价值,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