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读书心得

时间:2024-06-19 读书心得 我要投稿

渔父读书心得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渔父读书心得,欢迎阅读与收藏。

渔父读书心得

渔父读书心得1

  小学的时候就从课本里知道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通过一些学习,还知道了屈原不单单是一个诗人,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二十世纪中叶,他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只因从小过惯了端午节,听惯了对屈原的赞美,所以心中早就树立了屈原的高大美好的形象,他那种爱国,为明忠贞而投身汨罗江的情怀早已深深地震撼了我。虽被流放,但依旧保持自己高洁的节操,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足以证明。虽被流放,但依旧忧国忧民,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表达了他的爱国情。

  此时《渔夫》将屈原的正面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勾勒出一个在政治上遭受严重打击的诗人形象,反衬出诗人精神形象的高大。通过渔夫和屈原的对话,展开了思想交锋,把屈原的内心矛盾外化出来,真实地反映了屈原的思想,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追求。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江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使屈原洁身自爱,不同流合污的形象跃然纸上。

  有人说渔夫更加明智,能够做到与世推移,而屈原过于清高,是不为世俗所容的,投江而死是他的必然选择。然而,在我看来,不论屈原能否被那个时代所容纳,还是在当今时代能否生存,他的品质都是当时和现在所缺少的。正是因为像屈原这样的`人少之又少,所以被称为伟人。正是因为屈原的爱国情怀,才会有纪念屈原的端午节流传至今。正是因为屈原的品质是高尚的,才需要我们一直推崇和学习。那么相比那些当时能否被容纳,在当今是否可以生存这些物质上的讨论又算得了什么呢?

  即使屈原因为社会因素、时代因素投身汨罗江,但是能够在一个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时代做到保持本心,那么在我看来他的死是无憾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途也。屈原为人生追求而死,为祖国而死,这是多高的泰山也无法比拟的。一些人所谓的清高只是他的理想追求,只是他不肯随波逐流的形容词。

  如果非要说屈原在当今时代会是个失败者,但是我想说他会是未来的成功者。时代在进步,在未来我们需要更多像屈原一样有人生追求,并为之执着的群体。不要总是用时代的局限来掩盖屈原的闪光点,不要用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评价这个人的价值,我们应该看重这个人身上的品质精神。

  从这样的层面看来,屈原不愧是世界文化名人。

渔父读书心得2

  今年寒假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愿望的实现》,这本书是印度作家泰戈尔写的。

  这本书的内容是:苏巴有个非常调皮的儿子叫苏希,他常常搅的邻居不得安生,苏希不爱学习,常常装病不上学,苏巴知道苏希是假装生病不上学,苏巴便端了一大碗药给苏希喝,他不爱喝药,立马说:“我肚子好了,我去上学。”苏巴没有同意,硬是让苏希把药喝了,苏巴走出房门把门锁了起来,苏希在屋子里哭了一整天,他想:我要是能变成大人,就能随心所欲了。苏巴也在院子里想:小时候没好好学习,要是变回小时候,一定好好学习。他们的愿望被小仙女听到了,仙女帮他们实现了他们的愿望。

  第二天早上,他们发现愿望实现了,很高兴。可是苏希长成大人后并不快乐。苏巴变成小孩后,也不开心。俩人没有了快乐,又都想变回原来的样子。小仙女又听到了,又实现了他们的愿望。苏巴和苏希的快乐又回来了!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我们每个人要学会珍惜,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尽自己的能力把每件事做到最好,从小就要好好学习让自己的每天都过得充实快乐!

渔父读书心得3

  读书时老师没有过多的讲《渔父》只让我们背,里面的含义太深,只要背下来了,说将来会明白的。

  工作后,偶尔读到《渔父》还能朗朗入口;同事之间有时开玩笑也会来几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话无论是从谁的'口中说出,大家都会开心的笑着挖苦几句。又过了些年,当有人再说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时候,已经多了几份感叹,因为说这句话的人越来越少了。人到中年能说出这句话的人就更少了,大家都愿意做一个开心的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父看透了世间的纷纷扰扰,不回避,而是随遇而安,自适中保持自我人格的节操。

  在市场经济的时代,大家在按照渔父的话在做,这样不为过,渔父曰: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如果大家都坚守着人格之高标准,追求清白高洁的人格精神,不知道江河还能不能承载千千万万个屈子。

  现在读《渔父》有一种特别的感觉,世人皆浊,我也要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我也要哺其糟而歠其醨。哈哈。

渔父读书心得4

  读了这本书我喜欢的故事是〈愿望的实现〉,这个故事讲了老苏巴有个调皮的孩子叫小苏希,他经常搅的左邻右舍不得安宁。看又闯了!老苏巴正追在儿子身后,想抓住他狠狠的揍一顿可又抓不住。一个星期六,小苏希想逃学,他就装出肚子很难受的样子,老苏巴看到了儿子这样问他:“怎么了?”小苏希说:“我肚子疼的要命!”老苏巴让儿子在床上躺一天。烟火不让看了,连喜欢的`柠檬棒棒糖也不让吃了,还要给他吃了苦药。还没吃呢,他就说肚子不疼了。老苏巴不让,小苏希只好喝了,还被锁在家里。小苏希想变成爸爸,而老苏巴想变成儿子。这时愿望仙子听见了,并实现了他们发现真的变了,可是他们的生活也不一样了。他们都很尴尬,最后仙子又把他们变了回来。

  我明白了做人不能说谎,不让会自得其果,做孩子不要老想逃学,要学习该学的知识。

渔父读书心得5

  寒假里,我阅读了一本书,书名叫愿望的实现,这本书的作者是印度的泰戈尔。

  这本书讲的内容是:苏巴有个非常顽皮的儿子叫苏希,常常搅得邻居们不得安生,无奈苏巴的腿有风湿病,追不上跑得飞快的苏希。

  一个星期六的`早上,按常规要到下午两点才会放学,苏希不想上学,因为今天要考地理还有鲍斯家今天放烟花,一整天会很热闹,苏希就想装病不去上学,结果被苏巴识破了,苏巴给苏希吃他最怕的苦药,还把苏希锁在家里一整天。苏希哭了一整天,心想要是变成像父亲那么大多好啊,就可以为所欲为了,而苏巴也想小时候没好好念书,想回到童年。结果被路过的愿望仙子听到了,就给他俩互换了角色,但是两个人的角色换了后遇到更多的烦恼,苏希变成大人后不能爬树,不能游泳。苏巴变成孩子后不能抽烟,不想上学了。他们并不开心,又想变回来,愿望仙子又帮他们变回了自己。

  我从这个故事里认识到:做好自己,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要和别人攀比,认真学习,做一个好学生!

渔父读书心得6

  读过《红楼梦》以后,感觉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无异于《刘姥姥进大观园》了。刘姥姥进大观园时正是贾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鼎盛时期,而刘姥姥则凭着自己的花言巧语,把贾府上上下下哄得团团转,更加客观的披露了贾府的奢靡腐败之风。

  《红楼梦》最突出的艺术成就在于对众多人物成功的塑造,而每一个人物又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凤姐精明能干,办事有条有理,但一生作恶多端;贾母体贴周到,和蔼可亲;贾宝玉自由散漫,痴情重情;薛宝钗知书达礼,美丽大方……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内慧外秀、惹人怜爱、楚楚动人、多愁善感的林黛玉。

  她的美不仅体现在外在,而且还体现在才华横溢和具有浓郁的诗人气质。林黛玉有一张利害的`嘴,正如薛宝钗所说:“共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把世俗粗话撮其要,删其繁,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很多人认为,这是林黛玉“气量狭小”,“小肚鸡肠”的表现,但我觉得,这不过是林黛玉借机说出了事情的真相,道出了自己寄人篱下的感觉而已,更显示出她纯真、耿直的个性。

  鲁迅曾经说过:“读《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流言家看见了宫闱秘事……”而在我眼下,却看见了宝、黛、钗三人的婚姻悲剧,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族的腐朽……

  《红楼梦》包罗万象,生动的为我没们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真实面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历史的沉淀在吟唱:到书里去吧!《红楼梦》的精彩之处实在太多了,值得我们读百遍!

  读好书如饮甘露,文学巨著的魅力是言之不尽的,值得我们用心去体会!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渔父读书心得7

  如果五千年的文化成就是各有千秋的伟业,则《红楼梦》必是不赞一词,千秋万代的惊世巨著。

  如果色彩斑斓的文化阵地是一代伟人梦想的天堂,则《红楼梦》必是其中最耀眼的一方。

  如果历史遗留的文化巨著是大海里的浪涛,一浪高过一浪,则《红楼梦》必是浪涛的波峰,屹立在珠穆朗玛的顶峰,独现其风采,俯视其万物。

  《红楼梦》的横空出世,使千篇巨著都甘拜下风,俯首称臣。

  走进《红楼梦》,顷刻间大观园的大门为我们打开,使我们认识了温顺世故的袭人,出世孤高的妙玉,怯懦的迎春,忍气吞声的尤二姐,敢于反抗的尤三姐和晴雯,以及泼辣能干的探春。

  红楼一梦,写尽了大观园的来历和曾经繁盛的景象,也写尽了大观园里豆蔻年华的热烈,但在那个年代,“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造成了大观园里的重重悲剧:跳井而死的金钏,孤守青灯泥佛的惜春,含冤而死的可卿,青春守寡的李纨,被折磨至死的迎春,还有远嫁的探春……在封建社会的残害下,那一个个灵动鲜活的生命,那纯洁如雪善良的心灵,那如天使般的笑脸,无不让人为之叹息。

  而晴雯却是这重重悲剧的典型代表,她性格倔强,敢怒敢言,敢爱敢恨,她不卑躬屈膝,也绝不向封建势力低头。她说:“难道谁比谁高些……即使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气。”她谁都不愿奉承,也不想奉承,宁愿得罪别人,也不受窝囊气,可见她是多么的狂傲。

  抄检大观园时,在气势汹汹的势力面前,众人无不战战兢兢,俯首帖耳。唯晴雯不然,她“挽着头发,闯了进来,豁锒一声,将箱子打开,手提箱底,往地下一倒,箱里之物都被倒了出来。”这正显示了她对权势的蔑视,但也预示着她悲惨的结局。

  然而红楼梦的主旋律在于宝黛之间的'爱情故事。在大家的心目中,宝玉的形象简直坏透了,他被家长们看成是“不肖的孽障”、“混世魔王”。唯有和他从小一起长大,从不向他讲那些“混账话”的。

  在贾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刁剑严相逼”下生活的林黛玉,是她,也只有她,才是唯一的知己。社会相逼,使他们产生了爱的火花,而他们的爱情却是不被支持的,他们爱的越深,当时的社会也就会对他们伤害的越大,他们俩的弱小力量加之黛玉有病在身,怎能和社会力量相较量的。最终,他们的爱情被当时封建社会酿成悲剧,黛玉离开了大家。

  读完了《红楼梦》,仿佛走进了这座深宅大院,使我们把一切美景尽收眼底,开阔了眼界。我不得不拍手惊呼:“此书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

渔父读书心得8

  在那飘着秦风楚雨的泽畔,歌者屈原在踽踽而行,憔悴的脸上写满了愤怒孤独。当雨无情地打在你憔悴的身体上,你的心被忧愁撕裂,你接受了雨的最后洗礼——跳进永恒风景的姿态。

  面对追问,你仰天大笑:“举世皆渚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面对猜忌,你义正言辞: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然而你课曾知道,你潇洒地离开,并没有振聋发聩,人们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与其含恨离世,何不像渔父一样隐世避俗“侣鱼虾而友麋鹿”岂不快哉!勇往直前有着几多的执着;永不言弃有着几多的坚韧;知难而进有着几多的勇敢……然而,当我们的勇敢只为我们留下残缺的人生时,“一往无前”还剩下多少意义?所以我说,“适时知退”是一种超然的人生智慧。

  或许在你眼里,“退”意味着妥协和放弃,但事实上退并不是懦弱,而是对污浊的一种厌弃,对权势的无争,对心灵的坚守。

  退,是一种守住高洁的最美的姿态。

  司马迁就是最好的证明,因为替李陵说情,而触犯圣颜,引来最下等的刑罚——腐形。一个热血男儿的尊严霎时被打入万丈深渊。他也曾多次想要引决没世。

  然而父亲的遗言不断地提醒着他。他还不能死,正因为“恨私心有所不尽,恐鄙陋没世,文采不表于后。”所以即便“每念斯耻,汗发背沾衣”他仍不放弃,最终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变,是为了更好地接近目标。

  曾几何时,国人体弱,被外强讥笑为“东亚病夫”鲁迅孑然一身踏上异国求医之路。但后来他发现,医学再高明也只能救人的躯体,而就不了人的灵魂,于是他毅然弃医从文。他的话不是《狂人日记》,而是能穿透苍穹的《呐喊》,这一声震惊中外,使沉睡的中国在“四面楚歌”中咆哮,怒吼。

  孔子说,做事的最高标准是做对,而不是做好。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失去了朋友,却成就了军法,是最对;鲁智深野猪林救林冲,保住了朋友,却违背了法律,是能做好而非做对。

  渔父是个睿智的老人,除了这个词,我没有别的方式来形容他了,面对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的.回答是“淈其泥而扬其波,餔其糟而歠其醨。”自有一种怡然的心态,别人家的事,与我何干,我的日子照样还能过!

  “何故深思高举?”想这么多干吗呢?身在这乱世中,即使有天大的抱负,又能怎样?

  还是将力气花在自己身上吧。虽说这样的想法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有点“不思进取”之感,但也不失为在学***下手足无措时的最准选择。将自己的小日子过好点,将目前能抓的一分一秒抓下,这是比较现实的,若真要我们都去想未来的工作,(可能)将遇的挫折,我怕没几个人能斗志昂扬,早瘪了。

  难得的是他“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独到理解。

  所以,当我们不顺时,应该多想想渔父的话,清者可濯缨,浊者可濯足。清乃顺境,浊乃逆境。顺境中我们不要骄傲,逆境中我们不要失志。

  不管是什么情况,不管是什么职位,只要做好本职工作,为祖国和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这也许就是渔父安慰屈原的用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