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苏鲁神话读后感

时间:2024-11-11 作者:恍然若梦 读后感 我要投稿我要下载

克苏鲁神话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克苏鲁神话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克苏鲁神话读后感

克苏鲁神话读后感1

  在《黑暗中的低语》开篇,主角写到“直到最后,我也没有看到任何可见的恐怖”,这也可以概括克苏鲁小说的一些特点。我并没有了解过克苏鲁体系,所以在看小说之前,还特意找了些关于这个体系的介绍视频来看,对于看惯了恐怖小说的读者来说,这本书似乎没什么特别精妙的设定,甚至作者在表现恐怖的语言上,都显得用词单一,人在对抗神秘事件时的渺小和无力,应该会让很多看惯了反抗题材的人很不爽的。

  在《克苏鲁神话》中,人类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甚至我们对知识的渴求,都会变成危及自己安全的冒险。“我们生活在一个名为无知的平静小岛上,被无穷无尽的黑色海洋包围,而我们本就不该扬帆远航”(克苏鲁的召唤),这句话基本就概括克苏鲁神话的'特点:知道越多,恐惧越多。

  但也许是由于作者大多使用了第一人称的表现手法,书中对于未知的恐怖心理描述还是比较到位的。读者可以跟随书中人物,从一无所知,到隐晦的知道些什么,再到最后完全被恐惧所覆盖,心理描写真实而完整。所以书中的恐怖氛围,几乎都是由人内心的恐惧构建,而非详细的叙述可怖场景本身。

  《大衮》中对于异物的描写,也就仅仅停留在“它硕大无朋,犹如神话中的独眼巨人,样子可憎到了极点……在碑石周围挥动它覆盖鳞片的庞大臂膀,同时垂下恐怖的头颅,发出某种有节奏的声音……”

  不过这种氛围强但形象描写模糊的方式,倒的确非常适合改编成游戏或者是电影。实际上它也的确成为了很多恐怖小说、游戏、影视剧的灵感来源。特别是游戏,因为我看的几个关于克苏鲁的讲解视频,几乎都是游戏up主做的。

  在克苏鲁体系衍生的游戏中,有一种值叫SAN值,也就是“理智值”。这个理智值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精神力。一旦理智值归零,就算生命值还没有用尽,人也会陷入疯狂。这个“理智值”的变化,在小说中的描写还是非常完整的。不过有些遗憾的是,《克苏鲁神话》的大部分我是在地铁里看的,相对嘈杂的阅读环境,再加上单一的叙述模式,会让代入感大打折扣。

  当然,虽然我们现在把克苏鲁神话放在一起看,但这个体系并不是洛夫克拉夫特有意创建的,而是由德雷斯整理完善的,所以我们在小说中能看到作者提到“旧日支配者”,但看不到作者说“外神”。而小说本身不会具体详细的介绍异物及其体系,也不会将这些异物完整的结合起来,看上去碎片感很强。

  所有收录的作品中,逻辑最完整的是《敦威治恐怖事件》,有完整的时间线、调查探索的线索、诡异神秘的背景和阴谋,不愧是名篇。更多的故事,都是突然发生突然结束,没有通俗意义上说的结尾,有些像古代的志怪小说。

克苏鲁神话读后感2

  有这样一个形体庞大、面目可憎的怪物:它的头颅上生着章鱼般的触须,背后长着蝙蝠般的双翼,浑身上下布满着令人恐惧的绿色粘液。而它的主人与创造者,是一个骄傲的天才,却常常为自己悲惨的命运而叹息。这怪物正是《克苏鲁神话》中大名鼎鼎的克苏鲁,而它的主人,就是著名小说作家洛夫克拉夫特。

  初看《克苏鲁神话》,可能会觉得不知所云,也可能会被一连串的人名、地名“拒之门外”。但只要抽出一点空余时间,静静地坐下来细品精读,便可发现其中的精妙之处。那长篇华丽的写景语句、恰到好处的氛围营造、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无不令人沉浸其中。更加令人惊叹的是,《克苏鲁神话》小说系列营造出了一个宏大具多元的世界观。将自己置身于其中,便能深刻体会到人类的渺小。外神、旧日支配者、传说生物、深海中沉没的拉莱那古城、浮于苍穹之上的北落师门星….当我们面对这些庞大而未知的事物时,怎能不心生震撼与敬畏之感呢?

  我们固然可以在这庞大而恢宏的世界面前叹为观止,也可以为洛夫克拉夫特那与爱伦.坡齐名的成就而赞叹。但是如果把重点放在这里,就本末倒置了。《克苏鲁神话》系中,更重要的当是其精神内核。讲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作者洛夫克拉夫特的身世了。

  幼年的洛夫克拉夫特成长在一个英国移民的家庭,纯种的血统让他十分自豪。自幼受良好教育的他,本应成为一个神童,但在1904年,外祖父的去世使他因财政危机使他不得不四处漂泊。他曾去过纽的,却因工作问题而不得不住进廉价的公寓。最终他返回家乡,却不幸遭受贫穷与疾病的双重折磨,在郁郁寡欢中离开了人世。

  将洛夫克拉夫特的命运与他的作品结合起来看,我们就能理解为何他的小说总是带点“暗色调”了,因为命运再三地捉弄他,而弱小无力的他既然无法用武力来反抗,就只有握起笔杆,用黑色用的墨水勾勒出一个更加黑暗的世界,以此来宣泄心中的愤懑。在其中的'一篇《他》中,他揭开纽约表层美好的面具,对其虚伪丑陋的根基加以尖锐的讽刺。而在另一篇《雷德胡克的恐怖》中,他借对雷德胡克街区治理混乱的描写,表达了对外来移民的恐惧与憎恨……遗憾的是,他的文风没有被当时的大众接受,这位天才对悲惨命运的控诉,只有他自已能听见。

  现在看来,洛夫克拉夫特悲剧式的命运令人惋惜,也给人以启示,当黑暗与逆境悄然降临,当众人离你而去,你要自甘堕落,还是勇敢反抗?我想,《克苏鲁神话》给了我们答案:勇敢地向命运控诉吧,即便只有你一个人能听见!

恍然若梦

已认证

发布于:2024-11-11

联系方式: 137****0114 点我反馈

克苏鲁神话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克苏鲁神话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克苏鲁神话读后感

克苏鲁神话读后感1

  在《黑暗中的低语》开篇,主角写到“直到最后,我也没有看到任何可见的恐怖”,这也可以概括克苏鲁小说的一些特点。我并没有了解过克苏鲁体系,所以在看小说之前,还特意找了些关于这个体系的介绍视频来看,对于看惯了恐怖小说的读者来说,这本书似乎没什么特别精妙的设定,甚至作者在表现恐怖的语言上,都显得用词单一,人在对抗神秘事件时的渺小和无力,应该会让很多看惯了反抗题材的人很不爽的。

  在《克苏鲁神话》中,人类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甚至我们对知识的渴求,都会变成危及自己安全的冒险。“我们生活在一个名为无知的平静小岛上,被无穷无尽的黑色海洋包围,而我们本就不该扬帆远航”(克苏鲁的召唤),这句话基本就概括克苏鲁神话的'特点:知道越多,恐惧越多。

  但也许是由于作者大多使用了第一人称的表现手法,书中对于未知的恐怖心理描述还是比较到位的。读者可以跟随书中人物,从一无所知,到隐晦的知道些什么,再到最后完全被恐惧所覆盖,心理描写真实而完整。所以书中的恐怖氛围,几乎都是由人内心的恐惧构建,而非详细的叙述可怖场景本身。

  《大衮》中对于异物的描写,也就仅仅停留在“它硕大无朋,犹如神话中的独眼巨人,样子可憎到了极点……在碑石周围挥动它覆盖鳞片的庞大臂膀,同时垂下恐怖的头颅,发出某种有节奏的声音……”

  不过这种氛围强但形象描写模糊的方式,倒的确非常适合改编成游戏或者是电影。实际上它也的确成为了很多恐怖小说、游戏、影视剧的灵感来源。特别是游戏,因为我看的几个关于克苏鲁的讲解视频,几乎都是游戏up主做的。

  在克苏鲁体系衍生的游戏中,有一种值叫SAN值,也就是“理智值”。这个理智值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精神力。一旦理智值归零,就算生命值还没有用尽,人也会陷入疯狂。这个“理智值”的变化,在小说中的描写还是非常完整的。不过有些遗憾的是,《克苏鲁神话》的大部分我是在地铁里看的,相对嘈杂的阅读环境,再加上单一的叙述模式,会让代入感大打折扣。

  当然,虽然我们现在把克苏鲁神话放在一起看,但这个体系并不是洛夫克拉夫特有意创建的,而是由德雷斯整理完善的,所以我们在小说中能看到作者提到“旧日支配者”,但看不到作者说“外神”。而小说本身不会具体详细的介绍异物及其体系,也不会将这些异物完整的结合起来,看上去碎片感很强。

  所有收录的作品中,逻辑最完整的是《敦威治恐怖事件》,有完整的时间线、调查探索的线索、诡异神秘的背景和阴谋,不愧是名篇。更多的故事,都是突然发生突然结束,没有通俗意义上说的结尾,有些像古代的志怪小说。

克苏鲁神话读后感2

  有这样一个形体庞大、面目可憎的怪物:它的头颅上生着章鱼般的触须,背后长着蝙蝠般的双翼,浑身上下布满着令人恐惧的绿色粘液。而它的主人与创造者,是一个骄傲的天才,却常常为自己悲惨的命运而叹息。这怪物正是《克苏鲁神话》中大名鼎鼎的克苏鲁,而它的主人,就是著名小说作家洛夫克拉夫特。

  初看《克苏鲁神话》,可能会觉得不知所云,也可能会被一连串的人名、地名“拒之门外”。但只要抽出一点空余时间,静静地坐下来细品精读,便可发现其中的精妙之处。那长篇华丽的写景语句、恰到好处的氛围营造、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无不令人沉浸其中。更加令人惊叹的是,《克苏鲁神话》小说系列营造出了一个宏大具多元的世界观。将自己置身于其中,便能深刻体会到人类的渺小。外神、旧日支配者、传说生物、深海中沉没的拉莱那古城、浮于苍穹之上的北落师门星….当我们面对这些庞大而未知的事物时,怎能不心生震撼与敬畏之感呢?

  我们固然可以在这庞大而恢宏的世界面前叹为观止,也可以为洛夫克拉夫特那与爱伦.坡齐名的成就而赞叹。但是如果把重点放在这里,就本末倒置了。《克苏鲁神话》系中,更重要的当是其精神内核。讲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作者洛夫克拉夫特的身世了。

  幼年的洛夫克拉夫特成长在一个英国移民的家庭,纯种的血统让他十分自豪。自幼受良好教育的他,本应成为一个神童,但在1904年,外祖父的去世使他因财政危机使他不得不四处漂泊。他曾去过纽的,却因工作问题而不得不住进廉价的公寓。最终他返回家乡,却不幸遭受贫穷与疾病的双重折磨,在郁郁寡欢中离开了人世。

  将洛夫克拉夫特的命运与他的作品结合起来看,我们就能理解为何他的小说总是带点“暗色调”了,因为命运再三地捉弄他,而弱小无力的他既然无法用武力来反抗,就只有握起笔杆,用黑色用的墨水勾勒出一个更加黑暗的世界,以此来宣泄心中的愤懑。在其中的'一篇《他》中,他揭开纽约表层美好的面具,对其虚伪丑陋的根基加以尖锐的讽刺。而在另一篇《雷德胡克的恐怖》中,他借对雷德胡克街区治理混乱的描写,表达了对外来移民的恐惧与憎恨……遗憾的是,他的文风没有被当时的大众接受,这位天才对悲惨命运的控诉,只有他自已能听见。

  现在看来,洛夫克拉夫特悲剧式的命运令人惋惜,也给人以启示,当黑暗与逆境悄然降临,当众人离你而去,你要自甘堕落,还是勇敢反抗?我想,《克苏鲁神话》给了我们答案:勇敢地向命运控诉吧,即便只有你一个人能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