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心得体会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心得体会1
与名家对话、与大师对话、与自己对话,锻造自己的教学风格,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生成自己的教育思想,“读别人的书,想自己的事”,这是我读书的目的。
——题记
最近,我有幸与郑英老师的《教育,向美而生》相遇,书中的教育观点如一股股清流润泽我心。细细读来,既兴奋于自己曾始终追求的美的教育,与名师共鸣,又感动于郑英老师把班主任工作描述得如此生动奇妙,让自己更加心生憧憬。
教育在于发觉
在教育的国度里,发觉,本身就是一种制造。每一个同学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等待我们一一地去发觉,去挖掘。书中郑英老师介绍自己遭受到惹事生非的“红孩子”,一开头让她苦痛万分,甚至为了早点摆脱噩梦还动员他转学,到最终最终唤起一颗松软心。其实,郑老师就是赐予他时间的等待,擅长捕获他的优点,并逐步地放大,适时地加以表扬。每一个问题生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转变的,他们都需要我们反复抓,抓反复,我们要始终信任每一个同学都有绽放之时,最重要的是找到那个“点”。教育的意义在于发觉,教育者应力求去发觉每个孩子的“源动力”所在。我想,只要我们擅长发觉,美就在我们身边,教育中的每一次“山重水复疑无路”,都只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铺垫。
教育在于唤醒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同学发自内心的关爱,能够让同学亲其师、信其道,能够唤醒孩子内在的力气,关心他变得强大,这是一个老师最大的善。书中郑英老师介绍自己如何关心一位“低起点”的孩子确立向上向善的信念。“我也是别人的`环境”“我也是一块发光体”“我有力量转变”“我很重要”,这些点点滴滴的话语让我们感受到了郑老师对孩子的关爱,也关心涛涛一步一步地找到了久违的自信。教育在于唤醒,更在于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与敬重。关爱在于一句赞美的话语,在于一个赏识的眼神,在于一次公平的沟通,在于一个暖和的拥抱,在于一次真诚的握=手我想,这点点滴滴的关爱既陪伴着孩子们的成长,也让我们在这陪伴中感受着岁月之美。
教育在于坚持
有人说,一个人不是由于看到了盼望才去坚持,而是由于有了坚持才会看到盼望。我想,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贵在坚持。坚持可以让我们变得跟别人不一样,假如我们能把一件事坚持做下去,便是胜利。郑英老师连续七年担当两个班的班主任,班上的科任老师生病或怀孕,她就去做替补,结果赞誉爆棚。每天处理完班级繁杂的事情和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后,她还坚持写作,至今已出版个人专著三本,这是何等的毅力,实在让人佩服。坚持不光是对教学专业成长路上的孜孜不倦的追求,还有对教育事业的向往与情怀。面对着每天单调乏味的重复性的工作,郑老师没有丝毫的懈怠,反而更加坚决地行走在教育之路上,坚信着教育是向美而生的。
教育在于引领
教育的最好方式是引领,引领,意为带领、引导。教育不只是传授学问,还在人格塑造、思想引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学学习的学问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遗忘,但我们赐予他们的思想却可以深远至将来。老师要努力做精神富有,品位高雅的人。由于,老师思想的高度不但打算了自己的人生高度,更会影响到同学的精神世界,唯有老师自身思想丰富,他的同学才有可能思想丰盈。一个思想丰富的老师,本身就是一本行走的教材,对学问有自己独到的解读,对世界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对育人有自己坚决的信念,使自己的思想熠熠生辉的同时,也努力让自己的同学们站在了思想的最高处。
我想,一个人无论干什么,首先要有一颗喜爱之心。教育中,我们要学会用仪式感擦亮一些重要的时刻,使之在岁月深处始终闪着微光,带给我们一生暖和的回忆。让我们怀一半诗心和一半匠心,用诗心指引,用匠心行走,从早上到黄昏,从年少到花甲,从喜爱变成宠爱。我情愿以郑英老师为榜样,努力追求向美而生的教育,把教育做得有滋有味。
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心得体会2
近期学校组织了全校老师阅读《教育,向美而生》,阅读后也真实体会到教育理念、方法、策略给教育效果带来的差异。特殊是郑英老师提到的“老师的意义在于以诗心和匠心成就教育的美,同时成就于教育的美。”对我启发很大,做为老师要阳光欢乐的工作、健康充实的生活,同时引导同学阳光欢乐的学习、健康充实的成长。
这本书让我明白教育的美是自然而然的,正如春雨般“随风潜入心,润吾细无声”。教育要懂得成人之美,将读书体会与班主任实际相结合,谈一下平常是如何借鉴郑英老师的思想、理念管理班级的。
要培育有思想的人,通过班会课,我常常给同学播放与当前社会契合度与热点比较高的励志视频,比如“最强大脑、一站究竟、非你莫属、成语大赛、诗词大赛”等等。今年6月24日高考成果发布时我给同学讲,今日肯定有很多欢乐很多泪,并且泪水要比欢乐多,大家想想这是为什么。并再次让同学回看了2022年诗词大赛冠军上海复旦中学的武亦姝的精彩视频。武亦姝的志向是考入清华高校,当年夺得冠军后武亦姝便谢绝一切采访,用心致志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2022年高考她以613分(总分660分)被清华高校以“古今贯穿、中西融汇、文理渗透”为宗旨的清华试验班新雅书院录用。由此激励同学要想胜利先要有远大志向,然后还要通过个人不懈的努力与追求,拼个青春无悔。
教育之法本于天性。高一分层教学后,各班同学重新组合到一起,许多同学对原班级满是美妙的回忆与留恋,而对于新班级的一切都带有挑剔的眼光。如何将他们尽快融合到一起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所以在开班会时,我让同学将教室里讲台前拉出一片空地,摆上八个凳子,然后找一个宿舍同学,指导他们坐好,然后沿一个方向依次躺到另一个同学腿上。这时问他们,若将凳子抽掉,他们会怎样?得到的答案是倒地。通过几组同学的尝试,最终支撑不倒时间比较长的接近三分钟。并找参加的同学谈体会、谈感受。通过活动既能使同学尽快融合,又能让他们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并进一步的体会到有些事情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教育也可以有童话般的浪漫。有段时间我发觉部分同学对于上高校的重要性熟悉不到位,认为上不上高校对人生的成长影响不大。在某次开班会时,我请全部同学闭上眼睛,利用三分钟的时间,想象出一个必需是以前没有听过、看过、见过的全新的事物。结果同学们越用劲想大脑里越是一片空白。这次想象体验,让同学意识到个人的创新、思维与个人的学识、经受、环境息息相关,没有凭空而来的好创新与好办法。
用仪式感擦亮一些重要的时刻。做更好的自已、成就完善人生不仅是一句口号,更多的是成为同学生活、学习的一个指导,激发同学的潜能,不断进步,成就自已最好的幻想。以这个思想为指导,班内按时进行每周一期“感动班级人物”的评比,在班会上要进行致颁奖词、领奖、发表获奖感言,并将其照片、事迹、颁奖词撰写人、获奖感言张贴在教室外宣扬栏内公开表彰。通过有仪式感的表彰过程,让表现好的同学得到应有的敬重,对未获奖的`同学也是一种激励,让班级多些正能量,并在学习与生活中布满活力与激情。
让教室成为一个诗意的所在。根据学校对教室文化“指向高考、指向学业、指向育人”的要求。我班教室内外做了醒目的班级文化主题标语展现,比如“做更好的自己、成就完善的人生”、“静下了筑我实力、拼上去亮我风彩”、“阳光欢乐的学习、健康充实的成长”、“摒弃侥幸之念,必取百炼成钢;厚积分秒之功,始得一鸣惊人”等。并通过教室外的宣扬栏与荣誉室对活动、学习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准时的宣扬、表彰。回顾这两年,也可以发觉校内内外正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校内景致越来越美了,校内文化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亮点,生活在校内内的同学们的心情也越来越好了,笑脸多了,见面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声老师好,让人感觉无限满意。
最美的教育,莫过于师生相互启迪,彼此成全,为了同学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同学,最好的教育就是适合同学的教育,能让同学成长、受益的教育;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同学信服的方法,最好的沟通就是笑脸相迎、笑着喊你的名字、心与心的沟通。我信任随着学校“静以修身、志以成学”教育理念进一步的落实,校院内的笑脸会越来越多,师生的心情会越来越好,学校育人的幸福花朵会遍地开放。待到山花烂漫时,咱在丛中笑。
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心得体会3
最近有幸拜读了郑英老师的《教育,向美而生》,她是一名正高级老师、全国优秀老师、浙江教育十大年度影响力人物等,她的头衔许多,著作和论文更多。我校的王校长给老师们推举这本书,细读下来,如获至宝,心情特别感动。真是爱不释手。我似那干渴的庄稼,恰逢雨露的浇灌。所以放假回家我还是把书带回了家,好书是值得专心观赏且渐渐品尝的。
《教育,向美而生》是郑英老师多年来教育思想和教育才智的总结,具有有用性、可操作性和启迪性,尤其是管理班级的教育技巧和策略,我特别喜爱。盼望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郑英老师的教育策略和技巧能够为我所用,在面对真实详细的教育问题时,能赐予我启迪和关心。尽管有着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受和班主任的管理阅历,可面对的同学一届又一届,性格不同成长环境不同,老方法不能适应新同学。
从青年走到中年,一路上教育故事跌宕起伏,有欣慰,有失落,更有困惑。直到读了郑英老师的书才豁然开朗。她的书中有很多胜利的教育案例、教育策略和技巧,这些都可以为我今后的管理工作教导迷津。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天生优秀的或天生就是坏孩子(残障孩子也不例外),我们可以专心唤醒孩子内在的`力气,关心他们变得强大。我们需要用一双慧眼发觉孩子的特质,扬其所长,补其所短,关心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郑英老师书中有句话说得好:我们需要在工作的微小处专心。说起来简洁,做起来不易。班级管理表面上差不多,无非就是考勤、卫生、纪律那些事。事实上有很多细节,不同的班主任经营起来,价值也就相差甚远。怎样把不同的“米”酿成不同的“酒”,这很关键。需要我们班主任用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或困难来发酵,用一颗执着的教育心来升温,加以教育才智来勾兑。这些微小处体现在与科任老师的合作艺术上,与家长的合作艺术上,更重要的是与同学之间合作的艺术,包括嘉奖的艺术和惩戒的艺术。
谈到嘉奖,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日常管理工作中,我也会少批判,多鼓舞。有时也会来一点嘉奖,但收效甚微。现在想想,可能是走到了嘉奖的误区,没有真正把握嘉奖的艺术。嘉奖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激励同学乐观表现,并且为其后续的行为注入恒久的动力。所以对嘉奖的时机、方式、分寸的把握也是一门艺术,同样的嘉奖方式,最终效果也会因人而异。郑英老师说嘉奖要留意“发行量”,从而保证其“含金量”,只有做到得体适度、恰如其分,才能在平淡中见精彩,使同学处于一种乐观向上的情感状态。惩戒也是一种教育手段,是一把双刃剑。在实施的过程中肯定要留意到可行性和科学性,否则就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如今,大部分的孩子共性都强,简洁粗暴的教育方式是行不通的,惩戒必需与其他教育方法如说理、沟通、感化等结合起来,才能做到既严峻又包涵,既有刚性又具柔性。
这是一本描述班主任工作细致、全面、有用的书。回想我以前的班会课按上级要求的多,流于形式的多。今后我必需深思:怎样上班会课才能既有实效又有长效?怎样给同学营造一个温馨、浪漫的诗意的学习环境?同学的思想工作怎样做才有实效?如何让同学爱上劳动?同学的评语如何书写?一份好评语,如同一面反光镜,它能打算一个同学在假期中的幸福指数,有时甚至能影响同学成长的轨迹。评语的作用可见一斑了,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评语自然不能生搬硬套,要突出孩子的共性。
一个人无论干什么,首先要有一颗喜爱之心,喜爱本职工作,喜爱生活。扪心自问,这两者我都具备。当一名人民老师就是我儿时的幻想,我亦是一个喜爱生活之人,喜爱做公益,喜爱走走拍拍,喜爱用手机留下一切美妙的事物。如郑英老师所说,“师者,当怀一半诗心一半匠心。诗心是仰视星空,匠心是脚踏实地;诗心是提升境界,匠心是印证境界;诗心是致其广阔,匠心是致其精微;诗心是向美而生,匠心是让美成真。”我要以郑英老师为榜样,努力追求向美而生的教育,把教育做得有滋有味,做真正走心的教育。专心做教育,做教育的有心人。
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心得体会4
最近有幸拜读了郑英老师的《教育,向美而生》,她是一名正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浙江教育十大年度影响力人物等,她的头衔很多,著作和论文更多。我校的王校长给老师们推荐这本书,细读下来,如获至宝,心情非常激动。真是爱不释手。我似那干渴的庄稼,恰逢雨露的浇灌。所以放假回家我还是把书带回了家,好书是值得用心欣赏且慢慢品味的。
《教育,向美而生》是郑英老师多年来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的总结,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启迪性,尤其是管理班级的教育技巧和策略,我非常喜欢。希望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郑英老师的教育策略和技巧能够为我所用,在面对真实具体的教育问题时,能给予我启迪和帮助。尽管有着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和班主任的管理阅历,可面对的学生一届又一届,性格不同成长环境不同,老方法不能适应新同学。
从青年走到中年,一路上教育故事跌宕起伏,有欣慰,有失落,更有困惑。直到读了郑英老师的书才豁然开朗。她的书中有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教育策略和技巧,这些都可以为我今后的`管理工作指点迷津。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天生优秀的或天生就是坏孩子(残障孩子也不例外),我们可以用心唤醒孩子内在的力量,帮助他们变得强大。我们需要用一双慧眼发现孩子的特质,扬其所长,补其所短,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郑英老师书中有句话说得好:我们需要在工作的细微处用心。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班级管理表面上差不多,无非就是考勤、卫生、纪律那些事。事实上有许多细节,不同的班主任经营起来,价值也就相差甚远。怎样把不同的“米”酿成不同的“酒”,这很关键。需要我们班主任用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或困难来发酵,用一颗执着的教育心来升温,加以教育智慧来勾兑。这些细微处体现在与科任教师的合作艺术上,与家长的合作艺术上,更重要的是与学生之间合作的艺术,包括奖励的艺术和惩戒的艺术。
谈到奖励,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日常管理工作中,我也会少批评,多鼓励。有时也会来一点奖励,但收效甚微。现在想想,可能是走到了奖励的误区,没有真正掌握奖励的艺术。奖励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激励学生积极表现,并且为其后续的行为注入恒久的动力。所以对奖励的时机、方式、分寸的把握也是一门艺术,同样的奖励方式,最后效果也会因人而异。郑英老师说奖励要注意“发行量”,从而保证其“含金量”,只有做到得体适度、恰如其分,才能在平淡中见精彩,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状态。惩戒也是一种教育手段,是一把双刃剑。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到可行性和科学性,否则就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如今,大部分的孩子个性都强,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是行不通的,惩戒必须与其他教育方法如说理、沟通、感化等结合起来,才能做到既严厉又包容,既有刚性又具柔性。
这是一本描述班主任工作细致、全面、实用的书。回想我以前的班会课按上级要求的多,流于形式的多。今后我必须深思:怎样上班会课才能既有实效又有长效?怎样给学生营造一个温馨、浪漫的诗意的学习环境?学生的思想工作怎样做才有实效?如何让学生爱上劳动?学生的评语如何书写?一份好评语,犹如一面反光镜,它能决定一个学生在假期中的幸福指数,有时甚至能影响学生成长的轨迹。评语的作用可见一斑了,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评语自然不能生搬硬套,要突出孩子的个性。
一个人无论干什么,首先要有一颗热爱之心,热爱本职工作,热爱生活。扪心自问,这两者我都具备。当一名人民教师就是我儿时的梦想,我亦是一个热爱生活之人,喜欢做公益,喜欢走走拍拍,喜欢用手机留下一切美好的事物。如郑英老师所说,“师者,当怀一半诗心一半匠心。诗心是仰望星空,匠心是脚踏实地;诗心是提升境界,匠心是印证境界;诗心是致其广大,匠心是致其精微;诗心是向美而生,匠心是让美成真。”我要以郑英老师为榜样,努力追求向美而生的教育,把教育做得有滋有味,做真正走心的教育。积极做教育,做教育的有心人。
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心得体会5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的根本在于教师。教师每天面对那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她们的可塑性极大,要始终站在“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职业高度,教好每一个孩子,尽心尽责关心每一个孩子,春风化雨般的点滴浸润,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寻找身边的美好,把平常每一天的教书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一、美在发现
教育从了解学生开始,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家庭情况、学习基础……做到知根知底,方能百战不殆。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等待我们去发现与挖掘。
书中作者介绍自己遭遇到惹事生非的“红孩子”,一开始让她痛苦万分,到动员他转学,到最后唤醒一颗柔软心。其实作者就是给予时间的等待,暗地里对他时时留意、处处留心,捕捉一些他身上的优点,逐步地放大,适时地表扬。
问题生需要抓反复,反复抓。相信每一个小宇宙都有爆发之时,需要我们找到那个点燃点,善于发现,美就在身边,教育中的每一次的山重水复疑无路,过后都有可能让人觉得云淡风轻。
二、美在关爱
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学生的'关爱和关心,能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能够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自然而然上课就会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成绩也不会差哪去。
书中作者介绍自己帮助一位“低起点”的孩子确定向上向善的信念。从点滴的话语里感受到关爱:“你也是别人的环境”、“你是一块发光体”、“你有能力改变”、“你很重要”,帮助孩子一步步地找到自信,教育在于唤醒,更在于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与尊重。
关爱在于一句鼓励的话语,在于一个赞许的眼神,在于一次真诚的谈心,比如:早上老师站在本班级门口迎接学生相互问好,给考试成绩不理想学生一次握手,给深受打击孩子的一个拥抱,陪伴着她们的成长,自己慢慢地变老,感受岁月的静好。
三、美在坚持
我不是因为看到了希望而坚持,而是因为有了坚持才看到了希望。做任何一件事,贵在开始,难在坚持。坚持可以让你变得不一样,一事精致,足以动人,一事坚持,便是成功。
作者连续七年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班上的科任老师生病或怀孕,她就去“填空”,做替补,结果赞誉爆棚。每天处理完班级繁杂的事情和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后,还坚持写作,至今已出版个人专著三本,这是何等的毅力,实在让人佩服。
坚持不光对教学专业成长上的孜孜不倦地追求,还对教育的热爱顺带着那份憧憬和情怀。面对着单调乏味的重复工作,她丝毫没有懈怠,反而更加的坚定,坚信着教育是向美而生的。
四、美在思想
教育不光是传授知识,还在人格塑造、思想引领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的知识若干年之后可能会遗忘,但留下的思想却可以深远。
教师的内在华彩,取决于其思想的丰富。思想的高度不但决定了自己的人生高度,还会影响到学生的精神高度,只有教师自身思想丰富,他的学生才有可能思想丰盈。
一个思想丰富的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活的教材,对世界有自己独立的看法,对知识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对育人有自己坚定的信念,从而使自己思想熠熠生辉。教师要努力做精神的巨人和思想的富者。
用仪式感擦亮一些重要的时刻,用热爱欢迎每一个孩子,过好每一个日子,让教室成为学生的向往之地,怀一半诗心和一半匠心,带上自己的初心,行走在教育人生路上,从早上到黄昏,从年少到花甲,从热爱变成喜爱。
教育可以如此的动人、有趣而美好,我心向往之。
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心得体会6
与名家对话、与大师对话、与自己对话,锻造自己的教学风格,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生成自己的教育思想,“读别人的书,想自己的事”,这是我读书的目的。
——题记
最近,我有幸与郑英老师的《教育,向美而生》相遇,书中的教育观点如一股股清流润泽我心。细细读来,既兴奋于自己曾一直追求的美的教育,与名师共鸣,又激动于郑英老师把班主任工作描述得如此生动美妙,让自己更加心生向往。
教育在于发现
在教育的国度里,发现,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等待我们一一地去发现,去挖掘。书中郑英老师介绍自己遭遇到惹事生非的“红孩子”,一开始让她痛苦万分,甚至为了早点摆脱噩梦还动员他转学,到最后终于唤起一颗柔软心。其实,郑老师就是给予他时间的等待,善于捕捉他的优点,并逐步地放大,适时地加以表扬。每一个问题生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他们都需要我们反复抓,抓反复,我们要始终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绽放之时,最重要的是找到那个“点”。教育的意义在于发现,教育者应力求去发现每个孩子的“源动力”所在。我想,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美就在我们身边,教育中的每一次“山重水复疑无路”,都只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铺垫。
教育在于唤醒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能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能够唤醒孩子内在的力量,帮助他变得强大,这是一个教师最大的善。书中郑英老师介绍自己如何帮助一位“低起点”的孩子确立向上向善的.信念。“我也是别人的环境”“我也是一块发光体”“我有能力改变”“我很重要”,这些点点滴滴的话语让我们感受到了郑老师对孩子的关爱,也帮助涛涛一步一步地找到了久违的自信。教育在于唤醒,更在于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与尊重。关爱在于一句赞美的话语,在于一个赏识的眼神,在于一次平等的交流,在于一个温暖的拥抱,在于一次真诚的握手……我想,这点点滴滴的关爱既陪伴着孩子们的成长,也让我们在这陪伴中感受着岁月之美。
教育在于坚持
有人说,一个人不是因为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有了坚持才会看到希望。我想,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贵在坚持。坚持可以让我们变得跟别人不一样,如果我们能把一件事坚持做下去,便是成功。郑英老师连续七年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班上的科任老师生病或怀孕,她就去做替补,结果赞誉爆棚。每天处理完班级繁杂的事情和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后,她还坚持写作,至今已出版个人专著三本,这是何等的毅力,实在让人佩服。坚持不光是对教学专业成长路上的孜孜不倦的追求,还有对教育事业的憧憬与情怀。面对着每天单调乏味的重复性的工作,郑老师没有丝毫的懈怠,反而更加坚定地行走在教育之路上,坚信着教育是向美而生的。
教育在于引领
教育的最好方式是引领,引领,意为带领、引导。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还在人格塑造、思想引领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学习的知识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遗忘,但我们给予他们的思想却可以深远至未来。教师要努力做精神富有,品位高雅的人。因为,教师思想的高度不但决定了自己的人生高度,更会影响到学生的精神世界,唯有教师自身思想丰富,他的学生才有可能思想丰盈。一个思想丰富的教师,本身就是一本行走的教材,对知识有自己独到的解读,对世界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对育人有自己坚定的信念,使自己的思想熠熠生辉的同时,也努力让自己的学生们站在了思想的最高处。
我想,一个人无论干什么,首先要有一颗热爱之心。教育中,我们要学会用仪式感擦亮一些重要的时刻,使之在岁月深处始终闪着微光,带给我们一生温暖的回忆。让我们怀一半诗心和一半匠心,用诗心指引,用匠心行走,从早上到黄昏,从年少到花甲,从热爱变成喜爱。我愿意以郑英老师为榜样,努力追求向美而生的教育,把教育做得有滋有味。
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心得体会7
教师之美
第一个是教师的自我修为,倡导三重境界:始境,形胜;又境,气胜;至境,格胜。行胜就是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形象,这即是对学生的尊重,更是对自我对教育的尊重。我们见过听过很多不修边幅的老师,似乎觉得有才华的老师就应该随意洒脱,其实不然,教师的形象,就是教育的标签,有了教育形象之美,才能有教育的未来之美。气胜则是教师要注重提升内涵,优雅从容的气质,是要用隐形的丰富来支撑悦目,就是要多学习,多思考,腹有诗书气自华,正如那句话,在你的气质里,有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格胜则是灵魂的高贵,做教育的行者,追求教育人生的长度;做教育的学者,拓展教育人生的宽度;学会哲学思考,探索教育人生的深度;提升人格修为,铸就教育人生的高度。唯有这四个维度都不断增加,教师的教育人生才算丰盈。
如果说“教育即生长”教师最大的使命就是力所能及为学生提供好的环境。什么是好的环境?美好的教师自身既是。每个教师身上都有一种无形的气质,能对学生产生长久的熏陶和濡染,学生是教师的精神后裔,会传承教师的某些精神基因。若想学生朝着美善的方向发展,教师自己先要成为美善的典范。
第二个是关于教师工作与生活的态度,郑英老师推崇积极工作、快乐生活。似乎在大家的印象当中,一名教师尤其是好教师就应该永远把蜡烛精神、春蚕精神放在前面,多付出少索取。可郑英老师却这样说,把生活过成千般风情,不是矫情,而是深爱和深情,不管在哪里、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能在劳作之余过一种富足的精神生活。而她更是积极践行者,即便奋斗在教育最辛苦的第一线,带班、上课、带徒、做各种杂事,都不妨碍她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郑英老师有一个观点,我很赞同,一个有品的人,才是在生活,而不是在生存。她工作业绩突出,同时,她把生活打理的丰富多彩,富有诗意。
学生之美
作为教师,要唤起孩子们对美的期待,追慕美好。郑英老师的聪明与睿智,让学生如春风拂面。她的幽默与风趣,往往给学生带来由衷的快乐。她不唯利只唯情,把繁琐的教师工作当成一生追求的最美事业,我感觉她的教育天地就仿佛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在那里面有蓝天白云,有绿草如茵,有花香鸟语,有牛羊成群,充盈着自然美、意境美,美不胜收。
她主张,“教育”一词的重心不在“教”,而在“育”,其目的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是向美而生的.事业,从“育”开始,致力于培育出一个个有趣、有品、有情、有思想的活泼的人。
教育的过程就是与孩子一起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这是教育的任务,也是教育的价值所在。
她曾与孩子们相约在校园的二十四节气里,曾在每个节气走进八卦田,并拍下美好的图片,与孩子们一起分享,着意于引导孩子用一颗审美的心去审视周围的世界,去发现世界的美好,或是创造新的美好。
她每月开设一期“百家讲堂”,过一种有主题的教育生活,班级每个月开设一期,把各行各业、身份各异的人请进教室,与孩子们面对面互动交流,如同把社会生活的不同场景和截面挪到了班级,打开了孩子们观看社会的视窗,延长了教育的时空维度,让孩子们看见了更辽阔的美,大大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也提升了他们对事物的慧解。
她引领学生阅读,阅读让人知道“光”在哪里。教室的书柜里,有国学丛书,让孩子们轮换着阅读,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待毕业时,每人挑走自己喜欢的一本,权当是她的一份小小纪念品。郑英时常用带有精神成长媒介的物品当奖品,既传递了知识,又传递了感情,更传递了一种品质。
郑英老师班上一位女孩为她写下的颁奖词就概括了她的执着追求:
“她,自比教育农人,春耕秋收,守望教育的一方农田。一路彷徨,一路风采,采撷细节,不疏点滴。两个班级,年复一年的班主任,她始终坚持像第一天那样工作,从容打理好每一株麦苗。她乐于与学生促膝长谈,善于在学生困惑时以廖寥数语指点迷津。她身上蕴含着诗人的浪漫,话语间透露着智者的清明。她以教育的艺术、个性的魅力,濡染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感化一颗又一颗冥顽不灵的心。她留给我们的,是一抹执着的背影,和一份挥之不去的坚定。”
女孩用诗意和浪漫的语言来描绘她的老师,不仅不想辜负老师的不俗气质,更不辜负老师的横溢的才华与卓越唯美的教育情怀。
教育向美而生,教师学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我们的事业,要有千千万万郑英老师这样的教育有缘人,才会有未来美好的教育,我们国家才会有更美好的将来。
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心得体会8
第一个是老师的自我修为,提倡三重境界:始境,形胜;又境,气胜;至境,格胜。行胜就是老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这即是对同学的敬重,更是对自我对教育的敬重。我们见过听过许多不修边幅的老师,好像觉得有才华的老师就应当随便潇洒,其实不然,老师的形象,就是教育的标签,有了教育形象之美,才能有教育的将来之美。气胜则是老师要注意提升内涵,优雅从容的气质,是要用隐形的丰富来支撑悦目,就是要多学习,多思索,腹有诗书气自华,正如那句话,在你的气质里,有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格胜则是灵魂的名贵,做教育的行者,追求教育人生的长度;做教育的学者,拓展教育人生的宽度;学会哲学思索,探究教育人生的深度;提升人格修为,铸就教育人生的高度。唯有这四个维度都不断增加,老师的教育人生才算丰盈。
假如说“教育即生长”老师最大的使命就是力所能及为同学供应好的环境。什么是好的环境?美妙的老师自身既是。每个老师身上都有一种无形的气质,能对同学产生长期的熏陶和濡染,同学是老师的精神后裔,会传承老师的某些精神基因。若想同学朝着美善的`方向进展,老师自己先要成为美善的典范。
其次个是关于老师工作与生活的态度,郑英老师推崇乐观工作、欢乐生活。好像在大家的印象当中,一名老师尤其是好老师就应当永久把蜡烛精神、春蚕精神放在前面,多付出少索取。可郑英老师却这样说,把生活过成千般风情,不是矫情,而是深爱和深情,不管在哪里、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能在劳作之余过一种富足的精神生活。而她更是乐观践行者,即便奋斗在教育最辛苦的第一线,带班、上课、带徒、做各种杂事,都不阻碍她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郑英老师有一个观点,我很赞同,一个有品的人,才是在生活,而不是在生存。她工作业绩突出,同时,她把生活打理的丰富多彩,富有诗意。同学之美
作为老师,要唤起孩子们对美的期盼,追慕美妙。郑英老师的聪慧与睿智,让同学如春风拂面。她的幽默与风趣,往往给同学带来由衷的欢乐。她不唯利只唯情,把繁琐的老师工作当成一生追求的最美事业,我感觉她的教育天地就仿佛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在那里面有蓝天白云,有绿草如茵,有花香鸟语,有牛羊成群,充盈着自然美、意境美,美不胜收。
她主见,“教育”一词的重心不在“教”,而在“育”,其目的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是向美而生的事业,从“育”开头,致力于培育出一个个好玩、有品、有情、有思想的活泼的人。
教育的过程就是与孩子一起发觉美、观赏美、制造美的过程,这是教育的任务,也是教育的价值所在。
她曾与孩子们相约在校内的二十四节气里,曾在每个节气走进八卦田,并拍下美妙的图片,与孩子们一起共享,着意于引导孩子用一颗审美的心去端详四周的世界,去发觉世界的美妙,或是制造新的美妙。
她每月开设一期“百家讲堂”,过一种有主题的教育生活,班级每个月开设一期,把各行各业、身份各异的人请进教室,与孩子们面对面互动沟通,犹如把社会生活的不同场景和截面挪到了班级,打开了孩子们观看社会的视窗,延长了教育的时空维度,让孩子们观察了更宽阔的美,大大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也提升了他们对事物的慧解。
她引领同学阅读,阅读让人知道“光”在哪里。教室的书柜里,有国学丛书,让孩子们轮换着阅读,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待毕业时,每人挑走自己喜爱的一本,权当是她的一份小小纪念品。郑英时常用带有精神成长媒介的物品当奖品,既传递了学问,又传递了感情,更传递了一种品质。
郑英老师班上一位女孩为她写下的颁奖词就概括了她的执着追求:
“她,自比教育农人,春耕秋收,守望教育的一方农田。一路彷徨,一路风采,采撷细节,不疏点滴。两个班级,年复一年的班主任,她始终坚持像第一天那样工作,从容打理好每一株麦苗。她乐于与同学促膝长谈,擅长在同学困惑时以廖寥数语教导迷津。她身上蕴含着诗人的浪漫,话语间透露着智者的清明。她以教育的艺术、共性的魅力,濡染一届又一届的同学,感化一颗又一颗冥顽不灵的心。她留给我们的,是一抹执着的背影,和一份挥之不去的坚决。”
女孩用诗意和浪漫的语言来描绘她的老师,不仅不想辜负老师的不俗气质,更不辜负老师的横溢的才华与卓越唯美的教育情怀。
教育向美而生,老师同学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我们的事业,要有千千万万郑英老师这样的教育有缘人,才会有将来美妙的教育,我们国家才会有更美妙的将来。
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心得体会9
近期学校组织了全校教师阅读“教育,向美而生”,阅读后也真实体会到教育理念、方法、策略给教育效果带来的差异。特别是郑英老师提到的“教师的意义在于以诗心和匠心成就教育的美,同时成就于教育的美。”对我启发很大,作为教师要阳光快乐的工作、健康充实的生活,同时引导学生阳光快乐的学习、健康充实的成长。
这本书让我明白教育的美是自然而然的,正如春雨般“随风潜入心,润吾细无声”。教育要懂得成人之美,将读书体会与班主任实际相结合,谈一下平常是如何借鉴郑英老师的思想、理念管理班级的。
要培育有思想的人,通过班会课,我经常给学生播放与当前社会契合度与热点比较高的励志视频,比如“最强大脑、一站到底、非你莫属、成语大赛、诗词大赛”等等。今年6月24日高考成绩发布时我给学生讲,今天一定有许多欢笑许多泪,并且泪水要比欢笑多,大家想想这是为什么。并再次让学生回看了2017年诗词大赛冠军上海复旦中学的武亦姝的精彩视频。武亦姝的志向是考入清华大学,当年夺得冠军后武亦姝便谢绝一切采访,专心致志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高考她以613分(总分660分)被清华大学以“古今贯通、中西融汇、文理渗透”为宗旨的清华实验班新雅书院录取。由此激励学生要想成功先要有远大志向,然后还要通过个人不懈的努力与追求,拼个青春无悔。
教育之法本于天性。高一分层教学后,各班同学重新组合到一起,很多学生对原班级满是美好的回忆与留恋,而对于新班级的一切都带有挑剔的眼光。如何将他们尽快融合到一起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所以在开班会时,我让学生将教室里讲台前拉出一片空地,摆上八个凳子,然后找一个宿舍学生,指导他们坐好,然后沿一个方向依次躺到另一个同学腿上。这时问他们,若将凳子抽掉,他们会怎样?得到的答案是倒地。通过几组同学的尝试,最后支撑不倒时间比较长的接近三分钟。并找参与的同学谈体会、谈感受。通过活动既能使同学尽快融合,又能让他们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并进一步的体会到有些事情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教育也可以有童话般的浪漫。有段时间我发现部分同学对于上大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上不上大学对人生的成长影响不大。在某次开班会时,我请所有同学闭上眼睛,利用三分钟的时间,想象出一个必须是以前没有听过、看过、见过的全新的事物。结果同学们越使劲想大脑里越是一片空白。这次想象体验,让学生意识到个人的创新、思维与个人的学识、经历、环境息息相关,没有凭空而来的好创新与好主意。
用仪式感擦亮一些重要的时刻。做更好的自已、成就完美人生不仅是一句口号,更多的是成为学生生活、学习的一个指导,激发学生的潜能,不断进步,成就自已最好的梦想。以这个思想为指导,班内按时进行每周一期“感动班级人物”的评选,在班会上要进行致颁奖词、领奖、发表获奖感言,并将其照片、事迹、颁奖词撰写人、获奖感言张贴在教室外宣传栏内公开表彰。通过有仪式感的表彰过程,让表现好的同学得到应有的尊重,对未获奖的同学也是一种激励,让班级多些正能量,并在学习与生活中充满活力与激情。
让教室成为一个诗意的所在。按照学校对教室文化“指向高考、指向学业、指向育人”的'要求。我班教室内外做了醒目的班级文化主题标语展示,比如“做更好的自己、成就完美的人生”、“静下了筑我实力、拼上去亮我风彩”、“阳光快乐的学习、健康充实的成长”、“摒弃侥幸之念,必取百炼成钢;厚积分秒之功,始得一鸣惊人”等。并通过教室外的宣传栏与荣誉室对活动、学习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及时的宣传、表彰。回顾这两年,也可以发现校园内外正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校园景致越来越美了,校园文化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亮点,生活在校园内的学生们的心情也越来越好了,笑脸多了,见面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声老师好,让人感觉无限惬意。
最美的教育,莫过于师生相互启迪,彼此成全,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最好的教育就是适合学生的教育,能让学生成长、受益的教育;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信服的方法,最好的交流就是笑脸相迎、笑着喊你的名字、心与心的沟通。我相信随着学校“静以修身、志以成学”教育理念进一步的落实,校院内的笑脸会越来越多,师生的心情会越来越好,学校育人的幸福花朵会遍地开放。待到山花烂漫时,咱在丛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