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的孩子》读后感

时间:2024-11-15 读书心得 我要投稿

《失踪的孩子》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失踪的孩子》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失踪的孩子》读后感

《失踪的孩子》读后感1

  难以描述那不勒斯四部曲的内容。

  逼真,夸张,杂乱,深刻。

  在里面,有跨越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与斗争,有性别之间的意识冲突,有旧观念与新思维的争端,有城市的变迁与技术的发展,和在巨大的时代背景下被裹挟着变动的人与事。

  它发生在遥远的意大利,那是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文化。

  但是如此逼近,如此熟悉的,却是那种成长的痛处与撕裂——在读后回看,从小时候,到老去,那不勒斯人与人之间还是那些关系,还是那些冲突。它在小时候是神秘,是恐怖,是不理解。在青年时期是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与怀疑,是暗自较量,到了壮年时期却扩张到了社会背景,是复杂的阶级与党派,理智与情感下的'生活。再到了老年,一切都老去,历尽沧桑便又看淡了一切。

  这是成长,随着学识和阅历的飞速增长,你变回接触到更加复杂和本质的这个社会。

  但这个故事又并不那么真实——太过于鲜明的戏剧性,在这十多个人之间,讲述了一个多么壮观的故事。

  或许我会再一次打开这一套书,当读完全部,再去重新解读最初的篇章,定有是另一番风味。

《失踪的孩子》读后感2

  六十年的女性友谊从两个娃娃的消失开始,也从两个娃娃的再次出现画上了句号,未解开的谜团已经早已不那么重要了,四本书是作者对这一段漫长友谊的审视,也是对那不勒斯这座城市,这座城市承载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经过时间的沉淀和最后的远离后投下的沉重的凝视。莉拉和莱农,她们的朋友、家人、爱人、孩子— 两个女人的人生就这样围着那不勒斯展开,贯穿始终的是两人说不清道不明的女性友谊,复杂又强烈,带着锋芒和那种甚至惹人不悦不讨喜的质感,而正是这样的一种情感,绵延六十年到最后也没有抵达最后的终点。莉拉的一生,在最后的消失后,她应该与自己和解了吧,而莱农,在收到那两个遗失的娃娃后,也终于放弃了对莉拉的'寻找。

  整部小说读起来是酣畅淋漓的,因为其覆盖面之广,涉及情感、文学、政治、历史…几乎能想到的,都有所提及。而整部书最闪闪发光的,就是真挚热烈的人类情感,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而这,也是莉拉永远无法真正逝去的原因,因为她生活过,存在过,与这个世界抗争过。

《失踪的孩子》读后感3

  《失踪的孩子》是埃琳娜·费兰特(Elena Ferrante)以笔名创作的那不勒斯四部曲的最后一部。为我们讲述了莉拉和埃琳娜从少女到夫人的人生历程,它不但是友谊的赞美诗,也生动展示了那不勒斯社会中女性的处境。

  埃琳娜与莉拉性格对比鲜明:埃琳娜温柔谦逊,莉拉则坚韧果断。虽然他的成长背景和性格不同,但他们却能互相支持和理解,在人生的道路上共度欢笑与泪水。

  《失踪的孩子》也是一部那不勒斯社会的画卷,费兰特通过小说展示了这座城市的历史风情和历史变迁。街头巷尾的点点滴滴,带我妈领略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然而,这座城市也隐藏着诸多问题,比如贫富差距、家庭暴力、犯罪活动等等,这些问题让那不勒斯的社会愈发复杂,也成立埃琳娜和莉拉人生道路上的`一大挑战,书中,她们在这座充满独特魅力和问题并存的城市中,努力寻找属于他们自己的价值和归属。

  就像书中说的,我的整个生命,只是一场为了提升社会地位而进行的低俗斗争。如果你人过中年,读到此书一定有更深刻的体验。

《失踪的孩子》读后感4

  莉娜和莱农和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人。两个人和其他的童年的玩伴共同生活在不堪的城区。莱农通过读书,结婚看似实现了自我的救赎,她对母亲的厌恶,对尼诺的迷恋,对婆婆的欣赏,对莉娜的模仿,都传递给我:我想活得更有体面。

  我的整个生命,只是一场为了提升社会地位的低俗斗争。

  莉娜在失去上学的机会,在她看见哥哥的愤怒和粗暴的时候,她体会到界限消失,一种无力掌控事情走向最终一发不可收拾的恐惧感。她很强大但有不稳定,寻求庇护,在庇护下,她可以用不同的身份,和很多外在的东西武装自己。可是这些保护者并不牢靠,最后她依靠莱农文字的庇护,结果也不牢靠。在地震那天,她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表情扭曲,她又感受到童年时界限消失。童年是因为自己的`弱小,无法掌握一些事,现在在自然面前,又感受到一样的无力感。她在车上对莱农说的一段话,我在想这会不会是第一次在一个人面前表露接近真实的自己。

  在这四本书中,我感受到两个人强烈的联系,以至于周围的男性成为一种没有色彩的陪衬。

《失踪的孩子》读后感5

  说起来朋友也就只有那么一两个,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不会觉得疏远,其他人也就是过客。她们证明你在世界上存在过。莉拉一直按照自己想做的去做,不会被一些条条框框限制,她在不断学习,不断反抗着;而莱农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个作家,但是她一直不自信,她太重视其他人对她的评价。

  蒂娜失踪了,莉拉也消失了,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小说是小说,最后还得回归现实的一地鸡毛。由于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我们做什么都不需要亲力亲为,随便百度随便网购,内心深处都是寂寞空虚,我觉得很像莱农,尽管她上了大学尽管她成了作家,尽管她逃脱了那不勒斯,但还是没有莉拉充实。莉拉身上有一股吸引你的劲,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她喜欢做什么,她应该做什么,不需要名利不需要别人的认可。生在一个浮躁的年代,品读一本书也很浮躁,就像我只想看到结尾,最后说自己也看了这部书,真正收获了多少只有自己清楚。

  最后我喜欢敢爱敢恨敢做的敢反抗的莉拉,也喜欢脚踏实地努力勤奋的.莱农,我估计也是莱农,被束缚的太深了,还没有她的成就,渺小如尘埃。

《失踪的孩子》读后感6

  看完《失踪的孩子》,几乎很讨厌埃莱娜了。她到底是成长了还是没成长?男人爱情孩子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两个女人之间的友谊,时断时续,难舍难分。

  不知道莉娜怎么看埃莱娜,但直至最后埃莱娜感觉还像小时候一样,很难自信独立地存在,做她一直擅长的并且成功的事情。

  莉娜塑造了她吗?她就像莉娜的附属品,一个软弱的夸夸其谈的知识份子,的确她的一生都用来提升社会地位了。

  埃莱娜读起来就像没有心,没有人情味,急于和她成长的街区和人撇清关系,继续留在那不勒斯是因为对她写作有好处。

  她的`形象很模糊,像一个天才投下的影子。

  她对莉娜的描述充满嫉妒,就好像莉娜一直在嫉妒她、暗中破坏她逐渐辉煌舒适的人生。最后为了自己她还写了她们的友谊,给莉娜的伤口撒盐。

  她似乎很了解她的朋友,又似乎完全不了解。

  像她自己说的,到头来,无论她的写作和人生都显得毫无意义。一个空心人。

《失踪的孩子》读后感7

  终于看完了那不勒斯四部曲,那是一个贫穷、暴力、血腥、封闭的城市,缺少资源、学习的资源、公平成长的资源、学会正确三观的资源,一二部还充满了些许自由、活力、童真与追求,三四部总是弥漫着颓废、黑暗和秘密。

  男人们女人们,似乎这部小说最初给我的最大触动是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肆无忌惮的出轨、各种复杂的男女关系,多年学习的知识与教养在男女关系上似乎不堪一击,人的欲望可以不受一切伦理的克制而自由放肆。

  无论是被困在哪里的莉拉还是走出来的莱农都太复杂了,她们之间的友谊真的太复杂了,相爱相杀相互利用,又相互帮助互相陪伴。读完小说,对这两个角色内心真正的愿望、真正展示出的一个人物形象,真的`很难分析出来,莱农似乎还可以用一些语言来描述,对于莉拉真的现实语言的苍白,她太复杂了太矛盾了,谁也不知道她到底在想什么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她对莱农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真的太让人琢磨不透了。

《失踪的孩子》读后感8

  读完这本书反而有点伤感,感觉命运真的无常,莉娜虽然很聪明,很有智慧,但她的生活确一直很悲催,从第一段婚姻,感觉她为了父母的家庭,牺牲了自己,后来遇到渣男尼诺,命好苦,比较好的时刻就是跟恩佐在一起,一起开公司,然后有了蒂娜,这应该是她人生最幸福的时刻,然而,命运确给了她致命的一击,蒂娜不见了,不知道是不是索啦啦兄弟为了报复她才这样做,直到最后,蒂娜也没有被找到。

  莉拉也消失了,可能她远离这个纷杂的社会,过一种她梦想中的生活吧。埃莱娜一直都是个更矛盾的人,她不自信,强烈需要别人的`认可,她一直认为莉拉比她聪明,她害怕比不上莉拉。但在爱情方面却一点也不明智。虽然她幸运的跨越阶层,找到了彼得莱,但确被一直暗恋的渣男尼诺诱惑出轨,跟彼得来离婚了,跟了尼诺后,结果可想而知,但人往往认为自己是最特殊的那一个,也许直到自己受伤,才能擦亮眼睛意识到,自己终究不过是凡人。

  好的是,埃莱娜一直在写作,也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孩子也都生活的可以,相比之下,莉拉的孩子,一个平庸,一个消失,真的太惨了,命运真是无情,人的一生,确实漫长而又短暂,学习,结婚,生孩子,变老,会有下下一代,生命就这样不断延续……

《失踪的孩子》读后感9

  对“那不勒斯四部曲”的兴趣源于美剧《我的天才女友》,看完两季美剧后,抑制不住想了解“莱农”和“莉拉”接下来的人生。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她们之间的故事,我从头阅读了“四部曲”,断断续续的读了2个月,因此只有最后一本《失踪的孩子》是连贯且顺畅的读完的。

  一本书好还是不好通常需要时间的检验,对我而言“那不勒斯四部曲”是值得一读的,为何值得一读,大概是阅读之后,对于书中人物的人生久久不能释怀,引发我对自己的过去、当下和未来进行思考。“那不勒斯四部曲”留给我最深的映像是真实,真实的看见人性的复杂,看见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利用、嫉妒、爱慕、仇恨各种矛盾情感的展现,真实的.看到女性的成长轨迹,看到女性身上的枷锁,在主人公身上看到平凡的自己,从而能正视内心复杂的情感,不再备受煎熬。

  我羡慕莉拉,羡慕莉拉不畏恶势力的勇气与内心的坚定,羡慕莱农敢于正视内心、正视失败,始终坚韧的成长,最后,希望当我回顾自己的一生时,发现自己的生命不只是一场为了提升社会地位的低俗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