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时间:2024-07-0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大全1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大全15篇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

  本书以第一人称口吻讲述了一位年近90的鄂温克老妇人在额尔古纳河右岸度过的一生,本书分为清晨、中午、黄昏、半个月亮四部分,这四部分串联了一个鄂温克民族的百年历史。故事娓娓道来,字里行间仿佛能看到一位耄耋老人弯着腰坐在炉火边,从清晨淅淅沥沥的小雨一直到日落黄昏,仿佛在私语,又仿佛将故事讲给风、讲给雨,讲给身边所有的物件,她浑浊且历经沧桑的眼神望向额尔古纳河,眼神中有想起爱人的温柔,有想起同族朋友的怀念,还有对漫漫历史长河和时代变迁的深深感慨和无奈。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折服于作者的语言艺术之美,时而恢弘磅礴,时而温柔细腻,我仿佛一次一次的置身其中,感受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命运无常,还有爱恨情仇,我恨没有在学生时代读到这么优秀的'文学作品,否则我的语文功底定是比现在高出多少倍了;

  在这之前,从小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环境的我是无法想象世代居住在大森林中的鄂温克族人的生活;作为一名无神论者,我也同样无法理解这个民族的人们对于神灵的虔诚,他们与驯鹿相依为命,追逐驯鹿食物和气候变化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与自然进行一次次的抗争,受尽暴雨严寒、猛兽、瘟疫带来的痛苦;生活本就艰难,他们失去过亲人骨肉,却顽强不屈,善良坚韧,一次次与命运和苦难抗争,她们承受了日寇剥削和现代文明的挤压,却依然保持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他们信奉萨满教,相信“玛鲁神”能让一切苦难和病痛消失,然而通书却充斥着死亡的气息,每每读到萨满巫师通过“跳神”起死回生的同时就有另一个生命代替陨落,我都不禁脊背发寒,尤其是妮浩为救人接连几次失去自己的孩子,我感动于她的善良,也震撼于萨满巫师的“神秘力量”!

  我想,作者肯定是亲身经历过这一件件一桩桩才能将每个人物刻画的如此栩栩如生,定是对生活和大自然充满敬畏与感恩才能将一个民族的信仰与文化描述的如此生动活泼;于我而言,唯有认真生活,善良真诚,保持初心,始终如一!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2

  之前在抖音上看到董宇辉老师推《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把额尔古纳河的美,鄂温克族的美讲的活灵活现,忍不住还是买了一本。

  看完整本书,心里挺向往鄂温克族的生活,与驯鹿为伴,与自然为舞,过着至纯至真的生活。可惜现实的枷锁也只能让我在心里向往一下而已。

  整个故事是以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独白开始:我是风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风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她从白天讲到黑夜,从年少讲到暮年,讲述是亲身经历的`故事,又像是讲别人的故事一样坦然。

  听完整个故事,会发现他们真的和自然融为一体,他们只是自然中的一份子,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对大自然的任何东西都满怀敬畏,和大自然平等相处。不像现在的人们,永远都是以人为主体,以人为中心,并不存在真正的人人平等。

  鄂温克人从未想过要征服大自然,桦树林是他们的皮肤,清溪流是他们的血液,驯鹿是他们的眼睛,大自然承载了他们全部,他们也把全部交给了大自然。如果孩子出生,会自然而然的以大自然中的植物为他们取名,如果族人去世,也会将其埋葬在风里。

  鄂温克人表达爱的方式是纯粹的。林克和其兄尼都萨满同时喜欢上了达玛拉,采用的却是以射箭比赛来决定,这要是放在现在肯定会被嗤之以鼻,难道不觉得这种没有弯弯绕绕的原始爱情是多么纯洁么?当娜杰什卡逃跑的时候,伊万并没有去追,而是说了一句”想走的人是追不回来的“,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无奈,未尝不是一个大无私的表现呢?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却是鄂温克人的萨满,他们心怀大志,心怀万物,他们慈悲、宽容,对任何生命都满怀敬意。只要有人向他们求助,都会皆尽其所能去帮助别人,即使失去亲人,失去爱情。妮浩萨满每救一个人,救会失去一个孩子,但是她依然做了,”因为我是萨满啊“,这其中虽然夹带了无奈,但更多的是责任感、使命感。也许正是这种高贵的灵魂,纯真善良的心才能保护鄂温克人平安。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鄂温克人和外界的碰撞却日渐频繁,森林被砍伐,导致生活的区域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鄂温克人选择走出森林,到外面去生活,直至最后,只留下年逾九旬的女人以及智力始终如孩子的安草儿。

  书中谱写了大自然的美,也谱写了原始部落的纯,还书写了时代的殇。

  如果你没读这本书,建议你读一读。如果你读过这本书,建议你再读一读。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3

  大兴安岭那片广袤的原始森林里的鄂温克族人,才是最懂这个地方的。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大兴安岭的女作家,她是多么的热爱这片白山黑水和这片古老的原始森林。饱含深情的描述在书写着这片神奇的地方和神秘的古老民族中发生的事。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看老了”,一个古老而饱经沧桑的声音开启,叙述着这个古老民族的历史变迁,人员更迭。刚读到这里时我眼前一直浮现的是坦泰尼克号开始时老年露丝缓缓的讲述的画面,也让我想起了大明宫词开场那缓缓的苍老的哀怨的旁白,“据你奶奶讲,我出生的时候,长安城阴雨连绵。一连数月的大雨将大明宫浸泡得仿佛失去了根基,甚至连人们的表情也因为多日未见阳光而日显苍凉伤感,按算命先生的理论,这一切主阴,预示着大唐企盼的将是一位公主的临世。”。一如既往的迟子建式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简单的文字,组合起来形成一种神奇的效果,这就是大道至简,大巧若拙吧。对细节细致的描写,读着读着仿佛置身于森林中,河流旁……,好像作者描写的就是我身边的事,跟着他们一起打猎,一起驯鹿,一起迁移,一起看着萨满跳神,一起听那风声,那雷声,那雨雪闪电,那潺潺的流水声,那原始大自然的各种声音。有时候一段一段的文字忍不住就读出声来,好像渺小的我站在广袤的天地间,与自然融为一体。

  特意查了下百度,“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正源,中俄界河,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市境内。在《旧唐书》中称之为望建河,在《蒙古秘史》中称之为额尔古涅河,在《元史》中称之为也里古纳河,在《明史》中称之为阿鲁那么连,自清代开始称之为额尔古纳河。”

  河流,山川,驯鹿,堪达罕,乌力楞,希楞柱,靠老宝,日月,星光,一个个意象结合起来是那么的美妙,如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演奏出一曲和谐的乐章。风葬,把死去的孩子扔到向阳的山坡,弟弟林克和哥哥尼都萨满同时喜欢上了达玛拉,为了争夺她,相约射箭比赛,最后林克娶了达玛拉,也许是哥哥射箭的最后一刻让着弟弟,也许是宿命让他射偏了,可他的内心依旧深爱着她,在弟弟死后他为她用蓝的'白的羽毛做了一件裙子,她也非常喜欢,由于部族的禁忌,最终没有在一起,令人唏嘘。

  清晨和正午虽然也描写了一些人的死亡,但节奏是明快的,轻松的,从黄昏开始渐渐令人压抑,死亡的气息愈发浓烈,妮浩每每跳神救一个人性命时,必将带走一个自己的孩子。一命换一命的宿命,笼罩着这个坚韧的氏族。

  清晨,正午,黄昏,半个月亮,一天时间里,这个民族最后一个酋长的老婆用它九十岁的苍老声音讲述了这个民族的百年命运从开始到被现代文明归化,对应这她从小时候到结婚生子到老年的这一辈子,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寓意也很更加深刻。

  “如果把我们生活着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比喻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的话,那么那些大大小小的河流就是巨人身上纵横交织的血管,而它的骨骼,就是由众多的山峦构成的。那些山属于大兴安岭山脉。”

  读完最后一行文字,心中充满了苍凉的无力感,从原始的自由自在的捕猎迁移生活到定居,自由自在在林间跳跃奔跑的鹿被圈起来,最终森林被伐木工人的一个烟头毁灭,这个古老的鄂温克族的起起伏伏正如原始森林一般由宁静安逸变得吵吵闹闹。

  原住居民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该何去何从,在保护和发展间如何平衡,如何保护这些原始民族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这是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的思考和问题。有时间多去这些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吧,看看说不定哪一天,他们就会永远的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了!就像迟子建说的那样,“我愿意用我的手去触摸生活,用我的脚,脚踏实地把我作品涉及到的地方,能走到的尽量走到,像写《额尔古纳河右岸》等等,我都是要去实地看一下。这时你再驾驭题材的时候,这种不适感会消失,会越来越跟它水乳交融。”

  总之,这是一段美好的阅读体验,干净的文字,如汩汩的清泉,缓缓流入心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4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本描述鄂温克族人生活和历史的书。通过作者的笔触,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的独特文化和生活方式。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鄂温克族人的视角,讲述了他们从古至今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在这个民族中,人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同时也拥有着坚定的信仰和传统的生活习惯。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鄂温克族人的智慧和坚韧。他们在极端的环境下,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和生活方式。同时,我也感受到了鄂温克族人的宽容和善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传递出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

  除此之外,这本书也让我思考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现代社会,我们已经逐渐远离了大自然,但是自然对我们的影响却是无处不在。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让大自然和人类共同发展。

  总之,《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本充满智慧和感动的书。它让我更加了解鄂温克族人的历史和文化,也让我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我相信这本书会对每一个读者产生深远的影响,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尊重自然。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5

  在这本长篇巨著里,作者讲述了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鄂温克族的成长发展历史,和他们的生活方式与现状。

  作品以鄂温克最后一个酋长女人的口吻叙述一个民族的生存、坚守、抗争和文化变迁。“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冬季的雪也越来越稀疏,它们就像我身下被磨得脱了毛的狍皮褥子那些浓密的绒毛,都随风而逝了,留下的是岁月的累累痕迹……”,这是它的第一个句子。这些比喻的、完成式的、叹息着的句子有一种来自命运本身的苍茫意味。有时低吟浅唱,有时大气磅礴,简约、直接使忧伤与诗意洋溢而出,为整部作品确定了基调。

  整部作品充满忧伤悲悯与同情,同时也表现鄂温克人民的.善良坚韧不屈。这个民族在冰天雪地的祖国大北方生存,一条额尔古纳河隔成了中苏两个国度。这脉坚强的鄂温克民族,在右岸过着游牧生活,他们以饲养驯鹿为生,以獐狍野鹿灰鼠为食,他们不忌生冷,敢于生食野兽的心肝脾脏和生肉。这是严酷的生活环境造就了这一脉人民,试想,冬季里漫天大雪,风沙茫茫,千百里地渺无人烟,他们不生吃怎么办?难道眼睁睁等着饿死?

  这里的环境和严酷的现实生活条件,造就了这个弱小民族的衰败!

  饥寒交迫,野兽袭击,疾病瘟疫,缺医少药,都是对这个民族最大的威胁。“许多生在冬天的孩子,常常由于严寒而夭折。我有一个姐姐,她出生时漫天大雪,父亲去找丢失的驯鹿,母亲特意搭建了西愣住,姐姐出生时由于风大掀起了一角,姐姐受了风寒而得病,只活了两天就走了。姐姐被装在一条白布口袋里,扔在向阳的山坡上。”母亲因为失血过多,加上悲伤,已经好几天没有进食,没有走出希愣柱,面色如土。所以,当组长提出这里灰鼠稀少,要搬迁时,父亲林可是反对的,并且把族长痛打了一顿。母亲说“你怎么能这样?你真让人生气,我们怎么能这样自私?!”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这个民族夫妻之间的恩爱,也从母亲口中说出了他们的善良和识大体,小家服从大家服从整体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民族监看发展生存。

  姐姐,从小被萨满跳神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有次一只活蹦乱跳的小鹿死了。可是,再一次迁徙途中被冻死在小鹿妈妈老驯鹿身上。

  达西的妻子被野狼吃掉,达西为了报仇驯养一只鹰,最终杀死了两只狼,达西和那只鹰双双被狼吃掉。这就是悲惨的结局。

  另外一个希楞柱来请萨满,原来是驯鹿得了瘟疫,萨满没有救活他们,回来时带回两头驯鹿,也带回来一场瘟疫,大多数驯鹿都死了,只剩下父亲精心挑选出来的三十几头驯鹿生存下来。

  父亲出去换驯鹿,遭遇狂风暴雨,被雷击死在茂密的森林里。萨满和族人把他风葬了。

  几件很简单的事情,反映了整个民族的命运。

  这就是这个民族的命运,他们风餐露宿,捕食野兽山鸡、灰鼠为生,现在啥也没有了,他们依靠打鱼烤鱼吃。

  作者通过一位老人的回忆,把她的幸福,她的快乐,她的悲伤,她的痛苦写出了,展现鄂温克族人民的坚强和特殊的生存方式以及与生活的抗争。从一百年前写到了现代社会,从鄂温克的第一个识字人到第一个大学生,从清末的动荡、罗萨的侵扰、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到二十一世纪的幸福安康,从生活在森林到搬迁到城镇的许多变化,从住的希楞柱到住在大瓦房里,这总总的变化,道出了这一个伟大民族的发展变化和与时俱进的滚滚洪流,同时也寄托着作者对这一民族未来的希望与担忧。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无法记录他们崛起的坎坎坷坷,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史,只能靠口口相传,而这些也只是在很少的一部分老人那里可以得到只言片语。现在随着中国的崛起,全国上下各地区都在发展自己的经济,争先奔小康,这一民族的青年人也开始走出自己居住了千百年的深山,告别了他们祖先赖以生存的驯鹿,告别了他们引以为尊的萨满,走进了高楼林立的城市,学会了普通话,学会了所在城市的语言,可令人担忧的却是,他们出去后会不会忘记自己的母语。故事讲完了,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美好圆满的人生结局!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6

  灵气的驯鹿奔跑在山峦溪流间,自然馈赠的森林在广袤的土地上恣意生长,大气磅礴的日出夕阳亦或宁静的繁星点点共同勾勒出一派清新自然,与现实的浮躁截然不同。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看似苍凉的开篇,实则透着力量和平静的娓娓道来,鄂温克族最后一位女酋长骨子里的坚毅和内心的充盈充分展现。这应该是感受过大灾大爱,看透生死的人才能独有的淡然。书中对万物有灵的尊重、舍己为人的精神、面对生死的坦然无不让人为之动容。

  全书对大兴安岭未开采前景色的描述,让读者心旷神怡。鄂温克族崇敬自然,相信万物有灵,所以驯鹿是他们的亲人,火塘里的火种都拥有了生命。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让大兴安岭的上空变得日益空旷,被砍伐的树木变成了房子,用作了生产,却唯独不再为族人遮挡风雨,不再阻断与外界的`联系。联想到今年的极端天气,自我有认知以来感受到的最热夏天,下乡途中看到因为干旱空落落的大豆,瘪粒的玉米,世界各地不是这里干旱就是那里汛涝,冰川的融化,每天都有生物逐渐退出历史进化的舞台……这些算不算自然的报复?于自然而言,我们都是如恐龙一般的过客,我们试图改造它的时候,已然遭到它的反噬,如果不能与自然和谐共生,渺小如我们,又会消失在自然发展的哪一个阶段呢?如果认识到个人的渺小,我们能不能多一份谦卑?社会进而多一份和谐?

  尼都萨满和妮浩,鄂温克族最后两个萨满,因为天赋使命,用不完满的一生书写出什么是大爱。我一直在想,尼都萨满和林克用射箭的输赢,决定谁迎娶达玛拉的那一刻,是真的失误还是不想看到弟弟失望的样子,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他是天选成为萨满的人,这样的人,不都有牺牲自己成就他人的品质吗?所以他用自己孤苦的一生成全了弟弟幸福的一生。妮浩无论是敌是友亦或陌生人,她都选择用自己孩子的性命换取了他人生命,连自己最后的牺牲都是为了灭山火。她每一次的跳神都让人心疼,身为母亲,选择用麝香避孕,用不要孩子的方法,去避免再次经受丧子之痛,独自承受失去和痛苦,只因为那句“我是萨满”。而族人感念他们的付出,所以在玛克辛姆有成为萨满征兆前,人为隔绝了那股神秘而苍凉的气息,这是一个民族的温柔。

  书中另一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他们与生死相处的态度,因为有出生就有死亡,有忧愁就有喜悦,所以不忌讳婚礼和葬礼同时举行,书中的人如走马灯,陆续出现又逐一逝去,留下孤独长寿的酋长,这样的宿命早已被看透,所以她能释然接受生命给予的一切。让孤独的人单独待着,至少还能有美好的回忆相伴,强行让孤独的人和欢乐的人在一起,他们反而更加孤独。

  很多人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像是中国版的《百年孤独》,但我不这样认为。虽然两书都笼罩了孤独和死亡气息,但《百年孤独》中死亡是终结,孤独是主线,贯穿了一生;《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死亡是生命自然的更迭,孤独只是生命中小小的一部分。为了方便对比,下期就选材《百年孤独》。

  仿佛冥冥之中的安排,20xx年8月20日,差不多是我第一次读完这本书的时间,故事的原型,中国最后一位女酋长玛丽亚索逝世,在她钟爱的驯鹿身边,享年101岁。感谢她教会我又一种生活态度。人生是什么样子,从来都是自己过出来的,日子怎么过下去,靠的都是自己的探索和坚守,且做一个内心丰饶坚韧的人,去过好这不长却也不短的一生!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7

  在我国的最北端,一条名叫额尔古纳的河流,正静静地淌在鲜有人烟的山林中。河的右岸,一个神秘的民族正顽强地延续着已有千年的民族故事。他们的故事,如神话般传奇。

  透过《额尔古纳河右岸》,我仿佛看见了那个民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正用自己一生的经历来讲述部落的兴衰与变迁。她是那样的平静,凝视窗外的眼神显得如此遥远。滴滴答答雨声中,记忆的闸门正一点点被打开。那是鄂温克族——草原上最古老的民族。他们远离世界的喧嚣,质朴且坚韧。从出生起,便长于自然,生活于自然,即使是死后,也归于自然,可谓一生都在与自然交手。驯鹿是他们可靠的友人;树木建造的希愣柱下有他们与星空的秘密;炽热且从未熄灭的火种是他们对神的敬畏。伴着璀璨的星空度过静谧的黑夜,听着流水般的鹿铃声度过寒冬,采过沾有露水的花朵,迁徙部落只为寻找苔藓给驯鹿充饥。那黑色的夜晚下,哗哗响的树林中,低头是火塘里跳动的火焰,侧耳听的是鸟兽鱼虫的窃窃私语,抚慰心灵的是柔软亲切的泥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用一生去探索自然的奥秘,用最虔诚的心,依靠自然、敬畏生命。他们是那片土地的儿女,有着对自然最深的热爱。

  神秘的萨满,体现的是生命与敬畏。萨满在部落里扮演着医生的角色,他们穿上承重的神衣,用“嚓啦嚓啦”的鼓声与神灵沟通。宰杀驯鹿,手持神棍,跳舞歌唱,医治疾病,起死回生。但每一次妙手回春的背后,都会伴随着另一个生命结束。书中的妮浩是用自己孩子的生命换回他人的起死回生。她的一生,悲壮且凄美。但她的故事却也像极了平凡人梦想与现实的矛盾。拿起梦想,却难以填饱肚子,回归现实,却又不得不放下远方。救人是她作为萨满的天职,可身为母亲她又充满了无奈与悲痛。每一次义无反顾地选择医治,都是在经历人性的炼狱,都展现了她坚韧的大爱。她有着伟大的胸怀和善良,她的悲悯之心使她达到了超越残忍现实的境地。落泪于一命抵一命的牺牲奉献,感动于每场“跳神”的勇敢果断,她的身上闪烁着慈爱与宽容的光。不禁回想到疫情时期,无数披上白色战衣的勇士,义无反顾地前往生死未卜的战场,果断坚决地放下怀中熟睡的孩子,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救援。他们也有着坚韧且无私的大爱啊,那也饱含着对生命无尽的敬畏啊!

  人生的末端,体现的是坚韧。在书中,无论是死亡或是疾病都不必过度抱怨,因为死亡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场仪式,是在给诗意的生活画上壮美的句号。温温柔柔的风儿会轻轻带走他们去天上,向阳的山坡上会是一个个白色的口袋,他们会庇佑众生。“轰隆轰隆”的雷声是父亲的叮嘱,小小的镜子隐藏着列娜的微笑,离去的人们会化作各样的物件继续永生。他们选择接受自然的命运,尊重自然的选择,继续坚强地带领族人生存。悲痛会化作前行的勇气,思念会化作前行的力量,这是坚韧,是坚强的.鄂温克族。

  代代的爱恨情仇,代代的生死轮回,代代的坎坷生存。他们经历过严寒,战胜过野兽,在瘟疫下艰难繁衍,在日军的铁蹄下勉强度日,哪怕是现在,他们也在种种现代化文明的挤压下生存。民族的未来在时代的折磨下波澜起伏,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无声地叹息。他们不惧严寒,不畏离去,这使你感受到一个民族顽强的生命力。

  他们也曾试图走下山,越过无尽的森林触摸世界的喧闹。但刻在骨子里的天性使他们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新生活。我不认为“彻底地放下枪的民族才是文明的民族”,他们对自由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刻在骨子里,淌在血液里。那质朴,坚韧的品质一旦脱离了静谧的森林,便难以适应喧嚣的日子。天光渐渐,溪水潺潺,铜铃清脆,古老的曲调划过林间,抚慰人们的心尖。他们从出生到死亡是平淡的,也是传奇的,他们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们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有着对生命的渴望与敬畏。他们应当活在自然里,继续书写民族的传奇。

  作者用真挚澄澈的心,温柔诗意的描写讲述了一个鲜有认知的民族。她展现的不止是鄂温克人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她对自然的尊重。通读全书,除了对生命无限的敬畏外。不禁思考,我们在向自然不断获取时是否破坏了其他民族本就安静平和的日子,我们是否破坏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我们是否打扰了他人传承千年的民族繁衍与生存。我想答案应当是肯定的。本不用适应这个陌生世界的他们却因为土地的减少,驯鹿难以觅食而下山。而我们又是否意识到,这片土地的主人,本就是他们。却在我们不断地打扰与干涉下,沦为了现代社会的边缘人,只能用梦,守护遥远的铜铃声,用落日下喝酒聊天的回忆填饱精神的饥饿。一根根倒下的树木,一场场看不见踪迹的大雪,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一圈圈围建起来的鹿圈,埋藏的是他们回不去的家园。

  “故事总要有结束的时候,但不是每个人都有结尾的。”书中鄂温克人的结局并不都是圆满的,但,现实中的我们,应当以真诚的心,守护这个正在衰落的民族,守护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秘密世界,守护他们最后的家园,还他们一份宁静与圆满。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8

  合上书,充满坚韧、温暖和爱的故事如同燃烧的火把,在大自然辽阔的天地间释放着光和热,用那无限的能量,给人以安定的勇气去生活、去奋斗、去坦然面对这原本平凡的世界。

  静下心来聆听茫茫林海中生灵的呼吸,安下心来静静体会纯白雪原上天空的宁静,自然与人依旧密不可分。

  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时,正是20xx年的秋天,人们从田地里收获粮食,干枯的秸秆安静回归大地怀抱的时节。书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汇成丰盈、光亮的额尔古纳河,在我的面前静静流淌,竟比我眼前这收获的景色更加生动、饱满。

  作者采用自述的形式,以简约温婉的语言描述了一群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鄂温克人,用壮阔如史诗般的场景勾画了一幅少数民族艰难生存又饱含深情的华丽画卷。作者笔下的鄂温克人以纯朴的感情深沉地热爱着这片森林、爱人、孩童,以及林中的驯鹿,并且用生命让这民族的精神如月光般皎洁,如乐章般源远流长。

  生命的敬畏

  在他们的眼中,驯鹿如同孩子般珍贵。作者用“白色的驯鹿在我眼中就是飘拂在大地上的白色云朵”来形容驯鹿,甚至说“驯鹿一定是神赐予我们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连一头驯鹿,都同样受到尊重,这充分显示出鄂温克人对生命的敬畏。对待死去的婴儿:“我和瓦罗加再一次提起白布口袋,去埋藏鲁尼和妮浩的骨肉。在我们眼中,他就像一粒种子一样,还会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的`。”妮浩在离开母亲的风藏之地时说:“她的骨头有一天会从树上落下来——落到土里的骨头也会发芽的”。也许你会认为这有些荒谬,可恰恰是这种荒谬和固执的举动,彰显出他们对生命的虔诚。这种纯朴的平等观念更像是弥足珍贵的火种,从容抵达人们纯净的心灵世界,在这方净土中蔓延、传承。每一个生命,之所以能够繁衍至今,必定有其存在的理由,值得人们去珍视、爱护。哪怕是树枝上的一枚叶子,也拥有它绿色的闪着明亮光芒的生命。

  生命的奉献

  妮浩作为萨满,通过舞蹈的形式为族人沟通天地、达成愿望,在挽救其他生命的同时,必须以牺牲自己的孩子为代价。尽管她心伤、凄凉、泪流满面,但仍坚守原则,遵守她即将成为萨满时承诺的“用自己的生命和神赋予的能力保护氏族”。妮浩懂得“天要那个孩子去,我把他留下来了,我的孩子就要顶替他去那里”。为了挽救何宝林得了重病的儿子,儿子果格力从松树上跌落;为了挽救被熊骨卡住喉咙的马粪包,女儿交库坎托被马蜂蛰死;为了挽救偷鹿少年的生命,无奈失去肚子里的孩子;为了祈雨救火,最终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她在不断的失去中,灵魂高度愈加上升,精神生命渐次充盈。还有很多人物,也为了保护别人而牺牲自己。这种在自身利益的释然中净化的纯洁灵魂正如林中的白雪,在天地间浩浩荡荡、无怨无悔。

  生命的传承

  小说中,一个个生动的人物陆续走向死亡,新生命不断降生,蕴含“生生不息”的深刻寓意。在如此原始的生活环境中,自然条件恶劣。“我”的第一任丈夫拉吉达为了给大家寻找驯鹿而冻死在马背上,瓦罗加为了保护放映员被熊揭开了头盖骨,齐格达误入捕兽的陷阱而摔死。太多的死亡,太多的失去,每一次都棰心泣血、悲恸不已,然而更多的,是一个个新生命的降生。作者用“它看上去就像落在大地上的一朵祥云”来形容白色小鹿的降生,维克特、安草儿的轮廓更是氏族命脉的缩影,仿佛大树的根系,日益盘结、蓬勃成长,为氏族注入鲜活的血液,让永恒的精神在动荡中依旧流传不息。

  生命的坚韧

  令小说如同史诗般壮阔的最重要原因,便是书中人们对待生活和困难的勇往直前。季节变换、野兽袭击,都是他们面临生存考验的艰难时节,可是很少有人因为惧怕生活的艰难而退缩不前,更多的是,迎着风雪挑战。作者没有运用过多的笔墨描写斗争场景,可对生命执著追求的信念却从质朴而无华的语句中晕染开来。让人们体会到在茫茫雪原和纵横交错的林间山路中,追求生命质朴之美的那种沧桑与豪迈。

  生命的回归

  书的结尾部分,作者写到:“月亮升起来了,不过月亮不是圆的,是半轮,它莹白如玉。它微微弯着身子,就像一只喝水的小鹿……忽然,那条路的尽头闪现出一团模糊的灰白的影子。接着,我听见了隐隐约约的鹿铃声,那团灰白的影子离我们的营地越来越近。安草儿惊叫道,‘阿贴,木库莲回来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鹿铃声听起来越来越清脆了。我抬头看了看月亮,觉得它就像朝我们跑来的白色驯鹿;而我再看那只离我们越来越近的驯鹿时,觉得它就是掉在地上的那半轮淡白的月亮。我落泪了,因为我已分不清天上人间了。”文中的“我”对驯鹿抱有特殊的感情,在经历了一世风风雨雨之后,白色驯鹿在某个夜晚寻“我”而来,体现出“我”对生命本质的探究。究竟是辽远如明月,还是实在如“我”心中至爱的白色驯鹿;抑或是坚贞纯美如月光,还是跳跃活泼如鹿铃,这些都是耐人寻味的结局。

  也许人就是自然,而自然又赋予人力量。那些过往历史的尘埃依旧会在阳光下熠熠发光,成为我们心中宽厚的基石,让我们善待生命、尊重自然、博爱人间。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9

  迟子建先生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我于懵懂中看完了这本茅盾文学奖第七届获奖作品。其实在翻完后,我甚至不知道我以什么心态看待这段弥足珍贵的历史,那就简单归于最原始的情感——对鄂温克族人跌宕经历的叹息。

  在大兴安岭茫茫林海的深处,有一群鄂温克人,他们祖祖辈辈和驯鹿一起生活。作为“最后一支游猎民族”,鄂温克族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驯鹿、族人、神灵,甚至是一草一木,似乎都蕴藏着勃勃生机,吸引着我们去探寻。

  在鄂温克人居住的“希楞柱”内,人们的欲望和悲欢离合交织在一起,织成了一张顽强的情网。无论是尼都萨满,还是妮浩萨满,抑或是“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看老了”的90岁的“我”,在这里孕育生命,经历生命,从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死亡和一次次无可奈何的失去中,他们得以窥见生命的坚韧而又易逝。我愿意相信,一个个生命的陨落,都化作了大兴安岭夜空中的星光。“希楞柱”外,充斥的`是人类无休止的欲望,这些贪婪,在深林中释放,而广袤的大地和浪漫的生态,就成了殉葬品。在砍伐声中,树木应声倒下,驯鹿们呜咽着,含泪的眼眸流转着,可无人分神来看它们。时代变了,变成了族人们看不懂的形状,他们被逼迫着来到了陌生的城里……

  “我这一生能健康地活到九十岁,证明我没有选错医生,我的医生就是清风流水,日月星辰。”这是文末那位垂垂老矣的老媪说的话,她的原型是中国最后的女酋长,于20xx年逝世,灵魂最终回归了自然,与山川河流长存了。

  我在看完了这部悲凉凄美的小说后,真正意识到了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应该是多么可喜。命运莫测,生死无常,与其被恐惧不安消磨生命,不如珍视琐碎而又闪着微光的日常。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0

  合上书,眼前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额尔古纳河畔,述说着一支鄂温克氏族百年来的历史。这是一个神奇的民族,他们居住在深山密林之中,以驯鹿为舟,以打猎为生,繁衍不息。而神奇之处,在于他们引起了我对生与死,神与人的思考。

  大自然的生老病死,仿佛一个轮回。“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正是有了这轮回,生命才得以繁衍至今。而鄂温克人生于自然,长于自然,他们的命运似乎也参与到了这自然的轮回当中。

  作者写了一支氏族近百年来的历史,这其中最不乏生命的来与去。主人公经历了父母、亲人、爱人、儿女的离去,对生死也许看得淡了些。就连我这样的阅读者,刚开始看到主人公失去父亲,或那个与狼搏斗的老达西死的惨烈,心中还有些痛惜,后来渐渐看到主人公的儿女也离她而去,心中已不再起波澜。鄂温克人喜欢风葬,好像这样死后也能融于自然,继续过鄂温克人的生活。

  鄂温克人信仰萨满教。书中主要出现了两位萨满,他们有同样神奇的功力。比如神奇的预知能力,每当氏族中有人去世,萨满总是第一个知道的。还有最著名的祭祀跳神。当氏族中或别的`氏族有一些棘手的疾病,就会请萨满去跳神。萨满穿上神衣舞蹈,打起神鼓唱起歌,疾病就会离那个人而去。但是神总要带走一条生命,一条生命留下了,另一条生命就要替他走。尼都萨满为列娜跳神时,代她走的是一只驯鹿仔。妮浩就没这么幸运了,每当她跳神救回一条命时,就要失去自己的一个孩子。用自己的亲骨肉换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这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是多么痛苦啊,但是妮浩每次都选择去跳神。萨满就像是人与神之间的使者,也许在他们眼中,众生皆是平等的,都是需要拯救的。

  鄂温克人崇敬火神,无论去哪里都带着火种。他们不能往火中吐痰,洒水,不能往里面扔不干净的东西。当鄂温克人打到熊或堪达罕的时候,萨满就要祭玛鲁神。还有“白那查”山神,猎人行猎时看见刻有山神的树,就要给他敬奉烟和酒,还要摘枪卸弹,下跪磕头祈求山神保佑。从山神旁边经过,不能大吵大嚷。鄂温克人崇敬各种各样的神,但这些神归根结底是来源于自然,这是对生命的敬畏。正是这信仰才让鄂温克人形成了自己的风俗文化。

  命运,在书中是让人捉摸不透的。比如达西死后,玛利亚就怀孕了,或者妮浩给自己的孩子取植物的名字,结果他们的生命都像植物一样脆弱,而且死亡也与相同的植物有关,又或是主人公的爱情,始于熊,终于熊……读着读着,会觉得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安排好了的,他走完了该走的路,就离开了。一个人的故事结束时,总会想如果他的命运不是这样,故事又该如何发展。但命运似乎是不可抗拒的,它该如何,就如何。

  跳神救人,一命偿一命,这些情节在现代人看来似乎有些迷信,但世界总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还有许多未知,也不是在等待着人们去探索,而是它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被发现,也不被打扰,我们也没有必要去探究它的真假。就像这世世代代生活在额尔古纳河畔的鄂温克人,奔腾的河水带走了时间,冲刷了历史的印记,带不走的,是坚守。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1

  我认为,之于读者最大的幸福就是遇到一本让自己“欲罢不能”、可于灵魂激烈碰撞并产生精神“多巴胺”的优秀作品,无疑,《额尔古纳河右岸》就是。

  本书以一位自称为风与雪的老熟人、最后一届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用富有神奇宗教色彩、浪漫温情的”万物有灵论“,分上中下和尾声,即清晨、正午、黄昏和半个月亮四部分娓娓道出鄂温克部族的百年沧桑和几代人的爱恨情仇、生死传奇故事,作者用根植于生命骨血的敬畏”自然“属性,用通透灵动的精妙语言描绘出了一代代有血有肉、饱满纯粹的一个个鲜为人知的部落人物,以及整个部族一次次与命运殊死抗争的顽强生命力和最终没落的无奈现实。

  鄂温克,一个出现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百年部族,一个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以驯鹿为图腾、以萨满为信仰的游猎民族。

  鄂温克人,一群逐驯鹿而搬迁,生存于严酷大自然、住在乌力楞中希楞柱里的原始部族人,他们一直生活在受自然灾害、物资贫乏、猛兽、瘟疫的.侵害,也受时代变革的侵犯,像日寇铁蹄、文革风云、森林破坏等现代文明的挤压下,但却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团结抗争精神。

  我们的语言在描述感觉方面总是苍白,因为喜欢,我不停把书转借亲朋好友;也因为喜欢,我总是舍不得快速看完,以至于接连看了两遍;同样因为喜欢,满腔的激荡难以言表,总是由她而联想到《狼图腾》和《穆斯林的葬礼》。

  如果说狼是蒙古民族的原始图腾,那驯鹿就是鄂温克族的民族图腾,她们以驯鹿逐食而迁徙,以白色驯鹿为驮载玛鲁神的“玛鲁王”,驯鹿如同她们的孩子一样珍贵。

  如果说穆斯林是回族的宗教信仰,那么萨满就是鄂温克族的神性信仰。《穆斯林的葬礼》和《额尔古纳河右岸》在某种程度上有其相似之处,同样是茅盾文学获奖作品,同样是实力女选手,同样有被世俗所不能容忍的悲情爱情故事。

  记得当时喜马拉雅听《穆斯林的葬礼》,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人心痛不已,对于穆斯林的信仰束缚使主人公们痛苦、纠结和无奈,只是更侧重于爱情故事是本书的魔力之一。

  而《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主人公母亲与父亲和伯父的爱情故事只是本书之河的一个分支。最吸引人还是萨满文化的神秘和神奇,读完全书你会有一种向往的魔力让你不断想了解更多,“万物有灵论”使得鄂温克人在与自然相处中平等又和谐,人与人、驯鹿与人、树与万物、风雨雷电都有各自的神,所以才会有一命换一命的萨满文化。

  其实仔细回味本书,各种不容易和苦难很容易让人崩溃,犹如我们读了《活着》,读了《平凡的世界》,总是会产生万般的不忍,万般的愤懑,强烈感受到“为什么人活得这么难、这么苦”。然而这本书通体读起来并没有让人有丝毫的怨对和苦痛,最多的是崇敬和温暖,不由感叹鄂温克人为什么可以对自然万物如何敬仰,对生命苦难全情接纳,把这一切都归为天神、雷神、树神等各万物之神和萨满的召唤。

  “接纳”是现如今灵性课程和自然法则的推崇生活方式,希望人们通过自我修炼来使人取消相较心,有接纳的力量来适应生活。

  然而书中鄂温克人却天生有接纳之力,像主人公的儿子安道尔、孙子安草儿和“隐秘”孙子西班,他们天生愚笨、痴憨和善良,主人公并不以为负担,而是称他们是驯鹿之子,是大森林的儿子。

  安道儿:“你把我打倒了,我能看云彩,这是好事。”“她爱撒谎,我把她放走,她会去害别的男人!就像一条狼,我知道它吃人还放走它就是有罪的!我要留着她,看着她,不让它吃人。”

  安草儿:他不明白投票是什么意思,只关心驯鹿被黄蜂蜇肿的眼睛,所以留在大森林中与我为伴。

  西班:爱啃树皮,只讲鄂温克语,造字和制作桦树皮工艺品。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2

  嗨,你好,我是小米,很高兴通过文字与你相遇~

  这是一篇完全由书中情绪引导所写的读后感受,难得让人一气写就,全然因为这本书,让人读后难掩情思。

  合上《额尔古纳河右岸》,没有一口气读完的酣畅淋漓,更多是一种悲凉,仿佛亲眼看着一个民族消亡,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中,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传统氏族部落文明湮灭,一点一点走向尽头。

  作者描绘了生活在我国东北部大兴安岭深处,额尔古纳河沿岸的最后一支狩猎部落(驯鹿部落)鄂温克族的故事。他们狩猎为生,和放养的驯鹿为伴,独特构造的房屋希楞柱让他们方便迁徙,储藏物品的“靠老保”是他们迁徙的保障,神奇的萨满为他们治病救人,传统的丧葬、婚礼、生育文化延续着独属部落的文明。

  故事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回顾自己的一生——“我”,暮年的老人,回首生命中过往的人事,始终围绕着活在自己的氏族部落,这是全部的“我”所认知的世界。年少时的好奇朝气,为人妻时的坚韧柔情,为人母后的坚强沉静,“我”和乌力愣一起成长,当我行至暮年时,我的乌力愣也在文明的发展中消散,“我”能做些什么呢?只留回忆和讲述罢了。

  生命中依次出现过的一个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父母、亲人、爱人、朋友、儿女、孙辈,在原始的传统生活中,渐行渐远,部落一点点没落,人生在不断失去旧人和迎接新生命中成长,岁月的长河里重复着死亡与新生,接替中奔流向前,流淌在那片遥远的、神秘的原野……

  当读完这个故事,合上书后反复咀嚼体味,这本书带给我的个中滋味,我该如何形容表达,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这两个词最为贴切:苍凉悲壮、沉郁悲凉。

  一种平静处起波澜,于静寂中直击人心的美与悲。

  董宇辉形容这本书带给他一种平静的美,他曾这样介绍《额尔古纳河右岸》——

  “驯鹿逐苔藓而栖,人们在森林中相遇,也在森林中分离;人们在自然中获得,也在自然中失去。我们就如自然的精灵一样。你看到水鸟从湖面上飞起,你牵爱人的手,在山巅看漫山红叶;架起了篝火,月光下,萨满起舞,人们饮酒纵歌,直至天亮。”多么美好的图画,多么让人动容,又是多么让人向往。

  美好的画面,如今读来却觉悲凉。鄂温克族的故事该怎样继续上演?森林植被的破坏,驯鹿可食的苔藓越来越少,老一辈人对新定居点的不适应,游猎民族的明天会走向哪里?《额尔古纳河右岸》有多美,读后的感受就有多么悲。

  随着中国最后一位女酋长的离世,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个民族,迟子建以此为原型写下这本动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我们该庆幸,有更多人看到,还有人、还有文字能记录描绘属于这个民族的美,让更多人看见。

  最近,用这篇读后感做了一次读书分享,其实当自己读出来后发现了许多遣词造句问题,但仍然想以最初写成的文字推送出来,只因这是完全随所思所想流露而来……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3

  本书讲述,生活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以驯鹿、打猎为生的鄂温克族人们的生活。

  鄂温克族的男人们,体魄强健,枪法精准;女人们身姿优美,心灵手巧。

  读完这本书给我极强的画面感,想到郁郁葱葱的'树林;巍峨挺拔的高山;缓缓流动的溪水;来了一次精神旅行。

  看到这张照片里的藏族姑娘,突然让我想到书中鄂温克族的女人们。她身穿民族服饰的衣服头戴花朵,好像书中的人物重现了。

  鄂温克族的女人们能歌善舞,美丽善良,她们喜欢围着篝火旁跳舞,舞步灵动轻快,歌声美妙动听。

  书中原文:“我不相信那个冰凉的、圆圆的铁家伙能听出我的病(听诊器)。在我看来,风能听出我的病,流水也能听出我的病月光也能听出我的病。”

  他们爱生活,爱驯鹿;爱这片广袤的森林;爱这蔚蓝的天空。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4

  我们总是在追逐高升的太阳,却忽略落日的余晖。——题记

  合上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额尔古纳河畔,陪伴她的只剩下有点愚痴的孙子安草儿,安草儿自己不爱说话,也不爱听别人讲话,只好让雨和火来听她述说她们这支鄂温克氏族百年来的历史。

  这是一个神奇的民族,他们居住在深山密林之中,以驯鹿为舟,以打猎为生,繁衍不息。而神奇之处,在于他们引起了我对生与死,神与人的思考。

  大自然的生老病死,仿佛一个轮回。“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正是有了这轮回,生命才得以繁衍至今。而鄂温克人生于自然,长于自然,他们的命运似乎也参与到了这自然的轮回当中。

  主人公经历了父母、亲人、爱人、儿女的离去,对生死也许看得淡了些。就连我这样的阅读者,刚开始看到主人公失去父亲,或那个与狼搏斗的老达西死的惨烈,心中还有些痛惜,后来渐渐看到主人公的儿女也离她而去,心中已不再起波澜。鄂温克人喜欢风葬,好像这样死后也能融于自然,继续过鄂温克人的生活。

  奔波操劳的少数民族也竟是如此的敢爱敢恨。它们的婚丧嫁娶同样如我们般隆重,他们对爱情也是如我们般渴望迷恋,甚至更加忠诚热烈,他们也有信仰并愿意为此付出代价。本书的主人公,她把一生献给爱情和信仰;古怪的老头达西,他训练一只鹰,最终他们与伤了他的腿的狼同归于尽;两个萨满,一个在对一个女人的思念中悲伤死去,一个用自己孩子的性命救活他人;依芙琳,一辈子和不爱他的丈夫坤德怄气,扼杀了腹中柔软的小生命;青年人金得,为了违抗母命拒娶不爱的人,吊死在一棵枯树上;母亲达玛拉,为了表达对爱情的至死不渝,穿着为传统所不允的恋人送的羽毛裙子,在儿子的婚礼上舞蹈直至生命的凋亡……

  萨满舞蹈在这本书中有诸多地方提到,这象征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第一次是尼都萨满为救一个女孩性命,舞蹈让一只小灰鹿代替女孩去了那个灰暗的世界。当日本人来的时候,为了捍卫民族的尊严,祖先的威严,衰老的尼都萨满再次披挂上神衣,这一次他走向了生命的尽头。他拼命地舞着,跳着,伤口消失了,马死去了,他也倒下了,但他倒在对祖先的骄傲里,对恋人的思恋里,他归去了想去的地方。从妮浩成为萨满的那一刻起,她就开始救死扶伤,为了救偷食物噎死的人,别的营地的病人,她牺牲自己孩子的性命,一命抵一命,从先民起的生存之道。他们舞起时,天地为之撼动,草木为之哭泣,命运为之改变。披挂的神衣,神型的木偶,象征日月雷电的铁片,传递着这个古老民族的低吟。

  命运,总是让人捉摸不透的。比如老达西死后,玛利亚就怀孕了,或者妮浩给自己的孩子取植物的.名字,结果他们的生命都像植物一样脆弱,而且死亡也与相同的植物有关,又或是主人公的爱情,始于熊,终于熊……读着读着,会觉得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安排好了的,他走完了该走的路,就离开了。一个人的故事结束时,总会想如果他的命运不是这样,故事又该如何发展。但命运似乎是不可抗拒的,它该如何,就如何。

  跳神救人,一命偿一命,这些情节在现代人看来似乎有些迷信,但世界总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还有许多未知,也不是在等待着人们去探索,而是它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被发现,也不被打扰,我们也没有必要去探究它的真假。就像这世世代代生活在额尔古纳河畔的鄂温克人,奔腾的河水带走了时间,冲刷了历史的印记,带不走的,是坚守。

  于生活在丛林中的他们而言,大自然不仅是他们的信仰,更是他们世代依托的家园。现代文明是斧头,挥向生长在山上绵延千年的参天大树,攫取似的开发,杀戮性的文明……

  额尔古纳河沿岸再也没有住在希楞柱里的鄂温克人,如今他已成了一处旅游景点,静静向前去向探险的游人诉说着什么,像挂在大山深处的落日,迟迟不肯落下。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5

  起初,听说因为董宇辉的推荐让这本书大卖,我感到很好奇,这本书有这么好看吗,于是就下单了一本。

  在我上篇读书笔记里,我说自己最近感觉很烦躁,而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是恰逢其时——给我烦躁的心灵带来了一阵安宁。我不得不感叹,这本书的作者——迟子建,她的文字真的很有灵性,给人一种平静、自然又很有力量的感觉。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这是书的开头,从一位酋长女人的口中,向我们娓娓道来整个故事——在额尔古纳河右岸,鄂温克人过着群居狩猎的生活,他们住在“希楞柱”里,有着最忠实的'伙伴——驯鹿。他们信奉自然界里的神,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萨满”,负责跳神做法。他们说着自己的语言,只会偶尔与外界交换物资,过着简单而又朴实的生活。但是,后来日军进山,部族的男人们被迫下山训练。战争结束后,政府又给他们安排了乡镇安置点,许多人选择了下山。在原始与现代的交织中,几代鄂温克人的生命历程充满了曲折与无奈。

  看完这本书,我的内心很受触动,原来在离我们不远的一片土地上,竟然生活着这么一个部族。他们热爱自然,也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他们的物质生活并不丰富,可是他们的内心是那么的丰盈。正是这种原始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得以保留最原始的智慧。

  书中伊万曾说“人只要不贪财,就不会有灾难。”鄂温克人虽然生活在山中,但是他们从来不会向山林过度索取,不会滥砍滥伐,甚至在火灾频发的春季,还会选择嚼口烟从而避免火灾。他们还有着纯粹的爱情观,并不像封建原始社会那样,鄂温克人也是一夫一妻制。尼都萨满曾在婚礼上说:“男人的爱就是火焰,你要让你爱的姑娘永远不要感到寒冷,女人的爱会让男人永远强壮。”

  书中的“我”,并没有留下名字,但是她在几十年间,经历了身边几代人的离去,又让整部小说带有淡淡的伤感。“每个人的出生都大同小异,但是死法却大有不同。”面对死亡,每个人都会感到无力。尤其生活在山林之中,大自然的力量让人显得格外渺小,每个人的生命都像一盏油灯,似乎一阵风吹来,就会悄无声息地熄灭。可是正是这种生命的脆弱,更加凸显了鄂温克人的坚韧,他们在苦难中寻找希望,在绝望中寻找重生。

  书的最后,只剩下“我”和安草儿选择留在山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个落后的部族注定迎来衰亡。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文明与自然的关系。现代社会有更好的医疗条件和丰富的物质生活,而我们却逐渐远离了自然,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但是也不能忘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只有在现代文明与自然之间找到平衡,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