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时间:2024-06-06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大全【15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才需求调研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大全【15篇】

人才需求调研报告1

  一、调研目的和方式

  在20xx年调研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专业建设,使本专业培养目标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我们进行了调研活动,了解社会、行业以及企业对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的变化趋势,及时掌握市场需求信息,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培养目标,使本专业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培养出具有专业技能的应用性技术人才。

  调研对象:调研的对象为20xx年毕业的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往届毕业生用人单位的领导、人事管理部门和生产技术人员,以及往届毕业生。

  调研的方式:有电话访谈,走访企业,并与相关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座谈,毕业生跟踪调查、座谈会、文献检索、网站查阅等。

  二、药物制剂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制药产业是保证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产业。随着制药产业的飞速发展,对各种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需要大量的生产、管理、销售、服务一线应用性技术人才。“人才是最高贵的资源”,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必须了解市场、适应市场、依托市场和开发市场,才能培养出适应和满足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的人才。

  1、人才需求及层次结构要求

  通过对专业调研表、专业人才需求表的分析,发现目前制药行业最紧缺的人才主要有三种:1)复合型人才,即既懂技术又懂管理,能合理组织安排产品的生产,又能对车间或班组实施有效的管理。2)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3)各技术等级的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术工人。

  专业人才层次结构要求为:21%的企业需要本科及以上的人才,75%的企业需要高职高专及以上的人才,1.8%的企业只需要中职的毕业生,2.2%的企业目前暂无打算。

  2、对职业岗位的需求

  通过对专业调研表、专业人才需求表的分析,发现学生就业的范围比较广, 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药厂生产操作、质量管理与控制、研发、工艺设计

  与改造、医院药剂科,除此以外,还有少部分的学生选择了产品营销等方向,但都与药物制剂专业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

  3、对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

  通过对专业调研表、专业人才需求表的分析,发现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具体如下:1)基本应用能力:即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英语阅读等基本能力,取得计算机一级证书、英语A(B)证书或更高四级证书、更重要是计算机、英语的表达运用能力。2)专业核心能力:在掌握基本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基本工艺流程的操作、质量控制及现代技术应用能力,取得中药制剂员中级工证书或中药检验员证书等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资格。3)专业外拓能力:结合我院人才培养模式,应加强学生的班组管理、组织协调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部分学生在今后工作中走向管理岗位做好准备。另外,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学生流动性大的.问题,也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为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培养出更多的脚踏实地、能说、能写、能讲、能协调、能钻研、能做人的技术型和实用型人才。

  三、对专业建设提出建议

  调查表中企业有关技术管理人员对本专业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意见:

  1、以真实项目为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能力。

  3、以典型产品为切入点,以加工过程为主线,培养学生职业技术能力,能更快、更好的适应实际工厂岗位。

  3、以“技能分项培养,综合能力集成”的人才培养,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能力。

  四、调查结果对我们的启示

  此次调研发现主要集中在职业知识、技能,素养这三个方面,这些问题已成为影响毕业生向高层次发展和接受继续教育的最大障碍。必将决定着本专业未来的发展前途,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加快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

  1、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就业能力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不断地使培养人才

  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本专业毕业生的各方面能力,为推动制造业发展做贡献。

  2、适应生产实际对技能的要求,紧贴岗位开发工学结合核心课程,根据岗位技能与素质的要求,根据工作过程,以任务为驱动、项目为导向、产品为载体,将工作过程所需要的技术与知识、职业技能与职业资格、行业标准与职业素质融于一体,构建工学结合核心课程。

  3、注重学生职业素质道德的培养,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和虚拟实验,增强理论教学效果。营造职业教学氛围,体现环境育人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人才需求调研报告2

  一、调研背景:

  近年来,商务英语人才,尤其是既熟悉国际商贸规则,又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国际商贸交流和商贸业务实践的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人才,以其熟练技能型一线人才的特点和优势,在国内的国际商贸人才市场中,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其需求量逐年上升。商务英语已经渗入到各种各样的企业里,但企业内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无论是在数量上、层次结构及专业素质上都还存在许多不足。 然而,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单纯的外贸或者英语专业以及其他专业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高层次要求,我国各主要城市人才市场的统计结果表明,复合型人才即那些既懂英语又懂国际贸易和商务知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偏爱,人才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进一步呈现出重实际操作、多学科交叉的趋势。因此我们小组黄劲草、刘志君、龙凤鸣、杨令润四人组成调研小组分别对湖南普照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科信电子有限公司及湖南友铭贸易有限公司进行调研。

  二、调研目的与指导思想

  1、目的: 中职教育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大众教育。为彰显职业教育的特点,通过本次调研收集和分析商务英语类专业学生的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信息,了解社会、行业以及企业对商务英语类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的变化和趋势,为我校商务英语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信息,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修订、教学的改革提供依据和帮助,提高我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质量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2、指导思想:运用科学的方法,客观、公正地进行调研,保证调研结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准确性。

  三、调研的主要内容:

  1、所调研企业的涉外商务工作岗位(英语)的设置情况

  2、所调研企业涉外各岗位人才需求的情况

  3、所调研企业人才来源渠道

  4、所调研企业对舌癌各岗位人才的要求

  5、适合本专业培养层次或类型的岗位(群)的具体工作任务

  四、调研方法

  走访用人单位,通过现场考察、座谈法、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文献和统计资料研究方式(网上调研)。

  五、调研结果分析

  (一)涉外商务相关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对外贸易逐年增长。目前我过的对外贸易总值在世界居于前列。但是,中国的外贸企业主要是以加工贸易的形式为主。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最主要的方式,同时加工贸易也是我国利用外资的重要形式。其主要存在一下几点不足:发展水平较低,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不高,基本上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加工贸易中的加工往往只会体现为对零部件或原辅材料的简单加工和装配,经济效益偏低,中方获利较少;使用国产资料较少,主要依赖进口原料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改变:我国加工贸易现有的管理方式不能完全适应加工贸易的迅猛发展,管理水平较低。这样就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主要借助于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和地理区域位优势必然导致出现西方对我国出口产品“反倾销”,同时还导致企业对外依赖性过大,处于被动。这样

  就为我国的企业参与世界分工的过程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生产中的管理质量就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依靠低价的素质较低的劳动力将被更多具备高素质的技工和既擅长英语又精通国际贸易的双向型人才所取代,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样,企业将需要更多的人才参与到生产、管理和服务中来,商务人才的缺口将继续拉大。

  外贸人才的需求扩大在几年以前,我国的企业尤其是加工制造型企业需要的仅仅是简单的工人,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是很大,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也不高。企业的管理也是粗放的管理模式,忽略了人的发展和培养。尤其是“亚洲金融”风暴,对我国的外贸行业发展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外贸人才更是遭受到“冷遇”。 至从“亚洲金融”风暴以来,我国的企业与东南亚国家的企业在价格竞争上非常激烈,而且近年我国人民币不断面对生值压力,而且技术工人的成本不断增加,导致珠三角很多地方出现“民工荒”。这样导致外贸企业不断加大对人才的招聘力度。20xx 年7 月中国出台的“新外贸法”, 我国对外贸易经营权的进一步放开,将有大量的民营企业等生产企业开始走进国际市场开展竞争。我国的外贸行业遇到一个既充满挑战又带着机遇的时机,目前在珠三角乃至全国,外贸人才都大量缺乏,而且成为稀缺人才。根据国家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统计,未来五年,我国外贸人才的缺口达100 万人之多。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强的职业竞争性和发展性。 目前对于外贸人才的寻求,不仅是需要外语类人才,还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外贸跟单员、外销员、采购员、物流师、进出口经理、涉外律师和商务谈判师等成为当前外贸行业中的热门职业。

  随着外贸发展,更多的职位出现,需要更多的人才,这为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方向。 对于外贸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外语的交际能力上,要求很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而且还要求对于国际商务和国际贸易的知识的掌握。

  (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近年来,商务英语人才,尤其是既熟悉国际商贸规则,又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国际商贸交流和商贸业务实践的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以其高技能型一线人才的特点和优势,在国内的国际商贸人才市场中,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其需求量逐年上升。商务英语已经渗入到各种各样的企业里,但企业内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无论是在数量上、层次结构及专业素质上都还存在许多不足。

  1、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增长较快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各种体制的企业数量也快速增长,使得我国人才总量需求也稳步增长。

  中国加入WTO,尤其是20xx年7月1日起颁布实施《新外贸法》之后,对外贸易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极大地拓展了商务英语的发展空间,上万家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目前,无论大型三资企业,还是国营、民营中小企业都存在开拓海外市场、参与商务英语的`行为和意图,越来越多的商务英语人才如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外销员等都将走俏职场。国内著名人力资源网站前程无忧统计数据显示,仅20xx年底该网站就发布了全国20xx多家外贸企业的19000多个需求职位,而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高校经济大类毕业生仅13万人左右。以此推算,即使13万人全部从事外经贸工作,仍不足以满足全国人才市场对国际商贸类人才的巨大需求。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炙手可热,就业前景十分广阔。人才市场存在巨大的需求,而国内本专业的人才供给却十分有限,据预测,在未来10年里,商务英语专业

  的人才将是最受欢迎的10类热门的人才之一。

  2、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单纯的外贸或者英语专业以及其他专业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高层次要求,我国各主要城市人才市场的统计结果表明,复合型人才即那些既懂英语又懂国际贸易和商务知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偏爱,人才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进一步呈现出重实际操作、多学科交叉的趋势。

  (三)、商务英语专业对应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分析本次实践调查结果,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总结:

  1、商务英语专业的适用岗位

  从调查的结果看,出口营销管理人才、国际商务谈判人才、外贸业务员、商务英语翻译、单证员、报关员、跟单员及报检员等岗位需要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比例分别为23.4%、21、6%、19.8%、16.7%、10.2%、5.4%、2.9%

  2、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期望

  调查中,用人单位认为最受欢迎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为学习成绩好,并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的占半数以上,社交能力强的为其次,学习成绩好的占的比例最低。由次可见,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对学历的要求不是很高,50%的用人单位认为只要能胜任本职工作就可以上岗工作。

  在外语技能方面,最注重口语表达能力,其次就是书面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商务英语专业定位及课程结构体系构建分析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一些用人单位非常富有责任感,认真、仔细地给我们提出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现总结如下:

  首先,培养方向。用人单位普遍认为,中职培养人才的定位应该是初级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在商务英语专业应该涵盖的课程这个问题上,选择商务英语语言技能类的占36.7%,商务翻译类的占27.8%,文化背景和跨文化交际的占19.6%,选择财经管理类的占15.9%。这表明用人单位是非常注重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对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的。

  另外,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是否应该学习第二外语的态度也很一致,多数认为有必要或很有必要。

  (五)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反思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多样化的变化。无论在专业能力上还是在个人基本素质要求上,都有了新的转变,所以我们在中职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上也要相应的转变。

  1.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适应社会本领的培养

  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探索学生培养的“宽基础、活模块”新路.调整现有课程设置,积极进行技能锻炼引导逐步提高学生技能素质 在课程设置上, 根据企业要求加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 增开一些社会急需领域的相关课程,增加实践操作类课程.

  2、加强学生的就业教育

  提高学生快速适应企业的能力 加强就业培训和指导,使学生充分认识和掌握应聘的技巧和机遇。更重要的是,外贸工作人 员应该熟悉并能熟练操作各项进出口流程。作到迅速调整自己,适应企业和社会。

  3、加强职业资格证的培训力度

  教育和引导学生考取就业资格证书,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xx年3月颁布了《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职业目录》,规定了90个必须有职业资格才能进入的行业,我国从1993年起开始推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过去只要有学历就可以就业,现在和以后的趋势是既要有学历,又要有某个职业资格证书才能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所以,要根据专业特色,相对应地培养学生考取商务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秘书资格证、报关员资格证、普通话证等。

  4、精心组织多种学生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既有赖于其自身对知识的探求,更有赖于起自身精神和行为的磨练和修养。事实证明,学生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要精心组织学生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以及各类文娱、体育活动,融素质教育于活动之中,各类活动应注意考虑与专业培养相互结合,同时要注意发挥学生个体的不同特点,力求做到让学生人人积极参与、人人从中受益。

  5、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联系,不断开拓就业市场

  在积极培育就业市场的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主动与一些用人单位建立稳固的、长期的合作关系,了解当地的就业政策,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方便学生求职。同时,还应寻求在外省建立实习基地,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创了一些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习活动为一体的就业实习基地,既给学生创造好的实践机会,又为学生顺利和高质量的就业做好超前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建议

  (一)专业建设

  很多企业需要的是既能用流利的英语进行沟通,又兼具商务操作技能和行业知识的人才。英语语言是基础,是开展国际商务业务的有利工具。

  专业是发展方向,是从事国际商务业务的坚实基础。只精通外语的人才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地全面开放,跨国公司将越来越多的涌入中国,国内的企业也必将走出国门,参与更大范围的国际竞争。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既精通国际商务语言,又掌握国际商务专业知识和贸易规则。这是经济发展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二)教学改革建议

  1、招生阶段

  生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今后的教学质量,因此在招生录取阶段就应该严格把好关,加强对报考学生的英语成绩(必要时口语水平)的考核力度。并可视情况制定一些相关政策以保证生源质量。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根本环节。经验和教训使我们懂得在商务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必须抓好以下几项:

  (1) 新生入学以后必须经过一个为期两个月左右的英语语音语调训练和强化并对此进行严格考核,为学生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主要课程的教材一定要适合中职应用型这一特点。对现有的教材进行严格的把关,对不适合中职学生的教材一定要否决。

  (3) 对现有的商务英语考试模式进行改革尤其是口语听力的课程。

  2、课外语言氛围学习语言要注重氛围一味强调课堂教学远远不够。必须对该专

  业学生强调“英文思维”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1) 选派认真负责、水平较高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担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班主任工作做到平时对学生语言上的潜移默化。如用英语开班会举办英语晚会等。

  (2) 定期举办各类英语讲座、报告、英语沙龙、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及英语短剧大赛等活动。

  (3) 鼓励并组织学生课外英语活动如指导学生收听、观看电台电视台的英文节目等。

人才需求调研报告3

  [摘要]本文探讨分析了目前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和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规格的关系,为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提供专业调研和准确定位。

  [关键词]人才需求 教育改革 调研报告

  一、调研基本思路与方法

  为使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缩小与企业人才需求的距离,培养优质的人力资源,我们积极深入大型国有企业进行调研,研究企业的岗位需求和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之间的关系,为职业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专业调研和准确定位。

  1.调研内容。(1)调研目前企业人才学历层次和比例的基本情况。(2)调研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人才规格内涵的介定情况。

  2.调研方法:调研组以座谈、数据统计、下发问卷等形式,对企业员工的学历结构及比例、专业人才比例、企业用工需求、合作办学等情况进行调研,听取企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二、企业用人需求现状分析

  1.学历结构和比例分析。根据对某大型国有企业1700多名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可以得知其学历结构。在企业的技术工人中,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所占的比例接近40%,成为企业技术工人的主体。职业学校学生除了能从事该企业基本组装等工种外,在专业技术岗位、基层管理岗位均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专业技能等级及对应的比例分析。根据对1700名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可知人员根据从事的岗位不同,其职业资格证书一般分为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及技术等级证书两种。

  企业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具有三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其中高级占21%,中级占46%,初级占22%,无技术资格占11%。企业技术工人持有五个级别的技术等级证书,不同等级对应的'比例如下,初级以下占72%、中级占14%、高级占10%、技师占3%、高级技师占1%,从初级到高级技师的比例呈金字塔型分布。目前企业的技术工人中,技术等级比例不够合理,初级及以下比例过大。

  3.企业所需的人才规格与专业工种分析。企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产品要不断更新、不断升级,需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先进的生产设备,这一切促使企业必须拥有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但职业学校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与企业的实际需要有差距,毕业生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与企业的要求差距较大。同时,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上,与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对接程度还远远不够,部分企业急需专业工种有机械加工、农药化工、仪器仪表、锅炉、铸造、焊接、食品加工、话务员和营业员等,无论在质量与数量上职业学校都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

  三、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的挑战

  1.企业技术工人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调查显示我市企业技术工人的比例结构以初、中、高排列为74:16:10,按照国家要求的20:50:30的比例结构,企业技能型人才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工人数量严重不足,无证人员占技术工人总数的52%。企业员工缺乏现代企业所必须的职业技能和基本知识,影响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职业学校在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等方面有很大的办学空间,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

  2.企业需求的专业工种和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错位。因为职业学校专业制约和市场用工需求有偏差,导致学生的就业率并不是很高。一部分中职学校并没有办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不受企业的欢迎,造成招生与就业两大难。而企业却因缺少优秀的技术工人,制约着自身发展,也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3.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和企业的实际员工素质有差距。企业对员工的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工作标准要求较高,但在部分就业的中职生的身上还存在着职业道德教育欠缺,敬业精神不强,责任心较差,不能胜任本职工作。这就需要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及教育教学改革上进一步深化。

  4.校企合作关系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在调研企业人才需求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受调查企业中管理岗位的领导往往说不出我市各职业学校的特色或品牌专业,对于曾合作过的学校也只能说出与之合作的几个专业。根据国务院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持,提高产教结合、加强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根本之路。职业学校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招生就业,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生产实践,都需要与企业相互交流,相互补充。

  四、对推动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1.规范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大力加强校企专业对接。学校要坚定不移的走校企合作之路。一方面学校要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把企业的实际需求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及时掌握企业当前的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使学校的专业与当地产业结构相吻合。在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上,力求做到“设置一个专业,培养一类人才”。另一方面,学校要主动积极为企业员工开展培训,针对企业特点,制定培训方案,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为在职职工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实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按企业需求实现校企联合,松散型、紧密型、合一型均可。

  2.塑造高素质、重技能的劳动者,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学校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充分认识职业和技术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形成良好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劳动态度。以就业为导向,以文明礼仪教育为塑造学生职业形象的基础,以公益劳动为塑造学生职业素养突破点,缩短毕业生适应企业工作的时间,使毕业生尽快地进入职业角色。

  3.加强职业学校教师深入到企业进行自身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和锻炼,通过零距离接触企业,亲身参加生产劳动,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更加贴近企业的需求,提高对教学的指导性。同时,邀请企业专家深入地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探索和建立按企业用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在确定市场需求的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训实习和学习成果评估等各方面听取企业专家的意见,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适应新型职业学校课程的教学要求,为培养企业需求的优质人才。

人才需求调研报告4

  摘 要:为了对计算机学科的教学进行指导,制定出符合我国当前以及未来若干年情况的计算机专业发展战略、办学规范和评估标准,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专业分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开展了《计算机学科专业发展战略》、《计算机学科专业办学规范》和《计算机专业教学评估方案》三个课题的研究。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

  一、人才需求调研

  (一)背景与目的

  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原伊犁师范学院奎屯校区刚刚转制而成。目前,正在由师范教育和非师范职业教育并重向重点发展职业教育为主转型,由学科型向应用型转变,以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地推进校企合作,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全面开展专业建设,更准确地实现专业定位,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项目组进行了人才需求市场调研。

  (二)方法与内容

  调研方法主要有访谈、问卷调查、参观交流、网上查阅。调研内容为企业对高职层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即对从业人员的数量、岗位、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资格证书、学历等要求;企业对毕业生的态度、知识与能力的期望及现实感受;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情况。特别收集了20xx年新疆范围内与该专业相关的招聘信息,从中过滤出大专层次的需求情况,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三)调研对象

  在全疆范围内选取多家企业进行调研,调研所涉及的用人单位有新疆怡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疆亿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乌鲁木齐德海科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奎屯北方伟业通讯器材服务中心、北屯四通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利丰电子有限公司、新疆保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新疆正大电子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市澳力通达电子经销部、新疆威力克通信系统有限公司、中国电信新疆公司、新疆金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

  (四)调研结果及分析

  人才需求岗位分析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从一种学科转变为一种工具,企业对计算机类人才的岗位设置及分工也越来越细。从技术方向上可以把新疆区域内企业对高职计算机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岗位需求分为四大类:硬件类、软件类、网络类与应用类岗位。有些招聘岗位(如计算机技术支持)兼有若干岗位的特点。一些硬件类、网络类岗位招聘时倾向于男性,而多数软件类与应用类岗位男女不限。一些岗位要求有一年以上工作经验,如网络系统架构与集成工程师岗位。具体岗位名称与需求比例如表1所示。

  岗位能力要求分析 岗位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方面。专业能力决定了从业者的基本生存能力,可通过在校的理论与实践学习、专业实训和顶岗实习逐步达到。方法能力决定了从业者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能力决定了从业者的职业成长能力。有责任心,吃苦耐劳,愿意长期在行业内发展;适应能力强,乐观开朗,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学习能力是企业特别强调的。下页表2仅列出了6个典型岗位的专业能力要求。

  校企合作意向 校企合作包括课程教学合作协议、产学研合作协议、实训基地协议、学生实习就业协议、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等。学校已与一些企业双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各种合作协议正在进一步洽谈中。

  二、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我院非师范类的一个专业。由于过去是在师范院校的大口径下,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基本沿用了师范类专业的培养模式。由于师资特点和实验设备缺乏,有些实习实训没能全面、切实地开展起来。一直以来,该专业有过度重视理论、实践教学时数不足、有些教学内容陈旧和随意性大、考核方式不合理等现象。尽管已做出了一些改革,如一些程序设计课程全部在机房授课并使用任务驱动方式展开教学,但仍显力度不够。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深奥的理论让他们产生了畏学与厌学的情绪。尽管人才需求旺盛,但我们培养的学生由于缺乏就业能力而不能胜任工作。因而该专业亟待全面改革。

  (一)面向市场需求制定培养方案

  人才需求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希望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同时了解和掌握实用新技术。如何结合本地区企业的用人需求情况制定基于岗位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新课题。我们应该将人才培养目标紧紧与边疆经济发展相结合,定位在培养具有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至少具备硬件类、软件类、网络类与应用类岗位之一相应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高职人才培养可包括基础文化课培养阶段、基础专业课培养阶段、面向市场需求的`专业方向培养阶段和校内外实训阶段。在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需要大胆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摒弃陈旧课程内容,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立足于职业岗位分析,针对行动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构建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计算机行业是飞速发展的行业,因而需要每隔2~3年就更新课程设置,以紧跟市场需求的发展。另外,可以开发就业前景较好的几个专业方向供学生挑选学习。

  (二)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分析职业岗位能力;研究分析岗位专项技能;构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三)注重综合素质提高

  企业对所招聘人员要求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乐于知识共享;诚信敬业、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学校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四)加强校企合作 新疆地域辽阔,经济普遍不发达,一些工程工作环境和地域条件还较艰苦,一些岗位待遇不高。这就导致学历较高的人员不能安心工作,容易离职。企业经验证明,品质优秀的高职毕业生正是他们需求的对象。另外,学生通常来自全疆各地,当派遣他们去家乡完成任务时还是非常方便的。企业对于在本单位参加过顶岗实习的学生,因为已经历了企业培训、岗位实习和全方位考察,留下来成为员工的比例较大。在举全国之力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大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我们发现企业很注重对外宣传,塑造企业文化,对于与高职院校合作,联合培养所需人才是十分欢迎的。所以,学校应更进一步地加强校企合作,广开社会渠道;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强化学生就业指导;派遣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引进企业兼职教师共同修订培养方案和开设课程等。

  结语

  为了更好地进行高职计算机专业建设,计算机专业教师不仅应该了解行业的前沿知识,更重要的是从可能的就业市场中去获取学生培养规格,从岗位所需的技能和素养中提取出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由此构建紧贴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从而改善学生培养模式。要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配备结构合理、理念先进、技能熟练的高素质教学团队。与企业建立实习、就业合作意向,实现企业、学校、学生的三方共赢。

人才需求调研报告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经济信息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电子商务方面的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其中主要是企业和社会各单位第一线需要的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电子商务技术应用型及管理型专门人才急需。这就为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创建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为了深入了解市场,获取社会对电子商务方面人才需求的情况,明确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我们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进行了专向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总结如下。

  (一)技术类人才岗位方向细分:

  1、电子商务平台设计(代表性岗位:网站策划/编辑人员):主要从事电子商务平台规划、网络编程、电子商务平台安全设计等工作。

  2、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代表性岗位:网站设计/开发人员):主要从事电子商务网页设计、数据库建设、程序设计、站点管理与技术维护等工作;

  3、电子商务平台美术设计(代表性岗位:网站美工人员):主要从事平台颜色处理、文字处理、图像处理、视频处理等工作。

  (二)商务类人才岗位方向细分:

  1、企业网络营销业务(代表性岗位:网络营销人员):主要是利用网站为企业开拓网上业务、网络品牌管理、客户服务等工作。

  2、网上国际贸易(代表性岗位:外贸电子商务人员):利用网络平台开发国际市场,进行国际贸易。

  3、新型网络服务商的内容服务(代表性岗位:网站运营人员/主管):频道规划、信息管理、频道推广、客户管理等。

  4、电子商务支持系统的推广(代表性岗位:网站推广人员):负责销售电子商务系统和提供电子商务支持服务、客户管理等。

  5、电子商务创业:借助电子商务这个平台,利用虚拟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又可以直接为虚拟市场提供服务。

  (三)综合管理人才岗位方向细分:

  1、电子商务平台综合管理(代表性岗位:电子商务项目经理):这类人才要求既对计算机、网络和社会经济都有深刻的认识,而且又具备项目管理能力。

  2、企业电子商务综合管理(代表性岗位:电子商务部门经理):主要从事企业电子商务整体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工作。

  调查对象

  从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可以看到样本点主要集中在IT企业和商贸企业(分别占53.4%和19.0%),由于这些部门单位的日常工作与电子商务联系较为紧密,同时也兼顾了其他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的企业,因此能够基本反映社会对电子商务的主要需求特征。

  3、问卷调查题目结果分析

  (1)电子商务活动在单位中开展情况

  通过调查,目前社会对电子商务在单位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视。在有效问卷中,有53家单位选择“重视”,3家单位选择“不重视”,2家选择“不清楚”,重视程度达到91、4%。结果如图2。但在这些单位中,目前电子商务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质量参差不齐。其中只有29家电子商务在岗人员为专业人才,至少有19家单位电子商务在岗人员为非专业人才。以上数据说明:电子商务虽在社会中受重视程度较高,但社会上电子商务该岗位用人不专,就这点来看,学校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是必要的,而且前景看好。

  (2)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质量要求

  在这次调查中,问卷就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进行着重研究。问卷中,设计者专门设计了学历、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三方面的问题,期望从中获取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具体要求的相关信息。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员在学历方面要求不高,要求学历在本科和本科以上的占55.1%,在大专包括高职的占27.6%,中专的占17.2%。所以,就学历对就业前景的影响这方面来说,高职院校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与本科院校相比不存在优劣之分,这也说明在高职院校内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是可行的。其次,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求上注重于技术与商务并重(72.4%)在能力素质方面用人单位普遍喜欢综合素质良好的工作人员(60.3%),但在专业素质与工作态度上,更侧重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29.3%比19.0%)。本次调查还就单位怎样使用刚毕业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做了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单位对这类毕业生安排方面侧重于系统维修(32.8%)、网络营销(27.6%)、信息管理(19.0%)、经营管理(19.0%)这四方面,如应用开发类,几乎没有单位考虑采用高职院校毕业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以上数据为学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后培养何种类型的人才指明了方向。

  3)单位毕业生实习欢迎程度及单位引进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力度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就引进人才方面,持肯定态度与谨慎态度的不分上下,各占51.7%与46.6%,这充分说明社会开始或已经认识到电子商务对单位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也为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实训、实习及就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积极作用。

人才需求调研报告6

  为了更好地了解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以便有效地培养和提供适应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我们特别进行了一系列调查。通过这些调查,我们希望能够为我们学校的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提供准确的指导,办好这一专业。我们的调查范围涵盖全国范围内的服装行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人才需求。通过深入了解行业现状和趋势,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我们还将调查重点放在了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上,以确保我们的教育体系与行业需求相匹配。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将获得关于全国服装行业的详细信息,包括各个细分领域的需求情况和人才市场的竞争状况。这些调查结果将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参考,帮助我们进一步改进我们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以培养出更加符合行业要求的优秀专业人才。我们非常重视这次调查,并将会认真分析和总结收集到的数据。在与相关企业深入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我们将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案,进一步提高我校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的教育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我们相信,通过这次调查的`开展,我们将为行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服装专业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专业行业背景

  服装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出口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出口1440亿美元,同比增长25.2%,占全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14.9%;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已经累计达到1712亿美元,占我国出口贸易总额的15.4%。这一数据再次证明了纺织品服装行业在我国各行业中是创汇的龙头,同时也使得我国的出口总额保持着全球领先地位。

  我国加入WTO后,逐渐发展为全球制造中心。为了增强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我们服装行业广泛应用先进的技术。随着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在服装行业的广泛应用,对于服装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尽管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对服装行业造成了一定影响,导致行业发展和出口都有所收缩,许多从业人员失去了工作。但是,对于技术工人和高技术岗位的需求仍然非常旺盛,培养具备服装设计和工艺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具备巨大的市场前景。我国的服装产业正处于重要的升级期和地域调整期,从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向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转移。懂得设计、精通制作、善于管理和营销的多才多艺的职校毕业生仍然拥有广阔的就业机会。

  二、专业技术工作的需求

  调查表明,近年来,随着私营、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升级改造、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大规模的行业转移正在进行中,这导致了大量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服装设备和技术升级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对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毕业生主要可以就业于服装设计、服装加工、服装结构制图、结构设计、质检、服装纸样推档、服装企业管理和营销等岗位或工种。而由中专层次学历人才担任的服装车缝、排料制板、裁剪、整烫、质检和设备维护与保养等岗位需求量最大。

  三、用人市场的需求

  目前我国的服装设计和工艺水平与欧美等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有影响力的服装设计师和工艺师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不到3%,远远低于发达工业国家的十分之一。此外,许多服装机器设备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而缺乏专业人才是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广东地区近年来在服装设计和工艺行业中急需技能型人才达到40万人,特别是中专层次的一线机器操作技能型人才,在产品设计到制作加工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上都有紧缺现象。

  四、根据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确定就业岗位

  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专业工作岗位目标定位为:

  ①服装制衣工

  ②服装打板师

  ③裁剪师

  ④样衣制作师

  ⑤跟单员

  ⑥质检员

  ⑦成本核算员

  ⑧基层管理人员

  ⑨其他相关专业岗位。

  培养能从事现代服装设计、生产和经营的中级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根据就业市场对于各个岗位的需求,我们对不同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如下:

  1.岗位一:软件工程师-知识要求: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包括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等;熟悉至少一种编程语言,如Java、C++等;具备数据库知识,如SQL、NoSQL等。 -能力要求:具备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具备较强的编码和调试能力;熟悉开发工具和流程,如Git、敏捷开发等。 -素质要求: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他人有效沟通和协作;有较强的自我学习和持续学习的能力;具备良好的抗压能力。

  2.岗位二:数据分析师-知识要求:熟悉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数据分析常用工具和软件,如Python、R等;了解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 -能力要求: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熟悉数据可视化工具,如Tableau、Power BI等;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素质要求: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将复杂数据结果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给非技术人员;具备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意识;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3.岗位三:网络安全工程师-知识要求:深入理解网络安全相关知识,包括网络协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熟悉常见网络攻击手段和防范措施;了解加密算法和安全认证机制。 -能力要求:具备网络安全威胁分析和应对能力;熟悉常用的安全测试和评估工具,如Metasploit、Wireshark等;具备漏洞挖掘和修复能力。 -素质要求: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保密意识;具备较强的问题排查和解决能力;善于学习新的安全技术和攻防方法。以上是根据就业岗位需求所确定的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旨在培养具备相关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专业人才,以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

  ①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②良好的质量和效益意识及产品检测评估能力。

  ③运用服装设计与工艺的基础知识,合理选取服装设备、服装加工的相关要素的能力。

  ④了解服装设备、服装技术的发展方向,具备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⑤我拥有CAD绘图、设计、制图、造型和自动编程的能力。我是一名初、中级服装设计定制工,擅长服装制作工作。另外,我还熟练掌握服装设备操作,包括平缝机、包缝机、锁眼钉扣机和整烫机等技能。

  ⑥编制服装加工工艺文件。

  ⑦识读服装文件技能。

  ⑧安全用电知识和服装设备维护技能。

  ⑨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

人才需求调研报告7

  摘要:本文在对我国食品行业调研的基础上,对食品行业紧缺的工作岗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为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指导,解决学生就业和企业需求的供需矛盾。

  关键词:食品行业;食品专业;人才需求

  1 前言

  “民以食为天”,食品和食品工业与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充足的食品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优质的食品是国民健康的保证,所以,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工业,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食品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坎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有了很大的发展,近年来,国家也已经将食品工业的发展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这为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开辟了光明的道路[1~2]。

  众所周知,食品专业人才是推动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大力发展我国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千万国民的健康营养。而国家高等院校的食品专业正肩负着培育这种人才的重任,目前众多职业院校的食品专业以培育高等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为企业培养出大批的一线操作技术人才,切实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鉴于此,本文对食品行业的紧缺工作岗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为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2 我国食品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食品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而推动了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从表1可以看出,近10年食品工业的总产值一直保持增长趋势,从1997年到20xx年食品工业总产值从5317亿增长到24430亿元。

  国内外经济学家公认:在未来5~10年内,中国将是全球收入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期间至少有1亿家庭(约有3亿多人口)将进入年收入l万美元以上的行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消费市场。由此看来,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空间非常大,食品专业技术人才市场的前景也是乐观的。

  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专家的预测,今后食品工业发展的六大趋势将是有机化、方便化、工程化、功能化、专用化和国际化。中国食品工业企业必须振作精神,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同时,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也为我国食品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对我国食品工业现状的分析与探讨,能够很好的把握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促进我国食品工业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加快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速度。

  3 我国食品工业从业人员情况及食品专业毕业生从业情况

  依据20xx年食品工业年鉴的数据,当年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食品工业从业人员为200~300万人,在全国的食品行业中随机抽选20家企业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表2、表3和表4。表2是20家大中型食品企业从业人员情况,从表2可以看出,目前企业的人员主要还是大中专及以下学历,主要从事生产操作。表3是食品专业大中专毕业生在企业中的'从业情况,大部分毕业生都从事一线生产操作。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食品专业就业不存在市场饱和问题。很多企业现在还紧缺高级管理人才及生产、销售人才。表4是食品企业目前的人才需求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企业现在急需管理型人才,其次,则是生产操作及销售人才。

  4 我国食品专业未来人才需求预测

  当前,我国的食品工业正朝着规模化、产业化、系列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通过进行调研发现,食品专业人才需求量大,特别是新形势下人才需求的岗位类型发生了变化,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出现较大缺口,从事食品加工和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除了需要掌握相应的现代食品贮藏、加工、管理、营销等相关理论知识外,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这就要求培养食品类专业人才的院校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4.1 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

  1996年完成的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显示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部门总产值中首次攀到了第一位,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从1997年至今,我国食品工业的产值始终在gdp总量中占第一位,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企业对食品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持续增加。调查发现,企业所需的食品人才中生产操作人员、销售人员的需求比较大,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出现较大缺口。食品企业的职位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生产操作工、销售人员、食品检验工、食品制作工、食品包装工、一线qc、基层管理人员、食品加工设备操作工这几个岗位。

  4.2 提高食品的营养与安全作用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食物结构将迅速发生变化,这就要求现代食品加工行业必须改造传统的食品生产方式,进行食品深加工、开发新产品,提高食品质量和减少营养损失,为人们提供大量经济、安全、高质量的食品。

  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因此近年来食品安全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20xx年9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规定,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具有相应的食品生产加工专业技术人员,检验人员必须取得从事食品质量检验的资质,食品检验人员实行职(执)业资格管理制度。通过对业内有关人士的调查表明,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人才缺口达80万。因而,培养优秀的食品营养与安全方向的人才势在必行,功在千秋[3~4]。

  5 对职业院校食品专业教学改革的意见及建议

  人才培养需要符合行业需求,要适合企业口味,学校在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更加需要更多创造实践、实习实践的条件与机会[5]。

  5.1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学校应该以能力培养为本位,针对食品行业人才岗位的需求,以科目课程改革为基础,对专业课程进行课程调整。根据现代食品企业需要生产操作工、食品销售人员、食品检测工、一线qc、基层管理人员、食品加工设备操作工等实际,调整课程的设置,将《食品工艺》调整为《果蔬加工》、《粮油加工》、《酿造酒工艺》、《软饮料工艺》和《乳品工艺》等工艺课程,同时增加了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5.2 实施“双证制”教育

  为适应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证的要求,将“双证制”纳入教学计划,规定本专业学生必须取得至少一项职业资格证书方可毕业。实施校企合作,有效地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及就业能力和就业率。

  参考文献

  [1] 黄卫萍,杨昌鹏,农志荣.食品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探析[j].广西轻工业,20xx(6):109~111

  [2] 张有林,苏东华.食品科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j].食品工业科技,20xx(1):139~141

  [3] 任迪峰,王建中,张柏林,等.面向21世纪高等林业院校食品专业发展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xx(1):18~21

  [4] 张甦.高职食品专业技能的培养与企业需求结合模式的探索[j].科技信息,20xx(30):236

  [5] 李文钊,阮美娟,陈野.对食品工学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xx(1):63~64

人才需求调研报告8

  从此次调查问卷可以看出,要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毕业生,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有待改进。不仅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英语语言技能,尤其是英语口语水平,又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商务实践和商务沟通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调查结果对今后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调整和强化,是进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开发和课程设置改革的重要依据,具有宝贵的参考和实用价值。

  但是,受职业岗位、工作性质及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中一些重要的`专项技能训练,如单证制作、进出口业务洽谈等,很难全面实施顶岗实操。因此,完备的校内实训中心建设尤为重要。如商务谈判实训室、办公自动化软件实训室等,并配备有实训所需的各种软件和设备,辅助专业基础课程的一般技能训练、专业课程的专业技能训练、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的综合技能训练。根据企业需求构建商务英语实训教学模式对于培养企业所需人才有重要的意义。在仿真或真实的训练场所或环境中,通过项目化的单项训练,综合训练,校外实训实习以及职业资格证书来培养具备综合商务技能的专门人才的实践模式。

  根据调查收集到的资料,通过制定详细的实训项目,根据企业提出的要求,在不同的实践项目中锻炼相应的能力。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进行工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发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实训,受到良好的技能训练,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学校一定要加强实训教学,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仅靠学校教育是难于实现的,还要依靠大量的社会实践,学生只有经过到企业的实习,才能真正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熟悉企业的制度和文化,在岗位实践中受到职业素质的训练,深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积极探索产学结合途径,加强与企业合作办学。通过工学交替、项目化合作、“订单式”培养等合作模式,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培养和巩固。

人才需求调研报告9

  园艺技术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人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都市园艺应运而生。

  一、申请增设专业的主要理由

  1、开办“园艺园艺”专业是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的基本需要,而进行的一项专业调整改革。

  在城市化水平日趋提高的中国,创立和发展都市园艺既具有必要性、又具有紧迫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的国家经济建设任务和目标的实现,客观上要求都市园艺与之相适应。随着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将导致大城市的不断扩张,加紧了其对周边农村人口和区域的渗透,使农村与城市在生态、经济、社区等方面表现出逐步融合的趋势,客观上导致了都市园艺的形成与发展。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增加了发展都市园艺的紧迫感。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城市的不断扩张,一部分原属园艺作物的绿色空间将不断地被城市或城市郊区所取代,人口、建筑物、交通尤其是工业会加速集中,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对绿色空间的渴望,在都市发展园艺业就显得更加紧迫。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使都市园艺成为新的消费时尚。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消费习性及生产观念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体验自然田园生活将成为新的消费时尚。这种消费倾向的变化,将会对都市园艺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都市的发展,要求都市中的园艺要相应的配套,都市园艺是现代都市不可或缺的元素,都市园艺是现代都市的标志之一。从都市园艺的类型、模式以及潜在的市场空间来看,其需求的'相应的专业人才空间巨大。20xx年教育部新增设的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专业44种,都市园艺专业就是其中之一,这也说明了市场对该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2、开办 “园艺技术”专业是我省园艺行业人才的需要。

  我省对都市园艺建设人才的需要量很大,特别是本科和高职专科毕业生,由于我省只有个别院校设置了园艺专业,且每年毕业生数量有限,因此,我省这方面的人才多数来源于发达地区院校,而外省都市园艺专业的人才还不能满足全国大中城市的需求,且都市园艺植物又具有地域性差异强的特点,使外来技术人员难以适应本土的都市园艺建设之中,我们有必要培养自己的都市园艺建设者。目前我院园艺技术专业是我省院校中设置较早的院校,我省目前园艺建设行业的很多人才就来源于我院培养的专业人才,相信在此基础上“园艺技术”专业的开设更将为我省都市园艺行业培养更多更好的行业人才。

  3、开办“园艺技术”专业是林业类院校调整办学方向和提高教学竞争力的需要。

  高职院校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吸引力,就必须在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基础优势,寻找符合当今社会潮流,具有时代特色的办学方向。我国林业正处在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轨的过渡时期,林业领域正孕育着一场新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的变革,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式正日益多元化,林业资源的概念有了新的内涵,它同人的生态定向、生态环境、城市景观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使林业资源开发向更高产业层次转化成为可能,开办“园艺技术”专业能够将林业资源和林业经济的传统办学优势,转化为培养林业转型的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的优势,这是林业转型的需要,也是林业职业院校办学思路转型的需要,是林业院校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出路所在。

  4、开办“园艺技术”专业能够保持该专业教育的入学和就业的人才供求两旺。

  传统园艺教育面临市场就业和生源质量的巨大压力,这与几十年一贯制传统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有很大关系,利用现有优势将传统长线专业改造成为当今社会经济新兴的热门专业,必将形成林业院校人才供求两旺的良好局面,高职高专教育尤其是农林高职高专才能办出活力和动力。园艺技术专业从申办开始我们就依据工作过程进行教学设计,更加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训练。河北省省会及各城镇的城市规划及城市化一度比较落后,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好转,城市规划及都市园艺力度逐渐加大,对园艺技术人才的需求容量巨大。与该专业人才需求对口

  的企事业单位和部门包括: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都市园艺生产与管理部门、园艺场、花卉生产和销售企业、园艺高新科技园区、观光农业园区、森林公园、种苗公司、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农业旅游企业、园艺产品检验检测部门等。目前,这类与都市园艺建设相关的单位和部门人才奇缺,难以适应都市园艺和城镇发展的需要,所以该专业的设置较好地适应了这一发展需要。

  二、园艺技术人才需求预测

  目前,在北京、上海、湖南、广东、辽宁等沿海地区和都市园艺发展较快地区已有多年办学经验。但河北省都市园艺(观光农业、城郊农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都市园艺都已起步,而且发展初具规模,但苦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只好高薪从外省聘请技术人员指导,但外省技术专家又不能很好融入当地乡土,使都市园艺行业发展受到制约,走了不少弯路。我们通过深入都市园艺企业调查,得出如何培养既具有都市园艺技术,又深知当地自然条件特点的技术人才就成了众多都市园艺投资者的迫切需要和都市园艺行业亟待解决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还得到不少地方政府都把现代农业技术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途径之一,要大力发展,大力扶持,而都市园艺又是现代农业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势必会得到越来越多政府部门的重视与扶持,所以说都市园艺行业在山西转型发展期间会有广阔舞台。此外,在调查当中各都市园艺经营者体现了对人才的极度渴求,初步调查显示每年需求都市园艺行业人才在80——100人,我们相信随着我省转型跨越发展政策的不断深入实施,都市园艺行业会不断发展壮大,对于都市园艺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人才需求调研报告10

  1.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标准以及企业家的人才观,对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进

  研究与分析,促成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接轨,更好地整合学校教学资源,促进学校提高自身服务质量

  2.调查内容

  到服装企业找负责人了解服装企业对人才需求方面的信息并且完成“关于企业人才需求的调查问卷”。

  3.调查时间

  调查集中在7月6日、7月7日、7月8日,这3天进行。

  目前,服装行业发展势头猛进。通过走访调查显示,服装设计人员为数不多,高档的服装设计人才更是微乎其微,从走访的温州服装企业所了解现有的服装设计人员其中本科生占极少的比例,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工作能力都还有待于提高。这种状况,对于服装行业向着更高、更远方面发展是一种阻碍。厂家们反映,毕业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又会操作,技术比较全面,但技术熟练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缺乏实践。这说明在校训练的机会少,应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要求教学内容要更新,这就建议让学生应拓宽视野多参加实践。我们应该把握自己的优势——在学校重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切不可浪费时间!我们比很多人都幸运,有良好的学习机会。在大学这个小型社会学习沟通能力,加强人生观,职业道德和劳动态度方面的修养。

  调查问卷显示企业对本科生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但在调研中发现:如今,在温州一些企业里已开始“淡出”学历、资历、经验方面的框框,主张“适用才是硬道理”,将拥有业绩、成果、具备真才实学、为市场检验证明具有创新思维和发展潜质的人才,纳入引进的主视野。如果拥有高学历但无法在起职位为企业创造价值,那么对企业来说是无用的。只要略加留意温州的报纸、网络和琳琅满目的招聘广告,经常可见“至少2年以上工作经验”、“无工作经验免谈”等招聘内容,“有工作经验”常常成为了应聘的门槛。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在人才的选择中,既要注重人才的文凭、证书及身体状况,更注重人才能力及综合潜质等,不同岗位有不同的需求,最重要的是适用。事实上,采用了“适用即人才”的标准,是企业务实发展思想的回归,这也代表了目前许多企业的用人策略。

  访问的服装企业对大学生最多的评价是:大学生在学校所学与社会需求脱轨,但要求高,又缺乏实际能力。其实现在的企业都很现实,看重工作经历和技术,希望员工能尽快为公司创造价值。有谁希望把自己的企业给员工当练兵场呢?因此在校大学生要有危机感,不要以为一步入社会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应明确自身的'价值和定位,你有什么能力能让你找到好工作。很多大学生找工作都存在这样的误区:一个方面是自己眼高手低,自己根本自身素质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另一方面是自己没有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这是大多数企业给我们大学生的忠告。

  我们只要了解了社会的需求和自己所长,就会很快找到自己社会中的位置打好人生中漂亮的一仗。现代大学生缺少社会知识和信息,在学校时从不关注社会中的情况,甚至连新闻都懒得看,更不用说社会锻炼,所以当他们迈出校门的那一刻就迷失了方向,拿着自己的简历不知何去何从,只知道自己学的是什么专业,却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以至于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找不到工作;因为大学生缺少社会锻炼,空一肚子墨水却不知如何用,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招聘应届毕业生,都愿吸取有工作经验者,因此大学生的就业率也越来越低!有的学生辛辛苦苦学了数十年的专业当走进社会时却找不到任何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工作,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这就是不了解社会的需求所造成的。

  所以我们要发起倡议,为了我们今后更好更快地投入到社会当中去,为了我们早日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为了能够更顺利的工作用自己的所长服务于社会,让我们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吧!

人才需求调研报告11

  按照班子分工,20xx年上半年本人的主要工作是市场营销工作和督导项目的验收移交、完工结算等工作,20xx年下半年主要工作是分局市场营销工作。通过上半年在项目3个多月的蹲点工作,让我对EPC项目的市场营销与项目履约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榆林市3个多月的工作,通过多方联络对接、信息收集甄别,使我对榆林市场有了初步认识。现将上述两方面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EPC项目调研

  1、EPC项目特点、市场营销及项目管理策略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又称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模式,其显著特点为:1)合同总价固定;2)合同工期确定,一般情况下工期较紧;3)项目功能具有更大的确定性;4)独立单一的总承包商的全过程参与;5)EPC对承包方的管理较弱,业主的参与度也较小。

  国内EPC项目实际情况是,业主往往是政府的职能部门,合同总价采用双控制,即合同最终结算价=实物工程量*政府审计部门审定的清单价*投标下浮率,且总价不能超过招标控制价,总价超出招标控制价的,政府审计部门会直接审定在标控制价以内,为配合业主征地拆迁或上级部门检查无法在施工蓝图中反映的工程量、措施费用均无法计量。合同工期之外,为迎接上级领导检查或调研,额外随机增加了很多节点目标,由此引起的工序调整以及赶工费用无法索赔;业主对项目的参与度很大,为完成征拆任务或上级领导检查,频繁要求设计变更图纸,随意增加节点目标,又不对最终结算费用负责。因此,施工协调是项目履约基础,合理的设计优化是项目经营的重中之重,详实的现场记录和签证资料是审计审定费用的关键支撑。

  2、市场营销及项目管理策略

  1)EPC项目招标的前提条件是,可研已批复,投资估算已确定;采购方式通常是公开招标,从项目规划阶段就需要及时介入,实时掌握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2)选择有实力的设计单位作为联合体成员,EPC项目的招标评标主要在设计方案的比选上,EPC项目的经营也主要在设计方案的优化上,选择好的设计单位不仅能增加EPC项目的中标率,也会在中标后的`项目经营上事半功倍。

  3)EPC项目投标报价基本采用控制价下浮率,因其招标评标的特点,尽量采用低下浮率策略,以期在投标阶段为后续项目经营奠定盈利基础。

  4)重视配合协调工作,EPC项目的特点注定了总承包商在项目全过程管理中的主导地位,方方面面的配合协调工作是项目能够正常推进的关键所在。

  二、榆林市市场调研

  1、榆林市市场概况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0.33万人,20xx年生产总值4136.28亿元,位列陕西省地第2位。榆林市是中国新兴重化工基地和生态环境建设重点试验示范区,也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热点区域之一。榆林市20xx年,全市安排重点项目372个,总投资1413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08亿元。其中:重点建设项目265个,总投资523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08亿元;重大前期项目107个,总投资8900亿元。重大前期项目中,现代能源和高端化工项目47个,总投资7784亿元;基础设施项目25个,总投资492亿元;社会民生项目12个,总投资93亿元;生态环保项目3个,总投资18亿元;创新转型项目20个,总投资513亿元。

  2、确定重点跟踪项目

  通过对榆林市场充分调研,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初步选定榆林市高新区,神木市、府谷县以及定边县四个财政收入较好的区域作为重点跟踪区域。其中:榆林市高新区以基础设施项目为主,重点确定了一、二期绿化、沙地公园、雨污管网作4个项目为重点项目跟踪。神木市以引水、榆能煤化工污水处理等项目为主,重点确定了引水神木支线以及榆能煤化工污水处理2个项目为重点项目跟踪。府谷县以G338过境公路以及黄埔川、清水川土地整治2个项目为重点项目跟踪。府谷县以定边4C机场建设、定边盐湖湿地保护与利用2个项目为重点项目跟踪。

  3、榆林市场营销的策略

  1)政府计划的项目较多,限于财政支出压力,能真正快速实施的项目有限,直接对接项目负责人,掌握第一手项目信息,甄别出符合公司业务范围又能快速推动的项目,并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

  2)创造公司高层与政府领导的对接机会,利用我公司与市政府良好的关系,通过高层营销,获取市场订单。

  3)注重企业文化传播,树立品牌营销理念。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理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历史沉淀的一种内化和集中体现,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企业历史宣传、精美宣传画册、精品工程展示、四新成果以及科技、管理创新推介等手段,使潜在客户接受本企业的文化,认可并信赖本企业,这是最深层次的营销,也是效果最为持久的营销。

  4)整合市场资源,树立合作共赢理念。 古人云: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整合资源是当代企业的一项核心能力,市场经济从来都不是单纯的竞争经济,而是在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状态中不断发展,特别是在当今的市场大潮中,谁能整合更多的资源,谁就能赢得发展先机,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打造整合资源的竞争优势,就是要力争通过进一步强化与各方的合作,共同开拓市场,促进发展,实现共赢。提升合作意识,加强整合力度,尽快转变思路,以更开放的心态推进市场营销工作。在战略定位上,要充分认识全产业链服务的战略要求,加快和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力量的合作,助力企业从建筑承包商向建筑服务商转变。增强合作能力,保障整合效果。不仅要提升合作意识,更要增强合作能力,确保在合作机会和空间出现的时候,我们能够抓得住,有效果,特别是要增强全产业链合作能力。现代能源和高端化工项目占了榆林市绝大部分市场份额,通过与合作方的深度合作,快速融入榆林市现代能源和高端化工市场,是榆林市场营销的当务之急。

人才需求调研报告12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社会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状况,了解社会未来三年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及培养要求,从而为确定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提供基本的依据。我们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xx年3月,我系采用走访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手段,就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

  此次调研涉及的用人单位主要有安徽、江苏、浙江等省的大中型企业、进驻安徽省芜湖、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上市公司、外资企业、大中型国有企业以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涉及到省内及周边地区的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交流会;还访问了51job和job168等人力资源网站。

  现就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的宏观背景

  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目前,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行业应用市场。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行业应用市场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但行业间需求不一,增长各异。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校培养大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

  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总量在计算机行业属于排名靠前的,每年大约需求100万各种类型的毕业生,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行业的基础工作,特别优秀的可以从事一些开发研究工作,但大部分是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

  二、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

  1.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我省企业信息化也在全面进行,急需企业信息化专业人才。

  目前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来划分,大致上可以将计算机人才分为以下三类:

  (1)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在攻读更高学位后)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对他们的主要要求是技术原理的熟练应用(包括创造性应用)、在性能等诸因素和代价之间的权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等。

  (3)从事应用型(信息化类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工作。对他们的要求是熟悉多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从技术上实施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和配置。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目前我省高校计算机专业对第(1)、(2)类人才的培养已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第(3)类人才的专门培养则是非常薄弱的。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结构。例如,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到xx年,我国需要高级计算机人才6万人,中级计算机人才28万人,初级计算机人才46万人。但是,目前计算机行业从业人员的结构呈橄榄型,高级计算机人才和初级计算机人才都十分缺乏,尤其是从事计算机行业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目前的人才供应情况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牰杂谡庵窒肿吹娜鲜叮?一位企业负责人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计算机行业“蓝领”人数少的根本原因,不是企业不需要“蓝领”,而是缺乏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挥“蓝领”、发挥其软件生产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振兴安徽的一项迫切任务,既懂计算机软件又懂计算机硬件维护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紧缺已成为安徽振兴经济的一大障碍,据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称,我省复合型人才为19.9万人,占技术人才总数的7.4%,与发达国家复合型人才总数40%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本行业中持有“双证”在手的大学生就更是少之又少。it产业的振兴势必将拉动并形成我省巨大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市场。

  从我们调研情况下,了解到我省在未来3年内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仍有100万的人才缺口。而我省本专业的在校生仅为1700多人,远远供应不上这种需求,巨大的人才缺口使我们现在必须加大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立足本省,培养适合我省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应用人才。

  2.企业在招聘时对计算机人才的期望

  犜谙衷诘木鸵敌问坪推笠稻赫?条件下,市场出现了某种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企业在招聘新的员工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牭鞑榻峁?显示,企业中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对应聘者专业技能的要求不同。人力资源主管认为排在头三位的专业技能分别是: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数据库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而it项目主管认为排在头三位的专业技能则分别是: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能力、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网络管理和维护能力,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

  牱直鹩?87.9%的人力资源主管和81.7%的it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57.7%的it项目主管表示,会先安排新员工直接进入工作,然后在实践当中根据需要再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所以目前成熟的企业并不回避再培养问题,但迫切希望有效地降低再培养成本。

  3.从全国范围来看,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也在飞速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也在逐年上升。

  大量的传统企业在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是我国已经确定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短缺成为阻碍信息建设发展的瓶颈。

  在需求度上,我国上规模的企业在百万家以上,每个企业搞信息化建设平均最少需要一到两名复合型计算机应用人才,那么全国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要在200万以上。由此专家指出,计算机应用是依托it产业迅速发展的“朝阳职业”,人才需求由低端到高端都有广阔的就业前景,职业行情将越涨越高。

  4.用人单位关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素质和职业道德的观点

  程中,每个it公司都毫无例外地谈到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

  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高职毕业生仅仅掌握已有的'知识是完全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综合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专业素质。

  “选择应聘者时优先考虑的前五项因素”一题中,首选是“持续学习能力”,得到了66.7%人力资源主管和项目主管的认同;其次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持率达64.3%;第三是“沟通能力”,占36.4%;第四是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占56.6%;“参加过项目或者实习”和“团队合作意识”并列第五,支持率53.4%。学习成绩的支持率只有24%,可见企业只是把学习成绩作为应聘者学习能力的参考来考虑的,它们更看重一个人面对新事物的再学习能力以及面临新问题的解决能力。

  芷笠嫡衅甘北冉峡粗赜ζ刚叩墓骶?验(分别有87.9%的人力资源主管和81.7%的it项目主管认为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但素质与经验二者并不矛盾。招聘时考虑的是工作的关联性、有效性及成本最小化,而一旦进入工作角色后,注重的不仅是曾经做过什么,更是以后能做什么,要求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应对经常变化的客观情况。

  牸忧恐耙档赖潞蜕缁嵩鹑胃械慕逃?是一个大家都认为重要但实际上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易被察觉,也无法提供定量的分析和评价;而一旦出现问题,损失则可能很大。在对“管理项目时员工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回答中,前5项依次是:(1)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技术不足、经验不足;(2)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不足;(3)职业道德和纪律性不强;(4)知识体系结构不合理,范围狭窄,内容陈旧;(5)沟通能力较弱。有43.7%的项目主管认为员工责任心不强。不少管理者抱怨有些员工跳槽太频繁,往往更多地考虑个人的待遇,而不太考虑集体和社会利益。人力资源经理和项目经理都表示不太愿意要那些频繁跳槽的求职者。可见,价值观的问题已经排在专业技术问题前面了。

  因此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是用人单位最关注的素质之一。同时企业要求人才能够学习他人长处,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以我为中心、盲目自以为是”的弱点十分明显牐?

  5.关于复合型和宽口径

  年来,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是一个热门话题。对于it领域而言,复合型人才是指既具有某个(某些)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又掌握了it专门技术的人才。

  it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并且对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旺盛,学校应当而且能够拓宽专业领域,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受到应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犑导噬希?企业对宽口径人才的需求更为实际。调查结果显示,在“是否考虑过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中挑选销售人员”一题中,it项目主管给出肯定回答的为100%。从企业用人的角度考虑,招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员主要是从事技术性工作,但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会有一些人根据企业的实际要求和个人的个性优势而走上其他工作岗位。在调查中,大部分人力资源主管认为,开设人文或商贸课程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日后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

  犇壳靶矶喔咧霸盒o钟械目纬贪才哦杂谘?生来说基本上是“一刀切”,学生们的学习内容没有太多差异,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不能体现出每个人的个性优势。当然,一些基本课程是大家应该学习的,但我们缺乏的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分析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与指导。

  犚虼宋颐侨衔?要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掌握某个(某些)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可能并不现实。但是,许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并不会一直从事本专业的技术工作,因此在校期间的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外,学习能力也是要十分重视的。

  三、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距用人单位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基本的抽象分析问题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

  (3)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

  (4)价值取向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成熟;

  (5)外语能力欠缺;

  (6)承受压力的能力不足。

  四、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1.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相对陈旧

  总的来说,目前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课程体系,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的。但有些课程的内容只是普通高校课程的简化,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实用技能的训练相对不足。尤其是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职业技能训练不成体系,力度不够,对职业素质的教育(如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应变能力等)尚没有得到全面的实施。现有课程体系存在以上问题,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相脱节,导致该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相关行业工作。

  在教学方法方面,虽然基本上采用了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但对学生职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不足。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强调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按传统方法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

  由于职业教育招生困难,导致生源的整体素质要比过去有所降低。有些学生文化基础素质较低,学习的自觉性比较差。但客观的分析后,并不是这批学生没有能力,而是需要有适合他们学习的课程和教学方法,要增强教材和教学方法的趣味性,给予学生更多动手的机会,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在实际访谈调研中人们发现,这批学生对于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很感兴趣,并且能够很好地掌握。对于工具类的课程,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强。

  2.该专业复合型师资缺乏,职业实践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滞后

  该专业既懂技术又具有职业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教师严重缺乏,这样会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无意识的偏离专业培养方向。现有教师缺少职业培训、技术更新滞后、缺乏教育创新机制等,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

  3.专业实训条件以及软件教学资源不足

  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是改革开放近20年来,依靠政府教育经费建立发展起来的。虽然已普遍建立计算机房,但由于种种原因,上网条件、微机组装以及局域网组网实验室等还难于满足要求,也没有实训基地,整体表现出实践教学设施条件不足,特别表现在软件教学资源不足,现有硬件条件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4.对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不够

  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就业前的职业准备教育,所以衡量职业教育水平的标准,应该是培养的学生能否满足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许多职业院校普遍存在重招生、轻就业的现象,对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缺乏研究,对岗位实际技能的要求把握不够,对就业信息掌握不足,对毕业生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一些院校计算机专业领域的毕业生就业存在困难。

人才需求调研报告13

  一、基本情况

  机电一体化技术(亦称为机械电子工程),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微电子技术高度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以及柔性自动化系统等方面。“机电一体化”这一名词仅仅出现了30年余年,它不仅与数控机床的发展密切相关,而且还展现了产生现代工业机器人的技术组合,并进一步对制造系统的柔性自动化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机电一体化行业现状。根据《20xx年中国机电行业深度分析报告》将机电行业分为以下17大类:金属制品业(含20个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含38个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含59个制造业)、交通设备制造业(含34个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含35个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与办公用品制造业(含29个制造业)、农业机械(含16个制造业)、内燃机(含3个制造业)、工程机械(含15个制造业)、仪器仪表(含41个制造业)、石化通用机械(含21个制造业)、重型机械(含12个制造业)、机床工具行业(含13个制造业)、电工电器(含31个制造业)、机械基础件(含14个制造业)、食品和包装机械(含3个制造业)、汽车(含13个制造业)。其中与电气有关的大类有5个。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随着产业结构的布局调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机床电气制造业、电工电器制造业等重点发展行业的工业总产值逐年增长,对工业快速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凸现。

  (二)机电一体化行业发展趋势。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一体化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一体化产品除了要求有精度、动力、快速性功能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近期职场行情看,制造业是人才需求大户,其需求还将进一步增长,重点发展领域人才的需求特点是:高层次研发人才需求呈现旺势;高级技能型工人需求量大,生产岗位需求数量排在第二位,仅此于科技活动岗位,具有一线操作和管理经验的高技能工人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复合型、实用型、经验型人才是需求重点。调查显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两个领域都呈现出需求人才趋于年轻化,对复合型、应用型、经验型、高技能操作型和维修型人才需求旺盛,科技活动人才尤其是研发人才需求集中等具体特征。目前,我国现有8000万产业工人,其中高级技工仅占3.5%,技师与高级技师不到1.4%,而世界发达国家高级技师、高级技工的比例达到30%到40%。据此,预计安装工程高空车两年将新增80万从业人员。由于高空车电路系统日趋复杂,对电气维修人员的要求皆高,这为我校开设安装工程高空车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机会。

  (三)机电一体化社会需求预测分析。近几年,长三角经济带高速发展,并已成为我国著名的经济区和制造业基地,工业产值逐年攀升,各种成分的经济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大量引进高新技术设备已成为必然,其中自动控制产品更是占主导地位。目前,我省高等技术工人紧缺,且年龄偏大,制造业中具有高等技术资格的人员很少。为此,各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满足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需求,不断培养和输送了许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秀毕业生,但随着长三角经济带的快速发展,更加需要大量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性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是一个新兴产业技术,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其发展的速度是不可估量的,新技术的发展势必带来人才的紧缺,作为输送专业技术人员的基地:学校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一发展机会,壮大我们的学校,与此同时我们更应了解市场,掌握主动权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我们通过市场调查机电一体化专业在今后的十年、二十年都将是一个不衰的专业,但知识将会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更新。

  1、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新技术,是机械与电子技术的结合产物。发展历史不长,多功能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还没有达到高保和的程度。大量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生产和大量的机电一体化设备需要大量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员去操作,出制造,出维修,去管理。人才市场需求量大,近三年机电人才需求量一直和电子技术人才需求量排在首位。

  2、我省工业企业的发展更需要这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经济区的建成,促进了我省新型工业的发展,大量引进高新技术设备已成为必然,其中机电一体化产品占有主导地位,如数控加工机床我省每年以万台的速度递增。目前,我省高等技术工人紧缺,且年龄老化,制造业中具有高等技术资格的人员很少。我省人才市场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员成为新宠,同时,也给我们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带来了机遇和发展空间。

  3、随着毕业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生已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打破地区、行业限制,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其中许多毕业生要到沿海地区条件好的机电企业谋职,这势必也会加大本地区人才的需求量。加上订单培训更加明确了我们专业发展的方向。从20xx--20xx年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用工市场反馈的信息可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处在前列,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十分抢手。信息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对各领域的渗透,电子技术对机械制造领域的渗透,以及新兴技术的综合应用,使电气技术人才成为急需;大量的更为先进的机电设备投入生产,对操作和维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机电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量将更大。随着我国和各地工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毕业生的需求量将逐年增加。

  (四)机电一体化行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近年来,各高校为企业培养了许多机电设备的设计、制造和使用人才。但是在机电设备,尤其是大中型机电一体化设备,我省机电一体化维修行业从业人员中,具有高职及其以上学历水平的技术人员仅占很小比例,许多厂家不得不高薪聘请国内外专业人士,但还是不能满足现代生产的需求。为此,应加强机电设备维修行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机电设备电气方面维修人才的培养。加大改革力度,为企业的发展及时输送应用性专门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随着产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与电气电子技术已变得密不可分,使机电行业对人才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企业一方面为了提高效率而精简缺乏专业技能的冗余人员,另一方面又大量引入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总体上,从业人员数量没有明显的上升,反而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呈下降趋势。而与之相对应的是,电气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是越来越高,对电气技术综合应用的技能型人才有着较大的`需求。同时,技术的革新,带来从业人员结构的变化,使电气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呈总体下降趋势,而随着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生产效率的提高,员工的工资收入呈逐年上升态势。

  二、学校开办该专业的发展前景

  (一)学校发展概况。我们学是目前市唯一的一所由国家公办的规模较大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位于*城区内,集自然之神秀,汇人文之灵杰,风景秀丽,交通便利。学样占地面积*余亩,总体规划*亩,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教学设施完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余万元。拥有计算机室、现代化多媒体语音室、多媒体演示室、工程制图、家电维修、财会模拟、绘画、体操等实验室训室*多个,藏书总量*万册.通过近年的努力,力争把学校办成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办*市高素质实用人才的培训基地。

  (二)我校该专业特色。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电气自动化专业以就业为导向,调整办学思路,在市场调查和企业反馈的各种信息中找准系本专业在广东经济发展中的位置,调整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强化职业技术教育。在改革和探索中,结合行业特点,形成了以工业电气化与自动控制为主,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辅的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其中几个创新项目在其他同类院校和专业体系中独树一格,获得了一致的认可。

  (三)开办安装工程高空车专业的优势。我校开设该专业有以下优势:一是我校已有机电、应用电子专业,并具有一定的规模,有较好的电类实习实验设备。拥有电工电子实验室、电控实训室等实验实训室。二是具有较好的师资力量。目前机电工程系现有教职工*余人,全部具有本科或以上学历,其中副教授*人,高级讲师*人,高级工程师*人,高级实验师*人,讲师*人,“双师型”教师达70%以上。三是我校学生数较多,招生与就业情况良好,通过努力,在安装工程高空车专业可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四是安装工程高空车专业发展前景。本专业将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出发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之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实验实训建设步伐,利用3-5年时间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学校重点专业。五是就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具有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等特点,可以面向各行各业。

  三、调研结论

  根据以调研,我们达成共识,一致认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安装工程高空车专业)将是未来十年内市场需求的热点。开设此专业我校在师资力量、教学条件上都具有优势。

人才需求调研报告14

  当今社会信息瞬息万变,人才竞争也愈趋激烈。如何在社会中定位,找到自身的坐标成了许多高校师生关注的问题。而在高职教育中,市场对高职学生各方面的要求是我们探索这片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为此,在今年的暑假中,我院的会计专业开展了一项“企业会计实务操作及会计人才需求”的调研活动。

  这次参与调查的人员有:会计专业老师及会计专业部分学生。

  调研的时间:7月15-20日

  调查的对象:以企业为主,其次为财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进行典型性抽样调查。企业选取我院毕业生安置率较高的长沙市和沿海城市的50家大、中、小型企业,毕业生选取20xx届100名学生。其中企业分布大型企业8家,占16%,中型企业20家,占40%,小型企业22家,占42%;长沙市30家,沿海城市20家。

  通过这次的调研,目的是希望能够对今后会计人才的培养方面能够更加适应企业需求,在实务操作教学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一、会计行业发展的对人才需求的趋势

  (一)企业在招聘财会人员时学历不再是唯一的准绳,公司更为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

  会计工作包括实务工作和理论工作,各企业需要的会计人员大多是一些核算工作,侧重的是实务,所以对于会计人员,企业更青睐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一进公司马上就能投入工作,免去了公司的培训成本,毕竟一些基本的会计核算工作是做出来的,不是“研究”出来的,自然学历在一些初中级会计岗位中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这一点在这次的调研问卷的回函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说明。

  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新时代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有普通会计技能的专业人员已开始无法适应快捷的企业发展,而具有“管理型”的会计人才却属于极度紧缺的人才行列。

  有关专家说,目前会计行业处于低端人才不缺,高级人才告急的阶段。出纳、普通会计员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而要找一个有过硬的专业背景,手中拿着国际认可的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并在相关行业中“滚打”过几年的人才却是件极不容易的事。

  那么,怎样的会计人才才能算是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是不是一定就需要本科以上学历才算高级会计人才?真正合市场“胃口“的会计人才大都具有本科及以上文凭,有3—的“实战”经验,并持有过硬的职业资格证书。但是,本科文凭并不是必需的,丰富的实践经验才是走向成功的法宝但对于工作经验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要求有2~工作经验为宜,可见工作经验对于应聘的重要性。工作经验具体到应届毕业生来看也就是实务能力,这不仅要求我们高职学生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功底,而且要求我们会做,从凭证的填制到账簿的登记直至报表的编制我们都要会独立操作,做到一看就会,不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其实这只要通过一定的社会实习实训是可以做到。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企业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他们对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工作岗位会考虑招收,另外就是在企业因业务加大需要人手时。大多企业认为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和实务性很强的工作,因而他们更看重的是应聘者的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这点从下面的内容中可以看出:

  问:企业认为现在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欠缺什么?

  A答:学生欠缺的是实践经验。作为一名会计专业者,还要对审计及法律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B答:实务经验。职业规化及能力与职位的定位

  C答:遇到问题无法主动,出色地加以解决。安于现状,缺少改善工作、管理的建议和见解。

  事实说明,应届毕业生尽管在开始时在应聘会计、审计等岗位时有一些弱势,但发展的机会客观存在,只要自己踏踏实实从基本的核算工作干起,摆正心态,准确定位,工作几年后自己不就是人才市中最具竞争力的'群体了吗?毕竟发展需要一个过程。

  (二)会计人才需求结构中,中高级会计人才稀缺。

  一直以来,在热门职业排行榜里很难找到会计的踪影,难道企业真的不需要会计了吗?新增企业数是越来越多,国家的总体投资规模是越来越大,可是各媒体招聘会计人员的数量就这么几个?其实深入观察不难发现,初级会计人员太多了,连年饱和,这一点从问卷的回函中不难发现,数据统计表明,具有初级职称的人数比中高级职称及其他高证书的人数多。目前在人才市场上,初级会计人才已相对饱和,甚至过剩,再加上一般会计人员企业一般通过内部员工推荐,所以人才市招聘的数量就更少了。中高级会计人员一直是企业人力资源竞争的对象,就目前每年的供需比来看,中级会计人才需求的缺口很大,高级会计人才的紧缺就更严重了。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跨国企业及一些外国企业家纷纷在华设立公司,这就需要大量熟悉国际会计准则的本土高级财务人才。这一点也让我们充分看清市场需求的变化方向。

  二、企业对财务会计人才的需求情况

  (一)人才需求量分析

  按此增长速度分析,全国私营企业每年至少增加了30万户,按每个企业配置1-2名会计人员计算,会计行业每年需要增加40多万会计从业人员。由此可见,财务人才的就业前景较为乐观。

  (二)学历需求情况

  本次针对企业的学历需求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在人才的使用上逐步趋于理智,用人浪费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中小企业对高职高专人才的需求成为了这类企业人才需求的主体,从回收的有效调查表来看,达到了25家,占调查中小企业总数的58%。

  (三)岗位需求情况

  企业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是我们确定专业方向的重要依据。调查资料显示,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专业岗位主要是会计核算、财务分析、财务管理三类岗位,它们所占比例分别为:38%、20%、42%。

  (四)企业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素质、能力要求情况

  素质要求:

  1、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

  企业普遍认为现代社会生活工作节奏加快,竞争日益激烈,财务人员在面对重重压力之时,要保持一种自信、乐观、积极的心态,还需要时刻保持冷静,细心和谨慎,这样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职业道德虽不具有强制性,但却是财会人员执业的重要因素。客观、公正、尽职、廉洁的精神,大公无私,诚实可靠,保守机密,严守纪律,坚持原则的基本素质,是做好财务会计工作的保证。

  2、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

  (1)调查中企业认为财会人员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财政方针、政策,坚持原则,顾全大局,不询私情,不谋私利,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利益,不具备这些起码的职业道德是不可能做好会计工作的,这也是作为会计人员最基本的素质。

  (2)要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不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要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财会人员是一个单位的经济管家,直接掌握财权,每天都要和钱与数字打交道,做到秉公办事,保持自身的廉洁,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倾向。

  (3)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会计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而且枯燥繁杂且单调,长期下来,难免工作消沉,思想懒惰,财会人员只有端正思想,拿出百倍的工作热情,具备主人翁思想,勇于奉献,不怕困难,不计较个人得失,才能克服会计工作所带来的消极不良心理,保持平稳、积极的心境,一丝不苟处理好每一笔业务。

  3、业务素质:

  财会人才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关键,要成为高素质的会计人才,业务素质的不断深化尤显重要。

  (1)牢固的财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企业普遍认为财务人员要有牢固的财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摸索,从实践中不断提高,要熟悉企业的具体实际,了解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和企业有关规定,并从严要求自己,做到记账、算账、报账手续完备,内容真实,账目清楚,这是最基本的财务工作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关键。

  (2)广泛的知识面

  企业认为光有财务、会计专业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了,只有涉及广泛才可能从账本里解放出来,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会计毕竟只是经济科学的一个分支,所以,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对于财务会计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相关的学科如经济学、税收、营销、管理、法律等也应相当熟悉。调查中企业一致认为“如果一个人只懂会计,他实际上不懂会计”,改革开放的中国是一个信息的社会,会计工作是实践知识的应用,因此,会计人员应是综合性的人才,他需要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特性,及时地吸收反馈,例如金融、证券等知识。

  (3)掌握会计电算化,不断提高英语水平

  计算机现已广泛地运用到财务系统的账务处理等方面,它将使广大会计人员从单调、繁杂的记、算、报账等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了经济效率,从而使会计人员腾出更多的时间开展分析预算、统筹等工作,同时,也避免了许多差错,其优越性不言而喻。因此,财务人员必须具备掌握计算机应用这一能力。

  其次,企业认为财会人才掌握外语知识是我国财会工作与国际财会制度接轨的基础性条件,它可以帮助我国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经验,探讨一些可行性方法,尽早参与国际经济事务。

  能力要求:

  1、较强的实践能力

  财务人员经过实践检验,动手能力差不行。当前,我们财务人员越来越感到对于会计这样一个实用性经济学科,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再从实践中提高理论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当前社会需求量比较大,市场竞争的情况下,相应的,应注重对理论的思考,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更新知识的能力

  现代社会的特点之一便在于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情况千差万别,自然不可能有一统天下的具体方法,会计工作,与计划经济条件下完全不同,会计的服务对象,核算原则,会计信息内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适应这一特点,财务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掌握现代经济学科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头脑,更新自身思想观念。光靠输血是不够的,还应该具备造血的功能。

  3、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

  一个企业的财会部门掌握着它的经济命脉,财会人员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在经济工作的重要关口当好领导的参谋,因此,财会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社交能力,不仅要同本单位人员交往,而且要与银行、税务、审计等部门进行广泛的联系。这些已经十分明确的显示出社会衡量人才的标准已经发生的变化,它将社会活动能力纳人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作为一名合格的从事财务会计或审计工作的人员,企业认为还需要具备很强的平衡协调能力,这是由其职业在现代社会或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其与社会、企业其他有机组成部分之间的微妙关系所决定的。这种能力直接关系到其工作成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生存发展的机会和可能。

  三、关于会计专业的思考与建设

  通过调研,让我们了解到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专业会计应该注重产学研结合。会计专业在产学研方面要积极探索,建立了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吸纳社会、行业和企业的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进入教学过程。在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运行等方面参与并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进一步加快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建设,实现学校与社会的结合,师生与劳动者的结合,教学和生产实际的结合,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符合学校实际的、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

  (一)校企合作,制定和优化培养方案。

  为使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我们要经常聘请了校外专家以及院内骨干教师为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每年定期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会议,针对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所需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听取企业专家对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做了相应调整。

  (二)加强实习实训方面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校内建有实训室,学生在模拟实训中切实体会会计工作的真实情况,感受会计的岗位环境和岗位能力需要。签有校外6个实习基地,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校内实践教学的不足,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送学生去证券交易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实习基地考察、实习,培养和锻炼了实践技能。

  (三)加强校企合作,共享人力资源。

  为了使同学们在学习时能够理论联系实践,也为了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本专业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邀请校外专家来本专业做专业讲座和担任实习指导教师,邀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作兼任教师承担本专业的部分教学任务,这样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手能力,也促进了“双证书”教学活动的开展。

  与此同时,本专业让在校优秀教师参与社会和行业培训,为社会提供专业培训,有力地服务了地方经济建设。

人才需求调研报告15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贯彻省委、省政府人才兴晋战略,为提高艺术院校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提高艺术类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xx]11号)文件精神,我们分别从我省当前美术专业现状、社会对美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我院美术专业教育现状等方面,对我省基层文化馆(站)、艺术画廊和中小学美术师资、行业企业,以及学院美术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报告,以便更好地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顺利完成我院美术专业的建设发展。现将此次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美术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指导思想

  1、调研活动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结构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升艺术类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水平和产业服务能力,努力培养艺术类美术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山西经济发展建设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支撑。

  2、调研活动思路方法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xx]11号)文件精神,我们深入我省造型艺术行业团体、基层文化馆(站)、中、小学校和画廊等单位,通过书面问卷、个别访谈、电话调查、座谈会、文献查阅、网站检索等方式,分析造型艺术专业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现状,岗位对从业人员知识及能力、相应的职业资格的要求,学生就业去向等情况,进一步完善我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团队,加强实践教学,提升造型艺术专业服务我省经济社会的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美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1、行业发展的社会背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社会精神文明和主旋律文化的倡导与普及,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的综合需求也出现了多元变化,美术事业的发展以多种艺术样式为表现,并以其雅俗共赏的特质为社会服务,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求,它同时给我们的艺术教育提供了一个发展空间;它是我们美术专业教育生存发展繁荣的重要社会条件。同时市场的发展变化也为当今的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条件,由于近年来美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各院校以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为主,美术专业人才逐年减少的现状,美术专业高职教育阶段如何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美术专业教学的课程结构的改革是我们面对的主要课题。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艺术审美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丰富,趣味也趋向多元化。社会的需要,带动和促进了我们对美术专业人才培养及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高。在未来的艺术市场中,

  中国画、书法、油画、版画、壁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也将有相应的空间。

  山西省蕴涵着丰富的传统绘画、雕塑、壁画、书法、民间剪纸等艺术宝藏,从最早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北魏的大同云冈石窟、天龙山石窟艺术,北齐娄睿墓壁画,唐代的五台山佛光寺壁画艺术,宋代晋祠圣母殿雕塑艺术,宋代的岩山寺壁画艺术,金代大同华严寺壁画和朔州崇福寺金代壁画艺术,元代永乐宫壁画艺术等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丰富的民间艺术人文资源,它是造型艺术专业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沃土。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兴晋富民的重要举措,尤其是文化产业已成为山西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对于山西传统艺术的开掘、整理和现代绘画艺术的创新和发扬亟需一批专业的美术人才,这为我省高职美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也为艺术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2、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近年来我省的绘画、书法、雕塑等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的新变化,通过我们认真调研,在全省各地文化企事业、中小学、艺术公司、画廊、画院、各美术中高考培训学校和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营性文化产业中都离不开美术专业的艺术人才培养,随着我省的文化事业发展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道路,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美术专业教育工作更要抓住机遇,致力于培养我省文化艺术人才,使美术专业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为美术专业教育创造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创造更好的平台。

  根据我系近年来对我省文化及相关产业综合情况的调查了解,同时也结合了《山西省文化厅20xx年度山西文化统计年鉴》,具体情况见下表:

  文化及相关产业

  比例从事单位

  艺术教育业文化市场经营机构基层文化馆(站)画廊美术中高考师资其他文化及相关专业美术设计、出版、报社18% 10% 20% 3% 15% 15% 15%中小学美术师资艺术管理工作美术宣传工作职业画师基础美术技能培养企事业单位美术工作美术设计、美编

  通过山西省基层文化大调研的结果数据表明,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在中小学、文化市场、基层文化馆站等部门人才缺少的问题依然非常突出,这种现象严重地制约了我省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是省内偏远贫困地区的文化(站)、中小学、美术人才严重缺乏,各地山区的中、小学美术师资严重缺失。二是现有人员年龄老化。三是现有人员存在学历层次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省艺术事业的发展。文化教育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但从目前全省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来看,并不能充分满足这一需求。我省广大乡镇、农村中小学为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也需要大量的艺术师资。综合各方面的人才缺口,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还需要我们根据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3、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

  从事美术专业的职业岗位大体可归纳为:1、从事艺术创作类(主要为各地画院、社会各层次画廊、各大、中、小企业单位、出版社、报社、文

  化旅游娱乐场所美术编辑美工等);2、从事教育类(大、中专学校艺术类专业教育、普通中、小学及有关社会办学单位等);3、从事美编、辅导类(有关艺术馆、站和社区文化中心等);4、从事艺术研究类(艺术科研单位等);5、自由美术职业者(职业画师、美术中高考班、农村的民间美术艺人等,数量极大)。

  三、美术专业现状调研1、专业点分布情况

  从我省的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的角度看,扩大培养艺术后备力量,既适应文化事业发展的要求,也提高全民的文化艺术素质,同时也满足了广大学子对知识的渴望和接受高等教育的向往,对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根据20xx年山西省文化厅公布的“山西艺术教育调研报告”统计,我省设置艺术专业的本科院校、高职高专学校,由1998年以前的不到10所,发展到现在的46所,在校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在全省64所高等院校中,有46所院校设立了艺术类专业。其中,少部分设立了美术绘画专业课程,如:中国画、书法、油画、雕塑、版画专业。影视美术专业和综合壁画专业只有一至两所院校开设。

  2、专业招生与就业岗位质量分析

  美术专业生源主要来自我省各地区。近年来我省美术生源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从近十年来看,美术考生从两三千人一直发展到近年二万八千左右的美术高考生,生源是有一定保障,但近年来美术生源质量和综合素质明显下降,高职高专生的'生源较为突出。美术专业的生源大体由两个部分组成:1、有专业特长的普通高中毕业生;2、各类艺术中专学校、艺术类职业高中。

  依据全省历年美术专业就业岗位分布情况的统计,毕业生中进入事业单位的占20%,进入行业(企业)单位的占40%,自主择业的占25%,继续深造的占5%。

  虽然近几年就业形势严峻,从美术专业学生就业去向比例来看,就业情况较为平稳。各类与艺术类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中小学、文化馆、画廊、出版社美工等成为该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此外,由于美术专业的特殊性和本专业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自主择业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进入社会各类私企、画廊、美术高考培训、艺术公司等也逐渐成为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

  随着学院教学改革的不断完善,学院在20xx年设立造型艺术系,调整了专业设置与课程结构,使人才培养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根据历年美术专业就业岗位分布情况统计,毕业生中进入事业单位的占25%,进入行业(企业)单位的占45%,自主择业的占25%,继续深造的占5%。随着社会发展变化,美术专业市场的发展和美术专业的专业特殊性,美术专业学生都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自主择业能力,自主择业灵活就业(开办画廊、中高考美术培训班)的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逐渐成为其就业的主要渠道。毕业生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山西,60%在太原市就业,30%在地市级城市就业,10%在县城及以下地方就业。

  3、美术专业教育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1)课程设置情况

  近几年,随着艺术职业教育的发展,各艺术高职院校都围绕美术专业职业岗位群建设和职业能力的需求对专业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在课程结构设置上做了相应的调整。我系结合省内调研情况对本专业设置和专业课程结构体系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改革,按职业岗位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上结合就业发展需求加入了艺术设计基础课和造型基本功综合绘画表现技法课,同时加大了实践技能训练的力度,加强了艺术写生实践课时的比重,我系在沿袭传统的绘画教学模式基础上努力加强完善课程结构的合理性,以进一步适应本专业培养目标。

  (2)专业实训条件情况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各学校美术绘画专业都建有一定的实训设施,但各学校之间的实训环境和条件差异很大。总的来说各学校在实训设施建设上的经费投入都显不足,离培养高端技能型美术绘画专业人才的要求还有在一定的距离,实训条件还需完善。

  (3)推行“双证书”制度情况

  目前,各艺术职业院校大多都在推行“双证书”制度,但发展不平衡,有的学校开展此项活动,有的学校未开展此项活动,有的学校获证率高,有的学校获证率低。近年来,我院美术专业学生中级证书通过率达到95%左右。

  (4)师资情况

  调查显示,我省内各艺术院校美术绘画专业师资配备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专兼职”教师比例不当,“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职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近几年,我院积极组织青年教师深入一线参加艺术实践,鼓励青年教师报考研究生,参加艺术系列职称评定,使美术专业教师和美术史论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一定改善,但与人才培养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四、美术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随着省内艺术市场对美术专业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美术绘画专业人才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也不再盲目追求高学历,而是纷纷将眼光瞄准了比较实用的技能型艺术人才,通过调研,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美术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调整课程结构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改进教学运行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业务能力与史论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全面提升美术专业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紧紧围绕绘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改革,为艺术市场发展提供合格的艺术人才。开拓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1)推进校企对接,加强专业协同合作

  为保证本专业学生艺术实践与就业,美术专业根据本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认真调研,聘请社会相关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创造实现美术专业教学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近年来美术专业与社会画廊、中小学、艺术设计公司和各地写生实习基地建立了不同形式的校外实训基地,通过与这些基地的合作,进行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在教学过程中,把美术专业的新技术、材料的运用引入专业教学体系,并把校企共同开发与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有机的融入一体,将学校的教学过程与社会需求(行业)紧密结合,校企结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2)努力探索优化美术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进中高职艺术教学体系衔接

  美术专业在坚持从日常课堂基础教学到艺术实践、生活体验到艺术创作过程中,努力探索高等艺术职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围绕专业教学发展动向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中心,强化专业基础技能,造型能力、综合技法表现能力与艺术理论基础修养,提升本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思维理念、自觉研习专业学习的主攻方向,坚持造型基础,专业技能与美术专业理论并进的教学模式,在高职专业前两年的教学中,完成基础教学任务,为高年级打下坚实基础。为艺术实践与实习就业打下良好基础。从而达到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双重培养目标。

  (3)深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加强教材建设

  美术专业在原有教学基础上,针对本专业教学发展变化与各画种的专业要求,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内容。以专业技能培养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专业基础技能知识和技法表现能力学习及艺术理论综合素质并重的教学模式,全面推进美术专业教学发展,注重精品课程的建设,加强主干课程教材建设,努力构建特色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

  (4)建设教师团队,提升服务能力

  加强和完善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强化造型基础教学实力与提升艺术创作及理论教学的师资团队建设,积极促进“双师”结构,鼓励青年教师坚持专业基础教学与实践,促进专业骨干教师在艺术创作、教研、学术和

  社会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鼓励教师参加技能培训并获取艺术系列职业资格证书;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有计划的选聘既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一定教学能力的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促进本专业教学与实践;积极引进与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在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方面使研究生学历教师达到青年教师比例的45%以上;深化艺术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业务考核等活动,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师风优良、教学技能强、专业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构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使本学科在专业应用领域与实际相结合,力求达到专业教学与社会实用人才需求的有效接轨。

  (5)加强艺术实训,转变培养模式

  全面推动艺术实践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综合表现能力和艺术创新能力。推动艺术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学生与社会实践联系,在日常教学中与社会服务、美术展览、画廊等有机联合,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教学中鼓励教师引导学生,综合本专业特点和优势积极大胆实践,多与社会接触,并依托学院教学平台,教学指导,为艺术实践实训创建良好的支持,使美术专业教学走向多元化的艺术培养模式。

  (6)实施第三方评价,加强教学质量考核监控

  艺术教育质量与毕业生就业率以及社会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实施第三方评价,即建立学生及其家长、就业单位、艺术行业、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

  加强对艺术教学及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发展的监督与质量监控,对艺术人才的培养、专业设置规划、艺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学大纲的修订、为教学改革提供重要的依据,它将进一步推动艺术职业教育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做到良好的自我监控、主动有效的使教学改革与研究引向健康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