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妞》读后感

时间:2023-04-2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妞妞》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妞妞》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妞妞》读后感

《妞妞》读后感1

  晚风拂过,宛如沙,却似凋。我坐在月下的藤椅上,恍若被缕缕银丝覆盖,柔似水,又如梦。

  指尖的书页轻轻翻动,墨香四溢,恍如风,更似情。

  书页上的文字在我的心中碰撞,闪烁出无限的火花。这是一部父亲的札记,演绎了女儿昙花一现的小生命,令人感受到了亲情与苦难的交织,暖到心间,却又疼到心底。

  文中女儿在出生不久后就被查出患了绝症,作为父亲的周国平怀着对女儿妞妞未来无限希望得知了这个噩耗,他顷刻感到世界的崩塌,那个随妞妞一起诞生的新世界消失了。只留下一对破损的砖瓦。

  流着泪,生活在继续。妞妞小小的躯体经历了一次次检查,又黑又亮的眼睛似乎在观察这个无情的世界。

  一头浓密的黑发述说着她的漂亮。

  但,事实是残酷的,最终妞妞被确诊为双眼恶性肿瘤。

  我心中不免泛起一阵阵波浪,伴着清凉的晚风,在大脑中激烈翻滚。对于妞妞而言,从摇篮到坟墓只有咫尺之遥,从天堂到地狱只在旦夕之间。有如魔鬼玩弄这简单的生命,肆意决定她的生命,却不会意识到她父母的痛苦。

  生活仍得继续。周国平知道,作为父亲,他一定要挺住,把妞妞当成健康的孩子,陪她度过快乐短暂的一生。妻子雨儿,带着妞妞打了一生唯一的预防针。()虽然他们清楚,妞妞并不需要打这针,但他们必须捍卫把妞妞当做一个健康的孩子抚养的权利。

  错觉,全是错觉。泪水再次浸湿我的双眼,心头涌出千丝万缕。

  对于父母,孩子的健康比一切都重要,但对于拥有一个绝症婴儿的家庭,他们不奢求健康,他们仅仅会满足于内心的自我安慰,这对他们来说,就足够了。自己的孩子能和正常孩子一样。

  生活也是一种卑微的快乐。

  但总得面对残忍的现实。妞妞的病情一天天恶化,夫妻俩抱着孩子到处求医,寻老中医,求气功师,可谓是踏访各处名医,但终没有发生奇迹。一次次出门,都是朝医院跑,遗憾的是每一次,妞妞与死亡的'距离都有减无增。妞妞开始进行放疗。在一群癌症病人中,妞妞有着最小的年纪——一岁两个月。这个刚刚来到人世的鲜嫩小生命竟也加入了这支死亡之旅,引来了她的“同志们”同情的目光。双眼两侧的太阳穴上,画着两个醒目的紫色方框,无情地暴露了她是一个“死缓”患者。

  小小的妞妞独自留在了空旷的放疗室里,她暴露在X射线下的小身子是那样孤立无助,充满凄凉之意。读到这,泪水溢上了眼眶,我不禁心生感叹,这么小的孩子就得经历连大人也受不了的治疗与病痛。为何上天如此不公,没有给妞妞一个健全的体魄?也许,是上天为了让人们意识到它的无情与冷漠,不可违抗。

  结局终于到来了。

  妞妞不可违抗地离开了世界,她一个人出了远门,那双还没会走阳间路的小脚丫,竟要独自去走那条阴森的冥路,她,在哪儿?在哪儿?

  世界空了。妞妞和春花一起展开,和秋叶一起凋落,但,周国平写道,生活终归是生活,仍将继续。

  我的心也随之恸容,也许,妞妞如一朵娇嫩的玫瑰,在天堂无忧无虑地绽放。却在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告诉人们,人在遭遇苦难时可以去寻求别人的帮助和安慰,但不要忘了,唯有一样东西能使你真正承受苦难,那就是你自己的毅力。《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一个父亲的箴言《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

《妞妞》读后感2

  拿起《妞妞》一书,瞬间一种热血澎湃的感觉涌上心头,促使我去读这本书。

  读完之后,才知道,妞妞从出生到死亡,仅仅18个月,这对于一个人来说,妞妞的人生道路短暂的不能在短暂了。仅仅18个月,她就尝遍了人间的喜怒哀惧:哭过、笑过、被爸爸妈妈深爱过,也讨叔叔阿姨们的喜欢,但同时一个弱小的生命也被病魔折磨着。

  妞妞出生不久,便查出她患有眼底肿瘤,并且恶性度很高,从那刻起,那个随妞妞一起诞生的新世界已经崩塌,那个在她诞生前的老世界也无从恢复。突如其来的灾祸让爸爸妈妈伤心不已,妞妞活不过一年了,她的寿命不长了。妞妞死后,原本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被搞的七零八落,爸爸与妈妈最终也分离了。

  妞妞是个漂亮又可爱的小女孩,虽然不幸的事情发生在她的身上,灾祸可以让她的呼吸停止,让她的生命停止,但是不能让她的笑声停止,她总是用微笑面对生活,用笑声度过每一天,她顽强的与病魔作斗争,表现出一种坚韧不屈的意志。这种意志是常人难以具备的,有的人会害怕、畏惧,有的人会认为与其整日的被病魔折磨,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长痛不如短痛,一死了之。或许有些人会认为死并不新鲜,但活着更不稀罕。可是马雅可夫斯基说过:死是容易的,但活着却更难。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也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但死非得要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吗?最重要的是有价值,而死也是荒谬的,而妞妞的死又是世界上最荒谬的,更不自然的死——一个健康又漂亮,活泼又可爱的婴儿预先宣告的,不可救药的死。

  妞妞是个聪颖智慧的小女孩,八个月会喊“爸爸”,九个月会喊“妈妈”,一周岁会自呼“妞妞”,一岁一个月,会说二三十个单词,包括若干双音节词和三音节词,一岁一个月会说包含三至四个词的完整的句子,会说“不”,因而能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愿了,一岁四个月,会准确的使用人称代词,“你”“我”“他”和疑问代词“谁”。一岁半时的妞妞,她的屋宇已经敞开许多窗户,点亮许多明灯。她生活在这个被语言之光照亮的世界里,自由快乐。走过她的欢声笑语的屋宇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可就在屋宇被照得通体透亮之时,它突然塌陷了,十八个月的妞妞永远闭上了她的`伶俐的小嘴。如果妞妞没有被病魔折磨,那她在爸爸妈妈的爱的哺育下会长成什么样的女孩子呢?一定会是个聪明大方知书达理的好女孩吧!可是事不随人愿,让她早早的离开了这个幸福的家庭,美满的人间。可这谁又能够阻挡着一切悲剧的发生呢,回天无力,只能让他的爸爸妈妈承受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了。可爱的妞妞与可恶的病魔,战斗了那么久,况且妞妞还是个婴幼儿,她也算是个英雄了。

  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是弱小的渺茫的,其实世界上每一个人每件东西,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的发挥自己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不要放弃你的幻想,当幻想没有了以后,你还可以生存,但是你虽生犹死。

  生活不能没有目标,就像航海不能没有指南针,让自己的目标更远大一些,让我们的眼界再开阔一些,相信我们的人生会更加精彩。

《妞妞》读后感3

  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周国平的《妞妞》不是一本让人读后“潸然泪下”的书,而是一本让人“泪如泉涌”的书。“十一”期间到新华书店买书,站着随手翻了《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两页,眼泪就涌上来了。从某种程度而言,流泪是奢侈的,因为泪水可以涤荡人心的许多杂质;又或许父母之爱是一种本能,对生命的敬畏与珍爱也是一种本能,这种感情一旦被唤醒,书中的每一个字都会让人心疼。而在后来从头至尾的阅读中,我确实都被这种心疼揪痛着。

  《妞妞》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妞妞的父亲是个哲学家,母亲是个天真未泯的小女人。他们的婚姻虽有问题但感情新鲜别致。对于父母而言,妞妞无疑是一个天使,但这个天使来到人间十八个月后便被上帝召回。她徘徊在无可挽回的死亡的旅途上,却一路播洒欢笑。在此过程中,哲学家一直思考着生与死的重大问题,而小女人慢慢成长为一位真正的母亲,三个人彼此依赖,彼此温暖,愈陷愈深……

  如果说死亡是人类必须面对的命题,那么妞妞则是很早就直面的`。她既是无知的,又是代表灵性的。她泡沫般的短暂一生,似乎专为承受苦痛而来,她生命的序曲同时也意味着终结。但她始终兴致勃勃地“呀呀”学语、学步、学看世界,不曾计较生命的一寸寸逝去,而是以童心拥抱每一寸获得;哲学家是代表父性的,小女人是代表母性的,他们看世界、看待生与死的角度和方式都不相同,他们沉沦的姿势也全然不同。妞妞夭折后,哲学家与小女人选择了分手,但妞妞永远是他们生命中的至痛,永远停留在彼此的记忆里。

  每个生命都是偶然的,但这并不妨碍每个生命都是尊贵的;有些生命是短暂的,但它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妞妞》一书没有那种呼天抢地的大悲大痛,它拉家常式地娓娓道来,不渲染,不溢美,它的苦与笑都是直击人心的,它对生命的尊重和爱让人肃然起敬。这不仅是一本不幸的父亲悼念他早夭爱女的书,更是一本颂扬生命,也缅怀和反省生命的书。本来很容易沾染的文人习气,因哲学的底子而显厚重;本来很容易出现的伤情、滥情,因情真意切和克制收敛的叙述方式而感人至深。

  沉浸在书里的那几天,每天洗完脸照镜子的时候,我都会格外认真地端详自己的眼睛。我开始原谅它的近视,原谅它的单眼皮,原谅它的不亮不清澈,而格外感恩父母给予自己一对完好无损的瞳孔,因为没有什么比阻碍我与世界自由的视觉接触更为可怕。我想象着妞妞那黄色的“猫眼”长着丑陋而可怖的肿瘤,正渐渐往眼睛外面长,吞噬光明,继而吞噬妞妞可爱的美丽的娇小的生命……

  十八个月,目睹一个生命从诞生到萎谢,经历悲剧的每一个幕次、每一处细节,体验大悲大喜。纵然那“喜”是卑微的、命运间歇性的赐予,也因此而尤显弥足珍贵。这出“将美撕毁给人看”的悲剧,自始至终是那么完美地、也是令人心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剧中人物无论是妞妞、还是身为哲学家的父亲(作者)、小女人的母亲(雨儿),甚至配角阿珍等等,都无限深情地投入,决不懈怠其中任何一个细微处,哪怕如芥豆之微。虽哭笑不由人,但都全力以赴……

  从前读陆幼青的《死亡日记》,读陶金的夫人追忆、悼念丈夫的书,都远远不可能有这样的震撼。比起《妞妞》,前两者多少是造作的——尽管这样说是对亡者的亵渎,请原谅我无意中的不敬。

《妞妞》读后感4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是哲学家周国平先生的一段真实经历,他用饱含深情的笔描述了他女儿妞妞短暂的一生(不到两岁),妞妞出生一个月就被诊断患有双眼多发性视网膜母细胞瘤,就是我们常说的癌症,周国平夫妇刚刚品尝到做父母的喜悦旋即被抛到痛苦的深渊,在一年半的时光里他们见证一个小生命茁壮的成长,一颗小心灵完美地呈现,同时也领略到恶疾的残忍与暴戾,我是含着眼泪看完了这本书的,感动我的不仅仅是这位深情的父亲,还有妞妞这个活泼的小女婴,她甚至还不能完整地表达,“听音乐,去外外(面)”这是妞妞喜爱的,即使是病魔的摧残下仍不忘领略生活的美好滋味。这不仅仅是一个小家庭的不幸经历,它折射了人在生存与死亡、健康与疾病中深深的困惑,作为哲学家的他对这两个命题也许比常人有更深的思索,但作为父亲的他面对女儿刚刚盛开的生命花朵渐渐枯萎,他所体验的却是普遍的亲情,普遍的困惑,他在做与不做手术之间徘徊,实际也是在能否接受女儿残缺的生命间徘徊,我们该如何面对残缺的生命?

  当我们失去了身体的某一部分时,是否就该放弃全部?手术会使妞妞失去眼睛,也许以后仍然会复发,不做手术却会使妞妞早早离开人世,这个选择无论对于谁来说都是艰难的,当你没领略到这个生命是多么美好时,你也许会赞同让她尽早远离痛苦是明智的,但是当妞妞用她残缺的生命来追寻生活的乐趣,坚韧地抵抗身体的病痛时,你只有深深地被她打动,这时做为父亲的你愿尽全力来帮助她,哪怕用自己的生命来交换,再不是仍其自然,认为一切都是白费力气。妞妞父亲忏悔没及早给女儿动手术,因为他最初用的是哲学家的思维,慢慢地妞妞深入他的骨髓,当这个满含深情的'父亲只需要他的女儿能活着就好时,一切都晚了!

  这个故事深深地触动着我,因为我也是一个女孩的母亲,我的女儿10岁了,她是那么漂亮、纯真,但是从四岁脸上开始长疣状痣,这是一种表皮细胞发育过度引起的皮肤病,现在医学上都没有很好的办法彻底根治,激光和手术都会下留疤痕,也许还会复发,它会随着时间扩散、成长,虽然现在看上去还不那么显眼,想到未来,我有时心里会突然空荡荡的,感觉自己与女儿正在掉下一个黑洞,我多么希望在下坠中能够抓住些什么,多么希望她能远离这样的痛苦!我深深地忧虑着、恐惧着,而女儿此时正在无忧无虑地成长。

  生活总是这样,让你出其不意地在一个拐角遭遇困境,当我问自己,你能接受生命的残缺吗,如果女儿现在正遭遇恶疾、失明、瘫痪的威胁,你肯定会说我愿意选择她只患这个皮肤病,这充其量只是美观的问题,不会威胁到孩子的生命,这时你才会感到她能自由地在野外奔跑是一种幸福,她能观赏蓝天碧云是一种运气,我们总是在失去身体的某一部分时,才感到那一部分的珍贵,可是留恋令我们更感失去那一部分的空洞,不知不觉地放弃你还拥有着的,接受我们的残缺吧,亲爱的女儿,如果有一天你失去了美貌,你还拥有明眸的双目,完好的听力,灵巧的双手,健康的身体,美好的心灵,无论是哪一部分,只要你珍惜着,它们都能给你一个新天地,让你领略到活着即是美好!

《妞妞》读后感5

  “世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割断父母对孩子的牵挂,连死亡也不能。这牵挂的线团系在你的远逝的小躯体上,穿透生死的壁垒,达于另一个世界。”这是一位父亲对女儿的离去,用爱和痛发自内心的感叹。

  这个冬天,以一个母亲的心情和心境,再读周国平先生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伤感依旧,更有一份不同以往的领悟。那种悲恸,直入人心,一点点撕碎人内心深处的柔软。书中记述了一个父亲从酝酿生命到期待生命降临,从抚育生命再到与生命告别的整个心理历程,其间穿插了作者对人生的许多体悟和思考。

  妞妞是周先生的第一个女儿,她出生后不久就被诊断患有多发性视网膜母细胞瘤,每个孩子都是天使,而妞妞这个天使来到尘世十八个月后就要匆匆离去。她徘徊在无可挽回的死亡旅途上,但她始终兴致勃勃地“呀呀”学语、学步,不曾计较生命一寸寸的逝去,而是以童心拥抱每一寸获得,一路播洒欢笑。周国平如此深爱着她的女儿,可是当妞妞被癌症折磨的死去活来的时候,他能做的只是抱着她,看着她,听她说:“妞妞,不疼。”然后自己默默流泪,这也许就是作为一个父亲最悲伤的事了。他什么都不能做,什么都不能做。不管我们愿不愿意,世界上是存在绝望这种东西的!一条生命毫无选择的来到了这个世界,又要毫无选择的离开这个世界,这一喜一悲,如此的仓促。作为她的父母,十八个月里,目睹一个生命从诞生到萎谢,那是一份怎样的痛彻心扉。在妞妞即将离开世界的那些夜里,她躺在爸爸身边轻声唤着““爸爸”,爸爸也轻声应答。如果说死亡是人类必须面对和经历的宿命,只是妞妞太小,太可怜,她还不会用“疼痛”这个词来表达眼疾发作时的痛苦,她只会一遍又一遍地喊叫:“磕着了!”,她还来不及看清这个世界的美丽,她生命的序曲同时也意味着终结。妞妞夭折后,周先生夫妇选择了分手,但妞妞的故事是他们生命中最美丽也最悲惨的'故事,妞妞永远是他们生命中的至痛,永远停留在彼此的记忆里。

  可爱的妞妞和春花一起绽开,和秋叶一起凋落。在大自然的永恒循环中,她的生命只是一个美丽的悲惨的偶然。妞妞是不幸的,但和同样不幸的孩子相比,她又是幸运的,她那至情至性的作家父亲用他的笔留住了和妞妞相处的五百六十二个日日夜夜,留下了妞妞的可爱与可怜,让人感到妞妞似乎触手可摸,让千万人为妞妞的离去心伤,妞妞的故事也将在未来的日子中温暖并伤痛着我们的心。

  书中周先生是这样定义幸福的:“幸福其实是一种能力,首先要问自己,自己有没有感受幸福的能力。”幸福其实很简单,它就在我们的周围,而很多时候我们却没有能力去发现它,只会抱怨命运的不公平,因为有时我们迷失了自我,失去了平衡,忘记了自己的位置,只有随时随地用心灵去品尝生活的滋味,才有幸福可谈。生命本来就是一个奇迹,我们能够来到这个世上,而且健康地活着,已经是多么的不容易。每个清晨,可以和阳光相逢,每个夜晚,可以与美梦共游,我们应该有更多的理由面对岁月说声感谢和感恩。当我们牵着孩子的手,陪着孩子行走在成长之路上时,千万别觉得疲惫不堪前路漫长,我们应该静心享受这份幸福,它真的只是几年一晃而过的时光。一个娇嫩的生命需要不断的鼓励与欣赏,成长的日子里充满阳光,苗儿才会茁壮,花儿才会更加芬芳。每个人心中都会有无法逃避、无法面对的暗流,无论怎么做它都会依然存在,要学会用宽容的心去面对,才会有精彩的人生。

《妞妞》读后感6

  生命是什么?是花儿的盛开到凋零?是小鸟破壳而出的喜悦?还是小天使诞生的啼哭声?然而,每一个小生命都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无论它是否完美,我们都应该用心去爱护它。

  当我翻开这本书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一幅显眼的插图——妞妞的遗照。照片上,小女孩的模样多可爱,粉嘟嘟的小脸蛋,胖乎乎的小手,还有那嘴角月芽般的微笑,一切都显现得那么幸福而又安康。但我他细细观察后,却发现她的左眼布满了灰暗,已经看不见瞳孔,只是一片混浊,就像猫眼一般,而此时厄运也随之来临了……

  本文作者以一个父亲的视角阐述了他对逝去女儿妞妞浓浓的思念与疼爱,并回忆了他与妞妞度过的短暂而又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妞妞的降生伴随病痛的折磨,她患上了双眼多发性视网膜细胞癌。这无疑是对父母致命的打击,更是对妞妞最不公的待遇。她一出生就逃不出死神的魔爪,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用双眼去感受世界带来的五彩缤纷,她的眼前只是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然而,她却在这风吹雨打的世界顽强地坚持到了一岁半。在这仅剩的半年日子里,她并没有被病魔所打败,她快快乐乐地度过了与父母在一起最幸福的时光。

  “这个我一直在等待的时刻,当它终于来到的时候,我仍然全身心为之一震。我的眼前出现了终身难忘的一幕。一个小护士从门里蹦出来,又一溜烟消失在隔壁的肓婴室门后,手中抱着一个裹着纱布的婴儿。”这一刻,我仿佛感受到了作者初为人父的无比喜悦和万分激动,他对这个小家伙儿的降临充满着多大的'奢望啊!可当我读到这一段文字时:“我们抱着妞妞走出医院大门,站在街上,满面泪水。我们不知道该去哪里,还有什么必要去哪里。街上行驶着纸人纸马。顷刻之间,那个随妞妞一起诞生的新的世界已经崩塌,那个在她诞生前存在过的老的世界也无从恢复,世界多么徦。”我的眼眶湿润了,泪水汹涌而出,内心不禁发出一阵寒颤。得知妞妞的病情后,父母该有多揪心啊!那种心痛,那种失落,是我们不能体会的啊!就像心中坠下了一颗铅球,多么沉重!可雨儿(妞妞的母亲)却强忍着心中的悲痛,一如既往地给妞妞哺乳、喂水、洗澡、换衣,一样不落。

  种种感人的举动,使我想起了我的父母,他们日日夜夜为我操劳,起早贪黑都是为了我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不知不觉中他们头上的“银丝”也渐渐多了起来,我想我一定要懂事,一定要努力学习。“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对我的恩情又何止这滴水呢?只有现在拼搏奋进,将来才能报答父母对我的爱。而换个角度说,父母的无私奉献,默默付出,并不是要向我们索取任何回报,只希望我们能健健康康开开心心地成长。

  可假如雨儿(妞妞的母亲)发高烧送急诊后不是遇到那个蛮横的女医生而耽误治疗,假如医学博士没有一再用X光对雨儿做不必要的检查,也许妞妞就不会忍受现在的痛苦了,也许她也就可以像别的小朋友那样无忧无虑地玩耍了。由此看来,医生的冷漠,医生的失职,医生的黑心,是多么地令人震愤啊!这不仅违背了职业道德,更失去了最基本的人性!他们就像刽子手一样,剥夺了妞妞鲜活的生命!唉,真为妞妞感到叹息,为什么上帝的眷顾就落不到她的头上啊!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要好好孝顺父母,来感谢他们的生育、养育之恩。然而,我们更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爱护自己的生命,这就是对父母最大的报恩了。

《妞妞》读后感7

  暑假我读了《妞妞》这本书感受到了生命和亲情的可贵,不要任意践踏生命,追求名利,淡薄亲情,等你失去才知道他的可贵。

  《妞妞》是个真实的伤口,周国平用这样一个伤口来释放他自己初为人父,却在转眼之间又失去了那个原本属于他的小生命,从天堂跌入地狱的痛苦。妞妞出生后,就成为父亲的掌上明珠。周国平在书说:“宁可做平庸的父亲,不做杰出的哲学家。”然而生命是脆弱的,襁褓中的妞妞却患上了严重的眼疾,在接下来那一年多漫长却又短暂的日子里,他亲眼目睹妞妞作为一个生命是怎样发源、澎湃,也亲眼目睹了那可怕眼疾携带着死神是怎样一步步逼近、吞噬这个稚嫩的生命的。

  “对于男人来说,唯有父亲的称号是神圣的。一切世俗的头衔都可以凭人力获取,而要成为父亲却必须仰仗神力。”这一句话被铅印在书的扉页上,用很大的字体。周国平是个伟大的哲学家,然而妞妞这个生命的`出现,让他发现“哲学家”这个称号也不过是个世俗的头衔。“没有一种哲学能像这个稚嫩的小生命那样使我爱入肺腑。只要我的女儿能活,就让随便什么哲学死去好了。”哲学这个曾经被周国平视为一切的东西,却因妞妞的存在而黯淡无光。然而哲学却换不来妞妞的生命。在死神的面前,这个伟大的哲学家怀抱他的小女儿低声啜泣,不肯松手却始终无能为力。任何人,不管是父亲或是哲学家,在死神面前都一样卑微和矮校

  妞妞在这个世上只存在了一年多。她甚至不会用“疼痛”这个词来表达眼疾发作时的痛苦,她只会一遍又一遍地喊叫:“磕着了!”只这三个字,却足以令人心碎。幼小的妞妞不知是什么东西总是磕着她,她不知道那种感觉叫做“疼痛”。她只知道:“爸爸疼,妞妞哭。”妞妞的聪明,妞妞的懂事,妞妞对音乐的挚爱,无一不让人感叹:这个小生命几乎趋近于百分百的完美了。天妒英才,老天真是越来越无情了,连这朵刚刚绽放的花骨朵他也妒忌,他不因妞妞的可爱而怜悯她,而施舍给她一双健康的明眸。他唯一多给了妞妞的就是那可怕的眼疾和一声声催人泪下的“磕着了”。

  苦难是人生的催化剂。在《妞妞》中这个观点被彻底推翻。“人家都说共同受难的经历会加深感情,才不是呢。痛苦是不能分担的,说到底,每人都只能承担自己的那一份。你对妞妞的思念和哀伤,我不能帮你缓解,反过来也一样。”妞妞的母亲雨儿在和周国平共同经历了失去妞妞这一遭遇后痛苦地对他说作为父亲的周国平毕竟还有一个文字的祭坛,而雨儿什么也没有。他们最终还是分手了。“苦难未必是纽带,有时反而是毒药和障碍。所谓共同受难其实是表面的,各人所感受的内在的痛苦都是独特的,不但不能分担,而且难以表达。期望对方分担,落空了,期望就会转变为怨恨。”作者夫妇的分手让我难免觉得有些惋惜,似乎是雪上加霜,不幸的事情接连发生。但转念一想,也许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走出失去妞妞的巨大痛苦,开始新的生活。

  在《妞妞》最后的附录里有这样一首诗,满纸都是冷峻和温柔。让我未干的泪水再一次为之泉涌,像敬重生命般地凝视这本超越生命本身含义的书。然后,开始学会,珍惜生命和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