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

时间:2024-06-28 读书心得 我要投稿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实用)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实用)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1

  面对一个陌生人,有时候我们无来由的感觉到亲切,而有时候恰恰相反;在一个公众的场合,情绪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快乐与悲伤都可以互相感染;也会碰到传说中的气场,看着就是V587。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量,都想让自己的能量压倒别人的能量,都想从别人的身上获取能量,像一群在山洞里争夺火源的原始人,忘记了洞外面有取之不尽的太阳能。那太阳,便是我们自己。

  弗洛伊德说人有本我和自我,这本我与自我的区分,就是洞内火把与洞外太阳的区分了。

  从赤裸裸出生到现在,我们穿上了衣服,也穿上了这个社会赋予的太多无形的束缚:社会伦理、世界观、价值观、身份、地位……,让我们去追求各种各样的东西,有了各种各样的像征,有了思想、有了情绪、有了身份,于是以为这些思想、情绪、身份便是真正的自己,以为这个不停忙碌不断追求着的就是真正的自己,而要让自己实现个人价值,就不停的争夺这些可以移动的能量。

  我们在争夺中,有了不同的情绪,养成了不同的情绪模式。这种情绪模式最终成为一种反射,遇到相似的情况就会暴发。这种情绪的经常性暴发会让人体上瘾,所以有些人的在追求能量的过程中有了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古怪性格。

  然而这种能量的争夺终究是辛苦而无意义的,因为我们能携取的能量的根源在于自身,但各种无形的东西把我们真正的自己层层包裹起来,最终断绝了联系。

  要接触到真正的自我并从那里获取能量,就要突破这些隔膜,这一共有四层:

  最外面的一层是我们的身份和角色,我们要认同,并且思考为什么会成为这种角色,尝试从其中获取这些角色扮演的本质。无论是婆媳、朋友、同事、爱人,倾听自己的声音,抛开别人或者社会给予的成见,这不是秀给别人看的。

  再内一层是思想,对思想的控制是最不容易的事情。如之前所说,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体,思想也是。我们散发出什么样的思想就会得到什么样的回馈,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人眼睛里有不同的外观,有言:心里有什么、眼里就有什么。写到这里想到一句佛言,相由心生。思想的`声音是我们要倾听的,而如何真正听到我们的思想也需要好好的想想。我们想的不一定是对的,但一定是对行为产生影响的。

  第三层是情绪,情绪是会上瘾的毒药,然后成为一个人的性格。父母教我们坚强、能干、聪明……可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相对立的,有坚强便有软弱,有聪明便有笨拙,有能干便有无能,我们都是矛盾的结合体。所以,对待负面的情绪,我们要臣服,一切过去的东西我们都要臣服、认同。对情绪的控制,就是要肯定自己有这方面的情绪存在,并且告诉自己,我已经不需要它了。

  第四层是身体。我们要学会和身体对话,这种对话的方式就是经常停下来,认真地去感受某一个部位。坚持锻炼身体、珍惜自己,珍惜生命。

  总之,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2

  文中采取的角度是一位老人和历尽坎坷的女性之间发生的对话与故事。老人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是谁?

  关于我是谁的问题不能用我的名字,我的职业等等来回答。甚至连思想也不能,因为思想不会影响到我的内心,书中是这么说的,虽然我对这点还存在一丝丝的困惑。

  这本书中有一个又一个的圈,出自老人手中,最中心的圆写着真我 爱、喜悦、和平。再是身体,然后情绪,后是思想,最外围的是角色扮演、身份认同。

  真我和平和喜悦爱离得近,但还不是真我。作者对此的解释就是孔子等的传统由来。这三个词有两个都是形容词,形容词会引来对比。而爱这个名词,有即是无?

  关于有,关于无,书中的说法全然刷新了我的观点,书中说我们关注的都是有的问题,却很少去关注“无”。但是我们的本色、本性都是非常虚无缥缈的,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虚空,但现实世界为我们所追求的却更多是损益观来决定要不要,而不是观察,是一定要握在手里。换句话来说,追求代表着欲望。也许最好的状态应该是观察吧。这么一来我觉得便说不通了。还是我的理解哪里偏颇了?要和不要的中间点不就是“观察”吗?但作者现在也在健身,这不是一种追求吗?

  再仔细一看,原来是我漏了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纯粹的观察者,而是一个能够包容“有”和“无”的观察者,这是一种太极式的平衡。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经过质变,回到无级,这才是我们的原始身份。挺有道理的,与两种东西相比,一种东西是更能归零还是更不能呢?支持不能的话,是因为正负抵消吧。统计学老师说,在统计学中,1不等于1,2不等于2。那么这里的1也许也不一定是离0最近的正整数呢。

  关于方法,作者建议我们大多数人在每天都为有意义的事繁忙时,也穿插一个“无意义”的机制(即做一件无意义的事),来启动人们回到“空”的能力,以达到“走出观念”的目的。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为观念所困,成为情绪和思想的奴隶。

  那么什么是真我,真我从潜意识中来,我们只有扩大潜意识才能触碰到真我。可以通过身体联结等途径。中立的潜意识是梦,是欲望与上瘾,对待它们,我们该怎么做呢?

  书中说到,当“我们和真我的距离愈来愈远的时候,会失去自我感,因此我们必须抓取一些东西来汲取我们的自我感,小我于焉产生。它不停地向外抓取,只为了加强它自己的真实性,好继续苟延残喘地存活下来。”我们为什么会有和这个世界分离的感觉,这个第一感觉来自于诞生。作者的观点是我们要喝奶的时候,因为父母只在规定的时间才给我们喝,于是不会给予到我们。但我认为的是我们的原空间很小,但我们出来了,空间会很大,婴儿也是慢慢地才能看清这个世界,不然,我想我们的婴儿时期会是很恐慌的。是空间的大小决定了我们的认知。如果在妈妈肚子里,还有另一个小baby和我在一起,我想我也不会觉得和这个世界是分离的,除非这个小baby特别折腾很大地影响到了我。

  那么,别人的行为也会影响到我们的认知。当baby越来越多,为了不总是感觉到被影响,我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但这只是在小空间里,长大后我们会发现我们的一米之内不会总有小baby,我们的防御机制也不是不能主动提升。那么,我们的认知是可以不被别人的行为影响的。

  如果一开始我们的空间就很小,那么长大后我们为什么需要这么大的房子?越大的房子越空旷,便越觉得与这个世界分离。虽然人不是一座孤岛,但独处还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这也是我们离原始状态较近的时候。如果这个世界不存在谁管谁,如果每个人都懂得不该把自己与世界分离开来,那么根本就不会有反抗,有战争,也不会出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那现在的我们也许不会进化得如此彻底走向进步,而是快乐的`原始人。我们的眼睛能看到的东西也会少一些,但不会一叶障目。

  书中还有一个神奇的观点——能量。我们的思想,音乐都是能量。有一个实验是将水冻结起来,发现听过音乐的水状态会更好。能量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传递着,悲伤,喜悦等能量会被他人所感知,和你相同能量的人会被你所吸引。

  人际关系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书中说到投射,你认为的错误不是对方的原因,我们不能看到完全的信息,是你自己选择看到了什么,而这种希望看到什么的选择是带有固定式,它来自一种化学物质——胜肽。胜肽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没有让创伤很好地流动。情绪是具有流动性的,特别是小孩子的,来得快去得也快,我们不要去阻止或否定,而是要去理解。

  而面对不顺心的事,我们要多想想这件事是不是只是对自己不利而已,例如一位资深员工被辞退,赔偿是一年的工资,但如果这位员工的身份是刚好渴望当全职妈妈的人,那这件事就不会对她不利。

  A(事件)→B(信念、想法)→C(结果)。敏感的人容易很喜欢看别人脸色,把别人脸色不好的原因归因于自己。但其实,脸色是最难被真实地看懂的。所以不要给自己找麻烦,多花些时间在正能量的事情上。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3

  书中教给我的道理大概是这样的,所有的人.事.物都是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的反映内在,当外界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看看自己哪个地方又被触碰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不要浪费精力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因为我们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快乐是取决于外在的东西,那么一旦那个令人快乐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以后,快乐也随之消失了。而喜悦不同,它是由内向外的绽放,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所以一旦拥有了它,外界是夺不走的。所以如果一个人充满了快樂、正面的思想,那么好的人、事、物都会和他起共鸣,而且会被他吸过来。同样的,如果一个人老带着悲观、愤世嫉俗的思想频率,那么难怪这个人常有倒霉的.事发生在他身上了!

  在公司这一年多,我遇到了许多问题也学着解决了许多问题,最大的收获是遇事要冷静,踏实工作,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事情。明白了社会上,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和想象的一样美好,不是所有的人和事都与自己的价值观一致。就像书中说的,当某些事或人触碰到自己的观点与想法时,要学会接纳,不要浪费精力在不可改变的事物上。因为人受苦的根源就是看不清自己的位置,胡乱追求攀附,所以要整理一下自己,改变自己的态度,转换角度去看事物,或许是一片光明。

  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取其对自己有用的养分,改善充实自己,用积极的心态做人做事,踏实做好每件事,相信好运总会来临。毕竟,上天是不会辜负每个认真生活,努力工作的人。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4

  看了《遇见未知的自己》我很感动,这本书使用小说深入浅出的方式,表达生命成长的蓝图,很棒,给读者很多具体可行的建议,可以缩短茫茫摸索的阶段。

  这本书主要介绍女主角生活上的起伏和冲击,很多人生的课题和智慧也随之展开。女主角最后能够在智者的指点之下,改善内在的状态,进而改变了外在的世界,就像春蚕破茧而出,迎风飞扬。我看完这书,给我深刻印象的一点是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快乐,也要接受人生的不完美,而甘心情愿地学习“臣服”的功课。

  如何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快乐,我就有非常多的感悟。我觉得要真正做起来都很难的。因为人的一生,遇到的不快乐的事情真的很多很多,在学习上,在生活上,在工作上,在家庭上都有很多很多的烦心事,累得自己够呛的'。那样难道我们就要活在不快乐之中吗?我以前都常常活得不开心,我讨厌自己为什么要长大,自己的身份越来越复杂,是老师,是妈妈,是别人的女儿,是别人的媳妇,是别人的。很多角色,很多责任,压得自己很累,很不开心,我觉得有时真的很想回到儿时,那就好了,可是随着年年的过去,自己的思想漫漫成熟起来,我对自己说,善待自己,善待别人,不要难为自己,做好自己本分的事就好了,要让自己快乐起来,我终于基本能做到了。

  无论发生什么事,要学会去接受,这一点相信我能做得到,你呢?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5

  张德芬的《遇》看完了,说心里话,很荣幸遇到这本书。这是一本让我安静的书,它也让我意识到内心的平静是如此可贵。

  我相信,不同心境看同一本书会有不同的想法。这也是一本好书应该多读几遍的一个原因,因为你也会因此发现更多的好的东西。总的来说,我想,这是一本很特别的书,通俗却又不见得人人都能完全读懂。篇幅较短却又似乎包含整个人生。

  【“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快读完了,其实她想说的无非是:一种生活的”唯心论“”自我论“,一种自我”重心“的认知;”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

  “我想,这种自我”重心“的认知其实很重要。我们活着自我永远是不变的圆心。那么所有的一切,如爱,如情等等都应该是在这个前提下才去构建的吧。就如”爱与孤独“中所说:关于爱关于你,有了,我自然更精彩,没你我也不能去死,如果不能精彩,但起码也得开心。这样看来保持特有的”孤独“还是很必要的呀!”

  “臣服?难道你的意思是认了?逃避?那么…我有些糊涂了…”

  “红楼梦中的贯穿始终的”有命无运“.以及张对”命“和”运“的解释似乎有些说不出的类似。”

  “心灵的力量到底有多强大?难道如你所说,是不是我想什么就能能成什么了?”

  “似乎张德芬的这个”唯我论“有些方面类似胡适老头提倡的”易卜生主义“-----对社会及周围”丑陋“的承认,且完全的”个人主义“,她更甚,----”这丑陋既是你自我,内在的我“】

  ------这些,是我第一遍(粗略)读此书时,写下的。

  当时,也跟朋友聊到这本书,提及书中的”人生马车理论“.张德芬把人生比作一辆马车,马车的构造和质量,代表命;所走的路途,代表运;命有不同,有些人天生命好,马车大而稳,即使路途坎坷,也应付得来。既所谓的”命好不怕运来磨“.但有些人则只能两个小轮子颠簸一生。朋友不屑地说:张德芬(《遇》)太认命了,相对于《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我更认同后者,我们应该主动地从内在改变自己,在去影响外在的一切。而非认命。

  然而,当我回过头来再次带着问题,好好的认真仔细的读上一遍后(好在此书形式比较新颖,是用小说的方式来叙述的,且篇幅不是很大。^_^)。

  才发现,原来我们都没读懂张德芬,都太狭隘太片面肢解般的`去误解了张德芬所说的意思了。其实,张德芬阐述的东西要比我们想象的深很多。

  就拿”我“”心“”命“或者后面她提到的”臣服“什么的来说吧,要说张德芬”认命“吗?我可以说,她”认命“的!要问张”唯心“吗?我也可以告诉你,她”唯心“的!但,关键她书里认的命,不是我们”潜意识“或者说狭隘的认为的那个命。她所认的命,是经”察觉“经”认知“的,那些客观的存在,那些既成的已无法改变的事实(我们也可以说是历史,因为已经发生且过去了),是经过”真我“判别的。

  同样,她唯的”心“,也是经过”真我“鉴定的,或者说这”心“就是”真我“.

  所以,这些她表述的,认的,唯的。其实都是有前提的,也就是书一开始提到的那个”未知的自己“那个”真实的自我“.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6

  每个人都具有特殊能力的电路,但大多数人因为不知道,所以无法充分利用,就好像怀重宝而不知其在;只要能发掘出这项秘藏的能力,人类的能力将会完全大改观,也能展现出超乎常人的能力。

  物理学家告诉我们,任何固态的物质都具有某种振动频率的能量。《遇见未知的自己》提到,不仅是所有眼见的物质,连看不到的声音、思想、意念、情感,都是某种有特定振动频率的能量。

  同频共振,同质相吸。于是,如果一个人充满了快乐、正面的思想,那么好的人、事、物都会和他起共鸣,而且会被他吸过来。同样的,如果一个人老带着悲观、愤世嫉俗的思想频率,那么这个人常有倒霉的事发生在他身上了!

  《遇见未知的自己》以女主角李若菱的感情和工作为线索,将心灵的思考、人生的哲学通过与老人智者的对话融会在故事里。此书突破了传统书籍对心理理论的直接阐述,它采用故事方式,使我一步步地走进作者的观点里,并引导我走进了自己内心中最真实的自己。

  《遇见未知的自己》给予我最大的收获是学会感恩。我最喜欢的一段话是:记得,每个发生在你身 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得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愤或是心存 恐惧。所以,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物。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你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 丰盛美好,而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所以,虽然现在我们正在低谷,请你开始感恩,因为我们已经开始拆开那个礼物了,请让我们继续勇敢的、乐观的 去面对,我们会看到那个不一样的惊喜!

  《遇见未知的自己》告诉我们战胜胜肽──心想事成必须是真心想要一样东西,很清楚、很具体,而且要为它付出一定的努力,同时言行一致。真心想要不仅仅在思想层面,必须打心眼里渴望,每次想的时候,都会到了浑然忘我的`境界,而不是显意识特别想要,而潜意识又觉得自己没有这样的能力,在吸引定律看来就是自我推翻、能量对撞,会带来精神上的压力,能量上的失调,从而造成精神上和身体上的种种问题。我们自己选择了做现在正在做的事情,那么我们就要支持自己!而不管做的结果怎么样,都不要后悔、不要自我责备!

  乔布说:“一个人在心里怎么想,他就会是什么样。我一直很害怕的事物总是向我走来。”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不行,就不会去采取行动,就不会出现他想要的结果,这样他就更加确认自己不幸,从而陷入“吸引力法则”的恶性循环。相反,一个人相信自己行,他就会采取一切行动,一些他想要的结果就会出现,这样,他就更加有信心,会采取更多的行动,取得最后的成功,从而进入“吸引力法则”的良性循环。

  只管对自己保持这样的信念:

  你已经为自己勾画出一幅宏伟的未来蓝图了吗?

  在筹谋的过程中,你已经制定了详尽的计划、框架或设想了吗?

  坚持你的构想。若非如此,它必定流产。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7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张德芬的小说《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主人公是一位白领女性。在经历了许多我们每天都可能遭遇到的种种事件后,逐渐把眼光从外在的世界,转向自己的内在世界,进而有重大发现:“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读了这本书,让我更加明白,物质的拥有只能带来短暂的满足,内心的快乐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快乐。君不见,有些亿万富豪,出门香车宝马,身上披金戴玉,过着花天酒地,挥金如土的日子,在外人看来,是多么风光,但他们中的一些人,其实内心空虚,十分痛苦,导致酗酒或吸毒,甚至自杀或杀人;君不见,不少拥有很高智商的天之骄子,享受着国家优质的教育资源,头顶耀眼的光环,内心却充满着焦虑和不安,变得抑郁或疯狂;君不见,那么多城人里拥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内心世界却是异常的贫瘠,沉湎于声色犬马,对未来陷入迷茫;君不见,那些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兄弟却能在繁重的体力劳动过后,喝几口便宜的烧酒,吸一支劣质的香烟,吼着不着调的歌谣,却能独享着那份属于自己的快乐。

  我学会了如何觉察内心的声音,如何享受内心的快乐,也学会了享受追求自我价值时带来的愉悦,学会了在这个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世界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我开始努力感受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种回归自然的宁静,超然物外的洒脱;我也更加理解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描写的“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那种“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美妙境界。

  这本书也给我打开了一扇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的窗口。换个角度就能更好地看待工作和生活中曲与直,得与失,更好的检视自己的看法,检视自己对社会问题的态度,检视自己与周围人互动的模式,以及自己的人际关系状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开心快乐起来,并用自己积极的`情绪感染身边的人,以更加积极进取的心态投入工作。

  这本书也告诉了我们,我们眼中的世界,其实是我们心理的现实。我们如果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一切,周围的一切也就可爱起来。让我更加明白了,在人际关系中,应该更多地看一个人的长处和优点,而不是紧盯他的缺点和不足,也学会了更好的体谅对方,更好地理解他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就能更融洽地与家人和同事处理好关系,家庭会更加和谐幸福,工作也会更加舒心,工作效率也会进一步提高。

  读了这本书,也让我明白了,家庭氛围对一个人的成长和人格形成是多么重要。这也提醒我,在工作之余,一定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陪家人。一家人和和美美,孩子心理阳光,成绩优异,父子亲,夫妇顺,这是多少钱也换不来的。当我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后,我们才可以从每天早上开始,就会有一个愉快的心情;在单位就可以愉快的与同事交往,并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工作,工作效率必然会大大提高,与同事,及上下级的关系会更加融洽,我们就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遇见未知的自己》为我打开了一扇心灵之窗。透过这扇窗,阳光时时温暖着我的心房。我希望自己今后快乐工作,快乐生活,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能成为阳光灿烂的日子!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8

  在这个全民学习的时代,我们应该感谢机场集团公司的各位领导给了我们这次互相学习相互进步的机会,然我有幸代表航空食品有限公司与大家分享一些读书的感触!

  我想与大家分享的第一本书是《没有任何借口》,以这个名字命名的书很多,都不错。但今天我推荐的是其中两本一本是由费尔拉·凯普写的,另一本是由布瑞斯·巴勃写的。前者是用各种理论说明“借口”在生活中的“无用处”后者则是通过美国游骑兵学院的一个个故事体现着“没有任何借口”的必然性。

  老子说过“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也说过“人之初性本恶”然而在现代这个以结果为导向的社会里,不管人性本“善”还是“恶”都有着一个共同且现实的问题,那就是“自私”。在工作中一旦有些事我们做的不够好或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这时就会有种种“理由”,这些“理由”就成为了“借口”然而这本书告诉我们“借口”都是多余的。我们可以从书中体会到:做事就要用所有的热情去做,如果失败了!那一定是自身出了某种问题,这个时候就请审视自己,寻找原因并加以改善,只有这样才能从失败中找到有用的经验、教训从根本上提高工作的激情与质量。

  引用一句书中的话:不要让借口成为习惯,工作中无小事。

  我想与大家分享的第二本书是由台湾作家张德芬所写的《遇见未知的自己》

  现代社会的青年人都比较浮躁,被社会渲染的不那么纯粹了。总是不知道“自己是谁?要的.是什么?”在工作中也常常带着情绪,总觉得“无所谓”。然而这本书以一位老人对一名处在人生低谷的女性进行心理引导的故事为线索,让读者或多或少都能从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跟随作者认识一个内心深处的“自我”从而达到心灵的平衡。

  这两本书从不同角度互为补充,《没有任何借口》教会我们做事认真、不推诿。《遇见未知的自己》教会我们了解自己内心真实想法,消除负面情绪带来的影响,能够更快乐的生活,更积极的面对工作。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9

  书的扉页上记载着买书的日期,20xx年1月1日。这本《遇见未知的自己》是20xx年元旦我买给自己的礼物。刚买来的时候,兴致盎然地读了几页,便搁置起来。后来断断续续的读了几页,感觉深奥需要费脑经去想,所以不愿意读下去。

  重读此书时,两天内竟然读完了,渴望已久的感觉。读起来也不那么费劲了。虽然有些句子还是需要用脑子好好想想,消化消化,但是想来还是有道理,并且可行的。

  这本书不是读一遍就能完全读懂的,需要读多遍,并且应用到生活中,行之有效。

  晚上整理资料的时候,用一个文件夹替换另一个文件夹,替换完了之后,辛苦好几月的稿子找不到了。于是两个电脑来回找,就是没有找到。这意味着我所有的采访资料和帅选资料都功亏一篑了,那一瞬间我快要崩溃了。气愤、沮丧涌上了心头。立马起身准备出去,又考虑到夜深了,去一条半个人影都没有山路实在不安全。想到书中说得,要接受事实,臣服情绪。只有臣服了,接纳了当下,不徒然浪费力气去抗争的时候,事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才会发现原来的挣扎真的是白费力气。于是,我接受事实,找出那个被替换的文件夹,对照上个月的文件夹,一个文档一个文档的对比,这样可以少费些力气。我发现被替换的文件夹只有一个文档错了,其他的.都是正确的。终于可以不用熬夜加班,早点睡了。回到卧室之后,打开苹果笔记本电脑,桌面上我的稿子好好地躺在桌面的中央。为什么我刚才回来找的时候就是没有看到呢?原来一切的问题都出在我的身上。很多事情都是我的粗心大意,然后自己假想出来自寻烦恼的。

  我要再仔细看这本书,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更美好。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外在的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10

  我了解自己么?很多人都有这种困惑,甚至会想自己的位置到底在哪里?

  最初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总觉得书的内容很浅显易懂,书的名字就像发掘自己无限的潜能一样,可是越看到最后越觉得自己迷失了,当看到“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的时候,我呆愣了,唯心论让我一直觉得什么事情都是跟着自己的心态去完成,而没有深思过、了解过自己。可能每个人的感悟都不一样吧,但我真的被它震慑到了,它让我看到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反射你的内在。更让我确定了自己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充实自己的内在,更应该去反思自己和了解自己的'需求,整理好自己的情绪与阴影,不要浪费自己的能量在已经发生和无法改变的事情上。

  如何实现自我,取决于自己的内在,取决于自己的心态,更取决于“你自己”,生活中,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找到它们的乐趣。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11

  《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是一本关于都市身,心,灵修行的书。它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小我,什么是真我?所谓的小我,就是受外界的一切而影响的自己;什么是外界的一切呢?也就是说金钱,名利,地位,权势,以及一切身边发生的事情,包括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虚荣。

  “我们在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什么是世界上所有人都想要的东西?”我也曾思考过这样类似的问题。追求权利?财富?健康?正如书中老人所说:我们人类所要追求的东西,也不过是——爱、喜悦、和平。最终目的还是在追求喜悦与内心的和平。从书中我懂得快乐与喜悦是多么的不同。快乐是取决于外在的东西,一旦那个令你快乐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以后,你的快乐也随之消失了;而喜悦则不同,它是由内向外的绽放,从你内心深处油然而生,所以一旦你拥有了它,外界是夺不走的。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这一句让我印象深刻。“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所以我们必须时常检视自己的思想,挑战自己的信念。当我们不得不面对各种不好的事情时,产生的所有负面思想都只能让我们自己更狼狈而已。我们得想想,当我们将手指着别人批评的时候,又有几根手指对着我们自己呢?老人教导我们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学会臣服,因为任何程度、任何形式的抗拒都是徒劳无功的。而臣服往往会给你带来不可预见的好处,当你接纳当下,不徒然浪费力气去抗争的时候,事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你才发现原来的挣扎真的是白费力气。正因为你把能量充分关注于眼前的事物上,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更好的解决之道,帮助你脱离眼前的困境,或是你不喜欢的情境。“所以,破译情绪障碍最重要的是臣服”。

  “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得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怼或是心存恐惧。所以,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物。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你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的美好、而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我们应该学会把那些已经或即将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各种好的或不好的事件都当成上天送给我们的礼物,用心去体会、享受并臣服。时间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结果。

  世界上有太多的人在追求外在的、物质的东西,以寻求满足。“我们现在就像一群穴居人,在洞穴之中,为了抢夺火把而拼得你死我活,却不知道,只要走出洞外,我们就会有取之不尽的太阳能!”我们都未学会放下,做不到老人那般超然物外。但是,我们可以试着看淡一切、学会臣服、活在当下!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篇一直说想要找本书看看的,因为现在很多人的业余时间大多都浪费再手机上了,感觉自己也是其中之一,就找了一个毕业后就认识的好友,因为看到她这些年的变化和朋友圈经常发表的一些学习感悟,给朋友们推荐的很多自己已经看过不错的书籍,所以找她借来一两本我自己适合学习的书,她直接推荐了这本身心灵畅销书作家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自己对于身心灵修行课也不是很了解,但是她推荐的肯定也是值得我学习的。

  先看了作者寄语:在身体和心理层面,先从自己能够切实做到的一个好的小习惯开始,身体层面,比如饮食或运动;心理层面,每天检视今天是谁或什么事让你产生了负面情绪,然后向内探索原因。现在自己也是给自己每月每天定一个小目标,今天必须完成什么,必须达到什么结果。每个好的习惯一定要有意识地持续至少21天,才可能转化为潜意识中的习惯(自动化)。四月份开始坚持每周跑步,每天抽空把书读几章节,要求自己就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开始。

  本书是以主人公若菱与老者每次的见面谈话及寻找问题答案追溯来展开。从主人公生活工作中的迷茫,失落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再到解决问题、认同结果,回归真我的自然状态。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都是书中的主人公,每天也都会遇到生活工作中的不如意,书中有讲到能量作用及影响,比如坏脾气的坏心情的传播,观察者影响被观察者的小实验测试,引用书中的日本小学生的米饭实验,教室放三碗米饭,每天上学同学们对第一碗米饭说我爱你,你好好吃哦,第二碗完全没有任何关注,第三碗米饭得到的话语是:你丑死了,没人要理你。一个月后,第一碗米饭变黄色,发出酒香味儿,第二碗米饭黑色发臭,还长了霉菌,这就是无人理睬的悲哀,第三碗变黑发臭,稍好一点,因为至少有人理睬。这跟平常我们自己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是一样的,比如每天有人夸你今天看起来好精神,今天的妆容很漂亮,你会一天的心情都是超好的,看到什么也都感觉是美好的,但是每天被人说丑,笨,心情是沮丧的,看到什么也都是灰暗的阴天一样,长此以后,自然整个人都会被情绪影响,工作生活也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所有的人、事、物都式你自己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地反映你的内在。当外镜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看看自己哪个地方的旧伤又被碰触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

  我们都生活在自己思想观念的牢笼之中,却浑然不觉,想要走出自己的观念,你首先要看到自己的观念,而且你的观念是阻挡你进入自己内在和平、喜悦的唯一障碍。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12

  工作生活一段时间后,心灵亦需要慰藉。于是有空便会到图书馆闲逛,一年多前,无意间看见《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初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内心顿感新奇。于是工作闲暇间,我迫不及待的享读了这本书,开始了内在心灵成长的漫漫旅程。

  《遇见未知的自己》是台湾女作家张德芬的成功力作,是一本有关成长的小说。作者以其深入浅出的笔触揭示出了困扰人们的烦恼痛苦的深层的原因,以明暗双线结合的形式讲述了主人翁心灵成长的历程,以通俗易通、平实朴素的言辞解读了深刻的人生道理,品读《遇见未知的自己》,犹如搭乘上心灵成长的列车,达成身心灵的和谐统一。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天底下只有三种事:老天的事,自己的事,他人的事。所谓的三件事,不只是单纯的三件事,而是看问题的三种视角。老天的事指的是老天爷安排好的、人力无法改变的事实。对待这样的事,我们只能顺应自然、遵其规律,不与之抗衡,内心平和,要淡然悦纳。他人的事,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即使是自己的家人,那也是别人的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管好自己的事情,觉察自己的心声,修心养性,寻找内在的真我。管好自己的事情,看似是自私的,实则是大爱无私的。管好自己,包括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语言、行动、习惯等等,管好了自己就不会给别人添麻烦,就是爱别人,更是爱自己。管好自己的事情,才有能力去管别人的事。

  读完这本书,它告诉我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外面没有别人,所有外在的事物都是你内心投射的结果。所以,当你论断时,或许你只看到了片面。所有让外面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想法,和围绕这个事件所编造的故事。很多忧虑和焦躁都是自己编造的,把别人强加到自己的故事里,制造麻烦。有时候换个角度想一下,事情就会有另一个表情。如果非要编故事的话,为何不编一些美好的情节呢?让生命温馨一点吧。

  读完这本书,帮我重拾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遇见未知的自己》告诉我,生命的困顿转折是建立内在力量的最好时机。问题和困境不是来找你麻烦,而是来帮助你,帮助你找到你自己,帮助你内在成长,变成一个更接近你自己本质的人。而大部分的人碰到困境时,都有很多的埋怨、躲避、压抑,但真正有智慧的人会从中找到成长的契机。曾几何时,我掉进了脆弱的.泥潭,内心的能量被消耗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消极和抱怨。常常觉得自己很倒霉,怀才不遇,社会不公,《遇见未知的自己》在带我寻找真我的过程中让我更清楚的认识了自己,消极抱恨的我不是真正的我,真我应该是乐观向上、祥和快乐的我。于是我卸掉身上背负的消极的东西,努力获得心灵内在的力量,重拾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人一生追求的归纳起来只有几个字,那就是爱,喜悦,和平,真我,其他所有与些无关的都是生命的假象。在追求爱,喜悦,和平,真我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积蓄心灵内在的力量。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心灵更强大呢?

  “先要为发生在你身上的每一个事情都负起全责”,负起全责的意思不是说将错归到自己身上,而是说这件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我用什么方法做到最好。能够这样,就会一步步累积内在力量,成就所要做的事情,变成一个更开心的人。我们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让我们顺从生命的规律,在阅历中不断成长,汲取心灵内在的力量,活出一个身心灵合一的真我!

  读完这本书,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沐浴,让自己的身体得到良久的放松,让自己更好的定位,更好的焕发激情工作。

  在最好的时光,做想做的梦,去想去的地方,做最简单的自己……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13

  《遇见未知的自己》告诉我们,所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都是一个经过仔细包装的礼物。只要我们愿意面对他有点丑恶的包装,带着耐心和勇气一点点去拆开包装歌华,我们会惊喜地看到藏在里面的珍贵的'礼物。在这个物欲横流是世界咧,我们很多人都习惯带上很多面具,每时每刻都在不同变换着,最后失落了真是的自己。如果有这么一天,我们开始把目光慈宁宫外在世界渐渐转向内心世界是,我们会可悲地发现,其实我们很多人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横遭的事,我们都是自己惯性思维和情感的奴隶,它时时刻刻又无声无息地束缚着我们,让我们不得生活在快乐之中。想要快乐,首先要平静的接受生活中的不快乐,正式我们的不幸,学会“臣服”于不完美的事实,慢慢找到一条可以让自己喜悦的路,不在以前,只在当下。

  如果把这世上的事分为三种,大抵就是老天的事,他人的事,自己的事,在这个时代也许他们之间早没了明确的划分,并不单纯,但是不妨帮助我们形成看问题的三种角度。老天的事自然是人力无法改变的,我们只能顺应自然、遵循其规律吧,内心平和,不与之抗争做无用功。他人的事,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就是管好自己的事,包括察觉自己的心声、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语言、行动、思维,而且管好自己同时是不是也为别人省去了一部分麻烦呢。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14

  周末看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一本浅显易懂的书,并且很实用,这书拿在手里一口气看完,凌晨才睡去,今天的脸色居然还是那样的温顺,

  喜欢这本书,是因为,大多数人都会面临情绪的困扰,这本书里告诉了我们通向喜悦的途径,是喜悦不是简单的快乐,快乐是外向的索取,是有依托的,必须有外在的存在引起内心快乐,喜悦是真正内心能量的实现。通过心灵的修正,获得平和。

  我们的内心与外界被许多许多的不应该包裹着,习惯,角色扮演,自我保护,旁人的眼光,逃避,欺骗,其实这一切都是内心的映射,都是大脑给我们的信息,大脑筛选的.信息有多半以上是受潜意识影响的,支配行为的很多指令未必就是正确的,而我们都享受在这些指令下,随从这些指令。事实最大,所以要面对一切,接收一切发生的,每件你遇到的事情都是你必修的功课,磨练你,不要去压抑,要学会能量的转换,因为情绪会来,也会走,我体会了很多自己内心的磨练。都没有顺应。

  一直以来对很多事情,如果认为是不对的,就去排斥,不能接收别人的错误,更不能接受自己的错误,让自己内心有格局,从来都不是个温婉的人。曾经有段时间,自己无法接受现实,无法放弃现实,前进不得,后退不了,只有在事件中挨着,不接受发生的一切,一门心思的,追求自己内心的答案,其实那没有答案,像是面前有堵墙,非要穿越,后来无奈了,因为事件带来的困扰,让我无法再撑下去了,被周遭包围了,你无处可逃了,无奈心一横,就那样吧,放弃了所有外在眼光的标准,认为那都不重要,反而有解脱之感。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15

  《遇见未知的自己》告诉我们,人一生追求的归纳起来只有几个词,那就是爱、喜悦、和平和真我。在追求她们的`道路上最重要的是积蓄心灵的力量,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心灵更强大呢?张德芬说:“先要为发生在你身上的每一个事情都负起责任,负起责任的意思不是说将错归到自己身上,而是说这件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我用什么方法能做到最好。”你记住“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因为当你集中全力抗拒某件事情或某种情绪是,你就会聚焦在那上面,这样就会赋予它更多能量,负能量就更强大了。

  读这本书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就是学着去做一个内心有力量有张力的人,大概可以解释为遇到困到平静时,能够坦然与自己的负面情绪相处。苦难大家都有,只要是人,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内在的力量的强大可以让人们不再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