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读后感

时间:2024-07-23 读书心得 我要投稿

《徐霞客游记》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徐霞客游记》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徐霞客游记》读后感

《徐霞客游记》读后感1

  徐霞客一生,凭借一己之力,畅游大江南北,足迹遍及明代的两京十三布政司,相当于今天的十九个省市自治区。他去的很多地方,都是人迹罕至、猛兽出没的荒野,经常风餐露宿,忍饥挨饿,可谓历尽千辛万苦。徐霞客在旅行过程中,还留下了大量记录游历考察情况的日记手稿。可惜他还没来得及整理成书,就一病不起了,于是就出现了节目中他将日记手稿托付给好友季梦良整理的那一幕。

  季梦良,字会明,是当时徐家的家庭教师,也是徐霞客的`好友。崇祯十四年(1641)正月徐霞客去世后,季梦良不负重托,在王忠纫校定稿的基础上,又遍搜遗稿,分地域加以编集,于崇祯十五年(1642)腊月编成《徐霞客游记》。到顺治二年(1645),江阴屡遭兵火,又发生奴变,《徐霞客游记》原稿被抢散,部分书稿被焚。后来季梦良又再次整理,《徐霞客游记》遂逐渐以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开来。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徐霞客的族孙徐镇整合当时流传的各种抄本,加以校订,才第一次将《徐霞客游记》雕版付印。

  乾隆刻本《徐霞客游记》出版后,流传广泛,影响很大,此后大量出版的《徐霞客游记》,多据此本翻刻,增减变化很小。建国后,人们在国家图书馆(原北京图书馆)发现了一部此前少见流传的《徐霞客西游记》抄本,经专家鉴定,认为是季梦良整理本的重抄本。这个抄本虽然也有残缺,但不像此前的流传的抄本屡经文人润色删改,基本保留了徐霞客后期游记的原貌,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

  今天人们常见的《徐霞客游记》,基本都是在乾隆刻本和《徐霞客西游记》抄本的基础上综合整理而成的,总计有六十多万字。

《徐霞客游记》读后感2

  历代舆地沿革也是古代高士们的主要话题之一。但徐霞客却发现:“昔人志星官舆地,多以承袭附会。”“山川面目,多为图经志籍所蒙。”

  徐霞客不迷信前人旧说,善于独立思考,注重考察实证,勇于探索求真。不论对于山脉河流,还是奇洞怪穴,甚至聚落村居、逸闻传说,总要细细观察,思考分析。遇有奇异疑问,必穷究不舍。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在其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说《徐霞客游记》,“读起来并不像是十七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位二十世纪的学者所写的考察记录”。

  他对于桂林七星岩的考察就是典型事例,他先后考察了两次,对岩洞的位置、方向、大小、深浅以及洞内形态结构和洞外情况等,都作了详细的记录和生动的描写,这些记录和描写竟与用现代科学手段勘测的结果基本吻合。他关于石灰岩地貌的考察和描述,比欧洲人要早。

  另外,他似乎很精于堪舆学,《徐霞客游记》中经常使用龙砂、虎砂、朝山、案山等堪舆术语来分析山形水势,在旅途中遇到一些危难困惑,常求神问卜。由此可知,他读书博杂,见识多,不适合功名科举。散人按其使用的堪舆术语推断,徐霞客学习的可能是堪舆学的杨公风水派。杨公风水其实效性立竿见影。从大唐至今。

  《徐霞客游记》是古代高水准的'舆地游记,涉及山形地貌、悬崖岩洞、江河水文、地热泉流、物产风俗、政区地理、道路交通、宗教民族、史迹文物等等方面的考察研究及其丰硕成果和科学价值。

  《徐霞客游记》还是一部游记文学名著。虽然作者的本意,并非专在从事文学创作,因此从科学考察的需要,但是他对神州山川的极其热爱之情、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卓越的文学才华,却自然而然地在这“流水账”中十分鲜明地体现出来。

  本散人很敬重徐霞客这种孤往独行之人

《徐霞客游记》读后感3

  我读了《徐霞客游记》这本书后,很受启发。知道了徐霞客一生共出游了二十四次,经历了种。种磨难,游离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让我知道了只要有坚忍不拔,敢于奋斗,知难而上的精神就没有过不去的路。

  公元1586年的有感寒冷的冬天,徐霞客出生在江阴马镇的一个小村子里,他出生的那一天他的父亲已经41岁了。他的母亲王子孺在怀徐霞客的时候曾做过不同寻常的梦,梦境奇异,等待徐霞客出生之后,他的父母就给他取名弘祖,后又取字振之,是希望徐霞客长大后能光宗耀祖,振兴已经中落的徐氏家族。徐霞客是徐有勉(徐霞客的父亲)的第二个儿子,他小时候突出的表现更加让他的父母对他充满了更大的希望。徐家在科举的道路上经历了悲惨遭遇,而在徐有勉那里得到了彻底性的.改变,而徐霞客自己也不喜欢读四书五经而是古今历史,山海图经,对各地山水胜景尤其感兴趣。19岁时,徐霞客的父亲因病去世,他的母亲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徐霞客22岁时第一次出游一直到了他逝世前一年,三十多年中,他共有2千次出游,其中两次遇盗三次绝粮,好友去世从人逃遁种。种的磨难,并没有难倒徐霞客出游的意志。

  伟大的时代出伟大的人,就是因为徐霞客坚忍不拔,敢于奋斗,知难而上的意志力在他的有生之年内完成了一本着作——《徐霞客游记》。

  同学们,也许是在人生路上,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我们生下来第一件事就是学会走路,现在我们去某一个地方都有车骑,又方便又快,而徐霞客当时去游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他用的是什么走遍了大江南北,他用的是一双脚!同学们,让我们去学习徐霞客的意志力去学习他的精神,让我们英桥向目标奋斗吧!

《徐霞客游记》读后感4

  《徐霞客游记》是以日记的形式进行记录的,作者是徐弘祖。他经过34年旅行而写出的,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他游历过的喀斯特地区的洞穴超过270多个,并指可以根据所见、所感、所思、所想得出喀斯特洞穴的特征,类型及成因,有详细的考察和科学的记录。难怪现代科学家李约瑟说:“《徐霞客游记》读来并不像是十七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位二十世纪的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察记录。世界上最早一部记载石灰岩地貌的著作,是中国明代地理学家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他比欧洲最早对石灰地貌进行考察和描述的爱士倍尔早一百年,比欧洲最早对石灰进行系统分类瑙曼早两百多年。

  他将喀斯特洞穴的特征,成因及其类型,详细地描述了出来,并指出一些岩洞是水的机械侵蚀造成,钟乳石是含钙质的水滴蒸发后逐渐凝聚而成等。他在游历黄山时,记录道:初五日云气甚恶,余强卧至午起。挥印言慈光寺颇近,令其徒引。过汤地,仰见一崖,中悬鸟道,两旁绿泻如练。余即从此攀跻上,泉光云气,缭绕衣裾。已转而右,则茅庵上下,馨韵香烟,穿石而出,即慈光寺也。寺旧名珠砂庵。比丘为余言:”山顶诸静至,经为雪封者两月。今早遣人送粮,山羊学雪没腰而返。“余兴大阻,由大路二里下山,遂引被卧。

  这里不仅记录了当时的'天气状况,地势地貌以及地理位置都很明显。说出了慈光寺周围环境状况,在茅庵附近有很多人在那里祭拜,因此香烟缭绕,从石缝中穿出。那里原本叫珠砂庵,在下雪时,受雪封路2个多月,有个早晨让人送粮食进来供人食用,走到半山腰,人都快被雪淹没了,不得已回去了。

  徐弘祖让人钦佩的不仅是他的远见,对地理独特的见解,更是因为他的坚持不放弃,才使得我们今日可以看见这么多宏伟的著作,我觉得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他的坚定不移的优良品质。

《徐霞客游记》读后感5

  一个想成大器的人,必须要经历世间的种种磨难,就像一个人在没下雨的时候在街道上行走,所以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脚印。相反在泥泞的路上便可以找到自己的脚印,通过这个实例,我们便可明白,一个不经历挫折,不经历磨难,平平凡凡走过一生的人是永远不会有成就的。只有经历种种挫折的人,他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脚印”,留下辉煌。

  这个故事讲的`是:鉴真和尚刚剃度的时候,做了寺里的脚行僧,化缘时经常遭白眼。于是,他愤愤不平,便不去干活了,方丈知道了,便带他到寺前的泥泞路上,把泥泞留痕的道理告诉了他,使他大受启发,终于成了一代名僧。

  泥泞的路才会留痕,一生碌碌无为的人,不经风雨,不经苦难,就很难成大器,而在苦难跋涉,经风沐雨的人才会有出头之日,那些脚印证明了他行走的价值。

  历代许多人都在泥泞中行走过,所以他们便有所成就,比如说:徐霞客从小立志要游览天下,于是他从小便开始了他的行程,他每天走很长的路,风餐露饮,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大方几经生死,可他不怕苦,勇往直前,一年可磨坏许多鞋,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实现了理想,还写下了《徐霞客游记》。

  像这样的太多太多了,如李时珍,海伦·凯勒。但也有一些人遇上一点点挫折,便开始退缩,比起他们可差远了,比如说我吧。有一次暑假,我练,一开始练得不错,可渐渐热了起来,我便不想练了,可是没办法,父母逼个不停,我只好惟命是从,可是太热了,我刚坐下就发牢骚,终于我便被酷热战胜了。一事无成。

  “泥泞”多形象的字眼,它象征人间各种磨练,我只有在泥泞中走,才会留下光辉。我们走远了,但脚印代表汗水无价。

《徐霞客游记》读后感6

  《徐霞客游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比较详细记录所经地理环境的游记,也是世界上最早记述岩溶地貌年详细考址其成因的书籍。《徐霞客游记》是以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明末地理学家徐弘祖经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介绍。

  我曾从图书馆借阅过《徐霞客游记》来看,我觉得他就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虽说是地理著作,但在我看来,他的`文学性更强,语言简练优美,生动而传神。比如说:“涧随山转,人随涧转”等。作者善于根据景物特点,遣词造句,喜用四字词,如“云散月朗,人意风光,泉声山色,攒峦夹翠”等等,往往成二二式结构,或上下匀对称,显得典雅而匀整,新奇而别致。

  作者《游雁荡山日记浙江温州府》每天所记,各有中心,并根据不同的景物特色和任务活动情况,采用不同的笔法,详细生动,引人入胜。总之,作者把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令人亲临其境。

  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书本身的内容,因为其中是文言文,如果不静心下来读,根本读不懂,而翻译的白话文又太浅显,所以内容不太吸引我。

  我佩服的是徐霞客能够用尽毕生的精力去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不畏艰险献身地理事业的热情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像徐霞客一样——走遍中国!

《徐霞客游记》读后感7

  读着本地名人的传记,我不仅想起了一本书,白话文的版本,配上一些名人的字画、老照片作插图,别有一番情趣。以致我看了很长一段时间后还历历在目,它就是《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名弘祖,江阴马镇人。生于明历十四年。从小便有游遍天下的大志。成年后仍矢志不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于写成了《徐霞客游记》一书,使自己成为了伟大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在中华人文史上具有其独特的地位。

  古时候,生产力落后,交通不便,旅行就是自讨苦吃;那时候99%的男子人生主要目标就是当官光宗耀祖养儿子子孙满堂。可是有这样一个人,他按照自己的'想法闯荡世界,用“另类”的方法留下自己的痕迹,哪怕这一路困难重重、惊险不断——被劫、被冤枉、被陷害和背叛,被贫困和疾病折磨着……文中关于这些的描写只是短短地几笔带过,接下来便是大段大段兴致盎然的景色描写、地质考察以及风俗纪录,好像这些艰难不曾发生过一般。看得出,徐霞客是一个真性情的人,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另类”,然而正是他另类的经历辅以奇文妙语,才给后人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食粮,也让这个“另类”的布衣之士被人们永远地记住。

  他的游记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为早期的名山大川和晚期的云南风光。读《徐霞客游记》,我仿佛也跟着作者一起游历名山大川、野径深幽,有“足不出户,心游天下”之感。

  好男儿志在四方,为了实现个人理想,徐霞客痴心不改,毅然将生死置之度外,这是何等的气度!数年如一日,坚持记录野外的所见所闻,从不间断,始成大作,他踏实勤奋的写作态度同样令人钦佩。

  读徐霞客文,学做真人。我深深地羡慕和佩服像徐霞客这样的人,他们“出淤泥而不染”,无论遭受多少打击磨难,到头来依然心存善念、乐观积极。他们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并且真心地赞美它们,他们把不开心的事抛到脑后,于是乎每一天醒来都是新的开始。这是一群多么幸福的人啊!我坚信,只要努力,我的人生也定能如他们一般平实中见真奇。

《徐霞客游记》读后感8

  “饱经风霜三十年,踏遍祖国山水田”——《徐霞客游记》。

  当我们游览石灰岩溶洞,看到奇彩夺目的石笋、石钟乳的时候,就会想起我国明代的地理学家徐霞客(1586—1641)的伟大功绩。是他最早对石灰岩地貌进行考察和研究,为地理学作出了卓越贡献。

  1607年,22岁的徐霞客开始了他的考察旅行,从而开辟了系统地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新方向。地理考察的道路是和艰难的。那时候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主要靠步行,经常要攀登悬崖峭壁,穿越激流险滩,顶着狂风暴雨,忍受饥饿寒冷,露宿山野丛林。这些困难都挡不住徐霞客,他不仅一天天、一年年坚持考察工作,而且无论每天的旅途多么艰苦,总要坚持把当天的经历和观察心得记录下来。徐霞客三十多年如一日坚持地理考察,他的足迹踏遍祖国的`16个省和自治区(按现在行政区划),对各地的山脉、河流、动植物等的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加以详细的记录,最后写成了二十卷的科学巨著《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是以日记体裁写成的,是徐霞客毕生经历和心血的结晶,是一部对地理学的研究于发展极有价值的宝贵文献。通过阅读了解,徐霞客的整个写作过程,揭示出徐霞客之所以能在地理学上做出了卓越贡献,在于他十分重视实践,他的知识是通过实践获得的,从而论证了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哲学原理。

  人们的认识不是人的头脑中所固有的,也不是人们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徐霞客游记》不是在家中闭门造车写出的,而是通过多年的跋山涉水的实际考察形成的。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接触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获得感性认识并最终通过实践把握事物的本质,由此深入事物的内部,掌握事物的规律。因此,要认识某一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就只有亲身参加变革这一对象的实践,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徐霞客游记》读后感9

  《徐霞客先生年谱》载:“万历十三年,丁未(一六O七年),先生年二十二岁。是年先生始游太湖。母王孺人为制远游冠,以壮其行.”

  由此可见古人旅游有一定的仪式,如这远游冠,其中定包含了某种期盼或者习俗。到底有什么说道或者这远游冠是什么形状,我们未可知,暂且存疑,待进一步考证。

  值得一记的是,古人对于出行对于旅游有着严肃的理性的态度,并不象今人这样率性而为,孰优孰劣?还真不可一言定论哩。

  丁文江《重印徐霞客游记及新著年谱序》载:“三年复入滇,携棚帐二、仆五、骡马九,独行滇东滇北二百余日,倦甚则取《游记》读之,并证以所见闻。”

  丁先生在民国三年(1913)游云南时的装备情况,不过棚帐二仆五骡马九,棚帐估计不会太少,起码能睡下那五个仆人,或者匀二个与丁大人一起睡的可能性不大。棚帐比之我们今天的帐篷的笨拙是可想而知的。

  他带着五个仆人一同出游却说是“独行”,可见旅游的重要因素包括着志同道合可以一同交流的同伴,不能神交的.仆从是算不得旅伴的。那么,今天速配的旅行团中的旅伴呢,是不是今人太不识古人的旅行况味了呢?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如上是王维《山中与裴迪秀才书》的一段。王大诗人的确算是一大玩家,他把个辋川山谷打造成私家园林,游乐其间,加之有好友相伴唱和,真神仙日子也。这段文字是夜半登山的所见所闻所感,很是传神,很是闲逸。如今的现代人少有夜晚观景的机会,即使是夜间,旅游区的景色也很难遇有这种朴实无华的天籁,现代性着实未见得是什么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