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香水》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香水》读后感1
《香水》这本书很神奇,仿佛可以让人闻到书里出现的无数气味似的。香的、臭的、浓的、淡的,种种味道都变得具象了。比如说黄铜把手,比如说水仙花,比如说少女的味道,通通都变得具象了,文字作为载体,唤醒了读者曾经闻到过的味道。
我很惊讶于《香水》有一种悬疑小说的味道,从一个没有味道的婴儿开始,让人无法忘记小说的内容,然后他因为独一无二的能力让人对他的故事无法放下,跟着他成为皮革学徒、成为香水店学徒、再成为香水店伙计……直到他杀害少女、制成独一无二的'香水、再到他死去……
一而再的反转让我一次一次在阅读中经历冲击。
我以为他无法杀死最后一个少女,因为那少女那样美丽那样完美;我以为他没有制成香水,因为他那么顺利就被抓获;我以为他会被顺利行刑,因为正义不会站在他的一边;我以为他就此隐遁,因为他已经拥有的蛊惑人心的道具……
可是,一切都出乎我的意料!因为我和那些人被他愚弄的人一样蠢,一样的欲念深重,不然怎么会想不到这个人根本就没有人类的感情与价值观,也正因为他没有,他才可以像一个旁观者一样,制造出一份蛊惑人心的香水!
他以人为载体而来,又以人为载体而去,他对于人怀有的是无尽的恶意和憎恶!
而被他所蛊惑的人又无一加重了他的恶意和憎恶!
我一直在想,作者以这份对人类的恶意和憎恶为载体,他想表达什么呢?
表达人类的自以为是和愚蠢而不自知?
表达人类的虚伪和粉饰?
表达人类的贪婪、肮脏和恶臭?
难道人类如此一无是处吗?
即便是这个没有人类味道的旁观者,他却看起来更阴险更恶毒啊,所以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呢?
那少女的香味制成的香水代表了什么?
公审那天人们的疯狂又代表了什么?
结尾那群疯狂的人又代表了什么?
《香水》这本书,我只能理解一点,就是主人公没有“人味”,没有普通人的人性之味。
普通人的人性之味是复杂的,有其香与光明的一面,也有其臭与黑暗的一面。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客体。
就像便宜雇佣主人公的老板们,他们付出很少的铜板就雇佣了一个任劳任怨的工人,这一份算计自然是老板们人性中局限的一面,但这份局限是大多数都有的,所以这份局限被人们看作是一种正常。
然而当站在一个旁观者角度看,则会把人类的此种算计归到恶臭中去!
如是而想,人类的种种贪念,会被香气彻底释放而疯狂也就不足为奇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会越来越怀有一颗宽容之心,因为人类的局限性其实都具有共通性,同时我会想人类的伟大之处也具有共通性。
所以,我不会再去强求水之至清,我相信这世上不存在自然的至清之水。
我现在不愿意做那个把他人的人性摊开来看的人了,因为人性的复杂性是一件非常客观的事。所以我并不赞同主人公用香水嘲讽世人的肮脏的行为,也不赞同主人公用香水诅咒世人的疯狂的行为。
我宁愿这世上人们还伪善的举着道德的大旗,也不愿意扯下遮羞布让人间彻底成为修罗场!
或许《香水》和我的想法一致:没有人味的人没有底线与道德,而有人味的虚伪之徒或者糊涂虫一样的人至少还知晓道德、还有良知和底线!
那么,这样一想,我心里好受多了,或许作者并没有那么厌恶和憎恶人类!
以上读后,祝好!
《香水》读后感2
“我喜欢阅读那些有气味的小说,我认为有气味的小说是好的小说,有自己独特气味的小说是最好的小说。能让自己的书充满气味的作家是好的作家,能让自己的书充满独特气味的作家是好作家。”——莫言《香水》无疑是这样一本书,聚斯金德无疑也是这样的一个作家。以气味为线索,以追逐气味为情节,这位德国作家为我们展开了一段充满罪恶的“芳香之旅”。
小说讲述了格雷诺耶传奇的一生。格雷诺耶出生后就被遗弃。在当时的臭气之都巴黎,他在充满丑恶肮脏的环境中成长。奇怪的是,虽然他自身毫无人类的气味,他却拥有极为发达的嗅觉,可以分辨超过10万种以上的味道。于是终其一生,他都在追求一种味道,一种能征服世界的奇异之香。为此,格雷诺耶谋杀了26个少女,最终他把自己也推入了地狱。无疑,气味,是格雷诺耶唯一的生存形式。他没有社会意识、道德意识和丝毫的情感意识。他就是为香水而存在的。为了获取绝世奇香,他费尽心机,不惜一切。然而当他研制成功他梦寐以求的香水后,在他微笑着看着世人被他的香气所迷惑屈服后,他却选择了自我毁灭。到这时,我才明白这个人的所有生命追求是找寻自我。他是一个被遗弃的孤儿,他一直处于被人疏远、鄙夷、厌恶的心理状态,他没有身份,没有归宿,缺乏尊严,缺乏温暖,缺乏爱。
他的内心只剩恐惧,孤独和迷惘。他唯一拥有的是他自己的气味世界。因此,对于香气,他热爱、痴迷甚至疯狂,为了制香他还夺走他人生命。然而,作为一个有意识的生命个体,格雷诺耶真正追寻的是对自我存在,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其实现形式就是通过香气。在他独居七年的时光里,他尽情地沉浸在神奇的香水中,发现追寻的过程让他充实而幸福。最后,他享受到了成功的荣耀,走到了顶峰。然而,此时的'格雷诺耶发现,就算世人任他摆弄,世界由他操控,一切看似都臣服于他,自己仍是一个孤魂,仍找不到存在的意义和真正的快乐。他重新陷入了彷徨和失落,他最终还是得不到解脱而毁灭。人类追寻自我的过程正是如此,最初的我们对一切感到恐惧和茫然,于是,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存在和自我价值的证明,渐渐的,我们沉浸于探索中,而当我们处于追逐的顶端时,往往又会陷入了再一次的自我反思和心灵空虚,又将进入一场追寻,最终,我们才会体会到,结局依然绝望。格雷诺耶的疯狂和所犯下的罪恶是极端化的,这是对自我追寻的欲望的反面的后果,展示的是在此过程中人类可能犯下的错,包括对美的掠夺,对道德的破坏,甚至是对他人生命的无视。但是生命的意义到底在何处呢?我认为就该是这一场场追寻中的真实的生命体验,或快乐,或痛苦,或宁静,都是活生生的,都是内心不可抹灭的印迹。
我想这就是作者创作这个血腥糜烂的悲剧所要给予我们的某些启示吧。《香水》一书确实是气味十足,弥漫了存在与死亡,散发着美丽与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