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后感6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呼兰河传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呼兰河传读后感1
“呼兰河就是这样的小城,这小城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而且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华。”
书的开头,就这样将呼兰河城带入大家的视野,一座带有不动声色、荒凉底色的小城。这里的人们,糊里糊涂地过着清苦的生活。他们物质匮乏,为了能吃到猪肉,他们选择性的相信便宜的猪肉是淹死的猪,而不是瘟猪;他们精神生活贫乏,城里的一场大戏绝不轻易放过,即使人山人海,看不到戏台上在演什么,也要赶个马车,拖家带口的在呼兰河边呆个三天两晚的;他们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穿衣”,人死了也就死了;他们爱看热闹却又麻木,他们生病了就扛,再不行就“跳大神”。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
你可以说他们无知、愚昧、麻木、没有精神追求,但别忘了他们生活在一个食不果腹的苦难年代。在那样的年代,小人物的命运如同浮萍。
你看那小团圆媳妇,十二岁就到了老胡家。团圆媳妇来的第一天,大家都争着去看。高挑的个子,大大的眼睛,长长的辫子,开朗的性格,见了人就笑呵呵的,多好的一个姑娘啊!
但她开朗的性格,竟成了大家口中谈论的毛病。因为大大咧咧,太不像团圆媳妇该有的样子。于是,没几天,她的婆婆就开始打她。刚开始是断断续续的打,后来是不分昼夜的打;刚开始是为了给她点下马威打,后来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打,只要婆婆哪不顺气就打她,吊起来打,打的那叫一个惨烈!
从此,十二岁的团圆媳妇总是说着想回家,夜里经常喊叫着从恶梦中惊醒,梦里她婆婆在打她。当她婆婆靠近她时,她以为又要打她,经常大叫着跑开。
这一切,在我们现在看来,都知道这孩子有阴影了。可是在那个时代,她是病了,一种怪病。于是,她婆婆“跳大神”“请狐仙”“闹神闹鬼”“帖字符”,还有在众目睽睽之下,给团圆媳妇脱光衣服,在院子的大缸里,用滚烫的水洗热澡,以驱除身上的恶魔。
大家都在看热闹,没有一个人理会一个姑娘的害羞和热水浇在身上的痛苦,她拼命挣扎,却无一人帮忙。等到她晕过去了,大家一忽而上,纷纷过来关心她的死活。她不想脱衣服的时候,她婆婆叫人喊着口号给她脱了,她晕倒在水缸被人抬出来时,她婆婆又说她光着身子不知害臊。
那个年代的人们,人心是无知无畏呢,还是人心可畏呢?他们到底是善良的,还是麻木的?只是可怜了一个元气少女。
洗完澡后,团圆媳妇昏睡了好久。“星星月亮,出满了一天,冰天雪地正是个冬天。雪扫着墙根,风刮着窗棂。鸡在架里边睡觉,狗在窝里边睡觉,猪在栏里边睡觉,全呼兰河都睡着了。”
小团圆媳妇也永远睡着了。
看完这一篇章,我失眠了一晚上,可怜的小姑娘。如果她生活在我们这个年代,将会是一个多么招人喜欢的孩子呀。可是在那个年代,她竟然被活活折磨死了,死在了她婆婆臆想的各种疾病,死在了呼兰河城人们的看热闹之中,死在了那个无知、麻木而又可悲的年代。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如何,为什么这么悲凉。”
再看那冯歪嘴子。一个磨坊的磨倌,整日辛苦的劳作着。无论春夏秋冬,他总是打着梆子,半夜半夜的打,一夜一夜的打。他住在四处漏着风的磨坊里,窗子开着大洞,房盖透着青天,炕沿上的瓦盆能冻得跟小冰山一样鼓鼓的。
生活清苦也就算了,毕竟在那个年代,像他这样的人,过着这样生活的也不是少数。但有一天,冯歪嘴子突然被人们得知,他有了媳妇,还生了孩子,她的媳妇还是邻里街坊都曾经夸赞的王大姐。
这下呼兰城又热闹起来了,人们又开始品头论足,这样一个磨倌都会有媳妇有孩子,简直就是天理难容。那王大姐,曾经人人称赞,现在人人唾骂,啥也不是了。
冯歪嘴子的掌柜,把他的媳妇孩子赶出了磨坊,他们住进了一间草房,刚出生的孩子就睡在草堆上。
人们天天在他家房子外偷听,希望能听到他绝望的、悲惨的、活不下去的'任何一点点信息,如果没有他们就臆想一个,第二天再传给别人。
在大家看来,冯歪嘴子就是一个笑话,一个不自量力的人,一个应该活着绝望的人。他竟然还娶妻生子,竟然还生了二儿子,这完全不符合人们所认为的。唯一让人们觉得合理的是,冯歪嘴子的媳妇在生完二儿子后就撒手人寰了。
人们都等着看冯歪嘴子的热闹,“可是冯歪嘴子自己,并不像旁观者眼中那样的绝望,好像他活着还很有把握的样子似的,他不但没有感到绝望已经洞穿了他,因为他看见了他的两个孩子,他反而镇定下来。他觉得在这世界上,他一定要生根的,要长得牢牢的。他不管自己有没有这份能力,他看看别人也都是这样做的,他觉得他也应该这样做。于是他照常地负责他那份责任。”
你说冯歪嘴子这是一种坚强不屈的精神吗?我有点说不上来,更多的感觉只是一种无奈的坚挺。作为一个苦难时代的底层老百姓,他食不果腹,屋不挡风,凄凉至极,他只是一天一天像别人一样尽力活着而已。
萧红的人生底色是悲凉的,所以她的整部作品里感情荒芜,除了她与祖父之间的人间温情。人们都是麻木而机械地活着,“他们过的是既不向前也不回头的生活,是凡过去的,都算是忘记了,未来的他们也不怎样积极地希望着,只是一天一天地,平板地、无怨无忧地在他们祖先给他们准备好的口粮之中生活着。”
“他们看不见什么是光明的,甚至于根本也不知道,就像太阳照在了瞎子的头上,瞎子也看不见太阳,但瞎子却感到实在是温暖了。他们就是这类人,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可是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得到寒凉就在他们身上,他们想击退了寒凉,因此而带来了悲哀。”
读完整本书,反思自己,审视我们现在的社会与生活,一种庆幸感油然而生。庆幸自己生在新时代,生在一个能接受学习、教育,男女相对公平、物质丰富、崇尚科学的时代。
所以,不能矫情,珍视当下。
呼兰河传读后感2
萧红用朴素、率真、细腻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二十世纪初东北呼兰河的社会风貌、自然景观,也通过《呼兰河传》这部作品向我们介绍了她童年天真活泼、幸福寂寞的生活,并通过儿童的视角和感受,揭露并批判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思想和习俗及其对劳动人民的毒害,表现了北方劳动人民“生的坚强”和“死的挣扎”。《呼兰河传》,茅盾曾称之为小说创新的别体——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传》中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不仅带给人们一定的认识价值,而且给人以极高的审美享受,她的美学价值也同样让人惊叹。
一、社会生活之美
《呼兰河传》中萧红所描述的呼兰小城的社会生活是美的。最起码,在作品中,这样的社会生活带给了作品中的人物们美的享受。
作品中描述了很多呼兰河人日常生活中的盛举。在作品的第二章开始,萧红就向我们一一介绍了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还有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等一系列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盛大活动。在参与这些活动时候,人们是兴奋的,充满活力的,无疑,这就是人们内心感受到美的表现。
跳大神,大神来疯疯颠颠地闹一番,还要收去本家的很多钱,单就这件事本身,人们是绝笑不出来的。可是,萧红在第二章第一部分刚开始介绍跳大神就写到了:“先说大神。大神是会治病的,她穿着奇怪的衣裳,那衣裳平常的人不穿;红的,是一张裙子,那裙子一围在她的腰上,她的人就变样了。开初,她并不打鼓,只是一围起那红花裙子就哆嗦。从头到脚,无处不哆嗦,哆嗦了一阵之后,又开始打颤。她闭着眼睛,嘴里边叽咕的。每一打颤,就装出来要倒的样子。把四边的人都吓得一跳,可是她又坐住了。”其实在常人看来,这样的大神疯疯癫癫地闹,一定是不可取的,可是,小说中的人们却还为她能在这里跳而内心充满了安慰,虽心有不舍却还是装成内心满足地将钱送给大神,生怕又惹什么不幸。
所以,跳大神这个活动是人们乐于参与的,送走大神后人们内心得到安慰,二者合一。最终,呼兰河小城的人们在为这件事议论纷纷,生活也因这件事而变得丰富多彩,这就可以成为美。因为这样的生活让呼兰河小城的人们得到了美的享受。这就是呼兰河小城的社会生活之美。
二、自然之美
萧红创作《呼兰河传》,用儿童的视角写了很多有趣的人、事、物。读者读来也是趣味横生,能够感受到小女孩的天真、烂漫,也能够体会到小女孩细心地观察生活,以及其内心的单纯和善良。由此,作品中对于呼兰河那独特的自然风光美的描写就更添了几分儿童的闲适与悠然。
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就节选了书中一段经典描写——火烧云。
“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照得小孩子的脸是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子,往墙根上靠,他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匹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这晚霞色彩绚丽多变,作品中的人们齐齐的在傍晚向西面的天空看去,聊聊天,笑呵呵的。一幅充满闲适、无限美好的画面展现在人们面前。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堂堂的了,一会儿金洞洞的了,一会儿半紫半黄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上边都有。”呼兰河的人们一天的事情做完了,吃过晚饭,都愿意出来看看这晚霞,炫丽、夺目,看到“天边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堂堂的,好像是天着了火。”
火烧云的形状同样是多变的:“五秒钟之内,天空里有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那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在它的背上,它才站起来。再过一秒钟,没有什么变化。再过两三秒钟,那匹马加大了,马腿也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但是一条马尾巴却不见了……一条大狗……一个大狮子……”这多变的形状,一个个精气神十足的小动物,充满了希望,同时在他们身上也寄托了呼兰河小城人们的希望,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景是美的,这憧憬同样是美的。
三、人性之美
看过作品,读者们都能够知道,整个呼兰河小城都可以说是愚昧保守的,然而,我们却能在萧红的笔下,在这个愚昧落后的小城中找到几位真、善、美的人物。毋庸置疑,文中的“我”是个非常聪明可爱、充满童趣的`小女孩。这是整部作品中最真、善、美人物的代表。“我”在后花园独自玩耍时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我”独自在家外走失,遇到好心人被送回家过程的描写,“我”跟文中的小团圆媳妇的对话描写等等。萧红将“我”的天真、善良、童真写得生动充满童趣。读者读来也能够在“我”的身上很容易发现人性的美。
另外,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就是作品中的“祖父”。文中的祖父是个忠厚善良,有点可爱的慈祥老人。他具有着长者的风范,有知识,而且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他童心未泯。“祖父”对“我”疼爱有加,所以,“我”能从小就跟他连成一气,玩在一起,这也使得萧红整部作品中所描述的“我”的童年生活充满了童心美和田园美。“老祖父”带着“我”在那充满田园风光的自家后花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作品中提到,后花园有一个玫瑰,到了五月的时候,花开得像酱油碟那么大,花开得很茂盛,几乎满树都是,花很香,招来了很多的蜜蜂,嗡嗡的很是热闹。祖父正蹲在地上拔草,小姑娘摘了二三十多玫瑰花一股脑地都插在了祖父的帽子上,祖父蹲着,知道小姑娘在捉弄自己的帽子,却不知到底在干什么。红通通的二三十朵玫瑰花都在祖父的帽子上,祖父却不知道,小姑娘一边插一边笑,当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这样一直忍着,回到屋里,祖母正好看见祖父头上戴着满帽子的红玫瑰花,也足足笑了一阵,祖父自己知道了同样忍不住笑。知道过了好一会,只要提起“今年春天的雨水……”祖父自己也还是忍不住笑。祖父与“我”相处的点点滴滴都充满了欢乐,这样描写的一桩桩一件件事也都充分展示了文中“我”童趣的欢乐、纯真的美。
就像朱光潜先生的看法:“人生艺术化”在审美本质上强调的是“真善美的三位一体”。人性之美也正由此体现。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课文写法,习作技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整本书阅读中,我们作为老师,不妨带着孩子们去了解、体会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的美学意味,作品中描绘的生活情趣等等,我们的教学会丰富多彩,学生的所得也会更加充实。
呼兰河传读后感3
逛书店,在书架推荐的书目中,看见了一本我熟悉的书,那是萧红的《呼兰河传》,书的封面是土黄色的,加了很多精美的画片。而我家中藏有的这本书的封面是黑色的,只有一张作者的小照,忧郁的眼晴看着前方。
初次看这本书的时候,年龄还小,对于书中表达的深层次的悲哀无所体会,只觉得作者描绘的童年生涯是格外的生动搞笑。慢慢长大,再次阅读萧红的时候,却从她那字里行间读出了淡然的忧伤。《呼河兰传》由几节故事组成,看似这些故事是零
是零落的,形不成完整的线索,但文章始终带着细腻的抒情。她用一种很散淡的语言来描述荒凉,“我家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这种笔调就像有人给她写的传记中说到的那样:这个人的手臂里有内伤,伤到了骨骼,那骨骼就是给扁鹊看,也已经变色。但是她倒背着双手。她到门外面去,她说天凉,说风大,说橡树的红色叶子落了满地。
萧红的一生是很不幸的,虽然她被鲁迅认为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但她柔弱多病的身躯几乎承受了那个动荡时代的全部屈辱和苦难:社会的、民族的和性别的;精神的和肉体的。她在临终时的留言:“我一生最大的痛苦与不幸,都正因我是个女生。”令人心酸。印像中萧红总是在路上漂泊,在战火纷飞中从中国最北方的城市到中国最南方的城市,她总是在行走,而在行走的路上,过往的、留下的,皆又是最寂寞的风景。
《呼兰河传》写作的时刻跨度很大,在“七七”抗战爆发时开始酝酿,“八?6?1一三”上海抗战失败后开始动笔写作,直到1940年12月才在香港完成。而这个时期几乎是萧红一生不幸的缩影,她在疾病中还因战乱颠沛流离;在感情是中深泥淖。她虽被开除出“祖籍”,故乡也早沦于敌手,但人总是会有一种思返的心理,尤其在对前路深感茫然的时候,这样的想法愈发的强烈。
从《呼兰河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够深深地感觉到当时的萧红是孤独、寂寞的。她曾对老朋友白朗这样说:“未来的远景已摆在我的面前,我将孤寂、忧郁以终生!”她渴望着从现实的重负中解脱,而这种解脱恰恰是难以做到的,于是,她便想留守着一方童稚年代的美丽的土地,幻想着远离喧嚣的宁静。
但是,作者小时候对于荒凉的记忆像是深深的烙印,存于她的思想中。因此整部小说的基调是深沉的、哀婉的。印像最深的那一段是她写的跳大神:“跳到了夜静时分,又是送神回山。送神回山的鼓,个个都打得漂亮。若赶上一个下雨的夜,就个性凄凉,寡妇能够落泪,鳏夫就起来彷徨。那鼓声就好像故意招惹那般不幸的人,打得有急有慢,好像一个迷途的人在夜里拆说着他的迷惘,又好像不幸的老人在回想着他幸福的短短的幼年。又好像慈爱的母亲送着她的儿子远行。又好像是在生离死别,万分地难舍。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人世间,再多的繁花胜景,终了也难以逃脱最后的凄凉。很平淡的一些句子,却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悲哀。
那里的人们似乎都过着卑琐平凡的'生活:“天黑了就睡觉,天亮了就起来工作。一年四季,春雨冬雪,也但是是随着季节,穿起棉衣来,脱下单衣地过着。”“老,老了也没有什么关联。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听;牙掉了,就吞;走不动了,就瘫着。”“病,人吃五粮,谁不生病呢?”死了,哭一场,埋了之后,活着的仍旧过日子。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小说描绘的日子何尝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缩影,过去是怎样来的,未来又会怎样样,生或死,都是自然的规律,该发生的事就那么平静而自然地发生了,有什么是不该发生的事呢?人们麻木地生活着,一天又是一天。
我不知道,作者笔下后园的小倭瓜是不是还在年复一年地开着小黄花,但我却知道,岁月能够流逝,人会变老,而有些记忆却永远都不会走远。于是我开始向往,向往着去那片黑土地上走一走,去看一看,去感受一下时空的流转,也许,在此刻与未来的道路上,我们永远都知道,风景向远方。
老胡家的团圆媳妇,也是在大家群众观看之下,被认为有鬼附身,以致于最后为了给她驱鬼而被捉弄死了。最后一个人物冯歪嘴子,他也是透过磨房里的窗户观看外面的人与被窗外的人观看。
小说在写法上主要采取散文式的文字风格和抒情笔调,叙述灵活,生动搞笑,而且每个章节的资料相对独立,在叙事上不像故事型的小说前后联系那么紧密。小说中仅有的几个人物的故事,也几乎相互独立,感觉像写完一个就过一个,读者也能够看完一个过一个。但我觉得,小说一开始,萧红就不断在“看”,看呼兰河的每一条街,之后看每一家店铺,最后又看每一个人,但一向没变的是那种看的态度,不太近也太远,好像始终有一种适宜的距离,而且总是那么认真,之因此感觉像写完一个过一个,那是正因萧红看完一个就记得一个。
萧红写出来的呼兰河城那几个人物,各自的命运都感觉像是被某种力量驱使着,发生在透明身上的事情仿佛瞎闹一般。这些人物迂腐而纯真,无力但不脆弱,他们察觉不出生命应有的那种绝望,反而有着非凡的生命力。就像孩子们逛庙会时会叫大人买的那些不倒翁,“十分灵活,按倒了就爬起来”,而且是很快地爬起来。无论他们身上的故事怎样滑稽怎样喧闹,但另一方面他们的生活终归是静的,始终安安静静地过着日子,“狗有狗窝,鸡有鸡架,鸟有鸟笼,一切各得其所”。
萧红最爱祖父,她出生时,祖父已经六十多岁。萧红从小喜爱跟着祖父念古诗,但那个时候她还读不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祖父详细解释了,她依旧不懂:“为什么小的时候离家?离家到哪里去?我也要离家的吗?等我胡子白了回来,爷爷你也不认识我了吗?”祖父笑着回答:“等你老了还有爷爷吗?”
小说中间有一段写萧红与祖父的生活,充满童真童趣。我最感动的,是萧红一个人在后院里玩耍的那段描述:“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是那么的自由。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谎花,就开一朵谎花,愿意结一根黄瓜,就结一根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根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这难以忘却的童年记忆,正是《呼兰河传》的创作缘由。祖父过了八十岁就去世了,之后萧红离开呼兰河城开始逃荒。小说完稿于19年12月12日,距萧红逝世仅不到两年。
呼兰河传读后感4
在我的印象里,那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它在寒冷的冬季可以低至零下二十摄氏度,但它也借助得天独厚的黑土地养育了生活在那儿的祖祖辈辈。那里是呼兰河,是萧红的故乡,也是萧红最眷恋的热土。
《呼兰河传》是萧红以童年经历为线索而写成的自传,这本书几乎是以一个孩童的视角来进行叙述,语言质朴生动,读起来也是妙趣横生。
全书共有七个章节,主要讲述呼兰河城里的概况、人们日常的祭祀活动、“我”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团圆媳妇的悲剧故事、有二伯和冯歪嘴子的经历。每个章节都各有特色。然而,令我印象最为深刻地还是描写团圆媳妇和冯歪嘴子的部分。
团圆媳妇是隔院老胡家为小儿子相中的“童养媳”。本来只有十二岁的团圆媳妇因为个子高,怕被别人说嫌,故对外谎称自己已经十四了,可见当时女性的地位多么低下。本应该是自由自在、追逐梦想的豆蔻年华,团圆媳妇却因为过于开朗,她的婆家人竟坚定不移地认为她“有病”。她是“鬼神附了身”,否则怎么会笑得如此灿烂,嗓门如此大?像老胡家这样被封建礼教束缚了多年的“顽固派”怎么会知道这才应该是一个十二岁女孩该有的样子?他们打她,说“不打出不了规矩人”;他们用烧红的烙铁烙她的脚心,说是让她不再有逃跑的念头;他们用滚烫的热开水从她头上往下浇,说是让她“灵魂归位”。多可笑!多悲哀!这一幕幕都反映出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人们的愚昧与无知,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人被封建礼教、习俗捆绑得太久太久了,但是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变本加厉。团圆媳妇最后死了,死在了吃人的封建礼教下,她的婆婆为此哭红了双眼。她当然要哭,她怎能不哭?她是哭她在团圆媳妇身上花掉的五千多吊钱竟没能给她一个“恪守妇道”的儿媳妇。人性的冷漠,世态的炎凉,无不在萧红的笔下体现得淋漓尽致。
萧红的作品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她善于用最平静的语言,讲述最惊心动魄的故事,揭露最骇人听闻的真相。她写呼兰河的人安于现状,只顾眼前利益:“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地长去,长不大也就算了。”她写亲戚们相互之间的`虚伪:“祖母一死,家里陆续着来了许多亲戚,有的拿着香、纸,到灵堂哭了一阵就回去了。”萧红被称为“女鲁迅”,但是我觉得,她不鲁迅,因为她的文笔不如鲁迅的那般尖锐;同时,我又觉得她就是鲁迅的影子,因为他们都把笔尖当作武器,直击“敌人”要害。我想,这一点在《呼兰河传》的最后一章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最后一章的主人公是冯歪嘴子。冯歪嘴子是一个磨房里的穷拉磨人,与一头驴相伴为生。后来,他与邻院的王姑娘好上了,还有了孩子。在此之前,王姑娘是人见人夸,有人说她个子高大,是“兴家立业的好手”。有人说她的大眼睛很好看,带着福相。还有更甚者,说要是有了儿子就一定娶她。然而这些赞不绝口的人在王姑娘与冯歪嘴子结婚后却开始冷眼旁观。她们认为一个好端端的姑娘嫁给一个穷磨倌,那姑娘的德行也不会好到哪儿去。有人说没见过哪个姑娘长得跟扛工的似的,有人说王姑娘不是个好东西,说王姑娘的眼睛长得不好。这些人无中生有,为王姑娘“创造”了许多不堪入耳的个人“传记”,“我”家的厨子王大叔还一心盼望着王姑娘的孩子早些死掉。他们天天扒着冯歪嘴子的窗户上演一出《窃听风云》,一有个风吹草动就立即召唤各家各户前来观看热闹。多可怕的世俗观念,如果王姑娘嫁的是个有头有脸的如意郎君,那邻里的态度又会截然不同了吧,所以总是会有人见不得别人的好。
人们总是喜欢以金钱、地位衡量一个人品德的高低,同时,人们对一些“不好”的事总是格外地关注,并且盼望着它早些发生,好让无所事事的人们有些饭后的谈资。在心里,从道德层面上,我们必然对这类行为充满不屑与鄙视。但有的时候我们又不免成为“凑热闹”人群中的一员。当我们见到比我们优秀的人,我们也可能会像邻里们对冯歪嘴子说闲话一样,对他人说三道四,甚至以别人的弱点当作自我安慰剂。甚至有时候,我们也会像嫉妒冯歪嘴子有妻有儿幸福生活的人们一样,希望别人的快乐早些破灭,悲剧早些发生。我们多多少少会有这些自私的想法,但很多人是不会付诸行动,这也是缺点中唯一的“优点”了。其实我们周围都在上演着《呼兰河传》,生活就是一部《呼兰河传》。
读完一本书,我从中获得了什么?我在问自己。我看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人们的生活图景,同时我也知道,愚昧、无知是社会前进的一大阻碍。喜欢“凑热闹”是中国人的“传统”;我们身上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着一些“非正统观念”,但无论如何,我们今天的生活环境不再是一百年前的样子,我们现在所接受的教育固然不提倡那些吃人的礼教和习俗。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想想,我,可以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才不至于一百年前团圆媳妇的悲剧再次上演。比如,遇到摔倒的老人,我们该不该扶?这是个社会热点问题。要我说,该扶,当然要扶,救死扶伤是每一个人都应尽的责任。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应该先把这份善事做下去,因为我们心中有善,有责任,我们不是冯歪嘴子的邻居,我们是二十一世纪活生生的“人”,我们有属于我们自己的价值观。
读完《呼兰河传》,我想,我应该对自己的心态加以调整,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不能像过去的人们一样因为被封建观念束缚得太久了,没有了自己的主观意识,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我也从书中看到了一些纯洁、美好的东西,那就是作者的童年趣事。那令人捧腹大笑的趣事和祖父与“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也让我为之感动。我们应该明白,童年是美好的,但不只有童年时美好的,任何时期的我们都可以绽放出自己的美丽,我们要珍惜所经历的每一分每一秒。
感谢如诗歌般美丽的《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读后感5
我非常喜欢看书,不过很多都看得不仔细,里面的一些内容也是看过之后很快就忘了,而这本《呼兰河传》却让我深有感触。
我觉得这本书写得不错,它不仅口语化,语言平淡,真切率直,而且幽默风趣。
呼兰河城是个奇怪的地方。我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路上有个大泥坑,那泥坑仿佛有生命一样,一下雨里面的泥就像强力胶,猪只要掉进去就出不来了,只能被淹死,就是人想过去也很惊险,这种事天天都在发生,可是却没有人想过把这坑填起来,我觉得这里的人又蠢笨又懒惰。而且这里的人也都非常古怪,好像都没有感情、没有亲人一样,他们习惯看热闹、说闲话,看到别人过得好了,他们就嫉妒,对别人冷嘲热讽;别人不好了,他们不但不伤心,不给别人一点帮助,甚至还去围观看别人笑话;他们还相信跳大神等迷信,但相信迷信是不对的,我们应该远离迷信。呼兰河城人的生活好像没有一点乐趣,他们觉得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人死了就没了,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度过了一个个春夏秋冬。
不过,这本书里也有一些温暖的地方、温暖的人物。我最喜欢里面的祖父,他很和蔼,又很慈爱,总是在萧红被爸妈冷淡的时候关心她,把她带到花园里玩耍,让她忘掉不开心的事。这让我想到自己的爷爷,他也是无微不至地照顾我。
从这本书中我明白了人的生活是要有乐趣的。假如这个生活没有乐趣,那就不叫生活。生活在于你的激情,你怎样对待,就有怎样的生活。美和追求美是人类固有的天性。人们欣赏自然美,创造生活美。而作家、艺术家们开垦出人类美的艺苑,以自己的才华和心血培植出一株株千姿百态的艺术之花,为人们的生活增加色彩。
《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萧红,我在网上搜到她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呼兰人,是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萧红以幽默风趣的写法,书写了自己奇妙的童年,令每个人回味无穷。
《呼兰河传》在创作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远在香港的萧红思念自己的故乡,怀念自己的童年,创作了这部小说,书写了一篇“回忆文”。这部小说在艺术形式上比较独特:虽说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然叙述了故事,但没有主轴。在这本书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孩子当着母亲的面对邻人说大家在市场上买的便宜猪肉是瘟猪肉,孩子的母亲脸红了伸手去打孩子,孩子仍然很固执地说是瘟猪肉,母亲气急败坏地拿起火钳朝孩子肩膀上打去,孩子哭着跑回家,告诉祖母来龙去脉,祖母本想安慰,但看见邻居家的李奶妈站在门口,掀起孩子的后衣襟“啪啪”打去,直到李奶妈走后为止。这件事让我看到了当时人们的愚昧和无知,为了贪图便宜,顾忌面子,扭曲事实,自欺欺人。
合上这本书,回味一下作者的童年生活和趣事,再想想自己现在的生活。时间一去不返,童年也一去不返,让我们珍惜这欢乐的童年吧。在寒假的一天,妈妈给我带来了一本《呼兰河传》,起初,我觉得这本书很普通,并没有觉得它是一本很精彩的书,但当我静下心去细细品味这本书时,才发现这本书的独特之处。作者萧红用自传式抒情小说给我们构筑了一个丰富的图景和人物画面,活生生写出了那些潜藏在深处的孤独灵魂,这种形而上的生命状态的书写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挖掘。
通过自幼就在呼兰河成长的主人公萧红的亲身经历和描绘,让我走进了90年代的东北。呼兰河是一个衰落的村庄,在村庄的东二道街上,有着萧红记事起就有的大泥坑,却没人补修,让许多的马车翻在这里,甚至连小鸟也不例外,在萧红的描绘下,我充分体会到了当时的情景。虽然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萧红,却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在她的童年里有祖父和她,萧红每天与祖父一起玩耍,一起劳动,一起生活,在她家的后院里,有着祖父种的蔬菜,在祖父种下种子后,她总喜欢在后面把土堆踩平,往往搞得一团糟,祖父只是笑笑。看到这,我突然明白了“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句诗的情景,那不正好是萧红与祖父一同劳动的时刻吗?
在萧红童年中最开心的是就是吃豆腐,当时,父亲问萧红长大想干什么,听到的是:“我要开豆腐坊。”每当快吃饭时,买豆腐的总会出来,人们若买了豆腐,绝对会把豆腐加上辣椒油,再拌上大酱。当时人们都非常羡慕买得起豆腐的人,有的人为了吃豆腐把自己仅有的`钱花光让自已没了钱,但是吃到豆腐的每一个人都非常幸福,在当时吃豆腐就像吃肉一样香。
这篇文章通过一件件生活小事的场景描写,写出了这个封闭小城中的沉默以及灰暗的生活,从他们的行为举止与语言,都表现出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我想,作者萧红之所以要写下来这本书,是因为想让我们远离传统社会的思想蒙昧吧。美和追求美是人类固有的天性。人们欣赏自然美,创造生活美。而作家、艺术家们开垦出人类美的艺苑,以自己的才华和心血培植出一株株千姿百态的艺术之花,为人们的生活增加色彩。
《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萧红,我在网上搜到她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呼兰人,是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萧红以幽默风趣的写法,书写了自己奇妙的童年,令每个人回味无穷。
《呼兰河传》在创作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远在香港的萧红思念自己的故乡,怀念自己的童年,创作了这部小说,书写了一篇“回忆文”。这部小说在艺术形式上比较独特:虽说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然叙述了故事,但没有主轴。在这本书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孩子当着母亲的面对邻人说大家在市场上买的便宜猪肉是瘟猪肉,孩子的母亲脸红了伸手去打孩子,孩子仍然很固执地说是瘟猪肉,母亲气急败坏地拿起火钳朝孩子肩膀上打去,孩子哭着跑回家,告诉祖母来龙去脉,祖母本想安慰,但看见邻居家的李奶妈站在门口,掀起孩子的后衣襟“啪啪”打去,直到李奶妈走后为止。这件事让我看到了当时人们的愚昧和无知,为了贪图便宜,顾忌面子,扭曲事实,自欺欺人。
合上这本书,回味一下作者的童年生活和趣事,再想想自己的现在的生活。时间一去不返,童年也一去不返,让我们珍惜这欢乐的童年吧。
呼兰河传读后感6
有人说读书使人认识世界之广大、自身之渺小。不同的书就像一幅幅带框的画,以自己的方式映射和展示世界。他们之间往往有许多交集、重合的地方。而呼兰河传带给我的感觉是独一无二的。似乎因为地处北方严寒之地而又与世隔绝,导致作者的童年以及她所讲述的故事也与众不同。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的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年故事连接了起来。一个个有趣或者无趣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呼兰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和人情百态。
呼兰河传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北方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城和小城里人们普普通通的生活。文章言语也是那么普通,但却像是有一种神奇的魅力,使得我摘抄了一段又一段,最后竟抄了厚厚的一沓。文章少有直接的批判和讽刺文字,却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蔓延泛滥所带来的瘟疫般的灾难。
文章首先对呼兰河的风情进行了描写,展示了呼兰河整体的地理面貌。其中细小的人和事描写又数不胜数,如卖馒头的老头子因为雪大路滑摔倒在地,馒头滚落出来被路人拾去吃了:“等老头子挣扎起来,连馒头带冰雪一起捡到箱子去,一数,不对数。他明白了。他向着那走不太远吃他馒头的人说:‘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描写自然环境的同时也描写了人的习俗和风情。
呼兰河是闭塞的,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也进不去。呼兰河的人是愚昧而又麻木的。他们最喜欢看热闹,传八卦。街上有一个“大水泡子”车马通过很不方便,人走着小心翼翼,马经常陷进去,猪啊鸡啊狗啊猫啊更是经常淹死在里面。人们却从来没想过填平它,“大水泡子”反而给人们带来两项好处:第一就围观和议论陷进去的马,马陷进去是十分不易出来的,也有帮忙的也有不帮忙的,更多的是围观和议论的。虽然很艰难,马最终还是出来了,围观的人反而十分失望,第二天大家都会传“那大水泡子又淹死了一匹马。”虽然马没有死,一哄起来就说马死了。若不这样说,觉得那大泥坑也太没有什么威严了。二是由于有猪会淹死在里面,于是人们可以在买到比平时便宜多的猪肉吃。而买到的猪肉往往都是又紫又青的!可不要是瘟猪……然而又一想,瘟猪肉怎么可以吃得,所以还是淹死的猪吧。然而实际上一年也不能淹死一头猪,却常常可以买到便宜的猪肉。呼兰河的居民就这样自欺欺人,而把这泥坑子当做解决问题的办法了。若是没有这泥坑子,可怎么吃这瘟猪肉呢?然而吃了生病的又要说“就算是淹死的猪也不应该抬到市场上卖,死猪终究是不新鲜的,税子局是干什么的?!”关于这瘟猪肉又有小孩子不会说谎,而被打的。不仅使我想起了《皇帝新装》里的小孩,那个小孩有没有被打呢?
呼兰河的居民是麻木的,里边的人都是天黑了,就睡觉,天亮了就起来工作。一年四季,春暖花开,秋雨冬雪,也不过是随着季节穿起棉衣来,脱下单衣去过着。生老病死也都是一声不吭的默默办理。女人一到了八月也不过就是染衣裳,拆被子,锤棒追,锤的街街巷巷都是叮叮当当的乱响。棒槌一锤完,做起被子来,就是冬天。
呼兰河的居民是贫穷而又不讲卫生的。不仅是因为前边说过的'瘟猪肉,这里的人梦想就是吃得饱穿得暖,然而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仍然是吃不饱穿不暖。人人都爱吃豆腐,有吃不起的。传说有这么一个家长,他下了决心:“不过了,买一块豆腐吃去!”街上卖麻花的提着篮子从街这头挨家挨户卖到街那头,一家有四个小孩,最小的手特别脏就像煤球一样,每个人都把麻花翻捡过一遍。然而最后这篮子麻花还是卖完了,给孙子买麻花吃的老太太还说:“你看着油光发亮的麻花多干净,就像是刚出锅的一样。”
呼兰河的自然风光是美丽的。最好看的要数火烧云了,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照得小孩脸是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把红公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子,往墙根上靠着,他笑盈盈的看着他的两匹小白猪变成了小金猪。文中有比喻有颜色有形状也有动作描写的十分精彩。
文中对婚丧嫁娶的描写又处处藏着对封建迷信的嘲讽。呼兰河除了这些卑琐平凡的生活外,在精神上也有不少的“盛举”,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戏台子;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然而除了跳秧歌,全都是神啊鬼的封建迷信,无非是敬神怕鬼,又处处透露着嫌贫爱富和男尊女卑。文中对团圆媳妇的描写使我尤为深刻,健健康康活泼可爱的一个女娃,嫁到了丈夫家,还没来得及受他“小丈夫”的气,就被自己的婆婆各种打骂:“……总之,她一不顺心,就觉得她的手就想要打人。她打谁呢?谁能让她打呢?于是就轮到小团圆媳妇了。有娘的,她不能打。自己的儿子她也舍不得打。打猫,她怕把猫打丢了。打狗,她怕把狗打跑了。打猪,怕猪掉了斤两。打鸡,怕鸡不下蛋。唯独打这小团圆媳妇是一点毛病都没有,她又不能跑掉,她又不能丢了。她又不会下蛋,反正也不是猪,打掉了一些斤两也不要紧,反正也不过秤。”小团圆媳妇生病了,迷信的人们花了“巨资”请了道士和大神来驱魔治病,把她当众脱掉了按在装满开水的大缸里洗澡,洗的昏厥过去就泼凉水然后再来一遍,反复三次。最终小团圆媳妇死了。作者不禁感慨: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第三章开始描写祖父。祖父情深,田园乐趣,怡然自得又是另一番天地,似乎与这呼兰河隔离了起来。不禁使我想起自己的祖父来,也有那么几间房子、一个园子,祖父喜欢养鸟,会带我去钓鱼,院里也种菜养鸡,时代不同我们是吃得起豆腐的,沿街叫卖的热豆腐还有我最爱吃的米酒。虽然井里没有淹死过鸭子或鹅,因此我也没吃过祖父做的烤鹅,但是有我最爱吃的鸡蛋穗儿,院里有一口大缸,夏天就在里面用井水洗澡,还曾经溜进去过一条水蛇,被祖父拿去饭店卖了。祖父种的葫芦,晒干了给我放着给我做酒葫芦玩。也带我捉过倾听,也有钟也有贮藏室,里面也被我发现了各种各样的“财宝”,也有红灯笼,不过是塑料的……我在感叹作者记忆如此清楚的同时,又发现在我童年里出现过的那些物件竟然也记得如此清楚,好像昨天刚拿过一样,可是一晃十几年过去了,祖父已经不在了。好在祖母还在,虽然失去了大部分的记忆,然而身体十分健康。我不讨厌祖母,她不但没有用针扎我我手指,反而常常牵着我的手走不长不短的路去蛋糕房买刚考好的蛋糕吃。还有文中关于表哥的描写,我也有一个表哥,就不详细描写了。
此中体会,二千余字不过讲述一二,具体内容各位还是读原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