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读后感(集合15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经典常谈》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经典常谈》读后感1
“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一本好书犹如一壶上等佳酿,散发着迷人的芬芳。这个假期我被朱自清先生写的《经典常谈》散发出的芬芳所吸引,它的每一篇文章都让我回味无穷。
刚开始读这本书时,心中颇为不屑:国学固然精彩,但它的晦涩难懂使不少人望而却步,而我读这本书意义何在呢?带着疑问,我翻开了扉页。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朱自清先生竟然把国学写活了,他的语言平实自然,浅明而切实,我情不自禁地一章一章地翻看下去。其中最触动我的当属《辞赋第十一》。
《辞赋第十一》讲的是屈原与《离骚》。一句“屈原是我国历史里永被铭记的一个人。”将我的思绪拉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那个时空。屈原是个缠绵悱恻的忠臣啊,是一个浮游世外、清白不污的节士啊。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让我体会到了屈原对于楚怀王变心的埋怨。“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及信馋而怒。”体现了屈原的憋屈与无奈……也许屈原没有错,也许楚怀王也没有错,他们只是遵循自己的'本心罢了。
屈原也许感慨过自己生不逢时,若是生在中国强势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在,他也许会欣慰吧。从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实力弱小到现在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军事实力走在世界前列,我们仅仅用了70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200年的道路。
也许屈原在楚怀王听信谗言时候十分无奈吧,但当今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再也不是谁的一言堂了。
可是……可是时光永远的留住了屈原,《离骚》也成为了他生命中最后盛放的烟花。
恍惚了一下,却是释怀了。屈原的爱国情浓厚之深令我汗颜,也令我敬佩。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学习屈原的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读完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我仿佛同古人来了一场跨时空的对话。就让我们一起品读经典,在历史的长河里遨游!
《经典常谈》读后感2
这两年掀起了“国学热”,我认为这是个好的转变。汉语言国学文化宝库里存着我们的信仰之根,民本人心、人格理想、人伦道义都在此浸润根植,还有我们自己的汉语言文化,很好的传承下去,也是每代中国人所该承担的历史使命。大家越来越重视阅读这件事,经典阅读也屡屡被提倡。我看到很多中外名著推介书单里,外国名著都是占了多数的,中国的名著除了四大名著外,其他的作品鲜见。
其实,从前的先秦经典、诸子百家、史书集册乃至唐诗宋词,都是我们汉语言里面的名著啊,只是教科书里被收录的太少,大家普遍接触到的都是散乱的碎片,不得系统,所以也没有大观的概念。朱自清也说“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由此,朱自清先生做了一件伟大的事。他简明清晰地梳理了我们汉语言的发展,把古文经典重新用生动的语言解读剖析,试图通过一本书让大家轻松读懂国学经典精髓,又能从大观上了解汉语言国学的发展演化。这本书就是被誉为“读书指南和写作指南”的《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
在第一部分《经典常谈》里,朱自清先生因循“使学生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和“培养学生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这两条主旨,从仓颉造字开始,完整地梳理了汉语言发展演变的框架。从《说文解字》开篇,再从《周易》《尚书》《诗经》《三礼》到《春秋》《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逐篇解读国学经典,将“四书五经六艺”全部囊括其中,从前有些含混误解的地方也就一一犁清了。而在文体方面,通常人们都用“诗词歌赋”来概称我国的传统文学,对其中的格律、体式、对仗等要求也不免有些含混混淆。在《经典常谈》这部分里,朱自清也对“辞赋”和“诗”做了较为详细的解读。而对于“文”,我是从这本书里才有了清楚的认识的。朱自清讲到,现存的中国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辞,都是些句子。后来出现了记言、记事的辞,还有打官司的讼辞。春秋时候,列国交际频繁,孔子很注意辞命,这恐怕是最早的外交言论了吧。后来“记言”的那些直接的对话再发展为独白,即为“论”。《老子》便是早期的“论”的代表。到了汉代,诗赋已经开始被称为“文”了,以“文辞”或“文章”称记言、记事之作。到了唐代,又发展除了“语录”和“传奇”的新文体。宋代,出现了“话本”,那就是我们白话小说的.鼻祖了。说到“文学”这个概念,则解读就更多了,似乎都不能成为定论。
在《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这本书的后半部的《文艺十六讲》里,朱自清先生单独解读了“文学”一章。新文学运动认为“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就是文学”。当时的文学类型比较强调白话诗和小说的地位。再往后,又发展了新诗和小说到散文再到杂文。朱自清先生以他三十年的教学经验,结合了自己的创作心得,从“古文学欣赏”“雅俗共赏”“低级趣味”以及“歌谣里的重叠”“诗与幽默”“诗的形式”“诗韵”“诗的语言”等等,通过“十六讲”从细节处帮助读者提升写作能力。“每个词的意义”,“每一句的安排和音节”,“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小处推敲,妙不可言。原来驾驭文字,写出好文章,表达好意境,都是一种享受。读了《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这本书,感觉如获至宝,对国学,对文学,理解变得通透,文字驾驭能力也有了提升。
书里的将近三十篇讲解,也都可以堪称经典之作。而谦逊如朱先生,他自己却说“如果读者能把它(这本书)当做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但愿每一位读者都登上了这条大船,借此航到了汉语言经典的大海里去。
《经典常谈》读后感3
朱自清先生著这本《经典常谈》,也许正是认识到了在他那个时代,我们过去的教育在某一个方向有所缺失,或者太超前,或者太落后——总之不在中间。朱先生在序里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这句话放在哪个时代都是受用的。不论是学生还是学者,平民还是教授,在求知的路上,人们总会错过一些,迷失一些。而这本《经典常谈》,正是引导那迷途之人,迷茫之人,去“见识经典一番”的指明灯。
《经典常谈》可以算是一部“指南”,朱先生将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精粹一一梳理成篇,仿佛列了一个书单。而他对这份指南的度把握得也非常耐人寻味。论《尚书》,他不征引这部被称为“中国最古的记言历史”的古典中的人言,却不惜笔墨地叙述《尚书》流传的曲折,探究今古文之争的`渊源,让人不禁好奇,是怎样的一部《尚书》,能在千百年里演绎出如此惊心动魄的史迹。谈《史记》,他也不拿那些流传千古的列传本纪说事,却讲太史公一生如何坎坷,如何发愤,如何终成一家之言,在史记的大身影下画出了司马迁的小身影——他和《史记》一样伟大。这也让读者不禁想去窥一窥那部“无韵之离骚”的华彩。
《经典常谈》读后感4
最近看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一书。朱自清先生去世已经62年了。看完这本书,字里行间闪现出他不知疲倦的咀嚼和喂人的精神,让人怀念,为他短暂的生命感到遗憾。
从普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出发,对《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国语》、《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十多种中国文化经典。语言简洁明快,把握精髓,是难得的导读精品。
作者在书的序言中阐述了什么是经典。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记载的东西。然后解释经典包括哪些书。这些书有13种。这13本书的作者逐一介绍了原因、内容和社会效益。这种叙述和讨论的过程构成了这本书的内容。这本书既可以看作是散文集,也可以看作是教科书,因为朱先生在书的序言中说,经典培训是中等教育的必要项目之一。他的主张得到了当时教育部和教育界许多人的`认可。
如果把接触经典的人比作游客,朱先生就像一个向导。当游客想参观一个洞穴时,他首先在洞穴外告诉他,这样游客就可以有一个数字,以免进入洞穴时感到困惑。他真是个好导游。他很熟悉里面。他知道洞穴的原因和演变。他可以根据现实说出来。他永远不会说这是二龙戏珠;八仙过海,由一位高士和一位仙人塑造。求真而不是好奇的游客自然欢迎这样的导游。
《经典常谈》读后感5
《经典常谈》中所谓的经典被广泛使用,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本史书和一些集会;要理解这些书,尤其是经典和儿子,理解“小学”就是文字学,所以《说文解字》等书也是经典的一部分。经典训练应该是中等以上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实用,而是文化。一位外国教授说,阅读经典的用处在于教人们阅读经典。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讨论。此外,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国民,至少有义务接触自己的经典。
传说中文是黄帝史官叫仓颉造的。看到地上印有兽蹄和鸟爪的痕迹有灵感,开始造字。仓颉泄露了天机,却教坏了人。所以他写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人有文字,会变得聪明,会努力做那些容易赚钱的商人,努力种地的人会变少。天怕人不够吃,就降米让他们救急。鬼也怕这些聪明人用文字制作他们,所以晚上嚎叫;文字有巫术作用。但这个传说是战国末期才有的,当时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比如《易》和《系辞》只说文字是“后人圣人”造的。这个“后世圣人”不止一个人,是很多人。文字不断演变,说一个人是原创的,是绝对不可能的。识字是教育的初步阶段。《周礼》《保氏》说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先生教他们读书。秦以前字体很复杂,贵族子弟学的只是官书。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小篆成了国书,别体逐渐淘汰,识字简单多了。
为了统一文字,始皇教李斯写了《仓颉篇》七章,赵高写了《爱历篇》六章,胡母敬写了《博学篇》七章。但字体以当时通用的.小篆为准,方便原文略有不同。汉初,教书先生把这三篇文章合成一本书,单称《仓颉篇》秦朝的三本书都没有传下来。
东汉和帝国时期,许慎制作了一本《说文解字》。这是一本划时代的书,包括历代的各种书法风格。他保存了小篆和晚周的文字,让后人能够沿着潮流走。研究文字的形式和音义的人过去被称为小学,但现在被称为文字学。以前的知识仅限于经典,所以研究知识必须从小学开始,也就是说,从文本学开始。
造字和用字有六条规定,叫六书。一是象形;二是指事物;三是会意;四是形声;五是转注;六是假借。
汉字从秦朝演变为各种书体,真(正、楷)、行、草、隶、篆书体的起源和发展。
从第一课的内容来看,应该说是非常丰富的。从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出发。文字的构成,各种字体的演变。介绍清楚,相关传说生动活泼,仿佛就在眼前。从这本七万七千字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作家的知识渊博,文笔圆熟,令人惊叹。读完这本书后,开卷有益的成语实现了。我感到受益匪浅:我对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什么是经典以及这些经典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朱先生那个时代可能还没有用过这个词,但他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倡导人民继承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因此,朱先生将这本书命名为《经典常谈》。既然是常谈,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忘记这些经典,也就是说,随时学习这些经典是有用的。
《经典常谈》读后感6
看完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我的内心激荡起层层涟漪,沉浸在这本书所呈现的高度和深度,以及我所能接受的程度,不禁感叹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沧桑巨变中,依旧那样璀璨夺目、熠熠生辉,依旧是让我如此期待。
在几千年的历史漫漫长廊中,文字同华夏文明一样不断地昂扬向前,整体更加简易。魏晋时期形成的楷书,沿用至今。时至今日,文字仍是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桥梁。
《诸子》第十中,同儒家为显学的墨家所主张的“兼爱非攻”,超越了时代,在今天依然有着非同凡响的现实意义。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与墨子“非攻”的思想是一致的。而中国所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是“兼爱”的真实写照。
文化的力量可以穿越时空的`阻隔。每一种思想,都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每一次对他们的回望,都是一次文化的传承智慧的结晶;每一次对他们的回望,都是一次文化的传承。
惊喜且自豪之余,我深叹了一口气: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一般人往往对国学经典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其实文化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基因,也许如今它并不是显性基因,但依旧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很可惜,但很多人并未意识到这点。
当我们将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我们的个人生活就会锦上添花,刻苦学习时,我们知道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人处事时,我们明白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相信,常读经典,扎根传统文化,定会让我们的血脉中流淌更浓的中国红更加的璀璨夺目。我相信,这使华夏文明几千年屹立不倒并不断前进的文化瑰宝,定会让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在新时代傲挺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经典常谈》读后感7
朱自清这部书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传统的“四书五经”,“十三经”等著作。囊括了经,史,子,集四部的一些最广为流传,最为经典的著作。在朱自清的这本书的书目编排顺序上依次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第,文第。书中自序中说“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按照传统的已经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所以这样一个比较循序渐进的次序也让读者能更好地来理解该书的宗旨。朱先生也说,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史,子,集就必须先从理解字义开始,所以他选择把《说文解字》放在第一位,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纵观通篇,朱自清不但对每一本著作都做了精辟的解释,并且在对某些著作的阐述上也加有了他自己的一些认识。比如在《礼》第五中,朱先生说道:“天生万物,是个很古的信仰,但最普遍的还是祖先的信仰,直到我们这个时代,这个信仰还是很有力的,但大部分可以说是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有一些也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在《尚书》中,朱自清对几千年来关于《尚书》的真伪也做了自己的考证,确定伏生的《尚书》为最原始的真本,但即便如此,朱先生还是建议我们对这29篇要分别看,因为中间也有一些文章是战国时人托古之作。所以,这样严谨的态度也恰恰可以为一些刚接触这些著作,或者即将接触这些著作的人提供了一个更为客观、更为辩证地来了解、认识这些著作的渠道。
朱自清的这本书虽然称作为“经典常谈”,但在我看来其实这本书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经典常谈”,更深远地来看,其实还包含着“经典导读”这更深一层次的含义。众所周知,在国际化程度不断地深入每个人生活时,我们的.生活也充斥着许多新生文化,以至于年轻一代对我们华夏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面对日益增多的“泊来”文化,已经很少在有家庭再给孩子接受“传统教育”了。所以能以这样的方式来为我们的古代文化做一个诠释、代言,一定程度上也能让我们的华夏文化得以更好地流传。毕竟,我们的华夏文化还是需要下一代来传。
最近读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一书,自朱自清先生逝世已六十余年年,看了这本书,书中字里行间都闪现出他嚼饭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使人追怀不已,并为其短暂的生命而惋惜。
书中从普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出发,对《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国语》、《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十多种中华文化经典和诸子百家思想,以及诗、文、赋等文学体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和分析,为广大青年解读中华文化经典开启门径。语言简洁明快,把握精髓,是难得的导读精品。
作者在书的序言中阐述了何谓经典,经典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由中国文字记载下来的东西。然后说明经典都包括哪些书籍,这些书籍共有十三种。这十三种书籍的作者,产生的原因,书的内容,及该书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分别逐一地作了介绍,这种夹叙夹议的过程就构成了全书的内容。这本书既可以看做是散文集,又可以看做是教科书,因为朱先生在书的序言里说,经典训练是中等以上教育里的必要项目之一。他的这一主张得到当时教育部的认可和教育界许多人士的赞同。
《经典常谈》读后感8
这里有本薄薄的绿皮小书,我的指腹轻轻抚过书的每一页。不过短短十三章的内容,却是把那些埋葬于岁月长河中的古典舒展在我的眼前,映入我的心间。
朱自清先生写这部书的本心,是为了给想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让他们在浩瀚如烟的古代典籍中不至于失了方向。若说朱先生的《经典常谈》是一叶小舟,那么它定是一叶能将我引渡到宽广无垠的经典之海的舟。
《经典常谈》无疑是一部闪光的著作,它引领着我,去探寻我国的传统文化与经典古籍。书中没有多少朱自清先生自身的理解和感悟,而是引经据典,非常客观的撰写我国古代的经典。它们的创作者、创作背景,乃至更详细的内容分析。况且,能像朱先生这般,在学术书中极少增添自己感触与理解的作者,格外难能可贵。
在朱先生的《经典常谈》中,我最为感兴趣的是有关《诗经》的那一章。我兴致勃勃地将书页展开,翻到《诗经》,细细研磨书中的遣词造句,求知的眼神似乎立即能在轻薄的书页上灼出一个洞来。
一提到《诗经》,我脑海中悠扬回荡、经久不散的是那首“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首《青青子衿》出自《诗经·郑风》。描绘的大概是一位女子在城楼上独自徘徊,焦急等待恋人,责怪恋人没有如期而至的画面。虽说这是一首爱情诗,但我注意到的却不是女子苦待恋人的急切无奈,而是这女子独立自由的人格与男女平等的社会风貌。
女子在古代封建礼教的束缚下,没有了做自己的机会,失去太多。而《青青子衿》中这女子却是能责怪恋人的.不守信,没有如期到来,可见是个男女平等,既无封建礼教的太多束缚,也无被封建所荼毒的人的社会。女子有了地位,拥有自主人格。这样的美好社会在那个战火四起,有着剥削压迫的古代,是多么令人神往啊。
《诗经·郑风》也许只是诗经的一小部分,也许并不能将诗经那绝代风采完全展现出来,但这已经足够了。《经典常谈》是一部“真”著作,它让我在浩瀚的经典之海感受到了经典的博大。它是一叶伟大的舟,一叶引渡之舟。
我摩挲着书的封皮,再次缓缓打开这本绿皮小书,又浸入了叶引渡之舟。
《经典常谈》读后感9
《经典常谈》是介绍我国经典的著作。包括对于经典书目的内容提要,及诸子百家、历代诗文的情况。书中对于经史子集四大门类的具体分析,使我震撼陶醉。
回顾整本书,《史记·汉书第九》是我最喜欢的一章,尤其是对史记的记叙。阅读这章时,“历史事实”“个人情感”等词语一一在我脑中蹦现。司马迁的阅历和他那宽广的胸襟使我称赞;朝庭中奸臣的陷害与他人人云亦云的态度使我愤恨;司马迁那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精神令我敬佩;最后《史记》的完成与流传使我长舒了一口气……《史记》一书中传神的语言,高度的概括,情节的跌宕无疑是对司马迁实力的证明。同时也是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一个落脚点,使中华传统的血液淌向远方。
一本本经典书籍,一篇篇深入解读,一句句娓娓到来的.话语……字里行间透露着朱自清先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这不禁令我想到了当代社会很多非遗文化的传承人。他们中,有的是年过八旬的老者,将岁月的流逝抛向脑后,仍起早贪黑,积极指导着后一辈的传承人;有的是青年知识分子,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工作。转而投入文化的整理与宣扬事业中;还有的是自媒体自发将这些代有民族特色的事物拍成短片,发布到国际网站上,让经典文化走出国界,他们在用实际行动保护着中华民族的命脉。“伟人”这个称号,他们值得!
听过一句话“书就像微波,从内到外震荡着人们的心,徐徐加热,精神分子的结构就变了,更紧密了,书的价值也便凸显出来了。”读完本书,我对经典书目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同时书中所流露出的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一股强烈自豪感与荣誉感涌上我的心头。它好像一股强烈的劲在推着我前进,没有人能够阻挡。
身在新时代的我们,要亲近典籍,进而含英咀华,汲取生命中的养分。
《经典常谈》读后感10
一接触到“经典”一词,我所存储的文字就有了捉襟见肘之感。好像我所知道的文字都与经典隔着一段距离,也可能是因为“经典”“文艺”在我心里是高大上的存在。经典之与我,就是高山上的雪莲,只可遥望,不可轻嗅。我遇上经典,就是下里巴人遇上了阳春白雪。《周易》、《尚书》、《说文解字》、《史记》等等这些古文经典,我一直认为它们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属于看不懂系列。最近我接触了朱自清先生著的《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这本书,终于改变了一点我对“经典”的看法。
提到朱自清先生,我想大家都不会陌生,他的名篇《匆匆》《春》《背影》《荷塘月色》等文章一直入选语文教科书。他的文章素朴缜密,语言洗炼,极富真情实感。他是公认的“美文大师”,读他的文章,有一种欣赏美的感受。所以每次看到朱自清先生所著的文章都会沉下心去读。这次的《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也是一样。随着百家讲坛和中国诗词大会的的热播,国学热也一度兴起,越来越多人的开始重视国学文化的研读。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国人终于不再闷着头往前冲,而是可以回头看看我们自己的经典文学了。但是,对于这些国学经典,我们可以听文学大家去讲,对别人朗朗上口的古诗词也是心向往之,却不愿静下心来手持素卷去阅读。我想,这还是与我们不知如何去阅读晦涩难懂的古文有关,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朱自清先生在序中也指出,有很多人为了启发一般人亲近经典的兴趣,做了大量功课,诸如把经典文学直译成白话文,把人吸引到经典的大道上去。他认为《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就是引领读者航到经典海里的一艘船。
《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经典常谈,有十三个章节。在这一部分作者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把晦涩难懂的古文经典一一解读剖析,写成一部通俗易懂的《经典常谈》。在第一个章节,作者从仓颉造字开始,我国文字的演变梳理了一遍。
所有国学经典的流传都离不开文字这个媒介,作者从《说文解字》开始,更体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还有我们常说的“四书五经”,都被作者一一解读,并对它们的历史过程进行了追溯。这就为读者理清了时间点,以读者易于接受的方式剖析解读,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本书的第二部分是文艺十六讲,共有十六个章节。在这一部分,作者从什么是文学讲述,对于文学一词,一直处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阶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作者还在这一部分引用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胡适之先生的说法,文学就是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秒。当然这一说法,在当时并没有取得所有人的认可。
作者还从古文欣赏谈到教本与写作,为提高写作能力做了注解,让读者领悟“如何注意每个词的意义,每一句的安排和音节,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在《诗与幽默》一章中,我看到了诗里的幽默,不是所有的诗都是含蓄优雅的,也有一些诗是诙谐的,读来让人会心一笑。感受诗里的幽默,也不泛是件趣事。《文艺十六讲》,短短十六讲,篇篇都经典,你会发现控制文艺是一种愉快,也是一种本领。
读了《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使我明白,经典文学也是充满趣味的。愿每个人都畅游经典,与文艺为伴。
《经典常谈》读后感11
看完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我的内心激荡起层层涟漪,沉浸在这本书所呈现的高度和深度,以及我所能接受的程度,不禁感叹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沧桑巨变中,依旧那样璀璨夺目、熠熠生辉,依旧是让我如此期待。在几千年历史的长廊里,人物和中华文明一样,都在不断前进,整体更简单。魏晋时期形成的.楷书一直沿用至今。今天,文字仍然是国家和人民之间的重要桥梁。
《诸子》第十中,同儒家为显学的墨家所主张的“兼爱非攻”,超越了时代,在今天依然有着非同凡响的现实意义。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与墨子“非攻”的思想是一致的。而中国所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是“兼爱”的真实写照。
文化的力量可以跨越时空的阻隔。每一个思想都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每次回头看他们,都是文化传承智慧的结晶;每次回头看他们,都是一种文化传承。
惊讶与自豪之余,我深深叹了口气: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多数人往往害怕中国经典,结果就是远离它们。其实文化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基因。也许现在已经不是显性基因了,但它还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很可惜,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当我们将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我们的个人生活就会锦上添花,刻苦学习时,我们知道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人处事时,我们明白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相信,常读经典,扎根传统文化,一定会让我们血管里流淌的中国红更加耀眼。我相信,这个让中华文明屹立千年的文化瑰宝,一定会让我们伟大的祖国在新时代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经典常谈》读后感12
《经典常谈 文艺十六讲》选取的是朱自清先生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关经典古文丛书介绍和文艺杂谈的一些短篇。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出版过多部散文集、诗集和杂文集。自幼继承父辈的家学渊源,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在社 会动荡时期,又写就了不少杂文,针砭时事。他不仅是是中国近代的散文家、诗人,也是一位以笔为武器的民主战士。 他也研究古典文学,以认真严谨的态度从事教学和文学研究,曾与叶圣陶合著《国文教学》等书。
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对他最熟悉的作品还是散文,例如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背影》《荷塘月色》片段,他的文字清丽隽永,善于融情入景即景抒情,情感真挚而朴实自然,意蕴悠长,令人回味不止。朱自清喜爱古典诗词,对古典诗词非常熟悉。他写散文时能信手拈来使诗词的意境与散文的意境融为一体在散文中创造诗情画意的境界。在《诗的.语言》一篇中,他就提出“普通人多以为诗是特别的东西,诗人也是特别的人。于是总是觉得诗是难懂的,对它采取干脆不理的态度,这实在是诗的一种损失。其实,诗不过是一种语言,精粹的语言。”这段话结开了我一直以为对诗的误解,总以为诗相比较小说、散文等其他文体,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总是敬而远之。但朱自清认为诗与文并无明显的分界,“散文中有时有诗。诗中有时也有散文。”同理,文学中的美亦无定论,不仅诗要美,文也要美,都因时代而定。他的散文就体现了诗词之美,既有韵律之美,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有力支持和参与者,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是个新时代,新时代带来了新文化,产生了不同于士大夫阶层的知识阶级。在《论雅俗共赏》中,追溯了雅俗共赏的渊源,以前的文学欣赏和创作主要是文人雅客的事情,但自唐朝安史之乱以后,门第垮台打破了社会等级的固化,“士”和“民”之间的流通多了起来,宋代印刷术的发达,士人和学校的增多,都促使文化的普及高于以前的朝代。语录、传奇的流传大概起于民间,使得古文和诗都逐渐走上雅俗共赏之路,传统文化的变迁贴近了普罗大众。到了近代,这种改变愈加明显,白话文的提倡,以前不上士大夫台面的词曲和小说戏剧都有了正经地位,欧化的新艺术等,都涌入了几千年文化的古国。对此我们的态度是,不仅要雅俗共赏,更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关于学习了解文学的方法,在《论百读不厌》里略有涉及。他提出“经典文字简短,意思深长,要多读,熟读,仔细玩味,才能了解和体会。”古人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个建议时至今日,仍极有价值。在这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文化也有了速食快餐的倾向,微信、网络里的碎片化信息瓦解了人们阅读长篇文学作品的耐心,各种平台的领读人带着大家分段分篇提纲要领般地阅读书籍,阅读与文学鉴赏成为一门交易,只要能够快速得到其中的知识即可,不再求精求实,不再花费大段时间一点点自我领悟。个人觉得有些遗憾。因为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经历了时间和不同阅读者的锤炼,需要花费时间沉静下来慢慢阅读,逐字领会。在序言里,朱自清还提到了经典训练的必要性,“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自近代白话文逐渐兴起后,对于古典文化的侧重就减少了,虽然现在开始提倡读诗词,重温经典,但一般大众对于古典书籍的了解寥寥。在经典常谈中,朱自清对于《说文解字》、《周易》、《四书》、《春秋》等古典作品进行了讲解,追本溯源他们的历史和经典意义,文章深入浅出,考据行文严谨,易于理解。无论是成人,或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都可以按图索骥,通过文章里的介绍,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经典,进行深入的阅读。正如他所说,希望读者把本书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
《经典常谈》读后感13
朱自清的《经典常谈》:10月份读完的第一本书。
自9月份开始翻这本书,前后翻了两遍,今天终于看完了。这是一本古代文学的入门书。主要是朱自清对一些古代文献典籍的简介。它们串在一起刚好是古代文学的发展史。书中的.内容更像是一个大学教授讲古代文学的讲义。
读这本书相当于重温了一下大学讲台,把当年在课堂上没听懂的知识自己弄清楚。像这本书里后面讲的诗词赋文等文体,要是能举一些例子来具体讲解就更好了。
这本书诚心推荐给中学语文老师读,三星推荐吧。
因为它实在是太浅显,太概括。这样的内容一般的大学教授都能讲。这本书里没有任何自己的见解,也没有自己的发挥。只是写作背景、书的作者、书内容的简介。点到为止,而又浅尝辄止。不解渴。
《经典常谈》读后感14
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中国古时的文集就属于后者,非物质化遗产是探究历史文化不可缺少的事物,历史的真实性需要有两样东西,一是文物而是史书记载,只有两样都俱全了,才能证明这段历史是真实存在的,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年以前韩国申报端午节为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何当时中国人如此的愤愤不平,端午节伴随国人这么多年,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早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习俗,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物质丰富,精神贫乏”在不少人的身上都存在着,一个节日往往能唤醒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的生活所扮演的角色。
近几年来,孔子学院已经遍布全球,国人在对外的文化输出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将《论语》的思想传遍了五大洲七大洋,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底蕴,要想让外国人更多的了解中国人,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教给他们中国的文学思想,国家花费精力在这上面无可厚非,但却有些顾此失彼,在我读初中的时候,还是20xx年代初,每天上午的早自习都要自主学习《三字经》,我不认为这是一种强迫学习的方式,《三字经》流传了几千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经历过风风雨雨才传递到我们手上,这是古人思想的精髓,学习书中的内容是人生成长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事情。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古文的学习与研究早已抛之脑后,有深厚的古文化底蕴的人少之又少,这就如那些曾经靠精雕细琢的木匠活维持生计的匠人一样终究被时代快速的发展所吞噬掉了。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1942年所编写的,六十多年来广为流传,印刷了一版又一版,可以说是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书中,他讲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礼》、《春秋》、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辞赋、诗、文。文中提及的所有书籍,都是研究古文化学者的首选,何为经典,经典就是经过数亿人的筛选,经过时间的蹂躏,依旧能够在社会上,在学术上带来深刻的影响力的物质,这就是经典,上文所提及这些书籍若不是“经典”,那我真不知哪些书能被称作“经典”了。
几个月前我买了一本《周易》,一直放在书架上,撕开塑料薄膜后,几乎就没去触碰过它,书的表面早已积满了厚厚的灰尘,今天看完《经典常谈》后,我又把《周易》重新拾了起来,抖了抖书上的灰尘后开始了阅读之旅。为何我还愿意去重新去阅读它,此前我一直觉得《周易》无比的晦涩,认为它是古代最难懂的哲学,朱自清在书中对《周易》的讲解,一点点的拨开了我繁琐的思绪,化难为易,攻破了我对《周易》阅读的障碍,朱自清从《周易》的起源讲起,然后阐述了《周易》在各个朝代的变迁,最后把《周易》中最为难懂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翻译了出来,还原了《周易》本来的面貌,从他的语言功底可以看出,朱自清对经典古文的研究十分透彻,见微知著,举一反三,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曾经的我们,阅读古文,匆匆而过,早已忘记了书中的原意,常读常新,没有人能如朱自清一样带领你按图索骥,去寻找古文中最诱人的知识!
《经典常谈》读后感15
读《经典长谈》有三位著名的人,他们是罗常培、朱自清和闻一多,对我来说最能叫上名字的就是朱自清,因为上学的时候学过他的文章:《春》、《背影》,其他两位我不是很熟悉。即便我对于朱自清先生也并不是那么了解,不知道他还有什么作品。读了一本朱自清先生编写的《经典常谈》,才领略了朱自清先生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这是他写给中学生的一本书,普及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没有任何个人的观点的创新创造,却是在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朱自清先生不但对每一本著作都做了详细的解释,还对一些著作上加了他的理解。我记得在《礼》中,朱先生提道:“天生万物,是个很古的信仰,但最普遍的还是祖先的信仰,直钊我们这个时代,这个信仰还是很有力的.,但大部分可以是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有一些也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在这个地方朱自清先生就提到了他自己对风俗习惯的看法。
在《尚书》中,朱先生对几千年来关于么尚书的真假也提出了他个人的看法,确定伏生的《尚书》为真,但即便如此,朱先生还是建议我们对这29篇要分别看,从这里足以见朱自清先生的严谨缜密,一丝不苟。所以,这样严谨的态度也恰恰可以为一些刚接触这些作品,或者即将接触这些著作的人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地来认识这些著作的道路。
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它不仅仅是所谓的“经典常谈”,更是一本对于经典著作的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