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读后感汇编15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边城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边城读后感1
小说《边城》以清末时期的湘西茶峒地区为背景,以“小溪”渡口为起点,绕山岨流的溪水汇入茶峒大河,展开了旷野渡口女“翠翠”与山城河街“天保”、“傩送”兄弟的动人爱情故事。沈从文先生极为优美而流畅的语言文字,如诗如画般描绘了白河沿岸恬静幽美的山村,湘西边城浓郁的风土民情:“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
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这些充满了自然真朴与生息传神的描写,给人以极美的享受。随着故事的展开,《边城》描述了河街繁华祥和的码头市井,湘西淳朴厚道,善良笃信的世道民风。
河街虽有“一营士兵驻老参将衙门”,有地方的“厘金局(税收征稽)”,却仿佛并不存在,林林琅琅“五百家”,各处是一片繁忙的劳作、古朴的店铺、悠闲的生活景致。“船来时,远远的就从对河滩上看着无数的纤夫……带了细点心洋糖之类,拢岸时却拿进城中来换钱的。大人呢,孵一巢小鸡,养两只猪,托下行船夫打副金耳环,带两丈官青布或一坛好酱油、一个双料的美孚灯罩回来,便占去了大部分作主妇的心了”。
河街上,就连也为世风所感,“永远那么浑厚……尽把我们自己的心紧紧缚在远远的一个人身上,做梦时,就总常常梦船拢了岸,一个人摇摇荡荡的从船跳板到了岸上,直向身边跑来”。这些客观生动的描写,反映了沈先生凤凰县生活的深厚基础,当年对“河街”生活细腻的观察,对湘西民俗风情的谙熟,直观与遐想的特写抓住精彩的瞬间,给人以鲜活的生活场景。
“河街”上虽有三教九流,以及“纤夫”、“船夫”“”等生活在最低层的民众,但做为当年“新文化”的杰出作家,也许是为了爱情主题,未提及阶级对立或社会矛盾。我们虽然仅仅是从文字上了解湘西的那个遥远的时代,未必真悟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但《边城》却是沈先生描述的类似于陶渊明笔下的现代“桃花源”,与当时“争乱”的外世隔绝,从中不难看出沈从文先生对和谐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边城》塑造的主人公渡船女“翠翠”,是纯洁美丽的化身,是《边城》美好的灵魂:“爷爷”老船夫是淳朴厚道却也倔强的老人,他为翠翠美丽而自信骄傲,为了翠翠嫁一个好人家,他不计地位的贫寒低贱,内心凄苦忧虑与责任自信交错。前清解甲流落“顺顺”凭着一些积蓄经营木船,事业兴旺发达,又因大方洒脱,仗义慷慨,诚信公道,被众举为“掌水码头”一方豪杰绅士。他的.两个儿子“大老”和“二老”受父亲江湖风范教育熏陶,在浪里行船摔打锤炼,皆成为江湖“岳云”式聪明英俊少年。在渡溪或“逮鸭”的竞技后,兄弟二人心中都是与翠翠一见钟情,深深爱上了美丽的翠翠,“二老”傩送为追求翠翠宁可要条破渡船而不要那座“新碾坊”。“大老”天保在与翠翠提亲的一次次混沌不清的“马路”,“车路”推辞中,决不放弃对美的追求,执着的兄弟二人互明心事后,毅然甘愿站在月夜山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
《边城》其实是一幕爱情的悲剧,看似文字轻松酣畅的流淌,实则笔墨浓晕幽幽的凝重,她的感人正是爱情悲剧的美丽。沈先生笔下的妙龄翠翠,细腻的再现了一个女春情朦胧的心里变化,生动的刻画了女羞涩的恍惚与冷漠。由于从未有过母爱和做为女性的涉世,心理孤独的翠翠面对痴心爱情不知所措,一次次含蓄埋没,躲避推脱,终于忧郁等待竟是一场悲剧。山崖上再也听不到天保和傩送兄弟月夜的山歌,天保在漩涡中溺水身亡,傩送悲痛之际又不愿接受家中“新碾坊”的催逼,去了遥远的“桃源”地方。在这令人心碎的时刻,爷爷在吃了掌水码头“一闷拳”的怨恨后,那个暴雨雷鸣的夜晚,碧溪岨的白塔终于倒塌,翠翠唯一的亲人,辛劳一生的老船夫在睡梦中带着忧虑和期待撒手西去。翠翠在杨马兵等人述说中,明白了一切,她痛哭了一个晚上,可是那如歌的岁月似白河流水滔滔而去。
边城读后感2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辗转,不自觉就会有许多浮华蒙了双眼,混沌了内心的清灵,总觉得心是不安稳的浮着,所以总该让一些美好的文字沉淀一下心灵,给我一些沉静和安慰。但我总怕文字给我的触动会随着时间慢慢淡化、消逝,忍不住要记录下来,过后的许多日子里翻阅,还可以回味到最初的美好与感动。
读这篇的时候,我总是试图在印象里搜寻或者想象里延伸现实里可以与之相衬的载体,这样美丽的地方肯定是在江南,一定与乌镇,凤凰这样的古镇相隔不远,因为她有着像梓潼、仙游、锦屏一样美丽的名字---茶峒,我常常羡慕的有点气恼,为什么我们北方就没有这样美丽的名字,随处可见的都是张家村、陈寨这样直白粗犷的代号呢?
记得高中的语文课本里学过《边城》的选节,不过记忆里对于它的印象已经十分模糊了,那时候非常喜欢看小说,觉得很遗憾为什么只是选节不是完整的,也会想象我到底错过了哪些段落,错过了些什么内容。记忆最深刻的是的最后一段,傩送二老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印象里一直觉得这是个悲剧,可再次读来,我竟然十分相信傩送二老一定会回来的。
里的茶峒像一个世外桃源,有的只是质朴与纯粹,安静与美丽,好像世间的战争、苦难、饥饿都无法近及它的边缘,它在自己的天地里忙碌、欢喜或哀愁,欢喜都是从内心而来,而哀愁都是淡淡的,不使人悲伤,反而觉得很有味道。
作者描写翠翠与爷爷相依为命的生活,在碧溪岨的家里,在进出茶峒的渡船上,在屋后的白塔下,在附近的竹林里,在篁竹中鸟雀的啼鸣中,也用许多的细节刻画祖孙两人,让他们身上既有着茶峒人都有的美好品德,也有着他们独特生活与性格。
爷爷在渡船上守了五十年,他尽职尽责,像家人一样对待每一个过渡人,知道他们都要赶去城里看端午节的龙舟赛,自己就舍弃这一年一度的热闹,知道过渡人是赶着进出城吃晚饭,一直坚守在渡船上,没有谁要求他必须这样做,他也不是为了报酬。其中有一个细节,爷爷定下的规矩是绝不收取过渡人的钱物,即使有人非要把钱掷到船里,让他来不及捡还,他也会让他家的'黄狗和翠翠帮忙把钱还去,翠翠也深深记着爷爷的教诲,有一次王乡绅的太太给了她几个铜钱,她因为愣着一直看和她一样大年龄的乡绅小姐,竟然忘了还给人家,可过一会反应过来还是追了一个山头硬是还了钱,看着这里我很感动,人间依然有真的视钱财为身外物的清贫人家呵。
当然,小说的重点是讲翠翠与天保大老、傩送二老三人纯纯的爱情,兄弟二人同时爱上一个姑娘,这在茶峒人眼中不算什么稀奇事,坦坦荡荡,他们认为水是随处可流的,爱情是随处可发生的,他们也不会如现在人般躲躲藏藏或者拱手相让,他们会以当地人特殊的方式较量,在夜里站在对岸的山崖上唱歌,胜出的人理应得到心爱的人,另一个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可是翠翠与二老互相欢喜,大老心中郁结以致在茨滩出了事,也就使事情变得有点不可控制了,翠翠心中对二老纯纯的爱从不曾说出口,爷爷也是从各个细节观察揣摩出来,不过看到那里时候,我以一种欣赏的心情,觉得那种感情十分美好,纯净透明,像山楂树之恋里的静秋和老三的爱。
傩送二老可以选择王乡绅女儿的新碾坊陪嫁,可是他宁愿要一艘渡船。虽然因了哥哥的原因内心埋怨翠翠的祖父,家里也因翠翠间接的造成了大老的死,不愿意这门婚姻,可是二老还是不愿意放弃自己对翠翠的爱情,翠翠虽然也欢喜二老,可是或是羞涩或是不安的原因她从不曾回应过什么,在家里问二老要一个对王乡绅女儿的回复时坚持下了桃源县,或许他是想让时间来冲淡家里因哥哥的死隐约给翠翠的偏见,或许是想给自己点时间好好想想这件事,或许这个虎实的年青人是想给翠翠一点时间也说不定。
直到最后作者也没有写到他回来,可是这次我却偏执的相信,他一定会回来的。就像依然相信美好的爱情仍然存在一样,这个世间,你只要相信美好,美好便不会辜负你吧。
边城读后感3
《边城》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了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为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这部小说通过对湘西儿女翠翠和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的描述,反映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惨痛事实。翠翠是如此,翠翠的母亲也是如此,她们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痛而惨淡的人生,却找不到摆脱这种命运的途径。沈从文通过《边城》这部爱情悲剧,揭示了人物命运的神秘,赞美了边民淳良的心灵。
《边城》正是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纯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来表现人性之美的。作者想要通过翠翠、傩送的爱情悲剧,去淡化现实的黑暗与痛苦,去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翠翠与傩送这对互相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既没有海誓山盟、卿卿我我,也没有离经叛道的惊世骇俗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金钱和权势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自然的男女之情,这种情感像阳光下的花朵一样,清新而健康。作者不仅对两个年轻人对待“爱”的方式给予热切的赞扬,而且也热情地讴歌了他们所体现出的湘西人民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的美。《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
在现今的时代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是那样的陌生和功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卷入你争我夺的潮流当中。在建筑物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同时,人与人的心灵同样显得狭窄;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人与人来往的途径是那样的便捷,但人的沟通却是那样的艰难。一道墙,不单是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场所,也同时隔绝了人心灵的来往;一扇防盗门,似乎避免了外人的闯入,但同时也囚牢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络。
而在《边城》里面让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淳朴、勤俭、友善、和平的景象。“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多少年。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在写到主人公翠翠的时候是:“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文章在写到掌管水码头顺顺时说:“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在说到两位年青人的时候,又写得是那样受人欢迎:“结实如小公牛……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
边城读后感4
午后的阳光暖暖,透过纱窗,静谧地洒在书桌上。闲来无事,捧起《边城》,感受湘楚的动人景色,体味淳朴的风土人情。
初见,是“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静静的水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的恬静美丽。湘西的景色被沈从文这样轻描淡写,笔笔点缀,更增添了引人的韵味。循着沈从文的笔迹,继续追寻着湘西的美,那里有被夕阳烘成桃色的薄云,有柔和如银白色绸缎的月光,有浮在溪面上的,也有揉在杂草间的虫鸣.....温柔、恬静、远离尘世,湘西仿佛将世间一切褒义词都包揽于身。
湘西的美不仅在山水之间,还在于社会之中。原始的吊脚楼,摇曳的红灯笼,潮湿的青石板,竹制的背篓,苗族女孩的围裙和银饰.....博大精深的湘西文化在沈从文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湘西的美令人心醉,令人神往,湘西文化更引人去探索。在我所到过的湘西土地上,男子女子都有特色的民族服饰,女子带着能发出清脆声音的银饰,男子的衣服也是五彩斑斓,着实印证了“男女垂髫,短衣跣足,以布勒额,喜斑烂服色”。《边城》中的民族风味与之极为相符。神州大地,容纳了56个民族优秀的文化,在这秀美的湘西之地,湘西文化是这文化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山水之美不及人性之美,以自然之明净状写人心之明净才是《边城》的升华。
憨厚热情的祖父,活泼灵动的翠翠,他们和大黄狗相依为命,生活在这美丽的湘西大地。祖父阅尽人事,饱经风霜,却依然保持善良,“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于本人的意义,只静静在那里活着”他风里雨里为无数人摆渡,他从不多占别人半点利,推脱不掉的余钱他也会慷慨的买些茶叶、烟草赠送给过渡之人。他极度的热情、善良、助人为乐,令人动容。他的助人、爱人是对自己职务的坚忠,是对自己的要求。在这里,祖父的爱人与自爱达到高度的统一,也令人尊敬。祖父的身上,颇有敬业的味道。
翠翠是祖父唯一的亲人,是爷爷捧在手心里怕化了的'掌上明珠,正值豆蔻年华的翠翠天真善良,在情窦初开的年纪爱上了傩送,可最后傩送离家出走,翠翠只能凄凉地守着渡船,盼着心上人的归来,“这个人也许明天就回来,也许永远也不回来了”,翠翠的执着等待,是她对傩送的最纯净的爱,最单纯的爱。天保爱翠翠,他知道弟弟也爱着翠翠,所以他最先提议“歌战”,他也最先妥协,他愿意成全弟弟而让婚,最后意外身亡的他,可谓是为了爱情和亲情殉情。淳朴的亲情,真挚的爱情,这是天保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
个人之美为小,团队之美为重。端午节时,镇上的人民一起掌控着龙舟的前进,一起为胜利呐喊助威,孩童们一起嬉戏打闹,节日的氛围在大家的欢愉下变得更加浓厚,空气中四处弥漫着湘西人民的团结友爱和纯洁善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美丽的湘西就孕育出了一个个淳朴的人儿,在湘西这里,只有传统文化一直歌颂吟咏的美德——敬业,爱人爱己,友爱兄长,团结和谐……没有尘世的喧嚣与嘈杂,没有急功近利,没有金钱腐败,没有享乐迷奢。当代社会的人性,无法经揣测和考验,深究人性本质,也许就暴露了阴险与丑恶。“扶老人被讹”、“为钱烧死雇主妻子孩子”,诸如此类的时间让人们胆战心惊,也让社会温暖不再。《边城》中那些纯净的感情,那个纯净的社会,都是沈从文在告诉我们:“我们的时代要多一些纯净,少一些功利!”倘若我们人人都能真诚,都能忠诚,那和谐的日子的到来哪里还远呢?爱与美,需要被融入社会。
“这些诚实勇敢的人,也爱力,也仗义”愿这是多年以后社会的模样,愿爱与美永存人间。
边城读后感5
人向往的是什么?
一片树林、一片大地、一个蓝天,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当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一座小屋、一个村庄、一个城镇…一个步伐、一辆自行车、一辆轿车…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在进步还是在退化?人手所创造的不知道得否满足于他们的心意?人心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当你贫乏的时候,追求的是财富;当你动荡的时候,追求的是安定。而如今这个时代,繁华的城镇里高楼拔地而起、街道上车水马龙、行色匆匆的人们在忙碌中建设着社会的发展。这景象本应符合人类的追求,但经历过农村生活的城镇人们却开始向往农村的环境,这似乎有点矛盾,从落后的农村到发展的城镇,从发展的城镇又到落后的农村。
《边城》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副画面:"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在如今,城镇的物质建设虽然显得腾飞发达,但是在建设的背后又显露出另一方面的破坏。就像自然环境,是那样的污染不堪:树木被伐、空气干躁、噪声不断、垃圾成堆。这样的环境,使人的身心受了严重的压抑。所以,人又是那么向往农村那种清静、舒畅的生活空间。或许这也是《边城》作者的思路。
并且在现今的时代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是那样的陌生和功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卷入你争我夺的潮流当中。在建筑物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同时,人与人的心灵同样显得狭窄;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人与人来往的途径是那样的便捷,但人的'沟通却是那样的艰难。一道墙,不单是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场所,也同时隔绝了人心灵的来往;一扇防盗门,似乎避免了外人的闯入,但同时也囚牢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络。
而在《边城》里面让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淳朴、勤俭、友善、和平的景象。"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多少年。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在写到主人公翠翠的时候是:"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文章在写到掌管水码头顺顺时说:"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在说到两位年青人的时候,又写得是那样受人欢迎:"结实如小公牛…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而更让人称奇的那只小狗也格外显得乖巧、懂事:"有时又与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与祖父一同动手,船将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
边城读后感6
《边城》——边城,是两省交界处白河边的小城,一座充溢着祥和恬适气氛的小城。
它给我印象的最直接画面就是在青山绿水间有一个淳朴的白发老船夫、一条忠心的黄狗和一个着碎花布衣的天真活泼少女。
这里没有喧嚣、没有张扬,生活简单而宁静,在我们看来或许枯燥乏味,但对于一直在青山绿水间生活的他们仍然把这日子过得滋味十足;或许更象是一个宁静的世外桃源,因为当时还有着纷繁的战事,而这里的人们更关注端阳节的划船比赛,他们无疑是那个时代比较幸福的人。
我想这也是作者要表达的:在这个小山城生活的人们都展现出人性善的一面,相互帮助,不注重物质,心灵也和青山绿水一样安静、详和而纯净。
心得之一。
小说中的人性情质朴。
在整部小说里,最幸福的人应该是船夫爷爷吧,这位带着那个时代典型特征的老人,他敬忠职守的在岗位上奉献了50年,他拥有过平凡的妻子、可爱的孙女、几十年的至交老友,也经历过妻子的死亡,女儿的离去,最终在对孙女的担忧中与那条渡船伙伴一起逝去。
虽然一生清贫,但这也算是完满的一生了。
老船夫将自己的一生束缚在了渡船上,替人摆渡却不收一分钱,还煮好茶供来往过客饮用这是茶峒人民的象征,更体现了作者对和谐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心得之二。
作者通过对黄狗进行行动的描写,把动物和人的关系回归到生命沟通的关系,彰显边城的生活状态和生命状态。
黄狗其实更像是翠翠家人,从开头一直陪伴到末尾,不同于爷爷因年事已高而无法陪伴翠翠,也不像天保和傩送那样,只是虚幻的存在,它一直陪着翠翠、保护着翠翠。
还有便是色彩搭配上,选择黄狗可能是乡村的土狗大多是这样的颜色,并非名贵品种,表明他们生活艰苦但却自得其乐,而且不显过于冷冽,就像读完书后给人的感觉一样,清凉却不寒冷,大概与黄狗这一形象有很大关系。
因为它,翠翠悲剧色彩并不显浓烈,黄狗就像是爷爷和傩送的替代者一样陪着她。
心得之三。
最美丽的一条线索就是翠翠的爱情。
小说中最吸引人们的是翠翠的那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翠翠与外公走散,遇到了傩送,傩送帮助了翠翠,翠翠虽言语上并未表露,但她从此也多了一分少女的.心事。
这本是“两心永相依”的一件美好的爱情故事,但天保——傩送的哥哥也爱上了翠翠,天保知道傩送要渡船不要碾坊,所以天保成全了自己的弟弟,自己一人外出闯滩却不幸遇难。
看惯了现代生活那种快节奏的感情,阅读这种欲说还休的感情是需要慢慢回味的,也正是这种欲说还休轻轻拨动了人心上那根细细的弦,在心灵上奏响最柔美的乐声;又似在心上轻轻地挠痒痒,痒得让我觉得舒服无比。
翠翠在山水中成长,象一只轻盈的小兽,又象一只美丽的飞鸟,和自然融为一体。
她的成长中虽然没有母亲的指导,但是人的一切情感不会因为没有母亲而停止,十五六岁的翠翠也在这样的年龄情窦初开,灵魂也开始在睡梦里因歌声而浮起,在那样的年龄,在那样的时代,翠翠无疑不是很明了自己的情感,也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只能靠爷爷对她的观察与猜测来体会她的心理活动,见到自己可心的人却如一头小惊兽,一下子消失在山林里,由此而来,彼此内心的信息得不到沟通与交流,造成的误会便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爱她的两兄弟中的哥哥心怀失恋的剧痛而落入激流淹死,弟弟在失去兄弟的同时也得不到爱的明确回应而离家远去。
虽然两兄弟的父亲在老船夫去世后还是解开了心中失子的疙瘩,答应只要小儿子愿意就娶翠翠做儿媳。
翠翠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
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边城读后感7
《边城》初识时是高中的节选课文,翠翠的故事让我很是着迷,于是便买了本书看,于是一发不可收拾,陶醉其中,那些情节现在任然历历在目。那时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即便是现在我还记得当时的心情,赏着一幅很唯美的画面,但却有一种很莫明的悲伤。依然记得那个美极了的茶峒,“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那是一种沉重古老而又静止的边城风景,如画,直教人倾倒。而且那里处处是湿润透明的湘楚景色,处处是淳朴赤诚的风味人情。除了风景,茶峒的人文环境也是令人流连忘返,人们都是朴实的,似处于《桃花源记》中的那片世外佳处一样,日日的.生活都是那样恬淡,与世无争。于是,茶峒,小溪,溪边白色小塔,塔下一户人家,家里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这就成了一幅优美的图画女孩是翠翠,老人便是她的祖父。祖父在河边过渡。或有风和晴朗的天气无人过渡,镇日长闲,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或把一段木头从高处往水中抛去,镞的使身边的黄狗自岩石高处跃下把木头衔回来;或翠翠与黄狗张着耳朵听祖父讲城里很多年前的战争故事;或祖父同翠翠两人各把小竹做成的竖笛含嘴里吹迎亲送女的曲子。遇到过渡的是新娘。翠翠必争着做渡船夫。站在船头,懒懒的攀缘缆索让船缓缓过去。花轿到岸拉,翠翠必战在小山头,目送这些远去,方回转船上,把船靠近近家的岸边。独自哼唱或采一把野花束在头上装扮新娘子。这样的生活,平静,古老而祥和,自然朴实。然而,祥和背后,也遮不住影藏的淡淡忧伤。因为故事的主线是一段爱情的悲剧。
“顺顺”是一方豪杰绅士。他的两个儿子“大老”和“二老”受父亲江湖风范教育熏陶,在浪里行船摔打锤炼,皆成为江湖“岳云”式聪明英俊少年。在渡溪或“逮鸭”的竞技后,兄弟二人心中都是与翠翠一见钟情,深深爱上了美丽的翠翠,“二老”傩送为追求翠翠宁可要条破渡船而不要那座“新碾坊”。“大老”天保在与翠翠提亲的一次次混沌不清的“马路”,“车路”推辞中,决不放弃对美的追求,执着的兄弟二人互明心事后,毅然甘愿站在月夜山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文章看似文字轻松酣畅的流淌,实则笔墨浓晕幽幽的凝重。由于从未有过母爱和做为女性的涉世,心理孤独的翠翠面对痴心爱情不知所措,一次次含蓄埋没,躲避推脱,终于忧郁等待竟是一场悲剧。山崖上再也听不到天保和傩送兄弟月夜的山歌,天保在漩涡中溺水身亡,傩送悲痛之际又不愿接受家中“新碾坊”的催逼,去了遥远的“桃源”地方。在这令人心碎的时刻,爷爷在吃了掌水码头“一闷拳”的怨恨后,那个暴雨雷鸣的夜晚,碧溪岨的白塔终于倒塌,翠翠唯一的亲人,辛劳一生的老船夫在睡梦中带着忧虑和期待撒手西去。翠翠在杨马兵等人述说中,明白了一切,她痛哭了一个晚上,可是那如歌的岁月似白河流水滔滔而去。人间每天都在发生悲欢离合,这和时代的背景是分不开的,但撇开那些令人伤心的悲剧去看里面的每个人、每个风景、每个生活片断,你会惊异地发现,沈从文先生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多么美丽的世外桃源,那里纯朴的民风是我们这个霓虹闪烁的大都市里所没有的,它好似一股清泉,它又似一缕清风,吹走了我脸上的尘土,带来一丝温馨。多么希望在边城能看到翠翠像以前一样地快乐地生活着,而那条祖父渡了大半辈子的船会依然来往于溪间,那条黄狗也应该守在门前等待一桌喷香的晚饭。
在当代社会,物质生活充裕,但生活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却相对弱化。我们呼唤文学作品中的纯净而美好的风景和人情,期待它由“童话变为现实”。寻我的边城,寻心灵的那份宁静,我想我是会有一座边城的。
边城读后感8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辗转,不自觉就会有许多浮华蒙了双眼,混沌了内心的清灵,总觉得心是不安稳的浮着,所以总该让一些美好的文字沉淀一下心灵,给我一些沉静和安慰。但我总怕文字给我的触动会随着时间慢慢淡化、消逝,忍不住要记录下来,过后的许多日子里翻阅,还可以回味到最初的美好与感动。
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总是试图在印象里搜寻或者想象里延伸现实里可以与之相衬的载体,这样美丽的地方肯定是在江南,一定与乌镇,凤凰这样的古镇相隔不远,因为她有着像梓潼、仙游、锦屏一样美丽的名字---茶峒,我常常羡慕的有点气恼,为什么我们北方就没有这样美丽的名字,随处可见的都是张家村、陈寨这样直白粗犷的.代号呢?
记得高中的语文课本里学过《边城》的选节,不过记忆里对于它的印象已经十分模糊了,那时候非常喜欢看小说,觉得很遗憾为什么只是选节不是完整的文章,也会想象我到底错过了哪些段落,错过了些什么内容。记忆最深刻的是文章的最后一段,傩送二老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印象里一直觉得这是个悲剧,可再次读来,我竟然十分相信傩送二老一定会回来的。
文章里的茶峒像一个世外桃源,有的只是质朴与纯粹,安静与美丽,好像世间的战争、苦难、饥饿都无法近及它的边缘,它在自己的天地里忙碌、欢喜或哀愁,欢喜都是从内心而来,而哀愁都是淡淡的,不使人悲伤,反而觉得很有味道。
作者描写翠翠与爷爷相依为命的生活,在碧溪岨的家里,在进出茶峒的渡船上,在屋后的白塔下,在附近的竹林里,在篁竹中鸟雀的啼鸣中,也用许多的细节刻画祖孙两人,让他们身上既有着茶峒人都有的美好品德,也有着他们独特生活与性格。
爷爷在渡船上守了五十年,他尽职尽责,像家人一样对待每一个过渡人,知道他们都要赶去城里看端午节的龙舟赛,自己就舍弃这一年一度的热闹,知道过渡人是赶着进出城吃晚饭,一直坚守在渡船上,没有谁要求他必须这样做,他也不是为了报酬。其中有一个细节,爷爷定下的规矩是绝不收取过渡人的钱物,即使有人非要把钱掷到船里,让他来不及捡还,他也会让他家的黄狗和翠翠帮忙把钱还去,翠翠也深深记着爷爷的教诲,有一次王乡绅的太太给了她几个铜钱,她因为愣着一直看和她一样大年龄的乡绅小姐,竟然忘了还给人家,可过一会反应过来还是追了一个山头硬是还了钱,看着这里我很感动,人间依然有真的视钱财为身外物的清贫人家呵。
当然,小说的重点是讲翠翠与天保大老、傩送二老三人纯纯的爱情,兄弟二人同时爱上一个姑娘,这在茶峒人眼中不算什么稀奇事,坦坦荡荡,他们认为水是随处可流的,爱情是随处可发生的,他们也不会如现在人般躲躲藏藏或者拱手相让,他们会以当地人特殊的方式较量,在夜里站在对岸的山崖上唱歌,胜出的人理应得到心爱的人,另一个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可是翠翠与二老互相欢喜,大老心中郁结以致在茨滩出了事,也就使事情变得有点不可控制了,翠翠心中对二老纯纯的爱从不曾说出口,爷爷也是从各个细节观察揣摩出来,不过看到那里时候,我以一种欣赏的心情,觉得那种感情十分美好,纯净透明,像山楂树之恋里的静秋和老三的爱。
傩送二老可以选择王乡绅女儿的新碾坊陪嫁,可是他宁愿要一艘渡船。虽然因了哥哥的原因内心埋怨翠翠的祖父,家里也因翠翠间接的造成了大老的死,不愿意这门婚姻,可是二老还是不愿意放弃自己对翠翠的爱情,翠翠虽然也欢喜二老,可是或是羞涩或是不安的原因她从不曾回应过什么,在家里问二老要一个对王乡绅女儿的回复时坚持下了桃源县,或许他是想让时间来冲淡家里因哥哥的死隐约给翠翠的偏见,或许是想给自己点时间好好想想这件事,或许这个虎实的年青人是想给翠翠一点时间也说不定。
直到最后作者也没有写到他回来,可是这次我却偏执的相信,他一定会回来的。就像依然相信美好的爱情仍然存在一样,这个世间,你只要相信美好,美好便不会辜负你吧。
边城读后感9
1934年,沈从文写了中篇小说《边城》,1984年以此为剧本的电影《边城》在中国上影,此电影得到沈从文的肯定和支持。其文学艺术上的价值我说不上来,只能用自己的感觉表达:清凉、细腻、纯真。基于其“真”,我有了以下的思考:
一、电影结尾时,翠翠孑然一身于船上,直接原因是老汉的去世,深层原因则在于其父母的自杀。其父亲作为一名军人,因为不能战胜感情与军人荣耀的矛盾,一死了之。所以,站在现实的角度,作为一个男人对子女生而不养,实为家庭杯具之根源。另外也说明男人在那个时代的职责有多重,男人在情感上面要主动追求女方,然而物质上女方更要依靠男人。在更远的历史上,在更贫困的年代,男人天生具备的劳动力优势确立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温床。
二、就算是在农村,经济不富裕,老汉还是随时带着酒,端午不愿看龙舟比赛更爱找熟人“喝一杯”。这种喝酒不以经济贫富状况决定喝不喝的现象值得思考一番。电影里老汉喝酒主要有三种状况,分别是寒冷时暖身子、会友时聊天、吃饭时自酌;现代人喝酒主要有两种状况,分别是会友时聊天,聚餐时应酬。这个差别的产生主要原因是现代人很少再感寒冷、有时候各种非酒的饮料代替了自酌的酒,这是生产力提高、物质丰富的结果。现代人饭局上的酒,只有一个作用:助兴,就如上门送礼一样,起说话开题之用。这种现象就部分反射出现代人怕冷场,而冷场却恰恰有助于思考,所以怕冷场也就是场上的人耐不住性子,大多时候说不出带思考成果的话。如此官话、套话成风就自然构成了。这种因为怕冷场导致的不醉不归、套话成风就像毒品一样,会上瘾;这局中人不知不觉就陷入天天饭局、句句套话的无限循环中。肚皮大了,肝火重了,脂肪高了,明明明白不对,却悟不出为何不对,一句“没得办法”又将自己拉进死循环中。的确,这种饭局拉动了中国的内需,但却助长了无知,败坏了风气;这样的内需与透过牺牲环境拉动的GDP有何不同?不同的只是拉动内需牺牲的是人体健康,是社会风气罢了。我国经济急需转型,文化也急需转型。
三、老汉去世后,翠翠似乎还在等待二老的回来,二老还会不会回来?二老什么时候回来?二老回来时还会像当初一样娶她吗?从情感上,只能说是儿女情长,经看缘分。但物质上,她还得生活,她将依靠什么生活?罗斯福发明了一套制度——社会福利。《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爱人》里有一句话简要的总结了一个每个人都会遇到和思考的矛盾:“饭都吃不起,还谈什么感情?”。所以,感情建立在物质基础上,只有丰富的物质才能保障丰富的情感。我国改革开放后,大刀阔斧搞经济,到这天20xx年6月7日,国家已经更加富足,有潜力保障全社会人民的最基本生活保障,低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生存福利保险。如果翠翠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或许老汉不会这么悲情的死去、小溪不会那么的清澈、没有免费的渡船、翠翠也不会那么孑然一身,代替的是村委领导的送暖或在养老院、溪水就应是红色或者是黑色的、残破的拱桥或者是高额的旅游渡船费、翠翠被人收养或呆在孤儿院。我们此刻就生活在一个社会的过渡期,充满了各种机遇和风险,不得不前进!
四、今年5月,电影里的年轻演员们重聚在电影频道《流金岁月》,电影里的翠翠在现实中透过努力学习,做了翻译,结婚生子,过得很好;现实中老汉已经在20xx年不在了;导演凌子风也不在了;二老后期拍电影受挫折,但是也发福了;三人在电影拍完后首次重聚的另一个,大佬几乎每年接一部戏,有一副很文艺风的形象。的却是时间沉淀了电影《边城》,成为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一。同时,《边城》的那些人经历的岁月,也在信息时代下让我们这些未以前历过的新一代中国人,感受了、体会了、感动了,也思考了。这或许就是“经典”的传承价值的具体体现。我们将要做的是:继往开来。
边城读后感10
这一周读完了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我突然有种想去湘西看看的冲动。去看一看凤凰古城的绿瓦红砖、柳树黄狗和青苔白塔,去品一品那儿民风的朴实、纯真和自然。
从前不知道什么是田园牧歌式小说,现在还是不明朗,但我知道的是,它很美,很美。边城之美不在壮阔,美在清秀;边城之美不在雕琢,美在天然。依山的茶峒,傍水的码头,停泊的篷船,无尽的翠竹,灵动的河流,见底的碎石,轻柔的山风……边城美得朴实,美得惊心动魄!
这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庄园,这儿的景无一不是“美”的代名词;这是一群给人温暖的村民,这儿的人们无一不体现了善与爱;这是一片使人欢乐的土地,这儿的每一寸无一不透露出它的可爱。在这与世隔绝的村子里,翠翠和她的爷爷以为人渡船过日。
翠翠是大自然的女儿。自然孕育着她,吸进了这天地的灵气,渲染了这世间的秀美。阳光的充足,故大地色的肌肤愈发淳朴;目之所及皆为青山绿水,故双眸清明如水晶。未经胭脂之染,却比淡妆浓抹要更胜一筹,山林是她真正自由的地方。爷爷是大自然的使者,自然造就了他一生的善意淳正之气。一生守着渡船,每天不停摆渡,于他而言,这是他对边城人的责任。即使如此,他从不多收客人的钱,兢兢业业,保证客人安全抵达。
傩送二老在茶峒地方不是一个生疏的`名字。他俊美开朗,身强体壮,为人善良。在当婚论嫁的年纪,“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每当爷爷提起傩送,翠翠总会抿着嘴,涨红了脸,故作生气。傩送对翠翠如此欢喜,山的那头充溢着年轻男子的洪朗雄厚之音,为翠翠整夜地唱着爱的美妙歌曲。
天空总是格外寂寥,夜晚总是格外漫长。如果没有他的笑,她的闹,那个五月端阳便只是一个普通暑天。斑斑驳驳的光影掠过波光粼粼的河面,翠翠在家边,取那小小竹子做的双管唢呐,听爷爷吹着曲子。有时,又同黄狗,躺在门前大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云。在这秀丽清美的山水画卷里,古城外面的世界都成它的陪衬,只此二人、一狗和一船却似过了一生。但是,一夜之间,一切都改变了……
凄美的苦难总是猝不及防。因为哥哥的意外去世,傩送没能回来。从此之后,再没人为翠翠唱着使灵魂托起的歌,也再没人能让翠翠涨红了脸,她只剩下了爷爷。总有杨花落尽的季节,在一个电闪雷鸣的雨夜,爷爷躺在了窄小的床板上,掺着一屋子的雨湿气,伴着轰轰然的雷响声,告诉翠翠“一切要来的都得来,不要怕。”白日渐长,雷雨消逝。不知何时,在翠翠身边守着的腰背微驼白发满头的祖父,永远的睡着了……翠翠痛哭了一夜,可是那如歌的岁月似白河流水滔滔而去,再难寻回。
世事难料,人生总会有遗憾。边城里的一段感情真挚却不平淡,最终还是未能尽善尽美,可是这世上又有多少人或事能不留遗憾呢?对于翠翠而言,她是不幸的,父母早逝只有祖父一个亲人陪伴,却又和白塔一起倒下;虽有真心相爱之人却又远走他乡,再也杳无音讯。可她又是幸运的,在这样的一处世外桃源里,还有一群可爱淳朴的乡亲们,时时处处呵护她。白塔修好,渡船撑起,日子似乎有回到了从前。
盛夏的蝉鸣已过,仲春的一夜春风声早已停却。翠翠与二老的短暂之缘,在那层模糊的泛着白雾的纱网间,在那追不上赶不及的光阴里,打着转儿的溜走了。可是那相悦相惜的怦怦心跳声,总会被秋令时节的凉意传递到肌肤的每一处角落,总会因暮冬之季的寒风伴着腊梅阵阵,传诵到边城的每户人家里。
不被世俗污染的古朴边城里,碧溪岨的渡船上,依然有一个清寂的身影,在执着的守望。千种“翠”意绵绵,万里“送”情悠悠。于是,她要等,她在等……
边城读后感11
茶峒是个美丽的小山城,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翠翠和她的祖父就住在城口,每天给进城的人渡船是他们唯一的工作,有时祖父进城打酒,翠翠就和她的小黄狗为客人渡船,而小黄狗也听话地为主人拉绳引船,动作娴熟敏捷。这样,生活过得平淡而又快乐。
不知不觉翠翠到了要嫁人的年龄,平淡的生活也因此慢慢走到了尽头。我觉得那是个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的爱情,当看到翠翠第二次遇见了二老的时候,我开始幻想他们以后甜蜜的恋爱,可是当向翠翠提亲的大老下船出了事后,我知道翠翠的快乐将一去不复返了。的确,自那以后,翠翠的生活一天一天地发生着改变,致使最后永远失去了她的祖父,也失去了每天为人过渡的那条船。
合上书,我的心里很难过,为翠翠的遭遇,也为她的`祖父,因为他们是多么善良的人,多么快乐的人。翠翠常要爷爷唱歌给她听,而爷爷又粗又哑的嗓子唱起山歌来却又显得那么质朴、那么憨厚,总逗得在一边和黄狗玩耍的翠翠开心地笑。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有山,有水,有鸟鸣,有歌声,有欢笑,……而现在全被打破了。 故事虽然用灰色的背景为翠翠的未来打上了一个省略号,以悲剧收场,但我却非常喜欢《边城》,喜欢《边城》里每一个善良朴实的角色,尤其是翠翠的爷爷。
他的大半辈子都在管理这艘渡船,却从来不收人家一分钱,有时客人想答谢他放了些钱在船上,他是追上好几里也一定要把钱还给人家,所以人们拿这位倔强的老头也没办法,只好在他进城买东西的时候多给他加些肉,加些酒来酬谢了。平时他还会托人买些上等烟草,过渡的时候谁需要就慷慨奉献;到了天热些他还会和翠翠准备一大缸水,里面放了些清热、解毒的草药给每位客人喝。爷爷是个老实人,为翠翠的未来担心,却从不把烦恼告诉她,只是紧锁在眉头里一个人承担。可以说在那个雷电交加的晚上,爷爷走得是不安心的,因为他并没有把翠翠的终生大事操办好。
还有翠翠的不食人间烟火,顺顺的慷慨大方,傩送二老的朴实真挚,天保的豪爽英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间每天都在发生悲欢离合,这和时代的背景是分不开的,但撇开那些令人伤心的悲剧去看里面的每个人、每个风景、每个生活片断,你会惊异地发现,沈从文先生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多么美丽的世外桃源,那里纯朴的民风是我们这个霓虹闪烁的大都市里所没有的,它好似一股清泉,它又似一缕清风,吹走了我脸上的尘土,带来一丝温馨。 多么希望在边城能看到翠翠像以前一样地快乐地生活着,而那条祖父渡了大半辈子的船会依然来往于溪间,那条黄狗也应该守在门前等待一桌喷香的晚饭……在当代社会,物质生活充裕,但生活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却相对弱化。我们呼唤文学作品中的纯净而美好的风景和人情,期待它由“童话变为现实”。
在喧闹的城市,被钢筋和水泥包围的世界,很难想象那副农村特有的画面。
”在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也许 我们不曾想象,在这“世外桃源”中有着如此凄美的爱情。爱情,同那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空气里,也使那条小溪有了一丝热闹的气息。
故事的开始与结束都围绕着小溪,因此,小溪也有了另外一成含义。它孕育了勤劳的茶峒人民,也让渡船这一线索变得自然。
读边城,是一种享受。边城里的文字是鲜活的,处处是湿润透明的湘楚景色,处处是淳朴赤诚的风味人情,可每每读起便会不由自主的忧伤。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与一个十几岁的小孩,靠渡船为生。他们的生活是拮据的,但他们也是快乐的,有了歌声的陪伴,他们不寂寞,有了善良村民的帮助,他门也容入了社会。
边城读后感12
一道斜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谁的歌声绕过远处隐没在黄昏中的群岚,透过轻纱柔曼的暮霭,氤氲融化了那苍劲的青松与冷杉的凛冽,呜咽婉转,缭绕散去……文学大沈从文的《边城》带着这样的澄澈纯净,走进了我的心中。读罢文章,对于生活,对于爱,自我真的多了几分的思考。
文章一开头便展示了边城之美,边城之美不在壮阔,美在清晰自然。依山的筑城茶峒,临水的码头,湾泊的小篷船,轻柔的山风,望眼无尽的翠竹,一幅幅景融合在一齐,如诗如画的展现了边城的优美意境。边城是混着泥土气息,是边城人民与自然和谐的相处。读起独有的湘西风景,脑海里呈现:灵动清澈河水能望见底凌乱的碎石,微风从竹林穿过,带来竹的清香;薄纱似的的雾霭笼罩夜色里……柔美而宁静。这是钢精水泥板的.城市永远塑造不出来的,看多了高楼华厦,看惯了车水马龙,再望一眼那薄暮中的边城,心便会静了下来。与壮阔的河山不一样,边城的美是朴素宁静的。边城里也有喧闹,但与城市里的车鸣不一样,那是湘西的水声、拉船声、牛角声与山歌声,是悦耳的音乐。当城市里的人疲惫时,停下来,望一望边城,那里便是天堂。
这是一个充满着忧伤却清新质朴的故事。湘西山城茶峒掌水码头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城边碧溪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但翠翠心里爱的却是傩送,当天保明白了这个三角恋爱的实情,深知不能勉强,主动退出了竞争,驾船下辰州,好忘却那里的一切,却不幸遇难,傩送虽然仍然爱着翠翠,但哥哥为此而死,使他心中压抑,又对老船夫有误会,也在痛苦中离家去了桃源。而翠翠独自承担所有的变故,在等着,等着那个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的人。给人看似能够想象的结局,却又掩不住其中悲伤。故事最终哀而不伤,在凄婉中结束。
如果不是那一夜的风雨,或许生活仍将在平淡中继续。那刚刚萌发的感情的念头,或许还要在曲折中前行。然而就是这场风雨带走了渡船,也带走了翠翠唯一的亲人——祖父。或许他就是为那里的渡船而存在吧,所以当渡船被冲走时,作者给予了他们俩相同的命运。生命就是这样,总会有消亡,也总会有继续。如老船夫的渡船被冲走,新渡船又会出现。也如继承了祖父遗志的小孙女一样,仍然在做着摆渡人的事情。
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众多鲜明的人物,甚至纯真的感情也只是刚刚萌发,而没有如炽热的火焰。就在这平淡之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恬静的生活画面——茶峒,小溪,溪边白色小塔,塔下一户人家,家里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太阳升起,溪边小船开渡,夕阳西沉,小船收渡。如山间的溪水清流婉转,如天上的白云轻飘悠然。但却是生活的真谛。
而如今这个时代,繁华的城镇里高楼拔地而起、街道上车水马龙、行色匆匆的人们在忙碌中建设着社会的发展。这景象本应贴合人类的追求,但经历过农村生活的城镇人们却开始向往农村的环境。这似乎有点矛盾,从落后的农村到发展的城镇,从发展的城镇又到落后的农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是那样的陌生和功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卷入你争我夺的潮流当中。在建筑物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同时,人与人的心灵同样显得狭窄;在交通便利的今日,人与人来往的途径是那样的便捷,但人的沟通却是那样的艰难。
我想,人若是能在一个淳朴的世界里生活,何尝不是一件乐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也飞速发展,边陲小城无法容纳那样淳朴的民风,再也无法成为边城了。我无法再理解一个只在空间上是边陲小城的地方,只能躲进象牙塔里,躲进《边城》,享受人生难得的安静。可是为了生存,我又无法逃避现实中的世界,我只想认同在某一空间某一时间,有一个边城,能容纳人的剩余情感。仅有在书中,仅有在心中。
边城读后感13
前几天又看了一遍沈从文的《边城》,再次被文中人物的善良所感动,同时也被他们之间纯真的爱情所吸引… …真可谓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合上书,拭干眼泪,视线转向窗外,思绪开始飘飞……
青山、秀水、夕阳、白塔、飞鸟、虎耳草,还有那美丽的晚霞,在边城的天空上如颜料般荡漾开来,是一种宁静的幸福,同时也意蕴着一股淡淡的哀伤。
书里的女主人公“翠翠”是一个美丽纯洁的女孩子。她自幼父母双亡,由靠摆渡为生的祖父抚养长大。多少个黄昏里,翠翠独坐在山头的白塔下,看天,看云,看满枝的落花随潺潺的溪水流走,如同自己飘逝的年华。
这样的边城是美丽的,温柔而但又有几分凄凉,翠翠便是在这里平静地度过了14年,然而14年后翠翠的生活出现了转折。15岁,就在朦胧的15岁,情窦初开的少女第一次尝到了爱情的滋味,尽管这段感情没有任何杂质,但却比什么都要来得沉重。边城很小,世间的事也多有巧合,巧到天保和傩送俩兄弟同时爱上了翠翠,但翠翠对这一切却毫不知情。无疑,她是天真的,她爱上了傩送,她爱上了梦中那美妙的、悠扬的、回荡在整个山头的歌声。这歌声给了她一双翅膀,带她去寻觅幸福的方向,也安抚了翠翠那颗长年徘徊在渡口,早已厌倦漂泊的心。那时候,翠翠的生命也因此充满了希望。
可生命往往错置,幸福往往易逝,就像短暂驻留在春天的候鸟,一去不复返,只是一路上青春小鸟掉下的长不回的羽毛。
翠翠的爱情只有一缕歌声和一把虎耳草作为承载物,简简单单,然而一个音符、一片叶子又怎能承载天保死的成全呢?能吗?
无星无月,夜色很浓。夜很静,人更静,唯有那秋虫的低诉,更显寂寥。
有多少个日子翠翠没有听到傩送的歌声了?很久很久吧。傩送离开了边城,戴着一副精神的枷锁远走他乡。他怎么能忘记哥哥的死呢?他怎么能忘记那日在山头沉默的黯淡眼神呢?他怎么能忘记哥哥决意闯滩的那种绝望呢?能吗???
操劳一辈子的祖父看着那些关于翠翠母亲的烙印,沉下去又浮下来,竟在15年后与翠翠生命的轨迹相重合。她们的命运惊人地相似,这,这难道是悲剧的又一个轮回?于是带着满腹心酸与悲怆,祖父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永远地离开了翠翠。一坯黄土、一副棺木、满天飞舞的纸钱……沉痛中,翠翠终于明白了一切,可惜迟了,一切的苦痛只得自己默默承受。
天保、傩送、祖父,他们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或死或走离开了边城,从翠翠的生命里消失了。也许,天保是个好人,傩送也是个好人,边城里的'人都是善良纯朴的,可是他们都走了,走得远远的,谁来陪伴翠翠?谁来守护翠翠的梦?谁来呵护翠翠?谁来给翠翠一生的幸福?想着想着,我的视线再次模糊了,从婉约到苍凉,这注定就是一场美丽、苍白,且永远游离的爱情。
烟水迷离,四野寂寥。只有翠翠独自一个人守着渡船,依然痴痴地等待傩送的归来,这种无望的等待是痛苦的,它一点点的消逝着翠翠的希望。
“也许这个人永远都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悲与喜相互交织,萦绕在翠翠心头,眼前好像浮现出翠翠忧郁的脸庞,单薄的背影,哎,可怜的妙龄少女。
想那时少女心上花开,不知为谁;而少年夜半高歌的片刻光景,又是为谁。几分哀思,几分愁绪;几分幽怨,几分悲伤,无奈中已成为过往,化作一潭湘西碧水向东流。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悠悠边城悠悠情,什么叫幸福?什么叫永恒?爱,为何如此沉重?
边城读后感14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在《庄子应帝王》中,庄子讲述了这么一个“七窍开而混沌死”的故事。混沌为什么死了?因为破坏了原本的样子,损害了自身的本性。他原本是混沌的,无所分辨的。现在有了七窍,感知开始分界,便也失了自性。庄子推崇的道,是宇宙的原本,人类原初,可是天地开辟,破坏了大同,人类开化,破坏了敦诚。本来应该顺应道无为而治的,因为各种各样的“启蒙”,道在不断失真。
沈从文在《边城》中也构建了一个混沌般的世界。山坳、溪涧制造的一个峒城,被周边的割据势力都遗忘,消失在行政地图上,在自己长年累月的演化中孕育了独特的秩序。无论是土房还是吊脚楼,一家的东西落了水会引得大家一齐下水救;“便是作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旁观者也就从不用读书人的观念加以指责轻视”,在这里文明的圭臬是失效的,那些看起来有悖于道德伦理的事在这里是那样的`顺理成章,值得包容。因为边城的人们是抱团紧实的野草,放肆地在山间的每一寸土地上蔓延,他们的秩序源自长久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情谊,哪怕是“作妓女”也只是参与社会的运转,这是一个角色而不是符号,只需承担物质分工,不用承载文明意义。他们自己就是他们规矩的代言,他们的存在、甚至生生不息就是他们规矩的合理性的最好明证。
东晋大家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构建了相似的乌托邦,也是一个黄发垂髫依然自乐的大同社会。而当象征着外界我们秩序的捕鱼人误打误撞闯入桃花源,散播了秩序的产物(几百年的改朝换代正是俗世纷争的凝合体现)后,失去了乌托邦的纯粹,于是陶渊明便再次将他们从文明中抹除,以“不复得路”,“未果”铺陈他们去往下一个遗忘的路。
桃花源与文明的碰撞导致了自身的消失,混沌获得有秩序的感官而走向死亡——在《边城》中亦如是。翠翠的妈妈是第一个想要逃出混沌的:为了爱情,最后只留下翠翠作为失败的证明。爷爷经历了丧女,不想孙女重蹈覆辙,又人为地干涉了两个青年对她的追求,于是作者也给他安排了死亡的结局。同样的,《三三》中从城里来的白面少爷在边城中停留的时间不断延长,边城中的人对新文明的指手画脚益发甚嚣尘上,眼看平衡机将被打破,作者立马下笔斩断这层关系——所以他溘然而逝。这都象征着“混沌”与“秩序”的冲突,而有冲突就必定会有各自的受损与瓦解。比如爷爷死去那晚的暴雨同时也摧毁了渡口的白塔,爷爷作为秩序与原来的矛盾体,这个情节就是双方的相互妥协;又如萧萧、如三三与母亲,虽然都是混沌里原来的住民,可无时无刻不在向往世外,向往“女学生”,向往城市。因为这些追寻,他们或成为牺牲品,或令别人作出了牺牲。
《边城》看似用平淡质朴的语言描述小城故事,可还是在这样那样的矛盾中让人惋惜。毕竟这边城太过纯粹,诱导这些向往爆发的火星并不常有。宽厚的边城人只将这些作为令人记忆的停留。可这其中的况味,也只有在混沌中真正生发才能被真正感化。比如在城中做妓女的老七,因为对丈夫和对边城的情念,成功回归;白面少爷终究不是混沌孕育的孩子,在这里度过了返璞清寂的最后时光,走向消亡。
边城的混沌不死,可混沌也无法出走,越过山丘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只能被山水环绕,继续坚持自己的道与大同。现实中边城就是我们心中的乌托邦。纯粹的混沌,被我们用层层心防包裹,保护我们的本真。可我们依然要披着面甲与这个世界交手,在文明的秩序里求生存。我们该如何净化呢?也只有靠我们自己的闯荡来回答了。
毕竟现实永远比故事精彩。
边城读后感15
《边城》这部书我很早就看过,但从这两天的重读效果看,当初似乎没看懂多少。
湘西的小镇边城,美丽、纯净、朴实的代表和最佳写照,自然和人互相握手的友好产物,在一片如诗如画的美丽山水中间世世代代生长着的村民,似乎从精神到灵魂都融入了山的清新与水的淡雅,人们的生活没有收到外界现实环境的影响,人性也似乎没有受外界物质精神的束缚。在小说里,作者塑造了一群闪耀着人性美的理想人物,既不同于鲁迅笔下孤寂的斗士,也不是老舍文中无奈的贫民。庄严、美丽、虔诚、友善、诚信,以至于对于外界的物质文化的轻视和不屑,一切都充满了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却又善良的如此清雅自然。呐喊的狂人到了这里也会悠闲的漫步于边城的小巷;福海和祥子也会放下手中洋车的手柄,做在街边一边看着人来人往,一边抽袋烟。
但细看之下,这个“世外桃源”似乎又不是完全的超凡脱俗。全书中也表现了重利轻义的外来文化,这可能是沈先生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人性的担忧。边城中最具“势利”性的,就是那间碾坊。无论大佬、二佬、爷爷,甚至沈从文本人,所有人都无法跨越历史和时代所赋予他的局限性。碾坊的出场,就是作为物资财富的代表出现在原本恬静的边城生活中,所有人都开始犹豫,开始迷茫;或者逃避,或者无奈。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产生了矛盾冲突后,所有人都没有解决的方法。结果,当生活中的各种情感都顺乎自然向前发展时,当每一位读者都开始从心底里期待那份美好的到来时,却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阴差阳错,似乎是可以避免的偶然,但又像是命运必然的安排。最终,小说中一切的美好只能存留在记忆里:天保与傩送一个身亡,一个出走,祖父也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死去,只留下孤零零的翠翠独自在河边孤零零的等待。一部极力张扬人性美的小说却以悲剧而告终,这不能不使读者陷入无边的怅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许多时代的人们都在追求人性化的社会,但从来没有一个成功的.,也根本不会成功。社会需要发展与进步,如果没有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社会根本无法发展,人性虽然没有了欲望但也没有希望,理想最终只能剩下空想。所以,在沈从文先生所描写和追求的人性美社会中,有其无法避免的局限性和不足,这是沈从文先生看得见,却无法改变的问题,也是《边城》中的迷茫。
二佬傩送的出走是全书留下的一个悬念,作者只是,或者只能用时间和翠翠的等待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如果按照当时的社会,二佬的出走有什么结局?以鲁迅小说的思想,二佬的出走无疑是三种情况:死了;堕落;饱经风霜后无奈的回去。所以,作者追求美好社会,就好比祖父希望翠翠有好归宿,极度爱护,极度重视,但因为爱之深而总是莫名又无奈的产生偏差,似乎无论如何努力,最终无法达到目的,只能剩下遗憾。沈从文先生不是政治家、军事家,不是孙中山,不是毛泽东,他可以见到问题,但无法解决。
“边城”式的乡土气息,那种传统意义的人性美,在与社会的物质文明冲突后,在外来文化的侵蚀中,到底往何处去?我十分向往和感慨那种原生态的人性美,那种高尚纯洁精神文明,正是这个社会从形成到现在一直缺失的精神美。但同时又必须承认,社会在发展,物质在进步,一个非物质化、非社会化的意识形态难以发展下去。像祖父那样死去,像翠翠那样等待,像二佬那样出走,似乎只有这三条路去选。或许会得到拯救,或许只会留下一些痕迹。总之,如果无法改变这种情况,翠翠就只能在纸上等待,二佬也绝对不会回来。
结尾处翠翠孤独、无奈的等待二佬回来,也可以视为作者的写照:无奈的等待着一个美好社会的真正到来。
人性真正解放的日子,是人类不仅在物质上也是在精神上真正丰盈的日子——尽管路还很长,但值得人类不竭地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