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2篇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
大年初一,《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1套首播,第一期主题是《尚书》。这样的央视开年大戏,果然不负众望。我由衷地讲这绝对是一部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的国学大手笔制作。
从央视发展史上来看,这也称得上一部开天辟地的力作,这种创新的历史表述方式,或将改变央视老套的叙事方式。看过之后让我觉得:错过春晚不足惜,精神的饕餮盛宴必是《典籍里的中国》。
果然是新年新气象,央视再用自己强大的制作能力证明了自身不凡的实力。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以当红主持人撒贝宁为历史见证人,这位年轻的知性主持人作为新一代读书人的代表,畅游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以伏生对中国著名典籍《尚书》的保护、流传为故事主线,讲述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中华文明传承史。
《尚书》,中国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之首,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相传是孔子晚年整理编撰而成。
影片以舞台剧的形式,通过声光电的巧妙运用,以简单直观的综艺访谈节目艺术表现手法,构建了一部极具冲击力的历史舞台大剧,给观众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深深唤起了我作为一名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主持人撒贝宁既是讲述者,也是观看者,同时也是历史的参与者,他带领观众以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不断穿越在各个历史切片之间。
撒贝宁与孔子的弟子们大声诵读圣言,自然流畅地将故事主线衔接到故事讲述者。整部剧中,大量使用回忆、眼神、台词等自然过渡手段。策划好、编剧好、演技好!
回忆与现实,现实与虚构,语言与情感,通过编剧开放、新颖的蒙太奇手法,集成了话剧、舞台剧、影视剧、综艺访谈、现代三维技术等各种行之有效的艺术手法,可以说,无一不用其极,而又恰如其分。
这部《典籍里的中国》称得上是央视历史纪录片的一个新的巅峰,所有的影视、话剧等表现技巧都在一个很高的层面得以完美运用,堪称经典电视艺术作品。
不得不说倪大红老师的表演真的太有张力了。尤其,伏生回眸的.那一刹,我不禁动容,热泪盈眶。
一眼千年。在这场漫长的文化苦旅中,先祖先贤们挺过死亡的威胁与离散的痛苦,用他们的虔诚与笃信,还带着一点骄傲,守护着中华文化的尊严,延续着中华文化的血脉。
想起余秋雨在《文化苦旅》里写莫高窟时说的话:“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那么看那些典籍也是。看那些山川河流残垣断壁,那些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那些奇闻轶事民风民俗,都是。那些鲜活律动的生命,将华夏文化根植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积淀在了我们的民族潜意识里。
我觉得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问题:我们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典籍里的中国》就是正本溯源,“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一个哲学问题,背后都是深情款款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中国人,自己所拥有的无限璀璨的文化宝库。这难道不是我看《典籍里的中国》,并让我为之感动的最主要的原因吗?
从唐代王维开始,历代中国文人墨客都在创作《伏生授经图》,伏生对于中国文人的影响可谓是世代相传,生生不息。这些记录上古先贤言行的书,让后世懂得治政之本,为人之本,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最后,我反思了一个问题:什么是我们的文化自信?
我以为,改成激发文化自信更为合适的。因为,这种文化自信早已深深根植在我们的民族潜意识里了,积淀了一代又一代;它不需要树立,它就在那儿,只是沉睡着,只待着一束光将它唤醒。那束光可能是各类大型文化节目,也可能只是,一席话,一页书。
我突然发现中华文化真的太美了。它们那么宏大,宏大得令人叹为观止。它们那么厚重,厚重得,值得我们世代传承与守护。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多看经典,多读书!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2
农历牛年大年初一晚黄金档,《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一经亮相,就以强大的思想穿透力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成为现象级爆款,也成功为文化节目树立起了新的标杆。
3月7日晚8点档,《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在央视综合频道与观众再续“经典之约”,聚焦中国首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致敬“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的科学精神。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这是《天工开物》首篇《乃粒》中的一句话。节目中,相隔300余年的袁隆平与宋应星透过一粒种子,找到了属于科学家的共同梦想:求真务实、造福人民。
典籍——
“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节目由“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带领观众游历于时间的长河。他从1961年湖南安江农业学校的一片试验田里启程,遇见立志让“稻子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每个人都可以在稻穗下乘凉”的袁隆平,而后穿越到300多年前明朝万历年间的江西稻田,拜访同样为了“五谷丰登,物阜民康”的朴素梦想跋涉不止的宋应星。
这期节目,在戏剧呈现上横跨宋应星的青年、中年、老年时期,以他和哥哥宋应昇、友人涂绍煃的珍贵情谊贯穿始终,讲述宋应星如何在六次科考屡次不中的逆境下,靠着兄弟们的支持与鼓励,把多年走访大江南北了解到的生产方式和工农技术都记载下来,最后写出《天工开物》。
此外,舞台对《乃粒》《舟车》《乃服》《佳兵》等卷所涉及的明代社会生活、生产景象都做了细腻的呈现。《天工开物》的序言中,写着一句非常有力量的话——“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六次科考落榜的失意里,宋应星没有被打倒,他在数次赶考奔波的所见所闻中,认识到工农业生产的巨大价值。于是他选择回归自然,走出了一条与当时的读书人不同追求的路。
穿越——
宋应星和袁隆平“握手”
你能想象宋应星和袁隆平“握手”吗?跨越多个朝代、发起“古今互穿”模式的第一期节目《尚书》,已然让《典籍里的中国》成为观众眼中的“穿越高手”。
在《天工开物》这一期里,老年宋应星在“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的带领下,感受300多年后的“天工开物”:他昔日从江西到京城(北京)得花上半年的赶考路,如今坐上中国制造的高铁仅需3个时辰左右,若是坐上中国人自己造的C919飞机,则只要一个多时辰就到了;当听说后世造的大火箭“长征”号可以把月球车载到月亮上,“奋斗者”号深潜器可潜入大海万米之深,尤其是在袁隆平院士的稻田里看到他心心念念的“乃粒”,他既惊讶又欣慰地连呼了不起:“太好了,天下人衣食富足,我无憾了!”
尝试——
典籍“知识坚果”
全新亮相的《典籍里的.中国》,将博大精深的厚重典籍作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着力从这些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入手,在钩深致远的求索之中,让年轻人和全世界了解“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以及“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天工开物》全书共18卷,123幅图,初版距今已有近400年。其中,不论是百姓汲水舂米的日常工具,还是制取海盐、炼铁纺织的精巧技术,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的科学态度,迸发着熠熠生辉的智慧光芒。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做客本期节目,在访谈现场为观众精炼讲解《天工开物》的意义和内涵。他们从神农氏、后稷、宋应星讲到袁隆平、屠呦呦等一代又一代矢志不渝的追梦人,从《天工开物》论及先秦时期的《考工记》、东汉科学家张衡的天文学著作《灵宪》、宋代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
《典籍里的中国》让人们看到,科学精神、创新基因一直以来都刻在我们中华民族的骨子里,继往开来,传承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