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读后感

时间:2023-12-17 作者:new moon 读后感 我要投稿我要下载

中国精神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精神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精神读后感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1

  在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中,经济发达与物欲横流同在。然而,更美好的人生,并不能和富足的物质生活划等号。

  《双城记》中有言,这是最繁华的时代,也是最萧条的时代。诚然,丰富的物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却不能带给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看看街头行色匆匆的人群,还有密集的住宅楼里几乎老死不相往来的邻居,我们都觉得心里空空的,很迷茫,缺少温情,忍不住怀念从前慢的生活。

  这种精神上的空虚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可以说是现代文明病的一种表现,就像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在《中国文化的精神》中所说,“人失去了方向,也失去了归属”。

  在许先生看来,西方文明强调个人主义、提倡积极进取的精神特点,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同时,过度强调个人主义和追求物质利益,也为个体的孤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疏远、甚至社会关系的瓦解埋下了伏笔,引起了现代文明病。

  因此,在《中国文化的精神》中,许先生尝试着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去寻找现代文明病的解药。

  从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国人的精神通过不断地多元互动逐渐形成的圆融境界,有着独特的社会价值,或可弥补现代文明的不足。

  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重视人与自然的关联,认为天、地、人有着无法割裂的内在联系。在农业社会,民间的日常生活和农业活动,都依据自然环境的四时变化来安排。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论,也强调天和人之间会在变化中互相影响。

  古代老百姓追求公道和正义,民间创造出的神鬼世界也都与世俗世界的追求相关联。对老百姓影响深远、做出特别贡献的真实人物,死后可能被奉为神灵。

  因此,百姓会祈求神灵保佑自己,拿出一定的供奉来侍奉神灵。这种人与神的交流,跟人们日常的交易很类似,“有承诺,也有还愿;有祈求,也有报酬”,徐先生总结道,“如果以圣和俗为区分,中国人的民间信仰系统,毋宁是以圣从俗”。

  书中还有许多徐先生关于古代中华文化的独特见解,包括八卦,四大名著,古人的民俗,信仰,等等。这些与只强调个人自由和物质利益的西方文化相去甚远。中国古人对自然世界的总结,至今仍可以补充西方文化的某些不足之处,这也正是许先生在这本书当中想要表达出的良药。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2

  《中国文化的精神》这本书给我的收获很大:

  首先,我在时空中的生活美学这章内容中了解了中国的历法是阴阳合历的,年度是太阳年,就是以太阳的运行为周期,岁实一年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这是一年。然后太阴年,一月朔策二十九又二分之一日,十二个月份加起来,比太阳年稍微短一点,于是阴阳合历,兼顾了一年季节的安排。又以满月当作月半,以月光还没出现当作每个月的第一日,以月光完全看不见当作这个月的最后一日;也明白了二十四节气都有它的道理,更懂得一年中的几个大关口(端午、中秋、腊月、冬至)对农业农民家庭生活很重要。另外,在欣赏中国的山水画时,发现与西方人画《蒙娜丽莎》,画《最后的晚餐》,讲究透视、讲究远近效果、讲究立体感不同,看中国人的画,要进入画中去看。把自己想象成画中的一个人物,周围的东西都变得特别和谐灵动。

  其次,读到中国人怎么看待天地人神,中国人关于天、地、龙蛇的神鬼传说和古典小说都是大家口耳相传的、在民间所流传出来的这些东西是真正能够影响中国人的人格形成的。正义、感恩、公平、勤劳、勇敢、善良等民族的性格都是在这里养成的。

  然后,多元互动的秩序中讲到五行的重要性,了解五行的相生相克之后,指出人类生活之中的各种因素必须在平衡之中找到调和之道。失去了平衡,维生的资源不仅不能够有助于生存,反而可能妨害生存的环境;从八卦当中也能够学到为人处世的态度和哲学思想——“物极必反”,事物都是从没有到鼎盛再到衰落的一个过程。

  最后,共生共存的人际网络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一个同心圆中,每个人视为一个大网络的中心,亲疏远近的不同,决定了他人与中心人物关系亲密的程度。一方面,亲缘关系内,个人盼望得到团体的庇护。另一方面,个体能享有亲缘共同体的庇护,也就必须对这个共同体尽一定的'责任。权利和责任,因为“社会关系的距离”而决定其程度。以这个观念来看,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网络内,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彼此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都是相对的。我们的祖先人曾经生活在一个复杂,充满了文化隐喻的社会体系。当然,今天的中国可能已经不见如此行事的人际关系,但是我们作为中国人,我觉得要想获得整个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我们应该更多地去深挖我们的过去和历史,让我们知道有哪些东西可以在我们今天的生活当中绽放光芒。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3

  前段时间在知乎看到了对许倬云先生《中国文化的精神》一书的批评。答主认为书实在写得太散、太杂、太软、太乱,没有提炼出属于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特质的东西,顶多只能算是一个中国文化现象大杂烩,读来难以令人尽兴。而我却不这么认为,在我看来中国文化最大的精神特质就是融入与和谐,而这两种特质在书中都得到了全面的展示。

  书中《时空中的生活美学》及《多元互动的秩序》,讲的就是“融入”与“和谐”。许先生想要描述的中国文化精神特质之是“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说的就是融入与和谐。在中国文化中,两者最浅层的'表现是融入父子、兄弟、夫妻、君臣、朋友等等一组一组的人际关系,彼此不相冲突;进而融入家庭、融入单位、融入社会、融入环境、融入自然,和谐舒适;如若我们换一个尺度,融入与和谐实则是建立在尊重之上的兼容。任何文化都是人类精神的产物,沉淀着最深层的情绪感受和最能引发共鸣的意义。B站跨年晚会之所以能够一骑绝尘,正是因为他将广大观众的文化需求放在心间,将文化的思考与传播放在首位。这一场晚会使每一种热爱、兴趣和文化都得到了最大的尊重与包容,每一个参与者得到了平等的待遇,从而真正做到了尊重舞台,尊重嘉宾和尊重观众。

  许先生想要描述的中国文化精神特质,是认识到万事万物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因而形成一种十分开放、包容的心态,在开放和融入中去实现动态和谐,各得其宜。对于中国文化,我们既要看到其所长,又要看到其所短,不能简简单单地生起文化自悲或者文化自信的念头;只有融入整个现代文明,再来思考自己的文化特质,才有现实意义。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看到自己文化的长处,承前启后,将其发扬光大;另一方面更要明确自己文化的短板,将其补上。

  书中的最后,许先生说:“这本书陈述的理念不是文字和词句,而是父母一代以自己寄生托命的文化资源,交托给我们这一代,留给我们,再转移于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希望未来的中国人吸取遗产,发扬光大,使中国文化的精神,不断更新,充实延续,俾得现代文明在中国茁壮,融合过去和现代,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成分,全体人类,有此依托,共同戮力,跻于大同。”对于新时代的我们而言,九万里风鹏正举,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之责由我们承担!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4

  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主要体现在音乐,书画诗歌之中。其实音乐或者书画只是古人用于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工具或手段,从而他们的艺术精神就隐藏在里面。古代的音乐,也就是礼乐,在孔子的改良传承后,最终起了一种教化的作用。孔子的艺术精神是做到“美”与“善”的统一;而孟子的艺术精神是做到“仁”与“乐”的统一。总结起来说,儒家的艺术精神就是由一人之修养而通于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从艺术精神里抽出来的精髓。

  根据《乐记》记载,构成音乐的三要素是“诗”,“歌”,“舞”。这三个基本要素,是不借助于自身之外的客观事物就可以成立的。有了这三种要素,就能借乐器以文之。同时,乐的三种基本要素是直接从心发出的,是从人的生命根源流出来的,且具有明确的节奏。但乐器是通过配合这种节奏而发生作用的,从而激发或者引导处藏于人生命中的艺术精神。

  人人都有艺术精神,但有的人只是“表出”,有的人是“表现”。这就是个人的艺术精神层次不同,有的人只是享受这种精神,有的人是在创造自己的这种艺术精神。

  艺术精神,其实也就是美学,美的精神。这是一条走不完的路,你需要在美的这条路上一边欣赏,一边开发你的艺术精神。这条路有两个站,心斋和坐忘,达到这两者的历程,就是达到美的终点站的历程。心斋,就是内心纯粹,无欲无求,我们需要有着这么一颗空灵的心去探索我们的艺术精神。坐忘,就是摒弃周围环境的一切无关事务,做到只有用纯粹的意识去思考事物。两者要求做到虚,静,明。心斋是指内在的要求,坐忘是外在的条件,两者组合完成艺术精神的要求。其中,心斋之心是艺术精神的主体。

  说到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的是书法绘画。而书画从魏晋时期开始出现艺术精神的气息。书画讲究的.是气韵,在古人看来,光是气韵生动一词,就能穷中国艺术精神的极谊了。简单点说,气韵是评判一副作品好坏的标准之一,气韵生动可体现这幅作品有艺术精神;而缺乏气韵则会马上使人觉得这作品水平不到位,体现不出艺术精神。

  当今我们要做的是,读懂古人的作品,分析其中作者的艺术精神进行批判创新,通过心斋坐忘等方法探索自己的艺术精神。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结合当今信息技术,对我们目前所掌握的艺术精神进行传播。这不仅是对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也是对中国艺术精神的一种不断的探索。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5

  有一本书记录了汶川大地震的种种感人故事,有一本书记录了汶川大地震的处处真情,有一本书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不屈不饶、勇敢顽强的精神。这本书就是——《中国精神》。

  这本书谱写了汶川大地震中的许多传奇人物,他们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深深地震撼了我。

  其中,最令我佩服的便是那位最坚强的警花——蒋敏阿姨,她是一位温柔的母亲,她是一位个孝顺的女儿,她更是一名敬业的民警。山崩地裂的那一刻过后,蒋敏阿姨失去了近十位亲人。可是,她强忍住自己内心的伤痛,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投入到艰巨的抗震救灾中去。

  蒋敏阿姨把巨大的悲伤留给了自己,不忘岗位职责与神会责任,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分担了太多人的苦难,可是她的悲痛却没地方倾泻。有一种力量叫坚强,蒋敏阿姨的坚强感动了全中国。我无法想象一个平凡的民警是怎样承受住如此巨大的打击,她那种坚强不屈的精神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吗?

  令我难以忘怀的人物还有她——汤鸿老师。她是一位年轻漂亮的老师,地震发生的瞬间,她用自己柔弱的双臂护住了三个学生,其中两个安全获救,可是她却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是什么让汤鸿老师能够勇敢地面对死亡,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答案只有一个,那便是“爱”!汤鸿老师心里充满了爱,这种爱是无私的,这种爱是伟大的,这种爱是永恒的!她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学生的获救。虽然她离去了,但是她伟大的牺牲精神,将会感天动地!

  读完这本书,我突然觉得自己醒悟了许多。

  以前,只要遇到一点小困难,我就会灰心、放弃。可是,看看地震中的人们,他们遇到的困难是如此巨大,那难以承受的痛苦,不是常人能体会的,但是,他们仍然坚强的面对。我的苦难在他们的苦难面前显得那么渺小。他们从未灰心,也从未放弃。他们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我所需要的。

  没错,地震的确可怕,但我们只要不屈不挠、勇敢顽强,一切都会克服的。地震可以摧毁我们的家园,但它却无法摧毁我们的信念和毅力。所以,我们要坚强,不能在困难面前低头,要向着明天的美好生活奋进。是的,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太多难以承受的伤痛与无助。一个人的力量在灾难面前显得那么渺小,但是当渺小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它们就会变得强大。因此,我坚信,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就不会有度不过的困难!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6

  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主要体现在音乐,书画诗歌之中。其实音乐或者书画只是古人用于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工具或手段,从而他们的艺术精神就隐藏在里面。古代的音乐,也就是礼乐,在孔子的改良传承后,最终起了一种教化的作用。孔子的艺术精神是做到“美”与“善”的统一;而孟子的艺术精神是做到“仁”与“乐”的统一。总结起来说,儒家的艺术精神就是由一人之修养而通于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从艺术精神里抽出来的精髓。

  根据《乐记》记载,构成音乐三要素是“诗”,“歌”,“舞”。这三个基本要素,是不借助于自身之外客观事物就可以成立。有了这三种要素,就能借乐器以文之。同时,乐三种基本要素是直接从心发出,是从人生命根源流出来,且具有明确节奏。但乐器是通过配合这种节奏而发生作用,从而激发或者引导处藏于人生命中艺术精神。

  人人都有艺术精神,但有人只是“表出”,有人是“表现”。这就是个人艺术精神层次不同,有人只是享受这种精神,有人是在创造自己这种艺术精神。

  艺术精神,其实也就是美学,美的精神。这是一条走不完的路,你需要在美的这条路上一边欣赏,一边开发你的艺术精神。这条路有两个站,心斋和坐忘,达到这两者的历程,就是达到美的终点站的历程。心斋,就是内心纯粹,无欲无求,我们需要有着这么一颗空灵的心去探索我们的艺术精神。坐忘,就是摒弃周围环境的一切无关事务,做到只有用纯粹的意识去思考事物。两者要求做到虚,静,明。心斋是指内在的要求,坐忘是外在的条件,两者组合完成艺术精神的要求。其中,心斋之心是艺术精神的主体。

  说到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的是书法绘画。而书画从魏晋时期开始出现艺术精神的气息。书画讲究的`是气韵,在古人看来,光是气韵生动一词,就能穷中国艺术精神的极谊了。简单点说,气韵是评判一副作品好坏的标准之一,气韵生动可体现这幅作品有艺术精神;而缺乏气韵则会马上使人觉得这作品水平不到位,体现不出艺术精神。

  当今我们要做的是,读懂古人的作品,分析其中作者的艺术精神进行批判创新,通过心斋坐忘等方法探索自己的艺术精神。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结合当今信息技术,对我们目前所掌握的艺术精神进行传播。这不仅是对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也是对中国艺术精神的一种不断的探索。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7

  “平静而受到庇佑的心态能够让我们认清事物的生命:那就是充满想象力的理智,那就是中国人的精神。”这句话是辜鸿铭这本《中国人的精神》里最想阐明的一个观点,也便是这本书里论述的主题。

  选择一本书就犹如选择去了解一种思想,选择这本书首要的原因也就是想了解到底什么是中国人的精神,想知道要从什么方面来谈这个何其广泛的“精神”二字。其次的原因也便是这位伟大的学者—辜鸿铭给我的影响,他精通九个国家的语言,获得了13个博士学位,还翻译很多的古文经典到国外,在这么优秀的一个人笔下会说出哪些不一样的话语呢?

  或许是看的书太少,思想很浅薄,不得不说看的不是很懂,很多语言理解都有点问题的感觉,所以看的有点吃力。看这本书应该要把自己置身于写作品的那个年代里,否则会很有意见分歧,至少在我看来如此。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在晚清以来,中国的形象被严重扭曲,于是1915年被称为“老怪物”的辜鸿铭先生就用英文写成了《中国人的精神》,旨在用自己的笔维护中国文化的尊严,改变了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

  知道这个写作背景也就不难理解他把中国人描绘的过于美好了,他在书中写道:“中国人最奇妙的特性,我想在此说明,是当他过着精神的、孩童般的生活时,他仍然具有精神和理性的`力量,这是中世纪的基督教徒或任何其他原始的民族所没有的”,这些过于美好在今天看来就有点自欺欺人的感觉,因为我不知道我们真的这样美好吗,我有点怀疑。辜老先生还认为孔子为中国人民做的最伟大的事情是他赋予了他们一个真正的国家观念—这是一个国家真正的、理性的、永恒的、绝对的基础,而且借此,他使这一观念形成了一种信仰—国家宗教。其实我不是很懂这句话,类似这样的有很多,所以看这本书有点艰涩。

  或许是新时代下思想的转变,身为女子我也就很不同意书中讲述的在中国,是由于妻子的无私和责任感,允许中国的男人们拥有侍女或妾,我认为一夫多妻是一种时代的烙印,也是一种制度的畸形,三从四德束缚了女子,许多的缘由致使现在的男女依旧不平等。思想产生碰撞才会真正懂得一些东西,讲述了诸多碰撞,但整本书还是很富有哲学色彩,值得一读的。这本书在讨论“精神”二字时着重讲述的是中国人生存的精神支柱,精神是一种微妙而灵敏的平衡,也好似一种信仰。了解自己的不足也不妄自菲薄这便是整本书透露的一种思想,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本书无疑是轰动西方的大作,极大的维护了中国人的尊严。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8

  书籍简介:

  《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著,由台中中央书局于1966年首次刊行,以后改由台北学生书局出版,几十年间不断再版重印,影响深远。大陆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华东师大出版社20xx年版,广西师大出版社20xx年版。全书共计十章,前两章分别论述儒家孔子与道家庄子各自所代表的艺术精神,其余八章均为论述绘画艺术及其所蕴涵的中国艺术精神。

  感想:

  艺术的精神是什么?是乐?是游?

  我国古代最初是以音乐为中心教育,慢慢的就变成礼到后来的法律条文规定了。其实我在想,大同社会是不是就是最初的乐高于礼的状况呢?应该是吧,在我眼里,这只是一种美好的心愿。乐高于礼?可能吗?完全不可能?社会是不可能倒着发展的。社会永远是前进的,就算你是退,也只是你个体的退。实际上以人性来说,是一种进步。但是群体意义的用“乐”去陶冶,是不现实的。我觉得社会发展到巅峰状态,肯定是要毁灭的.。不管说是天灾还是人祸,我倒觉得人祸的可能性还大点。倒也不是说这个毁灭就非得是今年的“20xx”。

  李复观讲到孔子对乐的追求,举孔子学鼓琴师襄子的例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人格与磬声为一体,这样的大智慧才令人折服。

  讲庄子的第二章,我不得不说,真的很难懂。徐复观先生认为,庄子精神上的自由,以一个“游”字可以加以象征。即艺术上的东西,来源于游戏。因为在艺术上所得到的快感,是不以任何利益为目的的。事实上,我对此有一些的怀疑。许多时候,对于艺术的创作,都是创作者对于自身某种情感的一种宣泄。宣泄自己的情感获得一种快乐难道不是一种利益吗?那么艺术的精神究竟是什么呢?恐怕谁也无法将它准确定义。那么究竟又为什么要来定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说的好,顺其事物自然的发展就好了。无即是有。研究过去研究过来,于我而言,也只不过是找到了数学上的一根渐近线。

  另外,我觉得对于不是学画画的人来说,徐复观先生对于那些画的整理、讨论与考证,真的很让人佩服和赞叹。不仅为他的作品——这本书,也为他的这种精神。真的很好,或许这就是卫夫人所说的“善写者不鉴,善鉴者不写”吧。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9

  读了辜鸿铭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一文,学到了一个新词,并获得了新知。

  辜鸿铭先生这篇文章,在我的印象世界里留下了浓厚的一笔。这个“晚清怪才”,不同于鲁迅先生那样给人以极大的冲击力,也不像林清玄那样充满着悲悯的情怀;他更像是一个指路人,给混乱中缺乏自信的中国、深陷文明危机的欧洲、甚至是整个世界的文明指出一条明路。宗旨,一目了然,自然是阐述中华文明的精神,肯定儒教传统下的中华文明仍具魅力与价值。

  辜鸿铭先生在此文中写到:“我们中国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我已经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如果我不为这种温良正名的话,那么在外国人的心中它就可能被误认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温良不是温顺更不是懦弱。温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同情和人类智慧的力量。”

  “温良”这个词,很好的概括了中国人的品性,确实也是中华民族的品性。

  文中写到:“这里提到的温良,就是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的智慧的温良——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来源于同情的力量。”温良来源于同情,却高于同情。这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力量。在我看来,温良不是软弱,而是消磨了粗鲁和蛮狠的力量。温良充溢在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在现实生活中的细节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的“温良”无处不在。

  与西方的利己主义不同,我们中国更加强调甘于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这种温良的力量延续到现在成为了我们在困难来临之际的.众志成城的力量。在河南的暴雨中,许许多多的中国人都站出来,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筑起了一道道堤,只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得到保护。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整个社会的劲儿都往一处使。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击败暴雨,它冲刷了我们的身体乃至性命,却冲刷不了我们的精神。

  虽然“舍小家,为大家”在国外媒体看来有些“蠢笨”,但这样的“蠢笨”,常常使我们热泪盈眶。刚刚过去的东京奥运会,中国人的温良精神正在向世界传递,中国也在向世界展现独有的大国形象。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中国人的温良是独特的,是朴素的,是动人的,更是不可磨灭的。于危难中勇于挑战,是中国人永远的信条;内心源源不断支撑的力量,是中国人的温良。

new moon

已认证

发布于:2023-12-17

联系方式: 155****0131 点我反馈

文章代写服务

网站编辑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中国精神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精神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精神读后感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1

  在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中,经济发达与物欲横流同在。然而,更美好的人生,并不能和富足的物质生活划等号。

  《双城记》中有言,这是最繁华的时代,也是最萧条的时代。诚然,丰富的物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却不能带给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看看街头行色匆匆的人群,还有密集的住宅楼里几乎老死不相往来的邻居,我们都觉得心里空空的,很迷茫,缺少温情,忍不住怀念从前慢的生活。

  这种精神上的空虚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可以说是现代文明病的一种表现,就像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在《中国文化的精神》中所说,“人失去了方向,也失去了归属”。

  在许先生看来,西方文明强调个人主义、提倡积极进取的精神特点,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同时,过度强调个人主义和追求物质利益,也为个体的孤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疏远、甚至社会关系的瓦解埋下了伏笔,引起了现代文明病。

  因此,在《中国文化的精神》中,许先生尝试着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去寻找现代文明病的解药。

  从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国人的精神通过不断地多元互动逐渐形成的圆融境界,有着独特的社会价值,或可弥补现代文明的不足。

  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重视人与自然的关联,认为天、地、人有着无法割裂的内在联系。在农业社会,民间的日常生活和农业活动,都依据自然环境的四时变化来安排。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论,也强调天和人之间会在变化中互相影响。

  古代老百姓追求公道和正义,民间创造出的神鬼世界也都与世俗世界的追求相关联。对老百姓影响深远、做出特别贡献的真实人物,死后可能被奉为神灵。

  因此,百姓会祈求神灵保佑自己,拿出一定的供奉来侍奉神灵。这种人与神的交流,跟人们日常的交易很类似,“有承诺,也有还愿;有祈求,也有报酬”,徐先生总结道,“如果以圣和俗为区分,中国人的民间信仰系统,毋宁是以圣从俗”。

  书中还有许多徐先生关于古代中华文化的独特见解,包括八卦,四大名著,古人的民俗,信仰,等等。这些与只强调个人自由和物质利益的西方文化相去甚远。中国古人对自然世界的总结,至今仍可以补充西方文化的某些不足之处,这也正是许先生在这本书当中想要表达出的良药。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2

  《中国文化的精神》这本书给我的收获很大:

  首先,我在时空中的生活美学这章内容中了解了中国的历法是阴阳合历的,年度是太阳年,就是以太阳的运行为周期,岁实一年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这是一年。然后太阴年,一月朔策二十九又二分之一日,十二个月份加起来,比太阳年稍微短一点,于是阴阳合历,兼顾了一年季节的安排。又以满月当作月半,以月光还没出现当作每个月的第一日,以月光完全看不见当作这个月的最后一日;也明白了二十四节气都有它的道理,更懂得一年中的几个大关口(端午、中秋、腊月、冬至)对农业农民家庭生活很重要。另外,在欣赏中国的山水画时,发现与西方人画《蒙娜丽莎》,画《最后的晚餐》,讲究透视、讲究远近效果、讲究立体感不同,看中国人的画,要进入画中去看。把自己想象成画中的一个人物,周围的东西都变得特别和谐灵动。

  其次,读到中国人怎么看待天地人神,中国人关于天、地、龙蛇的神鬼传说和古典小说都是大家口耳相传的、在民间所流传出来的这些东西是真正能够影响中国人的人格形成的。正义、感恩、公平、勤劳、勇敢、善良等民族的性格都是在这里养成的。

  然后,多元互动的秩序中讲到五行的重要性,了解五行的相生相克之后,指出人类生活之中的各种因素必须在平衡之中找到调和之道。失去了平衡,维生的资源不仅不能够有助于生存,反而可能妨害生存的环境;从八卦当中也能够学到为人处世的态度和哲学思想——“物极必反”,事物都是从没有到鼎盛再到衰落的一个过程。

  最后,共生共存的人际网络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一个同心圆中,每个人视为一个大网络的中心,亲疏远近的不同,决定了他人与中心人物关系亲密的程度。一方面,亲缘关系内,个人盼望得到团体的庇护。另一方面,个体能享有亲缘共同体的庇护,也就必须对这个共同体尽一定的'责任。权利和责任,因为“社会关系的距离”而决定其程度。以这个观念来看,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网络内,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彼此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都是相对的。我们的祖先人曾经生活在一个复杂,充满了文化隐喻的社会体系。当然,今天的中国可能已经不见如此行事的人际关系,但是我们作为中国人,我觉得要想获得整个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我们应该更多地去深挖我们的过去和历史,让我们知道有哪些东西可以在我们今天的生活当中绽放光芒。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3

  前段时间在知乎看到了对许倬云先生《中国文化的精神》一书的批评。答主认为书实在写得太散、太杂、太软、太乱,没有提炼出属于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特质的东西,顶多只能算是一个中国文化现象大杂烩,读来难以令人尽兴。而我却不这么认为,在我看来中国文化最大的精神特质就是融入与和谐,而这两种特质在书中都得到了全面的展示。

  书中《时空中的生活美学》及《多元互动的秩序》,讲的就是“融入”与“和谐”。许先生想要描述的中国文化精神特质之是“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说的就是融入与和谐。在中国文化中,两者最浅层的'表现是融入父子、兄弟、夫妻、君臣、朋友等等一组一组的人际关系,彼此不相冲突;进而融入家庭、融入单位、融入社会、融入环境、融入自然,和谐舒适;如若我们换一个尺度,融入与和谐实则是建立在尊重之上的兼容。任何文化都是人类精神的产物,沉淀着最深层的情绪感受和最能引发共鸣的意义。B站跨年晚会之所以能够一骑绝尘,正是因为他将广大观众的文化需求放在心间,将文化的思考与传播放在首位。这一场晚会使每一种热爱、兴趣和文化都得到了最大的尊重与包容,每一个参与者得到了平等的待遇,从而真正做到了尊重舞台,尊重嘉宾和尊重观众。

  许先生想要描述的中国文化精神特质,是认识到万事万物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因而形成一种十分开放、包容的心态,在开放和融入中去实现动态和谐,各得其宜。对于中国文化,我们既要看到其所长,又要看到其所短,不能简简单单地生起文化自悲或者文化自信的念头;只有融入整个现代文明,再来思考自己的文化特质,才有现实意义。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看到自己文化的长处,承前启后,将其发扬光大;另一方面更要明确自己文化的短板,将其补上。

  书中的最后,许先生说:“这本书陈述的理念不是文字和词句,而是父母一代以自己寄生托命的文化资源,交托给我们这一代,留给我们,再转移于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希望未来的中国人吸取遗产,发扬光大,使中国文化的精神,不断更新,充实延续,俾得现代文明在中国茁壮,融合过去和现代,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成分,全体人类,有此依托,共同戮力,跻于大同。”对于新时代的我们而言,九万里风鹏正举,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之责由我们承担!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4

  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主要体现在音乐,书画诗歌之中。其实音乐或者书画只是古人用于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工具或手段,从而他们的艺术精神就隐藏在里面。古代的音乐,也就是礼乐,在孔子的改良传承后,最终起了一种教化的作用。孔子的艺术精神是做到“美”与“善”的统一;而孟子的艺术精神是做到“仁”与“乐”的统一。总结起来说,儒家的艺术精神就是由一人之修养而通于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从艺术精神里抽出来的精髓。

  根据《乐记》记载,构成音乐的三要素是“诗”,“歌”,“舞”。这三个基本要素,是不借助于自身之外的客观事物就可以成立的。有了这三种要素,就能借乐器以文之。同时,乐的三种基本要素是直接从心发出的,是从人的生命根源流出来的,且具有明确的节奏。但乐器是通过配合这种节奏而发生作用的,从而激发或者引导处藏于人生命中的艺术精神。

  人人都有艺术精神,但有的人只是“表出”,有的人是“表现”。这就是个人的艺术精神层次不同,有的人只是享受这种精神,有的人是在创造自己的这种艺术精神。

  艺术精神,其实也就是美学,美的精神。这是一条走不完的路,你需要在美的这条路上一边欣赏,一边开发你的艺术精神。这条路有两个站,心斋和坐忘,达到这两者的历程,就是达到美的终点站的历程。心斋,就是内心纯粹,无欲无求,我们需要有着这么一颗空灵的心去探索我们的艺术精神。坐忘,就是摒弃周围环境的一切无关事务,做到只有用纯粹的意识去思考事物。两者要求做到虚,静,明。心斋是指内在的要求,坐忘是外在的条件,两者组合完成艺术精神的要求。其中,心斋之心是艺术精神的主体。

  说到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的是书法绘画。而书画从魏晋时期开始出现艺术精神的气息。书画讲究的.是气韵,在古人看来,光是气韵生动一词,就能穷中国艺术精神的极谊了。简单点说,气韵是评判一副作品好坏的标准之一,气韵生动可体现这幅作品有艺术精神;而缺乏气韵则会马上使人觉得这作品水平不到位,体现不出艺术精神。

  当今我们要做的是,读懂古人的作品,分析其中作者的艺术精神进行批判创新,通过心斋坐忘等方法探索自己的艺术精神。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结合当今信息技术,对我们目前所掌握的艺术精神进行传播。这不仅是对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也是对中国艺术精神的一种不断的探索。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5

  有一本书记录了汶川大地震的种种感人故事,有一本书记录了汶川大地震的处处真情,有一本书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不屈不饶、勇敢顽强的精神。这本书就是——《中国精神》。

  这本书谱写了汶川大地震中的许多传奇人物,他们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深深地震撼了我。

  其中,最令我佩服的便是那位最坚强的警花——蒋敏阿姨,她是一位温柔的母亲,她是一位个孝顺的女儿,她更是一名敬业的民警。山崩地裂的那一刻过后,蒋敏阿姨失去了近十位亲人。可是,她强忍住自己内心的伤痛,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投入到艰巨的抗震救灾中去。

  蒋敏阿姨把巨大的悲伤留给了自己,不忘岗位职责与神会责任,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分担了太多人的苦难,可是她的悲痛却没地方倾泻。有一种力量叫坚强,蒋敏阿姨的坚强感动了全中国。我无法想象一个平凡的民警是怎样承受住如此巨大的打击,她那种坚强不屈的精神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吗?

  令我难以忘怀的人物还有她——汤鸿老师。她是一位年轻漂亮的老师,地震发生的瞬间,她用自己柔弱的双臂护住了三个学生,其中两个安全获救,可是她却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是什么让汤鸿老师能够勇敢地面对死亡,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答案只有一个,那便是“爱”!汤鸿老师心里充满了爱,这种爱是无私的,这种爱是伟大的,这种爱是永恒的!她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学生的获救。虽然她离去了,但是她伟大的牺牲精神,将会感天动地!

  读完这本书,我突然觉得自己醒悟了许多。

  以前,只要遇到一点小困难,我就会灰心、放弃。可是,看看地震中的人们,他们遇到的困难是如此巨大,那难以承受的痛苦,不是常人能体会的,但是,他们仍然坚强的面对。我的苦难在他们的苦难面前显得那么渺小。他们从未灰心,也从未放弃。他们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我所需要的。

  没错,地震的确可怕,但我们只要不屈不挠、勇敢顽强,一切都会克服的。地震可以摧毁我们的家园,但它却无法摧毁我们的信念和毅力。所以,我们要坚强,不能在困难面前低头,要向着明天的美好生活奋进。是的,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太多难以承受的伤痛与无助。一个人的力量在灾难面前显得那么渺小,但是当渺小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它们就会变得强大。因此,我坚信,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就不会有度不过的困难!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6

  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主要体现在音乐,书画诗歌之中。其实音乐或者书画只是古人用于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工具或手段,从而他们的艺术精神就隐藏在里面。古代的音乐,也就是礼乐,在孔子的改良传承后,最终起了一种教化的作用。孔子的艺术精神是做到“美”与“善”的统一;而孟子的艺术精神是做到“仁”与“乐”的统一。总结起来说,儒家的艺术精神就是由一人之修养而通于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从艺术精神里抽出来的精髓。

  根据《乐记》记载,构成音乐三要素是“诗”,“歌”,“舞”。这三个基本要素,是不借助于自身之外客观事物就可以成立。有了这三种要素,就能借乐器以文之。同时,乐三种基本要素是直接从心发出,是从人生命根源流出来,且具有明确节奏。但乐器是通过配合这种节奏而发生作用,从而激发或者引导处藏于人生命中艺术精神。

  人人都有艺术精神,但有人只是“表出”,有人是“表现”。这就是个人艺术精神层次不同,有人只是享受这种精神,有人是在创造自己这种艺术精神。

  艺术精神,其实也就是美学,美的精神。这是一条走不完的路,你需要在美的这条路上一边欣赏,一边开发你的艺术精神。这条路有两个站,心斋和坐忘,达到这两者的历程,就是达到美的终点站的历程。心斋,就是内心纯粹,无欲无求,我们需要有着这么一颗空灵的心去探索我们的艺术精神。坐忘,就是摒弃周围环境的一切无关事务,做到只有用纯粹的意识去思考事物。两者要求做到虚,静,明。心斋是指内在的要求,坐忘是外在的条件,两者组合完成艺术精神的要求。其中,心斋之心是艺术精神的主体。

  说到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的是书法绘画。而书画从魏晋时期开始出现艺术精神的气息。书画讲究的`是气韵,在古人看来,光是气韵生动一词,就能穷中国艺术精神的极谊了。简单点说,气韵是评判一副作品好坏的标准之一,气韵生动可体现这幅作品有艺术精神;而缺乏气韵则会马上使人觉得这作品水平不到位,体现不出艺术精神。

  当今我们要做的是,读懂古人的作品,分析其中作者的艺术精神进行批判创新,通过心斋坐忘等方法探索自己的艺术精神。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结合当今信息技术,对我们目前所掌握的艺术精神进行传播。这不仅是对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也是对中国艺术精神的一种不断的探索。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7

  “平静而受到庇佑的心态能够让我们认清事物的生命:那就是充满想象力的理智,那就是中国人的精神。”这句话是辜鸿铭这本《中国人的精神》里最想阐明的一个观点,也便是这本书里论述的主题。

  选择一本书就犹如选择去了解一种思想,选择这本书首要的原因也就是想了解到底什么是中国人的精神,想知道要从什么方面来谈这个何其广泛的“精神”二字。其次的原因也便是这位伟大的学者—辜鸿铭给我的影响,他精通九个国家的语言,获得了13个博士学位,还翻译很多的古文经典到国外,在这么优秀的一个人笔下会说出哪些不一样的话语呢?

  或许是看的书太少,思想很浅薄,不得不说看的不是很懂,很多语言理解都有点问题的感觉,所以看的有点吃力。看这本书应该要把自己置身于写作品的那个年代里,否则会很有意见分歧,至少在我看来如此。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在晚清以来,中国的形象被严重扭曲,于是1915年被称为“老怪物”的辜鸿铭先生就用英文写成了《中国人的精神》,旨在用自己的笔维护中国文化的尊严,改变了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

  知道这个写作背景也就不难理解他把中国人描绘的过于美好了,他在书中写道:“中国人最奇妙的特性,我想在此说明,是当他过着精神的、孩童般的生活时,他仍然具有精神和理性的`力量,这是中世纪的基督教徒或任何其他原始的民族所没有的”,这些过于美好在今天看来就有点自欺欺人的感觉,因为我不知道我们真的这样美好吗,我有点怀疑。辜老先生还认为孔子为中国人民做的最伟大的事情是他赋予了他们一个真正的国家观念—这是一个国家真正的、理性的、永恒的、绝对的基础,而且借此,他使这一观念形成了一种信仰—国家宗教。其实我不是很懂这句话,类似这样的有很多,所以看这本书有点艰涩。

  或许是新时代下思想的转变,身为女子我也就很不同意书中讲述的在中国,是由于妻子的无私和责任感,允许中国的男人们拥有侍女或妾,我认为一夫多妻是一种时代的烙印,也是一种制度的畸形,三从四德束缚了女子,许多的缘由致使现在的男女依旧不平等。思想产生碰撞才会真正懂得一些东西,讲述了诸多碰撞,但整本书还是很富有哲学色彩,值得一读的。这本书在讨论“精神”二字时着重讲述的是中国人生存的精神支柱,精神是一种微妙而灵敏的平衡,也好似一种信仰。了解自己的不足也不妄自菲薄这便是整本书透露的一种思想,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本书无疑是轰动西方的大作,极大的维护了中国人的尊严。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8

  书籍简介:

  《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著,由台中中央书局于1966年首次刊行,以后改由台北学生书局出版,几十年间不断再版重印,影响深远。大陆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华东师大出版社20xx年版,广西师大出版社20xx年版。全书共计十章,前两章分别论述儒家孔子与道家庄子各自所代表的艺术精神,其余八章均为论述绘画艺术及其所蕴涵的中国艺术精神。

  感想:

  艺术的精神是什么?是乐?是游?

  我国古代最初是以音乐为中心教育,慢慢的就变成礼到后来的法律条文规定了。其实我在想,大同社会是不是就是最初的乐高于礼的状况呢?应该是吧,在我眼里,这只是一种美好的心愿。乐高于礼?可能吗?完全不可能?社会是不可能倒着发展的。社会永远是前进的,就算你是退,也只是你个体的退。实际上以人性来说,是一种进步。但是群体意义的用“乐”去陶冶,是不现实的。我觉得社会发展到巅峰状态,肯定是要毁灭的.。不管说是天灾还是人祸,我倒觉得人祸的可能性还大点。倒也不是说这个毁灭就非得是今年的“20xx”。

  李复观讲到孔子对乐的追求,举孔子学鼓琴师襄子的例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人格与磬声为一体,这样的大智慧才令人折服。

  讲庄子的第二章,我不得不说,真的很难懂。徐复观先生认为,庄子精神上的自由,以一个“游”字可以加以象征。即艺术上的东西,来源于游戏。因为在艺术上所得到的快感,是不以任何利益为目的的。事实上,我对此有一些的怀疑。许多时候,对于艺术的创作,都是创作者对于自身某种情感的一种宣泄。宣泄自己的情感获得一种快乐难道不是一种利益吗?那么艺术的精神究竟是什么呢?恐怕谁也无法将它准确定义。那么究竟又为什么要来定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说的好,顺其事物自然的发展就好了。无即是有。研究过去研究过来,于我而言,也只不过是找到了数学上的一根渐近线。

  另外,我觉得对于不是学画画的人来说,徐复观先生对于那些画的整理、讨论与考证,真的很让人佩服和赞叹。不仅为他的作品——这本书,也为他的这种精神。真的很好,或许这就是卫夫人所说的“善写者不鉴,善鉴者不写”吧。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9

  读了辜鸿铭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一文,学到了一个新词,并获得了新知。

  辜鸿铭先生这篇文章,在我的印象世界里留下了浓厚的一笔。这个“晚清怪才”,不同于鲁迅先生那样给人以极大的冲击力,也不像林清玄那样充满着悲悯的情怀;他更像是一个指路人,给混乱中缺乏自信的中国、深陷文明危机的欧洲、甚至是整个世界的文明指出一条明路。宗旨,一目了然,自然是阐述中华文明的精神,肯定儒教传统下的中华文明仍具魅力与价值。

  辜鸿铭先生在此文中写到:“我们中国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我已经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如果我不为这种温良正名的话,那么在外国人的心中它就可能被误认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温良不是温顺更不是懦弱。温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同情和人类智慧的力量。”

  “温良”这个词,很好的概括了中国人的品性,确实也是中华民族的品性。

  文中写到:“这里提到的温良,就是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的智慧的温良——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来源于同情的力量。”温良来源于同情,却高于同情。这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力量。在我看来,温良不是软弱,而是消磨了粗鲁和蛮狠的力量。温良充溢在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在现实生活中的细节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的“温良”无处不在。

  与西方的利己主义不同,我们中国更加强调甘于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这种温良的力量延续到现在成为了我们在困难来临之际的.众志成城的力量。在河南的暴雨中,许许多多的中国人都站出来,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筑起了一道道堤,只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得到保护。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整个社会的劲儿都往一处使。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击败暴雨,它冲刷了我们的身体乃至性命,却冲刷不了我们的精神。

  虽然“舍小家,为大家”在国外媒体看来有些“蠢笨”,但这样的“蠢笨”,常常使我们热泪盈眶。刚刚过去的东京奥运会,中国人的温良精神正在向世界传递,中国也在向世界展现独有的大国形象。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中国人的温良是独特的,是朴素的,是动人的,更是不可磨灭的。于危难中勇于挑战,是中国人永远的信条;内心源源不断支撑的力量,是中国人的温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