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读书心得

时间:2024-07-30 读书心得 我要投稿

《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读书心得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读书心得

  近期,我读了干国祥老师写的《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收获颇多。

  一、干老师在上《西游记》课堂上设计了很多个巧妙环节

  1.提问式进入课堂。科学的真理也是从提问开始的,老师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本,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2.尝试加批注的方法。其实这个方法在三年级就开始教学生做批注了,但是文中提到学生写批注是在预习课上进行的,这说明预习课文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我现在也是开始重视预习这一环节,让孩子们在预习的过程中画出生字、词语、标出自然段落。但是预习的效果不够理想,孩子们回家预习等于没有作业,我想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没有像干老师这样认真地对孩子们的预习进行分析。所以,我也应该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预习,去做批注!

  3.用“表格归纳法”分析人物特点。这一方法在小说类文本分析是经常用到!但干老师不仅如此,还用表格归纳法分析孙悟空成长的密码。这也让孩子们见证了一个人成长的过程。

  最好的语文课莫过如此,是学生的主体得以充分发挥的语文课,是生命在场的语文课!

  二、在干老师《草船借箭》的案例中,有几个地方很值得我去学习。

  1.生字词语的学习与文本的学习密不可分,例如学习“嫉妒”和“妒忌”这两个词语完,立刻又抛出一个问题“文中,谁妒忌谁?”这样紧紧地把词语的学习连接起文本的内容。

  2.分析人物特征时仅仅运用了两个问题“谁是坏人?”“谁是英雄,谁是孬种?”让学生通过文本去了解人物特征。我们都知道其实一个人物的特征是多样的,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所以干老师就出示了曹操的诗,让学生通过朗读诗句,在诗句中再次感受曹操的形象特征。让学生了解到,曹操其实也是诗人,是政治家,军事家!只不过,他在赤壁之战输了!

  干老师在分析是通过大量的诗句以及背景资料,让学生全方位的了解人物特征!所以,这两个环节深深吸引着我!我想,干老师能够如此设计,源于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我们语文老师真的要多读书,除了专业书籍,还有很多文化类书籍!让自己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三、干老师在《凡卡》的课例中对于情感的升华恰到好处

  干老师的设计中情感的升华与跟政治思想课还是有所区别的!干老师最后通过三句话让学生体会人世间的苦难,这源于干老师前面所做的一系列铺垫,干老师用了大量的时间去让学生读,在读中体会凡卡的苦难“挨打、挨饿、挨冻”等,同时也设计了两个比较经典的问题“凡卡的出路”以及“作品会不会流芳百世?”学生在思考的问题已经朗读的过程中其实已经深深体会到了凡卡的苦难。最后设计三句话,是让这节课的情感能够得到升华,因为我们不仅仅在学习文本,我们更是在生活!学习了文本后,我们怎样在生活中运用学过的知识,干老师就是给学生三句话,就已经让学生从文本当中走出来了!

  另外,我们说的思想课其实更多的是一些说教多一点,体验少一点!更多是由老师吧啦吧啦一大堆,学生在听,而还是没有让学生真正地去感受,去体会!

  看了干老师的课例,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孩子们的预习工作做的很扎实。

  读干老师的课例,有一种感觉,设计了很多问题,但又觉得每一个问题都是很精妙的!

  四、童话怎么教?

  1.预习方面:

  我在教孩子学习童话故事的时候,也是先预习故事,勾画文中的生字、标自然段、查阅字典完成生字的注音、偏旁、组词(但是预习效果不太理想,只有一半的孩子可以完成),上课的时候虽然也有检查预习,但效果不佳,看了干老师的课例,在检查预习阶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想还可以直接出示一些题目让孩子去做,这方面我觉得设计预习卡就很有必要了!所以后期,我会运用预习卡让学生完成预习,并检查预习卡!(有人曾说,没有检查和反馈的作业等于没有布置作业,所以,我们布置完预习作业,更要去检查和反馈)

  2.学习课文的时候,我会让学生通过齐读、分小组读、男女生分读的方式先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至少要在课堂上读到两三遍),然后通过多种方式学习生字词(比如:分类识字、换偏旁识字,加偏旁识字等,这个环节我是让学生上黑板完成给词语分类,所以占用的时间比较多。)这两个环节完成,一节课也快完了。学生读课文和学习生字所用时间很长。看了干老师的课例以后,我想我在学习生字和词语这一块过度地割接裂了两者的关系。而是应该融会贯通,在读课文中识字,在识字中读课文。

  3.结合课后习题完成。比如《沙滩上的童话》这篇课文,第一题是“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对话。”我就会让孩子们先画出不同人物所说的话,再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这个环节所用时间是比较长的,至少得有25分钟。

  4.结合同步,完成达标测评环节!

  五、诗歌的朗读方式

  干老师在《长相思》的课例中就体现了多种方式的朗读。

  1.读准字音,老师在检查预习部分让学生读古诗,注重是否读准字音了。

  2.读出节奏,老师让学生读好停顿的部分。

  3.对比朗读,把两首《长相思》放在一起让学生朗读。

  4.抓关键词朗读。比如“千帐灯”,要读出壮观的味道。

  5.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读出情感。例如“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6.配乐朗读,感受诗的情。

  一首诗,就是这样通过一遍又一遍地朗读,在朗读中一步一步加深对诗的理解,加深对诗的感悟!

  一首诗或者一篇课文是否需要感知学生结论或者道理,我认为这和课堂的学习密不可分!如果学生在课堂中以及理解了诗,那就没必要再多此一举了,如果课堂中的学习学生还是没能完全理解诗的道理,那还是需要进行小结,不过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先说,学生不会老师再做补充!

  六、预习的重要性

  1.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的新知识处于有准备的心理状态,老师上课上什么内容,自己通过预习可以了解在哪些方面还弄不懂,这样带着问题走入课堂和漫无目的的去听课,效果可想而知。

  2.课前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是让学生自己去自学,通过自学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校教师能教给学生的只是最基本的、起码的知识。大量的新知识靠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的去探索,根据需要去自学。因此,学生从小就培养自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预习正是过渡到自学的必要步骤。

  3.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性格

  合作学习已成为新型的学习方式,但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也不容忽视。让学生通过预习自己去掌握一定的知识,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事事要靠别人,自己也行!这对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性格有一定的作用。

  4.课前预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常常有一些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学生,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消化吸收。但是有的学生会因为前面的知识还没有完全理解再学习后面的知识,感觉难度很大,而逐渐失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