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昆虫记》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昆虫记》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昆虫记》读后感1
读《昆虫记》比《海底两万里》要耗时很多,这也许是《海底两万里》比它更好理解,故事性也更强一些吧。总之,今天终于把《昆虫记》读完了,原来昆虫世界也是如此有趣,和海底世界一样令人着迷。我知道了蝉是怎样脱壳的,蚂蚁是以蚜虫分泌物为食,格朗多克蝎子和纳博讷狼蛛谁更胜一筹……
这本书并不像那些标准的科普书,从来没有东拉西扯:这种昆虫是什么门什么目,但又不在什么属什么种。《昆虫记》给人的感觉是很平易近人的,虽然是在描写昆虫的特点,但却时常会令人发笑,感觉和作者一起走进了一个诗化的昆虫世界,去探寻一些诗化的昆虫的奥秘。就像天牛幼虫是破坏树木的罪魁祸首,终日在树木体内以木屑为食物;螳螂的那对危险而完美的捕猎工具是如何为民除害的;松毛虫会绕着花盆排着长队转圈圈;蟋蟀的住宅有多么豪华,靠自己双手奋斗出来的才是最好的……。让今人头痛的科普文变得和戏剧小说一般有趣,让我们不由自主的想要走近昆虫,了解昆虫,让平凡的昆虫世界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所以,在我看来作者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昆虫学家,它更像是一个拥有特殊素材进行创作的文学家。他以千奇百怪的昆虫为对象,以它们的生长习性为材料,用优美的文字向我们展现了另一个世界的可爱之处。
记得罗丹的一句名言:在我们的世界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法布尔发现了属于自己的美,在自己的.眼中留下了永久的快乐的世界,并用文字把这些美这些快乐传递给我们每一个人。拨开生活的浮云,就可以发现那份属于自己的美。我们曾经不也是这样吗?希望大家都可以将美留在自己的眼中留在自己的心中,不一定要和法布尔相同,却一样可以让你感受到无比的快乐。
《昆虫记》读后感2
在这个欢乐的寒假中,我阅读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昆虫记》。它的作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
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只有靠着这种精神,才能取得成功,还让我知道了法布尔对昆虫的情有独钟。在他的笔下,那些小虫子都是有灵气的,它们是纺织家、音乐家、歌唱家、猎手、建筑师等。他的叙述既有科学性,又有趣味性,从而激发了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所以这本书给我的启示很大。
今年寒假我去阿公家过年,发现阿婆还有老太太她们都在织毛衣,看着她们一针一针熟练地织着毛衣,我心想:织毛衣没什么大不了。于是心里有些痒痒,也想去学织毛线。自己就去抽屉里拿了两根针,还有一团毛线。然后拿着这两样东西兴致勃勃的去请教阿婆,阿婆耐心地对我说:“俗话说:站有站像,坐有坐像,织毛衣啊就应该有织毛衣的样。首先左右手各拿一根针搭在大姆指和食指中间,针要横着拿;再把右手的根针戳进左手针上两条毛线的中间;接着拿右手的那一段毛线在右针上绕一圈;最后将右针所绕的那圈往上一挑,这样一针就织好了。第二针第三针也是这么的依次往后织。”我谨遵阿婆教我的方法,可是学了老半天,还是织不出个所以然来,不是掉了一针,就是毛线没挑起来。不一会儿我就失去了耐心,心想算了吧。但我突然想起了前两天读的.《昆虫记》,主人公法布尔是靠着坚持不懈的精神,不轻言放弃,最终才获得成功的。我也要向他学习,于是我就提起百倍信心再次拿起了针线。
经过几十次的失败,不断的尝试,我终于学会织毛线了!感谢你——《昆虫记》,让我又学会了一样本领。以后我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
《昆虫记》读后感3
如果让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书橱中找一本我的最爱,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昆虫记》。
最早了解《昆虫记》是在我六岁那年,每晚都要听妈妈读几页,那个时候我捉蚂蚁,用细绳拴住蚂蚱的一条腿,把知了装在瓶子里,干这些事的时候总是充满乐趣。当我发现居然有一本书专门描写这些形态各异的小东西的时候,更是激起我对这些小虫子极大的.好奇心。
昆虫是大自然中非常庞大的一个家族,它们对于我们太常见了,似乎没有任何稀奇,但是这本书却告诉了我们太多被我们忽略的知识,比如:蝉为什麽要大声唱歌?萤火虫尾巴上为什么有一盏小灯?蟋蟀的家是什么样?蜘蛛网为什么不是杂乱无章而是非常规则的几何形?还有,你知道吗?蝎子居然是“胆小鬼”!粪金龟(俗称屎壳郎)滚来滚去的粪球居然是给宝宝准备的食物!而且还非常详细地描述了这个粪球是如何制作的并且为什么会那么圆……这些简直太有趣了!
于是,我开始观察我周围的虫子们。有天晚上,我正为一道数学题发愁,一只蛾子不识时务地在我眼前飞来飞去,我一巴掌捂下去,不小心弄断了它的一条腿,它只能呼扇着翅膀原地转圈,忽然我发现它屁股后面出现了一颗小白点,不像它的“便便”,那颗白点掉下来后又出来一颗,好像是粘住了——下不来,我就用牙签帮它拨下来,然后又出来一颗,于是我一颗一颗帮它“接生”,至少有十几颗,我认为那是它的卵,可是后来那些卵在书本的挪动中找不到了,它们变成小蛾子了吗?
《昆虫记》为我打开了昆虫乐园的大门,那些生动的文字引领我走进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它让我学会了观察——用探索的眼睛,不仅仅是昆虫,还有大自然。所以,我爱《昆虫记》!我爱昆虫!
《昆虫记》读后感4
我利用暑假的时间读完了《昆虫记》,这本书为我们形象而生动的描绘了昆虫的奇妙世界,看完了才真正了解了他们,涨了不少见识。
物竞天择,每种生物都是经过自然选择而存活下来的,不管是微生物,植物,动物,当然也包括昆虫。它们经历着残酷的生存斗争,为了能让自己繁衍后代,做着不懈的努力。全书总共写了一百多种昆虫,分别描述了它们的形态、生活习性、本能等。这也能从侧面反映这些细致的'研究都是作者科学研究一路的经历,他把一生对昆虫的爱都收集进这本书里面。夏天的晚上,蟋蟀在洞里不停的叫着,仿佛在向我诉说它对夏天的热爱,满天的飞舞萤火虫让我发现大自然的美,这个夏天读《昆虫记》不正合适吗?大自然真的太神奇了,读完这本书我也更了解大自然了。这些不起眼的小家伙永远生活在我们周围,简直无处不在。当你吃面包不小心掉了一块在地上,马上就会有蚂蚁爬过来搬运了,如果东西再大一点他们就会成群结队的合作。夏天的夜晚只要你开着灯,总会有数不清的飞蛾围绕在这灯光周围,这就是所谓的飞蛾扑火。大自然真的太伟大了。
这些小家伙再小,也是条生命,我们也应该爱护他们,因为它们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它们为了繁衍,本能的团队协作、无私奉献,我们人类难道不应该向它们学习吗?
《昆虫记》读后感5
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这样的书,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图书节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这些奇迹的创作者就是《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
《昆虫记》不仅仅浸淫这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著某种精神。那种精神就是求真,如果没有那种精神,就是没有《昆虫记》,人类的精神之海里将流失掉一片智慧海域。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想,美术家一般的眼光,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怀”。在本书中,做这件职业与人生感悟熔于一炉,娓娓道来,对以种种昆虫的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著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本书的问世被看做动物心理学的诞生。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区偶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黄蜂”“蝎子”“象鼻虫”在内,都在同一个精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脸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
《昆虫记》的确是一个奇迹,是有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
《昆虫记》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面孔却十分和善,不顾作深刻,没有干巴巴的学究气,没有学术著作的晦涩枯燥与一本正经,“没有充满言之无物的公式、一知半解的瞎扯,而是准确描述观察到的事实,一点儿不多,也一点儿不少”。
《昆虫记》读后感6
在我们生活的大自然中,我们的“远亲”,昆虫,每天从我们身旁来来往往,但却很少有人去观察、研究他们。
然而有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他们,这个人就是法布尔。不但如此,他还创作了的巨作《昆虫记》,这部巨作被誉为“昆虫的史诗”,而法布尔也被达尔文赞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
在《昆虫记》这部巨作中,作者没用到华丽的辞藻和热烈的激情,但那种朴素的笔墨恰恰成就了一部严肃且优美的散文。整部书的故事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那些平实的文字具体而详细,清新而自然,幽默的叙述,更是惹人捧腹大笑。个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红蚂蚁、蟹蛛、石蝉、孔雀蛾。都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多么奇异、有趣啊!在作者的笔下,天牛像个小气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了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的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啊!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一段段栩栩如生的昆虫生活景象,包含了关于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的关怀。从这些详实的描述中,我细细品读,终于对法布尔一生的乐趣有所体会,他尽在探索世界生命的真正面目,字里行间充满着睿智的哲思。他探索着自然界蕴含的科学真理,他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精神,是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财富!这位感情细腻、思想深刻的天才,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用哲学家的思考,美术家的观察,文学家的叙述向我打开了通向昆虫世界的大门,也是科学的大门!
《昆虫记》读后感7
相信大家都有讨厌的虫子吧!我曾经见到过两种我最讨厌的虫子,一种是长腿蜘蛛,看起来很小,但是腿又细又长,看起来有点可怕;另一种就是“火车虫”,走动的时候脚像翅膀一样,看起来像一条履带,看一眼我全身都会起鸡皮疙瘩。
虽然我对虫子很反感,但是看到书中的法布尔不仅敢下手抓虫子,还敢把虫子装进口袋里。要是我,估计以后这件衣服都不敢穿了,直接扔掉。就算虫子没毒,那也够恶心的,毕竟是虫子;要是有毒,那就更不可能抓了,毕竟谁会给自己找麻烦呢?这就可以说明法布尔对自己的判断很有信心,很有胆量,手法也很娴熟,勇气可嘉。
再就是他对昆虫的研究很深。在很多人看来,正常人谁研究昆虫啊!但是看到随便在网上一查就有某些生物的资料,这说明还是有人研究的.。要研究昆虫是很困难的。我不是生物学家,不可能也不会一整天都“监视”昆虫,自然也无法体味到感受。那毫无疑问,肯定不好受。
但是法布尔做到了。他可以很长时间连续地观察昆虫的变化,而且他也不嫌弃什么,只要是昆虫,他就会拿来研究。而且,他观察时一般都会很深入,以此来保证结果是正确的。
比如黄蜂那一篇文章,为什么会描述地如此详细?那肯定是因为他在黄蜂的巢中对黄蜂的各种行为习惯都做了详细的记录。除此之外,还有黄蜂的生殖以及御敌方面的记录。比如黄蜂宝宝该怎么取食?猎物该怎么处理?你能想到的上面都有,你没想到的上面也有,书上的知识很丰富。
大自然中有很多的东西是人类所不知道的,我们要像法布尔一样,不畏惧困难,献身于科学研究!
《昆虫记》读后感8
一直以来,我对昆虫的认知都限于这只虫子的颜色真是色彩斑斓,那只虫子的外形又是奇形怪状。
直到最近,我阅读了法国作家法布尔著作的《昆虫记》。作者在书中详细地描述了一些昆虫的种类以及生活习性等等,使我对大自然中的那些小小的昆虫有了重新的认识。夏天的夜空里,一闪一闪的萤火虫是很美丽的,那一只只小小的虫子看起来是那么弱小,可谁知道那是一只凶恶的猎手?《昆虫记》里告诉我说萤火虫能捕食体型很大的蜗牛。
道路边的蚂蚁是随处可见的,它们一直都是在忙碌着,我不知道它们在忙些什么。作者告诉我们,蚂蚁能用触角交流,而且蚁群里有明确的分工,兵蚁是为战斗而生的;工蚁忙着收集食物,蚁巢深处还有一只蚁后,它是整个蚁群的中心。蟋蟀的叫声也许会令人厌烦,你以为它真的是用嘴巴“叫”出来的`声音吗?《昆虫记》里有非常详细的介绍。原来蟋蟀是用翼互相摩擦发出的声响。这样形形色色的昆虫还有很多很多……昆虫有的对人类有益,有的对人类有害,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区分它们,对有益的保护,有害的消除。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和这些昆虫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里,人类是伟大的,但是我们也绝不能忽略这些渺小的昆虫,它们也是大自然的一份子。
在生活和学习中,我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的勇气。在生活中我也细心观察,发现了蜗牛爬得很慢,下雨前蜻蜓会低飞,向日葵会跟着太阳转。我更要努力学习,像法布尔那样,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到科学的世界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的一个又一个奥秘!
《昆虫记》读后感9
《塔兰图拉毒蛛》是《昆虫记》的一篇,这篇文章中,毒蛛的那些点点滴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重点记述了作者诱捕蜘蛛时蜘蛛如何狡猾地避开以及蜘蛛毒牙的可怕威力,让我看到了它的机敏和强大。不得不说,塔兰图拉毒蛛是真正的生存高手。它虽身怀致命武器,却仍以中规中矩的态度和墨守成规的方法长久而安稳地生存于危机四伏的丛林之中。
塔兰图拉毒蛛的生存方式让我明白了“适者生存”的道理。我们的生活也需要这种能力。因为生活不能一帆风顺,我们所处的环境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面对不利于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便要适应环境,而不是去愤恨社会,自我放弃。就像“晚清四大重臣”之一的李鸿章,原本霸气四溢、顶天立地的他,却不幸生活在了腐败的晚清。对此,他没有选择站出来对抗这个即将覆灭的王朝,而是选择适应,融入腐败不堪的社会为其尽一份力量。
伟人的'生存法则亦如此,我们也应有此品格。就好像我们现在赖以生存的社会,虽然丰富多彩,但也总是会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也自然会给我们带来苦恼。但面对这些,我们又怎能轻易放弃?当这些逆境向我们袭来时,我们所应做的不是寻死觅活、抑郁轻生,因为如果这样我们便会被冰冷的社会淘汰,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机会。此时最应做的是改变自己的心态,放低姿态去适应这个不利于发展的新环境。不要总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也不要认为适应就是屈服。其实,无论你有多强大,都是社会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你的存亡不会影响任何人。所以,适应和容忍才是生存之道。
《昆虫记》就像这样,以昆虫的视角揭露生存之道,让我深刻地明白了“适者生存”的道理。
《昆虫记》读后感10
我最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具有神奇的魔力,读着读着它能带你走进昆虫的世界,书的名字叫《昆虫记》,作者是著名的科学家法布尔先生。
我住在大城市里,很少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昆虫,但读书让我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昆虫,了解它们生活的知识。有会玩儿心理战术的螳螂;有需要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唱五星期歌儿的蝉;有呆头呆脑,不懂变通的松毛虫;还有我最喜欢的狼蛛,虽然对猎物心狠手辣,但却有着深深母爱的'。
人类对蜘蛛印象不是很好,多半是因为它的外形和有毒的原因。没错儿,他确实有两颗毒牙,但大多数蜘蛛是微毒的,可是你被狼蛛咬到,那就危险了。狼蛛的毒液能杀死一切昆虫和一些小动物,所以你还是离它远一点儿吧。但狼蛛对宝宝的关爱是无微不至的,也许这一点会让你改变对蜘蛛的印象。它是用自己吐的丝把卵缠绕起来弄成一个球儿背在自己身上,每天都要把卵放到太阳下去晒,母蛛还轻轻地滚动,好让每一个部分均匀接受阳光的照射进行孵化。这不止是一天接下来的三个星期里,它每天都要坚持这样直到宝宝出生,能感受到母爱是多么伟大,此刻我想到了妈妈对我的爱,从出生开始,伴随着我的成长,母爱时时刻刻都在我身边儿,不管是昆虫、动物还是人类。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自然科学知识,让我喜欢观察小动物,更加懂得保护爱惜小动物了,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再凶残的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你们也来读读这本书吧。
《昆虫记》读后感11
又是暑假读书时……
潘老师笑眯眯地走上讲台,拿着书目单,在黑板上写着:《昆虫记》《寂静的春天》《唐山大地震》……
看到《昆虫记》,我的心情就不好了!小学,老师推荐我看过,里头都是那些另我讨厌的小昆虫,有狼蛛、黄蜂、松毛虫……
妈妈劝我说:“这本书多看几遍,对你初中科学有好处的。”
我反驳道:“早着呢!”
如今,我再一次翻开《昆虫记》,怀着求知的心态去阅读着……
这是昆虫的王国。辛勤的蜜蜂、威武的螳螂、歌唱得蝈蝈……
我知道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昆虫常识和生活习性:螳螂在饥饿时会吃自己的同伴;螳螂的'眼睛在白天时是透明的,在晚上就变成不透明的;小条纹蝴蝶是利用嗅觉来找到异性的;大孔雀蝶求偶是在黑暗中进行的;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
法布尔就像一个孩子,喜欢爬在树上、趴在地上观察昆虫,让我想起了儿时的我,东爬西爬的,好不开心!可现在因繁重的学业而早就淡忘了这种快乐,而这本书又让我重温往日的快乐!
当我被《昆虫记》所吸引时,我似乎就在那个伊甸园中,看到法布尔细致入微地观察毛虫的旅行,看到他不顾危险捕捉黄蜂,我看到他大胆假设、谨慎实验、反复推敲的实验过程与数据,一步一步推断孔雀蛾的远距离联络……一次实验失败了,他收集数据、分析原因,转身又为下一次实验做准备。
严谨的实验方法,大胆的质疑精神,勤勉的作风。这一次读书,我感觉到了“科学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内涵。
不过“多读书,读好书,每次读书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是我得出最值的结论。
《昆虫记》读后感12
今天我和妈妈去了图书馆,在一个角落的书柜找到了一本书,名为《昆虫记》。回到家后我和妈妈出于好奇,在网上大致了解了一下这本书。《昆虫记》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作家让·亨利·法布尔毕生的著作。法布尔的《昆虫记》有十卷,直到1910年才出齐。由我国作家周作人第一次翻译引入中国。
一开始我看到这本书,以为是以一个小昆虫为第一视角的故事,类似于历险记那样展开描写的,但当我打开第一页时,我才知道这是一本以作者为第一视角,观察动物生活习性的记录笔记。但你其实仔细一看,你会发现,他虽不是冒险故事,却胜似冒险故事。作者笔下的小昆虫是那么的栩栩如生,一个比一个有趣、可爱、生动的小昆虫跃然纸上,多种拟人描写手法让“小虫子们”活灵活现。看着看着,书中的树木、小草、星空就在眼前,仿佛还能闻到那种独属于大自然的味道……
作者的写作感情色彩很平淡,清如水,通俗易懂,有时还会幽默一下,我和家人分享时,都听的捧腹大笑。里面的故事奇特,充满了奥妙,昆虫们一个个的'登场,让我对书的热爱只增不减。情节曲折新奇,如果可以把里面的昆虫全部换成人,我敢说,绝不比科幻大片逊色!
看着昆虫像人一样的生活,我也学到了不少知识,例如屎壳郎是如何滚粪球;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的;禅是怎样脱壳的等等……是作者认真记录昆虫的每一天每一夜将我带进了这个出不去的科学“怪圈”。
同时作者也告诉我,科学不仅仅有机械电子,还有很多很多人们意想不到的东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就可以看到很多不曾发现的有趣的东西,它让我对枯燥的生活又充满了热爱。这次活动让我再次深刻领悟了读书是多么的重要!
《昆虫记》读后感13
今年暑假,我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仔细阅读了《昆虫记》,在读完这本书后让我认识了一位具有耐心、谨慎、精巧、机敏的法布尔。更加令我最敬佩的是法布尔的精巧、细致,他观察的每一种昆虫都写的那么详细,即便是很小的昆虫都写得很生动细致,真的非常了不起!
书中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也体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一块地,这就是我的梦想。”这块不值钱的土地,在法布尔眼里却是多么具有价值!这是他自己一直苦苦追求的梦想,就是这一块土地!
法布尔用了一张胡桃小木桌陪伴他终老,这份执着与坚持也见证了法布尔毕生对昆虫的痴迷与无悔。法布尔的昆虫实验室在荒石园,法布尔的`后半生就隐居于此,他用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荒石园中,并把荒石园打造成为了全世界自然爱好者心中的圣地。
书中介绍了不同昆虫的不同习性和各自捕食方法,这来源于在法布尔小的时候就对昆虫很痴迷。法布尔经常放鸭子时偷偷地去捉甲虫、追蝴蝶。因此没少受到过父母的责骂,但他仍然执着于对昆虫观察。法布尔经常把捉到的昆虫都用树叶包着塞进口袋里,然后躲到一个僻静的地方,慢慢地拿出昆虫让它们活动起来,仔细观察昆虫的每一个细节并记录下来。
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逐渐把法布尔引入了昆虫学的最高殿堂。因此,法布尔也创作了一部不朽的昆虫史诗——《昆虫记》。法布尔事迹也告诉我们:选择任何一件正确的事情,无论面临多少的困难,只要我们认真、细致、坚持并全力以赴,一定会在平凡中成就伟大!
《昆虫记》读后感14
想必大家也猜到了这也是暑假作业里推荐的根据昆虫记的知名度我也不用多介绍了,基本上每一个人都知道昆虫记的大名,也多少听说过它的作者法布尔的大名对于这些人尽皆知的事我就不过多赘述了,让我们直接进入正题。
比起小说,昆虫记更像日记题材,作者把一天的见闻,和邻居居民的对话,在这些对话中体现出作者在居民的眼里十分怪异,在毛刺沙泥蜂这一章里,一位路过者就以为他一定是用那些兔子粪便赚钱但作者的回答却是要蒸馏这些兔子粪便取粪汁,显然路过者并不清楚这里的价值,在前文作者在这堆粪便上发现了一种隐光植物,其实除了这处全片还有别的地方,比如作者在大雨天观察昆虫而被嘲笑作者将这些小东西视为奇迹而别人却不理解他,可能作者也想传达一种思想,可能你最珍视的'东西别人却视为废物但不要放弃,喜欢就去做吧(也很有可能我过度解读了,但我认为像影评读后感都是很主观的。)除了这些,本书的作者对于那些微小的生物的观察是极富有耐心和毅力的观察也细致入微感觉作者就是一只昆虫在记录自己的生活一样除了对昆虫的描写以外作者也十分擅长环境描写我感觉可以直接背下来到自己写作文时用。
好吧该说的都说完了也该说再见了,我写这个其实很不愿意的昆虫记这本书从小学就开始读写读后感导致写出些不同的东西还挺困难。
《昆虫记》读后感15
有一本书,它真实地记录了活泼可爱的小昆虫生活。
有一本书,它浩浩十卷,凝结了作者一生的心血。
有一本书,它是人间的一座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学宝藏。
这本书就是法国昆虫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所撰写的《昆虫记》。《昆虫记》介绍了非常丰富和细致入微的昆虫世界。昆虫怎样捕捉猎物,怎样生卵,怎样筑窝以及生长过程也都包含在内,让我不得不感慨自然界的神奇与瑰丽。同时作者还将昆虫世界与自己的人生相融合,用社会的眼光来看待昆虫世界,甚至每只小虫子。
闭上眼,凶残的螳螂、可怕的朗格多克蝎、为爱而生的大孔雀蝶等各具特色的小虫子便一个个的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夏天里的蝉。
蝉,是一种热爱生活的昆虫。你知道吗?蝉在昏暗的地下要生活四年,尽管它在地下生活的时间很长,然而,在阳光中放声高歌的欢愉生活却只有五星期。之前我曾因为蝉的喧闹“统治”而大发牢骚,但是现在,我觉得我们要学会理解它们、接纳它们、甚至喜欢它们。尽量不要讨厌它们,四年掘土的努力,它才得以拥抱阳光,才得以长出能与鸟儿相媲美的透明翅膀,才得以脱下灰尘扑扑带着泥点的“苦工”衣服,穿上嫩绿的鲜亮衣服。所以,让我们静下来聆听这对蝉来说来之不易的《生命欢颂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