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读后感

时间:2023-02-08 读书心得 我要投稿

悲惨世界读后感7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悲惨世界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悲惨世界读后感7篇

悲惨世界读后感1

  高尚的灵魂---------冉阿让

  悄悄地来,悄悄地走,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真正伟大的人是拥有高尚灵魂的人,正如冉阿让这样。

  在细细咀嚼过《悲惨世界》之后,我感觉它有一种沉重的分量,不止是捧在手上,更是压在心头。它紧紧地牵着我来到了它的童话世界,他的每一个字都深深地、贪婪的吞噬着我的灵魂,高尚的冉阿让更是令我着迷,他的一言一行都紧紧的牵动着我的心。

  冉阿让——一个因偷过一块面包给孩子充饥而被判了19年的苦役犯。出狱后,处处碰壁,他没有家,还好受到了一个教主收留。教主给了他佳肴,并让他住下了。可他因为强烈的.贪念,而偷了教主的贵重物,教主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把那东西送给了他,从此,他变了,彻底的变了。从前,他的心似石头般冷漠,如今,他的心是玻璃。他帮助每一个人,并以马德兰这个名字当上了市长,不过,他并没有以为自己有多高贵,穿着已久如此简朴,是啊!他彻底不是以前的苦役犯了。他还帮助了死去的员工找到了女儿,并抚着它,直到死去。最终,他安息了,他的墓碑上并没有刻着他的名字,这是他的愿望。鲁迅说过一句话----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他还活着,尽管他的命运曲折离奇,他死了,只因为失去了他的天使。生死有常,就就像白天离去黑夜来临。

  冉阿让,你是如此宽容,以致于救下追捕你的沙威;你是如此善良,以致于抚养陌生人珂赛特;你是如此仁慈,以致于毫不可惜地还了员工的债款却不求回报。你视金钱名利如粪土,视精神品格为生命,视助人为乐为主旨。你所造的,所做的贡献已经完全洗清了你的那微不足道的罪恶。

  崇高的晨曦照射在你崇高的影子上。所有人因你而伟大,因你而坚强,因你而自豪。你爱你身边的每个人,不论你身边的人再脏、再坏、再卑微,你依然展开你温暖的翅膀,保护着大家,你是上天的使者,来给我们幸福。

  你不是太阳,却照亮了穷人的心田;你不是天使,却带给大家希望与光明:你不是医生,却医治着大家的伤口。你为拯救人民而疯狂,你热爱每一个人。你从容大方,你善良坚强,你正直勇敢,你拥有一个圣洁的灵魂,你就是一个奇迹!

  然而要在现实中找到这样的人是不能的了,现在的人贪婪、自私、虚伪、残暴,他们连身边的人都伤害,更别说是爱每一个人了!再完美地人也能从他身上学到东西,获得灵魂的安慰。

  悄悄地来,悄悄地走,冉阿让用生命表达了他对养女的爱,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用心浇灌未来,用骨与肉,精与肉来谱写人生的歌谣呢?冉阿让,我-----爱--------你。

悲惨世界读后感2

  《悲惨世界》是法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雨果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描写了法国大革命前夕社会各阶层人民的不同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重重矛盾,歌颂了人性的善良与纯真,鞭挞了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的相互倾轧的丑恶现象。

  但,即使在这样一个黑暗不公的社会里,却有一个始终与丑恶势力相抗衡的人--冉阿让。也许正是他的博爱、宽容及其高尚的灵魂,又重新唤回了人们内心深处的良知。

  在他25岁时,就因为打破一块玻璃偷拿了一个面包而被判19年的苦役。而当他经历长期牢狱之苦,终于获得自由时,却由于他曾经是个苦役犯而无法被社会所接受。但他却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他作为一个曾经的苦役犯的人性美。在当时,也许有的人只爱自己,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冉阿让的爱却是给世上所有可怜的人、贫穷的人、值得同情的人、值得尊敬的人的。他曾经是一个拥有无数财产的市长,可他却把绝大多数的钱都捐给了慈善机构和穷人们。以至于他往往出门时口袋里装满了钱,回来时又都空了。除此之外他还经常把面包送给挨饿的人,把衣服送给挨冻的人;到处访贫问苦。也许他并不算是完美的,出狱后,他在晚上想打死好心收留他的善良的神父。但老人待人真诚,酣然睡在一个苦役犯旁边的卓绝胸怀,深深地震撼了冉·阿让,使他握着铁钎的手慢慢地放了下来。于是他偷走了银器逃出了神父家。当冉·阿让被抓住时,神父并没有指证他,反而又把两支银烛台给了冉·阿让,并对他说:"不要忘记,永远不要忘记您允诺过我,您拿了这些银子是为了做一个诚实的人用的。"正是这句话和神父的所做所为唤醒了冉·阿让的`良心。他决定遵守自己的诺言,做一个诚实、正直、仁慈博爱的人。但他的缺点才更让他显得真实,更贴近人性。

  有一位老人被压在车下,整个车子的重量都压在他的胸口上,此时除非谁去把车子从下面撑起来,否则无法把他救出来。谁有那么大的力量呢?人们都知道只有一个正在被通缉的苦役犯--冉阿让,才有那么大的力量。当时身为"马德兰市长"的冉阿让正在旁边,可他要是去救的话,等于承认自己就是冉阿让。可要是不救或是再犹豫几分钟的话,那位老人就会死去。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他还是冒着可能被认出来的危险救下了老人。

  又有一位老人,他被别人冤枉顶替冉阿让被捕。当身为"马德兰市长"的冉阿让知道后再一次犹豫了。因为他知道真正的冉阿让就是他自己!但如果他不承认的话,没有第二个人会知道。况且他还是一个了不起的"市长"。而那位老人只不过是个年过半百、毫无用处的人而已。可就在宣布那位老人有罪的时候,他竟公然承认自己就是冉阿让!为此他放弃了一切已得到的地位与荣华,以再一次进那已经呆了19年的牢房为代价,救下了那位又是毫无血缘关系的人

  冉阿让让我一次又一次的震撼了,他的善良,体现出人性中的真,善,美。

悲惨世界读后感3

  我是从《悲惨世界》认识雨果的。

  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善良和博爱在悲惨的社会现实在发亮的故事。尽管那个时代的背景如此灰暗,但从故事在我仍能感到从心底升起的温暖。

  无论是主人公冉阿让、警察威尔还是米里哀主教,他们都很执著,冉阿让执著于对世界和社会,对道德与法律投桃报李的潜规则,米里哀主教执著于每一个人都是上帝的子民,夜不闭户,对全世界以德报怨的品质,然而,尽管在某些角度上,威尔是反角,但谁也不能否认,他是执著的,他为他的执著放弃一切,后来因为被自己处心积虑要带进监牢的冉阿让所救,他一生所执著的信念瞬间被冲击得只剩下碎片,他无法想信,尽管事情就发在在他身上,最后,他受不了道德良心的拷问,向自己开了最后一枪,死在那个悲凉的夜晚。

  书中一个情节深深地打动了我。

  那个灰色的冬天,冉阿让从监狱里释放出来,他带着犯人耻辱的标记,走进一个小镇。小镇上每一个人都避开他,没有人会收留一个曾经的小偷。当他心灰意冷的时候,命运为他打开了一扇门。他在一位好心的老妇人的指点下,拜访了米里哀主教。米里哀主教住在华丽的教堂旁边一间低矮的小屋子,而镇上的小医院则搬进了大教堂——这位主教让出了本应属于他的华美的教堂,镇上的每一个人都知道有一位如此可敬的主教。米里哀主教的屋子燃着温暖的炉火可以照到从不关上的门的外面。出人意料地,米里哀主教以接待贵宾的.形式接待了这个潦倒的主人公。或许是长期的监禁使他的报复心益增,他最后还是偷走了主教家的一套银餐具。但天亮以后,小镇的警察抓住了他,并送到主教家。他感到从未有过的害怕,他又要回到那个黑暗的地方了吗?那个仁慈的主教看到昨天他收留的人正如主教的妹妹所担心的那样,他会后悔吧。然而没有,他所有的想象都落空了。米里哀主教诚挚地看着他的眼睛,片刻以后,他微笑地问冉阿让:“你早上怎么走得这么急?把我要送你的一对银烛台都忘了拿。”说着拿来他姑姑留给他的唯一一对银烛台,递给冉阿让。警察连忙放开他,连声道歉。冉阿让的命运从此发生了大逆转。他一直没回过神来,站在米里哀主教门前,米里哀主教微笑地询问他:“您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故事从这里展开了,尽管后来再没有见到米里哀主教,但改变后的冉阿让不正是另一个米里哀主教吗?在故事的最后,他离开了这个世界,以最幸福的方式,他所收留的芳汀的女儿送他离开,在汇流成河的泪水和崇敬中,他安详地熟睡了。

  这部作品写于一八六一年。当时这部作品把雨果推上文学巅峰,雨果是高傲的,也是孤独的,他笔尖露出的锋芒,让历史也为之一震,雨果是不朽的,一如他的作品。

悲惨世界读后感4

  泛黄的书页,深浅有致的墨痕,浓郁的书香……打开《悲惨世界》,我追随着主人公的步伐,走进了那个悲惨而又幸福的世界。

  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对主人公—冉阿让肃然起敬。他,是一个淳朴的普通劳动者,他每天辛苦工作,但饥饿和困苦还是时时困扰着他。

  有一天,他为了挨饿的外甥偷了一个面包,结果被抓入监狱。他因惦记家人,四次越狱,却被加刑至十九年。

  长期的牢狱生活养成了他阴郁叛逆的性格,他开始仇恨法律,仇恨这个不公的社会。出狱之后,他没有住处,四处乞求他人收留他一夜。

  然而,没有一个人愿意收留他。幸好得到仁慈的莫里哀主教的帮助。但他却偷走了主教的银器。

  主教并没有怪他,而是宽恕了他,还送了他一对银烛台,让他走了。没错,正是如此。

  主教的感化让冉阿让的心受到震撼,他原本善良的心被唤醒了,他开放弃恶从善,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让枯萎的内心又再次鲜活起来。

  他改头换面,化名马德兰来到城市。经多年打拼,他从一个成功的商人变成一市之长。

  成为市长后,他仍不忘主教的教诲,热衷于慈善事业,经常帮助贫穷市民。但是,这样的生活没持续多久,他便引起警察沙威的注意。为了搭救商马第,他再次入狱。

  等他出狱回到小城后,他花重金救助了女工芳汀的孩子珂赛特,他带珂赛特隐居,做了一名默默无闻的园丁。

  珂赛特在他的照顾下长大成人,后与青年马吕斯相恋,找到了他的幸福。但,善良的冉阿让却因他的过去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一度不被人原谅,在孤独中走向生命的尽头…..

  《悲惨的世界》中没有提到一个悲字,可全书处处有似有似无的悲伤笼罩着,看似平静简单的语言,却让人心头一凉,“寂寞”的影子夹杂在字里行间,压抑的气息令人窒息。

  冉阿让的一生是悲惨的,但也是令人惊叹的。他曾是心中失去爱的逃亡者,但在主教的'感化下,他的心灵得到洗礼。

  尽管再度落入法律的魔爪,但他不埋怨,始终怀有一颗圣人之心,用爱和宽容对待这个世界,泰戈尔的一句诗正道出了我们的心声—“我想我将为你忧伤,还将用金色的诗歌铸成你孤寂的模样,供养在我心里。”

  寂寞是世上极为可怕的东西,是魔鬼手中用来毁灭青春的咒符,在珂赛特与马吕斯结婚后,他一个人在舒适的家中迅速衰老,终是经受不住寂寞的侵袭,离开人世。

  真正催人老的不是无情的岁月,而是吞噬人灵魂的寂寞。人,往往是在老年时耐不住寂寞,喜欢热闹。我们应该多抽些时间陪陪老人。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何其不是,身在其中,亲近于亲人,以欢笑送与他们,便是幸福。”

  读完这本书,掩书沉思,这本书把人世间的人性种种展现示出来,让我赞叹不已,只是这每种人性,都需我们自己塑造。

悲惨世界读后感5

  善是精神世界的太阳。

  ——雨果

  合上《悲惨世界》这本书的最后一页,我沉浸在主人公冉阿让的经历里不能自拔。

  冉阿让的经历是悲苦的,但也是幸运的。

  冉阿让原本只是一个贫苦的百姓,为了亲人的生命而去打碎了一块玻璃,拿了一块面包,却因此被判了五年刑期。他也曾想过抗争,四次试图越狱却没有成功,刑期也被延长,他痛苦地经受了十九年的牢狱生活。即使得到释放,却也要终生顶着“苦刑犯”的身份,他再次逃脱,但直到死前的日子里,他一直被警察沙威追捕,过着四处奔逃的生活,甚至于他视若亲生女儿的珂赛特的婚礼,他都因为自己卑鄙的身份而不能够去参加。

  冉阿让走出了监狱,却因为苦刑犯的身份而被所有的人拒绝,累、饿、渴、冷,所有的感官一起涌上来,折磨着他。无论他如何苦苦哀求,都没有人愿意接受他。然而,十分幸运的是,博爱的老主教卞福如收留了他,并且完全不介意他的身份,用尊重的行为和语言来对待他,这样的礼遇使得冉阿让那颗冷硬的、千疮百孔的心挣扎不已,他不敢相信自己能够做一个好人!十九年来,他早已习惯了这样一个恶人的身份,他不能是一个好人!于是,他把老主教的银器都偷了出来,等到被抓捕的时候,他或许在想,不过又是一场牢狱之灾罢了吧!

  可是,出乎意料,老主教并没有让警察把他抓走,而是把桌上的银烛台也一并给了他,老主教低声对他说:“请不要忘记,永远也不要忘记您答应我的事,您要用这些银子做一个诚实的人。”这让冉阿让痛苦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荡。老主教真诚善意的心灵,帮助冉阿让走出了心灵的阴影,救赎了他的罪孽,他获得了新生,开始做一个善良的人,一直到他死亡为止。他最终获得了解脱和幸福,并得到了女儿和女婿的谅解,笑着离开了人世。这些都得益于老主教的善。罗佐夫说得好:“感人肺腑的人类善良的'暖流,能医治心灵和肉体的创伤。”

  我想起了一则小故事,有一个少年挨家挨户地推销,劳累了一整天,他向下一户人家讨一杯水,但开门的女孩给他拿了满满一杯牛奶,并且不要求付钱。男孩被女孩的善良感动,他觉得浑身是劲,也放弃了退学的念头,努力当上了一位医生。长大后,女孩得了很严重的病,男孩认出了她,竭尽所能医治好了她,当女孩拿到医药费通知单的时候,她知道这一定会花去她的所有积蓄,可通知单上只写着“医药费——一满杯牛奶”,男孩已经把医药费都付了。

  这便是善良的魅力,善良能让人歧途知返,能抚慰痛苦的心灵,能带来幸福和幸运,善良确实是精神世界的太阳,它仿佛给我们的心灵套上了外衣,抵挡了所有的黑暗与寒冷,剩下的,只有无尽的温暖。

  所以,与人为善吧,心存善良,小小的善举,也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幸福。这或许就是雨果想告诉我们的吧!

悲惨世界读后感6

  一个人的付出竟然可以超越血缘关系,面对一个失去母爱,过着奴隶般的生活,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小女孩,他会以亲人的身份出现来解救她,尽可能的创造爱的环境来让这个小女孩感受人间存在的温情,无言的付出--《悲惨世界》读后感。他用全部的爱来弥补女孩残缺的内心。这是一个苦役犯冉阿让的崇高行为。"苦役犯"这个名称就像是个火红的铁器重重的打压在冉阿让身上,顿时冒出了刺鼻的烟气,留下的痕迹永远也无法消除,它就是一个疮疤。直到他死去还是没有改变身份,仍是带着苦役犯这个不了磨灭的身份称号离开人世。是的,曾经他因为犯过错误,这个错误在今天看来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啊,因此受到判处19年的劳役的惩罚,可是自从遇见神甫后,他改变了,彻头彻尾的改变了。摒弃了之前在牢里埋下的所有恶念,以一副全新的.面貌出现,而改名字也是洗心革面的表现之一。从此那个苦役犯的恶劣品质逐渐的离他远去,可以说这个是个虚称。可是人们好像很喜欢记着别人曾经犯的错误,而很容易忘记别人的好。永远也忘不了给冉阿让戴上"神圣的光环"!当然他自己也没有忘记!一直以来冉阿让对待珂赛特是慈爱的,竭尽全力来爱护她,保护她,两个人相互分享来自彼此的爱。大概存在太大的年龄差距,使得父女间的游戏很少,但这个不善言辞的父亲总是以简单而仔细的行为使他的小天使快乐、无忧无虑。他既是珂赛特的父亲同时也是她的母亲,读后感《无言的付出--《悲惨世界》读后感》。他依然在默默地付出,不求回报地付出着。他是位坚韧无言的老人,决定要做的事情从来都不是通过言语来传递的,一切的打算都早已呈现在脑海里,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一个叫马吕斯的年轻人,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去救,因为他是珂赛特喜欢的人吗?徒步走在充满危险的下水道里,随时会因为判断错误而走入死尽头,随时会陷入沉积着淤泥的水坑,何况还背着受伤的马吕斯,在几乎面临失去希望的时候,他整个人被水掩埋,下身陷入淤泥中,但他始终没有打算要抛弃年轻人一个人一走了之。凭着准确的判断,这才一次又一次的远离死亡。尽管是个老人,但他的力量永远是那么的强大,永远没有放弃,这都来源于对珂赛特的爱。他太爱她了,不舍得她离开他,偶尔这个老人也会自私一回,为了满足自己占有珂赛特的欲望而采用一点点小手段让珂赛特和马吕斯分开,但是他的"反抗"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他心里住着的天使已经成为了别人的妻子了,他祝愿她得到了幸福。那股阳光清泉已经离他远去了,一下子老人失去了存活的精神支柱,我想他的心里应该既是快乐的又是空虚的。空空的,感觉像是丢了一件宝贵的珍品!冉阿让对珂赛特的感情赛过了真正的父女之情。最后老人是带着幸福进入天堂的!他不会再被"苦役犯"打扰纠缠了!他走得很安详!

悲惨世界读后感7

  《悲惨世界》的作者维克多·雨果是十九世纪法国的一位重要作家,他一生勤奋创作,留下了二十二部诗集,十二部戏剧,二十部小说和散文,若干文论等珍贵作品。他的作品在法国和全世界都具有很大影响。

  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是雨果最重要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雨果刻划了从拿破仑在滑铁卢的失败直到反对七月王朝的人民起义这一阶段的历史面貌,绘制了一幅规模庞大的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图画。书中描述了在逃犯冉·阿让和流落街头的妇女芳汀,还有她的女儿珂赛特三位中心人物的悲惨遭遇。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善良纯朴的劳动人民注定要陷入受压迫、受歧视、受*辱境地的必然命运,愤怒地谴责和控诉了造成这一切不合理和不公平现象的原因。

  年轻勤劳的冉·阿让找不到工作在难忍的饥饿驱使下,打碎了商店的一块玻璃,拿了一块面包而前后被判了十九年徒刑。出狱后,为了报复,在晚上想打死好心收留他的善良的神父。但老人待人真诚,酣然睡在一个苦役犯旁边的卓绝胸怀,深深地震撼了冉·阿让,使他握着铁钎的手慢慢地放了下来。于是他偷走了银器逃出了神父家。当冉·阿让被抓住时,神父并没有指证他,反而又把两支银烛台给了冉·阿让,并对他说:“不要忘记,永远不要忘记您允诺过我,您拿了这些银子是为了做一个诚实的人用的。”正是这句话和神父的所做所为唤醒了冉·阿让的良心。他决定遵守自己的'诺言,做一个诚实、正直、仁慈博爱的人。

  后来他改名换姓,在一个城市里搞了一项工业的工艺改革,发了财,做了市长,在那里济穷救苦,大做好事。当他得知芳汀的悲惨遭遇时,决定帮助她,接回她的女儿珂赛特。但芳汀未看到她的女儿就死去了。而冉·阿让也为了救出冤枉的人,在法庭上自首自己是真正的苦役犯冉·阿让。于是又被抓走做苦役。但为了履行对芳汀的诺言,在苦役中,他奋不顾身地从战船上空抢救了帆工,然后机智地逃走。到外地把芳汀的女儿珂赛特从刻薄奸诈的夫妇那里带走,并隐居在了修道院。八年了,冉·阿让和珂赛特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冉·阿让为了让珂赛特得到幸福,设法成全了珂赛特和马吕斯的婚姻,并向马吕斯表白了自己曾是苦役犯。不料遭到马吕斯的鄙视,拒绝他再和珂赛特见面。当马吕斯得知冉·阿让就是自己到处寻找的救命恩人,即是受人尊敬的马德兰先生,他这才悔恨交加,立即带着珂赛特去看望老人。但是冉·阿让由于情感上受到打击,这时已处于弥留之际。老人向他们作了临终的嘱咐,便惨然离开了人生。

  在书中,我被冉·阿让那颗狂热追求正义的良心所感动。正是这颗良心多少地把他箍紧而压服!他悲惨的一生中有多少次伤病,多少次重新站起来。这良心光芒四射,在安静地向他说:“现在平安无事了!”唉!这是多么凄惨的平安!

  雨果的这本书从人道主义思想出发,同情劳动人民的命运。读过这本书,我被书中那种仁慈博爱道德正义的力量所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