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1
记得看到《读者》上面一篇文章“公民意识:一块蛋糕怎么切”。透过聪明母亲让哥哥分蛋糕,让弟弟先选蛋糕的故事,转换了原来母亲分配者的角色,变成监督者,而兄弟俩互为争抢的角色变成相互公平者。在长期以来的教育中,老师常常也是母亲原有的角色,高高在上的教育者。那么在班级管理中,教师是否能仿效母亲做一位聪明的班主任,让幼儿从他律的行为中逐渐转换为自律,感受师幼教育的公平与乐趣。
记得两年前我班上的涧儿。他是插班生,非常顽皮、自傲。刚开学第一天老师没有发现打人事件,只是发现用餐挑食、不专心、玩弄菜等,接下来,“原形毕露”,散步时,对后面的同伴拳脚相加、上课时对身旁孩子的大腿劈掌、看到前面孩子举手发言,他用手去挥打等等。这些侵略性的行为一旦得逞后,他沾沾自喜。但是他思维灵敏、口齿伶俐、动手能力强,又是一个能力极强的孩子。每当老师教育时,他说的比唱得还好听。
对于这样的孩子老师感到很棘手,该怎么进行教育辅导呢?《给幼儿教师的建议》的第五辑“做一个有协调能力的班主任”。在扉页上写着蒙台梭利的`一句话:“我们的目的要建立积极的纪律、工作的纪律、良好的纪律,而不是建立静止不动的纪律,被动的纪律,屈从的纪律。纪律必须通过自由而获得。”如果老师单一的说教、一味的批评或者告状等方法只能导致他变本加厉的逆反。于是,我采用“以情入手、以爱开路、以严保驾,以信开导。”的教育策略,浅尝做聪明班主任的快乐。
首先,以情入手,在聊天中了解他侵略性行为背后的成因。据了解,在家他是哥哥,和小妹妹相处时不肯谦让,经常受到父母的训斥,尤其是爸爸的打骂。爸爸的粗暴让他脾气变得更倔强,同时萌生他暗暗地对弱小同伴的施暴。
其次,以爱开路,打开他善良美好的心灵。老师问他,每次做什么事情时会打你?打你以后,你心里怎样想的?你觉得你打小朋友,他们心理会怎样想?你今天用武力解决问题的方法人家服气吗?还有没有比武力解决更好的方法呢?告诉他,经常使用武力解决问题,人就会变得蛮横无理,失去很多的朋友,变得孤独;而用商量解决问题,人会变得文明有礼,会结交许多朋友,就会很快乐。
再次,以严保驾,善用暗示与小小的惩罚。经过观察发现,他动手干扰身旁的孩子已经习以为常,甚至有些习惯性动作,因此,很难自我控制。因此,老师会用一个眼神,或者是动作提醒他,他刚开始心领神会,就收敛了,可是多次以后,失去了“魔力”,他也无法抑制自己的行为,仍然故伎重演。这时,老师就要把小小的惩罚“搬”出来,如,你今天不理睬老师的提醒,故意犯错,停止自由活动,要安静反省;或者今天的红花不和故意调皮的孩子交朋友,等等。让他明白,学习不仅要发言,也要遵守学习的常规。
最后,以信开导,体验自律的感受。我们班自由性游戏开设了《幼儿园》,请他担任小老师,这下,他的主意可多了,一会儿安排上语言课,讲故事,一会儿又上音乐课,忙乎了一阵,小朋友不停他的指挥,他就“发飙”拳脚动作又要上来时,小朋友会说:“老师怎么打人,不能当老师。”他立即手脚。耐着性子和大家讲道理,从游戏讲评中,他发自内心说:“在幼儿园中当老师很难的,小朋友要不听话,不能打人,只能想办法讲道理。”
马卡连柯说过,“每一个儿童就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当老师真正解读他们的个性,才能发现每一种个性的孩子都一样可爱。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2
在阅读教育类书籍时,经常看到一个响亮的名字——苏霍姆林斯基,看到文中引用他的经典名句。可从未真正静下心来阅读过他的任何作品。近期刚好遇得一本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它真是一本好书!
其中一篇文章《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提到,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精神需要。
看了《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后,我真的触动很大。我也常抱怨没有时间,忙啊。每天早早到校,很晚才离开学校,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处理学生之间的问题,已有点应接不暇,还要忙着生活中琐碎的事情。正当我看不清方向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了我答案——教师的时间从读书中来。“只有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可谓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优秀教师,课堂上总是那么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不管学生出现什么突发事件,他们都能巧妙引导,让课堂因生成焕发精彩。想想自己的课堂,也做了精心准备,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但课堂上却总感到语言贫乏,缺乏感染力,教得费力。这才恍然大悟,优秀教师是平时的点点积累,在日常工作中提练,借鉴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用一辈子来备课,而我只用课前的几个小时来备课,“书到用时方恨少”,效果当然不同。
一位优秀的高级教师曾说过:“只读两本书(教材、教参)的教师无论如何是不能成为优秀教师的”。读书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的爱心和社会的良心。这是做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有人说‘没时间读书’,关键还是他不想读书……”这样的读书箴言,我完全赞成,并深有同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那就是喜欢读书的精神。”
读书吧,读苏霍姆林斯基,你会感到教育可以一生追求。老师们,你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你不读书,怎能让你的学生与书为友?读书吧!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3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一个儿童身上都蕴藏着某些尚未萌芽的素质。这些素质就像火花,要点燃它,就需要火星......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里的火药未被点燃,而要使一切天赋和才能都最充分地发挥出来。”
作为一名幼师,我不断地尝试,想在班级中为孩子们创造自由发挥和表现的空间,让孩子在轻松自由的空间里做自己想做的事。在户外,孩子们在遵守玩具的使用规则前提下可以尽情地玩,他们在幼儿园的大滑梯的网子上爬来爬去,跑来跑去;他们在幼儿园的操场上骑小自行车、推小推车、进行追逐跑等等。在班里,孩子们可以自由地使用各种工具:区域材料、清洁用具、生活用具……最近孩子们想要自己给自己盛饭,老师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满足孩子们自己盛饭的想法。他们在这个阶段会特别想要自己完成某些事情并且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孩子想要尝试,那就去尝试!孩子们就是在试误的过程中一步步获得经验和得到锻炼的。
在这本书里有一条建议是:怎样爱惜儿童的信任。书里提到,老师要用心灵去体会儿童世界,体察童年生活。这是一个特殊的世界,儿童对善与恶、好与坏有自己的概念,他们有自己的审美标准,他们甚至对时间也有自己的衡量方法:在童年时代,一天好像一年,而一年简直是永久似的。为了能够进入这座名叫“童年”的神奇宫殿,你必须变成另一个人,即在某种程度上变为一个孩子。只有这样,你才有资格对孩子拥有明智的权威。正因为儿童是将会长成高大树木的娇嫩幼苗,所以童年就需要受到特别尊重。要知道,儿童是不会故意做坏事的`。如果一个教育者硬是认为儿童有这种意图,是蓄意干不良行为的,这就是教育上的无知。这样的教师在竭力“砍掉劣根”的同时,把所有的根子都砍掉了,结果,使童年时代生机勃勃的幼芽枯萎了。
当我们明白儿童不是有意干的坏事,而是一时糊涂、无知或者误解而做出的各种各样不当举动,要采取特别明智的教育态度。绝对不能把儿童同成人一样看待:既能衡量成人,又能衡量儿童的统一尺度是没有的。
因此,如果想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请把自己也变成一个孩子,请在心里装满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