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4-06-12 读书心得 我要投稿

幼儿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精选)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精选)

幼儿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1

  《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是说出我们幼教姐妹的心声的一本好书,第一块内容:向孩子张开你的怀抱,第二块内容:让孩子爱我们,第三块内容:听孩子的话,第四块内容:挤一点儿时间来反思,第五块内容:做一个有协调能力的班主任,第六块内容:理解家长对孩子的爱,第七块内容:像热爱工作一样热爱生活。

  以前接触过的学前教育类书籍,不是内容复杂深奥,就是有点纸上谈兵的感觉,但是这本书却是幼儿教师们深受老师们喜爱。但对教师的知识能力提升与发展帮助不大,甚至有可能束缚了幼儿教师的创新和反思的动力,出现了照搬照抄的局限性。《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是一本介于这纯理论类读物和纯实用类读物两者之间的学前教育类书籍,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有益,更切合其需要。以“建议”的形式让老师们感到亲切可读,能引起幼儿教师的共鸣,充实幼儿教师的知识面。内容涵盖了幼儿教师的方方面面,详尽而又不拖沓。

  我读了这本书后感触很深,我做幼儿教师已经有许多年了,自认为从事幼教行业这么久了,对如何做一个让孩子喜欢让家长放心的幼儿教师,已经不用再去阅读书籍也能详细回答了。但这本书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学习是无止境的,不管哪个行业你的经验再丰富,也要不断的学习和充电。这本书让我最喜欢的内容是向孩子张开你的怀抱,做一个孩子眼中最美丽的老师,幼儿教师的一切也应该是美丽的'。如何做一名孩子眼中美丽的幼儿教师呢,暂且不管你的外貌美不美,不管你的年龄有多大,只要你塑造一个完美的教师形象,你就是一个美丽的老师。教师的形象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无不具有教育性,在与幼儿接触的过程中,对其产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幼儿也通过与教师的接触,从细节中学到很多东西,幼儿教师不仅要仪表美,还要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当旁人在寻求周围美的事物时,其实幼儿教师就是一道实实在在的美丽的风景线。

  前几天,我在《幼儿教育》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每个幼儿都是教师的宝贝”,我深受感动。

  “爱孩子,真诚对待每一个孩子”这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能否真诚对待每一个幼儿,并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有些幼儿聪明、漂亮、干净,很讨老师的喜欢;有些幼儿调皮、穿戴不整洁,不讨老师喜欢。但是不管孩子怎么样,作为老师都要一视同仁。

  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幼儿教师不仅要具有知识与能力的素质,更应该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作为一个幼儿教师,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首先要具备的是什么?可能有人会说:是扎实的基本功,但我觉得更应该具备的是强烈的责任心和对幼儿的“爱”,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爱”,一切都无从做起。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就应该对孩子负责。我们应该用“爱满人间”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位幼儿,对幼儿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像对待自己的眼睛一般呵护他们,像对待自己的杰作一般欣赏他们,让每个孩子在真诚的关爱中健康成长!

  来到幼儿园工作已有三个多月了,但是依然记得来到幼儿园第一天的情景,看到一群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一张张好奇的小脸,我甚至有点不知所措。所幸的是,我遇上了这么多好的领导、好的搭班老师。正是她们,给了我帮助和鼓励,让我学到了许多道理,知道了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心。

  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我愿用自己的双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幼儿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2

  《教师应该做到的和能够做到的》这是一本由美国琳达·达林—哈蒙德,和约翰·布兰斯福德共同撰写的教育专著。它是美国中教师指定教材。

  序言中说到:从前,教师只需要培养少数精英去从事脑力,而现在却要培养几乎所有的去进行过去只有少数精英才从事的高级思维活动,完成出色的业绩。这也说明了现在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读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作为一个教师,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不仅了一些理念,同时我也对自己提出了要求:

  责任心是做好的必备要素,要把幼儿园教师当作事业来做,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竭尽全力把幼教工作做好。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熟悉每一个幼儿的化特点,明白他们的.需求,客观认知他们身上的优点和缺点。幼儿教师要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任何一个,要公平公正。

  幼儿教师只有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孩子,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者。不含有爱的教育是没有效的教育。

  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伙伴,家长和幼儿教师要共同携起手来,一起做好育儿工作。幼儿园应该本着尊重家长、与家长合作的原则和态度开展工作。

  综上所述,遵循了教师应该做到的就能够做到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就是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肯定并尊重每一位幼儿,鼓励他们向上,做正向引导,还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做好家长各方面的工作,常保一颗爱心和耐心,以身作则,立,铸师魂,练师功,树师表,将爱和责任集于一身,做一名孩子喜欢的幼儿园教师。

幼儿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3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知责任重大。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教导,而教师的专业素养则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近期,我阅读了《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这本书,深感其内容对我的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书中的`案例让我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因此,我们应当更加关注孩子们的需求,用心去倾听、理解和引导他们。

  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教育实践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有时候过于追求教学进度,忽略了孩子们的理解能力;有时对待孩子的态度不够耐心,缺乏足够的关心和关注。这些都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反思和改进。

  总之,通过这次阅读,我对幼儿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细节,用心去教育每一个孩子,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幼儿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4

  近期在读《托幼机构制订带量食谱食用手册》这本书,学习到2~3岁是幼儿生长发育快速增长期,正从乳类饮食过渡到咀嚼饮食,但这时期幼儿咀嚼能力不足,消化功能尚未完全成熟。4~6岁幼儿体格生长速度略减慢,但仍处于较快水平,各器官持续发育并趋于成熟。这阶段幼儿的膳食结构开始接近成人,但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又高于成人。

  因此,我园为这两个年龄段的幼儿科学制订食谱,保证膳食平衡,并注意食物的加工烹饪方法,照顾幼儿年龄特点。这两个年龄段幼儿的运动和语言技能快速发展,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模仿性,是幼儿园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好时机。通过对这本书认真反复的阅读学习,了解在定期的儿童的生长速度和健康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带量食谱的制订,为我园幼儿提供合理的营养膳食,养成幼儿的良好饮食行为习惯,为幼儿早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5

  有人说,孩子是从另一个星球来的“生物”。他们时刻处在自己的频道,成人难以进入,所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就尤其重要。观察是幼儿教师走进孩子心灵的主要手段,是教师分析孩子行为背后原因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幼儿教师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

  这本书用清晰的文字和准确生动的事例,细致入微地将对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全方位地展示出来。从具体的心理学、行为学概念到复杂的理论观点,再到观察记录的具体步骤和实施方法。我仔细研读后,对书中实验得出的结论与工作经历中的感受产生了深深的共鸣。我的实践也有了理论的指引。

  “教师不读书、不学习怎么成长,怎么教育孩子?”是啊,孩子需要学习,我们老师更需要学习。要给孩子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孩子是发展中的人,我们教师要用自己专业的知识和方法观察孩子,以孩子为中心,真正成为孩子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与孩子共同体验成长的快乐。

  我们读书时需要三心:耐心、用心、静心。第一是耐心,我们观察孩子时候,就应该停下一切,用眼睛注视孩子,用温和的语言和孩子交流,而且要像对待朋友一样。第二是用心,我们对待孩子时要接受孩子的一切情绪,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孩子是主导者,教师是引导者。第三是静心,对于孩子的行为要直接询问、换位思考、帮其理清问题。看懂并看透每个孩子行为背后的意义,教师可以从孩子的行为中,分析出许多信息。这也是教师自我成长、能力提升的一个过程。

  学会观察,才能读懂孩子!

幼儿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6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知阅读对于教育的重要性。近期,我阅读了一本名为《儿童心理学》的书籍,让我对幼儿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让我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有着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行为习惯。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以便更好地指导他们。

  此外,书中还强调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游戏是孩子们自然的学习方式,通过游戏,孩子们可以更好地探索世界、发展想象力。因此,教师应该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让他们在游戏中自由探索、学习和成长。

  总之,阅读《儿童心理学》让我受益匪浅。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孩子们的个性和创造力。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与智慧的学习环境。

幼儿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7

  本月我看了《看得见儿童,找得到课程》一书,这本书通过具体事例的方式向读者阐述“活教育”的教育观点。翻开书的第一页便写着醒目的一行标题:“活教育”的灵魂是追随儿童的心灵。我国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的“活教育”思想,我在上学时就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本书呈现的课程故事真正做到了追随儿童的心灵,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注重儿童的天性,关注儿童的生活。

  结合自己的工作,我深刻理解到: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成长中的小花,由于生长环境、种类的不同,生长速度、开花时间也截然不同,如果我们能耐心培养,充分发挥儿童的学习能动性,终有一天会看到美丽的花朵绽放。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教育的高境界。可是,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地呢?

  书中向我们介绍了儿童生长与发展的特点“活教育”理论。陈鹤琴先生认为传统的“死教育”只会让孩子死读书本,而“活教育”就是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死教书”的方法,以“大自然”为活教材,冲破幼儿园这一狭小的天地,让孩子到自然和社会中去学习。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尽量让幼儿多参与,多动手。幼儿自己动手,就可以得到肌肉运动的快感。自己动手即“做”,做了就与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就会得到直接的经验,就知道做事的困难、认识事物的本质。

  由于时间原因只研读了本书的一小部分内容,但读到个人比较喜欢的一句话:“他们看得见儿童,他们看得见儿童闪亮的目光,他们看见儿童时眼里也会闪着亮光。”作为一名教师,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我们不仅仅是一名引导者,也是一名观察者,通过我们的观察,看见了孩子们的一举一动,但不一定都看见了孩子的“学习”。我们要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兴趣,基于孩子的兴趣支持他们进一步思考,真正地关注孩子的生活、关注自己的生活,与孩子共同生活、共同成长。

幼儿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8

  《儿童心理学》这本书由资深儿童心理学家撰写,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学习,我更加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明白了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

  阅读过程中,我被书中的案例和理论所吸引。我意识到,要成为一位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仅要关注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只有真正了解孩子们的内心需求,才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关怀。

  总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对幼儿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为孩子们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幼儿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9

  阅读完《看的见儿童,找得到课程》这本书,我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学做合一”有了更深理解。

  “幼儿园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充实幼儿的生活,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幼儿园课程就应切实关注幼儿的生活,幼儿的生活是幼儿园课程的基础,只有在那种关注幼儿生活、为了幼儿生活的课程中,幼儿才可能快乐、充实并感受挑战,才能真正享受幸福的童年。”这些都是书中的原话,生活化课程设计的核心任务就是让幼儿做什么,教师的教学设计首先就应关注的是幼儿想做的、能够做的',然后才是教师为其能够做什么。

  幼儿就是在做什么的过程中获得经验,得到发展的。幼儿的做包括观察、探索、发现、表达、交往、欣赏等活动。要让幼儿主动地学习,充分的发挥主体性。张雪门指出:“经验不是特殊的东西,经验是和环境相接触而来的。”陈鹤琴指出的活经验的观点就是指幼儿园课程是现实的,要向社会生活、民情风俗和自然物学习,引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和体会。在幼儿园的教学中,从小朋友的绘画、手工、搭建积木等活动中就可以看到他的已有知识经验,兴趣。

  儿童的表演区室、儿童博物馆、图书馆、科学发现室、民间工艺坊、饲养区、微型社区、炊事区、种植园地等,无不是在强调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学做合一这一观点。

幼儿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10

  最近,读了《老师,你在听吗?》这本书,这一书是出自美国。美国五岁的安东尼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有两只眼睛,那为什么只看到一个东西?”可见幼儿的求知欲并不局限与幼儿园里所教的课程,他们并不是都对课堂活动感兴趣。美国自由、开放的幼儿园都尚且不能给幼儿的好奇心提供支持,无法使幼儿从幼儿园的经验中有所收获、产生兴奋感。我们中国的幼儿园更不用说了。

  《老师你在听吗》书中谈到孩子的自发型对话。自发型对话可以在任何时间发生,只要你给孩子时间去谈话,读到这里我深有体会,想到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件小事例。一次在堂课中,发现小A和小B小朋友在悄悄讲话,小A讲的很投入,有时甚至忘记观察老师。小B听的很认真,还不时的微笑表示对小A的话题很感兴趣。课后我将两个孩子叫到身边,问起了课堂中他们聊的话题,小A在介绍自己昨晚新买的恐龙玩具,并邀请小B去他家一起玩。这是孩子们在交流自己的生活趣事,忽然我感到是不是我给孩子这样自由交流的时间太少了呢。每天各个活动安排很紧凑,每个活动都有一定的常规纪律,也许真该找个时间让孩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真正去自主交流。于是我灵机一动,在课前挤出十分钟给孩子自由交谈,渐渐我发现孩子们上课随意聊天的现象少了,孩子们的关系密切了,交际范围也广了。在这种自由谈话中老师可以是一个观察者与倾听者,尽量不去打扰到孩子们的谈话,孩子们会在这种自发型的谈话中成长。

  另外让我感兴趣的是这本书中谈到关于课堂中的谈话部分细节。书中说到很多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属于让孩子“猜测老师想法”的问题。老师如果不喜欢这个答案会让孩子继续回答直到满意为止或者是稍微改变之后再提问,孩子在这个提问中是被动的。回想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同样出现过类似的问题,有时我的处理方式也会比较急躁不是很妥善。当一个孩子回答老师的问题不是老师所要的答案,也许会有两个现象发生,一个是老师终止了他的回答,另一个可能是他的答案没有得到老师的回应被忽略掉了。其实这两种情况都会让孩子比较沮丧,表现欲望减弱,也有可能发生更严重的事情就是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现在反思起来我想我们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表达的空间,提问也多提发散性的问题,答案不要单一,让孩子在各种观点的碰撞下产生智慧的火花。

  读完整本书还是思绪万千,一下子感慨良多。老师怎么可能去发现孩子是如何看待认识世界的呢?怎么可能与孩子一起探索他们的生活与成长的世界呢?怎么可能帮助孩子建构他们自己的学习生活呢?这么多的问题围绕着我,我想答案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倾听与支持,让孩子获得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与情绪情感。我想说:亲爱的孩子,老师会听你说,听你说你的故事,你的梦想,你的成长…

  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幼儿的一日生活都是安排得非常紧凑的,一个环节紧接着又一个环节。刚开展完一个活动,又得马上准备开展下一个活动了,连气都不喘一口。老师往往连喝一口水、上个洗手间的时间都得控制好,控制不好便避不了会出事。“老师,你在听吗?”哪能仔细倾听幼儿的话?

  如果幼儿园的活动节奏没有那么紧张,如果老师中午能有一点休息时间,不用因繁琐的事情而从早上直落到傍晚,傍晚又把工作间搬回家持续到深夜,第二天天刚亮又拖着疲惫的身躯去上班……刚吃完早餐便就要带幼儿跳剧烈的晨间操,每天都只能处于带病状态地强作欢笑,试问哪有心思去仔细听幼儿说。《幼儿园指导纲要》中说到的以幼儿为主导,大家都知道。只是无暇顾及罢了,真是力不从心。

  但愿能使老师精力充沛、能让老师腾出时间仔细倾听,能使安东尼们对课堂感兴趣的幼儿园早日出现,使安东尼们能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探索事物的好奇心。

  书中第四章“促进对话”中有这么两句“好的老师是你能够向他提问,并不以此为耻。”“当我们有重要的事情而开班会时,她总是倾听,而且她问的正是我们所想的问题。”说明了创设对话的学习环境非常重要,教师的有效的对话能够丰富、激发幼儿的思维。“提问”是促进对话的有效工具,提问可以引出有创造性的想法,可以揭示儿童的想法,而不是加强教师已有的思想或检验儿童习得了多少知识。所以教师的提问应该是开放式的,它可以得到一个很长的或多样化的答案,包含丰富的观点和想法。封闭的问题只有唯一正确的答案。“猜测老师的想法是什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开放式提问,怎么样才能提出开放式的问题?这是我们真正关心的问题。以下几个开放性问题,是在观摩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整理分析教师的典型提问的基础上得来的,与大家共享。

  一、关于这个问题你知道什么?

  教学从哪里开始?教师最先了解清楚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是什么,关于目前的.教学内容幼儿到底了解了多少,即幼儿的已有经验。力求了解幼儿的原有知识经验、能力状况,以确定教学的起点、目标。

  二、通过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这一开放式提问的前提,就是让幼儿经历发现的全过程。教师要非常关注幼儿的点滴发现,与幼儿一担分享发现的欣喜;注重同伴之间发现后的交流,通过交流去帮助幼儿思考梳理在活动中的发现、发现的方法、碰到的问题,把幼儿原本的无意活动引向有意活动,增加活动的计划性,提升思维的质量。

  三、你还有什么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要问大家?

  儿童站在自己的思维水平和立场提出的问题,在成人看来是幼稚可笑或不可理解的,但在同伴中却很能引起共鸣。因为他们生活在同一世界中,使用相同的思维和语言表述方式。同伴之间的问题解答,也最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儿童在提问和同伴回答这一过程中,学习着同伴提问、回答的技巧,也分享着同伴的经验。

  四、你还想了解什么?

  集体教学应该是让孩子带着问题进来,带着更多的问题离去。幼儿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尝试着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进而激发起对周围世界更加关注的兴趣。

幼儿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11

  近日读了《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中的《备课新思维》一书,心中有很多感想,现想与大家同分享。备课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很重要,撇开学生因素,一个教师一节课活动的成败就在于备课是否成功。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各领域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帮助幼儿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明确和协调的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全面体现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并常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等等。对于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应认真参加,吸取各项经验,丰富自己理论知识。

  在新课程理念中提出: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实践中全面贯彻改革精神,让每位学生都有其“个性”发展,每个人的优点各有不同,应针对每位幼儿的性格特点,年龄特征来因材施教。这些都是我们在备课时必须要考虑的,只有这样考虑幼儿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比如说:大班的语言活动看图讲述《一只袜子》,这是一节看图讲述活动,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我们要求孩子能够完整地讲述故事的内容,并注意到细节部分,这也是考虑到大班幼儿要重点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能连贯的表达自己所看的图片等。因每个幼儿的能力各有差异,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幼儿希望他不仅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还需丰富故事的内容,说出好听的词语。这部分的幼儿我们在备课时就要用鼓励的语言去让她们自己发现图书细小的部分,给予较少的指导语;而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则需要她能够连贯的说出故事内容即可。备课时老师要给予多点指导语言。

  其次在教学目标上也应体现“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知识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相互渗透,从而促进学校教育中心的转移,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到日常的教育过程中。课程标准关注幼儿的兴趣与经验,精选幼儿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

  现在幼儿的数学活动与幼儿的生活密不可分,如大班的10以内的减法运算,老师在备课时会考虑到利用幼儿的生活经验,设计一个超市的场景,每人手上有10元钱,超市里的商品都有明确的标价,“我拿10元钱去买2块钱的橡皮,我还剩下多少钱?同时转换成减法运算就是10-2=8”等等,这样的活动形式不仅提高了活动的有趣性,也将繁琐的`数学活动变得简单化,让幼儿更有兴趣去主动地学。

  最后我想谈谈我对教学设计的几点看法,针对新课标的理念,我认为自学辅导模式、问题教学模式,“探究--发现”模式等等都是能够体现其特点的,向幼儿高效的传授人类积累下来的各类知识是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事实上,课堂教学室一个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的过程,它受学科的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对象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而不可能用统一的超越特点的教学情景的模式来套用所有的教学过程,尤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理念。

  备课对于任何一位教师都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教学活动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环节,只有做好它,才能上好课,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以上是我的一些感想,有许多不足,请谅解。

幼儿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12

  《幼儿教育观新论》是一本记载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行为往来的书籍。书中以案例的形式记载了若干个师幼互动行为,虞教授用35张图表将研究的成果以数据的形式给我们展现了孩子在对人、对事所持的各种内在的尺度,寄予的各种期望、企盼、要求等,呈现了孩子的内心世界。

  本书从儿童观、教育观、活动观、课程观、环境观、生活观、游戏观、知识观、教师观和评价观十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地论述与讲解。主要阐述了幼儿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和这些问题在现代的新发展,对于教师重新认识幼儿教育基本问题,改变教育的观念的方法,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帮助。

  新《纲要》提出: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师与幼儿游戏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幼儿游戏中扮演着许多角色,从时间的规划,到环境的创设,到行为的观察、活动的指导,无不体现了教师的支持与参与。

  读了这本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七章“游戏观”,不仅个别小案例是我们工作生活中常常出现的问题,还提供了游戏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我仔细阅读着每一字每一句,从中获得些对自己有利或有帮助的信息和经验。

  书中的第七章第三节“幼儿园游戏情境创设与观察指导”的阐述内容令我感触颇深。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观察者、记录者,更重要的还应该是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参与者和引导者。

  该章节中重点讲解了对幼儿游戏的观察与指导,出了三种最常见的观察记录游戏的方法:整体扫描法、定点观察法、个人追踪法,通过各类记录表和观察实例,对幼儿游戏中教师的参与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指导。作者用了一些发生在幼儿园的真实的师幼互动案例,描述性的记录了孩子的几多欢乐、几多愁!走进教师与幼儿的现实生活场域,走进了他们进行行为往来的一个又一个的微小空间。在这些案例中孩子们具有独特的内在尺度、动机、意愿、需要与冲动,以及老师是如何去了解孩子的需要、知道他们的思想,把握好与幼儿互动的`节奏,运用恰当的方法介入、指导等等。作者以关注者的身份对师幼互动行为发表种种先见,以白描的手法展现师幼互动行为的现实所在。

  我将书中感悟到的见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幼儿园游戏中也摸索出了五种促进师生互动的方法:拟人法、情景再现法、抛砖引玉法、媒体辅助法、问题设疑法。

  如:巧用“拟人法”,游戏时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赋予小木偶、玩具小动物等以人的口吻,引出交流话题的一种方法。运用拟人化的教育,将抽象的道理说得简单,通俗易懂,复杂的说教变得形象,易于幼儿接受和认可,其效果远比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的多。此方法特别适合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可以在短时间内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进而激起幼儿与“小动物”一起说说、做做的愿望,师生间的互动自然产生了。

  再如利用“情景再现法”,这是一种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场景,以引起幼儿一定的情感体验,参与游戏分享讨论的方法。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我觉得情景再现的方法还是比较适合的。情景再现法的使用是让幼儿在一种直观、积极、愉快的情绪下参与分享讨论,有情感的参与,幼儿自然会投入这样的情境中,与教师的互动讨论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几种方法各有千秋,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指导幼儿进行自主性游戏,既可单独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结合使用。

  以上是我在粗浅的翻阅这本书后的一点体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还将再细读书中的许多案例,感知它深刻的涵义,体会身临现场与孩子发生的一切……相信通过我进一步细致地观察、全面的了解,在实践中真正体会到与孩子平等互动的快乐,定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工作之余,捧读一本自己所喜爱的书是一种最美好、最温馨的休息方式。并非因为缘自那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才读书,只为从中寻求一份心灵的宁静,感受书中作者所抒发的情怀。

  自从园里开展了“五个一”读书活动以来全园上下掀起了读书热,大到名著、小到诗歌,每读一本书,都为自己的精神世界注入了新的营养,丰富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在唐诗宋词中可感受那纯正的古风古韵,体味作者那种怀才不遇,志向高洁的清高,看一本世界名著,时常也被作者那近乎完美无暇的塑造方式所感叹。

  《幼儿教育》这一杂志也是我在工作中最得力得助手。从“研究与探索”中学习到先进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从“经验荟萃”中吸收先进经验,为我所用;从“保育与健康”中体会如何使孩子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灵。

  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更是一种提高自我的途径,也许你不曾感到,那小小的一本书中蕴涵着多么强大丰富的营养,滋补着你的精神世界,让你的知识层次渐渐增高,总之,我会诊视我读的每一本书。

幼儿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13

  《童年的秘密》一书,我认识到童年时期作为人生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时期,除了关注生理的`发展外,还需重视幼儿的心理发展,因为幼儿在这一时期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形成个性。蒙台梭利主张的教育方法有三个重要的特征:一是对环境作用的强调;二是对教师作用的极大关注和讨论;三是对儿童人格的尊重。这种教育方法注重以儿童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中心,提供机会并创造条件让他们可以自我学习,并自由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

幼儿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14

  读了《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之后,才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对幼儿的生活并不是很了解。读过此书之后我感受颇深。我们经常认为,用成人世界的法则去教导孩子就是正确的。而我们并没有发现,是我们有意识的闯入了他们的世界,破坏了儿童世界的'法则。其实,闯入幼儿和谐世界的我们所做的并不是按照日常规律和相关法律教导幼儿要怎样做,而是要认真了解孩子的世界、读懂他们的内心。当孩子能够安心、放心的敞开心扉接纳你的时候,你才能和他们成为真正的朋友。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耐心引导幼儿,家长要支持配合老师工作,真正做到家园共育,为孩子顺利度过敏感期搭好教育的桥梁,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儿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15

  一日活动是幼儿在幼儿园一天的全部经验,是为满足幼儿生命成长的需要所开展的一切活动。而细节对于幼儿园一日活动意义大,幼儿的学习中蕴含细节,游戏活动少不了细节,幼儿的生活管理更离不开开细节,一个个细节构成了教育的整体。

  每一个教育细节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促进也偶学习与发展的契机,能否发现细节、捕捉细节、解读细节、挖掘细节,并在细节中找到支持、引导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机会,提高一日活动的品质,直接考量教师的专业水准,折射出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智慧与品质。有质量的一日活动,必然离不开许多精彩的教育细节。

  关注细节,就是关注幼儿追求细节就是追求品质。在阅读第一章“伸出你的手——快乐的一天开始啦”后对晨间活动中来园问好、察言观色、来园记录、谈话等各个细节有了深一步的理解,知道晨间来园活动中有很多容易忽视的细节一定要关注。虽然其中的一些做法平时也在做,但本书把幼儿來园活动中一些琐碎的细节进行了有条理、系统地分析总结,并通过个个典型的案例,把幼儿來园的情况生动地再现在阅读者的眼前。

  在阅读本书后,深刻体会到早晨的问好对于幼儿来说尤为重要,幼儿情绪不稳定,对家人有很强的依赖。而他们在幼儿园美好的一天是从他们来园开始的,來园接待虽然只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一个小环节,却是他们离开熟悉的家人、转换交往对象和生活环境的'典型时刻,是幼儿一日愉悦情绪开启的重要时机。不同性格特点的幼儿在來园时会有不同的表现,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个性特点、情绪表现,采用不同的问好方式和幼儿进行互动交流,帮助幼儿调整情绪状态,以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后续的活动之中。

  比如外向的幼儿,应给子热情回应的同时,更需要用动作、语言等进行暗示、引导,帮助其稳定情绪,明确后续活动的指向,并提示其注意活动规则。对于几天没上幼儿园、情绪有些不稳定的幼儿,应给子更多的热情,借助拥抱、悄悄话等比较亲密的方式快速拉近与幼儿的距离。对于慢热型的幼儿,更需要一个温暖、宽松的环境,以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教师应给子更多的关爱、细致的照顾和交流,主动地抱一抱、亲一亲孩子,以建立亲密的、可信任的关系,还可选择孩子感兴趣的食物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发他们与教师进一步自由、愉快地交流。在此基础上,再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主动和老师、同伴问早问好,积极、愉悦地参加活动。

  让我们从每一天和孩子的第一句话、第一个微笑开始,春风润物般地走进他们的心灵,酒下阳光和温暖,共同开启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