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之华》观后感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你好,之华》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你好,之华》观后感1
很遗憾未能第一时间写出我的观后感,脑海中剩下的电影画面已日渐稀少和模糊,不过所谓观后感主要都是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未必需要过多地去解读导演的心思和意图,所以电影细节记得多与少似乎也不太重要了,闲暇之余,继续一封书信,何乐而不为。
之南,在电影里是一个活在回忆里的主角,自始至终都是所有人的焦点,而现实中是一个已亡人,从未露面。回忆中的过去,她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人见人爱,而近在眼前的现实,她被老公家暴说没女人味,抑郁自杀。岩井俊二把这个最富戏剧性的人物隐藏了起来,而靠一些看上去并不那么光鲜耀眼的普通人去慢慢地把她的样子描绘出来。在缓慢挖掘这个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才隐约触碰到了一种游历半生的情愫,对于代表着纯真美好的青春不再那么肆意地去祭奠,因为知道很多东西都是一去不返,比如之南的死,比如中学校园的`人去楼空。但同时又很难褪去那些美好刻在心里的痕,因为半生过后才发现一见钟情再难出现,心动也不是说有就有,就连与人交流都变得异常艰难。可能有很多人都在遗憾之南这个角色的人设,明明她就不缺优秀的追求者,可为什么偏偏选了一个渣男把自己逼入绝境。但如果把之南看成是心头的那道美好的痕,也许很多人就理解了,这也是为什么片中反复在吟诵的一句话:人生有无限的可能。她不过是无限可能中的一种,让人难以忘怀,但还必须得坦然告别。如果你觉得这是对美好逝去最好的缅怀,它算是,如果你觉得这是对人生万象的一种无奈,它也算是,与之南有过交集的那些人随着她的离去都在经历着内心各种类似的煎熬,所以岩井俊二告诉我们他走出来了,可是你呢,还在哪里?
谨以此给那些心里有类似之南存在的人。
《你好,之华》观后感2
《你好,之华》是一步温馨细腻的影片,因为曾在大连生活过6年,隔着屏幕仿佛感受到了大连冬天的气息。
电影一开场是之华的姐姐之南的葬礼,一个人从有血有肉变成了一盒骨灰,我一开始很冷漠地看着。悲伤溢出是在之南的儿子看到死鸟之后,一只鸟死在冬日街头、居民楼下,它死了,冷冷的,再也不可能飞向蓝天或者吃点好吃的了,那孩子呆呆地站在那里看了一会,我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大概是想到了他妈妈也死了,永远也没有妈妈了,即使他装作没事人一样照常打游戏,他只是将内心汹涌的悲伤关在心门之外,但假装其不存在不是真的不存在。
妈妈去世,对孩子是永远无法承受的痛。别说一个小孩子,即使我已三十好几,我依然不能去想象失去妈妈,这世上再也没有一个人我能去叫她“妈妈”,因为“妈妈”意味着无条件的接纳与爱,意味着永恒的温暖呵护。当我感受到小男孩失去妈妈的'痛后,内心跟着变柔软,眼角跟着变湿润了。
之男放弃生命这事,我还是觉得傻。100多岁的叶曼先生说“我现在是时时可死,步步求生”,活到淋漓、不留遗憾才能时时可死,但依然步步求生去做那些可以滋养自己生命的事情、浸润在美好的事物中。
看了这部电影后,我去买了之华同款的指甲油--Tiffany Blue. 直男老公不能接受这个颜色,其实平日保守的我只涂中规中矩的红色,忽然想涂个跳跃色彩的指甲油并且立刻行动了也许是种安分的释放,在这一刻想要自在、想要个性,那通过很小的成本就做到了。
《你好,之华》观后感3
今天晚上闲来无事,看了日本导演岩井浩二的电影《你好,之华》。这是一个很平静的故事。没有歇斯底里,没有狗血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表白,整部电影就像是一个人以旁观者的'角度讲了一个故事,从之南的死开始,到每个人对她死讯的释然结束。
青春时期的感情真的很简单,一句话、一个眼神就能使双方开心或是难过好几天。那个年纪所谓的恋爱,大概就是,课余时间偷偷约会,也要打着去自习的名号,牵个小手都要暗暗准备好久,跟喜欢的人说一句话,都要脸红好一会,跟别说接吻了。
之南跟尹川的感情很纯洁,也很美好,可还是走到了尽头。之南遇人不淑是造成她死亡的直接原因,但更多的是她自己。她是一个要强的女孩,在夫家受了家暴自然不愿意让娘家人知道,一方面是怕父母会担心,另一方面则是千百年来那句:家丑不可外扬。如果之南在第一次被家暴就能报警或是求助亲人朋友,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张超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渣男,家里贫穷完全可以一边打工一边蹭课,毕竟大学很自由。可他却因为向往美好而毁掉了美好。他对之南是愧疚的吧,娶了她配不上她,只好毁了她,真是令人切齿。
这部电影太平静了,每一个镜头都压抑着很重的感情,或轻松快乐悸动,或悲伤难过愧疚。这些感情的流露都很克制,导演试图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讲故事而已,毫无疑问,他做到了。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