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憩园》读后感

时间:2024-07-2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憩园》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憩园》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憩园》读后感

《憩园》读后感1

  从网上看到《憩园》这本书很好,于是借来一看。巴金,文学界的泰斗级人物,我不怎么喜欢看他的小说。不过,当我看完《憩园》以后,我的态度改变了,决定要好好读一下巴金的著作。

  引用《憩园》前面一段话:《憩园》通过对杨家不幸命运的描绘和对姚家也将从鼎盛转向衰落的预示,提出了做父母的如果只给子女留下万贯财产,而没有用良好的道德去影响他们,那么这不劳而获的金钱不仅不能给他们带来幸福,而且成了家庭遭难的原因和使子孙堕落的条件。只有用崇高的理想和精神的美去教育子女,才能使他们获得幸福。

  该书从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叙述杨家和姚家的故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旁观者,在看着自己的左邻右舍之间发生的种种故事。我是一个80后没有经历革命的洗礼,没有经历大富大贵,一直生活平平淡淡,通过读《憩园》让我看到抗战时期“地主”的生活状况吧!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姚太太——万韶华的一句话:“人世间纵然苦多乐少,不见得事事如意。可是你们写小说的人却可以给人间添一点温暖,揩干每只流泪的眼睛,让每个人欢笑”,多么朴实无华的一句话啊,这是一个简单的愿望,但却是一个很难实现的愿望啊!姚太太,一个善良的女人,表面上以为她过得幸福快乐,有个疼爱她的丈夫,殷实的家底;可实际呢?她过的并不幸福,因为她娘家条件不好,被人看不起,丈夫也不懂她的.心。女人啊,女人,难道这就是女人的命。心地如此善良的女人,也难免有悲伤时啊!尽管这样,她还是在考虑别人,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给予他人帮助。

  她说“我的心跟别人的心挨在一起,别人笑,我也快乐,别人哭,我心里也难过。我在这人间看见那么多的痛苦和不幸,可是我又看见更多的爱。我仿佛在书里面听到了感激的、满足的笑声。我的心常常暖和得像在春天一样,活着究竟是一件美丽的事……” “要活得痛快点,活得有意义点,谁能没有理想呢!”“牺牲是最大的幸福。帮助人,把自己的东西拿给别人,让哭的发笑,饿的饱足,冷的温暖。那些笑声和喜色是最好的酬劳!……出去做一个护士也好得多,我还可以帮助那些不幸的病人:搀这个一把,给那个拿点东西,拿药来减轻第三个人的痛苦,用安慰的话驱散第四个人的寂寞。”若是世间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并付诸实践,我想这个世界就会更美好了。

  提到姚太太,我们也要说一下她的丈夫——姚国栋。我个人认为这个人的确是个好人,孝顺、热心,但有个缺点就是好高骛远,嘴上说的很好,但是缺乏毅力很少实践。若他能把的报复付诸实践,也许姚家会走的更远更好!由于他的溺爱,使得自己的独子——小虎不学无术,毫无礼貌。而他确认为自己的儿子很优秀,这也许就是“孩子是自家的好”吧!没有几个做父亲的愿意承认自己教子无方吧!小虎的死,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以为小虎会慢慢变好,可有句古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小虎怎么会变好呢?小虎死了,姚太太的生活会变好吗?赵家又会怎样这么这位善良的女人呢?作者没写,只能我们自己去猜测了!不过,我希望姚太太能生个儿子,好好教育他,他们三口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现实已经很残酷了,就让书中的人物生活的好一点吧!

  说完姚家,我们再看看杨家。杨家,以前应该比姚家富有,只因为四个儿子败家最后不得不卖掉自家的房子。杨家的切入口是杨家三儿子的寒儿,寒儿去姚家摘花巧遇“我”,好奇心使“我”逐步了解了杨家的过去和现在。寒儿的父亲,也就是杨家老三不务正业,花光了父亲留下的遗产和妻子的嫁妆,最终寒尸野外。杨老三的故事,是由他的儿子寒儿讲述出来的,“我”并没有与杨老三深入交谈。杨老三可怜也可恨,也许这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吧!他之所以可怜是因为他的兄弟不认他,妻儿不认他,最终死于狱中,横尸荒野,连块尸骨都没有啊;可恨是因为这些都是他一手造成的,原本幸福的家庭由于他在外嫖赌,养小老婆,最终失去了他的至亲,大儿子不认他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作为父亲,他没有好好管教过自己的儿子,带给儿子的只是无尽的痛苦;妻子不认他我们也可以理解,哪个女人愿意忍受丈夫一而再再而三的欺骗啊!所有这些都是他一手造成的啊!也许后来知道自己做错了,不想给杨家丢脸,改名为“孟迟”,他若是早些醒悟,也不会是这样的下场啊!

  《憩园》,告诫我们一定要给子孙留下美好的德行,而不是万贯家财!

《憩园》读后感2

  《憩园》是巴金先生在抗战时期写的较为成功的一部小说。一部小说的成功不在于他的篇幅有多大,内容有多广泛,而在于它塑造的人物是否典型,描写的环境是否具有代表意义,而《憩园》就做到了这点。

  小说中的黎先生是一个写小说的贫困知识分子的形象,住旅馆也只是住在一个开了窗就能闻到煤臭味的房间里,虽写文章有所小成,但依然逃脱不了寒碜的命运。他的同学姚国栋既大学毕业又留过洋,而黎先生只读过半年大学已经写了六本书,而当了教授和官员的姚国栋,曾经充满壮志凌云的姚国栋回国几年却没有写出一本书,究其为何原因?生活在锦衣玉食,生活富足家庭中的姚国栋,虽有比姚先生优越百倍的生活条件,虽有比黎先生接受过更好的教育,但终究到头来还没有黎先生的成就大,实在是令人感叹。之所以有这种结果是因为姚国栋生活在封建大家庭中,过着像寄生虫一样的生活,沉溺于物欲的享受,这些都只能让姚国栋丧失谋生的能力,最终使其家庭走向堕落。

  初读《憩园》给我的感觉就是很“平淡”。之所以用“平淡”来形容是因为小说给读者的故事框架就是主人公黎先生到好朋友家去当食客,换句话说就是借住。但随着情节的发展,大大的改变了我的初衷。小说故事的发展存在两重性,一种是必然性(姚先生儿子的夭折),另一种是偶然性(杨家小孩父亲的死),而且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对比给读者一种忠告(这是我认为的)。人物塑造方面,可谓是个性鲜明、情感丰富。

  小说的第一主人公黎先生在这部小说中充当的角色是多重的:他既是好朋友姚先生家发展的见证者,又是杨家小孩的倾诉对象,而且还是杨家小孩“救”父亲的热心者。

  见证者:小说故事的场面绝大多数是在好朋友姚先生家发生的 。姚先生在作者看来是一位自命不凡、手高眼低而且不善听取别人意见的一号人物形象。他总是以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尤其是对他儿子的教育,而他儿子最后的死,在作者看来也是他咎由自取。姚先生的夫人可以算是用来衬托姚先生的,他的知书达理、温柔贤惠无不衬托出姚先生的自命不凡、不善听取别人意见的丑陋性格。姚先生是靠他祖上传下来的几千亩地活着的,他在当时可以算是游手好闲、靠祖宗产业活着的人,换句话说是“寄生虫”。他靠着钱活着,而他儿子却由于钱夭折,这似乎存在着一种必然性。

  倾诉的对象:小说在一开始(就是黎先生刚搬到好友家住的时候),杨家小孩这个人物就出现了,而且每次对他描写的笔墨都很少,给人一种摸不透的感觉。但随着故事的发展,也就是黎先生对杨家小孩每次来为了折山茶花而与仆人发生争吵而感到奇怪时,杨家小孩向他吐露了折花的原因,也就是杨家小孩的父亲杨梦痴的故事。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可谓是达到了高潮。憩园的原主人就是杨家小孩的父亲,他父亲由于他放荡的行为,用小说中李老汉的.话就是走错了一步而毁了自己的一生。而他父亲最后却未能保住公馆(当时只有他一个人反对卖掉公馆,可是孤立无援),他对失去公馆感到十分悲痛。这样看来杨家小孩的父亲在经历这场事件之后,可以算是一位觉醒者,他十分悔恨自己以前的行为,以至于对他儿子和妻子形成愧疚感,而且到了后来他隐姓埋名也就时消失,目的就是不愿再拖累他们。最后离去时,给他儿子的信上就写到“把我当成已死的吧”。这种人性的感悟是何等的深刻,在卖掉公馆时他终于懂得了他父亲也就时杨家小孩的爷爷对他说过的一句话:不留德行,留财产给子孙是靠不住。好一个“不留德行,留财产给子孙是靠不住的”,相比之下的姚先生就是一位不觉醒的人,他还没有看透世间。没有觉醒,因为他没有失去公馆,他又怎么知道失去的滋味呢?

  热心者:黎先生在得知杨家小孩父亲的遭遇之后,可以算是十分感动而且同情的。与其说是同情杨家小孩的父亲,还不如认为就是同情杨家小孩。黎先生对他超前的成熟感到吃惊,对他如此的爱父亲而感动。在作者看来黎先生似乎有一种责任来帮助他“救”他父亲。而杨家小孩的父亲却为了躲避他而病死在狱中,这无不使人心酸、使人心痛,而更心酸、更心痛的是他儿子杨家小孩。他父亲最后的死在小说中多有暗示:小说中描写两个瞎子和一个瞎女人在公馆旁唱着《唐明皇惊梦》以及黎先生的怪梦似乎都预示着这个悲惨结局。

  小说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给人一种“沉闷”之感。似乎故事的结局不应该是这样,而应该是这样:好朋友姚先生的儿子小虎被姚夫人感化了,杨家小孩的父亲在黎先生和杨家小孩的帮助下得救了。可是结果都是相反的,但这样结果在作者看来是存在一定道理的,它可以算是抗战时期社会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