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读书心得合集15篇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亮与六便士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心得1
毛姆写的很好,但我觉得翻译做的同样很精彩。因为最开始作者已经说了斯朱兰最终会是个伟大的人,所以刚开始看的时候也会受影响,顺着这个思路往下看,对于他的“自私、冷漠”等我没有太强烈的反感,以至于在最后读到他成为伟大的画家也没有强烈的震撼。如果刚开始不说,由读着自己往下看,根据故事情节,人物性情以及作者对斯朱兰作品的评价看下去,最后对其做一个小评价,我觉得会更有意思。
文章还是有两个地方触动我。一个是斯朱兰抛妻弃子,放弃了“六便士”而受思想支配,去寻找想要的“月亮”,我觉得一般人做不到。就像书中所说,每个人都有理想,但是坚持理想需要很强烈的个性;我们不是没有理想,只是我们对理想的期望没那么强烈。第二个震撼我的是得知斯朱兰闭着眼睛在墙上画出心中所想,以及对生活的感悟,我觉得这是最伟大的`。我在网上查不到画家斯朱兰,否则真想一睹他的画风,感觉看书不过瘾,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
为了理想而放弃现在的生活,我做不到,其余的都是借口。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心得2
毛姆的文字有太大的魅力,总是吸引着我不断的往下看,看到最后一页的时候,突然脑子里一个声音在说:“你应该再看一遍,认真、仔细、慢慢的看一遍。”
书的封皮上写着,“月亮是那崇高而不可企及的梦想,六便士是为了生存不得不赚取的卑微收入,多少人只是胆怯地抬头看一眼月亮,又继续低头追逐赖以温饱的六便士”。其实,当你看完整本书的时候发现,全书没有一处提到六便士,但又时时刻刻在透露着关于“六便士”的问题。我时时刻刻都怀揣着去远行的想法,然而总是被各种各样的“在乎”缠住脚,怎么也挪不动脚步。世界上肯定还有千千万万和我一样有诸多想法的人,绝大部分应该也是像我一样被各种各样的“在乎”缠身,无法动身。懦弱,大概就是我们冠于自己的代名词,家庭,朋友还有那每一份可怜的`“六便士”无一不牵绊着我们。斯特里克兰果真就像毛姆所写的,他在决定画画之后,像灵魂出窍,像被强大的恶魔附身,像在全世界之外,又像全世界都是他一个人的。我们大概永远也做不到像斯特里克兰一样,全然不顾周遭的世界以及世人各色的眼光。所以在遇到像斯特里克兰一样的人时,我们有的不仅是羡慕还有佩服,他们有我们所没有的勇气,还有放弃全世界的决心。我都觉得文中的“我”在很多时候是对斯特里克兰充满了嫉妒,喜欢又嫉妒,正因为“我”做不到他那样不屑一顾的态度,所以才在很多时候被愤怒占据整个身心。前两天看了冈仁波齐,那时觉得没有信仰的人可怕,但有信仰的人更可怕,画画之于斯特里克兰就像朝圣之于那些藏民们,斯特里克兰在决定了要画画之后,就一直在朝着自己心里的神山前进。心中有且只有这么一个念头,他最终成功了。
而我们在这“六便士”的地域里越陷越深。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心得3
“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地行走,尽管身体互相依傍却并不在一起,即不了解别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
第一次看到《月亮与六便士》这个书名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怎么在意,如果不经意间路过书店,也不会去买这本书,就连电子书都没有浏览一下。即使在很多书友讨论这本书的时候,事后也没有太多的关注。直到那次在《一本好书》的话剧演绎中看到了这个故事。短短的话剧演绎就像在我眼前打开了这本书,一页一页的翻过,慢慢的感受整个故事的发生。
作者毛姆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借“我”之口,叙述整个故事。故事描述了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本已有牢靠的职业和地位、美满的家庭,但却迷恋上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弃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通过这样一个一心追求艺术、不通人性世故的怪才,毛姆探索了艺术的产生与本质、个性与天才的关系、艺术家与社会的矛盾等等引人深思的问题。
“月亮与六便士”——“理想和生活”,到底哪个更重要?其实是说不清楚的`。有些人为了理想放弃一切,就像书中的经纪人,很多时候会让人难以理解,就连毛姆都觉得不可思议,为此去劝解、去阻止。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够如此彻底的放弃一切,为理想像发了疯的似的埋着头向前冲。也许就闯出了一片天地,寻找到心灵的归属;也可能撞的头破血流,迷失在寻找的途中。
在现实生活中,安逸的生活可能是很多人会做的选择;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无奈,真的要放弃一切寻求梦想的时候,需要强大的毅力作为后盾。很早的时候网络上就流行一句话“来一场想走就走的旅行!”很潇洒,可真要这样做的时候,往往有很多人却做不到;一场简单的说走就走的旅行都这么难,更何况放弃一切去寻求梦想。这本书用一个故事引发了人们对摆脱世俗束缚逃离世俗社会寻找心灵家园这一话题的思考。简单的故事却给了人庞大的思考空间。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心得4
作者是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 -1965),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被誉为“故事圣手”。生于巴黎,十岁前父母双亡,由叔叔接回英国抚养,因身材矮小,说话结巴,总被同龄人欺凌,性格孤僻敏感。18岁在伦敦学医,后弃医从文。23岁时发表首部小说《兰贝斯的丽莎》。
一个十岁就失去父母的孤儿,一个身材矮小得总被同学欺凌的结巴,一个从童年起就轻度抑郁的社交恐惧症患者,会有什么样的生活?
如果是毛姆,他会过上一种灿烂的生活。
他做过助产士,做过间谍,做过演员,做过救护车司机;他做过丈夫,做过情人,拒绝过女人的求婚,他的求婚也被另一个女人拒绝,他的后半生住在一座仙境般的别墅里。这座名叫毛雷斯克的别墅是世上最伟大的传奇,因为这座别墅里的人加起来就是一部欧美文学史。
他在大地上度过了整整91岁,享受着一个伟大的作家所能得到的一切舒适与自由。他以漫长的一生证明他的偶像王尔德的一句话是对的:爱自己,是一生浪漫的开始。
跟王尔德一样,他爱女人更爱男人,跟王尔德不一样,他没有身败名裂,而是巧妙地度过了完美的`一生,这不是天才的幸运与不幸,而是天真与智慧的分野。
除了王尔德,他算得上是全英国最大的毒舌了,他的毒舌让丘吉尔惊恐不已,丘吉尔央求他:“我们俩订个约吧,如果你答应不取笑我,我也保证不取笑你。”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银行家查尔斯,人到中年,事业有成,为了追求内心隐秘的绘画梦想,突然抛妻别子,弃家出走。他深知: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
在异国他乡,他贫病交加,对梦想却愈发坚定执着。他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在经历种种离奇遭遇后,他来到南太平洋的一座孤岛,同当地一位姑娘结婚生子,成功创作出一系列惊世杰作。就在此时,他被绝症和双目失明击倒,临死之前,他做出了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
人世漫长得转瞬即逝,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查尔斯就是那个终其一生在追逐星辰的人。
《月亮与六便士》描写了诸多的人物,一边是为理想而倾其所有、孜孜不倦的斯特里克兰、亚伯拉罕医生、布吕诺船长,一边是爱慕虚荣的斯特里克兰夫人、库特拉斯夫人、卡迈克尔医生,还有热心诚实的斯特洛夫、背叛爱情的布兰奇、贪图小利却义薄云天的尼克尔斯船长、乐善好施的蒂阿瑞、能说会道的库特拉斯、淳朴善良的阿塔……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来写,夹叙夹议,娓娓道来,对自我也有很多反省,对人生感悟良多。如此纷繁的故事,全凭“我”来穿针引线,可以说“我”是这部小说的又一主角。
从《月亮与六便士》中可以看出,“我”对斯特里克兰这一人物并不十分熟悉,对于他的过去一知半解,他为什么要画画也不很清楚,至于他去世前在塔希提岛上的多年生活,更是道听途说。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心得5
1、人生那么短,我们应该把时间用来自己想做的事上。尽管现实有很多无奈,我们可以学着做减法,当你不那么贪心,不去跟别人比,你便可以集中自己的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
2、很多时候我们真的没必要那么在乎别人的看法,也没必要那么在乎名和利,内心的真实和坦然才更重要。“横看成岭侧成峰”,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你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无论你做什么都会有人说不好,所以请戒掉讨好型人格,多考虑事情本身,多考虑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做好当下该做的事情就好。不要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后悔,也不要为没到来的将来担忧,记住此时此地,做最好的自己。
3、人与人的活法是不一样的,你得承认差异和差距。学会接纳别人的不同,也坦然面对自己的'不一样。
4、伟大是要付出代价的,那些伟人身边的人往往比常人付出的也多得多。在事业中,正是他的执着才让他取得成功,但在生活中,往往表现得固执。所以,生活在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挺好的,享受平凡人的幸福也不错。
5、虽然我能理解,但是我还是不能原谅或赞成斯特里克兰抛妻弃子去追求理想的做法。可能他的画作能带给人们很大的精神引领和享受,但是在他妻子毫无过错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抛弃她们,这实在不是值得提倡的一种做法。
6、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也告诉了我应该尽量讲真话,这样才不会陷入人云亦云的怪圈,做事没那么多瞻前顾后。
7、读完之后心情有点沉重,为里面人物的命运,也为残酷的现实生活,不过,生活还在继续,我们还是要好好过下去。生命那么短,永远保持心中的美好,尽量做自己想做的事。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心得6
人生注重时序,阅读有时也是这样。
几年前,我读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觉得这是一本好书,于是碰上爱好阅读的朋友就推荐它。我对这本书的喜爱多少与当时的处境以及心境有关。那时的我有迫切想要达成的目标,但却受各方条件的限制,常有身不由己的感慨。看到小说中的主人公,恣意“任性”,对人之常情的东西嗤之以鼻,这正是我个性中缺失的东西,于是乎对主人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作家毛姆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为原型创作的一部小说。天才画家跌宕起伏的人生与放荡不羁的个性令人心向往之,同时也会心生难以望其项背之感。
和《月亮与六便士》不同,毛姆在《刀锋》中刻画了一个普通的美国人拉里。拉里身上既有独特个性,又有一种谦和感。就整个故事情节来看,我更喜欢《月亮与六便士》,它的笔墨集中于主角,情节更紧凑,故事感更强。《刀锋》中多条故事线交错,除了主人公外,书中涉及的其他角色的命运走向都有较为详尽的始末交代。这些部分对那些耐心不足的读者来说,应该会觉得有些“拖沓”。但《刀锋》中刻画的主人公拉里的人物形象,我非常喜欢,他不像《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思特里克兰德那么冷酷、尖刻到令人难以理解;拉里非常富有同情心,为人谦和、诚挚且实在。像他这样的一个人,无论成为谁的朋友,都会令对方感到荣幸。
《刀锋》与《月亮与六便士》都出自毛姆之手,两者有一些相似之处。它们的叙述角度一致,都是第三者叙事:叙述者兼作故事的讲述者和半参与者。读完《月亮与六便士》,再去看《刀锋》中设置的.“悬念”,其实已然毫无悬念感。你会发现这又是一个男人跳出别人为自己设定的人生路径,奔赴自己预想的人生旅途的故事。拉里这个刚从战场上退役的美国青年,不想投入工作,与美丽的未婚妻解除了婚约,想去流浪人生。他的想法在周围那些有身份的人看来,是在作贱自己、糟蹋时光。他们认为拉里患上了战后创伤后遗症,才会产生流浪巴黎的荒诞想法。未婚妻以为他是一时兴起,没想到他早已打定了主意,并不打算回头。拉里靠着微薄的收入,四处流浪,到各地寻找何为人生、人生为何的答案。他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清晰明确的答案,但在印度获得了内心的愉悦,打开了新的生活视角。我们生活中出现拉里这样的人,多数人会把他叫做疯子,他不要过体面人的生活,非要到处吃苦,找罪受,很难理解这样的人。但也会有少数人将他称作理想主义的践行者,把这个众人视为平庸之徒的人唤作传奇;因为他听到内心的呼唤,就像虔诚的信徒获得上天的启示那样刻不容缓地寻找朝圣之路。拉里究竟是传奇还是疯子,取决与人们对生活的定义以及对功成名就的看法。
拉里和本书中的另一个人物艾略特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前者不受名利的诱惑,放弃自己的身份地位和钱财,去追寻何为人生的宏大命题;后者有修养、智慧,仪表堂堂、资产丰厚却一生痴迷于上流社会的交往活动,在宴会与请帖之间庸庸碌碌。关于个体如何存在以及社会在个体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这将是人类无法彻底解答的难题,读几本哲学书籍有时候能缓解一下思考这些难题引发的头疼症,但是不深入生活,不找到自己的人生智慧,就只能哀叹生活索然无味,人生缺少靓丽风景。多彩的生活需要强有力的世界观来支撑,以此来构架起一个人的信仰世界,给他生命的信念、生活的力量。
人可以从阅读中品尝人生百态,有时也需要从内心的呼唤出发用脚丈量大地。尽管我没法去过流浪人间的生活,但我尽量让精神世界处于流浪状态。人说要安居乐业,我漫浪的脑袋里常常浮现的是漂泊四海。
虽然我难以成为拉里和思特里克兰德,但是非常钦佩他们有出走半生的勇气。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心得7
愿你追上命运这匹马,不舍爱与自由!
重温了一遍威廉。萨姆塞特。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在早之前就看过一遍,但觉得感悟没有那么深。第一次读只注重故事情节,这一次更注重人物的塑造与形象。书中的人物跃然纸上,生动饱满,各有性格,也把人物性格的两面性与复杂性写的有理有条,人的成长脉络清晰可见……
这是一本关于梦想与追寻的书。“月亮”是美好而遥远的,就像人们追寻的梦想;但追寻的过程也许孤苦,甚至最后会一无所有得。“六便士”象征着世俗琐碎的生活,但也有其存在价值。可是,多少人只是胆怯地抬头看月亮,又继续低头追逐赖以温饱的六便士。
他——查尔斯,一个股票经纪人,生活还算富裕,有妻子和儿女。但当他选择了梦想,抑或说,他是被梦想击中了。他便会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奔赴巴黎,远赴太平洋,流落荒岛,倾其所有,即使到最后的贫困潦倒,患麻风而死也从不后悔,他都只为梦想而活。15年之内,这个看起来极其普通的.中年人,风驰电掣,越过城市,越过文明,越过阶级,越过太平洋,越过人性,终于追上了命运这匹烈马。
也许,我们一开始都觉得他好可怜,当全世界都在追逐着梦想的时候,查尔斯却在追逐他的噩运。因为,被梦想俘虏的人就是在追逐自己的噩运。但当他提起画笔时,他就像一个君王,君临天下!无法想象,这时他会是多么地自豪!
我们都说要给自己的人生做加法,他却在做减法。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所以查尔斯抛弃了妻子,抛弃了儿子和女儿。每读到这确实觉得,他有些残忍——为了那遥远的月亮,连身边的美好也可以置之不理,嗤之以鼻。这或许就是人性的复杂性。
是的,读完这本书,我从一开始对查尔斯的不屑、愤怒与同情,转而觉得他也是很执着、很伟大。在他生命的尽头创作了那幅巨作:气势宏大,感光敏锐,热情奔放,然而其中也带着一种可怕,令人感到恐惧的元素。其中的人物似乎拥有造出他们的泥土的特质,与此同时也具有某种神性。让你看见人赤裸的原始本能,而你感到害怕,因为你看见了你自己。有时艺术就是这么神奇,通过一幅画,可以看清人性的善恶真丑。
他说,他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要挣扎。是啊,当被梦想击中,唯有追寻自己的内心,踏过千山万水,才能找到心灵的栖息地。如同掉进水里的人,无论你游得好与不好,你就必须游过去,不然就会死亡。而作为读者的我也读出了很多感悟,查尔斯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尘世,他却抬头只看见了月亮。而作为凡尘一芥子的我们呢,是否有勇气大胆的不顾一切地追逐那月亮而可以忽视了那赖以生存的条件。在当今时代,这或许很难吧!并不以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跌跌撞撞地逐月,而在没有任何经济基础能力的情况下。梦想是要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的,并为之锲而不舍,孜孜以求!要知道,查尔斯在离家前,他是上了一年的画画班的,这就为他创作艺术打下了基础。这便是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都说,有梦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气去坚持这梦想。但查尔斯做到了,他几乎放弃了所有,唯独没有放弃梦想。他从不抱怨命运的不公,也不曾丧失追逐的勇气,最后他确实做到了,他成了一名伟大的艺术家,即使这是他离世之后。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好事多磨,通往成功的路,荆棘丛生,滔天大浪,我们走过去会遍体鳞伤,要过关斩将,即便倒下也要活得漂亮,只为自己的精彩!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而梦想呢,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剂调味料,愿你我都可以看得见六便士,也可以看得见那清辉如水的月亮。我们要热爱生活与追逐梦想一同并行,一如说生活并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愿明月清风与你我相伴,爱与美好与你我长存!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心得8
新年读完的第一本书是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读的是英文原版,没有刻意查单词,吭哧吭哧地也理解了大概意思。在具备一定英语基础的前提下,读英语原文比起读译文更有意趣,至少在理解作者风格和原意方面具有优势,也能感受到英语遣词造句的微妙美感。目前正快速地再读一遍中文译本,复查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并体会译者怎样实现“信达雅”。
在阅读之前,我知道《月亮和六便士》很有名,毛姆也很有名,知道这大概是一个股票经纪人抛下优渥生活和妻子儿女,一心追求绘画梦想的故事。在阅读之后,我知道原来本书主角原型为高更,原来主角不是一个典型的破釜沉舟、收获崇拜与赞誉的英雄,原来人的一生,舍弃与得到都必须作出坚定的选择。
主角Strickland性格独特、复杂。书中的叙事人“我”感觉他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攫住,其力量之强大让人无法抗拒,甘愿冒险。在四十岁的年纪告别如日中天的事业,放弃舒适的生活,抛妻弃子,藏身于巴黎破旧的旅馆,五年来穿着同一身衣服,过着每天只喝一瓶牛奶吃一条面包的日子,只为了画画。关键是,几乎没有人认可他的画,而他也不在乎画画是否能给自己带来名利——他只是要画,他不得不画。
从世俗的角度来看,Strickland简直可以说是个“恶棍”了,离开妻子子女,对热心帮助他的Stroeve冷嘲热讽,“拐跑”Stroeve的妻子,成为导致她自杀的原因......对于别人的评价,他从来嗤之以鼻。他不在乎他人的看法,是真的不在乎。“有人也说他们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但这多半是自欺欺人。一般而言,他们能够自行其是,是因为别人看不出他们的怪异想法,最多因为三五知己的支持,他们才敢一意孤行。如果一个人的离经叛道切合他所在的阶层的行事作风,那他在世人面前违反常规倒也不难。这会让他洋洋得意。既标榜了自己的勇敢,又不用担风险。”但是,Strickland“就像是一个身上抹油的摔跤手,你根本抓不住他;这就给了他自由,让你火冒三丈。”传统对他无可奈何,所有的批评讽刺、风言风语都不能刺激他的自尊心,只能换得他的哂笑。
也许这种特立独行恰是让他伟大的地方,他对于会占据时间精力的欲望、爱情、琐事和别人的看法感到愤懑,他想要摆脱它们的束缚,将全部精神集中在绘画这一件事上。他不善言辞,唯有通过画画来表达旺盛的生命力和深藏在心的感受。从井井有条的伦敦到灯红酒绿的`巴黎,再到原始而宁静的大溪地,Strickland终于找到了能够让耳朵清静,让灵魂栖息的地方。在孤岛山野里,在被麻风折磨的日子里,在眼盲之后,他不止息地画着,直到呈现出一幅幅摄人心魄的作品,直到生命的终结。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有些人看到嫦娥,有些人看到环形山,有些人看到飞船,有些人从不仰望。随波逐流,泯然众人,现世安稳。
“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它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渴望一种桀骜不驯的旅程。这样的安逸总让我惊惧。我的心渴望更加惊险的生活。只要我能有所改变——改变和不可预知的冒险,我将踏上嶙峋怪石,哪怕激流险滩。”
用这本书来开启新一年的冒险,甚好。
我对故事中的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不感兴趣!他的特立独行太过惊世骇俗,如果仅仅是惊世骇俗也就罢了。偏偏,他的惊世骇俗还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了那些曾经爱过他,甚至给予他巨大帮助的人以巨大的伤害,这让我实在受不了。
尽管从小到老,我一向以为我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不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但是与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相比,我简直太有人情味了。也许,正如书中所言:“假冒的特立独行也不能掩饰平庸的本质”。我想,我的特立独行只不过是想掩饰我平庸的本质罢了。
书中,我最感兴趣的人物是迪尔柯·斯特罗伊夫。他是一位长相滑稽的荷兰画家。虽然绘画天赋不高,但是富有极高的艺术鉴赏力;虽然为人有点傻里傻气,不谙世情,但是真诚善良,宽容大度;虽然朋友一再有负于他,但是他总是以德报怨。他给我的震撼:一是他的爱才之心,尽管此“才”并不与他惺惺相惜;一是他的爱人之情,尽管他所爱的人并不爱他。
这是我第一次读毛姆的作品,感觉书的前面部分语言非常幽默,后面部分语言非常富有哲理。
《月亮和六便士》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尽管读完之后,我对“月亮”心生恐惧,对“六便士”却心有戚戚焉。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心得9
从去年到今年,我一直被一个男人震撼着。他是一位小有成就的证券经纪人,有一个还算貌美贤惠的妻子,有一双听话懂事的儿女。在外人看来,他的生活是幸福而优渥的。可是,突然有一天,他毫无征兆地从自己生活的世界里彻底消失了。
对,这个人就是思特里克兰德,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作品《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人公。
对于思特里克兰德的倏然消失,他妻子只有一个想法:他同自己喜欢的女人私奔了。熟识他的人也这么想他。
在俗世人的眼中,似乎一个男人只可以为了女人,为了私情抛却一切。换句话说,追逐爱情的男人世人尚可接受,倘若是追逐其他,比如梦想,就可能被冠以离经叛道、荒谬有加。
思特里克兰德的妻子是这样评判没失踪前的丈夫的:
跟你说啊,他压根没有文艺细胞;就是个大俗人;他在证券交易所做事,是个普通经纪人。估计能把你无聊死。这样一个被她估计会把人无聊死的丈夫,却毫无来由地“与人私奔了”,她觉得不可思议。她拜托别人去浪漫之都巴黎寻找,果然如她所想,找到了。但是,思特里克兰德又并不如她所认为的有了“一同私奔的女人”,他只是独自一人,寄居在一家寒酸的小小的旅馆里,口袋里所剩仅100来磅。
并没有什么迷住他的女人,真正迷住他的只有颜料与画布。
原来,思特里克兰德之所以从现有的生活中抽身而退,仅仅是因为他小时候的画家梦想。小时候就想当个画家的思特里克兰德,被他父亲勒令学经商,他父亲认为艺术不赚钱。可是,在他四十岁之际,这个梦想像一根针,不时地狠命地锥他,锥他的`心,令他无法漠视。
在一家小酒馆里,当委托人询问他为何要抛妻弃子来巴黎过如此穷困不堪的生活时,思特里克兰德毫不犹豫平静地回答:“我要画画。”那人很是不屑,说你都四十了,他回答说,所以要赶紧行动。他甚至觉得自己比十八岁的年轻人更有画画的天分。
“你凭什么觉得自己有天分?”
他没有立即作答,兀自凝视来往人潮,却视而不见。他的回答等于没有回答:
“我非画不可。”
因为非画不可,他在巴黎不被同行待见、甚至被当成“笑料”也无所谓;因为非画不可,哪怕整整五年穿着“污迹斑斑褴褛不堪几乎散成布丝”的衣服也无所谓;因为非画不可,他几乎饿死在小旅馆里也无所谓……后来他四处流浪,在马赛,他甚至蹲过夜间收容所,连活命的小钱都无法挣到。
在思特里克兰德的梦中,有一座美丽的岛屿,那就是大溪地。他想千方百计随别人的船只来到了大溪地,在此画画,结婚生子,与他的土著小妻子爱玛生活在那座遗世独立的田园里。后来,思特里克兰德得病双目失明,穷困潦倒而逝。在他贫病交迫中,双目失明的他在自己的小木房子的四面墙壁上画下了一幅绝世之作,这也是他作为艺术家的巅峰之作,可是,他命令爱玛在他去世之后销毁殆尽。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创造了一个绝美的世界,然而出于骄傲和轻蔑,又令爱玛把它完全毁掉。
逐梦的思特里克兰德是美的,美到令人震撼,美到令人窒息。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正在进行的工作恰好是自己梦寐以求的,这样的几率微乎其微。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美好梦想。当医生的厌恶没有休息、陪伴家人的日子,渴望那种朝九晚五的清闲自在;朝九晚五的人又羡慕事业有成、自当老板的实业家;没有成为老师的想当老师;没有当成设计师的又想成为设计师……这一切向往都不是空穴来风,都不是得陇望蜀,而是内心有梦,却因现实的羁绊而止步。
我自己年轻时从没有想过要当一名教师,高中时代就极渴望成为一个与诗有关联的人,或者与小说有关联的人也不错。我甚至在高中复读的最后一晚彻夜不眠,决定放弃继续求学,回到我的小镇体验生活,写出令自己满意的文字。时隔多年,当这个梦在心底沉睡年数之后,我遇到了他——思特里克兰德。读后感读完《月亮与六便士》,我的心豁然开朗,拿起笔,写下了一些小诗。虽然在别人眼里它们不算什么,却是我自己靠近梦想的坚实脚步。
生活教我们学会了苟且,却不忘给我们诗和远方。为了所谓的梦想,我们或许根本学不来思特里克兰德的决绝,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在夜深人静孤独自处之时,抑或紧张的工作之余狂热地追逐一把。能否实现交给时间去裁决,我们只需要享受追逐梦想的美好过程。
如果你正打算踏上追梦的旅程;如果你为何时踏上追梦之旅正犹豫不决;或者,你内心深处埋藏着一个美好得令你心醉的梦,我建议你马上打开这本书——《月亮与六便士》,随着思特里克兰德的精彩故事推开自己的逐梦之窗,你会发现,逐梦的人真的很美。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心得10
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写的《月亮与六便士》。毛姆被称为“最会讲故事的人”,在他六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他活了九十四岁),一直笔耕不辍,最负盛名的比如有《刀锋》《人性的枷锁》《面纱》还有《月亮与六便士》。在我心中,马尔克斯、茨维格、杜拉斯、毛姆都是很会讲故事的人,但是他们讲的故事给人的感觉都不一样(这里感触一下,读书真是有趣,他让我认识到一些本来永远也不会懂的事),毛姆的书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让你有一种逃不掉,挣不脱又进不去的感觉,仿佛说的就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但是又和我们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就是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人如果被放错了位置,就可能做出许多荒诞的事。《月亮与六便士》中思特里克兰德便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本来生活富裕,有一儿一女和爱他的'妻子,可是他抛弃了令人羡慕的生活,落魄的逃到另一个城市,然后又在这里破坏了他的救命恩人的家庭,在我看来,一切都糟糕透了。荣幸的是,他最终在小岛上找到了让自己灵魂安息之所,那么一切,突然就觉得都理所应当了,借用某句话就是“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只是真不知道人要经过多少迷途,才能踏上正路?像思特里克兰德,我觉得还是比较幸运的,也有人一生,都在迷途中不知所措,就像一个可怜无助的孩子。
一口气看完月亮与六便士,真是精彩,当时的奇妙与眩晕感,我想我永远也不会忘。
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记忆犹新,“思特里克兰德住的地方是另一种美,好像是生活在伊甸园里,与人隔绝,头顶是蔚蓝的天空,四周一片郁郁苍苍的树木。那里有观赏不尽的色彩,芬芳馥郁的香气,荫翳凉爽的空气,这个人世乐园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他就住在那里,不关心世界上的事,世界也把他遗忘了。思特里克兰德平时画画,看书,天黑了以后,就同爱塔一起坐在天台上,一边抽烟一边望着天空。”
我想,这当是灵魂的自由了。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心得11
合上扉页,我脑海里,都是他最后坐在屋子里以失明之目观自己终结之作的画面。
他,不再需要表达,甚至要求土著妻子一把火烧掉,因为他根本不需要被认可、被理解。
其实我不满意这个失明的设置。我希望他真的已经全部都画完了,脱离苦海了。可惜,原著没有交待,到底是画完了,还是画不了了。
《月亮与六便士》一书中,其实借画家为引线写了很多人的故事。有详有略,有的有结局有的没结局。套用佛教用语:众生皆苦。
画家伦敦的妻子,到最后也还是原来的腔调。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设置?他为了嘲讽她吗?我想不是的.,作者其实极其悲悯,众生皆苦,大家各自挣扎,各自纠缠。
画家以自毁式的方式,体验了实打实的身体的物质的物理性的苦楚。但画家不在乎!为什么?因为在画家看来,精神的苦楚才是苦楚。伦敦妻子、情妇、画家朋友对生活的舒适性都自己的要求,他们或多或少的被物理性物质性的苦所困扰,感情的困扰在这里归为物理性困扰。无论是物理性的还是精神性的,苦楚就是苦楚,所以众生皆苦。
《月亮与六便士》是我喜欢的作品,作者只阐述,不评论。因为很多时候,如果自说自评,那么作品会没有生命。只说不评,作品才会活过来。活的作品,才可以千人千面,产生众多的精神火花。
作者以画家的孩子做模糊处理进行结尾。我想,这是作者对于命运、人性、世事做的谦卑姿态——苦海无涯。
无论是精神之苦还是物理之苦,脱离苦海是极难的。
我们理解了苦,便可以更慈悲。我们便可以不评断、不攻击、不贪婪、不轻蔑、不索取……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心得12
一位亲爱的书友,她以辩证的态度,和我讨论这本书,她认为精神是建立在物质上的,当然我认为是无可厚非的,感谢她吐露心声,对我敞开心扉,让我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月亮与六便士,不知道作者是不是这样想的,月亮代表灵魂,六便士代表物质。怎样你才会抬头看天上的月亮,而不是弯腰去捡六便士,当然是精神达到一定高度,物质也有一定保障,这才成为可能。有些人满脑子的指梦为马,浪迹天涯,用我爸的话来说,就是特么吃饱撑得,所以我不敢和他说我想怎样怎样。毕竟在他生活的年代,物质极其匮乏,追求物质是更重要的事。如果他满脑子都是浪迹天涯,估计我早饿死了[偷笑]
这两个的追求,就像计划生育一样,要宏观的去看待,有些国家鼓励早生多生,我们国家就是少生优生幸福一生。为什么会有差异性,就是目前那种对发展更有利。
在这个物质充盈的时代,很多人有了所谓的精神追求,去浪去旅行去寻找自己,在这个浮躁快节奏的社会,我鼓励人们这样做。倘若社会大都是一堆这样追求的人,一些读书人就会倡导追求物质的生活,作者就是在自己优秀作品里去注入倡导超越当时社会状态的人。没有人能说那种好,那种坏,就是作者的观点去引领我们思考。就像计划生育,我国是为了降低人口生长,一些国家是提高人口。
总之缺啥补啥吧!我目前的状态,会抬头看看月光,也会弯腰捡起这六便士,就像我爸不想把我饿死一样。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心得13
梦想是一种力量,梦想也是一种选择。海子说:“我们最终都要远行,在追梦的路上最终都要与稚嫩的自己告别,告别是通向成长的苦行之路”。
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
为梦想而进行选择,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的过程,让我们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完善。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阅尽,最终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景。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银行家查尔斯,人到中年,事业有成,为了追求内心隐秘的绘画梦想,突然妻别子,弃家出走。在异国他乡,他贫病交加,对梦想却愈发坚定执着。
月亮触不可及,六便士却触手可得,放弃所有的一切,只为追寻心中那可触不可及的绘画理想,这本就需要极大的勇气与个性。选择月亮的人很难为别人所理解,即使得不到金钱,那些追逐梦想的人在追逐的过程中依然很快乐。
人世漫长得转瞬即逝,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查尔斯就是那个终其一生在追逐星辰的人。
书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
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薄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世界上只有少数人能够最终达到自己的理想。每个人都是不被询问地来到这个世界,也许一开始命运就赋予他波折,让他不好活,也许有人到头来都没遇上大灾大难。但总的来说,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找寻并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才是一个人活着真正的意义所在。
其实我们每天思考的是生活的鸡毛蒜皮,关注的是一大推实利琐事。上学、考试、就业、升迁、赚钱、结婚、买车、买房……层层叠叠,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而且总是企图按照世俗的.标准活得像样一些,大家似乎已经很不习惯在这样的思维惯性中后退一步,审视一下自己,问:“难道这就是我梦想吗?这事就是一生所需要的一切吗?
也许我们真实的需要被掩盖了,“需要”变成了“想要”,而“想要”的内容则来自于左顾右盼后与别人的盲目比赛。明明保证营养就够,但所谓饮食文化把这种实际需要推到了山珍海味、极端豪华的地步;明明只求舒适安居,但装潢文化把这种需要异化为宫殿般的奢侈追求…大家都像马拉松比赛一样跑得气喘吁吁,劳累和压力远远超过了实际需要,掩盖了我们的真实想法。
我们的生活真的不仅只有眼前的实例琐事,还有诗和远方,也许查理是一扇窗,请让属于我们自己的白月光照进我们的心窗。
命原比我们想象的幸福,而我们欲望却把它想象成为残酷的战场,放下虚无的包袱,轻装上阵,欣赏并热爱出现在生命中的每一个灵魂。愿每一个生命都能抱朴归真、
有人说我们这个时代不缺机会,所以也势必会让每个人面临很多的选择,那么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还是随波逐流,是直面挑战还是落荒而逃,是选择喧嚣一时的功利还是选择恒久平静的善良,无论如何,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做出一个在日后回想不让自己后悔的选择。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心得14
斯朱兰的性格是孤独的,是高傲的孤独,是让同时代的人无法理解的孤独。因为在他世界里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是他对生命的最高追求,那就是艺术,于是斯朱兰离开了家乡,抛弃了别人都羡慕的工作,抛弃了妻儿,孤身来到巴黎求学。学成后为了实现梦想,孤身又到了大溪地的孤岛上进行创作,直到生命的尽头。他对生活没有要求,而对艺术的追求却是崇高的,他是要用绘画艺术把世界呈现给人们,是要用艺术把生命的意义展现人们。
斯朱兰做到了!他的梦想实现了!在我们看来,他的前半生是为生活而奔波,是为家庭为别人而活,对斯朱兰自己来说就是对生命的苟且。他的后半生在我们看来就是,他就是一个丢掉美好生活而自讨苦吃的疯子。但对斯朱兰来说那是最美好的时光!我们没法理解高傲孤独的人的世界,因为在他们眼里,生活的琐碎都是庸俗的,只有艺术才是最高贵的,于是斯朱兰沉醉了!他完全活在了自己的.梦想中,活在艺术的世界里……当他完成了那幅巨作的时候,正是被病魔折磨的不成样子的时候,也是他生命的终点,他是用艺术回答了自己的追求,用艺术展现了梦想的世界。斯朱兰是幸福的!斯朱兰是快乐的!
斯朱兰死了,他留给后人的艺术财富是无价的,是梦寐以求的,他的艺术永远活在我们的梦想里!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心得15
“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人世总是充满着矛盾,所以也充满了抉择。有人仰望星空,有人脚踏实地;有人乘风破浪,有人安身乐业;有人高瞻远瞩,有人心如止水。一念之间,一世之别。梦想与现实、艺术与生活、精神与物质,这些该作何选择?翻开《月亮与六便士》,我找到了答案。
一部精彩的小说除了会展现出高超的文学技巧外还必须拥有一个会讲故事的作者。显然,毛姆就是个会讲故事的作者。不同于其他现代主义文学,他抛去夸张、荒诞、极端的文学手法,如同冬日篝火旁边与你谈话的老先生,像一个温暖的讲述者,将故事内容娓娓道来。而学医的经历,也使得他的作品被蒙上了一层理智与沉稳的美。
《月亮与六便士》正是这样一部作品,毛姆用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者,讲述了证券经纪人斯特利克兰因为追求绘画的艺术热忱而放弃事业、抛弃妻子,奔赴巴黎受尽苦难折磨后,最终登上了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在那里与一个土著女子结婚生子并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令世人震惊的画作。当他创作出一幅最伟大的表现伊甸园的作品后,麻风夺走了他的生命,离世前他的最后一个决定是命令土著女子把这幅画付之一炬。
小说通篇都用第三者的视角去带领观众阅读,语气轻松,有时还会用“所知甚少”“不确信”等词汇向读者讲述故事,但却使得读者更加觉得真实,这便是一种最真实的虚构。不得不说这样的作者是聪明的。既然是聪明的作者,就一定懂得平衡的.美妙。毛姆除了会扮演温柔的讲述者,还会扮演冷酷的手术医师。他用笔杆子作手术刀,对人性进行剖析,“刀法”独到有力,既有足够的深度感,又有保留的神秘感,不作说教和批判,一切留给读者自己判断。
所以,阅读的过程仿佛是在做一道道选择题,拷问着你的内心、你的思想、你的灵魂。如同主人公在现实的鞭笞下一点点走向理想世界,我们也在精神的鞭笞下一点点走向觉醒。斯特里克兰的性格迥异,无视社会道德良知,蔑视感情,他抛妻弃子,破坏恩人的家庭,鄙视为他自杀的女人……这些行为令人难以接受,甚至读者不会太喜欢这个角色。但是,没有一个人会不承认他的执着与才华,也没有一个人会否认他的高超艺术境界。借用作者的话说:这是“一个惹人嫌的人,但我还是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正是这样一个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才得以让故事的精神内涵更加深刻。
因此,我们在读到斯特里克兰令人不舒服的行为以及不太一样的价值观时,就会开始思考自己的情感。这便开启了对理智与感情的探索,作为人世间的平凡人,我们都需要爱来包裹自己,温暖自己。然而斯特里克兰却说他不需要爱情。他只知道欲望。他的爱情观在正常人眼里看来是难以接受的的,但再作分析,又不能说它毫无道理。爱本就是矛盾的,它既充满了欲望地占有也充满了无私地付出。毛姆或许借此强调感情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也道出了爱的矛盾本质。
人们总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艺术最终都脱离了物质而以精神形式存在。这或许就是斯特里克兰最后要烧掉画作的原因。绘画的美是他毕生的追求,而等到他真的找寻到最美境界也就不再需要用任何物质作载体了,所以也只有最伟大的画作脱离了物质的载体形式,才得以真正圆满。小说对艺术的探讨是深刻的,却也是隐晦的。毛姆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生活的思考,但小说中却又写了这样一句话:“生活不过是一场混乱,充满了种种荒谬与污秽,只能引人发笑,未免乐极生悲”正是这种多变的矛盾的笔调,让精神内涵得以越发深刻。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曾满腔热血,却被生活的磨难压低了头颅,从此只能低头看那“六便士”;而又有多少人能走出荆棘,踏上广阔的平原,抬头仰望那皎洁的“月亮”。
岁月匆匆人生如梦,我们不如枕着月亮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