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重建》读后感

时间:2024-05-2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命的重建》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1

  挫折和困难,是人生的必修课。面对和解决它们的方法有很多,亲人的帮助,朋友的鼓励,抑或是,一本好书。

  在过去的一段不算短的时间里,我曾受到了很多事情的困扰,生气、后悔、自责、悲观甚至愤怒,整个人时不时的被不良情绪吞噬着。因为心情不佳,所以身体的健康状况也时不时的亮起红灯。很偶然的,在阅读毕淑敏的《心灵密码》的时候,看到了她推荐的一本书--露易丝·海的《生命的重建》,由此,翻开了我生活中新的一页。

  《生命的重建》是名副其实的心理励志书,露易丝·海在书中揭示了追求身心和谐的心理模式,认为每个人都有能力采取积极的思维方式,实现身体、精神和心灵的整体健康,从而开辟了重建和谐生命的完美道路。

  在阅读这本书前,我曾仔细看了关于这本书的介绍,它受到了很多的高度评价,但是尽管如此,我并未对它抱有很大的希望,因为之前也看过很多的畅销书,它们并没有给我带来很大惊喜。但是,从我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刻起,惊喜,一点一点的随之而来。

  在书的一开始,露易丝就开始与读者的探讨之旅:你有什么问题--问题出自哪里--问题是真的吗--我们现在该怎么做--改变--建立新的一切。我知道一直困扰自己的问题出在哪,是对过去一些事情没办法释怀,我觉得过去那些事情在我心里留下了阴影,我觉得自己被伤害了,遭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但是对此我无能为力,因为已经过去,我改变不了任何的事实,但是又不想接受这样的事实,所以,我悲观、生气、沮丧……而这本书,慢慢指引我找到了解决的办法。首先,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控制自己的大脑和思想,而不是被控制。其次,在这种积极信念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坚持不懈地把一些积极的观念灌输到自己的脑海中,直到那些消极的思想彻底的被打败。比如,每一天都坚持给自己进行心理暗示,对自己说:“自己的最好的,要接受并喜欢自己;宽恕别人,也宽恕自己;最富有的力量是当下,而不是过去或者将来”。有时间的话,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进行冥想,不断的给自己灌输积极的思想,久而久之,这种积极的思想就会在头脑里生根发芽,指导着日后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当然,人的思想不是一时半刻就能改变的,这首先就需要有改变的勇气,然后按照正确的方法,持之以恒。虽然从我看这本书到现在,不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也许我头脑里还有一些残存的消极思想,但是我已经明显感觉到不会像以前那么悲观和无助了,情绪也在日渐的缓和,觉得身心都在一天天的变轻松,对我而言,已经是向前迈出了很大一步了。

  露易丝在这本书中还附了一份详细的问题列表,列出了现在有的或者可能会有的`疾病,以及可能导致这些疾病的内在原因,当你出现生理方面的问题时,可以应用这个表格查阅可能导致这种疾病的精神因素,然后摒弃那些消极的思想,开始自己的康复之旅。我无法判断露易丝这份表格里的内容是否完全正确,但是,我相信,积极的信念和思想对于身体的康复是大有裨益的。一个人的身体要健康,是需要健康的心灵来辅助的。

  一个生命的重建,是一个从内到外的过程,是一个新生命的蜕变,虽然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且艰辛的。从看这本书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了我的重建之旅,我会一直相信,在我广阔的人生中,一切都是完美、完整和完全的,我选择做健康和自由的人,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好!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2

  我被这美妙的诗歌吸引着,这是一首美丽的生命交响曲,充满活力,蕴含着大地苏醒般的气息,来自宇宙、大自然的力量,一切是那么的安静,自然,流畅——我是安全的,我的世界一切都是好的。仿佛看到了我的内心世界阴暗的一面逐渐消退,阳光开始温暖这颗恐惧、冰冷的心。一股新的血液充满了我的身体,仿佛自己变得更加高大,更加有力量——生命在重建中。

  露易丝·海在她痛苦的成长过程中总结并揭示了疾病背后影藏的心理模式,认为每个人都有能力采取积极的思维方式,实现身体、精神和心灵的整体健康。阅读完《生命的重建》,我发现在我的生活经历中有着很多很多相似之处,也让我明白了我生活中出现问题的真正原因。书中提到的很多观点都得到应证,我很认同露易丝·海的观点(至少有大部分)。很多观点我暂时还没去应证过,但我相信他们的存在。感谢露易丝·海的伟大奉献!

  在我内心世界里充满着许多的负面因素:我不行、我还没有做好准备、这些都是不可能的、没人会爱我、他们会拒绝我的、我太矮了、我长得不帅、我很无奈,不知道怎么办、我穷,没钱、他们不应该这样对我等等。看看,这就是我,所以我的生活环境是那样的一团糟,精神低靡,感觉我的未来是那么的渺茫。突然想起了徐志摩写的“这是一潭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生命的重建》把我从“死亡”中惊醒。一缕阳光照进这黑暗世界,大地开始苏醒。

  番茄苗的成长故事让我感悟到积极的思想对改变我们世界是多么的重要,因为我们的世界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现在我开始懂得爱自己,爱自己首先要懂得宽恕自己,宽恕自己对自己以前的负面的思想,宽恕自己对他们的愤怒。多少次因为愤怒而导致睡眠不好,吃饭不香,没有心情工作,使自己处在痛苦与烦恼之中。

  《生命的重建》中提到,我们现在的思维模式和行动模式都是源自于我们小时候学来的观念。我的惊奇的发现我在人际关系情况,如同我在家庭的关系情况,我的许多模式跟我的父亲很相似,不太习惯语言表达,而更多的是用行动,所以在关系处理上不是很流畅。还有就是父母之间的关系,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家庭显得比较平淡,有关家庭在亲密关系的`教育也比较少,所以我现在在亲密关系中也遇到困难。我并没有责怪父母之意,我明白我的父母已经尽他们所学的经验教育我。我只是表达我的现状是跟我们小时候的经验有关,知道这些,我们就有方向去改变他,完形我们的不足之处。

  身体的健康跟我们的思维模式有关,这是我第一次所接触到的理论,但是我对露易丝·海许多观点都很赞同。疾病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我们不间断的思维模式决定了我们身体的动作和体态,从而决定了我们是否健康。满怀爱心倾听身体的信息,你的背痛、腿痛、无故的头痛、经常喉咙不舒服等等,听听这些部位想对我们自己想说些什么。通过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模式,一个人的信念能过达到身体上的疗愈作用。在我的生活经历中,我的身体出现状况时,回想起来确实都得到了应验。例如:我的眼睛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近视,这与我在生活中有我很多不想面对的事,害怕、恐惧,我在躲避它们,现在开始接受它们,然而我的视力也开始有所好转,当然还是有些东西还不能看开。我的喉咙不舒服,跟我长期没有表达自己的感受,压抑自己,恐惧表达有关等等。

  新的思维模式,能够给我们带来新的生活感受,能让我们更有力量,更流畅,使我们的身心灵更加健康。

  现在我选择平静地对我头脑中的旧思维,我愿意改变。我能够学会,我有学习的能力。我愿意改变,在我做这些之时我选择快乐。

  我是自己世界的主宰。耳畔选择自由。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好。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3

  这章的标题是怎样改变,副标题是“我轻松愉快的走过了那座桥”。这章我读起来,感觉作者一直在教我们如何去做,基本的`原则是三点:

  第一是,培育丢弃消极信念的愿望;

  第二是,控制自己的头脑;

  第三是,学习如何宽恕自己、宽恕他人,给自己自由。

  我认真做了本章的几个练习,之后,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身体拥有了更多的自由,更能和自己在一起,而且更爱自己了。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4

  往事已矣,逝者如斯,人生怎可重来?生命如何重建?露易丝·海端上的这碗鸡汤下料未免太猛,这是我乍看到标题的第一反应。

  很多时候,站在今天的路口去回首从前,都会有一种“再回头已百年身”的沉重感,带着一点宿命悲观,所以起初我是抱着一种不屑的姿态来翻阅《生命的重建》这本书的。

  一目十行先浏览了几页,突然感觉一股清泉破冰而入,清洌无比,让人从浑浑噩噩的世事中毫无征兆地冷醒过来,然后细细品读,发现这真是一本直达人灵魂深处的好刊物。

  不困于心,善待自己

  露易丝·海最后用她自己的人生经历来很好地诠释了这本书的精华所在。所有的苦难和不幸,都是我成长的足迹,不能将我打倒,就必将使我坚强,关键不是外因,而看内在。

  你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心里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每天告诉自己“你没有任何价值”,那就不要怪别人像对待门口的擦鞋垫一样对待你,正是因为你内心存在的这种思想,才会吸引别人用那种方式来对待你。

  你每天觉得自己是个糟糕的人、是个倒霉的人、是个一无是处的人,这种想法制造出的感受就会不断扩大,然后你就周而复始沉沦在这种失落负面的情绪中,你开始自卑,开始讨厌自己、憎恨自己,试想,最后连你自己不爱自己,还能指望谁来爱你。

  而当你改变这种负面思想,你会发现出现了一些奇妙的变化,那些困扰着你、纠缠着你的恶意反而会自动走开,从此不再光临。你,已经不是它们的宿主了。

  不要过份苛求自己,人无完人,你已经尽力了,“不要再因任何事情而责怪自己”,因为批评、责备不能改变什么,你已经责备自己多年了,有过一丝一毫地改变吗?反而,各种批评、责备只会让自己背上沉重的负担跟枷锁。

  与其如此,不如善待自己,每天尝试多一点赞赏,跟自己说“我喜欢你,并且接受你原来的样子”,你是独一无二的,你是不可复制的存在,就算全世界不认可你我也爱你。

  当我们真正爱自己的时候,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会运转正常。

  不念过去,宽恕别人

  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了,无法再去改变,我们能够体验的只有现在。即使我们要哀悼过去,那也只能在现在的时刻中去回忆过去的经历,而在我们回忆的这个过程中,我们又会失去对现在的体验,丢不下过去,就不能够很好地享受现在。所以说别让过去的事影响你,不论这些过去的事是多么不堪和痛苦,都已经过去了。

  你可能还会对过去的'某种情境感到非常愤怒,到此时此刻还沉浸在那种感受中;你在很久以前被糟糕地对待过,时至今日还活在憎恨的漩涡中。可是你再愤怒、再憎恨都是徒劳,只能加重你内心的无力感,与其继续愤怒,继续憎恨,不如大度地选择原谅和宽恕。

  那个最不能被原谅、最难让你宽恕的人,正是你最需要原谅和宽恕的人,当原谅那些不值得原谅的,宽恕那些不能够被宽恕的,告诉他们:“虽然你过去对不起我,但我决心宽恕你,不再记恨,让你自由自在。”化干戈为玉帛实在是世界上最好的事情,当宽恕的话出口时,你不单解放了别人,也解脱了自己,心无旁骛,再不被怨恨所困。

  那时你会发现,退这一步,不是活不下去,而是海阔天空!甚至于有更大的惊喜——原来真的是所有的病痛皆来自于不宽恕,在放下过去,释怀曾经的时候,你身体上疾病开始慢慢痊愈,心灵上创伤开始渐渐抚平,连各种烦恼也都烟消云散了。

  不畏将来,开始改变

  “你生命中经历的所有事件,都是由你过去的思想和信念造成的。”有些佛家因果论,却是很有道理,不管是幸与不幸,那一页旧黄历已经翻过去了。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重要的是此时些刻你有什么样的思想,有什么样的信念,这些思想和信念会创建你的未来!也就是说将来如何,以后你将走一条什么样的路,所有的力量源泉皆来自于“当下”!

  让我们就在“当下”作一个全新的开始吧!改变可以从现在开始!对着镜中的自己说“我愿意改变”,我愿意变成什么样子,并照着这个样子开始改变,不要畏惧,不要退缩,不要说我已经不再年轻了,我已经没有时间了,我现在才开始转变已经太晚了之类的话,因为改变任何时候都不晚!

  生命永不停滞,每一个时刻都是新生的、新鲜的,也正因如此,生活中的每个时刻都是我们弃旧迎新的起点,当你想通这一点,并开始改变、开始朝着目标行动,生命,便得以重建!

  人生一世,多少都会有所缺失,我们内心也有很多苦痛和迷茫,但是我们不能悲观绝望,更不能沉浸在已逝过往之中,要勇往直前,要时刻告诉自己:“在我广阔的人生中,一切都是完美、完整和完全的”。

  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好!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5

  我们永远处于不断变化的河流之中,甚至不能同时踏入两条相同的河流,但是是什么阻止我们冲破旧我的藩篱,而在原地逡巡不前?

  我们常常有着很深很深的旧思想、旧信念隐藏在我们的内心。当你留心到他们的时候,当你开始为自己的“不足”开始自怨的时候,说明你已经处在了的是否要去改变的关键时刻,在这个关头我们会走近一位良师,一位益友,在书中寻找一些道理,让你似有所悟,但是改变自己并不是那样简单,当你认识到自己的时候,往往没有勇气细看。这时,你的心情或独自神伤,或浮躁易怒,但路易斯告诉我们急躁是拒绝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实际上意味着拒绝学习,拒绝接纳新的东西,拒绝变革。如果你想到从椅子上到另一个房间去你必须改变坐着的'姿态,你必须站起来,你必须打破原本的身体机能所适应的宁静的状态。但通常的情况是:我想去那里,但我不想动,于是所有的命令都化为泡影,等待了一个小时之后,原来我还是在原地,现实告诉我们仅仅坐在那儿命令自己是无济于事的,尽管我们心里翻越了千重山,身未动一切都无计于事。事后,我们心里总是涌起比之前改变的决心更汹涌的另一种感受那就是愧疚。那么如何走出这艰难的开拓头?露易丝阐述了她的诀窍。

  不要在幻想里寻找自我

  在幻想中寻找自我,很多人喜爱这么做。他们称之为自省,他们老是在寻求执着物,意图强化和填充虚的幻的自我感。他们大部份的自我感,给了他们虚弱的灵魂以支撑,那里有另一个顺风顺水的世界,像聊斋中的画壁里的世界一样,现实中不如意的都能在这里找到慰籍。这情形一日发生,他们最不愿意见到的是摆脱它们;因为这意味着自我的丧失。无意识的我执在痛苦和受苦上,会做巨额的投资。当你一体会到心智认同是无意识的根源时,“我愿意丢弃旧的信念来创造新的环境”这是露易丝提出的我们需要对着自己无限重复的一句话,每当你想当那些使你放弃做出改变的潜意识的时候,你需要告诫自己,这些看起来美好的诱惑都是美女蛇,不被它所伤,最好的办法是摈弃它。

  为当下而活

  当下这一刻几乎不存在,哪怕我们觉得我们拥有无数个当下,其实只有过去和未来被认为是重要的。悲观的人总是回味过去,认为过去是最美好的,关切着如何让过去起死回生;乐观的人,憧憬未来,工作、学习、圆滑世故都是为了未来的幸福,但却很少人为了当下而活。是谁呢?执着地为了确保过去的存续,为了从未来寻求纾解和实现。便不断地把自己投射到未来。它说:“有朝一日,等这个、那个发生的时候,我就会能万事顺心如意了。”可是再多的许诺也不能堆积出一个真实的明天,改变必须从今天开始。与心智认同,就是自陷于时间的泥沼:几乎一意孤行地只活在记忆和期盼里的驱迫力。这创造了你对过去和未来的执迷不悟,对当下这一刻缺乏尊重、认知和容许它存在的意愿。

  “时间既不宝也不贵,因为它是个幻相。你所认知的宝贵,不是时间,而是时间之外的那一点:当下。当下才是既宝又贵的。你专注在时间上——过去和未来——的程度越大,你磋跎掉最宝贵的当下的程度就越多”甚至可以说,当下之外一无所有。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6

亲爱的自己:

  风,终是瘦了;日子,也淡了。读完故事的你,还好吗?

  指缝太宽,时光太瘦。寥寥人生,几十个年头,或许不过一场过眼烟云:尘世冷暖与悲欢,总会墨染这小笺。不要奢求太多,亦不必在意太多,任那一蓑烟雨走平生,如此,安好。

  生活是个奇妙的函数图像,想要的越多,快乐就会越少。面对生活----这个神奇的东西:不能无欲无求,亦不能苛求太多,荣誉、财富终究是身外之物,不是真正生活的价值。

  何为生活?大概是游走红尘,雨落雪飘,还剩下的几分快乐吧。风起云涌,诸多变迁,要慢慢地学会随遇而安,想得太多心会累,看得太透人会倦,何必太较真,方方圆圆,舒心安心,生活的价值就是如此吧。

  东坡居士纵然三次被贬,依旧可以笑看人间烟火,写着“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心境,故事的主人露易丝·海经历了那么多,却可以笑着走下去,这些大抵就是生活最好的诠释吧。或许你很平凡,如果你可以把得失看很淡,把尖锐的棱角收起来,把笑容挂在脸颊上,那么,你或许就懂得了生活的真谛。

  走过了人来人往,看遍了花开花落,还是怕被欺骗,殊不知我们总在欺骗自己,说着不在乎,说着看透了,说着忘掉了,其实还是那么的清晰,印在脑海。过往的伤痛又有几人可以真的忘掉,借口罢了。漫长曲折的人生里,不是让你忘掉就可以解决的,学会宽容,像故事里说的:“我们必须选择释怀过去,并原谅每一个人,包括我们自己。”心宽些,不要因为一滴雨,而失去一片星空。原谅过往,宽待别人,曾经的爱,曾经的恨,再见面,还是个朋友。可以风轻云淡的谈笑,大抵就是最洒脱的.描绘吧。愿你慢慢长大,愿你可以宽容一切,愿你活的随性,愿你心淡如水。

  岁月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亦会掩过许多恩怨,许多坎坷。迁变的红尘里,改变了容颜。愿你可以在这浮华里,念着这个美好的故事,慢慢长大;愿你可以守一份淡泊,静看云卷云舒;斟一壶苦酒,洒落快乐淡然的种子;愿你可以懂得“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真谛。

  此致

敬礼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7

  有人说:人类的知识有两种发展路径,一种是横向发展的,如:自然科学,它的研究范围很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微及一粒尘埃,大到茫茫宇宙;另一种是向纵深发展的,如:哲学、心理学,它可以深入到人的内心,似乎在朝着一个无底的黑洞,绵延向前。于是我们不禁要问:“这个洞有没有尽头?”

  这个问题似乎早就有人想到了,他们认为自然界的奥秘无穷无尽,而人的内心世界却是有限的,因此他们甚至怀疑哲学、心理学有一天要走进死胡同,终究是要撞南墙的。其实这未免有点杞人忧天了。人的`内心世界同样有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甚至有人很形象地把它叫做“内宇宙”,足以见出它的无边无际。所以道家说:“玄之又玄”,佛家说:“苦海无边”,儒生说:“剪不断,理还乱”,就连俗语都说:“人心难测”。因而,道家干脆无为而治,佛家索性清心寡欲,大有理不顺,就剪断之意。所以消极避世者要么从佛,要么皈道。然而,从佛也好,皈道也罢,他们都是世外之人,而我们大多数人还是要在这滚滚红尘俗世之中度过一生的。所以,我们要另寻门路,解脱自己。

  近来读了路易斯·海的《生命的重建》,不禁使我豁然开朗。

  一本书当然很长,但是我反过来倒过去只不过看到了八个字——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这八个字在我们汉语词汇中是早就有了的,但是我认为一直以来我们都把它误解为一种祝福语,所以每逢春节的时候,都会拿出来挂在嘴边,写在纸上,表示对亲朋好友的祝福。其实它实在是警世醒人的名言警句,它是告诉我们:只要心想就能事成,万事都在你的意念之中。你之所以没有事成,是因为你的心不够专一,你的意志不够坚定!

  也许这样说有点牵强,但我宁愿就这样牵强下去,其他的我不想,可能真要想下去,就是想破了头也想不明白,可是,头破了也是你自己的事,茫茫宇宙,少了一个你,就像大海里少了一个水分子。我们总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认为世界没有了我将会是多么大的损失,其实这么认为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爱自己就让自己活得简单一点,再简单一点!《大学》中有一句话:“知止而后有定”,我们应该学会“止”。

  过去,我们一直都说:“生命只有一次!”路易斯·海告诉我们:生命可以重建!但是,前提是我们必须学会“止”,止就是停,比赛进行中叫“暂停”。聪明的教练总是在比赛最关键的时候叫“暂停!”我们的生命就是一场比赛,要想赢得比赛,就要学会对自己喊“暂停!”然后把过去的让它过去,一切归零,至于未来,告诉自己八个字: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8

  这是一部外国的作品,但我平时很少读外国的书,外国很多的书也不了解,我今天读了《生命的重建》,这部书是我舅妈给我推荐的,我认真去读了,它带给我的震撼很的,和于丹的《论语心得》差不多……

  《生命的重建》主要在于从人们的心理入手,给了我们克服自身心理问题的方法,让我们重新来认识你自己。这部书我今天我读完了,我体会到的就是“爱自己”,这点很重要。很多问题很难处理,关键还是我们的心理问题,只要我们克服了自己的不良心理,解决问题就容易多了。

  这本书对我启发很多,它让我明白了如何去鼓励自己,如何爱自己,原来自己也是很棒的。其实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这个观点最早就有人提出了,我也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往往我们对自己的能力都不敢肯定,因而在很多的事情上我们心里很矛盾。我们在生活中需要不断去鼓励自己,生活中难免有人去评论我们的所作所为,不管我们是否成功或者是失败,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克服我们自身的'心理矛盾,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成功。

  人不能活在过去,这是我读完这本书以后对我启发最大的一句话,生活就是需要这样的生活态度,每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不是应当去做什么,而是我们从这件事懂得了什么,人生的道路上一又多了一条经验。要把经验融入自己的生命,慢慢的去体会……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9

  《生命的重建》作者露易丝。海,露易丝·海(LouiseL。Hay)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心理治疗专家、杰出的心灵导师、著名作家和演讲家。她是全球“整体健康”观念的提倡者和“自助运动”的缔造者。露易丝·海揭示了疾病背后所隐藏的心理模式,认为每个人都有能力采取积极的思维方式,实现身体、精神和心灵的整体健康。她帮助了千千万万人改变了健康状态,提升了生命质量。

  这本巨著不单给人以师长般的教导,而且是由这位女作家以亲身经历写出,所以非常感人,有巨大的影响力。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知道有关自己生命的一切。这本书就是教导我们怎样应付生命中的一切,和怎样使我们的生命更健全、更充沛。露意丝。海在这本书里,写出和疾病之间的互相影响,引述了她的亲身经验,作出非常精辟的讲解。她说“济世度众”是写这本小说的动机,希望大家都参与进来用自己积极的力量,来应付生命中的种种波浪,改变自己的坏习惯,成功的转向积极的一面。

  序中这样写到:“假如我不幸被困一个荒岛之上,而又命中注定只能存有一本可读的书,且无法保有其他的书籍的话;我会毫不迟疑,选取露意丝。海所著这本伟大巨著:《生命的重建》。以下就是我通过读这本《生命的重建》的感悟。

  在本书的自序中,露易丝·海很详尽的讲述了她的人生哲理:

  “我们的生命经历,完全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我们的一思一念,都在创造我们的将来。

  最有力量的是‘当下’,不是过去,也不是将来。

  每一个人都因为自我憎恨和内疚,产生出很多痛苦。

  很多人都认定自己‘不够好’,要知道这只是一个念头,念头是可以改变的。

  对我们最有害的是憎恨、批评和内疚。

  如果把憎恨溶化、甚至可以使癌症痊愈。

  如果我们真正地爱护自己,我们的生命便有成就。

  我们一定要将过去网开一面,宽恕所有的人。

  我们一定要开始学习爱护自己。

  我们‘当下’就应该接受自己,对自己满意;这样,我们便走向了积极的一面。

  我们身体的一切疾病,也都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无限好的世界上,一切都很完美,只是生命却在不断地转变。

  我们可以说一切都还没有开始,也还没有完结;一切都只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反覆经验。生命永不停滞,每一刻都新鲜。

  我们和佛的力量是一体的,这力量使我们能够从心所欲地创造。我们自己的心意可以创造各式各样的事业。生命里每时每刻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可以脱离陈旧的一切,让我们就在‘当下’作一个全新的开始吧!

  在佛陀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完美的!”

  饱富深情的文字中,充斥着她对生命热爱,对生活的积极,以及对个人的充分肯定。引领着大家一起向无限美好的世界迈进,相信我所相信的,承担我该承担的,做我能做的,绝不要忽略自己的能动作用。

  我很喜欢她在文章中的一句话:“如果你坚持相信生命是孤苦的,没有人爱你,那么,你的世界很可能真变成孤苦和没有人爱──因为你自己躲在阴暗处,太阳自然照不到你。人唯有先能自助,然后佛才能助你。”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谁也不会是谁的谁,天助自助者,人只有自己独立起来,别人才有相助的可能,如果你连自己独立的能力都没有,又如何要别人来相助你呢?不抱怨生命的孤独,不奢求别人的关爱。孤独是自己造成的,关爱是自己给的,人生若是不能找到自我排解的途径,孤单寂寞是必然的,当你走在喧嚣的街道,不是大家映照了你的孤独,而是你的沉默成就了孤独。爱若是需要别人给,永远都是奢望,所以你要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给予自己关爱。

  在每一天我们都会有很多现实的问题困扰着,那么如何改变呢?首先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喜爱自己,找到问题根本所在,批评和职责别人都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我们被束缚在问题之中,所以要尽快从问题中解脱出来,认清问题的本质。当你找到导致问题的心理原因,你有了新的模式。马上让这些思想开始在你的生活中实现。从现在就开始改变…,她教导我们,不要找借口、推卸责任,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问题。而人总是这样,遇到挫折就会消极,因完成不了一件事就总会找借口,总会把责任推卸给别人,不敢承担责任。而这本书正好可以教会我们如果改掉这些缺点。

  文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人要想化解怨恨心,先要消除恐惧心,因为当我们恐惧的时候,很难把心中的意念集中。所以我们一定要先把恐惧化解,凡事从从容容,自然能够产生力量帮助我们。如果我们不加改变,只一味地以为自己是一个无能为力的受害者,一切事情不会再有希望;那么,即使佛菩萨也无法和我们感应,帮助我们,我们便被自己所害,更加一落千丈。反之,如果我们一朝醒悟,痛改前非,化解了所有恐惧和怨恨,有正确的思想观念,那么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持力量,将使我们转败为胜,步步高升。”生活中摩擦少不了,真正深刻到不共戴天的也确实不多,但现在传媒,各种娱乐生活中见识到的就多了。往往一部肥皂剧中就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面,旁观者常常会劝受害者“冤冤相报何时了”之类的话,总想着规劝别人放弃,但若发生在自己身上就不会那么淡定了,人就是这样宽裕律己,严于待人。在我看来,必要的教训是少不了的,让曾经伤害到你的人看到你的成功,而她却是这个让你成功的.人这样的教训不仅对人对己都有好处,也让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中变得更加的坚强。一味的与人拼个你死我活,除了映衬自己的可怜,增加别人的同情分之外什么也没有。所以我们要消除恐惧,从容的面对,改变自己,将各种支持的力量化作动力,使我们转败为胜。

  生活社交中,人们的人际关系常常凸显个人的能力,“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关系像镜子一样映射出我们自己。我们喜欢的人一般都是具有某些和我们相同品质的人,或者具有某些和我们一样看待关系的信念。如果他们身上具有的特征不能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你自身的不足,你也不会接受他们或是让他们进入你的生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找出自己最讨厌的人,那自己与他们对比再找出对方最令你讨厌的地方,而你有什么时候也做了与对方一样让自己讨厌的事情?然后问自己,你是否愿意改变自己?结果是当你从思想或是行为方面丢弃这些习惯模式时,对方要么也改变了,要么就从你的生活中消失了。所以人们常说要彻底的了解一个人,看他交往的朋友就知道了。玩的很好的几个朋友之间总会有些相似,朋友之间的一些喜好似乎变得会传染了,而你的一些锐利的棱角也会在潜移默化中磨平了许多。朋友中需要宽恕来为朋友之间的友谊加温,一味的索取再深厚的友谊也会被耗光的。与宽恕别人同样重要的一件事是──自己应该喜爱自己。尽管我们健康不佳、缺少金钱,或是婚姻关系不快乐,都只是暂时性的,只要我们喜爱自己,种种不如意事,都会很快过去。

  只有当我们接受和喜爱自己时,我们的所有潜力,才会被发挥出来,会高明的连我们自己都惊奇。当然有人鼓励时,事情能做得更好!我们需要来自好友的鼓励,也需要自己来多多鼓励自己!不懂得改善生活,只知道一味自苦的人,是很对不起自己的。闲暇时,通过看书来为自己充电也是很重要的,书永远是你最忠实的的粉丝,永远在你需要的时候排在最前面,你的喜怒哀乐它都能给你最好的排解方式。从相信自己开始,从鼓励自己开始,从改变自己开始,开始生命,开始生活,开始努力,从容,淡定,相信无论我们的往事如何不如意,我们都有能力完全把生命扭转过来,使生命充满正气和快乐。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10

  《生命的重建》是一本全球畅销书,被译成25种语言。作者是露易丝·海,美国最负盛名的心理治疗专家,杰出的心灵导师,著名作家和演讲家。她是全球“整体健康”观念的倡导者和“自助运动”的缔造者。她帮助了千千万万人改变了健康状态,提升了生命质量!

  这本书在序中这样写到:“假如不幸被困在一个荒岛之上,而又命注定只能存有一本可读的书,并且无法保留其他书籍的话;我会毫不迟疑的选取露易丝·海所著的这本伟大巨著:《生命的重建》。由此可以看到这本书的`影响力之大。

  这本巨著不单给人以师长般的教导,而且是由这位女作家以亲身经历写出,所以感人至深、影响颇大。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知道有关自己生命的一切,而这本书就是教导我们怎样应付生命中的一切,和怎样使我们的生命更健全、更充沛、更激情。

  露易丝·海在这本书里写出了心理和疾病之间的相互影响,引述她自己的亲身经验,并作出非常精辟的讲解。虽然我不信佛,但书中的道理还是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使我们懂得知足、感恩,学会把握当下,让生命变得充实、快乐;进一步告诉我们:我们的生命经历,都完全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们的一思一念,都在创造我们的将来。最有力量的是“当下”,不是过去,也不是将来。我们可能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但是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何不开开心心度过每一天呢?实际上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心理状态的调整来改变的。书中还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接纳自己、喜爱自己,找到问题根本所在,批评和指责别人都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反而会使我们被束缚在问题之中,所以要尽快从问题中解脱出来,认清问题的本质。当你找到导致问题的心理原因,你有了新的模式,马上让这些思想开始在你的生活中实现。从现在就开始改变……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11

  书籍是一条河,每一朵浪花都是一个让人领悟的道理。

  读过这本书我真的发现,我们真的会变成我们自己所想的那样,我们认为自己好,自己就会更好;认为自己坏,自己就会更坏。这句话是我喜欢的一句,我之所以喜欢,自然会有原因。大家想想,如果老师发了一张卷,同学A想:我是最棒的,我一定会考好!同学B想:我一定考不好!结果会是什么样?不用说心态好的同学A一定会考出好成绩,B同学由于没有良好的心态所以分数很低。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心态的主要性,每天都乐呵呵的去上学,怀着一个好心情,一路上,摸摸小花,看看小鸟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呀!所以,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希望我和同学们无论遇到多么难过不开心的事,我都一定会调整好心态,去和大家共同渡过每一段美好的同窗时光。

  在没有读过这本书时,我不知道如何去宽恕他人和宽恕没有规矩经常做错事的人,而读完后,我明白了宽恕就是给他人机会,给自己机会,而且知道宽恕的重要性后,便要实行。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宽恕别人,让别人更加快乐。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书中更让我懂得思想是可以改变的。无论自己或他人出了什么问题。问题的根本必然来源于思想,自己永远要有一种自信、乐观、宽容的思想,有这些思想,任何的负面情感就会离我们而去。

  所以今后我要更加热爱我的班集体,我要把正能量传递给我的同学,让大家都会拥有积极乐观的思想方式,珍惜属于我们自己的快乐的童年!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12

  本章的标题是每日的功课,副标题是“我乐于实践新思维的技巧”。我看到本章的标题和副标题时,体会到了每天用心练功的重要性。这一章的标题和副标题,特别强调在日常生活里,将我们学习到的东西一一进行实践。

  这半年多来,我越来越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也就是每天坚持做重复的、枯燥的练习的重要性。以前我总是向外追求着新的事物,每天都想学习到新东西,以为这样就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现在意识到这种想法是急躁、焦虑的一种表现。当然这并不是说新思想、新事物就不重要,“本立而道生”,先把基本功练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当刀还没有磨好的时候,到处去找新的树林,其实并不能带给自己更多的收获,徒增焦虑和挫败感。

  于是读了这章之后,我每天都挤出时间把本书里的一些练习,拿出来做一做,大声朗读书中的一些片段,同时也在尝试改变自己语言的表达方式,练习使用新的词汇。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少使用批评性的语言。

  本章强调的另一个重点,是掌握规律。这里边提到的规律,是我在前面一些章节里一直思考的那个问题:什么是真相?我们的生活里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规律,即是真相。我们的改变应该建立在懂得、应用这些规律的基础上。按照这些规律来进行改变,而不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想当然、自以为是来进行改变。

  作者的每日功课,带给我非常震撼的体验。当然,这是她日复一日练习的最终结果。我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现在至少知道了自己应该走什么样的路。感恩、宽恕、赞同自己、爱自己,这些是需要在每日功课里练习的内容。通过这些练习,获得爱和自由。这是我最终的目标。

  书中提到了冥想的两种方法,我打算带着女儿一起来进行这样的练习。改变从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学习是一生的功课,爱自己也是一生的功课。读后感·我们有很多条路可以摆脱困境,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需要尝试不同的方法,跟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书本来学习,直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找到这个方法以后,需要用持之以恒、长年累月、枯燥的`练习和坚持来浇灌生命之花。

  保持快乐的心情,可以让我们的学习过程变得容易、变得简单。任何苦大仇深的学习,可能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恰当的方法,也可能是因为我们把自己拉得太紧。快乐的体验,容易让我们坚持下去,并在坚持中获得新的、快乐的体验,这样形成良性循环。

  成功没有捷径,这是我最近特别感慨的一点。需要在小事上磨,需要在生活的每一天中,将所学用于实践。

  在我广阔的人生中,一切都是完美、完整和完全的。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好。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13

  接触《生命的重建》这部书,源于我的同事兼良友苟姐,是她给我推荐的。最先是在《喜马拉雅》听书网听,它,带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于是就去买了一本纸质书,随时翻读。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心理治疗师、杰出的心灵导师、著名的作家和演讲家路易斯.海。

  经年的生活循环往复,不管是无忧无虑的童年,还是求学路上的少年,再或是初入职场打拼的青年,到如今上有双亲下有在读高中的孩子的渐入中年,一切就好像老式收音机里循环播放的江南小调咿咿呀呀,并没有太多精彩的画面留在记忆里。有的是少年时体弱多病,青年时舟车劳顿的单位、家之间的往返…… 这是因为什么呢?在看了《生命的重建》这本书,一切的疑问、遗憾,皆抽丝释怀。原来是,我并没有在有生之初学会爱自己,照顾自己,让自己每时每刻都活在当下,体验每一天的美好时刻,美丽经历,让自己充满光明喜悦和安全。郑重申明,从现在到永远,我将衷心帮助我自己,非常乐意的照顾我自己,真正的学会爱自己,珍惜老天、父母的恩赐,善待无比珍贵的生命。我只有学会了爱自己,才会创造更好的价值。

  相信不远的将来,我已学会了爱自己,我的身体回馈给我健康和活力。我爱我自己,所以我将拥有一个无比幸福和温暖的家,不管是我的父母、爱人、孩子、朋友、亲人我都好好对待他们,爱他们。而那个温暖的家是能够给我任何帮助和需要的地方,我会为了他而努力的.奋斗,努力的工作。而我常怀一颗喜悦的心,面容越来越美;身体越来越棒。在我广阔的人生中,一切都是完美;完整;完全的。每一天,我都选择在过去的经验中开拓学习新思想。过去虽然过去,而美好的东西已经留在了我的记忆里。每一天,我都品味着生活的富足和充实,爱充斥在我身体的每一颗细胞里,每一根纤维里,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好。

  读此书让我感悟到:生命的力量无穷无尽,那么让我们解放心灵,找到生命的价值,绽放万物之灵的光彩!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14

  《生命的重建》这碗心灵鸡汤猛地一看下料太猛,但静下心来品尝是十分美味的。它从我们的心理入手,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读完这本书自信满满,原来自己也是如此优秀,其实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把自己心理矛盾整理好了,一切将会荡起双桨,所谓万事万物皆由心造!

  书中每一句话都值得深入挖掘,都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对我影响最大的一句话是“人不能活在过去”,之前的.我总是想着过去的美好,幸福,不愿意接受现实的残酷无情。但是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既得不到过去的美好,也把现在的时间给流逝了。

  的确,仔细思考,生活需要这句话,需要这种态度,当问题出现时,我们应换一种态度,换一种思考方式,问题面前我们不是应当去做什么,而是我们从这件事懂得了什么,人生道路中是否又多了一条宝贵的经验。谁都不能只活在过去的巅峰,那样永远不可能有下一个巅峰,要为了之前的巅峰再往更高的巅峰走,打破过去的规则去完成新的挑战。

  光阴飞纵,岁月流逝,消逝的永远消逝了,再不可能回头,存在的还依然存在,只有存在的才是真实的。生命的力量无穷无尽,只要我们愿意“相信”,努力“改变”,“热爱”一切,就能找到自尊和自爱,重建我们的生命,绽放万物之灵的光彩!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15

  生命的重建一书由露易丝·海所著,主要介绍了作者倡导的整体健康观念,以及揭示了疾病背后隐藏的心理模式。下面小编带来的是《生命的重建》第五章读后感:我们现在该做什么。

  第五章的标题是我们现在该做什么,副标题是我看到我的模式,我选择改变。不知道我们一起共读的小伙伴,还有几位坚持在日常的生活里,运用《生命的重建》里提到的练习来提升自己的觉察和改变的步伐?

  经过前面四周的共读和练习,现在我比较常用的几个书中的练习是:尽量少的苛责和批评自己;应该——可以的练习;照镜子的练习;当头脑中有消极观念出现的时候,尽量想一想它从何而来?这几个练习已经帮助我在遇到麻烦或困难的时候,能够缓一缓,平复情绪,减少焦虑与愤怒的发生。让我们一起继续加强练习,提升自我。

  第五章重点谈到的是愿意改变。我想,改变,可能是我们共读的小伙伴最希望发生的事情。在这章谈到改变时,提到的练习仍旧是照镜子,同时,感受自己在说“我愿意改变”这句话的时候,喉部的震动所带来的力量感。国庆前一周,这一章已经读完,当时我的心情有一些起伏,因为遇到了一些事情。于是,我就用第五章的练习来调节情绪。当镜子放在我的面前,我看着她的眼睛、对她说:“我愿意改变,我能够改变。”同时将自己的手放在喉部,当声音发出的那一刹那,我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这个力量,可以说它很大,也可以说它很小。说它小,是因为它好像只是我轻轻地震动喉结,就跑了出来。说他力量很大,是因为它让我觉得,改变,原来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困难。当对自己说了好几遍“我愿意改变”,并且感受到自己手部传来的力量时,我觉得原来的困难仿佛不再是困难:我相信自己有力量越过这个困难。

  同时,我也对自己的消极思想进行了觉察,发现里面有很多在抵抗的部分。于是,我看着她的眼睛、对镜子中的自己说:“我愿意放弃所有的抵抗。”当这句话从我的嘴里说出来的时候,眼泪也瞬间而下,流过脸庞。就是在此时此刻,我说到这件事的时候,鼻子仍有一些酸酸的感觉。这些抵抗,可能让我觉得自己有力量,也可能让我觉得有安全感。我就在这样抵抗的模式里与困难作斗争。这个斗争并不是去解决困难,而是与解决困难的方法对抗。因为觉得自己没有办法解决这些困难,又无法面对自己的软弱(某些方面的无能),所以就用对抗让自己显得强大些。当看清这一点的时候,我非常想抱一抱那个软弱的、无能的自己,非常想对她说:“辛苦的你,不用再抵抗了,让我来抱抱你吧。可以安静地休息了,就在我的怀抱里。”

  这章提到改变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包括身体、思想和精神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我目前尝试的主要是前两种。6、7年前我对身体进行的尝试,主要是进行中药调理。我在两年的时间里连续服用中药,以期来改变自己抑郁的这种状况。(当时不知是抑郁,只是觉得很痛苦,撕裂感很强。)效果是有的,那个时候我主要是失眠非常严重,情绪也低落。服药一年多的时间里,睡眠随着药量的增加得到了改善,心情也有所好转,但是我总是感觉心里的某一个角落仍旧别别扭扭。我曾经跟江苏省中医院名医堂里一位非常有名的中医探讨过一个问题:当时我说在考虑要不要去看心理医生,这位非常有名的中医跟我讲:“不要去看了,你忘掉所有的事情吧,每天看一些开心的'电影或者是视频,让自己保持好心情。”现在回过头来看,也许她说的是可以实现的,也是我最终的选择,但是当时的我已经没有更多的心理能量,把自己从那个泥沼里拉出来。所以在吃了两年的中药之后,感觉这个拐棍没有办法帮助自己走得更远,最终我选择了接受心理咨询,并且同时加强身体锻炼。

  身体锻炼一开始进行的时候,我是和自然观察结合到一起的。这个可能不得不提到,我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对中医的接触。中医非常强调人从大自然里汲取营养,所以我在接触了相关的中医的知识之后,经常到大自然中去,看一看植物、动物。所以一开始的身体锻炼是和自然观察、自然体验结合到一起的,为此我还去接受了非常专业的自然体验师的培训,从而进一步帮助我打开了身心,带来了能量的交换与流动。最开始的身体锻炼,是任意游晃。没有硬性规定,晃到自己舒服为止,有时候一上午都在外面,有时候几天不出门。后来慢慢保持规律的、1到2个小时的慢步走,当时的身体非常的疲惫,没有办法承受剧烈的运动。坚持了一年慢步走之后,身体有了自然的变化,它提示我可以把步伐加快一些。于是后来,慢步走变成了快步走,又在坚持了一年多快步走的情况下,我就慢慢跑了起来。到现在,每次出去锻炼身体,如果不跑一跑的话,就会觉得全身不舒服。所以,这种以自己舒服为准的锻炼,更容易持久。

  心理咨询,在本章中作为改变的一种方式,是放在思想这一部分的。在接受了四年的心理咨询之后,我的确改变了自己的思想,提升了自己思维的弹性、广度和深度。其实,我还一直在一个家庭教育网校学习了八年。八年里,我也接触到了很多关于哲学、关于历史、关于文学方面的思想,这些思想对我也有改变,但是由于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的局限,在网校学习的这些思想,和我总是有着水油分离的感觉。随着心理咨询的逐步推进,现在我觉着前面在网校学习的这八年里接触的那些思想,慢慢地变成了我的血肉。虽然我念了大学、读了研究生,但是我觉得自己的思想一直都非常浅薄。只能说是一个识字的人,脱离了浅层的文盲水平,并不能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这也让我非常的痛苦。但是我不想给自己找理由、找借口,所以,在前些年的时候,我加强了自己阅读上的广度和深度,一直保持着常年阅读的习惯。这两年,又把过去看的一些书找出来重读,并开始写读书笔记,同时把自己从书中看到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实际的生活里,争取做到知行合一。这个过程,也是伴随着强烈的不适到舒适,通过慢慢的提升,我的思想舒适区不断得到了拓展。

  本章的副标题提到了“模式”,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也非常难以几句话就说清楚的一个问题。我们常常说人有宿命,其实宿命就是代表着人会在自己的模式里不断轮回,最后变成了自己的命运。这里边起到重要作用的,就是心理模式。我们从小学习语文、学习数学、学习英语,甚至物理化学生物,都是有模式的,但是,对人生心理模式的识别,却从来没有人教过我们。在和咨询师痛苦互动的在这四年里,我在前一段时间才终于看清楚了自己的心理重复。为了从医学上寻找到一个确定、科学的答案,我跟咨询师探讨了自己的心理状况在心理咨询中的定义。咨询师说,我目前的状况属于焦虑障碍下的强迫性重复。从具象的跟咨询师的互动方式,到抽象的名词定义,然后再由抽象的名词定义,返回到日常的、具象的、与别人的互动方式里,这样有利于我从更高的层次来认识自己的意识与潜意识、心理与行动之间的关系。

  就如上一章里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日常生活里看到的事情、分析的问题,到底有哪些是真相?有哪些真相代表了我们这一章里提到的最根本的模式?我们要从那些真相里,将这个模式提炼出来,这个模式将是影响我们生活方式的根本所在。所以我觉得这一章提到的“我选择改变”,可能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精力放在寻找模式上。看清模式对我们的控制,然后,再有的放矢,来提升改变模式的能力。

  在每一章的最后,作者都写了简短的几句话,这些话可以常读,也能起到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

  让我们一起继续努力,改变我们的生活,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切断创伤的代际传递。加油,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