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读后感

时间:2024-06-1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优选)《人间词话》读后感15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间词话》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优选)《人间词话》读后感15篇

《人间词话》读后感1

  清代文学家王国维《人间词话》中采取宋词三首中各一句,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

  王国维选择三首词的三句话集在一起,选的很巧,集的很妙。我们每个人在确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后,就要一往直前,勇于高攀,勤于探索,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就要有废寝忘食的精神,有专一不二的热爱,甚至为之消瘦憔悴也不动摇,不后悔,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就要刻苦学习,认真工作,遇到问题要不厌其烦,有不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的恒心,必须做到“踏破铁鞋无觅处”,才会有“得来全不费工夫”。曾经“为伊消得人憔悴”,曾经“众里寻他千百度”然后才可能“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才能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个求识的过程是经过千辛万苦、酸甜苦辣的,在顺境中勇往直前,在逆境中心志不衰,立下凌云志,勇猛向前,敢于拼搏,这个经过除非亲身经历了由淡到苦、由苦到甜的全过程,别人是无法真正体会到的。

  王国维提到的三个境界,第二个境界是至关重要的,在确立了目标和奋斗方向以后,第二境界就是漫长的求学过程,肯不肯刻苦钻研,肯不肯下苦功,这就是成功与失败的两种结果,正如马克思说的“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怕劳苦,沿着它的陡峭小道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它光辉的顶点”。

《人间词话》读后感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

  第一境界以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表示当前形势相当恶劣,而只有他能爬上高楼,居高临下高瞻远瞩,看到远方看到天尽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说明他能排除干扰,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他能看到形势发展的主要方向,能抓住斗争的主要矛盾。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础。这一境界是立志、是下决心,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第二、第三境界。第二境界是描述如何为此决心而努力奋斗。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终不悔”。就是说尽管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还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为了事业一切在所不惜。在这个世界上干什么都没有平坦大道,要敢于创新,也要善于等待。这是执着的追求,忘我的奋斗。第三境界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年的磨炼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别人看不到东西他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能豁然领悟惯通。这时他在事业上就会有创造性的独特的贡献。这是功到事成。这是用血汗浇灌出来的鲜花,是用毕生精力铸造的大厦。

  我认为每个人的爱好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同道家所说的“迷”是相通的。迷也要存善去恶,迷是一种入迷,对某一问题的着迷,如:书迷、球迷、棋迷、歌迷、网迷等。有时听听音乐,看一场球赛,能够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那时你的烦恼和嫉妒心,全都抛到九霄云外了。但迷和爱好都要有个度,不影响生活,对社会无害,才是可行的.。有些人,对有益身心健康的爱好没兴趣,却迷上了吸毒、酗酒、赌博等,用这些方法来宣泄自己,有了这些欲求,那就坏了。如果不知悔悟,那可能就无药可救了。我们对欲望的宣泄方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良性的,一种是恶性的,我想我们还是该选择良性的。

  看了很多人对此的理解,各人有自己的意见。王国维先生总结之精辟,启发之深刻。超越了哲学的玄思,走进了文学的幻境,在情真美幻、悠闲查渺的艺术境界中安顿灵魂。每个人在生活的道路上都会面对无数次的选择。选择一条自己喜欢的路其实并不容易。也有不经过自己努力成功的,那是少有的,偶然的,不可靠的。机遇是存在的,但要能认识它,及时抓住它,既使这样成功还得通过努力奋斗。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人生不会处处有绿灯。

《人间词话》读后感3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农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幕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是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的《人同词话》中所说的,并且也阐述的十分详细。一个人要“众里寻他干百度”,必然要经验人生的许多历程,而要“蓦然回首”则需要种明觉,至于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不是别人,而是一个原点,也许就是那个“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自我。只是那个“我”已经是一一个全新的自己了。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的开篇就说到“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者则自成高格,自成名句。五代北宋词所以独觉者在此。”王国维认为诗人的人格是创造境界的首要条件,所以会有“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这样的观点。境界的高格是“高尚伟大之人格”与情、境相融合而来的,这样的结合自然就会有崇高的格调。先生还认为空有格调,无情乏韵也枉然。所以我们在读他人之词时定要理解词人表达的意境,只有当自己真正的融入此境界的时候才会对诗词有更好的理解的体会。

  境界,是王国维先生最为看重的一个词语,也是全书的核心。“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此言一出,如金石掷地。若无青莲居士的旷达之境,怎会有“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千古气象?若无欧阳修深沉之境,怎会有“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慨叹?若无稼轩的豪放之境,怎会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塞上绝唱?若无李后主幽婉之境,又怎会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江春水向东流”的.幽怨之曲?忘不了南唐后主李煜之词一那以血书成的文字。在他的笔下,词不再是风月笔墨,而是生命与亡国之恨的长吟。“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李煜的词之所以扣人心弦,是因为无论顺境逆境,他都保有着一颗赤子之心。

  国破家亡,从君主沦为阶下囚的命运不但没有吞噬他的赤子之心,反而使他的性情愈发纯粹,而他的痛苦也愈发深刻。“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份深切的亡国之痛,也许深深触痛作为前清遗老的王国维先生,在他的内心引起了激烈的共鸣。作为前清遗民,眼看国运日下,世道苍凉,王国维先生却只能是徒有心焦,也许他也曾感慨过“宁为百夫长,胜作-书生”。也许他也想褪下长袍马褂,换上盔甲,一如东坡笔下“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保家卫国。

  王国维先生还指出,境界有理想和写实之分,又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分。“有造境,有写境,次理想与现实二派所之由分。然者偏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比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现实之故也。”就像冯延已的《醉花间》词“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俊朗清雅,能够感动别人的永远是对真实的升华,而不是纯粹的虚构与写实,这正是美的根基所在。

  读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我们会发现诗词别样的美,王国维先生对诗人和其诗词都分析的十分透彻,对我们所熟悉的诗词有了更深刻的阐释,让我们懂得境界的重要性。看了这本书,我有很深的感触,王国维先生那种辩证的批判思维,以及书中所体现的情怀与境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应该从书中体会并获得那种境界,做有大格局者。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奔涌吧,后浪!

《人间词话》读后感4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唐诗宋词又好似两位饱经风霜的长者,向我诉说过去,诉说他们沧桑的经历,陪我走过人生的每一道坎,每一个弯。我有一句最爱的宋词,有“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缠绵。今年暑假的一次偶然,我读了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薄薄三十页,不仅深入浅出,那种传统而优雅的审美情趣还能让那些在我心底沉淀已久的古典情怀能重新泛起。下面我来和大家说一说我的.读后感。

  王国维对词之境界尤为推崇。境界,是真切鲜明地表现出来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人间词话》中最为经典的,还是提出了人生唯美三境界: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不能不说,这段文字是《人间词话》最为人熟知的名段。我想当年已经花甲的王国维铺开一张宣纸,毛笔蘸墨写下这段话的时候,心中也是无限感慨吧!但王国维先生只是一个文人,最终也只能选择投湖自尽。后人于他之死,是没有太多溢美之司的,毕竟清廷的灭亡早已成定局。只是我的心却无端疼痛起来,星星划过天际,人们记住了他的光与热,却无人知悉他的预落。王国维先生只不过固执着他不该固执的,坚持了他不该坚持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全书来说提到“境界”有十余处之多,这里仅是一处,可就这一处就足以让我回味良久了。

  先生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于是乎我又一头扎了进去……《人间词话》让我领略到了词的博大精深,人生唯美三境界让我感受到了唯有孜孜不倦的学习,才能提升境界、永葆青春活力。

《人间词话》读后感5

  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词以境界为最上

  境界者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而宋词闲适优雅的意境很是值得称道。一方面,宋代在政治上重文轻武,再加上国家的内忧外患,统治者对外政策的软弱,宋代文人将很多注意力都转移到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禅宗和老庄思想在宋朝的盛行,也让很多文人心性更加的超脱、达观。而宋朝经济的发达,享乐风行,歌舞升平、酬宾赠妓、留恋光景者特别多,青楼楚馆成为文人经常光顾的地方,也反映了文人生活的闲适(虽说有一部分排遣内心抑郁的因素)。“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我,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我觉得宋词更多的将物我融为了一体,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文人只有通过词作来反映自己对于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不满,例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似写春意阑珊的幽怨,却实是在写自己对于政治的幽愤。

  二、王国维评价李煜“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之所短,亦即为词人之所长处。”对于李煜,我们不能单方面的评价他的好坏,作为一个帝王,他没有承担起他的责任,纵情享乐,挥霍无度,让他最终沦为阶下囚。但也正是人生巨大的.反差造就了他的才气。诚然他有一定的天赋,君王时期的作品却多是描写其后宫旖旎生活的,在艺术和思想上并没有太大的成就。而这次人生变故让的许多思想上有了升华与自我感悟,才让他的作品能够流传至今,读来仍能感受到亡国之主内心的凄哀。

  三、王国维的三境界

  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注定要接受世俗的眼光,或者说“高处不胜寒”吧,很多时候,在成功之前,你的梦想在世俗面前只是遥不可及的幻想,没有触及的可能。这个时候不要太在意外界的看法,成功者必须先要学会忍受孤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同样成功没有捷径,而机遇只会宠幸有准备的人。在奔向成功的道路上,艰苦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就像那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地三境界也。追逐梦想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收获成功的喜悦却是无法复制的,仿佛仿佛追寻已久的梦中女神,恍然间就在自己触手可及的地方。这种心情还可以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追逐梦想太过不易,在绝境中一次次告诉自己在坚持一下,那是一种不甘放弃的心在一次次坚持终见到希望后的颤动。

《人间词话》读后感6

  人间词话是近代极富盛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它集中表达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使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历史上里程碑的重要作品。他继承了中国文艺批评的传统形式,乃是段章零语,灵机闪现处便是绝妙好辞成文。所以这本书极大程度的保存了这种写作的真实。这本书分为两局部。第一局部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手稿原文;第二局部是附录。读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顿觉词的世界是如此之大,如此之深,当你遨游其中使你会觉察自己的渺小与无知。

  最初接触王国维的那三句精辟的论断: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三种之阶级:“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同叔蝶恋花此第一阶级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永叔蝶恋花此第二阶级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辛幼安青玉案)此第三阶级也。并不知道是出自他的著作,但已对概括除此三境界的人敬佩不已,便生出急迫阅读此书的念头,其时,学习中国古典文学,老师推荐必读的书目中就有这本。因为经验的浅薄,阅读时感到困难重重,比拟晦涩难懂,匆匆读了一遍了事。但是经过了十几年的时间,人生的阅历积攒的比拟丰富,阅读了较多的书之后,突然又一次想读他一读。再读之后,对这位天才的敬佩由此剧增。他有关词的境界的论述确实极为精辟,极为精彩,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引领了一代文学批评的.脉搏,引导人们如何去审美,如何在词中品味,感悟,获得美的熏陶。一首词从怎样的角度去鉴赏。例如,他提出了“无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有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他提出了这两个重要的概念,引导作者和读者向更高的层次迈步。

  人间词话中还有一种观点正中了我的心扉,让我感受很深。那就是在乐府诗集子夜歌中提出的:“人用来排遣愁苦的东西不外三样东西:酒、诗和死亡。而人又来享受欢愉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哪里还有功夫来排比字句,搜索枯肠呢〞这话真是说到了点子上。感情就是人心中的境界,只有心中有丘壑,才能写出深刻的作品。文学作品的第一要义就是求真,任何技巧都无法掩饰对真实的敷衍。所以经历苦难才能写出好作品。

《人间词话》读后感7

  《人间词话》这本书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批评著作。它虽为词,但涉及的方面却很广泛。与其说它是词话,但更像的是对人生的反思。

  当我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时还认为它是描写诗词歌赋的呢!但当我尝试理解作者笔下真正的思想时却发现它并没有那么浅显易懂!

  提到《人间词话》时,大多数看过的人肯定会联想到王国维的三句论断: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三种之阶级。这三种阶级也可理解为人生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在我看来,作者笔下的三种境界正是想为我们传递的重要信息。

  第一境界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此句诗给我一种在孤独凄凉时又有一片大好景象但又有苍茫和惆怅之感,让人觉得前路漫漫不知所措的情感。但这种迷茫和空虚的'感觉是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第一步。第二境界出自柳永的《蝶恋花》,给我带来一种在外漂泊落魄的感觉,同时还把思念家乡和怀念意中人的情思结合在一起,情感真挚。我认为在第二境界是距离成功的重要一步,这一步要有坚持走下去的勇气和意志,把所有的情感化为奋斗和坚持的力量。否则就容易功亏一篑!第三境界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这一境界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认为这是一种在茫然间突然找到自己想要的自己坚持的方向,把心中的惆怅迷茫在某一瞬间全部消灭。在片刻的顿悟之后是对前途的考量和选择的思虑。

  对于青少年来说,有的人可能觉得只要成绩够好,日后一定会有所作为。在没读《人间词话》之前我也曾这么理解,但在看了之后我又觉得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更重要的是有一颗坚持的心和毅力。我认为,王国维提出的三种境界也是对青少年日后想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一项要求,我们应该在更多经典书籍中发现更多的道理并实践,这样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人间词话》中的每一首词都是古人的真实写照也是一个人在某一时刻对生活的感悟,有的人欣喜,有的人失意这些都是生活中的日常。但无论何时,我们都应积极面对,在该学习的年纪学习,付出努力,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己,仍然坚持自己,只有前进才是对的,前进就没有止步的道理!

  一本书的完结,也是书中千万个故事的了结,故事中的人终究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的唯有超越了时间的文字。词话出于人间,由人而感,由感而发。字里行间都是对人生的感悟,我们应当体会这些境界,从而提升自己,让自己向那些“古之成大事者”靠近。

《人间词话》读后感8

  四言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又律、绝,律、绝敝而有词。此古往文学演化,先真朴而趋工巧,王国维先生对于古代诗词进化有着极深的了解,他直接道出了进化的本质:后人写作会泥于原有的风格与形式,而不能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于是就开拓了新的领域以自解脱。依我拙见,诗与词虽诗在前,词在后,却难以评价两者优劣,因文体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总各有千秋,未尝有文体能到达万事所具的地步,在我看来词之所以情感更为随性自然,与它的表现形式也是密不可分的,它不再拘泥字数的整齐划一,因而更为随性所欲。

  文学体裁之所以一代代的衰落、更迭,是因为当一种文体在文学界流行起来,有太多的文学作者去尝试和使用,这样的后果一方面可以使这种文体开展的越来越繁盛,产生许许多多的堪称瑰宝的优秀作品,但一段时间之后,几乎所有新奇的方式都被用尽,后人再也无法写出更加超越的作品,有新意的作品,所以这种文体会陷入衰落。与此同时一些善于创造的想要有更宽阔展示空间的文人,就创造了新的文体,以发挥更多的聪明才智,创造新文体的辉煌时代。以此类推,代代更迭。这种再平常不过的的文学界的更迭现象,王国维却能看到它的本质原因,并且分析得极为到位,这让我本人很佩服。同王国维一样我不赞同文学后不如前,我认为无论四言,楚辞,古诗,律绝还是词,它们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它们代表了每个时代每种文体中的最高水平。至于为什么会被取代,绝对不是因为文体本身有什么缺陷,而是因为它开展到了极盛极高的难以超越的完美水平,所以文人只好另辟蹊径罢了。所以我认为文体之间是不可以被比拟的,他们只是形式不同,时代不同,“不以是而分优劣〞。

  对于王国维阅世深浅论,大多数人持反对观点,认为诗人应该将事实与艺术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李后主不经过国破家亡之痛何来“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等佳句哪能以血书词但我个人认为,这其中的阅世并不一定特指参与世俗事务,有人生经历。阅世深者,即知识面广,所见人生更多元,接触各行各业的人物,其作品多反响世态众生,生动形象地刻画人间沧桑。而所谓阅世浅者,应是保持自己与生具来个性,用真性情写真感受,无所顾忌直抒胸臆的人。亦或阅世仅是一种创作取材的手段,阅世有时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阅世后是否对其进行进一步思考以“镌诸不朽之文字〞。归根结底,艺术上没有绝对的事物,凡事都是相对的`。

  王国维说“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此句话介绍的是由古而来的文体的转变。王氏在以后为我们解释文体“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为解脱而作他体。

  不难想象,文学的开展必经过三种境界:一为新起,二为繁荣,三为衰败。而此正是由于长期开展文体再无创新,文人再无乐趣于其中,所以后衰。这也表达了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某一方面的深入开展缺乏创新性。

  但话不能绝对。以宋代为例,宋词是这一时代文学的最高成就的表达,但你并不能就此否决宋代在诗的方面仍然有不可磨灭的成就。

  幸好王国维在最后总结中提到“就一体论〞,说明了单个文体在自生开展历程中始盛中衰的现象。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那么材料愈丰富、愈变化〞

  “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那么性情愈真〞王国维的这两句话颇具争议,且多集中于后一句话上。

  李后主是南唐亡国之君,如果没有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惨痛,怎能使他写出忧愤深广的词来主观之诗人,正是要经历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难,才能有对人对事的深切之感,故能“真切如此〞;而假设阅世愈浅,那么性情之真就只是无痛呻吟而不能为世人千古传诵了。

  客观之诗人,更多的是对材料的整合,故需要多阅世,这样才能丰富材料内容。但对他们而言,就不需要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么所以客观之诗人亦不可缺少真性情。

《人间词话》读后感9

  高中时有一段时间喜欢上了现代诗,就尝试写了些,然辞藻实在匮乏,文笔过于拙劣,终究不了了之。后来迷上看一些江湖武侠之类的小说,里面常常会穿插一句诗词来引导文意,才发觉古诗词原来比现代诗更有韵味,至此便喜欢上了古诗词(不过还达不到痴迷的地步)。

  关于王国维先生,我对他知之甚少,一开始不知从何处听得他的名言(成事业者,必经三境界...),细细分析,愈觉有道理,遂即找到了这本书。实话说,《人间词话》这本书的很多地方,我是看不明白的。必然是因为我阅历太浅,境界太小,又加上最近有要事要做,没有心思慢慢品读。不过王国维先生关于诗词的美学思想仍旧令我折服,何若“有我无我”,何若“意境风骨”,何若“音律曲调”...他都如抽丝剥茧之行对其细细分析。中学时期曾学过的一些诗词也出现在这本书中,虽然读过,背过,默写过,但是这其中的'意境在当时的我却未能领会多少,而现在来看,古人一首词中的浪漫足以胜过当今的一部诺贝尔小说。

  王国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未有不越第一境第二境而能邃跻第三境者。

《人间词话》读后感10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仅此一句,便可使王静安名列近代词坛之上了。王静安之才学不仅在诗词一道上颇有造诣,他同样是甲骨文研究的先驱之一。如此卓越的学者,竟为清朝灭亡而殉。实在是近代文坛上的一大不幸。

  纵观近代史诸人物,可谓是群星璀璨,但也颇为奇怪,辜鸿铭生于南洋,在西方留学归国后竟成了满清遗老且授课国学,殊不知他通晓多国语言,并且长于外国文学。而王静安本是留学日本归来,却也成了满清遗老。反而是传统科举中秀才举人出身的梁启超,康有为等人竟成了推广新文化新思想的重要人物,真不可不谓之讽刺。

  王静安先生的学问是毋庸置疑的,国学大师之称名副其实,我也一向佩服,但他的政治立场与人生最后的抉择是我难以苟同的。但对于王国维的死有诸多猜测,在此便不多赘述了。若是真要有一个定论,还是当以一名学者面对文化式微时的不甘与愤慨概率较大些吧。

  王静安虽然吸收了西方的知识与文化,但身为满清遗老,在1906年成书之时清朝尚未灭亡,其旧式文人的特性仍然具有。对于柳耆卿这种风流浪子式的人物,当然是较为不屑的。也因此在《人间词话》中最为著名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该段中,将引用"柳三变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句,却冠以欧阳修的名字。而在部分行文中,甚至评价质量平平的友人词作时,却称其在晏氏父子之间,给予极高之评价,未免不让人贻笑大方。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古人诚不我欺。

  王静安虽有种种不足之处,但其对于词学与中西美学融合上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中国自1840年近代史开始以来,中西文化的交融就并非一帆风顺。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就批判了某些人的送去主义,即将我国传统文化送出国门,卑躬屈膝,以将中国美学中国文化以一种畸形的方式进行传播。而王静安则与这些人不同,在成书之前的一段时间里,王静安深刻地研究了西方哲学,可谓是当时对西方哲学最有研究的人之一。也因在哲学方面出现了迷茫,故而写下了《人间词话》一书,以期在文学之中找到归宿。也因此该书在文中潜移默化地表达出了作者的西方哲学观。而作者本又是传统的中国旧式文人,又写传统评词的词话,故而中西文化在《人间词话》本书中交相辉映,原本有些对立的中西文化去意外融洽地结合在了一起。在那个疯狂的追求德先生赛先生的岁月里,对于西方文化有所了解的中国人都将西方文化一味的进行推崇,甚至想要完全取代中国传统文化。一些激进的人甚至想要用罗马字母来取代传承千年的汉字。中国传统的陋习固然扫进了,但是一些优秀的文化也渐渐的消磨。因此王国维就好像一股"泥石流″,在那段大师辈出的岁月里显得卓尔不群。

  时隔近百年《人间词话》一书再次为众人所提起。在当今这个人心浮躁,国学式微的年代,《人间词话》一书凭借其清雅的文风与独特的见解在青年人中广为流传,一如百年之前扣人心弦。如此恐怕王国维在九泉之下有知也定会含笑吧。

  请问大体已述该书之"前世今生″,余下篇幅在下便从一些细节之处来抒发意对于《人间词话》个人的观点。读《人间词话》,各种境界说便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前文虽有数此段,王国维故意误书词之原作者,但此段之精妙仍旧令人拍案叫绝,不读此段真是罔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此境界说之妙处在于其形成了一个完备的题。作者三句皆是引用词句,以词家语书词家境。全篇未有一字着眼文学与求知,都是借助思念情人等其他事件委婉地表述了对于求知境界的划分。由于此句体现出了做事的坚持与执着,时至今日依旧在各个方面为人们所使用。这些原本的千古名句在王静安的笔下组合,形成了其独特的学说,可见王静安在词学上的造诣可谓是登峰造极了。

  另有“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将西方古典哲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结合而成。‘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有我之境”,是情景交融,融情于景,作者借由情景来表达个人之情感,古往今来多数诗人都是如此。其著名者有杜甫《登高》一诗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此两句中,虽无一句作者自叙悲事,但从写景中,字字泣血,给人以压抑悲伤之感。如“风急天高”虽写秋雨江上风起,使人有开阔意。但与后文“猿啸哀”相结合。便使人眼前生此景:开阔的江面上疾风驶过,带来远处无穷无尽的哀猿啼声,不由使人睹物生悲之情。“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字字平淡无奇,可合在一起视听结合,却令人顿生悲情。而其后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名句,气势之雄伟是后世诗作难以相媲美的。全句唯有“落木”一词是常用的哀秋伤悲之词,可读来尽是萧索之意。同是大江奔流之景,李太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读来便使人心生豪气。此即有我之境之“精妙”,虽不明言自己的'情感,但在诗词景色中,却让人与他的情感产生共鸣。

  “无我之境”相较之“有我之境”是朴实无华的,清新自然的。后者可能还需要一些辞藻的堆砌,但前者大多是一些平铺直叙的描写。婴儿写出这类词作的人大多是山水田园派的人物。如陶渊明,王维便是其中的翘楚。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句,语句无一丝一毫加工的痕迹,清新自然而又朴实,寥寥十字便描绘出了林间之幽美。真可谓是“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另有陶潜的“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以声衬静,简单的语句却描绘出了异常宁静深远的村庄。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画面感,让人能够沉浸其中,几乎没有作者个人情感打扰。“无我之境”因为没有作者情感的干扰,因此大多是直接描写景色本身的特点,是客观的。而“有我之境”代入了作者的喜怒哀乐,乃至于作者对于事物的评价,是主观的。

  王静安崇尚“无我之境”,我个人窃以为“有我之境”才是诗词的主流。“无我之境”受限于景色的限制,因此过于单调了。而“有我之境”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评价与看法。相较之前者更为的丰富多样,对于诗词的发展与进步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纯粹的“无我之境”是几乎不存在的。即使如同上文陶渊明诗句,也有可能融入了陶渊明自己的情感,他所描绘的不一定是客观的,而是他自己所幻想中的桃花源。故而王静安所推崇的“无我之境。”极有可能是存在于哲学之上的。是作者自己思想在文学上的映射,是触类旁通,有感而发的。写至此处,不由得想起王静安在甲骨文与历史学上的造诣。当真可谓是一个全才。孔夫子所言的“君子不器”,大抵说的就是这样的人物吧!

  在阅读时对于王静安的一些观点,我也是十分赞同的。例如王静安对于替代词的抵制。替代词就是在诗词中运用一些华而不实的辞藻或典故来替代一些平常使用的词语。如用“桂华”来替代“月”,或者用“章台”来替代理“柳”。这种行径自古以来屡见不鲜。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李商隐。唐朝诗人李商隐写作诗文时,为了使用典故,常常要查阅许多书本。这些书摊在屋子里,就象獭摆放鱼的样子,因此被人取了一个“獭祭鱼”的外号。李商隐虽为一流诗人,但这是因为他构思新奇,风格独特。同时也有一些人认为李商隐的诗词过于晦涩难懂,难于求索。这便是他堆砌典故的所致的恶果了。更何况李商隐传唱最广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诗。在该诗中同样未曾使用华丽的辞藻以及繁杂的典故,十分朴实自然,但依旧流传千古,这是因为它本身的独特的构思与写作手法,通过空间上与时间上的跳跃给人情深意浓之感。由此可见,堆砌辞藻固然有利,但其弊大于利。历朝历代堆砌辞藻者数不胜数,但名传后世者少之又少。何哉?这些诗词不过是表面的富丽堂皇,实则矫揉造作罢了。没有真情实意与深刻的寓意,这种诗词永远只能是“画屏金鹧鸪。”空有其形,不得其意。而如杜甫这种现实主义诗人,他们所写的诗词未必有着华丽的辞藻。但是用朴实的语句表达出来的真情实感,却能在千年之内打动一代又一代人。故而王静安所言极是。

  流年飞渡,宋朝诗词兴盛的岁月已逝,而民国时期大师辈出的年代也同样过去。百载岁月,弹指一挥,可王静安《人间词话》中的诗词美学却永不落幕,我们也能在王静安的《人间词话》中一隅之地中品味词之甘美,国学之典雅。

  在星辰隐没的年代,《人间词话》在人间散布着月华。纵然不懂词学,不懂哲学,此书仍然值得阅读。因为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美的存在始终滋润着我们的心弦。

《人间词话》读后感11

  四言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又律、绝,律、绝敝而有词。此古往文学演化,先真朴而趋工巧,王国维先生对于古代诗词进化有着极深的了解,他直接道出了进化的本质:后人写作会泥于原有的风格与形式,而不能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于是就开拓了新的领域以自解脱。依我拙见,诗与词虽诗在前,词在后,却难以评价两者优劣,因文体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总各有千秋,未尝有文体能达到万事所具的地步,在我看来词之所以情感更为随性自然,与它的表现形式也是密不可分的,它不再拘泥字数的整齐划一,因而更为随性所欲。

  文学体裁之所以一代代的衰落、更迭,是因为当一种文体在文学界流行起来,有太多的文学作者去尝试和使用,这样的后果一方面可以使这种文体发展的越来越繁盛,产生许许多多的堪称瑰宝的优秀作品,但一段时间之后,几乎所有新奇的方式都被用尽,后人再也无法写出更加超越的作品,有新意的作品,所以这种文体会陷入衰落。与此同时一些善于创造的想要有更宽阔展示空间的文人,就创造了新的文体,以发挥更多的聪明才智,创造新文体的辉煌时代。以此类推,代代更迭。这种再平常不过的的`文学界的更迭现象,王国维却能看到它的本质原因,并且分析得极为到位,这让我本人很佩服。同王国维一样我不赞同文学后不如前,我认为无论四言,楚辞,古诗,律绝还是词,它们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它们代表了每个时代每种文体中的最高水平。至于为什么会被取代,绝对不是因为文体本身有什么缺陷,而是因为它发展到了极盛极高的难以超越的完美水平,所以文人只好另辟蹊径罢了。所以我认为文体之间是不可以被比较的,他们只是形式不同,时代不同,“不以是而分优劣”。

  对于王国维阅世深浅论,大多数人持反对观点,认为诗人应该将事实与艺术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李后主不经过国破家亡之痛何来“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等佳句?哪能以血书词?但我个人认为,这其中的阅世并不一定特指参与世俗事务,有人生经历。阅世深者,即知识面广,所见人生更多元,接触各行各业的人物,其作品多反应世态众生,生动形象地刻画人间沧桑。而所谓阅世浅者,应是保持自己与生具来个性,用真性情写真感受,无所顾忌直抒胸臆的人。亦或阅世仅是一种创作取材的手段,阅世有时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阅世后是否对其进行进一步思考以“镌诸不朽之文字”。归根结底,艺术上没有绝对的事物,凡事都是相对的。

  王国维说“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此句话介绍的是由古而来的文体的转变。王氏在以后为我们解释文体“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为解脱而作他体。

  不难想象,文学的发展必经过三种境界:一为新起,二为繁荣,三为衰败。而此正是由于长期发展文体再无创新,文人再无乐趣于其中,所以后衰。这也体现了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某一方面的深入发展缺乏创新性。

  但话不能绝对。以宋代为例,宋词是这一时代文学的最高成就的体现,但你并不能就此否决宋代在诗的方面仍然有不可磨灭的成就。

  幸好王国维在最后总结中提到“就一体论”,表明了单个文体在自生发展历程中始盛中衰的现象。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 “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王国维的这两句话颇具争议,且多集中于后一句话上。

  李后主是南唐亡国之君,如果没有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惨痛,怎能使他写出忧愤深广的词来?主观之诗人,正是要经历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难,才能有对人对事的深切之感,故能“真切如此”;而若阅世愈浅,那么性情之真就只是无痛呻吟而不能为世人千古传诵了。

  客观之诗人,更多的是对材料的整合,故需要多阅世,这样才能丰富材料内容。但对他们而言,就不需要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么?所以客观之诗人亦不可缺少真性情。

《人间词话》读后感12

  境界乃全书的核心,王国维以开篇第一则就点出它无可替代之性。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随后他又提出: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我认为有我之境与情景通“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有我之境,则境中有我,将我置身于境之中,将我的感情等主观因素付之于物、付之于境。因为思念,所以泪眼,因为愁苦,所以连花也不语,内心的哀怨连自己都嫌弃自己,所以目之乱红也离我而去。皆因心中凄凄,所以“孤”“寒”“暮”。无我之境,则是一种客观,将自身摒去,以客观的眼光去看待景物。不掺杂私情,就像素描,一通都是黑色,无颜色之分别,也无情感之优越。只是一种拓本,将风景转化为文字的拓本。

  随后他也解释道: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知。故一优美,一宏壮也。无我之境,只是对客观无欲无求的复刻,此之谓静,是静美。有我之境,动之静的动就是指因为诗人情感加于景物的改变。藤是枯藤,树是老树,鸦是昏鸦。 当所有的.景物加上作者感情色彩的前缀时,景物也富有了与作者相同的情感,作者作诗,犹如两人对语。情感或气象都超一人之孤独。

  将王国维的境界说推向顶峰的就是他那万世流传而亘古不变的人生三境界了。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一境界是指凡事开始,犹如居高临下,面对世界万物,都感觉俯首称臣,那是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果敢,那是一种面临未来风雨之路的一种豁达,那是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胸怀大志的开阔意境。二境界则是实现理想途中的辛酸苦楚。此句虽是写给爱情,但理想有时也像心爱之人一样,遥不可及但又不惜拼尽全力。人影消瘦,憔悴不堪,正是在理想之路的坎坷与徘徊,然而两字“不悔”便坚定自己,头破血流而勇往直前。三境界则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异曲同工。此境妙在“顿悟”。欲成大事者,必先披荆斩棘,百折不挠。第三境界犹如不速之客,让成功的灵感乍现。此感在迷惘之后,在不经意间,空然降至,让人豁然开朗,绝处逢生。给人以开阖的意境。

  对比自己,我怕是连第一个境界都没尝遍滋味。在这里,我只是根据所看之书比对着自己九牛一毛的人生经验来对我未来的见解抛砖引玉。我想,当我垂暮之年,饱尝人生百态之后会有更多不同的感慨吧。

《人间词话》读后感13

  近期全国掀起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为了保持道法教师的"专业性"、"思想性",我暗下决心要恶补充电。正在苦恼从何处入手时,一本薄薄的小册子进入了我的视野——王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仅有69页,却字字珠玑,警句迭出,言简意深,在我面前展现了一位国学大师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贯通中西的文学积淀、成己达人的儒家君子风采。这样一部鸿篇巨制,如此纯粹的一位学者,奈何才疏学浅,竭尽所能也只能略知皮毛而已,我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我对于静安先生自杀的一些浅薄之见。

  世人评点静安先生时,往往会谈到他的作品,但更多的是探讨他的自杀。静安先生一生讲究"境界"二字,但是他并没有获得自己所追求的境界。他在自尽之前曾留下遗书: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人们对他的死因众说纷纭,他的不幸当然不囿于他忧郁悲观的性格,关键是他处于那样一个身不由己的时代,他亲眼看着滋养他生长、他赖以生存的.中国文化日渐消逝,力不足以副人生之志,而陷于绝望之域,只能通过极端逃避的方式来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与自由。

  静安先生的好朋友兼同事——陈寅恪先生认为他是死于自己对中国文化的信仰,这对一些人是不能理解的,但对于一个有信仰的人则是十分合理的表现。换作以前的我是无法理解的,好好地活着不好吗?但近期似乎有些明白了。

  在当下主流价值观的框架下,自杀是对自己、他人、社会的不负责任,与道义相悖,与法不和。也就是说,我们可能更多地从对他人的道德角度,如孝敬友善,去挽救那些想放弃生命的人,并非引导他们珍惜审视自己的生命。但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说过,"自杀是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叔本华也说过"哲学的起点是死亡",这两位大哲学家并不是提倡人们去草率地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是引导人们回到自身的生命体验,去思考什么样的生活是值得过的?人有限的一生该如何度过?我们很多人都以为,长生不死是最好的,但如果人类的生命真有十亿年,我们也就不用去思考18岁之前应该要做哪些事?28岁之前要去哪些地方游历?30岁前要不要结婚生子?但正是因为我们深知死亡的不可抗性,因而我们才会"向死而生",突破自身和时间的局限,以期当死亡来临时能不虚此生。

  梁文道先生曾讲过,如果按照正常的人生轨迹,人生无非是:读书→工作→结婚→生子→孩子读书→…→终老,人活到最后总是要死,那活着还为了什么?如果你不自杀,如果你觉得做人还得做下去,你明知道最后是徒然的话,那就要为自己发明创造一些东西了,要为自己创造属于你自己的人生故事。一个到闭上眼睛那一刻可以回答自己这辈子是什么样的人,这个时候就能回答自己了,这种人生是有意义的人生。

  面对死亡,可能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自己的生命与一些更宏大的东西联系起来:一个数学定理、一件艺术作品、一项终生事业或一种恒久的信仰,诸如静安先生为学术信仰而活,身边的大笨为自由进步而生;康德靠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流芳千古,马尔克斯通过《百年孤独》遗世独立。

  庸人一个的我暂时无法拥有上述纯粹的信仰,或许在寻找自我价值所在的同时,可以尝试另一种面对死亡的方法:生活在当下的每个瞬间,不烦扰过去,不担忧将来。当然,这也不是享乐主义,而是活在当下,让每一个时间点的自己都可以比前一个时间点进步一点,多体验一些,变得跟原来的自己不一样。

《人间词话》读后感14

  翻开昔日我的这本《人间词话》藏书,扉页赫然写有“中文98(2)”的字样。那时年少轻狂,不知岁月沧桑,读完只记下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人生三境界。

  而今,人到中年独坐老屋,在万籁俱寂的冬夜,小儿酣睡,我用温暖的冬被包裹自己,拥坐床上,远离白日的喧嚣与繁华,再品《人间词话》,感觉自己的灵魂也如“无我之境”在古词中得以冲涤,然后缓缓地被牵引着,带入到另一个”“有我之境”:那里春意盎然、芳香四溢、沁人心脾、豁人耳目、感人肺腑……

  他的文字,如莲花般纯净,他的思想如嫩荷抽枝。他的身上,无不散发出一种干净,高贵的气息。他不存在于人间,人间烟火之熏染,会教他的容颜黯淡,人间生活之俗世,会折损他的灵性自然。

  他的生,极其简单。他的死,却是狂风暴雨。他的生,如他的字,静安。静静的,安心的,专注于对文学的热爱。平心静气生活了五十年之后,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其实,这样的归去在他心中如他的生一般简单自然,狂风暴雨只是世人的感觉。

  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受其黑,复归于无极。静安静静地度过半生,敏锐的思想恰似一条宽阔的河流,具备了狂风暴雨的能力,但却一直温柔以对。

  在遗书中,他曰:五十之年,只欠一死。难不成所有的彻悟都以死相向?莫泊桑、梵高,尼采、海明威、川端康成,海子,老舍……

  那个悲伤的日子,不!悲伤只是世人的悲伤。静安先生是追寻他的纯粹和自然的归宿。无人能懂他的离去。好友陈寅恪说他死于他的学术信仰。

  昆明湖畔,王国维先生纵身一跃,带着一腔的热血以及满怀的无奈与愤懑,在年富力强之际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令人扼腕叹息。也许那人心动荡的民国乱世,无从存放他的信仰,只有那方悠悠清泠的湖水,才是那颗赤子之心安眠的归宿。

  先生走了,但他的《人间词话》却如一颗璀璨的星,划破了黑夜的长空。他标举境界、探本溯源、博采东西、高屋建瓴、畅叙己见,自成体系、继往开来。

  境界说,是王国维先生所写的精神核心所在,并以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此言一出,振聋发聩。因此,在他的引领下,我们读懂了青莲的旷达之境,也读懂了他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悲壮;读懂了欧阳修的深沉之境,也读懂了他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无限惆怅;读懂了稼轩的豪放之境,也读懂了他“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壮志难酬,读懂了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亡国幽怨,读懂了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相思之苦……

  尤其李后主之词,王国维认为那是以血书成的文字。

  十八: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

  在他的笔下,词不再是风月笔墨,而是生命与亡国之恨的长吟。“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李煜的词之所以引起人们情感共鸣,是因为他把离愁别绪、家国之思,表现的真切感人。他所留恋的是已经灭亡的南唐小王朝和宫廷生活。

  抗战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通过赏读这首诗寄托自己的离愁别绪、家国情怀,他们所怀念的是日寇铁蹄下的故土家国。词中的“往事”“故国”“雕栏”“玉砌”已成为一种符号,一种象征,被后来的读者赋予了全新的内涵,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本来比较消沉伤感的句子也被赋予了悲愤激越的情调。今天的我们仍然会爱上这首词,仍然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解读和体会。“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份深切的亡国之痛,也许深深触痛作为前清遗老的王国维先生,在他的内心引起了激烈的共鸣。作为前清遗民,眼看国运日下,世道苍凉,王国维先生却只能是徒有心焦,也许他也曾感慨过“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也许他也想褪下长袍马褂,换上盔甲,一如东坡笔下“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保家卫国……但最终却是纵身一跃,用死亡诠释永恒。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人间词话》读后感15

  初读《人间词话》,是在暮春季节的一个午后,窗外柳丝低垂,紫燕轻喃,单独倚靠在窗前的榆木榻上,沏一壶香茗,在茶香缭绕中,细细品读,任思绪在在字里行间渐渐流淌,而窗外,那投射进来的一米阳光,暖暖的,缓缓的,从榻首移到榻尾,恍然间,仿佛过了半个世纪。

  我喜爱诗词,也喜爱读一些《诗词鉴赏》之类的书籍。但是《人间词话》是迄今为止我所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评。严格说来,《人间词话》算不上一本书,充其量是一篇读书笔记。但在这篇笔记中,王国维老先生洋洋洒洒,挥斥如意,对由唐至清的诗词曲赋逐一进展了评点,高屋建瓴,切肯中要,显示了深厚的国学功底。全文由始至终沿着“词以境地为最上”这一主线,重点围绕“造境与写境”,从“人与境”、“情与境”两个方面着手,阐述了词境的“虚与实”、“远与近”、“动与静”、“大与小”、“粗暴与细腻”、“豪放与婉约”,总结出诗词的“三重境地”亦即“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的三种之境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际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以及“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这本书中,王国维先生犹如一个博学的评委,为读者点评了词品的凹凸、词境的大小、词句的优劣以及词人的特长与缺乏;犹如一个娴熟的讲解员,给读者叙述了由盛唐至早清中国诗词曲赋的进展史;犹如一个高超的导演,向读者呈现了“大漠孤烟直”、“寒波澹澹起”、“马鸣风萧萧”、“乱红飞过秋千去”、“红杏指头春意闹”等一系列气象万千,风格迥异的宏伟画面;犹如一个精彩的主持人,让读者熟悉了疏狂的李白、沉稳的王维、豪放的苏轼、柔弱的'李煜、温婉的李易安、凄楚的纳兰容若等一大批才情出众、气质各异的宏大词人。翻开书,我们眼中看到的是一行行流淌着的文字,掩上卷,我们眼前出现的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王国维先生是我国历史上特别闻名的国学大师,他一生中在考据、哲学以及文学评论等多方面均取得了较大成就,他博学多才,自视颇高,尤其对自己写词的功夫颇为得意。他曾说过这么一段雄视百代的话:“余之于词,虽所作尚不及百余阙,然自南宋以后,除一二人外,尚未有能及余者。”。我们姑且不管他的词是否真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高超,但既然作为大师的他自己都敢这么讲,那么估量他写词的水平也绝不会太差到哪里去,他写的《人间词话》也就能抓住重点,切中要害,评价得当,因而成为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在学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得到很高的评价。如朱光潜在《诗的隐与显关于王静安〈人间词话〉的几点意见》一文中说:“近二三十年来,就我个人所读过的来说,似以王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为最精到。”;王攸欣在《选择、承受与疏离王国维承受叔本华、朱光潜承受克罗齐美学比拟讨论》一书中说:“王国维寥寥几万字的《人间词话》和《红楼梦评论》比朱光潜洋洋几百万字的体系建树在美学史上更有地位。”。

  总之,《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文学评论的代表作,它虽为论词而作,但不限于词,所涉及的方面特别广泛,它以其见解之新奇,理论之独创,熔中西美学和文艺思想于一炉,突破文坛某些学派的门户之见而为中国美学和文艺理论讨论开创了一条新路,在中国学术思想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九二七年,五十岁的王国维先生在北京颐和园投湖而死,虽然他的死因至今尚众说纷纭,但《人间词话》确成了人间绝响。在这里我想引用杜甫的两句诗作为本文的收笔,权当作对《人间词话》这本书的简要评价。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间词话》和《红楼梦评论》比朱光潜洋洋几百万字的体系建树在美学史上更有地位。”。

  总之,《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文学评论的代表作,它虽为论词而作,但不限于词,所涉及的方面特别广泛,它以其见解之新奇,理论之独创,熔中西美学和文艺思想于一炉,突破文坛某些学派的门户之见而为中国美学和文艺理论讨论开创了一条新路,在中国学术思想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九二七年,五十岁的王国维先生在北京颐和园投湖而死,虽然他的死因至今尚众说纷纭,但《人间词话》确成了人间绝响。在这里我想引用杜甫的两句诗作为本文的收笔,权当作对《人间词话》这本书的简要评价。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