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征精神代代传》有感

时间:2024-01-16 作者:心灵的港湾 读书心得 我要投稿我要下载

读《长征精神代代传》有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体会,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长征精神代代传》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长征精神代代传》有感 篇1

  今年,是长征胜利七十周年。长征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座巍巍丰碑。七十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跨越千山万水,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

  在长征的行列里,有年过半百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有稚气味脱的红小鬼。说起这些“红小鬼”都是年龄在11岁到16岁之间的少年,看到这两个数字,我的心不禁一震,他们那么小就要参加长征,就要跨越千山万水,就要历尽想也想不到的艰难险阻,是多么不容易呀!再想想我们现代的青少年,每天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生活幸福得不得了,爸爸、妈妈把我们呵护得像温室里的小花一样,不让我们面临风雨的袭击,更不会让我们因缺少养料而枯萎。殊不知,我们缺少的正是“红小鬼”们不怕困难,遇到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啊!

  当我读到“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个篇章时,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红军长征共翻越9座雪山(其中5座终年积雪)。当红军翻越第一座雪山,也是最大的一座雪山——夹金山时,历尽了重重磨难。

  1935年6月初,红军开始翻越主峰,海拔4900多米的夹金山。夹金山被当地百姓叫做“神山”,意思是说,除了神仙,连鸟儿也飞不过去。山顶直插云霄,气候变幻万千,刚才还在晴空万里,一会儿却又狂风吼叫,雪花飘飘,有时还会下鸡蛋大的冰雹。狂风夹着冰雹打在红军战士单薄的衣衫上,像刀割一样。越往上走,空气越稀薄,憋得人脸发青,浑身无力,但又不敢歇下来,因为一位位红军战士“歇下来”后就再也没有爬起来。

  但是除了神仙,连鸟儿也飞不过去的大雪山,红军战士却将它踩在脚下。多少次,一个个红军战士都知道他们选择的是一条只能向前、没有退路的道路。如果退却了,他们的父母、兄弟、孩子将陷入更深重的苦难;如果退却了,他们的同志已经流过的血就白流了;如果退却了,他们刚刚燃烧起的理想将随着生命的消失而破灭。是什么在支持着他们,是什么让他们这样坚定不移、不屈不饶?那就是理想,就是信念。

  谈到理想与信念,我脑海中不禁闪现出经常在街头闲逛,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年轻人,他们的理想与信念又是什么,他们了解长征吗?懂得长征精神吗?这时,心底有个坚定的声音告诉我: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是最崇高的理想!

  青少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相信走进21世纪的中国青少年,一定能够接过前辈长征的火炬,承传伟大的长征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谱写出更加壮美的诗篇!

  读《长征精神代代传》有感 篇2

  为了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使我们了解长征精神,让长征精神代代传下去,学校特发给我们《代征精神代代传》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分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历史的英勇足迹;第二部分讲的是:向着光明跋涉;第三部分讲:在路上——我们的长征。

  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是中国革命史上伟大的创举,也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老前辈们在长征的辛苦是我们现在的“小太阳”所想象不到的,他们有的比我的年龄还小,却能忍受饥饿的煎熬、长途跋涉艰辛,有的甚至饿死在路上,使我落泪。但想起他们的所做的`一切,又感到无比的自豪。

  读后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使我感受到很长征精神的伟大和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了解为我们大家要发扬老一辈人的万众一心、团结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我们一定能接过前辈们的长征火炬,让伟大的精神一代一代相传下去。

  读《长征精神代代传》有感 篇3

  今天我读了《长征精神代代传》这本书,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给了我深刻印象。他们的武器只有普通的步枪,甚至是大刀,而敌人却拥有飞机、大炮……但他们却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红军们虽然武器装备简陋,但却懂得智取。在占领遵义城的过程中,他们乔装成败退的敌军,巧妙地喊开遵义城门,解放了遵义城。

  在长征中,红军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人民群众的财产秋毫无犯,和人民群众建立了血肉相连的深厚的感情。红军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帮助穷苦人民翻身解放。群众把红军视为自己的子弟兵,帮助红军战士解决了许多困难。强渡大渡河时,船工们冒着枪林弹雨,一桨连一桨地拼命划着,把红军勇士们送到对岸。每到一个地方,红军战士们就受到人民群众夹道欢送,红军衣着薄弱,群众纷纷把好房子腾给红军,把厚实的被子让给红军,并主动为红军做饭、烧水。我们的红军战士也争着为群众做事,真是军民一家人啊!

  最使我惊奇的是,在红军队伍里活泼着一批十多岁的少年,他们的年龄比我们大不了多少,但他们却胸怀远大的革命理想,投身于剧烈的战争,每样事情都参加,他们总是愉快而乐观,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想一想他们,我们的学习条件该是多么好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这些英勇的革命前辈,为了中华民族的危亡,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他们永远值得我们敬仰,我们永远思念他们。

  今天,我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读书,生活得非常幸福,这幸福是千千万万英勇的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来之不易。我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平时在生活上对我们非常关心,许多事情都不需要我们亲自动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以至于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例如挑吃穿啦,乱花钱啦,父母不容许我们的要求就乱发脾气啦,读了英雄们的故事,我觉得真不应该。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从小立志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立者和接班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学习上,生活上,要发扬红军战士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努力学习,张大报效祖国。

  读《长征精神代代传》有感 篇4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听着这首《过雪山草地》,我的心又一次被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占据了。是啊,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人类历史上的英雄史诗,是每个中国人都引以为傲的。如果说长征是“红色之旅”,那么红军战士们就是一枝枝傲雪的红梅,一片丹心向阳开。

  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四渡赤水,飞跃大渡河,过湘江,金沙江;翻雪山,过草地,突破敌人的重重封锁线,无数战士倒了下去。所以,长征是一曲悲壮的歌,一首悲壮的诗,一幅悲壮的画。可是在毛主席的笔下,这一切都是那样的平淡无奇。“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是何等的'气概呀!今天的我们,若不是爱国人士们慷慨激昂的号召,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恐怕还生活在那万恶的旧社会,受资本主义的压迫,永远也翻不了身。

  红军战士们历经重重磨难,风欺雪压不低头,就是为了达到革命胜利的目的。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生活中,我只要遇到一点儿挫折,就退缩了,再也不敢迎难而上;学习上,遇到难题,就等着父母或老师讲,从不动脑筋思考。生活给我的机会,我就这样轻易地丢掉了!记得还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小雷山玩儿,爬到半山腰上,我累得气喘吁吁,便一噘嘴,说什么也不爬了。现在想想,真惭愧呀!

  现在,人民已经解放了,战争的硝烟也从生活中消失了。但长征路却并没有完结。每个人都有一条自己的长征路,我的长征路的目的地就是一所好的大学。

  我要把长征精神放在学习上,翻越学习中的一座座山,一条条河,迎来自己人生中的胜利!

  读《长征精神代代传》有感 篇5

  为了纪念长征胜利xx周年,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使我们了解长征精神,让长征精神代代传下去,学校特发给我们《代征精神代代传》这本书。这本书主要分了三个局部:第一局部讲的是:历史的英勇足迹;第二局部讲的是:向着光明跋涉;第三局部讲:在路上——我们的长征。

  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是中国革命史上伟大的创举,也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老前辈们在长征的辛苦是我们现在的“小太阳”所想象不到的`,他们有的比我的年龄还小,却能忍受饥饿的煎熬、长途跋涉艰辛,有的甚至饿路上,使我落泪。但想起他们的所做的一切,又感到无比的自豪。

  读后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使我感受到很长征精神的伟大和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了解为我们大家要发扬老一辈人的万众一心、团结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我们一定能接过前辈们的长征火炬,让伟大的精神一代一代相传下去。

  读《长征精神代代传》有感 篇6

  时钟,拨回百年之前,我们看到斑驳的历史影像,如吉光片羽,勾勒出一个灾难深重的古老国度,在一次又一次打击中缓缓沉没的轮廓。列强环伺,任人宰割,饿殍累累,颠沛流离。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无数志士仁人犹如一轮红日横空出世,他们怀揣着一颗拳拳爱国之心集聚在一起,以“位卑未敢忘忧国”之心、“捐躯赴国难”之志,试图把中国从水深火热之中挽救。

  在通往光明的路上,注定荆棘丛生。革命者们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在民族危机深重时毅然冲破藩篱,用武器向西方宣示着中国人的铮铮傲骨。把笔锋刺向冷眼与麻木,惊起同胞们的酣梦,以科学和人权并重,奋起直追。

  看过风落云起,听过百鸟争鸣,走过山山水水,度过风风雨雨。一叶孤舟红遍神州大地,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以崭新的姿态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波涛汹涌的碧波中,我仿佛看到一支雄壮之师,破开长夜,在一声号角中开启了浴血逐梦的征程;我仿佛看到巍峨的雪山之巅,红军不灭的希望,绵延的草地深处,星星之火燎遍万里神州;我仿佛看到天安门前飘扬的.旗帜,一条带有特色的道路……

  浓雾渐渐散了,月光透射进龙华警备区牢房的窗缝里。伸出指尖,触摸那缕柔和的光,被脚链扬起的飞尘,在光束中狂舞。那是位青年,他拖着沉重的脚链,迈过的步伐拖着长长的血印,褴褛的粗布衣下,透射着觉醒的光辉。微风拂过,他微笑着。那目光,坚毅中透着纯粹,没有一丝世俗的杂质,所及之处,仿佛是繁华大道。屠刀之下,面对刽子手的要挟,青年宁死不跪,坚定地说:“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会下跪!”说罢,几个刽子手强行把它按下去,但他们刚一松开手,这位青年就一跃而起,再次昂然挺立。刽子手们恼羞成怒,一拥而上,再次将他强按在地。手起刀落,热血飞溅在刑台上,流落在枫林间,染红了中华大地。

  这位壮烈牺牲的革命者,就是早期中国共产党员陈延年。谨以一杯温酒敬江山,敬你风流潇洒骨;谨以一腔热血报家国,报我千万家灯火。在这冒险苦斗,横厉无前的年华里,陈延年凭借着傲骨的个性和卓尔不群的心志,白天在外谋生自给,与工人同做工;晚上挑灯苦读,研究革命。虽身逢乱世,却心怀天下,生如蝼蚁却有鸿鹄之志。陈延年把骨头当作火把,把用鲜血践行誓言,黎明前的黑暗终将被晨光殆尽。

  城外桃花城内血,一般鲜艳一般红。无数为国为民的青春之我,成就了青春之中国。弹指间,沧桑巨变。如今的中国,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将巍巍f岩化辽阔通途;如今的中国,荤荤大端,气性乖张,于瑰丽岁月拓时代辽阔。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奔驰,飞机翱翔,脱贫攻坚,全面小康……这盛世,如您所愿!

  “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当时的他们身上是国家,现在的我们身上是未来,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或于晨光熹微中行进,或于夜深人静时挑灯,以谨慎的态度做好每一件事,将勤奋化作逐梦的灯盏,一步一个脚印,在追梦的道路上锐意前行,用绚烂芳华为祖国宏图更添荣光!

  湖光粼粼,舟橹摇晃,朝霞中的红船沿着霞光劈波斩浪,载着伟大的中国梦吹响希望的号角,开始了新征程的启航……

  读《长征精神代代传》有感 篇7

  我怀着冲动的心情读完了《长征精神代代传》这本书,掩卷沉思,我不禁感慨万千!长征锻炼了红军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有了长征的胜利,才有了新中国的成立,才有了我们今天丰富多彩的幸福生活。我深深的'为长征精神所感动,长征精神犹如一座历史的丰碑永远耸立在人们的心里!

  我敬仰长征中的英雄们,他们为祖国人民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漫漫长长征路,不知有多少战士为国捐躯。但是他们前赴后继的精神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永远是共和国的丰碑!

  我更敬仰书中所写的那些“红小鬼”,那些和我同龄的小红军战士。你别看他们年纪不大,却有很多已经是“老”红军战士了。在那艰辛的岁月里,他们总是坚强而乐观。他们勤劳、聪明,不怕苦不怕累,这些英勇的小红军战士,经历了九死一生的剧烈战斗,战胜了难以想像的困难困苦,完成了大人都难以完成的长征,多少小红军战士倒在了长征途中……

  战胜了难以想像的困难困苦,完成了大人都难以完成的长征,多少小红军战士倒在了长征途中……

  想想这些革命先烈,看看我自己,真是感到惭愧啊!他们靠着惊人的毅力和坚决的信念冲破了一个个难关;他们为了全中国的解放事业,置生死于度外。而我呢?在如今这和平年代里,身处幸福的生活中,还不知道珍惜,还不知道体谅父母,还不知道好好学习,这样长大以后如何报答父母报效祖国?

  读了《长征精神代代传》后,我一定要铭记长征精神,以先烈为典范,勤奋学习,严于律己,树立远大的理想,让伟大的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心灵的港湾

已认证

发布于:2024-01-16

联系方式: 151****0094 点我反馈

读《长征精神代代传》有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体会,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长征精神代代传》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长征精神代代传》有感 篇1

  今年,是长征胜利七十周年。长征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座巍巍丰碑。七十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跨越千山万水,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

  在长征的行列里,有年过半百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有稚气味脱的红小鬼。说起这些“红小鬼”都是年龄在11岁到16岁之间的少年,看到这两个数字,我的心不禁一震,他们那么小就要参加长征,就要跨越千山万水,就要历尽想也想不到的艰难险阻,是多么不容易呀!再想想我们现代的青少年,每天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生活幸福得不得了,爸爸、妈妈把我们呵护得像温室里的小花一样,不让我们面临风雨的袭击,更不会让我们因缺少养料而枯萎。殊不知,我们缺少的正是“红小鬼”们不怕困难,遇到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啊!

  当我读到“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个篇章时,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红军长征共翻越9座雪山(其中5座终年积雪)。当红军翻越第一座雪山,也是最大的一座雪山——夹金山时,历尽了重重磨难。

  1935年6月初,红军开始翻越主峰,海拔4900多米的夹金山。夹金山被当地百姓叫做“神山”,意思是说,除了神仙,连鸟儿也飞不过去。山顶直插云霄,气候变幻万千,刚才还在晴空万里,一会儿却又狂风吼叫,雪花飘飘,有时还会下鸡蛋大的冰雹。狂风夹着冰雹打在红军战士单薄的衣衫上,像刀割一样。越往上走,空气越稀薄,憋得人脸发青,浑身无力,但又不敢歇下来,因为一位位红军战士“歇下来”后就再也没有爬起来。

  但是除了神仙,连鸟儿也飞不过去的大雪山,红军战士却将它踩在脚下。多少次,一个个红军战士都知道他们选择的是一条只能向前、没有退路的道路。如果退却了,他们的父母、兄弟、孩子将陷入更深重的苦难;如果退却了,他们的同志已经流过的血就白流了;如果退却了,他们刚刚燃烧起的理想将随着生命的消失而破灭。是什么在支持着他们,是什么让他们这样坚定不移、不屈不饶?那就是理想,就是信念。

  谈到理想与信念,我脑海中不禁闪现出经常在街头闲逛,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年轻人,他们的理想与信念又是什么,他们了解长征吗?懂得长征精神吗?这时,心底有个坚定的声音告诉我: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是最崇高的理想!

  青少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相信走进21世纪的中国青少年,一定能够接过前辈长征的火炬,承传伟大的长征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谱写出更加壮美的诗篇!

  读《长征精神代代传》有感 篇2

  为了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使我们了解长征精神,让长征精神代代传下去,学校特发给我们《代征精神代代传》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分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历史的英勇足迹;第二部分讲的是:向着光明跋涉;第三部分讲:在路上——我们的长征。

  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是中国革命史上伟大的创举,也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老前辈们在长征的辛苦是我们现在的“小太阳”所想象不到的,他们有的比我的年龄还小,却能忍受饥饿的煎熬、长途跋涉艰辛,有的甚至饿死在路上,使我落泪。但想起他们的所做的`一切,又感到无比的自豪。

  读后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使我感受到很长征精神的伟大和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了解为我们大家要发扬老一辈人的万众一心、团结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我们一定能接过前辈们的长征火炬,让伟大的精神一代一代相传下去。

  读《长征精神代代传》有感 篇3

  今天我读了《长征精神代代传》这本书,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给了我深刻印象。他们的武器只有普通的步枪,甚至是大刀,而敌人却拥有飞机、大炮……但他们却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红军们虽然武器装备简陋,但却懂得智取。在占领遵义城的过程中,他们乔装成败退的敌军,巧妙地喊开遵义城门,解放了遵义城。

  在长征中,红军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人民群众的财产秋毫无犯,和人民群众建立了血肉相连的深厚的感情。红军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帮助穷苦人民翻身解放。群众把红军视为自己的子弟兵,帮助红军战士解决了许多困难。强渡大渡河时,船工们冒着枪林弹雨,一桨连一桨地拼命划着,把红军勇士们送到对岸。每到一个地方,红军战士们就受到人民群众夹道欢送,红军衣着薄弱,群众纷纷把好房子腾给红军,把厚实的被子让给红军,并主动为红军做饭、烧水。我们的红军战士也争着为群众做事,真是军民一家人啊!

  最使我惊奇的是,在红军队伍里活泼着一批十多岁的少年,他们的年龄比我们大不了多少,但他们却胸怀远大的革命理想,投身于剧烈的战争,每样事情都参加,他们总是愉快而乐观,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想一想他们,我们的学习条件该是多么好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这些英勇的革命前辈,为了中华民族的危亡,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他们永远值得我们敬仰,我们永远思念他们。

  今天,我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读书,生活得非常幸福,这幸福是千千万万英勇的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来之不易。我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平时在生活上对我们非常关心,许多事情都不需要我们亲自动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以至于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例如挑吃穿啦,乱花钱啦,父母不容许我们的要求就乱发脾气啦,读了英雄们的故事,我觉得真不应该。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从小立志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立者和接班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学习上,生活上,要发扬红军战士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努力学习,张大报效祖国。

  读《长征精神代代传》有感 篇4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听着这首《过雪山草地》,我的心又一次被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占据了。是啊,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人类历史上的英雄史诗,是每个中国人都引以为傲的。如果说长征是“红色之旅”,那么红军战士们就是一枝枝傲雪的红梅,一片丹心向阳开。

  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四渡赤水,飞跃大渡河,过湘江,金沙江;翻雪山,过草地,突破敌人的重重封锁线,无数战士倒了下去。所以,长征是一曲悲壮的歌,一首悲壮的诗,一幅悲壮的画。可是在毛主席的笔下,这一切都是那样的平淡无奇。“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是何等的'气概呀!今天的我们,若不是爱国人士们慷慨激昂的号召,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恐怕还生活在那万恶的旧社会,受资本主义的压迫,永远也翻不了身。

  红军战士们历经重重磨难,风欺雪压不低头,就是为了达到革命胜利的目的。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生活中,我只要遇到一点儿挫折,就退缩了,再也不敢迎难而上;学习上,遇到难题,就等着父母或老师讲,从不动脑筋思考。生活给我的机会,我就这样轻易地丢掉了!记得还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小雷山玩儿,爬到半山腰上,我累得气喘吁吁,便一噘嘴,说什么也不爬了。现在想想,真惭愧呀!

  现在,人民已经解放了,战争的硝烟也从生活中消失了。但长征路却并没有完结。每个人都有一条自己的长征路,我的长征路的目的地就是一所好的大学。

  我要把长征精神放在学习上,翻越学习中的一座座山,一条条河,迎来自己人生中的胜利!

  读《长征精神代代传》有感 篇5

  为了纪念长征胜利xx周年,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使我们了解长征精神,让长征精神代代传下去,学校特发给我们《代征精神代代传》这本书。这本书主要分了三个局部:第一局部讲的是:历史的英勇足迹;第二局部讲的是:向着光明跋涉;第三局部讲:在路上——我们的长征。

  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是中国革命史上伟大的创举,也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老前辈们在长征的辛苦是我们现在的“小太阳”所想象不到的`,他们有的比我的年龄还小,却能忍受饥饿的煎熬、长途跋涉艰辛,有的甚至饿路上,使我落泪。但想起他们的所做的一切,又感到无比的自豪。

  读后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使我感受到很长征精神的伟大和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了解为我们大家要发扬老一辈人的万众一心、团结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我们一定能接过前辈们的长征火炬,让伟大的精神一代一代相传下去。

  读《长征精神代代传》有感 篇6

  时钟,拨回百年之前,我们看到斑驳的历史影像,如吉光片羽,勾勒出一个灾难深重的古老国度,在一次又一次打击中缓缓沉没的轮廓。列强环伺,任人宰割,饿殍累累,颠沛流离。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无数志士仁人犹如一轮红日横空出世,他们怀揣着一颗拳拳爱国之心集聚在一起,以“位卑未敢忘忧国”之心、“捐躯赴国难”之志,试图把中国从水深火热之中挽救。

  在通往光明的路上,注定荆棘丛生。革命者们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在民族危机深重时毅然冲破藩篱,用武器向西方宣示着中国人的铮铮傲骨。把笔锋刺向冷眼与麻木,惊起同胞们的酣梦,以科学和人权并重,奋起直追。

  看过风落云起,听过百鸟争鸣,走过山山水水,度过风风雨雨。一叶孤舟红遍神州大地,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以崭新的姿态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波涛汹涌的碧波中,我仿佛看到一支雄壮之师,破开长夜,在一声号角中开启了浴血逐梦的征程;我仿佛看到巍峨的雪山之巅,红军不灭的希望,绵延的草地深处,星星之火燎遍万里神州;我仿佛看到天安门前飘扬的.旗帜,一条带有特色的道路……

  浓雾渐渐散了,月光透射进龙华警备区牢房的窗缝里。伸出指尖,触摸那缕柔和的光,被脚链扬起的飞尘,在光束中狂舞。那是位青年,他拖着沉重的脚链,迈过的步伐拖着长长的血印,褴褛的粗布衣下,透射着觉醒的光辉。微风拂过,他微笑着。那目光,坚毅中透着纯粹,没有一丝世俗的杂质,所及之处,仿佛是繁华大道。屠刀之下,面对刽子手的要挟,青年宁死不跪,坚定地说:“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会下跪!”说罢,几个刽子手强行把它按下去,但他们刚一松开手,这位青年就一跃而起,再次昂然挺立。刽子手们恼羞成怒,一拥而上,再次将他强按在地。手起刀落,热血飞溅在刑台上,流落在枫林间,染红了中华大地。

  这位壮烈牺牲的革命者,就是早期中国共产党员陈延年。谨以一杯温酒敬江山,敬你风流潇洒骨;谨以一腔热血报家国,报我千万家灯火。在这冒险苦斗,横厉无前的年华里,陈延年凭借着傲骨的个性和卓尔不群的心志,白天在外谋生自给,与工人同做工;晚上挑灯苦读,研究革命。虽身逢乱世,却心怀天下,生如蝼蚁却有鸿鹄之志。陈延年把骨头当作火把,把用鲜血践行誓言,黎明前的黑暗终将被晨光殆尽。

  城外桃花城内血,一般鲜艳一般红。无数为国为民的青春之我,成就了青春之中国。弹指间,沧桑巨变。如今的中国,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将巍巍f岩化辽阔通途;如今的中国,荤荤大端,气性乖张,于瑰丽岁月拓时代辽阔。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奔驰,飞机翱翔,脱贫攻坚,全面小康……这盛世,如您所愿!

  “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当时的他们身上是国家,现在的我们身上是未来,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或于晨光熹微中行进,或于夜深人静时挑灯,以谨慎的态度做好每一件事,将勤奋化作逐梦的灯盏,一步一个脚印,在追梦的道路上锐意前行,用绚烂芳华为祖国宏图更添荣光!

  湖光粼粼,舟橹摇晃,朝霞中的红船沿着霞光劈波斩浪,载着伟大的中国梦吹响希望的号角,开始了新征程的启航……

  读《长征精神代代传》有感 篇7

  我怀着冲动的心情读完了《长征精神代代传》这本书,掩卷沉思,我不禁感慨万千!长征锻炼了红军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有了长征的胜利,才有了新中国的成立,才有了我们今天丰富多彩的幸福生活。我深深的'为长征精神所感动,长征精神犹如一座历史的丰碑永远耸立在人们的心里!

  我敬仰长征中的英雄们,他们为祖国人民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漫漫长长征路,不知有多少战士为国捐躯。但是他们前赴后继的精神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永远是共和国的丰碑!

  我更敬仰书中所写的那些“红小鬼”,那些和我同龄的小红军战士。你别看他们年纪不大,却有很多已经是“老”红军战士了。在那艰辛的岁月里,他们总是坚强而乐观。他们勤劳、聪明,不怕苦不怕累,这些英勇的小红军战士,经历了九死一生的剧烈战斗,战胜了难以想像的困难困苦,完成了大人都难以完成的长征,多少小红军战士倒在了长征途中……

  战胜了难以想像的困难困苦,完成了大人都难以完成的长征,多少小红军战士倒在了长征途中……

  想想这些革命先烈,看看我自己,真是感到惭愧啊!他们靠着惊人的毅力和坚决的信念冲破了一个个难关;他们为了全中国的解放事业,置生死于度外。而我呢?在如今这和平年代里,身处幸福的生活中,还不知道珍惜,还不知道体谅父母,还不知道好好学习,这样长大以后如何报答父母报效祖国?

  读了《长征精神代代传》后,我一定要铭记长征精神,以先烈为典范,勤奋学习,严于律己,树立远大的理想,让伟大的长征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