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书》读后感

时间:2024-02-1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时间之书》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时间之书》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时间之书》读后感

  儿时回老家农村过暑假,曾坐在一段残破的土墙上和小伙伴们学唱《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骄阳似火、万物恣意疯长的季节里,那伴着青草芳香和泥土气息的童谣,是我对“节气”最初的记忆。

  最近我拜读了余世存老先生的《时间之书》,方明白“二十四节气”不仅仅只有指导农耕这一种作用,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中国人在千百年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总结出的古老智慧和生存哲学。儿时不理解为何家乡人把冬至过得分外隆重,这一天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高中时学地理,课本上说: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可这对我们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

  《时间之书》告诉我,先民曾以冬至为年岁结束和开始的节点,“气始于冬至”。《时间之书》里,这种轻易解决我生活疑惑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为何惊蛰过后蝇虫多?何为“苦夏”?如何“猫冬”?不得不说,我们的先人对天地时空的感受太细腻精致了,对生命自然的感悟太透彻深刻了。

  这是一本值得年年岁岁一读再读的书,我们站在时间的指针上,随书走过一年四季,在立春时活动筋骨,在夏至时自强不息,在立秋时谋划事业……这一路,我们沉醉于中国人的极致浪漫,俯仰间也参悟了些许人生的真谛。我所在的学校——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仲村小学,打造了精美的二十四节气非遗馆,孩子们在这里了解节气知识、学背节气诗词、创作节气画作,他们懂得了万事万物自有规律,脚踏实地方能成才的道理。望着他们稚嫩却专注的面孔,儿时唱《节气歌》的土墙上那泥土和青草的气息又随着阵阵乡愁涌上心头。

  作为一名教师,我多想借此机会,把《时间之书》中的一句话送给所有在人生之田上辛勤耕耘的青春蓬勃的孩子们:“像曾经的农民一样,去感受时间和生命的轮转循环;像诗人那样,去欣赏时间的玫瑰,去收获时间的粮食;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