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后感

时间:2024-10-2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乡土中国读后感推荐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乡土中国读后感推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乡土中国读后感推荐

乡土中国读后感推荐1

  在暑假期间,我阅读了《乡土中国》一书,其中有许多地方让我有所感悟。

  首先,费教授在开头提到了“文字下乡”一事。乡下人在城里人的眼睛里是“愚的”。但是费教授通过对比文字对于乡下人的用处与农场对于城里人的意义,生动形象地对比出了“文字下乡”运动在当时的非必要性。同时,他也借此机会体现了中国农村乡土社会所遗留的习性-自古便存在的一种乡土社会特有的人际关系,并为后面的介绍引入主题。

  在《无论》与《无为秩序》中,费教授都曾提及过一个关键词-“礼治”。通读全文“礼治”本质上是乡土生活的`一种产物,也同时维系着其存在。就像“乡里人认为打官司是许很丢脸的事”但找乡绅要公道却“大呼青天”。这本质上是城市与乡村在各自发展过程中演化的不同结果——前者追求秩序,后者更倾向于人之常情。这也恰好体现城乡之间的规则制度确立方面的差异。在乡下人眼里,法律是恶魔的尸身,它将罪犯逍遥人间,却让受害者痛不欲生。这样的制度对于人口基数大的城市系统而言的确无足轻重;但倘若置于乡村,便乱了套。中国乡土社会中,人们更倾向于追求情理多过于法则。他们以“老一辈”所遗留的家规村法来处理人情世故,也正是如此,乡土社会才会从自觉遵守村规,才会邻里和睦,这样的结果也才足够稳定以至百年千年。

  总而言之。中国的乡土社会不仅可以是具体的一个存在(如乡村),也可以是抽象式的。它存在于我们千年来遗存的基因里,也体现在我们日常的人际关系中。《乡土中国》一书对于深入了解中国农村社会的历史、文化与经济有着重要的学术与社会价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极力帮助了人们研究中国农村结构的演变与发展。

乡土中国读后感推荐2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

  用Durkheim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

  你看,不论怎么说,中国的社会就是这么被聚起来的。

  第一种社会可以产生于一幢大楼。在这个快节奏,信息爆炸的'时代中,人们的步履愈发匆匆,同在一幢大楼工作,可彼此互不相识,只是人事部把自己、他人安排在相近的位置。但这并不能称说成“有机的团结”。

  书中所指的第一种社会依托于邻里乡间。一个村庄上常有孩子吃百家饭长大,这个孩子便成了家家户户间的纽带。

  同样第二种社会也可以产生于中国的乡邻。一个采茶季,许多乡间的妇女结伴而行,她们是为了同一个任务而结合。可当她们有说有笑,互相帮着整理茶篓,倾倒茶尖儿,翻找嫩芽,谁又可以说这不是一个“有机的团结”呢?

  再回归到现代社会。在一个电梯中被困,大家开始时都纷纷打电话问询,之后,大家都开始扯东扯西,话题可能是从一句抱怨开始,中间会包含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的走向,也会掺杂着自己对年少时的回忆与感慨,默契地,谁也没有发出疑问:“还有多久我们才能出去?”大家都只是尽情地让这个世界压缩在自己的胸腔之中,接着,喷薄而出。哦,又是有机的团结,亦是为了一件任务“出去”而结合的社会。

  中国的社会仿佛生来就是为了颠覆那些传统的社会学的。不论是乡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能被轻易地聚起来,而凝聚的核心并不唯一。

  若是问怎样的团结该如何而判,简而言之,用自己的心去试探他人的心的温度,如果连拿出自己的心都做不到,连机械的团结都不是。

乡土中国读后感推荐3

  大家就是大家,这么谦逊,这么年轻的时候为讲课写的稿子都能成书,还是经典的社会学启蒙书籍,真是让人再次感慨:自古英雄出少年

  对于书里面讲的差序格局代表什么,具体如何推理的还是有点不理解。我觉得中国人还是很讲究天下为公的,对民族大义这类的道德感还是很强烈的啊,总之就是不太理解为什么用这一套理论解释为什么中国人经常公和私不分,界限模糊。这不是后面一章讲“系维着私人的道德”里应该讲解的吗?

  对于中国的.婚姻关系讲的很对,就是干事业型的,男女结合为的是传承血脉,抚育子女,而感情的波动对稳定婚姻关系不利。所以当我们现在也学着让理解和亲密关系成为婚姻的基础时,离婚率越来越高。这种变化到底给个人带来的幸福更还是不幸更多呢?其实很难讲,太复杂了,每个人所拥有的资源不同,也决定了新的变化对他个人是更幸福还是更不幸。

  时代的潮流永不停歇,个人为了活的更好只能适应,而且还不能适应的太慢,不然就会被时代的车轮压过!

  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虽然乡土社会残留的特质还在中国依旧强大,但也继续在走向衰退,这证明了文化基因和传统的强大惯性,也说明我们终究会创造新的传统来应对这个陌生人的现代社会。

  乡土中国代表着中国的传统社会,这是我们文化的起源,那是一个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农社会,社会结构变化很小,人们根据上一代的经验就可以活的很好,老人也有了长老的地位。可怜以后的老人真的是没什么用处了吧,我们的孝文化还能传承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