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疑案》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罗杰疑案》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罗杰疑案》读后感1
随着读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越来越多,我便愈发能感到“推理女王”的魅力,她一脉相承的写作思路(总是将众多存在嫌疑的人聚到一处,让读者合理地怀疑每一个角色),一贯紧凑紧张,令读者身临其境的叙事节奏,以及巧妙准确描绘各类心理活动的细腻手法,在她的'每一本小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她的风格在推理小说界独树一帜,地位无法撼动。她的每一本小说都能让人手不释卷、酣畅淋漓,充分感受到悬疑的刺激、推理的乐趣!
近期阅读的女王名作是《罗杰疑案》。
《罗杰疑案》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独特的叙事方法,即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整个故事。采用内视角的叙事模式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发挥虚构功能,读者在阅读时会下意识地选择相信凶手提供的信息,并构建一个有偏见的故事。读者会不可避免地把自己带入 “我”这个叙述者的位置上,从而下意识排除叙述者犯罪的嫌疑。这也使得最后揭露谜底时的震撼感大大加强。
也正因这种叙述性诡计,以及现场其他存在重大嫌疑角色的围绕,《罗杰疑案》让读者非常难猜出凶手,成为阿加莎的成名作。反过来想,这种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非常考验作者的功力,作者在叙述时需要有选择地把真相进行改造,模棱两可地带过一些关键信息,做到骗过绝大多数读者,可谓剑走偏锋。
在此之前,我还读过《无人生还》《东方快车谋杀案》和《尼罗河上的惨案》(详见文末“延伸阅读”),在阿加莎统一的风格之余,她的每一本小说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在我看来,最难猜出凶手的便是《无人生还》《罗杰疑案》和《东方快车谋杀案》了,推理迷们可以好好挑战一下。
《罗杰疑案》读后感2
在此我要强调阅读本书坚决不要剧透,不要急着找凶手是谁,跟着作者的脚步一点一点展开整个故事,开始捕捉到一个个疑点;看着波洛在书中行走,对话,甚至可以想象自己看到他一副了然于心的笑容。这种感觉促使我抱着十分好奇又急切的心情去阅读。
虽说也看了些许推理侦探类的小说,类似的影视也很喜欢看,当然看这些所产生的其中一个,也是看完最让人有成就感的乐趣,就是猜猜凶手是谁,记得小时候看柯南,特别喜欢和一起看的小伙伴打赌,看哪个是凶手,偶尔能蒙对一个就好像自己也是一个侦探家,侦破了一个案件。至于其中的什么线索铺垫还有手法,就是看看而已,并不是十分的在意。
但是这本看完,会不由自主的回想之前的线索,尤其是在最后揭秘的时候,遇见不太清晰的疑点会返回原文中再浏览个大概。我想,也许是因为直到作者明确的告诉我凶手是谁的时候,我才反应过来;没有一点怀疑,没有一丝防备的我,对于这种结局本能性的想挽回一点侦探颜面,所以不断的在确认线索和疑点,不过最终认输的.时候,我也只能感叹于作者的精巧设计和思路。
这本书中呈现的作案手法和动机,在我看来,对比其他一些曾经看过的小说或者视频,显得没有多么花哨,而这些本身也没有用太多的笔墨去描写,就是很直接的告诉读者一个最理所当然的结果。不过构思,疑点布置,推理过程,以及最终的结局都足够精细,所以最终读完的时候不会觉得有什么地方描写不到位,就像我一样只会想说,哦!天哪!万万没想到,凶手居然是你。
《罗杰疑案》读后感3
真相出来的那一刻有种想要把本书再读一遍的冲动,找出忽视的那些蛛丝马迹,像是想把卷子的最后一道数学题再做一遍的感觉。作者的构思实在是太巧妙了,明明读的过程中如此小心翼翼,到最后还是被耍了的感觉。对于热衷于阅读侦探悬疑类小说的读者来说是种顶级享受。
小说的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是无可争议的侦探小说女王,她的著作几经翻拍,不仅登上了大荧幕也登上了舞台。相信喜欢电影、舞台剧或是悬疑类小说的人们都应该听说过她的作品:《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无人生还》、《捕鼠器》等等。而我选择读的这部《罗杰疑案》()的出版正是奠定了她在侦探文学领域不可撼动的地位。
小说的内容和线索都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徐徐展开的,作者为了能够让读者更加清晰的理清案件的事发过程,还特意把整个院子的建筑布局给画了出来,其中图二更是把屋子里各种家具的位置也都摆得一清二楚。故事的剧本有点像高级版的狼人杀,每个人都是嫌疑人,每个人都有不能言的秘密,甚至他自认为说的真话,而事实却是相反的,这都需要仔细甄别,而真相只有一个。
本书的英伦风很强烈,读的过程中就会脑补出庄园里贵族的生活状态,包括人物的服装、动作和神态等等。而书中对于人物关系、行动轨迹、案发时间、作案动机等细节的描述,更是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英国人思维逻辑的严谨性。相信喜欢侦探推理小说的读者来说,《罗杰疑案》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罗杰疑案》读后感4
阿婆的伟大在于她是许多经典推理手法的开创者。在《罗杰疑案》中,阿婆创造了叙述性诡计这一模式,故而本书被称为不可能荧幕化的作品,因其经典就经典在写作手法,一旦荧幕化,叙述性诡计的优势就将完全无法体现。
据说,《罗杰疑案》刚出版时是颇受争议的,因为有评论家和读者认为这样破天荒的叙述方式属于欺骗读者。而这也侧面印证了这手法是多么天才!
正因为过于经典,叙诡的模式就不可避免地不断被后人模仿/致敬着。以至于我们现在再看到类似手法的小说已经见怪不怪,甚至可以迅速猜出凶手。
这其中,我查了一下网评,似乎争议最大的就是东野圭吾的《恶意》(想必因为在众多运用了叙诡的作品中,这两本是名气最大读者最多的)(题外话:大概是时代原因,看过《恶意》的人未必看过《罗杰疑案》,但看过《罗杰疑案》的人大多都看过《恶意》)。
很多人说东野圭吾抄袭了阿婆,也有东野圭吾的粉丝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从而对两本书都再也爱不起来。
就我个人觉得呢:当一种模式成为经典以后(←必要的'大前提),其实就相当于开山立派了,必然会引得很多人追随学艺;且因为作品公开发表的透明性,就相当于把本门武功秘籍公开散布于江湖,这样追随者想拜师也不需要经过掌门同意,自己手捧秘籍在家钻研而后以此闯荡江湖就是了。
那么,对于后来无数使用叙诡模式的作家,也就谈不上什么抄袭,更不必苛责了。只是我想说,无论任何东西,第一个将它创造出来的开创者,永远都是最闪耀的那个天才,而后世的众多学艺者,即使怎样出彩,充其量也只是“模仿”与“完善”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