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经典15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书名:《额尔古纳河右岸》
作者:迟子建
豆瓣评分:9分
推荐指数:★★★★★★★★★☆
昨天过生日,刚好是周六,待在家里,也没什么事儿坐。无聊时,把一个多月前读了80%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又拿出来,终于把它给读完了。刚好公众号也一个多月没更新了,今天简单写一下读完这本书的感受吧。
整本书读下来,给我的感觉就是,它像是一本纪实、一本历史,一本记录了鄂温克族中一个小族群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生存百年的历史传记。书中以酋长的最后一个女人作为第一视角,描绘了他们族人的生活,描绘了大兴安岭的自然之力与自然之美。也讨论了数千年来每一代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降生与死亡。
另外,我也觉得这是一本没有结局的书。书的末尾,看似是一个结局,通过讲述者的嘴交代了每一个人的结局,但那只是讲述者的当下,读者会有很强烈感受,它们族人仍在延续,只是讲述者已经老了而已。在这本书中,我似乎也看到这个狩猎民族的`信仰,他们看似是信仰的神灵,但其实他们从来都是在敬畏自然。
这还是一本没有主角的书。作者透过讲述者的嘴,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族群中与讲述者一起生活的每一个人。他们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最后又以各种不同的姿态离开。对于看惯了要有个男女主以及有一个BE(Bad Ending)或HE(Happy Ending)的我而言。这本书甚至还让我有了些许隐约的不适感。因为我还是会本能地去期待。期待妮浩萨满应该拥有更多自己的孩子,因为她喜欢孩子,她也值得拥有自己喜欢的生活;也期待马伊堪可以找到除了死亡以外的办法让自己解脱,尽管我知道她过得很痛苦,但我还是会期盼着她能够活着。
可能正是因为他们并不像我期盼的一样,才让这本书里的人,多了几分真实和美好。也才会让我对书中频繁出现的生与死、人与自然有一些全新的思考。
关于迟子建老师的语言功底,自不必多说,短小精炼而不失灵动。整本书大部分时间,我是在上下班的地铁里看的。我读书,通常都是好几本书一起读。这本看一些,那本看一些。但无论隔了多久,每当我拿起《额尔古纳河右岸》,它的语言都能瞬间将我的思绪和灵魂拉倒,那个大兴安岭的深林中。再加上我会戴上降噪耳机。那感觉就像是穿越一般。而我之前停下来忘却的那些人物、场景,都会在慢慢地继续阅读中,从我的记忆深处一点点,像画卷一般展开在我的脑海中。让我感觉,那些内容不是我一两周之前读的,而就是刚刚读过一样。
周六读完了这本,让我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但又不知道失去了什么。周日跟二哥分享了这句话,二哥说他读完了也有这种感觉。我仔细琢磨了一下,或许我失去的是一个年近九十的忘年之交。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2
当我翻开《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那一刻,我仿佛被卷入了一场语言的盛宴。迟子建以其独特而深邃的笔触,引领我走进鄂温克人神秘而悠远的世界,让我在阅读中获得了难以言喻的收获与体验。
首先,我被书中对鄂温克人生存环境的描绘所震撼。迟子建用细腻入微的语言,将大兴安岭的广袤与壮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她的文字如同画家手中的画笔,一笔一画地勾勒出原始森林的轮廓,让我仿佛能够触摸到那些参天大树的粗糙树皮,感受到它们所散发出的生命力。她运用丰富的色彩词汇,将大兴安岭的四季变化展现得栩栩如生,让我在阅读中仿佛置身于那片神奇的土地之上。
其次,书中对鄂温克人百年沧桑的.叙述更是令人动容。迟子建通过一位年届九旬的酋长女人的自述,将鄂温克人在历史长河中的起伏与变迁娓娓道来。她的叙述语言既平实又深刻,能够准确地捕捉到人物内心的细微变化。她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地描绘,将鄂温克人的坚韧、勇敢和善良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仿佛能够听到那些历史人物的呼吸声,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与他们共同经历那些风雨飘摇的岁月。
此外,迟子建对语言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她的文字既具有诗意的美感,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她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反复等,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同时,她的语言也充满了音乐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陶醉其中。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迟子建作为一位优秀作家的语言魅力。她的文字如同一把钥匙,能够打开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之门,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人性的复杂与多元。她通过对鄂温克人的描绘与叙述,让我对这个民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让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总的来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本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思想深刻的佳作。它不仅让我领略了鄂温克人的历史与文化,更让我在阅读中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与力量。我相信这本书将会成为我书架上的一份珍贵财富,值得我反复品味和珍藏。
前段时间到黄山游玩去了,一路奔波耽搁了很多的时间。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3
在作家的笔下,这些爱来的那么自然,就像山川爱着河流,蓝天爱着白云,像鄂温克族人爱着洁白的驯鹿。他们的爱源于自然又归于自然。
神。他们的玛鲁神是自然的化身,忠诚地佑护着一方生灵。他们用树枝、木头和兽皮组成神偶,这些神偶只有萨满才能亲切接触,绝不容凡人丝毫的冒犯。尼都萨满的跳神可以让失去光明的人重见天日,可以让孩子的疥疮飞块地结痂,可以让日本人的伤痕消失的无影无踪。妮浩的跳神则几次使垂死之人起死回生。神的力量和他们天性的善良合为一体,与其说是邪恶惧怕了玛鲁神,不如说是为他们的善良所击倒。但我知道这种说法,一定会激起所有鄂温克族人的强烈反对。神,就是他们的天,他们的地,他们的驯鹿和氏族。他们深信自己的神来自于他们生活的山林,他们的幸福就在山林中,而他们的前世都是山林中的动物。每次获猎而归,庆贺的首要仪式就是祭奠他们的玛鲁神——庄严、圣洁而神秘。
死,这一主题的贯穿始终,使得这个原生态,远离现代污染和纷扰的古老民族,也处在一种无法抗拒的苍凉和悲怆之中。无所不能的玛鲁神在挽救生命的同时却要以失去生命为代价,生与死的联袂像是一种图腾。
尼都萨满最终也没有赶走那场瘟疫,这不但夺去了大量驯鹿的'生命,也夺走了我们至爱的亲人林克。
妮浩,一个单薄而文静的女子,却受了神的指使,担负起对整个氏族的佑护。发生在她身上的生与死的交替,无疑是这部作品中最令人胆战心惊的部分。为救一个生病的孩子,失去了长子果格力;为救去跳神遇到危险的妮浩,折断了她的黑桦树;为救那个暴躁、野蛮又酗酒成性的马粪包,枯萎了她的百合花;为救一个偷他们驯鹿的少年,夭折了腹中的生命。每一次亲人离去,是任何雨雪都无法比拟的灾难。
和这个氏族有关的许多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走向同一个归宿。在强大的生老病死面前,他们一样表现出人类的软弱和无力。
不可抗拒的,还有整个民族历史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她们分批下山过起了现代人的生活,他们赖以生存的山林逐渐被砍伐,她们不适应新环境的驯鹿在逐渐减少,他们世代相袭的生活习俗和自然崇拜正在以洪流般的速度被改变。因政治而造成的人为伤害,曾是飘在这个古老民族上空的一层乌云。大自然和谐与现代化的破坏杂糅在一起,人性的温暖和命运的凄清,描绘出一幅壮美的鄂温克族民族画卷。
诚如,作家在跋中所言:"上帝把人抛在凡尘,不就是让他们从大自然中寻求生存的答案吗?问题是,上帝让我们寻求的是和谐生存,而不是攫取式的破坏性生存。"
这种深刻的人文思考兼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质问,是作家宽阔的写作情怀,更是崇高的文字使命。在整部书轻松叙述的基础上,更增强了主题内涵的冲击力。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4
偶然进了东方甄选的直播间,董宇辉老师正推荐一本书。我搜索了一下这本书的介绍,于是随手下单了这本书。
我一直对各种民族文化感兴趣,而这本书介绍的是我国东北地区的鄂温克族,书中原始的生活方式,神秘的部落习惯,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还有颇具灵性的各种生灵,是这本书吸引我的原因。
书的目录注明了故事讲述的三个时段,分别是清晨、正午和黄昏。开篇点名了故事的讲述者,是一个九十岁的鄂温克女人。讲到“我”的父亲林克和母亲达玛拉、部落的打猎习惯、“我”的出生,自己姐姐列娜的一次生病、尼都萨满的跳神。就这样慢慢铺展开来,我也被深深吸引…
父亲林克和母亲达玛拉相处的细节,让人忍不住羡慕这对夫妻。所以,当读到林克死亡的那一部分,也是真的让人难以接受。可是,艰苦的自然环境让这样一个原始民族命运多舛,生老病死是最司空见惯的事情。从林克的死开始,书中相继讲到了众多人的死亡。
先说林克的死。林克的死让我感到心痛和震惊。一个优秀的猎人,一个智慧的鄂温克男人,为了去换一些健康的驯鹿,在经过一片密林时,被雷电击中,倒在了劈断的树木旁。可怜了他挚爱的妻子达玛拉,悲痛欲绝,形单影只。感情甚笃的林克和达玛拉,几乎每晚都会制造出热烈而神秘的风声如今失去了林克,她将要怎样度过余生?
我以为达玛拉会就此消沉,行尸走肉,一直到生命的尽头。事实上,她的确如枯萎了的花朵,了无生机。但是另一个人的殷勤,让她又在纠结中焕发了一点生机。那就是尼都萨满,他是林克的哥哥。以前作为萨满的尼都,身材微胖,刻意打扮得比较女性化。但是自从达玛拉失去了丈夫,他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身影总是追随着达玛拉。一开始这让我难以接受,要知道,达玛拉和林克是那么相爱的一对。书中的“我”,达玛拉的女儿,也难以接受,她说,她可不希望达玛拉和尼都萨满在夜晚制造出那样的风声。整个乌力楞的风俗也是不允许他俩走在一起的,因为他们的风俗是,弟弟可以继承哥哥的遗孀,哥哥却不能和弟弟的遗孀重组家庭。
直到后来,通过作者的描述,我才多少理解了一点这种感情。“我”的姑姑伊芙琳讲述了达玛拉和两兄弟之间的感情纠葛。原来,年轻的林克和尼都萨满同时喜欢上了美丽善舞的达玛拉,达玛拉的父亲问达玛拉的意见,达玛拉的回答是,两兄弟都行。她像一只悠闲的花蝴蝶,总是自在地跳着舞,并不急于选择两兄弟中的一个。这可让两兄弟的父亲犯了难,于是他让两兄弟比试射箭,谁赢了谁就赢得达玛拉。平日里的两兄弟都是神枪手,尼都萨满那次却输的离谱,于是林克赢得了达玛拉。从那以后尼都就再也射不准任何东西,后来,上一任萨满去世三年以后,尼都的举止变得越来越怪异,最终他成了新一任萨满。
读到这里,我开始同情尼都萨满。也有点理解了他和达玛拉之间的暧昧。他用动物的羽毛做了一条绝美的裙子,根据羽毛的颜色和大小缝制在不同的位置上,尼都萨满成了最具巧手和匠心的人。达玛拉接受了这条裙子,但是她不敢穿出去,每当她拿出这条裙子,眼神才会出现光芒。哀叹着自己不能穿上它去跳舞。最终他俩还是孤独地走完这一生。达玛拉在儿子鲁尼的婚礼上,穿着那条裙子,跳舞跳个不停,直到人群散去。第二天她被发现已经失去了生命的气息。而尼都萨满,在日本人来后,跳完最后一次神,永远的倒下了。
看到后面,我发现在这样的游牧部落里,不断地有人逝去,死亡随时可能发生。老达西死于狼害,列娜死于转场途中的严寒,金得因不满被安排的婚姻而自杀,鲁尼妮浩的孩子死于妮浩萨满的跳神,“我”的第一任丈夫拉吉达死于外出寻找驯鹿的途中,第二任丈夫瓦罗加死于黑熊…他们的成人死后要搭建风葬场,未成年的孩子就用白布袋装好扔到向阳的山坡。
有一个人的死亡最让我感到难过和遗憾。她就是“我”的姐姐列娜。列娜很小的时候就差点死去,是尼都萨满通过跳神挽救了她,而代替她离开这个世界的是一只驯鹿崽。母驯鹿回来后发现自己的孩子不见了,乳汁一下子枯竭。可是列娜长大一点后还是死了。她是在转去新牧场的途中因为瞌睡而从驯鹿身上掉落,在睡梦中被冻死了。驮着她的那只驯鹿正是曾经替她死去的驯鹿崽的妈妈。我之所以觉着列娜死的可惜是因为,从文中能看出列娜是个乖巧善良讨人喜欢的姑娘。她担心尼都萨满跳神报复自己的父亲,而盯着尼都萨满一夜未睡,导致第二天缺觉才从驯鹿身上掉下。她还是罗林斯基最喜爱的小女孩。罗林斯基是俄罗斯商贩,温厚和气,每次来到他们所在的乌力楞,都会单独给列娜带一份礼物。而列娜每次都把这些小礼物分享给“我”。一直到“我”九十岁了,还保留着罗林斯基送给列娜的小镜子。
我为列娜的`离开而难过。可是后面不断有人离开。他们每个人的出生都是喜悦的,死亡的方式却各不相同。每当有人去世,我心里总是唏嘘而沉重。可是,或许死亡对他们来说没有那么可怕。伊芙琳喝醉了酒在河边遇到一条蛇,那条蛇在伊芙琳耳边发出了达玛拉的声音。它是达玛拉的转世。在他们的认知中,人死后会托生成其他生物,重新生活在这个世上。
书中的动物仿佛都有灵性。拉吉米乘坐的马因为在树林中受了惊,一路颠簸,把拉吉米的睾丸震碎,回到营地后,那匹马就不吃不喝,只是流泪。于是达西和拉吉米就含着泪把马儿杀掉并掩埋。林克死去,他的猎狗回来报信,神情哀伤而低落。在林克的风葬场,它一遍一遍的用爪子刨地,仿佛给自己挖掘坟墓,要随主人而去。我相信即使尼都萨满真的用砍刀结束它的性命,它也不会躲的。
还有驮着玛鲁王的驯鹿。它总是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或许知道自己身上背负的使命,它颇有长者风范和王者威严。老达西因为与狼恶战,众人不见他的踪影。是玛鲁王途径战场发现了达西和猎鹰的残骸,顺嘴就叼了猎鹰的一只残存的翅膀,回来跟人报信。
这些密林深处的可爱的人,每一个都是鲜活的、形象各异的。我一次又一次被打动。他们有为了抚慰金得的寡妇而主动站出来娶她的小达西,有为了挽救他人性命而跳神却失去自己孩子的妮浩;也有尖酸刻薄的伊芙琳,到处惹是生非的“马粪包”。人物形象各异,却在艰苦的自然环境里保存有最纯真赤诚的东西。那就是,对自然和神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对天地万物的感恩,和对同类的无私。
你看他们的感情是多么纯粹。在“我”的婚礼上,失踪许久的伊万突然出现,众人欢欣雀跃、激动难捺。拉吉米重新吹起了口琴(木库莲),达西跟着他向伊万的马儿走去,他们的脸上挂着泪痕,甚至,连那匹马的眼睛也是湿润的。
书中有一个人令我十分羡慕,那就是就是文中的“我”,故事的讲述者。她遇到了生命中两个爱她的男人,就是她的两任丈夫。与第一任丈夫拉齐达相识于危难,“我”在密林中迷了路,误打误撞,饥寒交迫,差点被熊吃掉。在这种情况下与拉齐达相遇。拉齐达竖起来梯子,使“我”能从树上下来。虚弱疲惫的“我”软绵绵的一下子落入拉齐达的怀抱。他说那双清澈又湿润的眼睛让他心动。拉齐达长相清瘦英俊,类似父亲林克,喜欢开玩笑。俩人结婚后就来到了“我”所在的乌力楞居住生活。然而情深不寿,拉齐达因为骑马寻找驯鹿死于途中。“我”和达玛拉一样,成了寡妇。“我”的第二任丈夫是瓦罗加,他是一个酋长。带领族人搜寻日本逃兵时与“我”相识。瓦罗加清瘦,气质非凡,目光温和而忧郁。他被“我”复杂的神情所吸引,“我”的眼睛忧郁而清澈,仿佛是可以休憩的湖水。当他向“我”求婚时,“我”竟幸福得晕了过去。书中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一个女人如果因为一个男人幸福得晕厥过去,她这一生就没有白活。”“我”何其有幸,失去了心爱的丈夫,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余生竟有这样一位爱她的人来到身边!拉齐达和瓦罗加,他们都是她的爱!
她一定是个经历丰富、坚毅迷人的妇人。正如开篇所说,“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她是鄂温克民族变迁的见证者,经历了几代人的生老病死、目睹了各种人物的美丽与哀愁。她的内心丰富而坚定,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心存热爱,所以她清澈的眼神才能打动她的两任丈夫,所以在族人集体决定迁往集中安置点时,她内心笃定,执意留下,坚守着这片她热爱的土地。
故事的结局令人忧心,这样一个与大自然相依相存的游牧民族,最终离开密林与河流,脱离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来到定居点生活。生性自由的他们,囿于围墙院落,是否能适应被束缚的生活?那些习惯了在山野中悠闲觅食的驯鹿,是否能接受人类的圈养去食用寡淡的饲料?现代文明的入侵无不冲击着这个古老的民族,让人不得不担心这个民族的未来。可是社会要发展,时代在进步,这种冲击是必然的。事实上,任何一种事物都是时代的产物,故事的发展也一直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他们围绕着额尔古纳河,那里正是中俄的边界线,他们的祖先曾经历中俄冲突,所以才来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繁衍生息。他们也经历过日本入侵、文革的动乱、大兴安岭的开发…族人中还出现一位走出密林去北京求学的画家。他们如同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着时代的印记。如今多年过去,时代变迁所带来的冲击与未知、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以及那些在历史洪流中的种种思考与质疑,在尘埃落定的今天,在鄂温克人现状的生存环境中,我们已经找到了答案。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不停息,我们被裹挟其中,身不由己,这样的冲击一直在持续发生。
故事完结,我回味良久。这本书让我成功的戒掉了频繁刷短视频平台。这就是文字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无形的,充实的,潜移默化,沁人心脾,让空虚的内心丰盈起来。
最后,用书中的一段话来结束这篇分享。
“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我这辈子是伴着星星度过黑夜的。如果午夜梦醒时我望见的是漆黑的屋顶,我的眼睛会瞎的;我的驯鹿没有犯罪,我也不想看到它们蹲进“监狱”。听不到那流水一样的鹿铃声,我一定会耳聋的;我的腿脚习惯了坑坑洼洼的山路,如果让我每天走在城镇平坦的小路上,它们一定会疲软得再也负载不起我的身躯,使我成为一个瘫子;我一直呼吸着山野清新的空气,如果让我去闻布苏的汽车放出的那些“臭屁”,我一定就不会喘气了。我的身体是神灵给予的,我要在山里,把它还给神灵。”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5
我认为,之于读者最大的幸福就是遇到一本让自己“欲罢不能”、可于灵魂激烈碰撞并产生精神“多巴胺”的优秀作品,无疑,《额尔古纳河右岸》就是。
本书以一位自称为风与雪的老熟人、最后一届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用富有神奇宗教色彩、浪漫温情的”万物有灵论“,分上中下和尾声,即清晨、正午、黄昏和半个月亮四部分娓娓道出鄂温克部族的百年沧桑和几代人的爱恨情仇、生死传奇故事,作者用根植于生命骨血的敬畏”自然“属性,用通透灵动的精妙语言描绘出了一代代有血有肉、饱满纯粹的一个个鲜为人知的部落人物,以及整个部族一次次与命运殊死抗争的顽强生命力和最终没落的无奈现实。
鄂温克,一个出现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百年部族,一个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以驯鹿为图腾、以萨满为信仰的游猎民族。
鄂温克人,一群逐驯鹿而搬迁,生存于严酷大自然、住在乌力楞中希楞柱里的原始部族人,他们一直生活在受自然灾害、物资贫乏、猛兽、瘟疫的侵害,也受时代变革的侵犯,像日寇铁蹄、文革风云、森林破坏等现代文明的挤压下,但却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团结抗争精神。
我们的语言在描述感觉方面总是苍白,因为喜欢,我不停把书转借亲朋好友;也因为喜欢,我总是舍不得快速看完,以至于接连看了两遍;同样因为喜欢,满腔的激荡难以言表,总是由她而联想到《狼图腾》和《穆斯林的葬礼》。
如果说狼是蒙古民族的原始图腾,那驯鹿就是鄂温克族的民族图腾,她们以驯鹿逐食而迁徙,以白色驯鹿为驮载玛鲁神的“玛鲁王”,驯鹿如同她们的孩子一样珍贵。
如果说穆斯林是回族的宗教信仰,那么萨满就是鄂温克族的神性信仰。《穆斯林的葬礼》和《额尔古纳河右岸》在某种程度上有其相似之处,同样是茅盾文学获奖作品,同样是实力女选手,同样有被世俗所不能容忍的悲情爱情故事。
记得当时喜马拉雅听《穆斯林的葬礼》,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人心痛不已,对于穆斯林的信仰束缚使主人公们痛苦、纠结和无奈,只是更侧重于爱情故事是本书的魔力之一。
而《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主人公母亲与父亲和伯父的爱情故事只是本书之河的一个分支。最吸引人还是萨满文化的神秘和神奇,读完全书你会有一种向往的魔力让你不断想了解更多,“万物有灵论”使得鄂温克人在与自然相处中平等又和谐,人与人、驯鹿与人、树与万物、风雨雷电都有各自的.神,所以才会有一命换一命的萨满文化。
其实仔细回味本书,各种不容易和苦难很容易让人崩溃,犹如我们读了《活着》,读了《平凡的世界》,总是会产生万般的不忍,万般的愤懑,强烈感受到“为什么人活得这么难、这么苦”。然而这本书通体读起来并没有让人有丝毫的怨对和苦痛,最多的是崇敬和温暖,不由感叹鄂温克人为什么可以对自然万物如何敬仰,对生命苦难全情接纳,把这一切都归为天神、雷神、树神等各万物之神和萨满的召唤。
“接纳”是现如今灵性课程和自然法则的推崇生活方式,希望人们通过自我修炼来使人取消相较心,有接纳的力量来适应生活。
然而书中鄂温克人却天生有接纳之力,像主人公的儿子安道尔、孙子安草儿和“隐秘”孙子西班,他们天生愚笨、痴憨和善良,主人公并不以为负担,而是称他们是驯鹿之子,是大森林的儿子。
安道儿:“你把我打倒了,我能看云彩,这是好事。”“她爱撒谎,我把她放走,她会去害别的男人!就像一条狼,我知道它吃人还放走它就是有罪的!我要留着她,看着她,不让它吃人。”
安草儿:他不明白投票是什么意思,只关心驯鹿被黄蜂蜇肿的眼睛,所以留在大森林中与我为伴。
西班:爱啃树皮,只讲鄂温克语,造字和制作桦树皮工艺品。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6
本书以第一人称口吻讲述了一位年近90的鄂温克老妇人在额尔古纳河右岸度过的一生,本书分为清晨、中午、黄昏、半个月亮四部分,这四部分串联了一个鄂温克民族的百年历史。故事娓娓道来,字里行间仿佛能看到一位耄耋老人弯着腰坐在炉火边,从清晨淅淅沥沥的小雨一直到日落黄昏,仿佛在私语,又仿佛将故事讲给风、讲给雨,讲给身边所有的物件,她浑浊且历经沧桑的眼神望向额尔古纳河,眼神中有想起爱人的温柔,有想起同族朋友的'怀念,还有对漫漫历史长河和时代变迁的深深感慨和无奈。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折服于作者的语言艺术之美,时而恢弘磅礴,时而温柔细腻,我仿佛一次一次的置身其中,感受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命运无常,还有爱恨情仇,我恨没有在学生时代读到这么优秀的文学作品,否则我的语文功底定是比现在高出多少倍了;
在这之前,从小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环境的我是无法想象世代居住在大森林中的鄂温克族人的生活;作为一名无神论者,我也同样无法理解这个民族的人们对于神灵的虔诚,他们与驯鹿相依为命,追逐驯鹿食物和气候变化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与自然进行一次次的抗争,受尽暴雨严寒、猛兽、瘟疫带来的痛苦;生活本就艰难,他们失去过亲人骨肉,却顽强不屈,善良坚韧,一次次与命运和苦难抗争,她们承受了日寇剥削和现代文明的挤压,却依然保持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他们信奉萨满教,相信“玛鲁神”能让一切苦难和病痛消失,然而通书却充斥着死亡的气息,每每读到萨满巫师通过“跳神”起死回生的同时就有另一个生命代替陨落,我都不禁脊背发寒,尤其是妮浩为救人接连几次失去自己的孩子,我感动于她的善良,也震撼于萨满巫师的“神秘力量”!
我想,作者肯定是亲身经历过这一件件一桩桩才能将每个人物刻画的如此栩栩如生,定是对生活和大自然充满敬畏与感恩才能将一个民族的信仰与文化描述的如此生动活泼;于我而言,唯有认真生活,善良真诚,保持初心,始终如一!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7
读了《额尔古纳河右岸》感触良多,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同一个乌力楞的人的相亲相助,不同乌力楞的人也是携手互助。
一个乌力楞代表一族,他们一个族的人虽然住在不同的木力楞(类似帐篷的居住所),但是他们一起打猎一起围着火堆分享所得食物,高兴时,欣然起舞,不管年龄如何,几乎都是舞蹈高手。开心的、不开心的都不会憋在心里,围着火堆,讲喜事和心中的不快一扫而光。
只是后来因为两家人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才开始各自为食,我认为这也是他们失去这种纯朴的开端。
现在的城市人被四副墙阻隔了别人的温暖,我们几乎不敢随意跟陌生人交往,甚至从不跟邻居打交道。
很庆幸的是,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由于是在乡镇,也不至于太落后,我喜欢我们那里自由的乡俗。看了《额》之后,我更喜欢我的邻居们,感谢他们陪我一起成长。
我们住在固水凝土的坚固房子了,每家都有一道门,但这道门我们几乎能随便出入。煮菜做饭的时候,缺三少四,我们总能在邻居家借到。我们可以端着饭到邻居家蹭菜,有时候还同用一锅。小时候,不会做菜,邻居们就会三五七地围着我,告诉我他们煮菜的方法经验,甚至亲自下厨煮给我看。一家人有新奇好吃的,左右邻居也跟着添光尝鲜。
一家有困难,一条巷子的人都跟着着急,能帮忙的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作为小孩子,最受不了就是大人们到你家打小报告,说你今天跟谁打架了,又到哪里爬山下水,跟谁到屋顶上捉迷藏。。。
这样家长即使不在家,也好像长了十八双眼睛处处盯着你的一举一动。特别自己擅自攀爬危险地方嬉戏的时候,只要是被大人看见了,不管认不认识,他都一副老气横秋的责骂。那时候不懂事,感到不高兴,于是玩恶作具报复,大人们笑笑不理,我们也觉无趣,后来就不了了之。现在想想,那些邻居真可爱,多想回到从前。
另一个让我感触最深的人是主人公的弟妇,妮浩,其中一个悲剧人物。她是他们那个乌力楞的萨满,有点像我们常说的巫师。每当族中有困难,或者有人生并死去等几乎都要请她跳神,以求免除祸事或者治玻
先撇开这些神鬼论,我之所以喜欢妮浩,不是因为她拥有神秘的力量,而是她无私的精神。她一生有好几个儿女,但是只有一个害怕死亡而离家出走的女儿活下来。因为她每救一个人,她就会失去一个至亲。
救了别人就会失去一个儿女,每一次她跳神的时候,都在无比的痛苦中挣扎,但每一次她都选择了救别人。
当族人劝她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别人的.孩子,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她说出了让我流泪的话:难道自己的孩子有危险就能至于不顾吗?她指的自己的孩子实质是别人的孩子。后来,她每一次救人都会哭喊一声,自己的孩子还有救,不能不救。于是她救了别人,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女一个个死去,从树上摔下来的、胎死腹中的、被野兽咬死的。
她不敢再怀孕,精神也越来越凋蔽,虽然她终身活在苦海,但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说到这里,我虽然赞扬妮浩无私的精神,但我不赞同她的做法。我认为,人应该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是不应该将这种行为建立在别人的生命上。每一个孩子来到世上都有他专属的生存权利,不因为父母的决定而随意剥夺他们鲜活的生命。
虽然带有神秘色彩,妮浩每救一个人就扼杀自己一个孩子的生命,这种以命易命的奉献一点几乎价值都没有,而且有点可恨,因为她奉献的不是自己的性命而且别人的性命,尽管那是她的孩子。
她用她孩子的性命来填补自己内心的慈悲,尽管得到别人的感激,但也已成了另类的脍子手。
我认为,一个正真无私奉献的人,是将自己生命以外的任何人,放在等同的位置上去对待。除非是你身边的人愿意,否则你不能以自己的想法而剥夺任何人的权利。否则,在大多数人眼里你是个英雄,但实际你已深深影响了某些人美满的一生,那你的无私奉又算什么呢?
我们可以为别人牺牲完全属于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但是绝对不能未经别人同意就牺牲别人的任何东西,尽管那是你的至亲。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8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迟子建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作品以中国东北部的鄂温克族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少数民族部落在近百年的兴衰里程,以及他们与自然、传统、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与融合。阅读这本书仿佛经历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之旅,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一)文字的美妙无法用言语表达,它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将心灵深处的情感和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90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炽热的阳光把河水给舔瘦了,向阳山坡的草也被晒得弯了腰;虽然营地只有我和安草儿了,可我一点也不觉得孤单。只要我活在山里,哪怕是最后的一个人了,也不会觉得孤单的;我的故事说给谁听呢?安草儿自己不爱说话,也不爱听别人说话,那么就让雨和火来听我的.故事吧;我知道这对冤家跟人一样,也长着耳朵呢……温暖的文字就如潺潺的流水一般,在不经意间就流进了我的内心,让我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二)文化与传统的洗礼
他们崇拜熊,所以吃它的时候更要像乌鸦一样呀呀呀的叫上一刻,因为他们想让熊的灵魂知道不是人要吃它们的肉,而是乌鸦;
他们这个民族没有存活下来的孩子,一般都是被装在白布口袋里扔在向阳的山坡上,而大人死的时候一般都是葬在树上进行风葬,因为这样可以让他们更近距离的接近天堂。
用生活必需品去部落交换鹿茸、狍子皮的罗林斯基是一个俄国安达,他无论什么季节来到营地,营地总要燃起篝火。人们会在夜晚时手拉手跳起舞来。
前任萨满在死去的第三年,氏族会再出现新一任萨满,而萨满通过跳神可以达到救人的目的。
小说深情的描述了额温克族独特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回望,让人不禁反思现代化进程中对传统文化的遗失与保护的重要性。
(三)生命的坚韧与脆弱
列娜的离开、老达西与狼在搏斗中死亡、林克在寻找驯鹿时被雷电带走、妮浩为了拯救部落里其他的人,接连失去了三个孩子、达玛拉因为失去了丈夫,忍受不了孤独最终选择了殉情、小达西因为同情新婚当天失去丈夫的杰芙琳娜,主动求娶比他大许多的寡妇……书中通过几代人的生老病死,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脆弱。鄂温克族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求生存,面对疾病、战争、迁徙等重大考验,依然保持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让我深切体会到了人性的善良、勇敢和牺牲精神,同时也映射出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伟大。
总之《额尔古纳河右岸》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他让我们在感受一个民族历史的同时,更要反思现代文明与传统价值的碰撞。作者以其深情而富有哲理的笔触,勾勒出一副生动的历史画卷,让人在阅读中获得深刻的情感共鸣和思想启迪。
这本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细细品味,反复阅读 !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9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作家迟子建的代表作。在喷薄而出的故事欲来临之前,我想先说说书底作者写的跋——《从山峦到海洋》。我同往常一样从书本的第一页开始沉浸,于故事的结尾处久久沉思。但书底厚厚11页的跋却带我终结故事散场的悲凉,走进更为广阔的文学原野。迟子建先生在跋中的第一句话写到“一部作品的诞生,就像一棵树生长一样,是需要机缘的。”从种子萌芽,到最终成稿,迟先生写了半年,但我想,其实她用尽了一生。从一份报纸中记叙的鄂温克族画家柳芭的命运开始,到澳大利亚的达尔文市与土著人一起生活,再到古老的爱尔兰,一幕幕情景终究会在作家的脑海里连成一段历史,绘成一幅画卷。回到祖国后,废寝忘食地资料研究和最终点燃的创作激情,孕育了一个民族的百年变迁,一个关于天和地、太阳和月亮、驯鹿和森林、希楞柱与篝火、生与死的故事。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他们看老了。”苍凉的开篇第一句,一瞬间带我们走进了深冬的森林,看见了白雪、篝火、一个讲故事的老人。额尔古纳河就在中俄边界,左岸便是俄罗斯,右岸则居住着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来,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族人。他们信奉萨满,逐着驯鹿,随着季节与食物的索取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的同时,也备尝艰辛。他们与猛兽殊死搏斗,跟恶劣的环境百般周旋,依旧无法阻止亲人的离去和民族的衰落。一场场或惊心动魄,或曲终人散式的生命消亡,让我们得以窥见生命之坚韧和人性之顽强。
01生命,是薄冰筑起的城墙
一头陌生驯鹿的到来,带来了一场可怕的瘟疫;一阵迁徙途中的困意,便在雪中永远埋葬一个生命;善意的拯救,却用自己的孩子向神祭礼……故事中,有太多生命的消逝。人们的出生大同小异,死亡却各有各的走法。在神秘的森林里,人类和黑熊、雄鹰、驯鹿一样,接受自然的馈赠,也在痛苦中接纳自然的夺取。他们扎根在这片森林,便有了一份面对失去的坦然。与其被恐惧与不安耗尽生命,不如珍惜和善待所有平凡的日常。在自然面前,所有生命抵达死亡的距离都是相等的。虽然生命有时很顽强,在流血中挣扎,在思念中困顿,在失去中迷茫,但实际上如同薄冰筑起的城墙,遇火则化,一推即倒。
02生和死,不过轮回一场
“冬天从这里夺走的.,春天都会交还给你。”所有撕心裂肺的别离,都预示着新的开始,生生不息,轮回更替,既是颠扑不破的自然真理,更是人们最终学会的人生哲理。山一样的丈夫拉吉达的死去,上天赠与“我”一个温情的瓦罗加;尼都萨满一生都在守望他从未得到的达玛拉;失去生育能力的拉吉米用一生爱护上天赐予的女儿马伊堪,却因这份窒息的爱逃离,最终又以生命的延续还给拉吉米活下去的勇气;妮浩接替了尼都萨满,用她的孩子以命换命;狼夺走了达西的腿,达西、猎鹰与狼的殊死搏斗;达西死去,小达西的到来……作者在书中将一个个生命像玻璃一样摔碎在自然之间,也摔碎在了我们的面前,又同时诞生着一个个生命。所有的失去与得到,都在诉说着,那些离开的,终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来,因此不必为所得狂喜,也不必为所失而忧虑,付出都会有回应,希望也总会被传递。
03历史的尘埃,激荡百年不衰
九旬老人,在微微炉火前,平静地回忆与讲述一个部落几代人的命运起落,读者可读到的,是一个民族的兴衰与巨变。从清末到侵华战争,从内战到文革,从开发大兴安岭到下山定居,历史的尘埃,落在每个人的头上,都是一座山。历史的巨变,只会晚些来到森林,但不可挽留地带走它的安宁,时代的变迁,压在部落每个人的肩上,流淌在每个人的命运里。就像达玛拉——“我”——达吉亚娜——伊莲娜这祖孙四代,代表着对深林的信仰、坚守、淡忘与逃离,用长长的生命延续应和着历史的变迁,也用每个短暂的生命去寻找自己民族的意义。
《额尔古纳河右岸》充盈着丰厚的生态意蕴: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对生灵的关爱与体贴,对天性的礼赞与颂扬,对宇宙平衡的企盼与畅想,爱与恨的交织,神性与人性的碰撞,生与死的轮回,这是一部中国式驯鹿民族的《百年孤独》,每一次读,都能沉浸其中,在迟子建笔下的山川湖海里躲一场心灵的荒难。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0
用作者“我”的自述,“我”的第一段爱情是饥饿为媒。
因去寻找逃走的娜杰什卡、吉兰特而意外迷路,在躲避黑熊追踪中跑进一片丛林,遇到一个悬在树杈上的靠老宝,靠老宝是鄂温克游猎民族搬迁时留下的“储存室”,不方便带走的食物和用品存放在两米高的树杈上,方便需要时回来取,也方便路过需要的猎民补给。
此时的我裸着上半身(因为姑姑曾告诉我她遇到熊攻击时露出乳房,熊就不会攻击自己。我用这一招躲过了黑熊的第一次攻击,却也因此落下了自己的上衣。)正巧撞见来取东西的拉吉达,狂乱中晕倒在他的`怀抱里。
热血帅小伙拉吉达接住了半裸的个姑娘,也决定要接住她的人生。这就是“我”与第一任丈夫拉吉达的爱情。
“我把头埋进拉吉达的怀里,告诉他我从来没有觉得这么温暖过。拉吉达对我说,他会让这种温暖永远伴随我。他亲吻着我的乳房,称他们一个是他的太阳,一个是他的月亮,他们会给他带来永远的光明。”
美好的爱情一直陪伴着我们,我们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中营造爱、体验爱、沐浴爱。直到有一天,拉吉达外出寻找丢失的驯鹿时,因为太累在马背上睡着,在睡梦中被冻死了。我体验了母亲失去父亲那般的痛苦。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1
读完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我心中久久回荡着那片土地的神秘与沧桑。
在这本书中,我仿佛跟随那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一同穿越了鄂温克族的百年岁月。那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森林、驯鹿、希楞柱,构成了一幅既原始又美丽的画卷。我看到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与依存,每一次的狩猎都是与自然的对话,每一只驯鹿都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这个民族的故事里,有太多的爱与痛。爱情如林间的清风,真挚而纯粹;亲情似温暖的炉火,默默守护着彼此。然而,命运的无常又让他们历经无数的生离死别,每一个离去的身影都让人痛心不已。
迟子建以细腻如诗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或勇敢,或温柔,或倔强,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通过他们的故事,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也感受到了在时代变迁面前,那份坚守的艰难与可贵。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史诗,更是对人性、对生命的深沉思考。它让我明白,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有些东西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珍惜。它就像一首悠扬的长歌,在我的心中久久回荡,余音不绝。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描绘我国东北少数民族生活的小说,作品通过讲述一个家族几代人在河流右岸的生活故事,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对生命、自然和爱情等主题进行了深刻的诠释。这部作品不仅在我国文学界享有盛誉,还荣获了多项大奖,如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奖最佳小说奖等。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核心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作品中,作者通过叙述家族成员在河流右岸的生活点滴,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人们敬畏它、依赖它,也与它和谐相处。作品中对自然景色的`描绘细腻而富有诗意,如清晨的阳光、傍晚的炊烟、四季的变换等,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力量。同时,作者通过对家族成员的命运变迁的叙述,表达了生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沧桑巨变。
在文学风格上,迟子建的写作风格独具特色。她采用了传统的叙述手法,文字优美、诗意浓厚。作品中,她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细腻入微,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此外,她还善于运用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使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如作品中提到的“右岸”,既可以理解为地理方位,也可以理解为心灵的寄托。这种写作风格使得作品的主题更加鲜明,令人回味无穷。
在人物塑造方面,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各异。例如,主人公萨满女神般的母亲,她勇敢、善良、智慧,是家族的灵魂人物;父亲则是一个充满激情、矢志不渝的探险家,他的命运与河流右岸的自然景观紧密相连。其他人物如姐姐、姐夫等,也都具有独特的性格特点。作者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在面对自然、生命和爱情时的抉择与坚守。
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展现了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信仰和传统。如萨满教信仰、民族风俗等,都在作品中得到了生动的呈现。这些文化元素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还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起到了积极作用。
阅读《额尔古纳河右岸》让我深感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伟大。作品中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诠释,使我意识到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珍惜生命,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同时,作品中对爱情、亲情的描绘也让我懂得了珍惜身边的人和美好时光。这部作品不仅让我领略了东北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还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总之,《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感悟自然、生命与爱的佳作。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迟子建独特的文学风格,还能深刻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命的沧桑巨变以及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静下心来,品味这部作品,从中汲取力量,去关爱自然、珍惜生命、拥抱爱情。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2
读罢《额尔古纳河右岸》,最大的感受就是内心一下子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与淡然。书中的人物形形色色,性格多种多样,爱情千姿百态,生命脆弱无常。回归到现实,就会觉得所遇到的任何人,面临的任何事,一切都是正常的存在。
关于爱情
要想赢得爱情,你就得要勇敢,不然你看到的就是别人的风花雪月。
书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的弟弟鲁尼,他对爱情的态度是大胆的追求,主动出击,面对竞争对手金得,早一步跑到女方的'部落去求婚,最终把妮浩带回了自己的部落,那时他尚未成年。伊万却是用几张孢子皮以及他那大而有力的手,从商人手里换回了俄罗斯姑娘娜杰什卡。
书中“我”的父亲林克和大伯尼都是通过射箭比赛,赢得了母亲的芳心。而在父亲死后,大伯为母亲亲手做了羽毛裙子,母亲也穿着这羽毛裙子围着篝火翩翩起舞。而“我”与第一任丈夫拉吉达是在一次迷路的途中,偶然相遇,燃烧起爱的火花,并走到了一起。
关于命运
命运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因果关系,是缘由自己过去的选择和行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命运。
书中描写了大量关于人物死去的情节,有的人无缘无故的死去,有的是离奇的死,执着的死,无奈的死,以及勇敢的死,你就会觉得人生路上,一切都可以看淡、看轻,没必要去纠结过去的事,也没必要忧患尚未发生的事,坦然地看待这个世界,你就会心平气和的去善待自己,宽慰自己,并能够从容前行。
书中意外死亡的人物很多,“我”的第一任丈夫拉杰达是在寻找驯鹿的路上被冻死的;第二任丈夫瓦罗加是在保护放映员死在了熊掌之下;老达西是为寻狼报仇后被群狼吃掉的;小达西曾为日军效力被造反派打断腿意志消沉开枪自杀的,他媳妇杰芙林娜为此选择吃毒蘑菇殉情而死;“我”的姐姐小列娜却是因为磕睡冻死在了驯鹿背上。
关于性格
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一个人一个性格,最后却都活成了“自以为是”。
书中人物性格各异,“我”的姑姑伊芙琳尖酸刻薄,是因为丈夫有一个前女友,而记恨了他一辈子;老达西执着孤僻,年轻时因一只狼咬断了他的腿,而一辈子所做的事就是为了报仇,驯鹰寻狼,最后死于群狼之口;小列娜懂事,富有爱心,一个尚未长大成人的漂亮小姑娘,却因为害怕尼都萨满做法害死他父亲,和“我”一起在尼都萨满帐篷里陪他说了一晚上的话。
书中有一个坏角色她的名字叫瓦霞,她是一个不安分的女人,已经和别人订了婚,却带着“我”的二儿子安道儿“失踪”了一个晚上,安道儿无奈娶了瓦霞。书中“我”的第二任丈夫的弟弟拉吉米,对养女马伊堪则是过度的宠爱,总以为她没长大,不让她恋爱,不让她结婚,最终马伊堪和一个鄂温克男人私奔,生下一子,孩子两岁后,选择了跳崖自尽。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3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本描述鄂温克族人生活和历史的书。通过作者的笔触,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的独特文化和生活方式。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鄂温克族人的视角,讲述了他们从古至今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在这个民族中,人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同时也拥有着坚定的信仰和传统的生活习惯。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鄂温克族人的智慧和坚韧。他们在极端的环境下,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和生活方式。同时,我也感受到了鄂温克族人的宽容和善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传递出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
除此之外,这本书也让我思考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现代社会,我们已经逐渐远离了大自然,但是自然对我们的影响却是无处不在。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让大自然和人类共同发展。
总之,《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本充满智慧和感动的书。它让我更加了解鄂温克族人的历史和文化,也让我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我相信这本书会对每一个读者产生深远的影响,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尊重自然。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4
一见钟情,爱神的幸福之箭。
林克和达玛拉是书中“我”的父亲和母亲。达玛拉从小是个爱跳舞的姑娘,林克在一次随族人搬迁的途中与她相遇,被她甜美的长相和跳舞时欢蹦乱跳的样子深深吸引,同时被吸引的还有林克的亲哥哥。
两兄弟同时喜欢上了达玛拉,达玛拉当时活泼可爱,美丽单纯,觉得两个小伙都不错,一个看上去温和、忠厚,一个看上去精明、开朗,一时无法选择。最后由“我”的祖父决定让两个儿子比试箭术,用自己的箭来说话。
林克和哥哥开始比射箭,他们等距离地射击长在两棵柞树上的猴头蘑,结果哥哥的箭偏了,扎在了树身上,林克赢得了达玛拉。
林克和达玛拉举行了婚礼,从此过上了甜蜜恩爱,生儿育女的幸福生活。
林克的哥哥,也就是我的额格都阿玛终身未娶,做了我们氏族的萨满,也就是尼都萨满。
可惜的是,林可为了给氏族换取健壮的驯鹿,在一个雨季,在松林中被雷电击中而亡。
林克走了,从此爱笑的'、爱穿裙子的达玛拉大变样子,不仅笑声和裙子从此从她身上消失,她还经常呆呆地掉眼泪,连林克送给她的鹿骨簪子也不喜欢戴了,一下苍老了许多。
每逢雷雨天气,达玛拉总是跑到树林中,她想让雷电带走自己,可是雷电并不想做勒住她脖子的绳索。
当她披散着头发,浑身被雨淋湿,打着寒战回到营地时,尼都萨满就会唱起十分哀愁的歌谣来……
达玛拉像一株植物一样,越来越枯萎,最后在他儿子成婚的当晚,一个人在月下的篝火旁彻夜旋转、舞蹈而亡。
不得不说,感情深厚的伴侣是彼此生存的强大支柱,在生活中对彼此有深深的依恋,一旦另一半离去,对活着的人像是抽筋断骨一样疼痛和煎熬。
因为这种浓烈美好的感情,会像常青树一样,永远留在对方的心间。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5
现代的文明与古老的文明不断冲击着,许多古老文明也因此逐渐消失。或许他们是落后,是野蛮的,可那其中的美却值得我们仔细体会。
《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反映了鄂温克人一百年的风雨生活,激荡人心。带着固有观念的我总以为这些逐水草而居、菇毛饮血的原始狩猎部落,只会打猎、喝酒、吃肉,围着篝火跳舞。没想到,他们的爱那么纯粹、那么单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至极,简单地生活,安静地老去。他们的美,像清风明月、石上清泉,透明不带有一点杂质,美得让人心动。
书中的爱情也给了我震撼与感动。书中林克与其兄尼都萨满为争夺达玛拉而进行的射箭比赛,将原始爱情的纯洁表达得淋漓尽致。伊万的那句想走的人是追不回来的,将对娜杰什卡的浓情蜜意无奈地化为一种大无私的爱情,还有瓦罗加为保护放映员与马粪包而遭熊击致死。这些或坚贞,或感动,或无奈,或幸福,或惊天动地,或默默无闻的爱情,将鄂温克人的百年沧桑展现在我们面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待爱情的伟大蓝本。这些无比纯粹的爱情,正是我们缺少的,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因为纯粹,所以美得动人,美得让人心醉。
这里的人们生于自然而死于自然,就连他们的死亡也变得极其富有诗意。我出生在寒冬,我的姐姐死于风寒,我的父亲林克死于雷电,姐姐列娜、第一任丈夫拉吉达在风雪中永远地睡眠,侄女在鲜红色百合花前闭上了双眼,侄子在榛果树上像鸟儿一样落下,外孙女伊莲娜像鱼儿一样顺着贝尔茨河漂向远方它整个故事中,几乎所有的诞生或是拯救,都会伴随着生命的逝去。这或许就是人与自然最美的生存状态吧。萨满妮浩的那几个孩子,以及故事中我的姐姐列娜,都在不同意义上诠释了最原始的.生态平衡或是能量守恒的含义,亦即任何一件事的得到或是达到,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有时甚至是生命。每一个生命都有它出现的意义,即便意外逝去,也有可能是在完成某种使命。那么,它的逝去也就变得赋有深奥的意义,某种程度上甚至有了些许诗意。因此,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被尊敬的。
鄂温克族人有很多的神,比如火神、树神、风神等等,仿佛自然界中的种种都是他们的神。因此,他们懂得感恩,感恩从自然界的这些神灵中获取的食物、果实等日常所需。正是源于对自然的这种敬畏感,鄂温克族人从不对任何大山里森林中的物种赶尽杀绝。在他们心中,人和自然本身就是一体的。这也许就是鄂温克人对自然的一种美好想象。生于自然,依赖自然,敬畏自然,最后死于自然,应该是鄂温克民族最生动的写照。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向他们学习,与自然和谐相处,尊敬自然,爱护自然。如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希望这个文明的故事,能够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传颂。总有一天,我们的文明能够真正领会到它们的美,领略来自古老文明的山水光色和人情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