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调研报告

时间:2024-08-28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居住区调研报告

  我们眼下的社会,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居住区调研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居住区调研报告

居住区调研报告1

  调研目的:通过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实例调研,了解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过程和内容,熟悉居住区的规划设计的基本手法,巩固和加深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以及对城市居住规划设计规范的学习。

  调研对象:合肥大溪地现代城

  调研时间:20xx年2月

  一、区位及环境条件

  大溪地现代城位于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以北,岳西路以西,西临永久绿化带。它是将之前的卫庄、南新庄、张末坊等城中村合并拆迁重新开发新建的居住区。项目土地总面积为6688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0000平方米,规划户数850户。小区容积率1.54,绿化率58%,车位比为1:0.83,共有850个车位。

  作为商务公寓来说,项目西临蜀山风景区与高新开发区,周边与政务文化新区、大学城、国家级科学城、经济开发区遥相呼应,是合肥市政府发展战略的核心所在,适宜商务办公型居住。

  作为生活居住区来说,该区域既没有市区的喧嚣,又能方便的到市中心,从位置上讲,在合肥市应当是理想的居住小区之一。并且,根据合肥整体规划和城市中心南移的战略规划,本区域板块未来将是合肥中高档生活区,区域楼盘质素质的提高也进一步拉升整个板块的品质和环境水准,形成互利影响。

  然而另一方面,项目西面与合九铁路专用线相距较近,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造成噪音干扰,成为许多消费者进行选择的一大影响因素。此外,部分道路改造建设还未完成,居民出行线路选择单一。

  二、社区的人口与用地

  1、人口规模与构成

  “脱离了社会关系的人是不存在的”。大溪地现代城居住区从规划到建成都离不开和谐社会。项目规划户数850户。这是除去补偿给原住民的房产的规划户数。要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服务宗旨,首先是要明确应该服务群体的社会特征,从而做出恰当的服务定位。据调查了解,大溪地现代城城已入住的业主的年龄组成主要集中于25-45岁这一年龄段,这将大溪地现代城定位成为一个中青年居住小区。这一年龄段的人们通常工作上已小有所成,精力较为充足,开始更多地关注于生活的品质,且绝大多数业主属于有车族,因此类似于大溪地现代城这种选址稍为偏僻但注重于主题概念设计和生态绿化的小区,就很对他们的胃口。另外,从职业组成来看,小区业主主要由企业中高级白领、中小企业主等收入处于中等偏高的人群组成。这些业主很多有着相似的学习背景、工作背景乃至个人爱好,他们形成了一个作息规律较为集中的人群,并主导着这个社区公共设施、交通设施以及市政设施的使用趋势。

  大溪地现代城虽然没有完全脱离目前普遍开发的“花园小区”模式,但仍具有代表城市生活丰富性和开放性的“复合功能社区”特征。规划建设中的大溪地国际BLOCK街区,是以大溪地人文精神与理想人居的全新构想,创建的一种符合国际文明居住标准的新型居住模式,是一个超大型开放式综合国际街区。它提供了丰富的公共开放空间和活动内容,强调开放与共享,富有商业人气,同时也为城市提供尽可能多的公共娱乐场所。

  2、用地性质与结构

  大溪地现代城用地性质属于居住用地,其结构如下:

  (1)居住用地

  住宅用地:居住建筑基底占地及前后左右附属空地,包括宅前小路和宅前绿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各类公建和公用设施建筑物基底占地及周围的专用地,包括专用地中的通路、场地。

  道路用地:道路路面以及小广场、泊车场、回车场。

  公共绿地:居民共享的绿地和小游园

  (2)其他用地:规划用地范围内,除居住区用地外的各种用地

  三、基地交通环境现状分析

  大溪地现代城居住区四周道路情况为:东边岳西路,南侧黄山路,西侧环湖东路,北侧长江路。其中长江路和黄山路均为城市主干道,岳西路为城市支路。大溪地现代城由三个居住小区组成,每个居住小区又包含有若干个居住组团,因此大溪地现代城的道路系统也分为居住区级、小区级、组团道路和宅间小路。道路人车分流方面不再强调绝对的人车分流,更多的强调的是人与车的和谐共处,通过道路的深化设计,限制车的行驶速度,减少对人的过分干扰。该居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主干道,结合地形分布穿行,分别连结了由怀宁路划分的两大居住区内的三个居住小区,居住区道路不仅满足了进出居住区的'人行和车行交通需要,还保证了各种基础设施(如市政管线、照明灯柱)和绿化的合理布置。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次干道,也是居住小区的主干道,其围绕居住小区布置,将居住小区的交通贯通起来。并且居住小区内部没有小区级道路,小区内的车辆被归入地下停车场的交通体系,有效的减少了交通对居住小区的影响,但缺点是消防车无法方便的进入居住小区内部展开火灾的救援工作。组团级道路则有着很好的绿化,为整个居住区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

  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在居住区规划中停车位的设置越来越重要。大溪地现代城停车设施的规划设计无疑是比较完善的。在居住小区的入口处设置了地下停车场的进出口,这样车辆交通就不会干扰到小区内居民的日常生活,也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同时利用后退红线,在小区四周设置地面车位。

  四、景观分析

  从小区景观规划设计来看,小区内部的水系为点线面结合的布置模式,与一般的线性水系相比,丰富了景观资源,提升了景观价值,并均衡整个小区的景观特征,更是实现了生态意义的择水而居。独立别墅中间留出园林型庭园用空地,营造密切的邻里关系。庭园用空地处理成生态园林与休闲活动的场所,形成良好的景观,营造出邻里交往的随意自由氛围。庭院是整个小区的天井,同时又是一个公共空间、开放空间。

  大溪地现代城充分利用了坡地的地形优势,各组团空间错落有致,层次丰富形成半围合式布局,保证了小区整体的南北朝向和自然通风采。

居住区调研报告2

  一、调研目的

  了解我国住房制度,居住现状和居住标准。针对新旧社区的居住环境、风貌特色、交通等问题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搜集现状基础资料和相关背景资料。调查小区居民的户外活动的行为规律及小区人口规模。对小区及小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进行调查。调查居住小区的住宅类型及住宅组群布局。并调查小区内的公共建筑的内容、规模和规划布局方式。最后是了解小区的绿地规划系统和景观系统规划设计。

  二、 调研对象

  1. 资料调研

  2. 合肥市市政府东侧居住区地块

  2.1合肥市绿怡居小区 2.2合肥市国际花都玫瑰苑 3. 本次课题地形调研

  三、 调研内容

  1. 资料调研

  “居住是城市的第一活动”----《雅典》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变福利分房为个人买房,住宅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出现了两种趋势:对住宅的要求不断提高和住宅供应出现了多元化的需求。

  住区是城乡居民定居生活的物质空间形态,是关于各种类型、各种规模居住及其环境的总称。

  住区构成形式的发展演变:里坊----邻里单位----居住小区。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是根据人口规模划分的,按不同的人口规模,分层次的配置满足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相关设施。

  住区的组成要素:物质与精神。物质要素是由自然和人工两大要素组成;精神要素指社会制度、组织、道德、风尚、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艺术修养等。 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居住区在城市交通性干道上的出入口,设置间距在150米以上;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度;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4mX4m的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居住区道路分级:居住区级道路(不宜小于20m)、小区路(6m—9m)、组团路(3m—5m)、宅前小路(不宜小于2.5m)。

  现中国居住区内的交通组织方式主要为人车混行、人车分行。

  人车分行的布局原则:车行与步行在空间上分开,形成两个独立系统;车行系统分级设置;设必要的停车空间和枝状尽端回车场;步行路应结合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公共服务设施设置。

  居住区绿地分为:公共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宅旁绿地。对绿地率的要求

  新区不低于30%,旧区改建不低于25%。

  2. 合肥市市政府东侧居住区地块

  2.1.1上图为合肥市市政府东侧居住区,地块北接休宁路,南靠南二环东流路段,西与市政府相邻,东临合作化南路,地块交通便利,附属设施完备,有五十中、建工学院,省立医院南区,合肥市三院,又有天鹅湖,和地块北侧的绿化景观带。

  2.1.2该地块居住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合肥市西南侧人口居住问题,对于合肥市新老城区的`过度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2.2居住小区分布

  该地块中共有四个成规模的开发小区,分别是国际花都、绿怡居、丹青花园和常青花园。 2.3合肥市政务新区绿怡居

  绿怡居位于休宁路与东至路交口处,20xx年竣工,属普通公寓,大多数是回迁户。建筑类型为多层,全部为6层。小区内的容积率为1.25,建筑密度不高。绿化率为31%。小区周边配套设施非常齐全,交通便利。

  2.3.1道路系统

  小区内道路系统组织形式为人车混行。而且没有地下停车库,车辆都停在道路的一侧,从而缩小了道路可供行走的面积,有时遇到车辆通过,人还得站在绿化带上避让,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2.3.2小区内部的布局形式:

  整个绿怡小区由四个组团组成,内部及周边附属配套设施齐全。西边有赖少其广场大型的公共绿地。小区内部有教育、商业、社区服务设施。

  小区内的小学布置在西区东边的中间,这样既照顾服务半径,又减少对居民的干扰。 东区的中间有个小广场,现在已经形成了热闹的小夜市了。虽然人流集中造成了交通拥挤以及影响了小区的整体整洁。但是也增加了小区内部人员的交流。如果规范管理,这个趣味区会成为小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2.4合肥市政务新区国际花都玫瑰苑

  国际花都与绿怡居一路之隔,其共有5个苑组成,中间是赖少其广场的大片绿地景观,我们对地处赖少其广场南侧的玫瑰苑进行了调研。

  2.4.1道路系统

  国际花都与绿怡居相比是高档一点的小区,道路系统采用人

  车分流道路系统,玫瑰苑的主入口设在北侧龙泉路上,车行入口设在东侧石台路上,地下车库入口在车行入口附近,车库出口设在北侧。

  2.4.2住宅类型及布局

  国际花都住宅类型为高层住宅,平均层数为18层,建筑密度2.0,占地面积 53946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0平方米。

居住区调研报告3

  【摘 要】:通过对敬老院、福利院、幼儿园等弱势群体聚居场所的实地调研,结合近年来发生在弱势群体聚居场所火灾的研究,针对现状,笔者从灭火角度详细分析阐述了当前弱势群体聚居场所存在的火灾危险性及其扑救措施和对策。作为战斗在灭火一线的消防工作者,笔者认为在面对和处置发生在弱势群体聚居场所的火灾时,消防指战员应该根据火场情况沉着冷静的应对,从而有效的保护老人、儿童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弱势群体 火灾危险性 扑救措施和对策

  随着人年龄的增长、人口的出生,目前老人、儿童在社会占有较大的比例,特别是60岁以上的人口占全国人口15%,而80岁以上的占老年人口的20%以上,不论是老人还是儿童或是残障人员,被社会各方认为是弱势群体,尤其是在消防方面,由于老人、儿童、残障人员基本上都不具备抵抗火灾的能力,因此当面对火灾的时候,他们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针对现状如何保护这些弱势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聚居场所的安全处置,都是消防部队不可忽视的方面。本文就弱势群体聚居场所安全处置对策,提出一些不成熟的个人看法,和同志们共同探讨、研究。

  一、弱势群体聚居场所的现状

  目前敬老院、福利院、幼儿园的数量在逐年的增加,但除了小部分大型的场所外,大部分的敬老院、福利院、幼儿园比较分散且规模较小,消防状况更是不容乐观。由于除员工外,都是老人、残障人员和儿童,本是不具备安全防范的意识,在用火方面不能保障绝对的安全性;在发生火灾的时候,更是没有逃生的主动意识,这些也给消防工作增添了很多困难。针对这些现象的存在,消防部队更要重视此类场所的安全,以确保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弱势群体聚居场所的火灾特点

  1、人员多,无自救能力,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在弱势群体聚居的场所,居住人口较多,绝大部分人员不具备自救能力,且无自我逃生能力或逃生意识。当发生火灾的时候,他们需要大量人员帮助疏散,如不能及时将这些人员转移,必将造成重大的伤亡事故,警力需要多,救援时间短,都给灭火救援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2、易燃物品多,火势易蔓延。在弱势群体聚居的场所,由于大部分的常用物品都摆设在自己宿舍里,像衣服、被褥等等,大量的这样的易燃物品的存在,为火势的蔓延提供了媒介,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会迅速发展,在短时间内就会形成一定规模的火灾。

  3、用电量大,“隐形”火点不易发现。在弱势群体聚居的场所,用电量很大,特别是在冬季,由于各种小型的取暖用品的使用,导致电线过热,产生积热燃烧,这类事故不易被及时发现,容易酿成大祸。

  三、弱势群体聚居场所的消防扑救和对策

  1、认真熟悉弱势群体聚居的场所,深入调查研究、制定预案。要详细掌握辖区内此类场所的详细资料,认真调查研究,了解其内部结构以及内部固定的消防灭火设施,针对其自身特点,而制定适用于实际情况的灭火作战预案,并重点对其开展疏散、灭火演练提高指挥员、战斗员对场所、对预案的熟悉。

  2、开展火情侦察,做到知己知彼。在弱势群体聚居场所的火情侦察中,首先要详细询问知情人火灾具体情况,明确被困人员的方位以及人数,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在火情侦察中关键是要找到具体的着火点和被困人员的方位,同时还要了解到火势的走向,为开展进攻做好准备,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灭火救援措施、防护措施,保证灭火战斗的有效性。

  3、展开疏散救人行动及现场救护。在弱势群体聚居的场所,一定要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开展疏散救人行动。在此类场所的火灾中,时间就意味着生命,他们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救援不够及时,那么很多人都将无法在火场逃生。另外要做好必要的现场救护准备,条件允许最好及早与医院取得联系,使得救治及时,毕竟老人和儿童的抵抗能力不能和年轻人相比。

  4、集中兵力,合理运用灭火战术,全面实施灭火战斗。一要坚持“内攻为主、堵截火势”的原则,合理布置力量,将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能让邻近房间蔓延。二要正确选择进攻路线,严密组织进行内攻近战。三要充分利用好商场内部的固定供水系统,保证灭火战斗的用水补给,确保水源充足。四要采取必要的破拆,将房间里的浓烟排散,为参战人员创造一个能见度较好的灭火环境。

  四、扑救弱势群体聚居场所火灾时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

  1、必须做好现场侦查,确保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

  2、所有参战人员都应当做好个人防护。

  3、进入侦察或内攻时,必须严密组织,人员要精练,严格按安全要求行进。

  4、及时有效地实施通风、排烟,提高进攻有效性。

  5、调集医院力量,协同作战。

  随着敬老院、福利院、幼儿园这些弱势群体聚居场所的逐渐增多,规模的逐渐变大,消防部队的防火人员一定要首先做好安全检查工作,确保这些场所在有安全保证的前提下投入使用。其次消防部队的灭火中队要详尽掌握这类场所的第一手资料,制定详细的灭火作战预案,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准确、迅速的完成救人、灭火任务。如何保护好弱势群体的生命安全,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当遇到此类火灾的时候,一定要总结经验,并与同志们共勉。另外就是我们工作在基层岗位的同志们,更应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应有效的带领基层战斗员练就过硬的本领、提高思想觉悟,全面提升部队的素质,保证战斗力的战斗性,更好的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战斗。

居住区调研报告4

  一、调研目的:

  (一)调查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和问题。

  (二)通过到实地的调查,提高理论知识。

  (三)了解城市居住小区居民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物质技术条件以及气候、地形和现状等条件。

  二、调查内容

  1.前期调研

  开发商:陕西源琳置业有限公司

  区域:杨凌示范区滨河西路

  物业地址:杨凌示范区滨河西路3号

  建筑面积:118030㎡

  容积率:1.9%

  绿化率:40%

  公交状况:通1路公交车

  周边配套:有老年活动会所,医疗健身中心、图书、棋牌、茶社、购物、餐厅等综合服务中心,该项目内环境与陕西省水运中心和杨凌国家农业示范区规划的一河两岸大环境融合一体,拥有高达40%的园区绿化率,社区外配套的花卉植物园与户外运动场,将项目与水运公园、渭河国家湿地公园用绿色相连接。

  预售许可证:201031

  价格:均价:4800元/㎡

  开盘时间:2010年10月

  2规划结构

  居住区规划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建好城市居民小区、优化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是建设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的重要内容。

  水韵天伦居地处杨凌示范区南端,位于渭河北岸的水运中心北侧,滨河路以南,是由省民政厅和杨凌示范区管委会扶持下,陕西华茂地产投资3亿元全力打造的大型老年健康生态社区项目。小区配套完善、环境优美、建筑质量优、物业管理好。设计师在设计时秉承建筑与自然融合、天人合一的理念采用了陕西古典园林风格对小区进行了规划设计。建筑外立面采用仿古风格土黄色墙面,砖红色坡屋顶,同时与周围建筑分格相协调,创造具有识别性、统一性、丰富性的立面造型,基本满足城市景观的要求。功能带的分工还是比较明确,休闲场所不与居住场所、交通场所混杂。用高差、用小楼梯来分隔,于上述所说的隐私性的保护外还加有安全性的考虑。

  2居住区用地分析

  2.1.住宅用地分析(R01):

  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建筑是构成城市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内容。根据调研,水韵天伦居项目总占地5.5476万㎡,其中老年商品住宅建面为4.65万㎡。整个社区由1栋13层的高层住宅、 2栋12层的老年公寓楼、 10栋6层住宅楼、2栋4层的花园洋房、4栋2层的别墅,4层高的会所一座以及其他配套公建设施组成。居住人口约5760人,其规划结构为居住组团。

  3.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分析(R02)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居住区环境设施小品是居民室外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它们对居住区环境和满足居民的精神生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水韵天伦居居住小区在设计规划时每一处小品、雕塑、路面铺设形式以及植物配置、种植方式等都经过城市设计,使街区环境进一步园林化。为了在街区建筑中体现古典传统文化的特色,研究了具有陕西地方文化特色的道路景观,创造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道路空间景观,设计了一组具有传统意味的街道家具,包括路灯、座椅、公交车站、电话亭、广告牌、垃圾箱、栏杆、道路铺地等,并以多种方式、方法如观景亭设计、大门入口设计、建筑灯光设计等融入陕西古典文化艺术。这样做既丰富了建筑空间,又提高了街区建筑的文化品位。小区公共设施配套完善。在小区中配套建设了诸如温泉会所、健身活动中心、老人活动中心、医疗服务中心、停车场等基本设施。

  3.3道路用地(R03)

  居住区道路是城市道路的延续,是居住空间和环境的一部分,它既是交通空间,又是生活空间,居住区道路是居住区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交通方面,水韵天伦居小区逐步完善交通系统,进一步区分交通功能与游览功能、步行系统与车行系统、居民流线与游客流线。通过加强管理,减少穿越城区的交通。其采取的措施分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A采用由步行绿带与人行道构成的综合步行系统,整合旅游功能及居民休闲功能,使之适宜逗留、休闲和观景。

  B小区交通贯通东西南北,交通四方八达。中心有公共绿地贯穿,羊肠小道穿梭其中,具有可达性。

  C小区外围组织由公交汽车、出租车以及小汽车多人合乘等方式组成的多元化公交系统。交通流线的设计强调导向性、灵活性、趣味性。

  D结合城市与景区设施的规划布局和交通组织的需要,按照有关规范和服务对象的性质与规模,合理配置社会停车场和公共站场。并通过合理的布局设计把它们作为景区环境风貌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小区选择在各栋住宅地面配置停车位。

  小区内主要道路路幅宽5.8,其它次要道路宽4米,入户道路2.5米,人行小径1.2米按人车分流的原则,小区采用停车位787个,其中规划地下车位430个,地上车位357个。小区规划车位时要有前瞻性,至少要考虑到10-20年后的要求,根据小区的级别,每2户应预留3个车位,最少的也应每户预留1个车位,并在小区规划审批时将车位预留列入强制指标。

  3.4绿化用地分析(R04)

  居住区绿地分为:公共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宅旁绿地。对绿地率的要求新区不低于30%,旧区改建不低于25%。经调研估算水韵天伦居绿地率高达40%,远远超出国家居住区标准。

  居住区绿地是被人们使用频率的绿地,是人们日常生活环境中的重要部分。居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35%,其绿地使用率是其他类型绿地的5—10倍。

  居住绿地是决定一个城市环境质量好坏的主要园林绿地类型。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人们对居住区绿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居住区绿地面积广量大,且与居民关系密切,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作用。水韵天伦居小区植物配置能注重其层次的搭配,利用乔灌、地被的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层四个层次,再进行空间的分割及联系,通过各个层次,使空间更具自然的节奏。乔木与灌木的比例合理,另外选用的植物种类丰富多彩,色块布置简洁明快,合理选择树种,院内树种注重以陕西本土树种为主,注重小区的彩化与香化。现状面貌也能体现古典园林景色优美的传统风貌。

  但是绿化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小区绿化带建筑渣土垃圾较多,小区土方未做微地形处理,局部地段土方回填不到位,土方缺失较多,施工粗糙,自然景观营造水平较低,整体绿化水平就感觉没那么好了。目前,区内园林绿化在有些方面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比如,有的地方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多数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为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绿地中还应结合小广场、椅子等,以满足人们活动、休息的需要。

  三、调查建议

  优点:

  1.小区环境优美,景观小品较为美观。

  2.交通便利,水韵天伦居交通便利,社区主入口通1路公交车。

  3.依托杨凌水运公园,便与居民健身与游玩。

  4.楼间距较宽,楼道内较为宽敞。

  5.低碳环保,调研发现,小区内的道路照明系统均由太阳能发电,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

  不足以及解决措施:

  1.小区绿化杂乱,缺乏管理,加强绿化管理,定期修剪树木。

  2.小区道路单一,无法做到人车分行,将地下车库入口修建在主入口附近。

  3.小区内没有配套幼儿园。虽然水韵天伦居为老年养生公寓,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青年父母无法尽全力来照顾子女,只能将子女寄托在父母身边,所有我觉得应修建配套幼儿园,方便儿童入学,保障了儿童及老人的生命安全。

  4.小区附近除基本商店外,均无任何银行、邮局、菜市场等便民服务站。小区周边环境荒凉,对于老人来讲,安全隐患较大。应当招商引资,引入银行,民警服务站等。

  5.水韵天伦居居住小区内部结构十分不合理,室内空间狭小。

  四结束语

  一个成功的小区建设需具备,总体规划合理化、建筑风格特色化、设计理念人性化、配套设施多样化、小区建设生态化。水韵天伦居居住小区基本符合上述特点。通过此次调研,我们了解对一个小区规划的大致脉络。明白了其优点,也思考了其缺点,为我们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素材。让我明白了什么是适宜人类生存发展的住宅。一个好的住宅应是以人为本,符合人类的生活习性,而不是为了谋求更大的物质利益。我们作为当未来的设计师,目标向服务人民而奋斗。

居住区调研报告5

  一引言

  社区是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一个单元,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社区的建设。因此,探求社区建设的新模式,强化对社区组织的管理,不仅符合当前我国社区发展的迫切要求,对于社会学中社区组织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杭州市灵隐街道的东山弄社区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访谈法

  对社区领导进行访谈,了解社区居民居住情况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情况。

  2、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社区研究等方面的著作、论文和法规等资料,了解居民社区主要特征及发展、研究现状。

  3、问卷法

  对社区居民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44份,回收率为90. 6%,其中有效问卷512份,有效回收率85. 3%。

  三社区具体情况分析

  (一)社区的基本情况

  灵隐街道东山弄社区是地处西湖风景区内的住宅小区,东邻曙光路、南接玉泉路、西靠玉古路、北连浙大路,总面积0.8平方公里,社区内有大型农贸市场、超市、幼儿园及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文化教育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 2010年底全区总人口18510人,其中常住人口18107人。总户数5560户,户均人口3.5人;其中男性人口9842人,女性人口8668人,性别比为100:90;人群职业构成以工人和进城的农民工为主,占61.9%,其次是干部(10.3%)、科技人员(4.8%)和经商及服务业人员(6.8%)。居民文化程度仍以中初级文化程度为主,其中文盲占6.1%,大专以上占14.9%。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尚有12%以上的居民较为贫困。

  (二)社区公共交通资源布局状况调查

  社区内公交线路为8条,配车数为67辆;社区出发向市区辐射的公交线路共有2条,配车数为17辆。公交车辆基本上以中型公交客车为主。社区8条公交线路总长度达78km,公共交通线网密度达到1.17 km/km2。随着公共交通线网规划和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基本形成了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三)物业管理情况

  1、供水、供电设施移交不到位

  一是水、电是专业设施,物业企业维护能力不足;二是出了故障后,与专业部门相互推诿扯皮;三是开发企业一旦改制,先天不足的物业企业又承担不了相关责任。

  2、违章现象难于处理

  私搭乱建、违章装修、油烟噪音污染是困扰物业管理的三大难题。依法制止这些问题的发生,物业公司有畏难情绪,也苦于没有处罚权,无法尽责,只得放任自流。

  3、公共照明设施的'正常使用不能得到保证

  社区公共照明设施的电费和维修标准偏低,调整艰难,严重影响了正常使用;另外,部分物业企业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主动维护社区照明设施的意识淡漠,只有等到居民投诉、电话办交办后才被动维修。

  四、小区目前面临的问题

  (一)空间形式单调

  社区里的道路为单纯交通意义上的道路,缺乏变化;道路周边的环境的设计为单一的绿化,整齐划一的行道树,绿篱,没有建立环境的多样化;住区大量无特色,相同的住宅建筑的重复排列,加上单调的道路,形成单调、呆板的居住区外部形态。

  (二)交通功能单一

  设计者在住区道路设计上对交通的考虑远胜于对居民生活需求的考虑,更多关注的是路网的设计,道路等级的划分,人车流线的规划等。仅仅从道路单纯上的交通意义出发,考虑它如何通往各家各户的流线设计,必然忽略了它联系住区多个活动中心的作用。当道路与居民的活动场所失去联系,通常就会成为单一的交通空间,丧失了它周边成为居民生活空间的可能。

  (三)多样性场所缺乏

  社区表现为单一的居住功能,场地利用率低下,与其它住区环境缺乏亲和性,成为住区的消极空间,不利于住区环境的改善,也不利于居民活动空间的创造。社区应该具有一条或多条热闹的、生活化的带型空间,满足居民对住区休闲、活动空间的需求,得到人们的喜爱。

  五、改善小区状况的建议

  (一)合理规划小区建设

  对小区建设要科学规划、和谐发展。小区规划车位时要有前瞻性,至少要考虑到10-20年后的要求,根据小区的级别,每2户应预留3个车位,最少的也应每户预留1个车位,并在小区规划审批时将车位预留列入强制指标。对已建小区要综合利用小区周边空间设置车位,或建设多层车库。

  (二)加强物业管理,提高业主意识

  对物业管理机构要加强培训、考核,是集团化管理、形成竞争机制、统一思想,体现准基层政府水平。同时,社区要选出真正能够代表业主利益、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人员,能够在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之间起到桥梁作用,建立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信任。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签订物业管理委托服务合同,确定服务项目和服务费价格,并定期召开业主大会,监督经费使用情况,受理业主投诉,共同维护小区稳定。

  (三)强化宣传,着力夯实小区文明的思想基础

  居民小区是社情民意、社会基层各种矛盾和问题比较集中的地方,不断提高小区居民的文明素质,已显得越来越迫切。小区要以营造文明环境,提高市民素质为切入点,在全社会组织开展争当文明市民的大讨论,适时组织广场文化、小区文化活动,从而把提高市民素质巧妙地融入寓教于乐的文化娱乐活动之中。

  结论

  具有行业管理功能的社会团体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实行间接管理的理想组织手段,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行政管理权力的进一步下放,社会团体将会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社区基层组织的建设,一定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创建社区各类基层组织;同时必须建立有效运行机制,才能促进基层组织快速发展。相关部门应制订有关政策和法规来规范各类基层组织的责任和义务,在制度规范、专项经费投入与保障等多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从而推动社区得以积极有效、健康有序的不断发展。